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

第一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

——以成都市郫县安靖镇雍渡村为例

(苗术斌)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2007级

一、该村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影响:

雍渡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人口组成呈现一个典型的外来人口结构。因为雍渡村十分接近成都

市的原因。从成都市区有公交车直达雍渡村,特别是城区改造以来,大量的服装加工作坊搬

迁至此。因而吸引大量务工人员或经商者因为便利的交通便宜的租金而首选雍渡村落脚。这

样就造就了只有3000多本村居民,而外来流动人口超过30000的局面。经调查该村外来人

口主要的省内来源地以富顺、自贡、资阳居多大都务工与加工企业或作坊;省外来源于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外来人口也以务工为主,而来自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的外来人口主要是

经商或从事个体经营。大量外来人口集聚势必对村子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给本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区位比较优势的发挥产生积极地影响。该村的入住加工企业和作坊创造近千万的GDP产值,为国家财政补充税收一百多万,仅出租房屋一项就为该村带来人均4000多元/元的收益。

(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高达10:1的比例带来的问题也是严峻的,具体表现:

1.社会治安

经过走访调查和安保主任介绍,我们了解到雍渡村外来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发案率高增加

了治安联防的难度。近两年来盗窃、抢劫等刑事案件逐年增加,社会治安问题是雍渡村乃至

整个安靖镇最让人头痛的工作。随着外来人口增加村子每年要支付高达30万元费用,治安

联防队员由3人增加到23人。为此村上设有治安联防办公室,并为联防队员配备了警车、对讲机等硬件装备。村子的治安状况在镇上与村上有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下有所好转。但形势

依然严峻,调查中村民向我们表达了对村中治安现状的不满和对良好治安环境的渴望

2.劳动保障与权益维护

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法制观念淡薄、维权意识不强。因而在村中的多数私营个体企业中

劳资纠纷、超负荷劳动、不签订劳动合同、打骂歧视工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个别的企业甚

至非法招用童工牟取暴利、甚至偷税漏税。对于很多工人来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他们往

往采取以暴制暴等非理性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进一步恶化了村子的治安状况。

3.公共资源的分配

首先,教育问题是外来人口最焦虑,政府最头痛的问题。调查中有民工向我们抱怨子女教育

难(民办高校收费高、条件差、师资力量低;公立学校手续繁琐、子女受歧视),当地人对

此也表示不满,外来民工的子女到公立学校上学,抢占了本地学生的应有的教育资源,对本

地孩子不公平,他们提到安靖学校,本来一个教室应该是30个学生,现在一个班有接近80

个座位。占地80多亩的安靖学校

教师130多名,学生3380人,外来民工子女998人,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严重不足。

其次,基础设施方面本村有一条拥有长1.4公里,宽40余米的主干道路,道路完全按照城

市道路标准进行修建,有“全市第一村村路”之称的村道,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堵塞时有发

生,道路两边被停车占据(缺少相应的车位),村中的电力等基础设施资源的现状与需求严

重不对称。本村的仅卫生一项就要村中投入70万左右,仅靠收取每人20元的卫生费有巨大

缺口,所以道路两旁垃圾随处可见,排水沟臭气熏天。村民表示这在大量外来人口入住前是

不常见的。最后,是社会保险和医疗。在接受调查的15个外来人口,只有2人购买了社会

保险,其余的因为工资过低而无力购买,但是自己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危险性极高,同时又普遍存在养老、伤残、疾病医疗方面的忧虑。虽然安靖镇在每个村都设有占地3亩的公共卫生站但几年来外来人员的增多,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公共资源分配问题导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升级。

4.计划生育

由于生育信息采集困难重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难,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隐蔽性、复杂性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无有效证件、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管理难度非常大。加之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计划外生育日益严重,我国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出生人口已占违法生育出生总人口的75%左右。在调研中我们了解村中的外来流动人口,存在严重的超生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共资源分配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外来人口众多、流动性大等特点加剧了基本信息采集的难度,加上管理上的缺陷造成了发案率居高不下的困境,对社会治安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现有法律法规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外出流动人口的法律规定。这使得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亟须贯彻统一。

