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浙江模式”5篇

时间:2019-05-14 01:4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词解释:“浙江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词解释:“浙江模式”》。

第一篇:名词解释:“浙江模式”

浙江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在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并不具明显的优势,是“资源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改革前长期居于国内中游水平。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凭借其率先改革带来的体制创新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猛增至2004年的11240亿元,连

续8年位居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的经济继“软着陆”后也开始遭遇通货紧缩,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浙江模式”由此声名鹊起。

一、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

“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制度创新所形成的改革先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浙江模式”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区域局部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创新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及中心城市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空间聚集,即城市化过程。

区域的经济制度创新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取代国有经济部门的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过程。

从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四个方面的互动关系来看,“浙江模式”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内生的由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浙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市场的发育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领先一步,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扩张极为迅速,新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一旦当国家整体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确立后,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外已成长到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部门,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反客为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量。

由于区域经济内部的发展不平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并非存在着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区域内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浙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具有较强的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较好的社会队工业基础,在相当的时期内,浙东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由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推动的,非常接近“苏南模式”。相比较之下,浙东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启动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农村家庭经济基础上起步的,逐步地发展起了农村家庭工业,然后是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了具有区域自身特色的“温州模式”。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意识形态障碍基本消除,浙东北地区和浙东南地区的制度创新和“红帽子”企业的“正名”,个体私营经济得以迅速扩张,民营企业规模进一步升级,专业市场和民营企业成了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由此开始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大共性的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制度变迁角度来看,“浙江模式”是一种“准需求诱致”的制度变迁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浙江模式”是一种新古典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浙江模式”的启动条件

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启动与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密切相关,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是解释“浙江模式”的启动的一个比较适用的理论框架。

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由区域内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所有经济主体选择行为都会受到一组特定的约束条件的制约。因而,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启动,一定与该区域内当时的一组初始选择条件的约束有关,在这一组初始约束条件中,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是两个最重要的选择约束条件。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韧于农村地区,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大多数是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考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初始约束条件时,重点是区域中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

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中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农村的人口与农村的土地,农村的人口关乎到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农村的土地关乎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展开后,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较早地实施了农户联产承包

责任制,尤其是温州和台州等不发达地区又相对地先行一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某种意义上近似于欧洲经济史上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的转变,农民的生产活动不再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民公社所属的生产大队及生产小队的统一调配,农民自己开始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就为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农民是

否真正地能作出从农业生产活动转移到非农生产活动的选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区域中的人均耕地面积。浙江省的自然地理条件被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自然禀赋条件就决定了在实行农户联产包责任制度后,一方面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农业迅速增产;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技术短期内无法有较大改进的条件下,土地的边际产出及相应的农民的边际收益递减也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了。作为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农民,在面临着由于区域自然禀赋所产生的土地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条件下,自然就开始逐步地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出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生产活动。

农民开始转向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后,这种非农生产活动在一个区域能大规模迅速扩展开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区域的历史禀赋,具体地说,这种历史禀赋就是该区域居(农)民从事手工业制造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历史传统及相应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农民的非农生产活动,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相比较,前者与市场交换的关系远比后者要密切得多。由于非农生产活动的经济收益大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加上在改革开放初期严重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制造业消费品生产和商贸流通就能带来较高的收益,这种现实的经济利益能够极为有效地激活区域的经商传统。毕竟这些区域中的经商传统在人民公社制度中仅中断了20余年,况且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实际上也没有完全中断,事实上断断续续地仍旧存在,许多有手艺、懂制造、善经商的人力资源仍在区域中保留下来(例如永嘉县的弹棉花,义乌县的“鸡毛换糖”和永康县的补锅碗等);此外,作为区域经商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金融,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些历史禀赋因素一旦条件成熟,人们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意识就被激活了,大规模的非农生产活动就在区域中迅速扩张,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由此启动,区域的制度变迁由此发生。因此,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视角观察,浙江区域经济中特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是启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

