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思考
文章标题:加强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多,日益成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户籍地作业流动人口的“出口”,能否把好“出口关”,尤为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探讨加强户籍地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对于贯彻“三个代表”精神,提高优质服务质量,完善流动人口“双向
管理”机制,增强计生工作整体实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户籍地流出人口计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强户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促进现居住地流人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的首要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四条规定:“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也作了相同规定,并对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管理职责和作用作了进一步明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我们正确理解管理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虽然国家法律、法规对现居住地的管理责任作了突出强调,但双方对流动人口实行“共同管理”这一原则没有改变,户籍地对流出人口实施管理的管理地位和重要作用没有改变。户籍地与现居住地对流动人口实施管理的地位作用是平等且截然不同和不可替代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和相辅相成的。从户籍地是流动人口的源头和“母体”的角度看,户籍地流出人口的管理作用相对于现居住地更为重要。
首先,加强户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为现居住地流人人口的管理奠定基础。户籍地作为流动人口的源头,其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现居住地流人人口的管理质量好坏。户籍地通过向流出人口审核办理《婚育证明》,为现居住地提供了流入人口的婚姻、生育、节育、奖罚等基本情况;户籍地流出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的不断提高,使现居住地对流入人口建档立卡、分类管理成为现实。户籍地在联系、督促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按时参加康检或寄回康检证明过程中,协助和支持了现居住地对流动人口重点对象的管理,预防和杜绝了计划外怀孕和生育现象发生。如果没有户籍地这一系列的管理与服务,靠现居住地单方面管住管好流动人口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户籍地流出人口管理是现居住地流人人口管理的有力依托和坚强后盾。作为流动人口的“母体”,户籍地与流出人口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对其管理作用是固定的、无限的、长期不变的。相比而言,现居住地对流人人口的管理作用则是动态的、有限的、短期可变的。因为流动人口进入现居住地的时间相对是短暂的,流入地点和场所是不断改变的,现居住地只能在有限的时段和有限的空间对流人人员实施管理。一旦流入人口因工作、生活或生育等情况变化离开原地流向他处,原流入地则因超出其管辖范围而无能为力,新流入地由于情况不明,管理不及时,就可能使这部分人脱管漏管。户籍地的管理则弥补了现居住管理的不足和缺陷。它将流出人口同常住人口一样作为自己的长期管理对象对待,不会因流入地变化而变化。
(二)加强流出人口管理是促进常住人口管理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必要措施。
流出人口从形式上讲属于流动人口,从本质上讲仍是常住人口,它属于常住人口的延伸和特殊形态,与户籍地和常住人口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此,现居住地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是对户籍地流出人口的“托管”和“代管”。国家统计局有关流动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流动人口1.2亿左右,其中从农村流出占73,从城镇流出占27。2002年初国家计生委对11012名跨省流出育龄妇女的典型调查结果表明,20~34岁年龄段的育龄妇女占75以上。上述数据说明,处于生育旺盛年龄段的中青年流出人口占流动人口的比例很大,且绝大部分属于农村育龄人口,受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影响,其中以生育为目的的流动人口会有意逃避户籍地对其生育行为的管理,寻找流人地区管理上的漏洞,实现其计划外超生的目的。户籍地如果不采取措施,与现居住地配合,加大对这部分流出人口的管理力度,堵塞漏洞,任其发展下去,则流动人口的超生势头不仅影响现居住地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会严重影响户籍地常住人口低生育水平的保持和稳定。
(三)加强流出人口管理是落实“三个代表”精神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指导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行动指南。它要求人口与计生工作尽快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由过去单纯行政管理型逐步过渡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模式。因此,向广大育龄群众包括流动人口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管理与服务是落实“三个代表”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重点。
加强流出人口的计生管理与服务是国家法
律法规赋予户籍地的神圣职责。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十三、十四、十五等项条款对户籍地的管理服务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包括为流出人口办理生育证明和《婚育证明》、落实独生子女奖励、寄回康检证明后不得再要求流出育龄妇女回原籍康检等等。国家计生委在2003年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标准中对户籍地服务流动人口的目标任务也作了具体规定,如
农村流动人口办证率要达到80%以上等等。流出人口的流动特点决定必须加强户籍地的管理与服务。流出人口一般是由农村向城市、由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和商业等非农业流动;从低收入的农业劳动者向较高收入的职业收入者阶层流动。人口流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流出人口经济收入的增加和脱贫致富。户籍地应为其提供方便和大力支持,不应因为难以管理或害怕超生而加以阻挠和干涉。同时,流出人口背井离乡,在流入地属于弱势群体,缺乏良好就业机会和丰富的收入来源,缺乏利益诉求机制和社会保障等。户籍地作为流出人口的“母体”和“娘家”,更应该为其“游子”的切实利益着想,为他们提供在流入地享受不到的管理与服务。
二、正视户籍地流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片面,重视程度低。