2.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放宽,怀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流动人口向城市汇聚,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流动人口的自身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淡薄,使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维护。

3.基础配套设施资源的不足,雍渡村的发展得益于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同时,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连基本的水、电、气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更谈不上交通、卫生建设。

4.流动人口的素质问题,村中的外来人口大都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不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流动人口的精神文明素质没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这也是计划生育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老大难的原因,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达不到有效解决将进一步制约雍渡村的长期和谐繁荣发展。

5.外来人口人数众多,虽然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省内,但不同地区在文化、心理方面的差异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他们与本地人融合的障碍所在。外来流动人口普遍没有归属感,一定程度上因为由于发展需要,政府对外来人口持缄默的鼓励态度,但随外来人口只限于管理,基本的服务、培训、提高内容几乎是空白。政府在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方面的扶持不够,也是流动人口缺乏基本的归属感。

三、我国总体上流动人口管理的瓶颈:

1.作为管理者的公安机关等相关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偏差。部分民警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没能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传统的通过大清查发现登记外口、坐等房东上门****的工作方式一去不复返,自己又无法结合实际摸索出一整套管理模式,因而在日常管理中出现了措施匮乏和不知所措现象,影响了管理实效。二是管理手段欠缺。租赁房屋许可制度取消,对租赁业主的主动制约手段没有跟上;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对屡次通知不****的外来人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措施支撑,影响****率;一系列的变革使外来人口的流动环境更宽松,对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能以及时发现、准确打击。同时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涉及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但目前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机构主要设在公安机关,而教育、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却缺少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从而造成公安机关孤军奋战的局面,使管理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难以很好发挥、整体水平难以

有效提高。

2.作为被管理者的外来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对象的思想出现抵触。许多外来人口对****等持无所谓态度,甚至逃避、抵触公安机关的检查、管理。一些用工单位、租赁房屋的房东认为“我出租房屋都不要你批准了,你有什么权力管我”,使外口管理的难度大增。二是外来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外来流动人口在文化素质、法制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与城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些外来流动人口往往是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而造成违法犯罪、违反计划生育、逃避管理等行为。有的却因自身好逸恶劳,选择以违法犯罪作为谋生立足之道。三是流动人口社会约束力弱化,城市边缘化趋势明显。外来流动人口离开原籍地进入异地后,一方面脱离了原籍地的约束,隔断了一定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友群关系,容易形成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行为倾向。另一方面又因有受本地人歧视和排挤的心理,不存在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责任心,这就势必导致其狭隘的心理和短视行为,以致自我放纵、脱离社会主流规范。

四、我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考

我们要明确劳动力要素在不同地区的流动和迁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仅是因为担心外来人口会带来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就对他们采取各种限制方针,不仅有悖于平等竞争这一基本市场原则,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包括工农、城乡等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损害整个社会在内的长期福利目标和效率原则的实现。

1.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形成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复杂艰巨,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联合作战。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作为各级党政干部的工作考评内容,制定控制流动人口的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2.要控制流动人口无序涌入和过度膨胀给村子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行“以证管人”。要认真验证证件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时间性,对无证件材料或证件材料不合格的要坚决依法拒绝进入。公安部门应重点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暂住证在限制流动人口无序大量涌入的功能。

3.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各项工作。要全面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各项工作。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治理,坚决遏止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尤其要重视“流动人口二代违法犯罪问题。坚持公平对待、搞好服务、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扶持与巴帮助。

五、具体解决方案:

1.社会治安方面,通过教育、宣传、辅导着重提升村民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治安联防部门的力量,首先增加治安巡逻队员数量,其次加强治安联防队的装备,加强治安巡逻,及建立外来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平台,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普查管理力度。贯彻严格管理、优化服务、依法保护的方针,遵循管理与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把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组织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流动人口的管理,充分发挥出租房屋主的作用严格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做到切实掌握流动人口的情况和底数。劳动保障和权益维护方面,把行政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起来。通过公检法机关的联合整治,维护外来流动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防非法雇工生产。加大普法宣传,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促使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公共资源分配方面,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在采用公平、合理、有效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增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同时采用“以房管人、以税养人”新模式即:通过加强租赁房屋管理,控制税源,管住管好暂住人口,做到“以房管人”;同时通过加强对城乡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解决暂住人口管理经费问题,健全网络,做到“以税养人”。外来人口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履行自身的义务,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

