第一篇:坚持文化兴关注重内涵发展
坚持文化兴关注重内涵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海关承担着为国把关的神圣使命,做好海关工作同样需要文化的支撑和保障,着眼于优化海关监督和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沈阳海关提出了“文化兴关、内涵发展”的治关理念,即大力建设具有丰富内涵和自身特色的优秀海关文化,推动规模的外延发展转向着力优化结构、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内涵发展,同时积极建设“五个文化”,使“文化兴关,内涵发展”的治关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内涵发展的氛围
坚持员工在海关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把员工自身发展与海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和谐聚合力、促发展。从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勇挑重担、争做贡献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按照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要求,深化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业务能力、弘扬优良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营造学习文化,增强内涵发展的动力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员工进一步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并不断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多样化的读书学习活动,着重学理论、学经济、学科学、学管理,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员工掌握做好海关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本领。同时,抓好学习成果转化,把学习与海关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结合起来,重点提高服务和促进地区发展的能力。构建制度文化,夯实内涵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立足海关职能和工作全局,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人力资源配置、绩效考核评价、责任问责追究、激励约束惩处等机制,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建立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维护管理机制,及时清理废除过时的、修订完善不足的、研究制定需要的;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维护制度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
培育廉洁文化,强化内涵发展的保障。
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和治本,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促进海关人员廉洁从政。把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传统方式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推动廉洁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把主题的严肃性和形式的灵活性有机
结合起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把加强廉政教育与构建内控机制结合起来,及时防范廉政风险。
创建服务文化,提高内涵发展的水平
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根据海关总署的要求部署,按照“监管到位、通关便利、服务到家”的原则,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认真落实《海关总署、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辽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备忘录》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辽沈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支持辽宁电子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高海关统计、监测和预警服务水平,继续为重点企业提供跟踪式个性化服务。
第二篇: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
——昌江一中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昌江一中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稳定工作、后勤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全面提升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现在,学校跨入了江西省“重点中学”行列,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10年学校获得了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景德镇市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和景德镇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科学规范学校管理,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规范学校管理,大力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开拓视野,从景德镇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两个大环境出发,谋划昌江一中的今后发展。当前,景德镇市制定了“工业向南积聚,城市向西扩展”的发展规划,昌江区制定了“西区振兴”计划,西市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热点地区,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学校以此为契机,制定了《昌江一中“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大楼已竣工,明年春季开学初即可投入使用。塑胶田径场工程正在启动,将于2011年完工并交付使用。“昌江一中青少年跆拳道训练基地”已升格为“江西省跆拳道后备人才基地”。同时学校加大校园绿化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这些开拓性工作为昌江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昌江一中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提高了工作效能,提升管理质量,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实现了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遇到重大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交校务会集体讨论,集中群众与集体的智慧,共商解决方案与途径。10月份召开了二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组织教职工填写教职工提案,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昌江一中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针对校建工程、教育收费、晋级评先、学费减免、招生工作和贫困生资助等敏感性问题,学校通过校务公开方式增强透明度,多方征求意见,一律张榜公示,实行政策透明,操作透明,结果透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理念,提高了师德风范。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学习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高了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全体党员积极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和党员承诺活动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参与“提升质量年”活动,举行“知荣辱、铸师魂、促和谐”师德演讲比赛。和“教师承诺宣誓与签字仪式”,开展了“昌江一中十二五发展良策”征集活动。通过活动,全校教师做到了恪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为人师表。
学校大胆起用青年教师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今年学校在班级管理方面加大了投入,激发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热情。班主任更加自觉抓好班级工作,班级量化管理卓有成效。暑假里选派了部分班主任参加省市两级骨干班主任培训班。8月底成功举办 2