同样地,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与浙江区域内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及两者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区的关系本质上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最终是由不同改革发展阶段的政策条件及由此形成的“交易费用”的变化决定的。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用“交易费用”概念来研究企业的性质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时,一般并不以社会经济制度的大规模变迁为背景,侧重用比较静态的方法来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但是,从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在存在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和台州等区域中,最早出现的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商业活动(例如“百万销售大军”现象),由此产生了浙江经济中享有盛名的专业市场现象(例如永嘉的桥头纽扣市场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专业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最初的专业市场发展阶段,专业市场主要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场所,仅仅充当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商品流通主要载体的功能。在专业市场的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商贸活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区域内各种家庭工业和各种规模较小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发展起来了,专业市场一方面开始发挥其作为一种“共享式”的销售网络的作用,成了家庭工业和中小企业共同依赖的市场;另一方面开始发挥着“中间品市场”的作用,协调着区域中个体私营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大致上在90年代中期之前,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的是高度发展的专业市场和遍地开花的家庭工业及中小企业。

专业市场的高度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政策最先是有利于鼓励流通领域的体制外因素的成长,而在生产领域中体制外因素的成长所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比较多。所以,对于个体私营经济而言,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来从事商贸流通经营活动,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比较低。同样地,在90年代中期之前,个体私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无论是在工业用地、工业设备、工业原材料的购买和劳动力雇佣方面,存在颇多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起到了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专业市场这种“中间品市场”来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调生产的作用。

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专业市场仍在发挥着“共享式”销售网络和“中间品市场”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生产领域的体制外因素成长的限制不断地放松,甚至开始更多地鼓励制造业领域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例如逐步取消了民营企业工业用地的限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也逐步形成,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招工用工约束。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一步深入推进。在这种条件下,从制度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交易费用大幅下降,民营企业开始迅速成长,并且部分地开始逐渐地减少了对专业市场的依赖。

在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当一部分企业逐渐减少对专业市场这一“中间品市场”和“共享式”销售网络所特有的市场外部性依赖后,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开始自然形成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协调的机制,由此产生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另一明显的特色,即以专业化产业区为代表的区域内产业的聚集,或者说,制造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要求某种同类的制造业企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中集聚,这一条件的产生与完善与地方政府推行城市化战略关系极大。90年代中期以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动作用愈来愈大,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相当的财政支出,推动工业化进程(招商引资等)也需要相当的财力,因此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的方法用土地来换取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企业在依赖专业市场的专业化分工生产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专业化生产特色,现在这种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通过同类行业企业在工业园区的大规模聚集得到了强化;而专业化产业区由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种类似马歇尔所说的行业外部经济性,又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的集聚。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以及两者间的互动,是剖析“浙江模式”演变进程的一条重要的主线,这条主线反映了不同的改革发展阶段中经济环境和政策所形成的制度方面的交易费用,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四、“浙江模式”的战略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观察,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是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对区域体制变迁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本文所说的“发展战略”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第×个五年计划与远景规划”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是指政府对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判断和确定)。当然,毋庸讳言,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有时是清晰和坚定的,有时也会出现含混和动摇的情形。但是,从整个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来看,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方面在总体上是相当成功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可以被归纳为六大类型,即:货币主义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工业化发展战略、绿色革命战略、再分配战略和社会主义战略(计划经济及国有部门主导的发展战略)(格里芬,1992)。尽管地方政府从未选择单一的发展战略来引导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发展战略的选择常常处于变动与交替和交融的过程中,可是,从最本质的方面来判断,“浙江模式”的发展战略可以用货币主义战略来解释。货币主义战略的精髓是充分调动经济活动中个人的主动性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经济的进步。具体地说,货币主义战略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创造出运转完好的市场,建立起经济成长所需要的相对价格结构,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产出和收入水平;二是为私人企业部门的成长与运行提供充分的空间,把私营经济部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要的推动力量(格里芬,1992)。但是,问题在于是何种原因使得地方政府做出了有利于顺利推进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央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影响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影响和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偏好,发展经济可以被视为是各级的地方政府共同具有的偏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较早地和较好地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两者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而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没有发生相同的情形。

首先,地方政府的行为显然与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在具备特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的区域中,计划经济体制外的民间经济活动从未真正地中断过,即使在计划经济及相应的意识形态高压下,人们仍在从事着与区域商业传统相关的民间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对这些“资本主义尾巴”心知肚明,也曾经花费气力去限制和打击过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可事实证明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努力大多是徒劳无益。地方政府清楚,区域商业传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且,在自然禀赋条件较差的地区,地方政府同样清楚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维持生态必需的手段,故实际上已多多少少开始逐渐地默许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的存在。一旦条件成熟,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伴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后,地方政府持有的宽容(部分地也许是无奈)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就会形成一种比较有利于民营经济在区域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宽松环境。

