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出人口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流出人口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各村:
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重点解决目前我镇存在的流出人口底数不清的问题,决定于2014年4月至6月在全镇集中开展流出人口调查摸底专项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调查摸底,摸清流出人口底数,全面掌握流出人口动态,防止漏统漏管。对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流动人口子系统的个案信息项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信息平台流动人口信息质量,提升流出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和服务率,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调查对象
本镇户籍(18-49周岁)育龄对象。
三、调查方法
(1)从镇级信息平台中分村(居)、分组导出18-49周岁育龄人员名单,导出字段(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地址、居住地地址)后参照附件一样式添加新增栏目,下发到村(居)。
(2)各村(居)根据名单逐户核实流动务工动态,弄清流出人员流向信息,包括流向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并经电话核实,在导出的名单表后新增加的栏目按要求详细填写。全户流出的对象,通过知情人核实。对已登记的流出对象,目前已返回户籍地、流向地址发生变更的重新登记上报《流出人口变更表》。
(3)镇计生办核实信息平台通报协查的流出对象,对接收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报告单》的人员重新进行比对核实,及时完善、修正相关信息。
四、调查步骤
(1)组织发动阶段(3月31日前)
镇计生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调查摸底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调查摸底队伍,明确责任,召开动员会,具体安排部署调查摸底工作。
(2)调查摸底阶段(4月1日-4月30日)
各村组织调查工作人员逐村逐户逐人排查、登记,对于已经掌握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确认,对信息变动、新增流出对象逐人进行采集,如实登记并填写《流出人员信息采集卡》。
(3)核对录入阶段(5月1日-5月31日)
镇计生办根据调查摸底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在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流动人口子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录入和变更,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送达或邮寄相关对象。
(4)督查总结阶段(6月1日-6月30日)
镇计生办6月上旬逐村进行检查核对,并将(附件3<市(镇)级户籍育龄人员动态调查摸底汇总表>)报送市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管理科。10日-30日市人口计生委每镇抽查一个村,下发抽查通报。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高度重视,积极协调,以村(居)计生专干为主体,组织得力人员成立调查摸底队伍,认真开展工作。
(2)确保调查质量。调查工作人员要进村入户,逐户逐人逐项理清流动人口信息,做到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调查结果要和账、卡、机进行核对,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完善、补充、修正平台内数据。
(3)建立长效机制。镇要建立流出人口信息采集更新长效工作机制。村(居)专干要动态掌握辖区育龄人员流动务工信息,及时上报更新、新增信息,实行首接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落实好“一签四定一发”,办理婚育证明率达100%。
第二篇:乡镇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人口计生委开展流动人口调查通知要求,掌握我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促进我镇流动人口工作水平的提高,决定于3月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全镇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的清理摸底,掌握全镇流动人口底数和区域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规范我镇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期限
(一)调查期限
本次调查时点为3月1日零时。即3月1日零时的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
时间安排:
调查准备:1月15日前
入户核查摸底:1月16日2月28日
入户核查登记:3月1日-3月15日
数据比对录入阶段:3月16日-3月31日
(二)调查对象
1、流出人口调查对象
(1)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外省(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2)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省其它县(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3)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县(区、市)内其它乡(镇、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2、流入人口调查对象
(1)统计期未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区、市)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
(2)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省(区、市)其它县(市、区)的0岁以上人口。
(3)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县(市、区)内其它乡镇的已婚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三、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
流出人口调查主要涉及流出人口、流入人口在“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内的流向、婚育信息等基本情况和流动信息。
对春节期间返乡的流出人口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返乡前流入地详细地址和春节后流出意向目的地,待标准时点(3月1日零时)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流出人口在核查期间未返乡的,核查应采取询问亲属、知情者和查看有关资料的方式。流入人口调查采取直接询问调查对象并查看有关证照资料的方式,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其返回意向,待标准时点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
核查摸底和正式入户核查前,从“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将本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信息从数据库中分村居导出,然后入户调查时进行信息核对,对其中的新变动信息进行登记、错漏信息进行修改和补充,对新增流动人口按照“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档所需信息进行登记。