了第十三届“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经验交流,班主任增强了工作艺术性,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学校全力抓好德育工作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加强纪律教育、养成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不断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教育,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与综合实践紧密结合。团委、政教处以主题班会、团会教育为载体,寓教于活动与体验中,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发挥德育阵地和课堂教学在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室、宣传橱窗、墙报、班级黑板报、网络等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和文明意识学校每年举行“文明月”活动。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师生积极参与,活动扎实有效,各班学生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标兵”,极大地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完善人事管理机制,营造共谋发展氛围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强化了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建立健全了教师干部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制度,给全体教职工提供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一批素质精良、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的领导岗位。学校修订了各项考核方案,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大家既分工又协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方面,我们变结果的评价为过程与结果并重,制定了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与办法,评价结果与职务职级评聘、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挂钩,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措施的创新。
学校通过全体教师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各年级均增设了1名主任和2名副主任。年级组相对独立,公平竞争,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任用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职权,完善了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同时,学校大胆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又扎实能干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现在学校形成了学科均衡、结构稳定、带动作用较强的教学骨干群体。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学校启动了“科研兴校战略”和“名师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促使教师从“经验型”、“知识型”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今年学校投资25万元装配了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投资 6万余元配备了校园网和微机化办公设施,投资 20万多元改建了广播站和所有教室的广播系统。同时学校用科研成果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全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展“研究性教育教学”活动,以常规教研为基础,加快全校教育科研进程,带动和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组织教师到南昌、江苏、北京、天津等外地名校考察调研、参观学习,举行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还注意“请进来”,充分利用专家和兄弟学校来我校传经送宝的机会,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启动了“名师工程”,加强培养青年教师。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
仅2010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8篇。教师论文、课件、说课以及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在市级以上单位获奖达30人次。教师不断拓宽课题研究领域,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冯晓敏、应发宝、朱艳分别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和徐天兴主持的省级课题均已结题,且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课题”。生物组喜获全市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青年教师冯晓敏被教育厅授予音乐教育“教学能手”称号,余水金被评为江西省“十佳”语文教师。有8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或教学教研工作“先进个人”。青年女教师朱艳参加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地理新教材研讨会,喜获说课比赛一等奖和课件制作一等奖。
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召开了昌江一中学生代表大会,通过学生民主选举,成立了新一届昌江一中学生会。学生会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现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我教育。同时学生会主席和一名优秀学生进入学校团委,参与团务工作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工作民主管理,表达和维护同学的权益。学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会员达100多人,在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近年来,学生陶明远等11位同学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徐海官等9位同学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景德镇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昌江一中有12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王文晋、许景田两位同学参加全国第二十 5
七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均获二等奖。跆拳道基地队员余璐、万鹏、周佳俊、徐俊英参加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比赛,获得一金一银三铜的好成绩。
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各年级组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选择最佳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亮点。高一年级重点抓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高二在团结协作上下功夫,加强了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探究,开展开拓性思维训练活动和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强化学生的学法教育,实现了教学互动和师生合作,效果极佳。高三重点探究高考备考模式,注重以高效率赢得复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同时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释学生的高考压力。一年来,三个年级学生素质发展均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高考,昌江一中二本上线达256人,一本上线59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五、重视综治安全工作,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综治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综治领导小组,加大了资金投入,制订了《安全保卫检查制度》、《防火安全制度》、《安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等制度。学校领导与各处室、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目标书》,层层落实实安全责任和管理目标。