其次,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也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计划经济的遗产有着很大的关系。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及相关的经济部委在不同区域中推行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时,在各个区域中国家有关部门投资的差异性极大,由此导致了不同区域中地方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相当的不同。具体地说,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投资相对较少的区域,地方政府就相应地很少会期望通过“跑步(部)前(钱)进”的方式来争取上级部门的投资,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地方政府对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程度低,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类似于联邦财税制度的“分税制”条件下,就会比较容易摆脱对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的路径依赖,倾向于探索非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新道路,从而更有积极性重视、鼓励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的发展。

最后,地方政府对意识形态或政治风险的评估及回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是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税制”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权衡民营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与民营经济发展可能诱发的政治风险成本两者孰大孰小。在两者的权衡中,地方政府倘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戴红帽子”、“股份合作制”、“挂户经营”等等)将个体私营经济“包装”成符合一定意识形态标准的“公有制经济”或“集体经济”,那么,地方政府就可能有效地降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所诱发的政治风险,更为大胆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简言之,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行为这一经济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同样也适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只要必需的约束条件成立,地方政府支持本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事实上,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就是一个较好的证明。

五、“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至今来看仍属相当成功的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同样也必须从改革和发展两个视角来观察和判断。具体地说,“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浙江区域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的进程。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视角来看,浙江经济已率先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初级市场经济的转换,制度变迁的新历史任务是推进区域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即改革的阶段转换。为了顺利地推进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换,浙江区域经济面临三大艰巨的任务:一是完成从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二是完成从传统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向现代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用法制为基础的非人格化交易来取代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人格化交易方式;三是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把区域中发展型的强势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高效率政府。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浙江经济已率先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任务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变,即发展的阶段转换。为了顺利地推进区域经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换,浙江区域经济同样面临着三大艰巨的任务:一是完成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起经济与自然及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二是完成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建立起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三是完成从“强县战略”向“都市战略”的空间发展格局的转变,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来提升工业化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

总而言之,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要在国内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完成区域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构建出区域内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互动的新机制,从而继续利用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者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第二篇:浙江农林大学 种苗学 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苗木:是指由林木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干的造林材料 1.苗圃 是培育和经营各类树木苗木的生产单位或企业。

7、苗木假植 苗木假植就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的土壤暂时埋植起来,以防止苗木根系失水或干枯从而丧失生命力的一种保护措施。实生苗:直接由种实繁殖而来的苗木,4营养繁殖苗:利用树木的根、枝、叶等营养器官和组织繁殖而来的苗木。

5裸根苗:在大田中培育、出圃时不带有基质与根系一起形成的根坨、根系裸露没有保护的苗木。6.容器苗: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出圃时由育苗基质和根系形成的根坨的苗木。7移植苗:经过1次或数次移栽后再培育的苗木。8 留床苗:在原有育苗地上未经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7.生理病害 由环境条件不良或苗圃作业不当造成的苗木伤害。

1.生理后熟 种子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特征,但因种胚未发育完全,或有抑制物质存在不具备发芽能力,还需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才能形成发芽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后熟。

3、生理干旱 在早春因干旱风的吹袭,二地下部又因土壤冻结,根系难于吸收水分,使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而致死。

4、生物肥料 是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3.生理休眠 胚生理抑制因素导致的休眠。

6、生物除草 利用昆虫、病原菌、线虫、动物及生物除草剂等除草的方法。2.种子休眠 即使环境条件具备,种子也不能发芽的现象。

6.次生休眠 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因某种原因又进入休眠的现象。

4.极性 植物体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形态学的两端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现象。5.再生 植物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植物体其他部分的能力。

7.种子萌发 种胚恢复生长,胚根和幼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开始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是从干种子开始吸涨到胚轴伸长为止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

8.种子寿命 常把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机械损伤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生命力的年限称为种子寿命。

5.种实的调制 对采集的种子进行干燥、脱粒、去翅、清除杂物、净种、分级的过程。

7.种批 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限额的同意树种的一批种子。3.种子园 以经过选择的无性系或家系组成的人工林,是用有性或无性方法繁殖人工选择的优良个体或用其他育种法培育出的新品种的植株建立的良种基地。

13.种子生活力 是用化学方法快速测定的种子潜在的发芽潜力,也是反映种子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14.种子活力 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木的潜力。15.种子引发 控制种子缓慢吸收水分,并使其吸涨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活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酶的活化,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的伸出。9.花芽分化 顶端分生组织分化成叶芽和花芽的过程。