“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原则是国家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考虑到流动人口远离户籍地,由现居住地对其实施管理与服务比户籍地更方便更现实的角度提出来的,它的首要前提是以户籍地与现居住地“共同管理”原则为基础,可是有些地方却抛开“共同管理”这个基础原则,片面认为流动人口管理是现居住地的责任,户籍地可以放松不管了,因而将流出人口视为“嫁出的闺女——泼出的水”,推向现居住地。将“共同管理”原则仅仅理解为办理流出人口婚育证明。没有将户籍地加强流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真正重视起来,户籍地应该履行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应该开展的一些必要工作诸如“清查登记、跟踪服务、信息反馈通报”等没有认真进行,使户籍地流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或陷于瘫痪状态。
(二)服务滞后,管理职责履行不好。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不主动。没有将流出人口作为服务对象而是作为管理对象对待,不是主动深人群众服务,而是坐等群众上门。办理《婚育证明》加价收费,加重群众负担。群众应该享受的独生子女奖励和报销外出四项手术等费用迟迟得不到落实,要求寄回证明的流出康检对象回乡康检等等,使流出人口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二是与现居住地联系配合不够,不主动向现居住地通报情况,加强联系;对现居住地寄来的信息通报单不予理睬,致使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和“共同负责”原则落空。三是对流出重点对象管理失误。对寄回的康检证明缺人少次现象把关不严,对部分长期不参加康检又未寄回证明的重点对象,没有主动上门访查动员和跟踪管理,而是任其脱管漏管。
(三)措施不力,管理效果较差。
一是流出人口底数不清。平时调查发现,不少户籍地说不清不同时期本辖区流出人口总数;不知道流出重点对象中的应康检对象数;不明确流出人口的流向和是否纳入流入地管理等等。流出人口情况不明,必然造成管理的盲目和漏洞。二是办证率不高。从河南三门峡市历次年终考核结果看出,目前户籍地流出人口办证率只有40左右,有的甚至在20以下,与优质服务先进县要求农村和城区办证率分别达到80和95以上的标准相差甚远。较低的办证率必然造成较低的流动人口管理率,给现居住地流人人口的有效管理带来困难。三是计划外生育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三门峡市近年来计划外生育对象中90以上都是流出人口躲在外地强生偷生的。
三、加强户籍地流出人口计生管理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管理与服务的自觉性。
根据存在的问题,当前,户籍地应组织计生干部加强三方面的学习:一是深刻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增强为人民服务观念,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优化服务,为流出人口排忧解难。二是认真学习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增强依法管理意识,正确全面理解流动人口“共同管理”原则的实质含义,认真履行户籍地流出人口计生管理职责。三是继续学习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其他业务管理知识,提高业务管理技能,为流出人口及时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
(二)建立完善各种制度,掌握流出人口计生动态。
了解流出人口底数是开展管理的基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切实掌握流出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动向。
(1)建立流出人口外出申报、返回注销制度。要宣传教育群众在流出前和返回后及时向乡村申报流出和注销。通过对按时申报者实行代办生育证明和《婚育证明》手续、减免办证费用、报销外出康检和四项手术费用及优先落实独生子女奖励等办法,吸引和鼓励流出人口主动与户籍地计生部门建立联系,及时申报情况。
(2)建立村组流出人口信息员访查、上报制度。村组计生干部与群众接触最直接,掌握其动态最迅速,因此建立村级流出人口信息站很必要。要设村专干为一级信息员兼信息站长,组妇女小组长或计生管理员为二级信息员。通过信息员平时上门访查,将本组的流出人口信息及时反馈到村信息站,再由村信息站长登记、汇总后上报到乡镇计生部门。
《加强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思考。
第二篇: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甲方:富源街道办事处村
乙方:
为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滨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有关的计生政策、法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负责对乙方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咨询服务。
2、为乙方落实应享受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3、免费为乙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4、督促乙方外出前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5、定期向乙方所在的现居住地了解乙方的生育节育情况。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向甲方申请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乙方到达现居住地30日内应主动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在30日内将现居住地详细地址通报甲方。
3、乙方外出前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4、符合规定要求生育的,有权向甲方申请办理生育登记手续。
5、乙方在外出期间应每季度向甲方提供一次现居住地出具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通报单》。
三、违约责任
(一)、甲方违约责任
1、乙方符合条件并遵守本合同,甲方拒绝或拖延为其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计划生育相关证件的。
2、无正当理由拒绝为乙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
3、在为乙方提供基本项目技术服务时违规收取费用或变相乱收费的。
(二)、乙方违约责任
1、外出务工、经商不按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外出后不按时向甲方回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通报单》的。
2、怀孕、生育逾期不报告的。
3、接到甲方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补办人口与计划生育证件或需要配合工作的通知后,不予反馈相关信息的。
4、不按规定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的。
四、其他事项
1、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由甲方所在地富源街道办事处仲裁。
2、本合同的乙方为已婚育龄流出人口,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3、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4、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村委会(盖章)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流出人口)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