3.计划生育方面,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热情服务相结合起来。加大《计划生育法》的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法律观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生育行为,完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做到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上门、避孕药具送上门、生殖健康服务到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4.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纳入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外来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使其综合素质逐步发展。提升外来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在健全外来流动人口自主管理组织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规范以及示范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其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引导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部农村研究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西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西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西峰区西街办事处 郭肇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西峰城区务工经商,西峰城乡结合部成为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以我们西街办事处为例,地处城区,六个行政村的十九个村民小组全部处于城乡结合部。这里的500多名流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的常住农村人口、城市居民混居。一方面,他们为西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亟待采取得力措施解决。

一、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入人口数量较大。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办城乡结合部成为典型的流入人口聚集地。他们从事的职业非常广泛,除少数集中用工外,大多数从事建筑、收旧、贩卖、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大部分人员居住周期不确定,居住环境差,大多租住农民修建的民房内。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很难管理。

(二)、流入人口计划外生育问题较为突出。目前,西峰城乡流动人口中特别是农村进城人口的经营活动基本上是以卖菜、蹬三轮、工地当小工、打零工等体力劳动为主。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仍然顽固地束缚着许多人的生育行为,他们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差距较大。有一少部分流入人口甚至专为躲避计划生育而来,加之流入人口中还有部分是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收入较为丰厚,客观上为想多生孩子的对象提供了经济条件,这些因素构建了超生行为的基础。

(三)、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漏洞。在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一方面,基层普遍存在找不到着力点的情况,特别是对没有固定职业、租住民房的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正确正视流动人口管理的多面性,片面地把流入人口看作自己工作的负担。由于流入人口数量大、居住分散,加之他们人户分离,流动性强,今天清理,明天搬走,和工作人员捉迷藏。拿我办来说,仅有四名工作人员,顾东顾不了西,这在客观上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加上西峰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动人口规模大,社会综合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容易出现漏洞。由于流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存在很大难度,使得管理人员畏难情绪加大,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当成附带工作去做,致使清理清查工作不扎实,造成流入人口持证率、验证率较低。

(四)、流入人口工作机制不健全。由于目前对流动人口实行属地管理,导致公安、工商、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对流入人口管理职能弱化,综合治理意识不强,普遍认为流入人

口只是计生部门一家的工作,与自己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无关。目前,我办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四难”,即“进门难、询问难、服务难、执法难”。在清理清查中,工作人员管理难度很大,工作人员往往吃“闭门羹”;即使进门后,调查登记也会引起一些房客或房东的不满,房客害怕被查出违法生育拒不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婚育证明和暂住证;房东害怕清理流动人口会使自己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由于城乡结合部人口比较复杂,有些被清查对象张口就骂,有些甚至动手,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构成威胁。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流动人口往往被动接受甚至不配合。在执法过程中,流动人口中的不符合政策生育现象,取证周期长,与其户籍地联系并取得确认,需要一定时间,确认后当事人却已不见踪影。

(五)、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流动人口管理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从近几年工作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的成本较高,免费服务项目的资金很难保证。

(六)、管理服务手段落后。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若要完成一个育龄妇女从登记、建卡、上册、上表等工作,要抄录多次,工作量非常大。既使全部档案建立完整,短期内又出现许多新的变化,使工作人员始终处在繁杂的无功劳动中。另外,各综合治理部门之间配合缺乏默契,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致使管理工作滞后。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思考与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要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文艺等大众媒体进行常规宣传的同时,在交通要道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利用文化长廊、文化广场,采取刷写标语,制作喷浍牌、村组刷写永久性计划生育标语、办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服务内容和办事程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印制流动人口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组织常住群众和房客共同学习,提高常住群众和流入人口的政策知晓率;用朴实的语言和具体的典型事例分析政策、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奖励扶助制度对流入人口子女的成长和他们养老的重要意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逐渐把流入人口婚育观念从“养儿防老”、“无儿难养老”的落后婚育观念中解脱出来,逐步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

