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居笔记》读后感
《山居笔记》读后感
山居笔记是本关于历史、文化、地理、美术的书。跟随着余秋雨思绪的脚步,他在山居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种闲散的方式将它用笔记录下来。他仿佛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将现实与历史结合,用文字去剖析一个王朝的兴衰,记录着东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过历史的这块土地上,吟着苏东坡的《赤壁赋》、《念奴娇》,隐约听到广陵散已经响起……
当我一走进,那已斑驳的碑文向我倾诉整个王朝的兴衰,已无昔日《木兰围场》的风光,卧倒在这的只剩整座山林。这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逐渐被历史的洪沟吞没,没有什么怨叹,只留下一座承德山庄。凝视这已走进历史的历史,我内心一股无法言喻的怅然,悄悄化作泪从眼角溢了出来。感伤这段历史的所掺杂的苦涩和凄凉,也感伤用生命来奠祭这段历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种不同的悸动,在地理课本上读到的它,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工业,而发达的生命力;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农业发达而拥有的丰饶,怎么也无法联想起它曾背负着流放者那份在心里的高贵和不屈,孕育过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时间的递嬗。将这段过往带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带不走,因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虽已化作尘土,但那曾经的繁华,已被接承。在十万进士这一篇里也使我感触不少,因为一个神圣的科举制度,居然可以让人搞到一片黑暗,原来是一个争取人才来做官,变到一个大家都变成封闭的读书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书》《五经》里面打转,而不知道要去读一些实用的书,到头来,我的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就只是培养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义道德而骨子却跟一个三岁小孩一样(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有的还更可恶的是靠关系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到的,还有包庇这些人的人也很可恶,如文中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贬到外地,到那是后悔莫及!」还好这一次李实没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幸运的逃过的……
我清楚的了解现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耗费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劳无功。也许去看看那千年书院,感叹那已不再有的朗朗书声;也许去走走那曾有许多商行的山西,体会那曾有的繁荣;也许背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冲击……
十一中学分校初一:刘景仁
第二篇:《山居笔记》读后感
《山居笔记》读后感
倚山闲居,笔书记录。《山居笔记》一书,通过十余篇历史文化散文,以小见大,从细节处抒发了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明的感悟和对文明盛衰的兴叹。
全书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仿佛为我们推开了历史的大门,让读者徜徉在文学和历史交替的世界中,游走在历朝历代、游走在名人雅士的身边。政治与文化的生死与共、经济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军事与文化的狭路相逢在他的笔下,淋漓尽致。
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中,我最爱的一直都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可能由于我对清朝特殊的偏爱,总觉得历史在那一个时代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文章以清朝作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带领我们走近清朝、聆听心声。“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千古一帝的康熙,借助文化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通过在避暑山庄与各民族地区建立常来常往的合作关系,还有设立“木兰围场”进行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政策,铁血与怀柔兼具,将政治、军事与文化融为一体。不得不说安排精细、心思巧妙。我非常喜欢康熙,他的个人生命力非常旺盛、人格也比较健全。也许是受了小的时候看《康熙王朝》的影响,总觉得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封建王朝、也是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唯有这样的决策者,才能拉开“康乾盛世”的序幕。相比而言,之后的列位皇帝就逊色很多,而康乾之后,清朝逐步走向了衰败。摈弃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清朝灭亡后,著名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纵观历史,政权不断更替、历史的脚步不断迈进,文化却是一脉相承。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流砥柱。作为肩负社会主义使命的建设者,对待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在工作中,我们更要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素养、打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苏东坡突围》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从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的遭遇开始说起,将他在黄州的遭遇比作重重埋伏,而他要不断的突出重围,才能在当时的时代寻找一片立足之地。文章借古讽今,借苏东坡先生令人悲愤的遭遇,彰显了文化名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会有不怀好意的“小人”,最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和《历史的暗角》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小人”是被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所唾弃的,却也是历史发展所不能摒弃的。诚如先生所说,部分“小人”也许还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所以,生活中,我们在面对改变不了的环境时,要学习苏东坡先生,拥有旷达乐观的态度、有豁达的胸襟。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学会寻找“突围点”,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继续跟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我感受到了文化、政治的相互觊觎和妥协,体会到了城市文明的脆弱,聆听了健全文化人格、传递文明薪火的呼唤,体验了游子浓浓的故乡情,了解了“小人”社会现象的由来及历史发展······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无华的语言,精妙生动的比喻,紧凑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广博,体验深刻。
全书一章一节都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充斥着大量的史料、诗文、掌故、传说、名人名言以及文学知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犀利的文笔,摈弃浮华,给读者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以小见大,借古喻今,从容而又不失理性的批判,可以引发读者对历史、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余秋雨先生漫步祖国大江南北,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融会贯通,独到的观点,使得文章所触及的问题与当前社会遥相呼应,充满了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第三篇:《山居笔记》读后感
《山居笔记》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居笔记读后感3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居笔记》读后感1读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笔记》,只觉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千年风云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过,感觉有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是我在感慨他知识丰富之余,与他同呼吸:流放者的凄楚,进士们的挣扎,小人们的挣扎……千年画卷仿佛只有一个“灰”字了得——阴沉沉的让人难以透气,这就是中华历史五千年的繁荣,表面之下掩盖着怎样一副颓败倾轧的`景象?人类文明进步了吗?怎么有时猛然发现周围的事有俨然历史重现?