为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组成三级护校小组,由领导带班、值日教师巡视、门卫人员参与,从早到晚始终进行规范管理,严禁师生摩托车、自行车堵塞学校通道,每个上、下楼梯口都有安全警示牌,严禁在走廊、过道、楼梯奔跑、冲撞,每逢集会和晚间放学都有护校人员疏导,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学校开展了系列安全主题教育。一是组织学生走向社区,宣传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遵守社会秩序与交通规则,收到了较好的社 6
会效应。二是开展了“文明交通、生命之友”的交通安全教育月活动,请交警大队领导来校为学生讲解交通规则,预防交通安全事故。三是在学生中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图片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学生紧急逃生训练、寒暑假假前学生法制教育等活动,倡导自救自护,培养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四是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加强对学生疫情、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疾控中心等部门汇报。
学校以创建江西省“文明安全校园”和景德镇市第十二届“文明单位”等活动为契机,营造校园精神文明氛围。全体师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健全卫生检查制度,做到一天三小扫,一周一大扫,检查情况逐日公布与目标管理相挂钩。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力度,扩大校园绿化面积,不断增添新的树种、花苗,力争把学校建成花园式校园。
学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内部防范安全工作。加强门卫管理工作,严格来客登记制度。重视消防工作,各教室和学校过道都配置了灭火器,今年新添灭火器40个,学校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数量基本达到要求。学校成立了义务消防队,还请来市消防中队的教官来我校为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的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工作,加强食堂卫生监察力度,把好学校食品关,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全面检查,查找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后勤人员及时对学生的活动器械、电路等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六、构建后勤管理体系,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后勤工作以优质后勤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后勤人员素质,提高办事实效,在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上作文章。完善了《后勤工作考核奖惩方案》,明确 7
岗位目标,狠抓过程管理,积极开源节流,勤俭持家,得到了师生的肯定,为昌江一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学校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克服资金困难,动工兴建了两栋教师公寓,2010年3月竣工并交付使用,解决了69户教师“住房难”问题。学校安排专项资金慰问贫困教师,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学校安排校车接送教师上下班,为全体教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充实教工的业余生活。大力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优化了教师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3月8日,组织女教师开展娱乐活动,为女教师进行体质检查。暑假里,分批安排教师赴上海参观“世博园”。重阳节期间,学校党支部成员走访慰问退休教师,同时及时解决困难教师的实际问题,热心做好送温暖活动。
今后,我们将围绕“提升质量、内涵发展”这一主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挖掘学校潜力,发挥师生潜能,办人民满意学校,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工作业绩,实现学校发展的新突破!
第三篇: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
提升学校品质
新安中学 朱思平
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新安中学教师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牢牢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想方设法挖掘潜力,通过科学管理,提升学校品质,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高考再创佳绩,为我区高中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2015-2016我校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映和外在表现。狠抓教学常规不懈怠,意味着学校工作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从而有效克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随意性。为此学校做了以下工作:
1、高效备课,共同研讨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克服教师自主备课的局限性,学校于2015年秋学期推行在教师自主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同一年级的同科教师共同研讨,集思广益,转识成智,从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其他教师专业发展。为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学校出台了《新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新安中学集体备课活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集体备课期间,值日领导亲自指导并参与其中,实行签到签退,严格考勤,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2、强化管理,促进教改
为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理念,强化课堂管理,以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生学习由“供应式”向“超市式”转变,适当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学方式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克服“满堂灌”问题,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三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型”向“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转变,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三复习课教学着力打造“精讲、精练和精评”的“三精”高效课堂,实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华丽转身,为新高考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积累教学经验。
3、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高考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高考成绩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学训练学生思维,学校在毕业班建立了课堂作业、周训练与阶段性考试三级训练体系。学校要求所有的训练都要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训练需要,让他们在训练中都能够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层训练是分层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阶段性考试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和反馈功能。教师要根据训练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深浅度和难易度,使复习课教学和训练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
4、教学监控,反思改进
教学监控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已建立形式监控与实质监控相配合的监控体系。形式监控包括监控室的全程电子监控、每月定期进行的严格的教学检查、学校领导的教室外的巡视、每期两次的模糊测评与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及为便于学生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而设立的绿色通道等。内在监控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良知以及体现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试成绩等。学校通过对学科月考成绩的纵向与横向比较,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以及外在监控所掌握的情况,全面动态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并在尊重和保护教师尊严的前提下,对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做好信息反馈,促进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
