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

时间:2019-05-14 01:5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

第一篇: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

今年是江苏省地方海事局按照“队伍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要求,切实强化基础建设,着力增强有效监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海事创新发展能力,为“十一五”地方海事船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年。

围绕这一思路,该局继去年9月,对全省内河水上安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以来,今

年初又相继成立了苏州、淮安等市级搜救中心。为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基础建设步伐,年内要完成保障分中心初步运行的基本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河分中心工作规程》等软件建设,提高突发事故的救助保障能力。该局还积极推动有关市政府加快太湖、洪泽湖、骆马湖搜救中心的基地和装备建设,辖区水上安全监管任务较重且有条件的市局,也正在积极筹备相应的搜救中心建设,并做好与省内河分中心的机制衔接工作,纳入全省统一管理。

按照应急管理要求,该局在加快“江苏省内河交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步伐,完成全省“内河交通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内河干线航道(长江除外)防堵保畅应急预案”、“湖区船舶遇险搜救应急预案”和“防止船舶污染重大事件应急预案”4个专项预案的同时,各市也将建立与省局衔接的相应预案,实现分级响应,并落实预案实施的各种保障措施,开展演习,切实检验各类预警预案效果。

为切实加强京杭运河为主的干线航道防堵保畅工作,该局将在全线12个重点口门和船舶聚集区设置可变情报板,向船民实时提供航道内的水深、事故、航道阻塞及疏导等信息,以增强通航管理的应变能力;对通航航道实行分段管理,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所辖范围内的航道保畅工作;将在全线建立海事内部及与航道、船闸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配合,确保防堵保畅工作的协调统一;推行24小时巡航制,京杭运河沿线8个市局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巡航大队,快速有效地处理船舶交通事故,并做好船舶的疏导工作。

为切实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力度,该局将继续深化低质量船舶、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3个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全国统一的船员管理系统,做好证书换发工作,加强船员培训,推动“等效培训”,强化“特殊培训”,结合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开展渡工全员培训;严格船员考试管理,运行并完善船员证书协查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船员持假证的打击力度;加强持证船员跟踪管理和违章计分工作;规范通航水域交通管制行为,根据不同航道通航状况,确定交通管制的设定权限。

同时,该局还将切实夯实海事船检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使海事船检管理工作在除转变机制、增强综合发展能力外,还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守法意识;抓好江苏省“水上风景旅游区安全管理”、“乡镇农用自备船舶安全管理”、“反水上运输超载”和“水上危险货物运输”4个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做好“江苏省风景旅游水域管理办法”草拟稿和“江苏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修订工作;加强海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省局计算机中心硬件建设和内河搜救指挥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把指挥中心建成全省内河搜救的指挥决策中心、数据统计中心和重大险情预控中心;继续推进海事船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海事动态执法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渡口安全管理系统、船员管理及考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推进第二轮海巡艇建设,除重点完成3艘湖区搜救艇和10艘干线航道排档综合艇建设外,研究做好内河水域溢油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配置围油栏、消油剂、便携式冲锋舟等应急设备;开展湖区海巡艇和重点船舶安装gps的调研和试点工作,在重点航段及重要口门继续推广电视监控系统。

提高素质 推动文明创建

为切实提高海事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海事文明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为船民服务水平,局长童小田向记者介绍,今年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将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对海事船检双“十佳”和“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标兵”的学习活动;全面开展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命名表彰一批“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努力推出“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全面构建文明海事“点-线-网”体系;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并结合“和谐交通”、“海事一家人”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使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增强培训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二篇:积极打造学习型班组

积极打造学习型班组

在周安全例会上,某单位某班组组长提出要想建设素质过硬的集体,必须积极打造学习型班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识就是力量”,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努力学习,惟有勤奋学习,才能提高自身本领。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学习不只是校园里学生的事情,要树立起终生学习的信念,不断获取新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认真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应用到小队的学习中,一直以来,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生活中相互关心照顾,工作中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形成了一个“赶、追、比、帮、超”浓厚氛围的学习型小集体,因此除了厂、大队要求的技术、安全环保、质量、纪检学习以外,我们队还加强了现场实际学习,新调换岗位的人员虚心、积极向原岗位人员学习,原岗位人员毫不吝啬地向新调岗人员传授着他们的知识与经验,现在,所有人员基本掌握了现场的知识,能够达到单独顶岗的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搞好学习,必须坚定信心,辛勤耕耘,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必须心无旁骛,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端正态度,矢志不移;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为工学矛盾所困。