本次信息核查采取以房屋为基础,要做到乡(镇、街道)不漏村(居)、村(居)不漏组(责任小区)、组(责任小区)不漏户(房)、户(房)不漏人、人不漏项。
对挂户在人才交流中心或学校人员、有户无房人员、空挂户人员等特殊情况的流出人口,也应纳入清理核查。
四、调查数据处理
(一)调查数据录入
由镇计生办负责录入、变更“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信息。
(二)调查数据比对
对“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安徽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流出人口信息不一致的依据正确的一方进行相应调整,流入地与流出地信息不一致的,双方相互沟通后依据正确的一方进行相应调整。
(三)对挂户在人才交流中心或学校人员、有户元房人员、空挂户人员、口袋户人员等特殊情况的流出人口,要在“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其户籍所在村、居建档,并在备注中说明具体情况。
五、组织实施
成立流动人口专项清理领导组,组长:王礼青,副组长:李灯冰,成员:计生办所全体人员。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流动人口专项清理行动的联络协调、信息沟通等日常工作,并协助领导组进行流动人口专项清理行动的督促和检查,各村、居委会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专项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镇计划生育领导组将对本次清理摸底调查质量进行抽查,并将此次清理工作纳入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
第三篇:亳州市农村地区流出人口生育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亳州市农村地区流出人口生育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2-09-19
(亳州市人口计生委 李华锋)
一、调查背景和方法
亳州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流出人口大市。据统计,全市流动人口已达145.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2.47%。流出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56.3万,占全市总已婚育龄妇女的40.52%。流出孕环检对象27.4万,占总孕环检对象的55.93%。流出人口期内出生占全市总出生的64.63%。流出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为分析流动人口生育问题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新路子,亳州市人口计生委从所有农村乡镇随机抽取2009-2010年流出人口生育个案3787人,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1年曾在外务工经商或随家人外出,2012年春节前返回户籍地的16-59周岁劳动年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调查内容涉及生育人员的基本情况、违法生育情况、流动情况、管理服务情况、其他情况等五大类33项内容。
现场调查采取以乡(镇)为单位,对照导出的2009、2010年期内流出人口生育人员名单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对未返回的调查对象,通过询问亲属、邻居和村干部、电话询问本人、查看资料等方式,完成调查问卷相关项目。调查数据处理采取网上录入的方式,然后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1.政策符合情况。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亳州市常住人口出生共165483人(2009年出生73740人,2010年出生91743人),其中流动人口出生106912人(2009年出生51451人,2010年出生55461人),流动人口出生占农村地区出生总数的64.6%。本次抽查两个出生的流动人口3787人,其中政策外出生1444人,流出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仅为61.87%。
2.孩次结构情况。调查违法生育的1444人中,一孩违法生育482人,二孩违法生育746人,多孩违法生育216人,一、二、多孩违法生育分别占33.38%、51.66%、14.96%。
3.出生性别情况。调查的3787人生育人员中,出生男孩2262人,出生
女孩1525人,男孩比例为59.73%,女孩比例为40.27%,调查生育人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48.32。
4.孕环检情况。调查的3787名生育人员中,在流入地参加孕环检的1609人,返乡参检的511人,参检率为42.3%。邮寄单子的421人、网上通报及电话告知677人,孕环检信息有效通报率为28.9%;怀孕时流入地访视296人,访视率为7.8%。
5.抚养费征收情况。调查违法生育的1444人中,征收社会抚养费的210户,征收率为14.5%。征收到位的13户,到位率仅为0.9%,流入地单独征收的0户,流入和流出地协作征收的3户。
6.生育意愿调查情况。调查的3787名生育人员中,愿意生育一个孩子428人,占11.3%,愿意生育一男一女的2341人,占61.8%,愿意生育两个孩子的686人,占18.1%。
7.生育地域分部情况。调查生育的流出人口中,流出到省外和在亳州市及周边地区流动的占有较高的比例。抽查生育的3787人中,流入到外省的有801人,占生育人数的21.15%。在亳州市及周边地区流动2940人,占生育人数的77.63%,流入到省内其他市的仅为1.22%。
8.生育时间分部情况。调查的3787人生育对象中,本次生育时,流出时间在1个月内232人、在1-6个月内1064人、在6个月-1年内1508人、在1年以上1001人。
9.合同管理情况。调查的3787人生育对象中,签订流动人口管理合同的1066人,合同签订率仅为28.15%。
10.年龄结构情况。调查的3787人生育人员中,在20-24岁之间生育的为38.6%,在25-29岁之间生育的22.6%,在30-34岁之间生育的为18.2%,19岁以下的占11.3%,40岁以上的仅占0.6%。男女青年中未达法定婚龄的有1710人。
11.分娩地域及单位情况。调查的3787名生育人员中,在流入地生育占20.6%,回老家生育占76.8%,回娘家生育占1.08%。在公立医院(含乡镇卫生院)生育占70.9%,在私立医院生育占21.75%,在私人诊所生育占6.3%,在自己家里生育占1.02%,领婴儿出生证明占90.8%。
12.住房及夫妻流动情况。调查的3787名生育人员中,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占91.9%;在流入的租房的占85.9%;夫妻共同流动的占86.9%。
13.工作及收入途径情况。调查的3787名生育人员中,家人亲人介绍找工作的3131人,占82.68%,同乡朋友介绍的645人,占17.1%。调查有效的3023名生育人员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86.1%。
(二)主要特点。
以上情况表明:亳州市流动人口生育呈现“四低八高”。“四低”:一是参检率低(42.3%)、访视率低(7.8%)、孕检信息有效通报率低(28.9%),二是政策符合率低(61.87%),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低(14.5%)、到位率低(0.9%),四是合同管理率低(28.15%)。“八高”:一是违法生育比例高(56.62%),二是出生婴儿性别比高(148.32),三是流出半年以上生育比例高(66.3%),四是夫妻共同流动比例高(86.88%),五是愿意生一男一女的比例高(61.8%),六是在公立助产机构生育的比例相对高(70.9%),七是在流入地租房比例高(85.89%),八是亲戚和家人介绍找工作比例高(82.68%)。
三、思考和建议
(一)关于本次调查的思考。
1.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已成为影响低生育水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2.现居住地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实行属地管理,给予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和劳动技能,是转变流动人口的婚育观念和生活方式,规范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关键。