为加强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根据国家、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的规定,经村委会(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与流出育龄妇女(以下简称乙方)协商后, 签订如下合同:
一、甲方的义务与责任1、2、负责对乙方进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负责与乙方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出具办理《婚育证明》申请单;协
助乙方到乡(镇、场)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有生育现象的督促其及时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负责为乙方安排计划生育,协助办理《一胎生育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审批手续,统计上报出生人口。
负责为乙方落实各种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奖励优惠政策。
3、4、二、乙方的义务与责任
1、流出前必须向甲方提供流入地详细地址、所从事职业、从业地点及联系电话。流出后若居住地址、从事职业、从业地点、联系方式发生变化,必须在15日内将变动情况及时告知甲方。
2、乙方属重点服务对象的:
(1)流出前到乡(镇、场)计生服务所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每季度向甲方提供流入地乡(街道)计生服务站或县(市)区计生服务中心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不按要求寄回《报告单》的愿意接受,《村规民约》的处理;
(3)流出后若婚、育及子女状况发生变化,必须在三个月内到甲方换领新《流动人口婚育状况证明》;
(4)持《生育证》在外地生育者,当月内向甲方提供婴儿出生时间、性别及《出生医学证明》。如乙方出现计划外生育,按《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四、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协议,若有违反将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处理。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自签订之日起至返回户籍地居住之日止(一般为三年)。
村委会意见(盖章):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四篇:流出人口计划生育责任人管理合同(精选)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但保责任人管理合同
甲方:威宁县_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__村民委员会
乙方: 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村__________________组
家庭人口档案卡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按有关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定,特签订以下合同。
一、乙方保证流出对象组夫妇,在外出期间必须参加流入现居住地计生部门组织的妇检和落实有效避孕节育措施,并将有效的妇检证明和有效节育证明按时寄回登记,或按时回来参加每季度的妇检和落实节育手术,否则,甲方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二、乙方必须履行以下义务,违者甲方按合同内容处理:
1、乙方向甲方交纳500元至1000元的保证金,且必须保证在月日前找回其但保的夫妇督促履行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义务,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回并督促其但保对象履行了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义务的,甲方如数退还乙方保证金。
2、乙方没有履行以上第一条的,甲方则把乙方的保证金转为为流出对象代交未兑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义务罚款,乙方并愿意保证15天之内到派出所申请注销其但保的________夫妇的户口及其子女的户口,并将其所有承包土地等交由村民委员会收回转包。
3、乙方没有履行以上两条的,甲方将对乙方处以1000元罚款,并责令乙方在15天内承担————夫妇应缴纳的所有计划生育款项,拒不缴纳的,甲方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乡(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一份。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村民委员会签章
乙方:(签字)
合同签定日期:年月日
第五篇:农村流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
习家店镇农村流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
按照市综治办的安排,我镇对全镇农村流出人口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出人口的数量;年龄、流向、职业分类;流出人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农村流出人口管理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流出人口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北岸,鄂豫两省交界处,距丹江口市区70余公里,距十郧高速路口75公里,东交蒿坪镇,西接郧县安阳镇,北与大沟林区相连,南与均县镇隔河相望。镇域面积325平方公里,辖24个村(居),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大镇。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我镇的流出人口总体情况是:流出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出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流出人口逐步趋于青壮年,流出人口主要流向于城镇,流出人口主要以务工为主。
截止2011年4月初我镇流出人口12085人,其中男7600人,女4485人,年龄大多在18---50岁之间,25岁以下的占20.9%,25岁—45岁之间的占70%,45岁以上的仅占9.1%。流出人口总体流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邻近省份,人口流向相对集中,流出趋势愈发明显。据统计,全镇农村流出人口流向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北京等经济比较发达沿海省份分别占17.5%、16.0%、8.7%、5.8%、5.1%、4%,流向陕西、四川、安徽等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邻近省份分别占11.9%、6.3%、2.4%,而且群体性流出的居多。流出人口外出经商的占1.6%;从事服务业的占5.8%,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80.4 %,从事管理岗位的占0.7 %,从事建筑业的占11.5%。大量的农村人口的外流,使我镇农村常住人口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1、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外流人口从原居住地流出,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年龄结构分布集中,中青年劳力是外流人口的主体,导致农村常住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数量减少。