功到自然成。只有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全面

锤炼出工作所需的各项本领。把学习转化为建设小队的强大动力时,就一定能树立起一个学习型班组的良好形象。

自从该小队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以来,各方面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员工也踊跃为小队献计献策了,打造学习型班组已经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肯定,他们决心将学习进行到底。

第三篇:积极推进改革建立健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改革

建立健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国外也称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了的家庭保障功能,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帮助社会全体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各种经济福利制度的总称。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制度建设。党中央在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50年代,主要包括职工退休与离体制度、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职工伤残及死亡后遗属抚恤制度、助学金与奖学金制度、社会救济、集体劳动保险制度、住宅补贴等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保障孤、老、残、幼以及受灾户、困难户的基本生活,对于保证社会安定,发挥了作用。但是这些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应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使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近年来,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残保险、生育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险种、全方位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和核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为辅助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建立,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在劳动力的合理配臵和有序流动,推动转机建制和优胜劣汰,保障退休、下岗、失业及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目前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是国有单位职工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率较高。而一些小集体企业、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大部分未参加社会保险。农村仍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绝大部分的村镇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险网络。由于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大,造成社会保障未覆盖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覆盖率太低,造成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外企、私营企业中再就业,担心

得不到社会保障,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基本上是由单位负担的,管理和服务尚未实现社会化,“单位办社会”的现象依然存在。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外,其它的福利费,各种补贴仍由单位承担,人员仍依托单位,由单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如果单位经济效益较差,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得不到保证,单位和个人陷入 困境,单位得不到稳定发展,个人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证。

3.管理不够规范。从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到社会保障服务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单位在合资、兼并、破产时没有保证社会费用的缴纳,损害了职工的基本权益。社会保险 的标准,也不能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社会保险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在管理机制、纪律、工作秩序、效率质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管理工作往往政出多门,覆盖面窄。这些情况不利于发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从而阻碍了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

4.社会保障资金缺乏有力保证。有的单位效益差,连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无力缴纳基金,欠费严重,造成基金存量不足,“输血功能”减弱。社保机构拔付的基本保险金被

挪去发放职工工资或作它用。基金有时也会被银行扣去偿还单位贷款利息。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保命钱”未能按时足额到手,造成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由于管理松懈,监督不力,社保基金被挪用、挤占、贪污现象时有发生,全体参保人员的共同财产受损失,直接牵涉到个人利益,社会保障难以落到实处。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着力点

只有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单位平等竞争,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才可以正常流动。使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有医,工伤有保险,失业有救济,这样社会保险从各方面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单位的生产,最终保障社会的稳定。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国有单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向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目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使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规定社保工作机构的任务,职责,办事程序,参保人的权利义务,社保基金缴纳的

比例,发放原则,使用办法等。建立工作流程管理,基金管理,廉洁自律管理,服务规范管理,人事管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要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做到有法可依,提高人们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有法可依,也有利于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用法律武器保障社保机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广度和深度上满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建设。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保障事业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去执行。所以要加强社会保障职能机构的建设,具体行使社会保障职能,经办各项社会保险金的筹集、给付和管理运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机构、编制、经费要落到实处。同时,正确划分政府、社保机构、单位之间责权利关系,以在统一、先进的制度规范和调整下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镇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私营等各类单位及其职工都要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也欢迎困难集体单位参保,不要把扩大覆盖面理解为基金增收,而要作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措施。针对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参保难度大的特点,如果仍由劳动保障部门独家抓,难有突破进展,应建立多部门社会保险分工负责制,有关部门共同抓,力度大,手段硬,有利于扩面工作的展开。

目前造成扩面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间题,认为社会保险是国有、集体单位的事,与他们无关,目前竞争激烈,经营 困难,能按时支付工资就行,缴纳社会保险费是额外负担。有些人担心扩大到外资单位会影响投资环境,对外资单位拒绝参保态度暖昧。因此要扩面,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解惑工 作,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另外,要加大对劳动监察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手段的应用,加快扩面进度。