不管是帝王是学者或是一个草民,无论地位高贵,地位低贱,他都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是个人选择,有人为国家,有人为自己在历史的画页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成败功过自有人评说!
《山居笔记》读后感2暑假时间太多,可做的事太多,反而没有静下心来阅读。
《山居笔记》按字面的解释的话,便是居住山中时的笔记。那样的话,我们应当摒除一切浮华与喧嚣,面对旷古的寂静,叩问心底的善,然后穿越时空,去追寻不朽。
余秋雨书写着从古至今,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汇总起来,无非就是这个冷暖交织的人间。
人间是如此,就看个人的心境了。有人写诗写道:“我在放飞一个名叫幸福的气球。”有人却写:“秋天来了,我们在雁群的翅影下,险些为人间的寒冷落了泪。”余秋雨活得很宁静,很开明。有人活得很喧嚣,也很绝望。但总归是一个世界。
追溯百年前的时光,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个循环。但依然有追求的价值,有快乐的价值。善不会变。文明和邪恶不会混淆。
进行一场和远年的灵魂的对话。面对历史,面对我们的人生。为人性的复杂与纯粹而落泪。然,我们不能回答谁是谁非,只能用生命去感知,去体验。那样微妙的感受,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恐怕只有余秋雨做得到吧。
书一页一页的翻下去,停止在最后一页。合上书,听到一声遥远的,浑厚并且苍凉的叹息。时间种种,无言以对,只能一声叹息。
《山居笔记》读后感3有幸读这么好的书,希望有幸结这位老师为朋友,深深吸引我的不是他的名气,而是他对遗失文学的爱,对中国人历史的责任感。
这是本谈论政治功业、文化情结,文化灵魂、商业文明、稀有人格的好书,恰入其缝,无语伦比,算不上奇书,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世态真事。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每一章,时时不表现出被这个世界所遗漏的一些重大问题,高人是要有发觉问题的能力,不像有些作者只在乎收入,不在乎功德,他在乎功德,因而有功有德,我愿称他为高人一等,愿陪他一起酣睡寒风中。
建意各界人士,平常百姓也好,都应低下尊昂的头庐去认认真真的看这个世界在陈旧黑暗的角落里,被历史所拼弃的文化遗产,这一一都关系到今日社会向前的发展及命脉。关系到至高的中华文明。和毫不夸大伪劣教训。我们应该记住,应该宣扬好的,纠正错的观念观点,对自己或他人受意非浅,千万别当作耳边风,别以为不那么重要,这是个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成败的重要话题。
文明和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恰恰是这本书的内容。
历经千心万苦,珍惜一线深情。
第四篇:山居笔记读后感
深度与思考
——读《山居笔记》有感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以《历史的暗角》终。令人意外,虽是“山居”却是远行游历的感觉居多,文章观点精辟、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我无法一一阐述,只能拣一篇我最喜欢的文章浅谈一下感受。
《脆弱的都城》
由题目来看,都城向来繁荣,而脆弱极易毁灭,那么五字标题便引出了文章的话题,曾经繁荣的国家已然毁灭,剩下的不过的断壁残垣。作者余秋雨先生一庞贝古城的湮没,柬埔寨吴哥窟的陨落为引,详尽描写了渤海国首都由繁荣至毁灭的历史轨迹,中国描述了敦煌古城的昔日辉煌,向读者展示了古都城也可以说是繁荣昌盛的国家掩藏的脆弱,繁荣昌盛就如一个美丽的梦,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我不禁跟着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座座繁荣的城市就这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或许是“树大招风“引起无数人的忌恨,其愈强盛便愈能引起他人吞并的野心,便愈是脆弱,愈是容易毁灭。
这又让我想起差距一词,如果没有贫瘠,也就衬托不出城市的繁荣,也就没有所谓的忌恨之心,便无所谓毁灭。从前的阶级斗争不正是为了消除差距,实现共产主义吗?我很赞同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为了引导城市居民离开城市,曾经提出“不再城市吃闲饭“的著名口号,这个口号包含这对城市生活的物质和蔑视,是一种把直接的农业生产看成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这一运动使广大知识青年遭受的可怖悲剧现在已经人所共知了,但更为可怖的悲剧却是它直接指向城市的消亡。
我不禁又跟着后怕。那场运动似乎比我想象中的更为恐怖,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都上街批斗人去了,未来不知在何方,城市也跟着一步步走向毁灭,一步步在小农意识的侵凌中消亡了。然后,一九七八年的那场会议似乎拯救了一切,可是繁荣昌盛的国家下掩藏了的究竟是危机还是更美好的饿未来,这又是个令世人深思的问题了。
我们现代人,居住在高楼大厦中。可是,我们究竟想追求些什么?是独居于山林之中,还是隐于世俗,走向人性还是回归自然?这些看来对立其实和谐的选择,又令人有一番新的思考。
余秋雨的文字便是这样,不在于优美华丽,而在于深刻思考,这并不是说他的文字不优美了,而是在赞扬那番深度。
这,也许便是他文字的魅力所在。
第五篇:《山居笔记》读后感
篇一:谛听历史,遐思古今——《山居笔记》读后感
晚上打开电脑,在旧文件夹里发现了好几篇女儿初二时写的作文,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保存这些文章时的情形。转眼都五六年了。孩子不在身边,读读女儿的文章,也很亲切。