10.结实间隔期 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结实间隔期,也称为种子生产周期。11.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营养的一部分为繁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植株的方法。3.结实周期性 林木结实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12.嫁接 将两块活植物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生长和发育完整植株的技术。

13.扦插育苗 从母树上截取枝条、根段制成插穗扦插到一定基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方法。

1.良种 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2.母树林 以生产大量播种品质好、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是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分中选择优良林分,进行去劣留优,逐步改建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建成的初级良种基地。

4.采穗圃 是提供优质种条的繁殖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做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无性繁殖材料的林木良种繁殖场。

6.净种 清除在调制过程中未清除干净和混进的杂物以及破损瘪粒种子,如果皮、树枝、树叶、果翅、鳞片、土块等。

8.催芽 用以人工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的胚根露出的一种处理。

9.层积催芽 把种子和湿润的介质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促进其达到胚根裸露的程度的方法。

10.湿藏法 将种子放在湿润、通气、低温的环境中,以保持种子的生命力的储藏方法。11.千粒重 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

12.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中,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根瘤菌 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2.凋萎系数 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凋萎系数。5.栽培基质 是人工配制的用于苗木培育的基质。

6.菌根 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丝雨苗木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具有强化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P和N的吸收作用。

1、灌溉施肥 是灌溉和施肥相结合形成的一项复合技术,即每次灌溉都结合施肥,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的一项新技术。

2、轮作 在苗圃中同一块育苗上,将不同的树种的苗木与牧草、绿肥、农作物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的方法。

5、空气修根 把培育中的容器苗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的,使容器底部悬空可以直接接触空气,使伸出容器底部排水孔的苗木根系直接接触空气,这些根系由于悬空于空气中,吸收不到水分而干枯,从而达到控制根系生长的目的。

8、硬枝扦插 利用完全木质化的休眠枝条制作的插穗。

9、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6.次生休眠 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因某种因素影响又进入休眠的现象称为次生休眠。7.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中,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菌根 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丝雨苗木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具有强化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P和N的吸收作用。

6.凋萎系数 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凋萎系数。7.层积催芽 把种子和湿润的介质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促进其达到胚根裸露的程度的方法。

8.营养繁殖苗 利用树木的根、枝、叶等营养器官和组织繁殖而来的苗木。7.栽培基质 是人工配制的用于苗木培育的基质。

8.空气修根 把培育中的容器苗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的,使容器底部悬空可以直接接触空气,使伸出容器底部排水孔的苗木根系直接接触空气,这些根系由于悬空于空气中,吸收不到水分而干枯,从而达到控制根系生长的目的。

2.硬枝扦插 利用完全木质化的休眠枝条制作的插穗。

3.植物离体快繁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6.灌溉施肥 是灌溉和施肥相结合形成的一项复合技术,即每次灌溉都结合施肥,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的一项新技术。

第三篇:浙江创新融资模式

浙江创新融资模式:股权激活产生上百亿流动资金

新华网8月3日电,资金一度告急的纺织企业浙江加佰利公司在得知浙江省《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出台后,立即以绍兴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3600万股权作为质押登记,获得贷款80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记者了解到,近期在浙江先后出台的《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两项举措,创新了企业融资的模式,短时间内通过股权激活,产生了上百亿流动资金。企业在重拾信心的同时,获得了融资、重组、转型、升级的机会。

中小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加快等综合因素影响,浙江经济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工业增速回落;三大需求实际增幅明显回落;通货膨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有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21%。

在利润空间被挤压的同时,宏观调控信贷紧缩更使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浙江民营企业集中,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和一些困难企业面临收贷与借贷的双重压力,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

来自浙江银监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尤为突出,今年一季度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50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增量的8.6%。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有1200多家企业歇业关停,这在浙江连续10年的历史上都是没有的。工商牵线金融和企业共同盘活股权

股权,是公司企业投资者的法律所有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投资者对企业拥有的各项权利。然而在企业成立之后,投资者的出资就成为了不能随意处分的“死”股权。