4.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必须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服务的社会化。企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工作,而由街道,社区进行管理服务。加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组织建设,赋予社会保障服务职能,为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提供服务;其次要改变社保机构的管理方式,建立柜台登记、申报、缴费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专门的征收稽查机构;建立个人帐户咨询系统;建立职工个人帐户专户记录和管理制度,为单位和职工提供社会服务。另外,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的服务意识,主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解决社保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的服务质量。

5.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当前社保基金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基金存量不足,基金支撑能力脆弱,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增加,有时甚至当期不能做到确保收支

平衡。所以加强基金筹集迫在眉捷。首先,要建立征缴机制,社会保障基金征收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必须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征收机构,建立征收管理制度,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干扰,保证执法到位。其次,要拓宽筹资渠道。一是要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提高征缴率,清理追缴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二是要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三是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在国有单位破产清算时,应预留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用并入基金。四是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充机制,从单位收益中划出一定数额,用于国有单位建立社会保障的补充,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投保意识。当前社会保险工作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不少用人单位对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缺乏了解,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社会性、统一性、强制性、互济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给予一定的宣传经费,做好宣传工作,赢得人们的支持和理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利用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墙报、宜传小册和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宜传活动。另外,加大宜传力度和范围。特别是对参保面不理想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通过宜传教育,使他们明白参加社会保险有利于分散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处理

好参加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克服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思想,使他们的参保意识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通过宣传,使社会保险工作这件国家大事深入人心,自觉提高觉悟,增强投保意识。

7.扩大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目前,劳动力市场不发育,下岗职工无法脱离企业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只能依托在单位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无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增加了财政和单位的负担,影响了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制约了单位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要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首先,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的投入,重点是要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三化”目标,为下岗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再就业服 务。其次,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功能,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力供求状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另外,要积极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重视开发区服务业,深入社区,帮助解决发展社区就业服务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此外,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训职能。加快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转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最后,还要重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及时反馈用工信息,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用工安排,对在再就业工作中,不以市场为导向,人为安排就业,走后门等现象要予以监督指正,切实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政策性强,牵涉面广,需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力量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莫定更 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阜阳市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实施细则

阜阳市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实施方案》(皖交建管〔2017〕60号)的通知精神,积极践行“安徽精度”,扎实推进我市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提升我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推进我市深化现代工程管理和实现技术创新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服务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深入实施《阜阳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实现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的转变。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以践行“安徽精度”为载体,围绕“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督管理”两个重点,统筹推进工业化建造、精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全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主要特征的品质工程,全面提升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为建设“大美”阜阳提供坚强支撑和可靠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总体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认真落实交通运输厅要求,抓顶层设计,精准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充分研究工程建设规律,明确“设计是灵魂、施工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建设原则,将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分类细化为干线公路创优质工程、水运工程创示范工程、农村公路创放心工程”。对项目参建各方,分类分层次提出具体要求,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切实增强品质工程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坚持典型引路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既要及时总结品质工程示范项目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先进技术,积极宣传推广品质工程建设经验,又要强化问题导向意识,围绕品质工程建设重点难点,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通病问题、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攻关,突出工程设计、工艺技术、建设管理创新,为品质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创建达标与提质增效相结合

紧紧围绕品质工程建设目标,以品质工程建设为契机,立足工程功能的完善与提升,运用价值工程管理技术,科学处理品质工程项目功能、工程质量与建设成本的关系,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社会价值。

(四)坚持行业主导与企业创建相结合

充分发挥行业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参建各方创建品质工程的内生动力。强化行业监督,明确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实现工程参与各方的“协同、协力、协作”。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将品质工程要素落实到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基本建立品质工程创建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勘察设计水平、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质量水平、安全保障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绿色环保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典型示范,建成一些在全市有影响的品质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研发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一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为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示范创建有新突破。重点培育5个左右市级创建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争创1-2个省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1-2个“平安工程”冠名项目;3-5个优秀班组;将G220阜南会龙至洪河桥段改建工程、S305阜南长安至曹集段改建工程、S102颍泉周棚至李长营段改建工程、S237临泉泉河大桥及接线工程四个项目列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质量水平有新高度。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项目交(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水运重点工程项目交(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公路水运重点工程的施工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典型的质量通病种数明显较少,工程结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得到提高。