(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一是坚持政府牵头、属地管理、行业配合的原则,强化以房管人的责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眼于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流入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力争形成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在全社会广泛发动、大造声势,使相关村、组、单位、群众明白为什么要加强流入人口管理和服务,认清流入人口管理对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对工作不积极配合、推诿扯皮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实践证明,流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没有党政一把手的高度重视,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形不成综合治理的大格局是很难取得实效的。二是改革和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考核方法。在政府和各部门签订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责,齐抓共管,要把各行业的本职业务和计划生育责任结合起来,要把责任落到实处,严格考核。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计划生育考核方法。三是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要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钱办事,将长期在辖区居住经营、务工的流动人口,纳入计

生经费的人口基数。四是健全基层基础工作网络建设。办事处要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专门机构,按照流入人口数量配足专职管理人员,在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地和大型商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各村、组也要有专人负责,细化到每个出租户都要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做好摸底调查、查证验证、签订协议、沟通协调,印发宣传资料宣传,为流入人口传授生殖健康知识,不断提高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意识。

(三)、强化制度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保证,才能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将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纳入现居住地日常管理,逐步建立“以房管人制度”,实行“逐户建卡制度”,加强对工作场所不固定、在辖区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管理。与辖区各村有流入人口居住的房主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和《社会治安管理合同书》,凡发生辖区内流入人口计划外生育的,同时处罚房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流动人口管理例会、复查一次流动人口相关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清查工作。通过完善相关的制度,有效杜绝流入人口计划外生育,确保不留死角。(四)、创新思维,优化服务质量。一是建议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方式,为流入人口集中办理有关证明,提供咨询,既方便群众,又可以达到部门资源共享。二是推行“异地办证”制度。办理户籍地《婚育证明》对于现居住地流入人口来说既费事、又费时,在政策充许的范围内,可在现居住地办理长期有效的《婚育证明》,既提高了持证率、验证率,做到计划生育“底子清、管得住”,又方便了外来人口。进一步拓展管理深度,树立为流入人口服务的思想,要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计生技术服务人员要定期为流入人口提供避孕药具,提高流入人群的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计划外怀孕的发生。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查环、查孕、查病、咨询,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发挥计生组织网络作用,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科学管理与服务,使流入人口和本地育龄群众在宣传培训、生殖健康、药具发放、咨询、就业服务等方面一视同仁。随时掌握流入人口的变动情况以及生活工作情况,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同等的优质服务,促进流入人口婚育观念的转变及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

(五)、创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要以全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年为契机,在清理清查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示范村,健全组织,建立阵地,加强宣传,完善资料,优化服务,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为全面开展流动管理与服务提供经验。

属地管理 亲情服务 努力提高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时间:2007-7-6 16:11:52 有 1174 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

平凉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崆峒)现场会议交流材料之八

属地管理

亲情服务

努力提高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中共崆峒区柳湖乡委员会 柳湖乡人民政府

(2007年7月2日)

柳湖乡地处城乡结合部,辖14个行政村,67个合作社,共8590户35747人,有流动人口415人,其中流出人口114人,流入人口301人,流动人口办证、验证率均达到90%以上,是目前全区最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区。

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上,我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了流动人口办公室,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健全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管理与服务之列,与常住人口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在做法上,我乡主要采取了“五抓五促”的工作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一抓宣传,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为了扩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教育宣传面,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进一步方便群众学习政策、了解办事程序,我乡狠抓了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城乡结合部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宣传媒体辐射面大的特点,我乡充分利用崆峒区电视台举办的人口专栏进行大力宣传。二是采用刷写固定性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办法广泛宣传。全乡累计在人口流动量大、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刷写了固定性宣传标语40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120多条。三是充分利用各村计生协会,发动协会会员对流动人口采用送一张温馨卡片(柳湖乡流动人口亲情管理温馨服务联络卡)、讲解一条计生政策,提供一门就业信息等方法,开展了面对面、深层次的宣传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宣传效果。四是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通过以上宣传手段,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国策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