去年颁布的《物权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也可以出资、出质,并且应到工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不少企业向工商部门提出股权出资、出质登记申请的要求,但由于至今未出台具体办法,工商部门一直苦于无法操作。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表示,占浙江省GDP总量60%以上的民营企业,一举一动都关乎整个浙江经济发展的走势。但是浙江的企业还太年轻,还不具备像国际知名大企业那样的抗压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工商部门要做媒人,要帮企业和金融部门牵线搭桥,在大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组织自救。企业股权出资、出质就是这个桥梁”。

浙江省工商局分别于2007年底和2008年6月先后在全国创新性出台了《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行为。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财产出资。而股权恰恰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确立的非货币出资“可评估、可转让”的基本要求。浙江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企业改制、资产重组较为频繁,对股权出资、出质需求迫切。

股权出质,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公司股权出质给债权人,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股权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股权的价金优先受偿。《物权法》的实施,使“死”股权转化为“活”资金成为可能,而《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使可能成为可行。

沉淀“死”股权产生流动“活”资金

浙江省工商局出台的两个《办法》突破了股权出资的障碍,使“虚拟资本”作为出资形式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可大大降低企业上市和重组、改制成本。

浙江煤炭地矿局局长朱绍寅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原本需要一次性拿出5000万元货币资金,用来出资成立浙江中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实施后,只需以其控股的五家子公司的股权和1500万元货币出资即可,大大节省了资金成本。

“股权出质登记”可以锁定企业的股权,使得企业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后,无法转让,银行贷款的信心提高,进而提高了企业贷款成功率。

截至7月15日,自《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出台以来,浙江省各级登记机关已办理股权出资的有17家,股权出资涉及85亿元。《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出台至今,已办结全省股权出质登记的企业近40家,股权出质数额为20亿股,融资金额15亿元。原本“沉淀”的股权资本被激活后已经产生了上百亿的流动资金。

据悉,浙江37万多家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有11856亿元。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郑南源认为,两个《办法》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本,大量公司股权“沉淀”的资本可能成为“活动”的资金流,股权将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解读《武汉城市圈公司股权出资登记管理试行办法》

“虚拟资本”出资有了制度保障

《武汉城市圈公司股权出资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共18条,明确了股权出资的定义。即投资人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港澳台人士)或在中国大陆依法设立、具备公司投资主体资格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股权公司是住所在湖北省内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被投资公司是住所在城市圈内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股权出资五道槛

新出台的《武汉城市圈公司股权出资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在股权出资时严格限定了5道门槛:投资人用于出资的股权权属清晰、权能完整,且已足额缴纳;用于出资的股权应当由法定的评估机构评估作价;股权和其他非货币财产出资额之和不得高于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的70%;以股权出资,股权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同意放弃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以股权出资的,应当经被投资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作价。

改制和拟上市企业将受益

“最受益的将是改制和拟上市的企业。企业上市和重组、改制的成本大大下降。”湖北省工商局总经济师李跃春说,过去,在企业上市时,要将优质资产股权置入新公司,只有通过先用资金设立公司,然后再用这部分资金回购股权的方式。如果突破股权出资的障碍,企业的融资或改制成本大大降低。

他说,目前,公司制企业越来越多,省工商局出台这一办法,正是从让更多企业发展的角度,本着“非禁即许”的原则考虑的。这一法规的出台,意味着“虚拟资本”作为出资形式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允许股权出资,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战略重组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以设立企业集团为例,过去企业必须拿出大量的现金先成立集团母公司,再由母公司收购子公司的股权才能实现控股。如我省过去办理的湖北省能源集团与长江电力重组,省国资委将其在长江证券的股权投入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大型百货零售业重组,武汉市国资经营公司持有的鄂武商、武汉中百、武汉中商三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投入新组建的武商联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子公司的股东只要通过股权出资,就能直接设立母公司并实现控股,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紧张的压力,激发了企业并购重组的内生性动力,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

中小企业股权变静为动

日前由浙江省工商局紧急研究出台的《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为众多中小企业荡开了解困的涟漪。

这两个《办法》规定:目前凡是在浙江省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人数在200人以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都在受益范围内。股权出资、出质,就是将一贯被视为企业“死资产”的股权“起死回生”,使得股权可以经专业机构估价后直接作为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或者获得股权质押贷款。目前,股权出资、出质仅在上海、重庆等少数城市开展登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出台具体办法。浙江省此次在全省范围内将其全面铺开,其广度和力度均属国内少见。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企业处了解到,截至7月底,仅股权出质一项,浙江全省已有55家企业办理登记,累计登记股权29亿股,获得融资30亿元。