3.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比例的高低与流出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水平有密切关系,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仍然是整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
4.流入、流出地加强协作,双向互动,是遏制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重要手段。
5.相关部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问题,既有利于解决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加快进程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对策与建议。
1.建立双向考核责任机制。要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考核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职责,加强监督。
2.建立经常性区域协作机制。亳州市多数流动人口在“长三角”地区,要制定主攻“长三角”的工作计划,要积极探索在“长三角”地区建立流动人口联络站、“党支部+协会”等对外协作模式,加强与流入地的合作,逐步形成“市协调、县负责、乡参与”的经常性协作机制。
3.掌握联系电话开通短信平台。在当前国家和省平台信息交流率较低的情况下,要千方百计掌握流出孕环检对象的联系电话,在村级开通流动人口短信平台,实现村干部与流出孕环检对象的直接对话,及时掌握她们的孕育情况。
4.努力开展“关怀关爱”活动。要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流动人口婚育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关心“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关怀关爱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度。
5.建立流动人口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工作队伍建设,要在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的专门机构,从强选配流动人口微机员。要增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投入,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经费列入财政经常性预算。
6.加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发挥部门优势,相互合作,形成合力,严厉打击医院利用产前检查做违法性别鉴定的行为,阻断产前性别鉴定的渠道,达到控制出生性别比的目的。
第四篇: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甲方:富源街道办事处村
乙方:
为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滨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有关的计生政策、法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负责对乙方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咨询服务。
2、为乙方落实应享受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3、免费为乙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4、督促乙方外出前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5、定期向乙方所在的现居住地了解乙方的生育节育情况。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向甲方申请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乙方到达现居住地30日内应主动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在30日内将现居住地详细地址通报甲方。
3、乙方外出前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4、符合规定要求生育的,有权向甲方申请办理生育登记手续。
5、乙方在外出期间应每季度向甲方提供一次现居住地出具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通报单》。
三、违约责任
(一)、甲方违约责任
1、乙方符合条件并遵守本合同,甲方拒绝或拖延为其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计划生育相关证件的。
2、无正当理由拒绝为乙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
3、在为乙方提供基本项目技术服务时违规收取费用或变相乱收费的。
(二)、乙方违约责任
1、外出务工、经商不按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外出后不按时向甲方回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通报单》的。
2、怀孕、生育逾期不报告的。
3、接到甲方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补办人口与计划生育证件或需要配合工作的通知后,不予反馈相关信息的。
4、不按规定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的。
四、其他事项
1、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由甲方所在地富源街道办事处仲裁。
2、本合同的乙方为已婚育龄流出人口,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3、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4、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村委会(盖章)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五篇:瑶山乡卫生院2010年上半年人口摸底调查
瑶山乡卫生院2010年下半年人口摸底调查、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根据荔疾控发(2010)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召开专项工作会后,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时间各包村医生应于2010年12月15前,完成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汇总,并于12月20日前将汇总表交到县疾控中心。
二、工作方法
1、对各包村医生及村医进行工作前培训,制定计划。
2、摸底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覆盖到我乡的四个行政村。
3、采取挨门逐户的方式,对0-6岁的儿童分各年龄组使用《荔波县年0-6岁常住儿童摸底调查表》进行详细记录,在摸底调查的同时进行核查卡、证信息,做到卡证符合率达到100%。现场调查结束后,将资料与计生和公安部门出生人口资料进行查对。
4、将《荔波县年0-6岁常住儿童摸底调查表》的最终资料与接种卡进行核对,对漏卡儿童进行补种、补卡、补证,并按免疫完成后续补种工作,要求补种率达到95%。
三、资料统计
入村摸底调查工作结束后,通过与计生(公安)部门资料核对确认无误后,将《荔波县年0-6岁常住儿童摸底调查表》上的相关数据汇总到《荔波县年0-6岁常住儿童摸底调查统计表》上。根据统计结果书写工作小结。
瑶山乡卫生院
201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