二抓配套,促进了管理机制的大完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严抓了“五配套”。一是组织机构配套。乡上把党政一把手作为该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落实目标责任制。乡上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设专管员2名,信息员14名,村上和企业流动人口专管员、信息员由村计生专干和自管小组长兼任,全乡共计有流动人口专管员和信息员87人。二是阵地窗口配套。乡上投资近2万元,依托312国道沿街开设的计生服务所建成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窗口,各村、各市场也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并设有专人负责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三是方案制度配套。制定了柳湖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方案和办事指南、服务承诺、证件办理等各种制度,使流动人口在管理和服务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四是管理机制配套。为了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管理,我乡积极与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协调一致,对流动人口管理严把四关,即:暂住证关、工商执照关、查验证关、环孕情服务关,进行联手管理,全方位清查。五是管理资料配套。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进行备案登记,建档建卡,按常住人口进行管理。对随时发现的漏登漏统流入人口立即补办资料,实行随机核查,动态管理。通过以上“五配套”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我乡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机制。

三抓落实,促进了管理水平的大提高。为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多方协调、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管理办法。一是对流入人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双向合同管理制度。乡上与村上签订合同,村上与房主签订合同,房主与房客签订合同。发现有违法生育人员,我乡将依照合同约定,参照《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保证了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责任心。今年以来,我乡共签订各种类型的流动人口管理合同514份,查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1例,追究相关责任人3人。二是抓住浙江客商组建商会的有利机遇,把市场中的商会会员吸收为计生协会会员,充分利用商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向流动人口宣传政策,帮

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节育措施等,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自我管理水平,推动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乡计划生育协会发展商会会员5人。三是协调工商、公安部门定期对流入人口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暂住证》和《营业执照》,对流入人口未办理婚育证明的限期督促办理,消除了以往“流入人口不办证,计生人员管不了”的被动局面。

四抓服务,促进了工作方法的大改进。我乡把服务作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变以往坐等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乡上专门印制了《柳湖乡流动人口亲情管理温馨服务联络卡》,将服务宗旨、服务承诺、服务项目、服务电话、维权热线等印在卡上,向流动人口免费发放,并坚持按照服务承诺,面向流动人口开展全方位服务。一是免费向流入人口发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生殖保健知识、艾滋病预防等宣传资料。二是免费为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环孕情检查和妇女病普查等生殖保健服务。三是积极为流入人口协调解决就业和子女的上学困难。四是对经济确有困难的流动人口就医费用,乡、村酌情给予补助。五是设专人负责解决流动人口的疑难问题,并按职责权限及时移交办理,尽可能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乡先后发放《柳湖乡流动人口亲情管理温馨服务联络卡》283张,接到求助电话2个;先后为30户流入人口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其中联系子女上学20户,协调安排就业10人;给暂时生活困难的流入人口发放了价值200多元的面粉等物资;免费开展环孕情检查和生殖保健服务75人次。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我乡流入人口由原来躲避管理开始向自觉接受管理转变,形成了“愿意来,留得住,乐意住”的良好局面。

五抓信息化,促进了工作效率的大提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速与区内兄弟乡镇间的交流合作。我乡筹资2.8万元购置电脑4台、利用互联网可以随时将清理出的区内流入人口信息上传到崆峒区流动人口查询平台,及时反馈给流入人口户籍地,实现了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协查共管的格局。对于跨县流入人口,我乡通过电话、传真和信函的方式与流出地进行联络,互通信息,共同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乡共清理区内跨乡镇流入人口153人,已反馈15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9人,反馈后落实措施6人。清理跨县流入人口148人,已反馈148人,反馈率100%。督促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65本。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我乡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尽管我乡流动人口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乡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完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工作方法,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再上台阶、上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做出新的贡献。

2、正规管理的居民小区和商贸小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将住户和业主人口基本信息移交物业管理公司后,物业管理公司要确立1-2名工作人员对小区人口信息进行核实和完善,并按要求将人口信息变动情况报所在社区。各社区负责对辖区的小区居民和业主提供各项人口计生宣传、管理、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予以配合落实到位。