安全生产有新保障。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升,工程本质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实现施工安全、结构安全、使用安全目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合格率100%,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100%,无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发生,有效遏制一般责任事故,做到项目建设“零伤亡”。

绿色发展有新成效。着力打造绿色交通,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可绿化路段绿化率100%;植被恢复率和临时占地复原率两项指标100%达到批准文件要求;推广应用循环再生新技术,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再生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工作重点

践行 “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操作行为严于规程、质量指标高于标准的执着追求”为基本内涵的“安徽精度”,积极推行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准管理,以“安徽精度”建设品质工程。

(一)推进勘察设计水平提升

1.加强勘察设计过程管理。全面推行公路外业勘察验收,特别是要实行地质勘察专项验收及地勘监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勘察深度和精度,保证勘察工作质量。树立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坚持以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为重点,充分考虑工程建设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扩展。工程设计中要以工厂化预制、装配式施工为特征的工业化建设为方向,开展标准化设计,提高构件通用性,积极采用标准化构件。加强大跨径桥梁、特殊路段、重点水运工程等设计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对危险性较大工程进行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充分考虑工程使用状态的不利情况,加强防护工程设计,提高工程防灾抗灾能力。

2.加强生态环保设计及创作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和生态防护技术,加强对自然地貌、原生植被、表土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加强生态选线,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强化工程及配套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与环保节能设计,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人文特点及传统特色文化,追求自然朴实,融入工程美学,创新景观设计,体现工程与自然人文的和谐、融合与共享。

3.加强动态设计及后期服务工作。对复杂工程贯彻动态设计理念,配合完成施工前的现场核查工作,及时优化完善施工图设计,加强设计效果的跟踪评估。设计单位应加强与建设施工环节的配合衔接,为后期服务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做好设计技术交底。项目现场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规范设计变更管理行为,及时审查审批设计变更。

(二)推进工程管理水平提升

1.推进招投标规范化及工程分包专业化。坚持“合理标段、合理标价、合理工期”,倡导优质优价。将打造品质工程的关键措施和要求纳入招标文件,提倡大标段,防止恶意低价抢标、围标串标,营造竞争有序、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结合公路水运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PPP等创新建设模式招投标工作的研究。依法规范管理施工分包和劳务合作,健全专业化分包管理制度,防止以包代管,严厉打击非法分包、转包等失信行为。

2.推进工程管理标准化。建立“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配备数量满足、资格符合、素质能力达标的人员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实现人员配备标准化。大力推广应用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施工系列指南,扩大施工标准化覆盖范围。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定型化施工设备,以工艺工法标准化促进施工标准化。积极推进工艺流程重要参数控制标准化,强化工序作业的流程化。

3.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落实“智慧工地”建设要求,推动项目管理系统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有机融合,推进BIM、GIS等信息技术在品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改进施工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网络考勤、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建设,及时获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建设信息,实现远程数据超限报警、数据跟踪查询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政府监管,着力建设“一个数据库、一个材料图、一个信用网”,形成一个质量安全监督综合管控中心。

4.推进建造方式工业化。积极引导建设、设计单位进行公路工程建造方式转型升级,以“工业化建造”为核心手段,按照“标准化设计、智能化加工、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总体布局思路,在公路工程中选择装配式涵洞、墩柱、钢箱梁、钢混组合梁等预制装配化结构,通过工厂化的制造、构件运输、装配式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从源头提升质量、保障安全、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推进班组管理规范化。完善施工班组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班组人员实名制管理,规范班组作业行为。重视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一线工人业余学校”作用,做好班前教育、工序技术交底、施工操作业务培训和工后总结工作。加强班组作业的标准化管理,推进班组首次作业合格确认制和清退制,强化班组的考核与奖惩,大力创建“模范班组”、“平安班组”。

(三)推进工程质量水平提升

1.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建立“建设单位主导、勘察设计单位保证、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管控”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勘察设计单位应加强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负主体责任,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现场监理责任,试验检测单位对检测数据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负责。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登记和质量责任终身制。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推广“四工”管理,即“人本化的工人管理、精细化的工艺管理、规范化的工序管理、工厂化的工点管理”。深入践行“安徽精度”,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推进质量风险预控预防,加强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完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和运行机制。健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和执行落实体系,严格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制度。