我镇基本属于人口净流出镇(流入人口不足100人),在镇外流动的农村人口已达1.2万余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近30%,有部分村农户办个红白喜事请帮忙的要到附近好几个村才能请到10几个壮劳力。预测农村流出人口2015年将达1.6万,将继续对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2、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下降。流出劳动力一般是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就导致了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下降。较低文化素质的现有农村劳动力,对新农村建设是有不利影响的:一方面,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对科技知识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接受和掌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困难,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导致局部土地荒芜,广种薄收现象普遍存在。
3、农村常住人口老、少两端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加快。由于大量中青年人口外流,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少两端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加快,造成的现实问题:一是传统的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在衰退,老年人口的赡养问题,随着老年人的大量增加日趋严峻;二是农村流守儿童的看护、教育问题也不容乐观。
4、消费市场外移。我镇号称丹江口江北大镇,全镇常住人口4.8万人,农村常住人口约3.2万人,对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流出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会带来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需求,他们常年生活消费在外,无形会缩小了当地的消费市场,即由消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能力有所削弱。
二、我镇农村流出人口管理服务现状
我镇在流出人口管理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劳动服务部门不是根据外面的需求来组织培训,短期的培训对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岗前培训的意识不强。我镇的流出人口一少部分在外出前由镇劳动服务中心组织参加了统一培训,这部分约占总流出人口的20%,还有约80%的是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就直接外出就业的。二是就业服务上不能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愿通过劳动服务部门介绍出去就业。在外出务工的12085人中有10%的人员市通过劳动服务部门介绍出去就业的,90%的是通过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出去找到工作的。三是流出人口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村里边只负责提供流出人口的数量、名单、流出地,镇综治办和派出所也就掌握一些数据,这些人流到外地,本地政府也是鞭长莫及,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从近几年的人口犯罪数据看,外出人口犯罪占总犯罪率的90%以上。
三、农村流出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切实抓好外出工农民的岗前培训。建议政府部门围绕农村实用科技、工厂实用技术和基本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农民培训力度。教育部门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民在流出就业前就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对流出人口、农民工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输送,统一管理,用工企业要统一接收并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及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全力维护流出人口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为用工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双向选择的服务平台,消除对流出人口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使他们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就业促进法》
等法律法规,将流出人口纳入流入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解决好流出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维护流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重视并解决流出人口家庭问题。各级政府要制定出台流出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和留守家庭生产生活、扶贫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倾斜优惠政策,帮助解决留守老人生活和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外出人员安心在外务工经商。同时要对流出人口加强法制教育、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教育,用工企业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流出人口家庭成员到流入地参观,以稳定流出人口家庭。
4、积极创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本地就业。农村劳动力在市外就业与在本地就业各有利弊,纵观各发达地区,都是利用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来发展本地经济,应该说留住自己的劳动力甚至吸引外地劳动力来本地就业利大于弊。而人因有就业岗位而获得收入才得以在当地生活,所以要积极创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本地就业。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产业;三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四是要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本地放心就业。五是要积极倡导择业观念的转变,让那些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的农村劳动力,以积极的态度争取就业机会,在就业岗位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就业优势。
习家店镇综治办201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