浙江省衢州市首家以股权出资形式组建的浙江通顺集团,以10位自然人股东名下的5家子公司股权,经专业会计事务所评估后作价3457万元出资组建,从而实现集团化运作,以此促进资金、销售、市场信息等资源共享,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两项创新性举措的直接受益者。

浙江省工商局企业处负责人阙利民透露,就目前来看,以股权出质方式成功获得融资的,以企业金融类股权居多。在浙江省工商局首家办理股权出质登记的绍兴纵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其在绍兴市商业银行2500万股股权出质给了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获得了3亿元银行贷款。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出台后,让“死”股权变“活”,一解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一些企业获得贷款后立即购买原材料恢复生产。同时,股权出质也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由于股权出质登记锁定了企业股权,使企业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后,无法转让;再加上企业在工商局进行股权出质登记,无形中工商局就扮演了“担保人”的角色,这更给银行吃上定心丸,进而提高企业贷款成功率。

目前,股权出资、出质让企业静态资本变为滚动的现金流,使经济存量转化为现实经济能量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据介绍,浙江省共有公司制企业30多万家,通过股权出资、出质登记,理论上能激活的资金可超过1万亿元。

第四篇: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

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 浙江经验

陈一新

2009年第4期 ——他山之石

浙江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所谓“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缺国家资金投入、缺特殊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并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332元增加到20574元,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165元增加到8265元,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出口总额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目前浙江的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浙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2.5∶1左右,其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25个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市化率从14.5%上升到57.2%,由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到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评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3位。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成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所谓“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浙江工业化发端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

“小商品、大市场”。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这与浙江工业化的国内背景、要素禀赋、发展路径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日用轻工产品严重短缺,买方市场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浙江走的是农村工业化道路,农民白手起家创办家庭工业、私营企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其技术、资本、设备的进入门槛较低,符合他们的创业需求。区域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由于小商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覆盖面广,许多产品占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1/3以上,使浙江轻工业发展优势继续保持,以小商品为主的特征没有改变。因小企业缺乏构建自有营销网络的实力,小商品销售需要公共营销平台的服务,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浙江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

“小企业、大协作”。浙江农村工业化蔚为壮观的景象就是小企业高速繁衍。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生长的肥沃土壤,小企业近乎“铺地板”式地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赶超发展在企业层面的生动体现。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市场竞争力较弱,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大协作”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技术难度、企业的管理费用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强了浙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小区块、大产业”。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块状经济”现象。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随着产业的发展提升,这种“小区块、大产业”的块状经济,逐步向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共同构筑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小资源、大制造”。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针对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积极创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获取加快工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浙江人在缺乏本地资源的条件下,善于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的文章。如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的美誉;嘉善没有森林,却成了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就是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浙江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小资本、大经营”。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2007年,全省有45万家私营企业和181万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仅为40万元左右。这些小资本的个私企业,敏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雄厚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社会事业、城市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展,并且大胆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2007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2.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54.5%。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浙江经验”值得全面总结

所谓“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浙江经验”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和根本追求。具体来看,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

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

尊重群众、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浙江人民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加大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力度,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第五篇:浙江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3.受教育者: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5.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是可以观察和统计的,也是与“教育价值”相对而言的。

6.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8.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9.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人类思维对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归纳。

10.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1.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向人们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也叫“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法”,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三个部分。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和助产术。

12.教育国家化:是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制度,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家教育制度。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

13.(国家)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应了教育在人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14.(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5.(教师)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16.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7.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1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19.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 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0.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1.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3.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4.个体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

2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26.国民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27.学校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8.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9.教育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30.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31.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32.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33.(((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的教育行政体制。

34.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35.教育行政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接受政府首长的领导,而不能成为脱离政府行政的独立组织体制。

36.教育行政独立制:又称分离制,一般应用于地方教育行政,主要指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属于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接受地方政府首长的领导,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存在的组织体制。)))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37.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38.教师的权利: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基础,围绕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

39.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尽的职责。

40.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41.教育爱(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结合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

42.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44.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45.教师的人格特征(人格素养):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品质等。46.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主持和执行学校管理职能的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主要领导。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并在其职权范围内校内人事调整权和工作调配权。

4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A.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点,要求我们循序渐进不能凌节而施)B.阶段性:是指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最近发展区”:是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不能一刀切要有针对性)C.不平衡性: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即速度和发展方面不平衡。(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D.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E.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48.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49.学生的正式群体:主要是指班级、年级、少先队、团支书等学生群体。