3.强化过程质量控制。积极落实样板工程制度、施工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场站建设“三集中”,钢筋加工作业“四采用四保证”、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等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执行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专职质检员检验的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质量管理资料应完整、可追溯,主体工程的隐蔽部位施工应保留影像资料。进一步加强试验检测工作管理,严厉打击“假数据”、“假资料”,保障工程质量。

4.强化质量通病治理。以质量通病问题为导向,加强技术工艺对质量通病治理效果的研究,重点解决边坡垮塌、路基沉陷、伸缩缝破坏、桥头跳车、航道护岸破损和失稳、航道尺度和水深不足等多发易发的质量通病问题,并加强运营阶段跟踪监测,确保治理效果。

(四)推进工程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1.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方的安全责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健全多方参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应急救援机制,大力推行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督促安全生产隐患有效整治。扎实推进“单元预警法”、“一校一会一志”和“三阶段安全生产分析与预防”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落到实处。

2.深化“平安工地”建设。按照《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务实开展“平安工地”达标考核工作。全力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平安工地”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安全制度标准化和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建立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审查机制,扎实开展长大桥、高边坡、深基坑、大型临时围堰等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3.大力实施科技兴安。引导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中介机构及院校服务为补充的多维安全科技支撑体系。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开展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领域前沿技术的调查研究及吸收,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数字化监控系统,建立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监管(监测)系统,推广施工现场危险源隐患排查及治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督查系统。

4.提升工程安全服务水平。加强公路、水运交通安全评价,强化公路、水运管理和服务设施的科学合理配置。建设交通安全监管及应急服务信息系统,完善市县两级路网运行监测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部门的安全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应急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公路水运工程巡查排险机制,提升安全防护设施和管理服务设施的有效性。

(五)推进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品质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重点开展桥梁工业化建造质量管控技术、BIM技术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应用研究等公路水运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力争取得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强化科研与设计施工联动,细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考核目标,加快先进技术应用。结合品质工程建设,以重大建设工程为依托,以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2.充分发挥“微创新”作用。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重点的“五小”技术创新活动,鼓励施工班组和一线人员开展工艺、设备、工法、管理等的“微创新”。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参与“微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推进“微创新”成果应用,形成“人人参与,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3.加快品质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品质工程标准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管养、智能交通、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编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工艺标准,以标准引领和带动品质工程建设。

(六)推进工程绿色环保水平提升

1.加强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注重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养护等各环节,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满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加强公路水运项目建设、养护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处理和噪声防治,建立过程监督考核体系,及时恢复取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的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各类环保设施的维护与运行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2.推进资源节约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合理安排线路走向,倡导低路堤、浅路堑、以桥代路、以隧代路、以挡墙代替边坡、以塌陷区或废弃窑厂代替抛泥区等节地技术,减少耕地、林地资源占用。积极推行废旧沥青路面、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技术以及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积极研究、扩展钢结构桥梁应用范围,发挥其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工业化建造方面的优势。倡导养护作业绿色化,全面开展预防性养护。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七)推进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1.提升一线工人队伍素质。进一步落实企业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与技能学校、职业院校联合对一线工人进行职业教育,加强对一线工人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常识、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着力提高施工班组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广泛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工种的劳动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工人创新活动,引导形成一支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大军,促进劳务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变。鼓励企业、建设项目搭建平台,开展各类技能人才评选活动,激发职工荣誉感。

2.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为依托,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达到“建设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加强对项目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促进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强化“传帮带”,促进“老带新”,加快项目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年轻骨干管理人才。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完善激励与保障措施,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队伍。

3.提升监督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法制建设,多层次分类别开展学习教育培训,重点加强政治素养、法律法规知识、行业标准规范、“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技术能力、行政能力和执法能力。开展“送技术到基层”活动,加强对一线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监督执法队伍。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布置阶段(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

制定印发《阜阳市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实施细则》,启动为期3年的“品质工程推进年”活动。市公路管理局、市交投公司,做好管辖的市重点公路工程创建工作,市港航管理局做好水运工程创建工作,确定示范创建项目;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根据职责分工做好辖区内公路工程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各示范创建项目于2017年7月底前制定本项目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围绕标准化设计与施工、项目管理、施工班组建设、质量安全环保等关键技术研发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开展重点攻坚,或者在路基、路面、桥梁、港口、航道、维修养护等具体专业工程上实施专项突破,着力在工艺工法创新、工业化建造与装配化施工、BIM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探索打造品质工程的管理方法、技术路径和工程措施。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