想了许久,一直不知从何下笔。抑或是那份磅礴大气和理性光芒使自己的笔触不敢也无法接近?还是那种超然境界根本无需任何外界哪怕最小的一丝点缀?我不知道。还是写来看看吧。
近来一直在拜读 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一书。第一次接触余先生的作品,却已然无法忘却那与历史畅谈的超然之境。冥思苦想大半天,却只想来一个字形容他的作品——绝!无论是流畅至极的文笔之绝,还是宏大至极的文风之绝,或是理性至极的思考之绝,都不能不震撼每一颗触摸过它的心灵。想来自己,也只能在震撼之余浅谈一点点了。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以《历史的暗角》终,十一篇“不像散文的散文”,十一份“超脱智慧的智慧”。细细读来,无论对历史哲学的触碰,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是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心灵与情操的陶冶,都使自己受益良多。十一篇作品中,既有对文人的辨析,也有对文化的讨论;既有对君子的颂扬,又有对小人的怒斥;既有对家乡的灸热,还有对异地的惊奇……真是大千世界各个层面无不触及,无不敢触及,无不深入触及。
《山居笔记》中,印象最深的是《苏东坡突围》和《遥远的绝响》。从这两篇作品中,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余先生对文明与正义的弘扬,对丑恶与愚昧的怒讽,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深思,对文化的无限忠诚。他这样评价阮籍、嵇康等魏晋名士:“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着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有过他们,是中国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多么恰到好处的点评!使得,“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一边欣赏,一边感叹的哑口无言。”
最后,我确也不敢亦不想多说什么了。还是让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浅谈吧——
“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那一天你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了,觉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现在的住舍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
篇二:跟随智者的思想远行――读余秋雨《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花了二年多的时间精心写成的。为此他辞去了行政职务,按照他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写作。余先生为了海南某副对联的准确,不惜亲自前去考证,可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谨。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历史的暗角”终。凡一十一篇。我断断续续地读来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每每捧起书本,总能感觉到一位学者对历史的回顾,对文化的思索。虽然我今天不能达到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但通过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我恍然随余先生在历史中遨游,读着他的文字体会他的思想脉搏,实现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理解。
近来央视播出开年大戏《走西口》,反映当年山西人的一段困苦的历史。余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剖析了山西,揭开山西作为中国“华尔街”的面目。展现了晋商那曾经的辉煌。而这段历史是我所不知的,我读乔贵发创“复字号”才知道乔家大院的由来,才知道“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读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的经历才明白了什么是管理!决不输给现代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凡此种种,我对山西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明白了从商要成功也要又文化的支撑,只有融文化于商道中才能做大做强。
与走西口相对应的就是“闯关东”了,去年电视剧《闯关东》得到了不少的好评。与“走西口”独自闯天涯不同“闯关东”的拖家带口的迁徙,是人口的大移民。余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一文中又给我介绍了一种迥然不同的人口流动――流放。触怒君王的大臣被免一死的无不被流放,清宫辫子戏中时常出了这么一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于是东北的土地上多了由于株连而获罪的家族。余先生经过亲历实地,用心考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阐述了由于文人士子的流放他们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文化。南宋时被金虏的洪皓在白桦树皮上默写《四书》,教村人弟子;张绍甚至开讲《大易》。清代杨越还教当地人南方的农耕技术,破木为屋。余先生还引章太炎语介绍了因文字狱世代流放的吕留良家族对东北文化传播的贡献。