50.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各种临时结成的小团体,这种群体没有明文规定的准则,组织方式比较松散,主要的活动是“私事”,如游戏、课外学习等。51.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亚文化(同辈文化):是社会或学校的主流文化的次属文化,是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组织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5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之间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53.教学相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54.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第五章:课程

55.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56.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话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57.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58.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门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59.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成两门以上学科领域的一门学科。60.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61.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62.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是国家专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而设计的,并根据公民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达到的共同要素而开发的课程。

63.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64.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发开或运用的课程。

65.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的课程;拓展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

66.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67.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8.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9.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科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7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名教育。

71.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

7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第六章 教学概述

73.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74.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等。

75.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7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7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78.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练习。

79.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8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8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8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8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

8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8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7.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88.讲授法:是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89.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90.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91.练习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92.演示法:是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93.实验法:是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实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94.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95.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资料,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96.第七章:学校德育

97.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98.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99.道德教育: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教育。100.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101.德育的目标: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10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103.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4.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是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105.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0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 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0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108.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9.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110.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11.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11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113.道德组织形式(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

114.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15.说理教育法:又叫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116.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17.陶冶教育法:是利用或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8.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19.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120.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121.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122.合作学习法:培养合作精神。具体策略包括双人式学习、小组学习、小队式学习、跨小组的协作式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式学习、全班协作学习。

第八章:班主任工作

123.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24.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125.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的的组织活动过程。

126.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127.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包括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128.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第九章 教育研究

129.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130.教育研究类型:

1.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描述、解释某些现象和过程,以及他们活动机制与内在规律。2.应用研究:是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它是对基础研究的成果做进一步的验证,就所关注的某一实际问题,从大量的案例中寻找概率性的必然结论。3.开发研究: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推广以扩大其影响,实现其研究的价值。4.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5.定性研究(质化研究):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它是一种发现探索性研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13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132.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133.个案研究法:是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的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34.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35.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136.质性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137.叙事研究法: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138.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是教育心得,只要是写教育过程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

139.观察研究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140.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要的宏观变革。

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

3.人格: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4.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特征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6.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7.(机制:是指要了解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心理结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期间发生的生理变化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8.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9.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10.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标、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11.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标、必要时需要注意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12.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由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的特征。(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的现象,也称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的应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事物。)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是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注意。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对象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感觉和知觉的很多概念没归纳@@@@(„„„„见考纲)第三章:情感和意志过程

1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机相应的行为反应。16.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17.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18.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9.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0.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1.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22.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3.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24.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25.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26.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27.(((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既定目的地意志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第四章: 人格心理 第一节:人格概述: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法律法规:

1.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2.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是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3.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4.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据法律程序制定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5.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过认可,并以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6.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7.教育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违约或直接基于法律的规范而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8.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的行政制裁。9.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0.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

11.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12.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13.教育司法:一般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它是以国家名义运用教育法律、法规行使国际司法权的活动。

14.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15.教师违法(侵权)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16.隐私权: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个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17.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18.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19.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侵权行为。

下载名词解释:“浙江模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词解释:“浙江模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财经大学基础会计名词解释题库

    权责发生制P20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实际发生”而不是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入账的基础。会计要素 P25 资产:资产是指......

    《旅游业发展的浙江模式》

    《旅游业发展的浙江模式》课题成果发布暨浙江旅游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2011-3-182011年3月18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旅游业发展的浙江模式》......

    浙江绩效审计模式探索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审计工作的重心必然要从真实、合法性审计转移到绩效审计上来,绩效审计是......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作业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作业 2007级MPA西部班三班 蓝庆毅 Z0749220096论述如何正确处理区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答:国有经济受到的关注与政策的扶持是远远超过民......

    浙江隆力奇电子商务模式

    浙江隆力奇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定义:电子商务是以电子为手段,以商务为主体,将传统的购物,销售,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与无形的壁垒,使出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泰隆模式的解析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一、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概况 1.1起家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1993年6月28日,两间租赁小屋、七名员工、一百......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期末备考填空名词解释[5篇]

    1.希腊神话保存于:荷马史诗,悲剧作家们的著作,赫西俄德的《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 2.古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 3.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征:神人同形同性 4.史诗(E......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奥林波斯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