对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凝炼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建立健全以品质工程为导向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项目评价与长效激励机制。市局将适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示范项目、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并将品质工程建设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品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品质工程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质监局,负责品质工程建设的方案制定、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及经验推广。

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由市公路管理局负责指导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工程(含独立特大桥)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市港航局负责指导地方水运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市交通质监局负责指导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工程(含独立特大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水运重点工程项目品质工程建设。

(二)加强监督考核

市公路局、市港航局、市交通质监局要发挥行业监管部门指导作用,出台创建品质工程相关管理办法和督查机制,并强化创建品质工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措施、目标落地。市公路局、港航局、交通质监局应将品质工程建设活动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跟踪问题整改落实。建设单位要落实专项资金,推动品质工程建设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参建单位应强化“品质”意识,把品质工程作为企业信誉和荣誉的价值追求,市局将根据省厅要求,把品质工程建设纳入参建单位信用评价。

(三)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结合项目示范创建工作,及时总结优秀建设管理经验,注重理念、管理、技术等的总结和提升,凝结示范创建成果。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多种方式和途径,全方位、多视角大力宣传创建品质工程活动的涵义、意义和典型经验。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对品质工程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努力形成全行业关注和支持品质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积极打造优质服务型财政所

积极打造优质服务型财政所

多年来,我所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服务发展、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工作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将财力更多地投向经济建设和民生领域,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打造优质服务型财政所。

加强服务意识,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牢固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思想理念,着眼于会计核算工作特点,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尽量缩减业务环节的时间,严格落实特事特办制、限时办结的制度,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所还要求所有干部都使用文明规范语言,做到业务熟练、微笑服务,高效便捷,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做到全天侯值班制度,即使是群众在下班时间需要服务,我们也可以随时有人接待。对办事行为进行规范化,并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扎实开展“文明服务岗”创建工作。

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着力规范会计核算,资金核算行为,对报销单位凭证实行多人员、多层次的审核,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强化会计报表分析工作,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格执行财务信息回馈制度,每月定期将财务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反馈给各服务单位,使之能够及时掌握本单位资金变化情况,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

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加强与各统管单位、局机关各职能股室的沟通、协调,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涉及会计核算业务的,及时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共享机制,协助做好各种财务检查、部门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年终决算等工作,确保财政财务管理等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廉洁从政意识。我所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开展学习先进典型、营造廉政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我所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意识。以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保障点,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堵塞政策和程序漏洞,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不做误民之事、不沾不正之风、不干违法之事。由于完善了预防机制,强化了监督关口,全所党员干部在政治层面上,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建立不想腐败的自律机制;在经济层面,通过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对不良倾向和不廉洁的行为防微杜渐,建立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在文化层面,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建立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使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下载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积极打造学习型班组

    如何打造学习型班组? 一、开展团队学习,提高班组学习力 过去学习,车间内职工仅仅局限于以个人自学为主,学习无计划,追求个人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公司及生产部组织学习就是读读......

    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工作汇报

    办事处积极响应省联社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引导全体人员充分利用时间“学政治、学业务、学技能”,营造一种人人讲学习的浓厚氛围,锻造一支“靠得住、会干事、会共事”的干......

    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发布于2005-11-09 被读 526次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快乐后勤 中山大学: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大学后勤改革,是在我......

    保障体系

    2012年11月22日—23日我们到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的教学督导评估部门进行了调研、考察,受到了哈师大教学督导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姚立江、黑大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陈文......

    新疆富蕴县积极打造金牌社区

    新疆富蕴县积极打造“金牌社区”助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新疆富蕴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以党建工作有创新、服务群众有方法为重点,在社区党总支中积极......

    积极打造党建信息平台经验交流材料

    在开展“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南宁市牢牢把握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组织活力这个大目标,从利用网络加强党建和加强网络领域党建两个角度出发,以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手......

    积极打造农村的先进文化环境(范文)

    积极打造农村的先进文化环境 必须把适应、适合农村与农民需要的先进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一是要确立......

    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助推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 (通讯员马志涛报道)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