狠抓教学常规落实,通过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过程管理,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而且较为充分地挖掘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正因如此,才有了2016届高考本科达线数1019人,本科达线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重点本科提高4个百分点,文科比上届提高15.4%的优异成绩。
二、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素质
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学校问题,学校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团队的问题。教师团队的问题主要是干部和教师的问题,干部和教师的问题又主要是文化问题。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发展。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和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学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方面,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动力方面。教育一旦失去了文化,所剩下的就只能是虚空的外壳,学校教育也因此失去了本真和应有之意。
1、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教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最高层次的文化建设,能为学校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开展读书与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籍和文化艺术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读书和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掀起全校师生读书和展示才艺的新热潮,让书香在校园流淌,建设书香校园和书香学校,让师生浸润在书墨的香气中。
开展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学校围绕新形势下教职工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召开主题报告会,邀请科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专题报告,进行现身说法。学校在组织教职工围绕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讨论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师德演讲比赛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开展系列文化讲坛活动。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拓宽学生知识面,配合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调研基础上于2015年秋学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系列文化讲坛活动。学校在三个年级分别设置了新苑文学社、数星阁、英语沙龙、格知社和奇幻化学等25个文化社团,同时还组织了音乐、美术和棋类等10多个校级兴趣组。学校安排学科名师或聘请校外专家级教师给予指导。学校借助于文化活动的载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文化浸润学生心田,净化他们的心灵,纯化学习风气,陶冶他们的情操,并为学习增添动力。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将学校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向纵深方向发展,实现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学校开展诸如评选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文明家庭、评选和睦夫妻、评选文明教师、评选先进党支部、先进教研组、评选先进年级组、评选先进备课组、评读书积极分子等一系列评优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而且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潜力挖掘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仅以高三班级文化建设为例予以说明。
学校根据高三年级的特殊性,要求各班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要形成鲜明的特色。政教处为高三年级主题班会拟定方案,提供参考使用的主题,如9月份开展“规划高三”和“名校探知”,10月份开展“生崖设计与理想教育”,11月份开展“榜样激
励”,12月份“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一直至4月份“意志教育”和5月份的“考前教育”等系列主题班会。各班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主题班会是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主题班会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各班挂有具有鲜明个性的横幅标语,张贴具有启发性、教育性、审美性和励志性字画。学生座位右上角统一贴有自己最喜爱是名人名言,作为座佑铭,以鞭策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积极努力。各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名言名句和古诗文。每天上下午班级学生齐声朗诵班级誓言和班级誓词等。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文化素养,增添了备战高考的决心和勇气,从而促进学生潜力挖掘和成绩的提高。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推动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学校明确提出:“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方针。学校制定了教研兴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研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办学实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此学校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及其结果。为进一步转变教师重教轻研的观念,增强教师教研意识,大兴教研之风。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专家引领对教研的促进作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教研员来校讲学,开设教研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学校搭建校内专家教师引领平台,提供各种机会让其他教师拥有更多的接触、选择、跟随专家开展实践性教育教学研究。为推动教研工作上台阶,学校于2015秋开始筹建科学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通过两个工作室影响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另一方面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去。为促进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教究活动。目前许秉红、张承勇等十多位教师加入全国多个民间学术团体,并成为骨干成员。同时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在省内外举行的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仅2015年~2016年学校选派教师达五十人多次。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近距离接触教研、感受教研、享受教研的乐趣,增强了教师教研意识,激发教师教研积极性。
2、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教研体系
为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新安中学教科研工作领导组。”学校从实际出发,构建了四级教研体系:教科室主要负责观摩课和赛课的组织安排,负责市、省和国级三级课题的申报、组织和课题研究的统筹协调工作。教研组负责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备课组负责学科课程与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个人自主研究是指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自主选题,自行研究,从而构建出网络式、全覆盖、立体式的四级教研体系。较为完善的教研体系更有利于催生教研成果的出现。