我读到祖籍上海松江的被流放的艺术家杨瑄“生经多难情愈好,未觉人间古道论”时不禁感觉到文化的力量,中国之所以走过漫漫五千年而不毁,文化是支撑的脊梁。
余先生对文化的关切,对乡情的眷恋在文中随处可见。在“乡关何处”中他把笔触写到了自己的故乡――余姚。
余姚,我们当今对它的了解就是每年黄梅季节产的杨梅的故乡。想不到这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地方孕育了不少文人学士,其中不乏大家!它还临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之乡。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些文化巨子。当余先生用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时,我也为之感动,随着他的记忆流动。故乡之情是中国人不舍的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岳麓书院,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学府。它承载着历代文人的向往。余先生在“千年庭院”一文中倾诉着自己的感情。岳麓书院有着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教授,朱熹、张栻。他们进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极有名的“朱、张会讲”,类似当前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可是决不是任何研讨会能与之比肩的。当时的学生们听讲论道,即推动了学术又促进了教学。还有一位就是明代的王阳明,他的哲学理念不仅仅影响中国,还影响着扶桑。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随身佩一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在这个“唯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千年学府中走出了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理财圣手。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等影响中国史的人物皆出此们。随着余先生的笔触我又体会到文化的力量。
提到“天涯海角”我们一定知道那就是海南。在现如今我们要去趟那里飞机不过几个小时,而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余秋雨先生通过“天涯故事”告诉了我海南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我们都很熟悉,可是他在吟诵后又被发送到了海南岛。唐至宋以来有5位宰相被贬海南岛,以此有了“五公祠”,可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苏东坡。他在海南岛自己耕作,自己酿酒,甚至还自己制墨,豪放派词人度过初期的忧伤后还是不改豪放作风。他为自己三年的海南生活吟了两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而海南人民认为那些贬斥到此的人物是海南人的缘分。“唐宋君王非寡恩,琼崖人士有奇缘”。一唱一和颇为有趣。
余先生在篇篇文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对故乡的眷恋,对当今世事的思考。他在“一个王朝的背影”对清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不以非我同类而左右评价;在“抱愧山西”中批判了太平天国对山西票号业发展的摧残;在“苏东坡突围”中点了那些因妒忌而陷害词人的官员的名。尤其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对魏晋人物的评点,对嵇康、阮籍的推崇,对山涛的评说。循于格而又不囿于格,体现了一个文化人保持自己观点,独立思考的品格。
我读了余先生的《山居笔记》好像给自己的思想也开了一扇窗,新鲜的空气呼呼地吹了进来。开卷有益,追崇先圣,言语无忌,独立思考。这应该是我以后学习的准则,也是余先生这本笔记对我的启迪。
篇三:读《山居笔记》
不知是否怀着一股不羁的叛逆,在老师疯狂强调阅读书目时竟也看起了 “闲书”。这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匆匆阅读之余,也忽的有了意外的收获。
我也长在大山里,余秋雨一般带着对大山深深的情感。余先生对大山的感情一言难却,所以一路寻到了承德山庄。我想也只有如此静谧的地方,才容得下他满腹的才情。
他写道:《一个王朝的背影》。如此伤感的意境却也写得万分的轻松。仿佛他真只是来往的游人,游走在历史的刀刃上。一点闪失也没有,稳稳的如同散步。
历代清帝王在承德避暑,也为此处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一个王朝的背影华华丽丽,没有一分惭愧。大概人们一定会骂开声吧——这是很小很小便埋下的种子,清朝该死!竟输尽了江山!
但最后,历史的暗角里什么也没有了,一切荣华都散了。却是一个极好的藏身之处,也是一个极好的收容之所。——藏着谁?小人。
是的,小人。
篇四:《山居笔记》读后感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