3、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的流入人口,以澄江镇管理为主。出租房主对入住人员的人口信息进行收集,报所在社区(村委会)。房主与澄江镇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社区(村委会)负责辖区内租房户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4、个体工商户由工商部门在对业主进行工商注册、年审时对业主人口信息进行登记,并定期将信息提供给澄江镇,由澄江镇、社区进行计生管理服务。

第三篇: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现代城市的管理工作中,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是一个重点项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对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一定的整改措施,以促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规范化服务管理。

一、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服务意识

对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来说,思想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以往的管理工作都是按照传统的管理理念来开展的,即重管理,轻服务。城乡结合部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些城市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中都没有将城乡结合部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导致当地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对薄弱。注重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管制,但是缺乏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意识,主要的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地方的公安部门主导,重点工作是对流动人口的管制和治安管理,缺乏主动引导,对于流动人口的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需求却不够重视。

(二)政府部门缺乏协调配合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政府部门对于流动人口的一些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导致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必要的扶持政策,而有些地区出台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往往也由于可操作性不强或执法成本过高而无法正常的实施。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难点问题,流动人口主动登记、主动办证的数量较少,管理任务很难获取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

(三)社会管理困难,社会治安较差

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是其他省市或者本地的农村人口,从总体上来看,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缺乏一定的社会谋生能力,劳动力市场主要局限在建筑业、零售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其中,还存在一部分无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素質较低,为了获取钱财,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非法传销、卖淫、抢劫、盗窃等,社会治安较差,各类暴力事件频发,环境问题较为严峻,违法违规搭建出租房的现象比较普遍。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人员的信息在统计和管理的过程中遗漏、失真,这就导致管理人员对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难度较高。

(四)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压力较大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规模较大,人口基数庞大,而且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都是常住在城乡结合部,这就使得当地的公共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在水电、住房、医疗、交通以及教育等资源的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政府部门为了满足流动人口对于公共资源的需求,不得不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导致政府的公共服务压力剧增,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愈加沉重,公共服务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转,环境资源严重缺乏,这些因素对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对策

(一)改进和创新管理理念

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基层管理人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不能够一味地进行管制和约束,还应该对流动人口进行指导,引导、鼓励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生活,严格杜绝对流动人口产生敌视以及歧视的现象,组织当地居民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消除或者降低他们对于流动人口的排外心理,让他们能够更加融洽地生活、工作在一起。重视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工作,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当地的医疗、教育、社保等福利。

(二)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要建立完善的维护流动人口权益的维护体系,以保证当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有专门的机构为其维权;建立相关的教育服务体系,对流动人口开展切实有效的职业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保证流动人口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还应该大力改善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为流动人口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他们的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保障。加强基层服务管理工作,引导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地方,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三)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的项目,需要相关的各个部门共同协调合作,才能够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安、计生等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做好居住证、婚育证明的办理,社区基层党委等组织应该充分做好其协调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当地的用工单位及各类服务协会应该尽可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指导和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合。同时,还要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权限、职能发挥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进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四)制定和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政策

加强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关于流动人口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开展服务管理工作,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进行划分,尽可能地减少交叉管理,保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五)拓展服务管理内容,细化各项管理工作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开展服务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城乡结合部治安、环境以及流动人口住房方面的问题;其次,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使流动人口主动地进行信息填报,实现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最后,重点关注流动人群中的一些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以及子女的教育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稳定性。此外,还要重点解决流动人口的“倒挂”问题,通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第四篇:城乡结合部1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 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该经济地理单元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 域,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 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

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地区,而是按照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大城市或中心 区域,然后再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按 佩鲁的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可分为两个显著不丽阶段:聚集阶 段和扩散阶段。前者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大城市或中心区域不 断集中的阶段。正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的超常规的发展,使其成为一国经 济的增长极。后者是多种生产要素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 边区域不断扩散的阶段。其原因是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由于各 种生产要素的大量聚集而使其显得过于局促.空间的狭小已 严重地制肘着大城市和中心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大城市 或中 fi-区域的生产要素开始向其周边移动.以寻找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