2015年-2016年我校教研成绩主要表现在:优质课大赛,我校梅先敏等20多位教师在区市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潘燕和袁家竹老师分别获得六安市“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教学课高中组一等奖和三等奖。课题研究有四个市级课题《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高中语文班本课程开发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班级有效管理》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目前已进入实践探索和研究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果,有课题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英语组吴正老师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阅读策略在提升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研究价值》。课题于2016年7月结题。论文发表2015-2016共有7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或CN刊物上发表,其中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有40多篇。教务处副主任张前龙近30万字的个人专著《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将在12月份由黄山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他的另一本专著《高三复习策略与情商专题讲座》已整理完毕,有望在明年秋天出版发行。
2015-2016学我校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和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新中人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不负众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新中教育。
第四篇:注重内涵发展狠抓教育
注重内涵发展狠抓教育重建
南江县高桥乡初级中学
二00八年学校工作重点围绕“三个六”,注重内涵发展,狠抓教育重建。以“六个坚持”引领行政管理。坚持建立健全行政及部门负责人月报月结制度;坚持每周星期五行政例会制度;坚持每月一次行政及部门负责人月小结制度;坚持绩效挂钩,按月考核制度;坚持每天一小时学习制度;坚持深入教室,寝室调查研究制度。
以“六抓”推进队伍建设。一抓师德,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为契机,认真开展学习、讨论、反思、承诺,对教师言谈举止,行为示范从严要求;二抓业务学习,每月翻印一本有价值的业务知识供教师参阅,每月翻印一本班级管理好方法供班主任学习,校长按时评阅学习笔记,每周随机抽取4—5名教师例会汇报周内学习情况;三抓外出培训,年内共组织教师先后到南江、巴中、平昌参加听课、观摩、研讨、培训共计70余人次,返校汇报交流,探讨三十余次;四抓实践、反思,大胆鼓励班主任用先进理念管理班级,用先进管理方法实践班级管理,用杜朗口模式,广东生本教育理念等成功课改实践学科教学,在实践中反思得失,在不断反思中逐步积累,形成各自班级管理特色和学科教学风格;五抓教研教改,学科教研以教研组长为核心,学科教师为骨干,重在教材、教法研究,重心在课堂,侧重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讨;班科集体教研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为骨干重在分析班级班情和学情,侧重于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年级集体教研以年级主任为核心,年级教师为骨干,重在年级目标的分解,实现目标的举措,如何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齐头并进打好团队胜利仗。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将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及时总结、归纳形成文章,交教研组讨论修定并寄投出去,年内教师共寄投文章二十余篇,获县级一等奖三篇,市级一等奖六篇,二等奖四篇,国家级期刊发表四篇,教师专业水平有新的提升;六抓考核评估,对教师所承担的值周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常规、教研教改,教学质量及其兼任的所有工作均注重过程,斗硬评估,按时考核、及时公布,绩效挂钩。
以“六个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注重用“四个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习惯良好,身心健康的合格初中学生;注重用先进理念和方法引领教师教书育人;关注课堂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狠抓教学常规,注重过程实效;注重教育教学中的工作亮点和特色,搭建同行间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同科教师的研讨课,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班级管理工作亮点申报,特殊问题教育、偶发时间处理研讨会,让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借鉴他人之长,开启自己智慧,从而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注重提升学生生活素质,关注学生课余生活:三个机构,三支兼职队伍开展得扎实有效,一是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品德,习惯指导小组,主要落实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二是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艺体教师为成员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小组,主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贯彻落实相应活动;三是成立以后勤主任为组长,各班生活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学生生活指导小组,每班专门配备一名生活指导教师,每周一节生活指导课,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要求,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南江教育明天的辉煌我们会不懈地努力!
第五篇:坚持文化兴区
(四)坚持文化兴区,在加强文化中心区建设上求突破。潍坊文化尤其是具有传统意义的古潍州文化根基在潍城。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着力打造最具代表性的潍坊文化中心区,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一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要把壮大文化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具有前瞻性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拉长做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图书、艺术品交易等产业链的同时,突出抓好会展、体育、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增创发展优势。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用好创意产业园上级扶持政策,加快企业聚集、品牌培育,打造区域创意经济孵化器。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金星书业、中仁文化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实力文化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增强产业发展的带动力。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二要打响潍城文化品牌。潍城自古文化昌盛,要更大力度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品牌文化影响力。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以十笏园历史文化中心、城隍庙金银仓、松园子古民居、状元胡同、五道庙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以郑板桥、陈介祺、郭味蕖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品牌,以湿地公园、“两山一湖”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创意文化品牌,以鲁台经贸中心、茶博城为代表的会展文化品牌,以奥体公园、放飞基地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品牌“六大品牌”,使文化价值更好地转化为商业价值、经济价值。要全面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对十笏园历史文化中心、广丰文化特艺城等重点项目,集中优势资源予以推进,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文化事业重基层、惠民生,加快推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