(二)城乡结合部的类型

一般说来,城乡结合部有三种类型:一是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属城市政府管辖,却又地处乡村包围的城市郊区:二是属城市政府管辖的县,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城区接壤的或“插花”的地带;三是受地域影响,处在城区外围,相对连接城乡的其他交接地带。(而此次调查的。。属于。。)

(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1)城乡结合部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

(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

在《新乡市街道居民购买力等级分类》调查中,官员的综合主观评价排名 为22名,房租排名2,综合排,10,购买力等级c 中等购买力

当前我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推进具有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从区域统筹发展方向方面可分为:市区城中村改造型;市郊城市化拓展型;县城中心镇提升型;山区分散村落整合型;农村村庄现状改造型等。从土地利用方面可分为:旧村原址改造型和新建村舍搬迁型两种类型。从建房方式上可分为统规自建和统规统建两种类型。

从资金筹措来源上可分为:集体致富改造型:如新乡县刘庄、龙泉社区;政策资金帮扶型:如辉县市回龙社区;企业(家)出资支持型:辉县城关镇南里庄社区,张村乡裴寨社区;开发商投资联建型:如新乡县高庄社区;群众自费建设型:如古固寨镇祥和社区等。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 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调查建议

1.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配置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更加注重植物的开花与观赏时际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公共空间中的道路规划应稍作修改使得道路不仅只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能对小区进行区域划分同时也为造景增加围合感。3.公共空间中的绿化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绿化率让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富有生机。4.小区的社区管理服务区应增大面积。

历史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是依靠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条腿走路,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因此,在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要以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作为依据,坚持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鼓励和推动制度创新,以引导农民分层次、梯度性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为着力点,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增长方式”,夯实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平台,注重协调、优化各类利益关系,保持政府与民众在利益共享、公平增长方面的互动沟通,最终实现“三农”的公平、和谐、科学发展。

第五篇:城乡结合部调研

城乡结合部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明显,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位于市区和城市影响带之间,可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内边缘区又称城市边缘,特征为已开始城市建设;外边缘区又称乡村边缘,特征为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占支配地位,但已可见许多为城市服务的设施,如机场、污水处理厂和特殊用地等。

特点:

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

(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

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DD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

现在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DD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

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

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乡镇以下的村委会又是自治组织,因而在都市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纳入城市管理的情况下,村民和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较少考虑限制某些影响环境卫生和容貌的产业的发展,如虹四村,外来人员在些经营了27家废品收购站,1996年的财政收入中,仅从包括乱搭建在内的各类房租收入即达210万元,占全村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第五,体制不顺,管理薄弱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变化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如果说前述三个方面带有客观规律因素的话,那么体制和管理则是一个主观性因素。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两府”和“一地多主”的现象。“一地两府”指一片土地内由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乡村政府兼管,如虹桥镇虹四村的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早在10多年前,位处铁路以北的3 个居民小组的土地即已被古北开发区所预征,从而形成较长时期的“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长宁区、闵行区和古北集团,由此而产生管理上的一系列矛盾。所谓“一地多主”是指一片土地上有多个主人。如浦东新区的钦洋镇,已规划为大型居住区,随着土地不断开发,辖区范围越来越小,并被“多主”所分割。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开发区和众多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地多主”的管理局面,在工商业行政、税务、卫等方面存在着交叉管理或管理空白。收费、罚款等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争着办,而对治安工作、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的管理等要承担责任和尽义务的事情则相互扯皮、推诿、拖延不决。

第六,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也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一个制度因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许多与一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特殊性,应有特殊的法规,特殊的执法机构采用特殊的手段实行管理。目前大多数采用与市区相同的行政手段整治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只能起到暂时的治表作用,无法实现现长产管理。在城乡结合部规划中,如若按照传统的农村管理或城市管理的思路都不全面,要从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两者之间的角度全盘定位,统筹思考,找出新的发展思路。只有采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运用科学的界定方法,调整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实现空间布局的均衡,才能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记者:根据部署到2011年全市所有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都实现社区化管理,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石楠:推行农村服务社区化,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的有益探索。农村社会化管理主要的着眼点是怎样更好的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在农村社区化管理探索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治安防范常态化、矛盾调处及时化、房屋出租规范化、村民管理自治化等有效手段的探索实施,村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改善、治安秩序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大幅提高了。

虽然我们在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把现阶段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与过去村民自治的一些基本原则相结合,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二是增强整体概念,把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规划建设中多考虑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三是人口本身的城镇化要比户籍的城镇化慢,要把加强素质教育考虑在内,在城市化空间转变的同时追求质量提升。(一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关系到首都科学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繁重艰巨。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问题、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首都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期盼。要从首都工作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坚决完成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这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实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是首都发展到新阶段,为了市民生活更美好、城市发展更持续、首都环境更宜居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为群众谋福祉、造福群众的惠民工程。办好这件大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工作要求,坚持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取向,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结合部建设所带来的实惠。各相关区县和相关部门都要主动承担起组织者职责,创新各项制度,服务农民主体,汇聚社会力量。要充分组织发动群众,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乡结合部建设中来,实现自身根本的、长远的、合法的利益。

三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面临的种种难题,其实质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一项改革创新工程。一年来,规划、国土、住建、发改、金融等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有力地推进了重点村建设。这些体制创新、工作创新是扎实推进重点村建设的基础,是重点村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要及时总结归纳这些成果,形成系统的政策文件,为今后城乡结合部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淇要求,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确保两年基本完成重点村建设任务。要认真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抓紧用好现有政策、资源,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要下力量抓好建设工作,统筹解决好回迁安置、产业发展、就业社保和集体资产处置管理等问题,抓好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在城市化中的权益,落实农民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就业的目标,落实农民的主体作用。50个重点村建设工作是有特定范围的,不能随意扩大范围。全市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管理。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无序流动的问题是50个重点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区县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基层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积极调整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承载或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符合宜居城市建设的产业。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真正把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惠及到农民,服务好流动人口,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要坚决遏制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违法建设。防控违法建设是规范城乡结合部建设发展秩序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决不能拆掉一批城中村,又出现了新的城中村。要完善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巩固拆违成果,坚决防止反弹。不仅是50个重点村,也不仅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其他各区县都要加大对违法占地、私搭乱建的查处力度。要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出租和使用管理,依法保护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规范土地出租、流转和使用行为。要积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违法建设的措施,引导农民依法有序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四是要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要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村庄社区化管理,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积极探索农民在城市化以后可用于出租的富余房屋委托集体统一出租管理,统一经营,规范管理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租赁房,把“以房管人”的措施落到实处,使农民的出租房得到有序管理。要创新工作方法,帮助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管好钱,理好财,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堤防工程与城乡结合部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局工程管理水平快速提高,工程面貌大幅度改观,堤防工程与城市乡村结合部环境混乱、管理困难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与我局快速发展的堤防管理工作形成强烈......

    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于3月19日至25日赴安洲街道直屋行政村蹲点调研。直屋行政村位于县城西郊,东与三桥和下郭为邻,南临下新屋村和下垟陈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在近一......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工党海淀区委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

    城乡结合部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全文5篇]

    城乡结合部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摘 要]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产物,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来自农村内部的张力及城市外部的拉力的影响,又受到政府行为的推力的......

    石景山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石景山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颁布日期:1997年03月01日 实施日期:1997年03月01日 颁布单位: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的管理,根据区......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和动迁户数量激增,在入园难、入园贵背景下,辖区应需而生了大量游离于现行教育体制之外,......

    城乡结合部安全整治方案

    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来集镇王堂小学 2011年11月3日关于开展城乡接合部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为全面加强城乡接合部学校安全管理, 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决定在我镇范围内集中......

    城乡结合部整治进展汇报

    城乡结合部市容整治进展汇报 为了全面治理城乡结合部市容市貌,加快城乡结合部市容市貌环境整治,根据县政府《关于机动式巡查凤阳县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的反馈意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