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要求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要求
1、人员:每组活动人数为10—20人,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2、组长:每个小组确定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织患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疾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与技能。
3、场地:固定活动场所,面积在20—50平方米。
4、指导医生:要有一名专业指导医生,负责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活动。
5、配置:基本的配置(黑板、挂图、血压计、体重称、腰围尺、电视机、放松音乐光盘、健康处方、宣传资料等);
6、开展活动:至少两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活动,拟定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学习,要求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介绍、合理膳食、运动、控制体重、情绪管理、戒烟限酒、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等。
7、形式:采取互动交流或座谈方式,激发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人员管理:每个小组活动中要进行问卷调查、个人健康状况评价
9、总结:每次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有照片、活动小结。
第二篇: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总结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总结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中心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切实加强对自我管理小组组员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掌握组员的基本情况和管理需要,诊断掌握得情况制定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在活动中对小组组员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纠正,对正确得健康知识进行讲解,并对小组组员进行基本身体指标测量及健康状况和自信心测评。2016年小组开展活动六次,组员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自信心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活动,也发现在活动中存在着不足:
1.慢性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的主动性不够,自我管理意识未形成浓厚的氛围。
2.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形式多以讲座,集体讨论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未能调动参与得积极性。
3.自我管理小组的环境支持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宣传覆盖率,增加参与人员人数,扩大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开展的范围,不断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工作,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要不断的丰富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拓展工作内涵,搭建更为活跃的工作平台,让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第三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
血透患者自我管理
在整个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这三者的相互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三者之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患者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今天我想说的是血透患者自我管理的问题。血透患者不是生来就会自我管理的,还得依靠医护的教育指导,家属的配合,这样才能学会如何自我管理。那么也就产生了自我管理教育这个名词。
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自我管理教育主要是教授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 对患者进行持续地指导, 并协助他们做到自我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良的问题凸显。药物管理、生活方式、随访、病情观察以及透析间期体重控制是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家属,加强药物知识和病情观察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处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仅要注重疾病知识的宣教,还应考虑其心理状况。患者家属在家里也应提醒、监督和劝说患者做好自身管理。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我们赤峰地区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是很高。那么如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这 一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了。
要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还得知道什么叫依从性。依从性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包括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不遵医嘱用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规律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提高患者依从性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有效干预,还应该增强患者、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捉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之前我说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这三者的关系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
1、患者在这三者中起到的作用是理解和接受,同时还要自我约束(也就是配合);理解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苦心,是想帮助他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接受也要配合来自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正确建议。(举例:患者)
2、患者家属所要做的事情是全力支持患者的治疗,同时还要规劝患者遵从医嘱,加强自我管理;还要学习血液透析一些基本知识,配合医护人员更好的管理患者。(举例 家属)
3、医护人员主要起指导、教育作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全市各个透析室目前状况,29家透析室)
患者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知是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会随着疾病的加重而提高,但是高到一定程度后又会下降,而下降可能是患者或家属因疾病的折磨,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有了宿命论的想法。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医 患沟通,如将医护联络方式等信息告知患者,定期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开展以示范性指导、集体教育等多维认知教育的方式指导、督促患者遵医行为,解决患者的问题。
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原发疾病、文化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状况、血液透析时间等。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家庭、社会等因素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才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和婚姻状况 家庭的完整、家人的支持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反之, 单亲家庭或缺乏家庭支持的患者其自我管理能力不良。主要是因为配偶与家人的支持不仅能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家庭照顾, 而且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有利于患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的健康上,因此其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好。此外,医护人员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良好的医患关系会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引导家属重视并参与患者的后续治疗,掌握尿毒症并发症的前驱症状与知识,鼓励家人陪伴患者来院血液透析,及时进行各项检测。针对患者的特点实施指导和随访。对于无配偶的患者,应加强对其照护者的教育以及知识宣教,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疗费支付方式 患者需要进行定期检查,血液透析费和各种药 费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必然会对患者定期随访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公费医疗或有医疗保险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好;反之,家庭社会经济差的患者,其心理压力大,自我管理能力差。因此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对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现在医保、新农合报销比例较几年前有了明显改善——要想更好提高透析质量,可能自己还要多负担一些费用。)
文化程度 患者的学历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之一。学历高的患者比学历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好, 究其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血液透析及服药的重要性认知较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要全面,对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项目更为重视。
总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支持与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原发疾病、血液透析时间等因素有关,提示医护人员不仅要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注重患者家庭、社会等因素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本身也不能满意地控制有关尿毒症症状的所有参数,对于透析病人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行为的调整、对疾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帮助血液透析病人认识到自我保健在维持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让病人掌握保健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实施有效自我管理教育势在必行,也至关重要。
第四篇: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患者自我管理以患者为主体的、在卫生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自己承担起主要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通过 掌握慢性防治必要的技能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为初衷。通过系列培训课程教给病人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提升信心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帮助慢性病人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一、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医生护士工作职责
1、加强自身医疗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获取,了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具体的自我护理技能。
2、通过和患者及家属的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和误区,从情绪管理、角色管理、约束管理、自我管理上指导慢性病患者。
3、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针对评估的需求和误区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计划。
4、根据慢性病患者的需要、技能、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制订自我管理计划及时纠正误区。
5、根据慢性病人的自我管理计划完成情况评价患者的知识和行为的改变。同时评估新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计划。
6、对慢性病患者及时面对面随访,了解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的主动程度,督促患者行为改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7、在自我管理中不要灌输知识为主,要让患者亲自参与制定自我约束方案和健康计划
8、在患者自我管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主动积极倾听,达到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和信任患者。
9、在患者自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不要过于苛刻,鼓励患者自己纠正偏差,尊重患者的能力和决策。
二、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和成员职责
1、患者能够认识自身问题所在,能与他人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尝试解决自身问题并能够帮助他人;并评估用该方法是否有效。
2、学会与医护人员一起制订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和行动计划。
3、知道如何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图书馆、互联网、家人朋友等渠道,获取和利用有利于自我管理的支持和帮助
4、学会与卫生服务提供者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联系.最终建立起伙伴关系,共同管理疾病;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建立伙伴关系.5、学习如何改变个人的行为,制订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确保对行动的信心和决心,对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完善自己的行动计划使得更易于实施。
第五篇: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实施方案
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根据竹山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推进村/社区倡导、居委实施、专业医疗机构指导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 的群防群控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
(二)具体目标
1、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
2、改善患者的不合理健康行为;
3、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4、增进医患交流;
5、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
二、工作任务
制定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计划,组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自我管理小组每2个月开展一次活动,做好资料的收集上报。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自2015年2月起实施。由卫计局牵头,协调组织实施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按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成立辖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
(二)明确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派专人负责县级层面的师资培训,负责对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
2、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所在地村的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由卫生院承担。卫生院指派专人负责本乡镇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活动计划;为辖区各小组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及培训服务。
3、村/社区(居委会):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招募志愿者和参加者;提供活动必要的场所;负责联络与信息沟通。
4、组长:负责日常活动的开展、组员的管理;了解、汇总组员的各类健康需求;定期与指导医生沟通;做好日常活动的记录、资料整理归档。
(三)辖区内以村(居委会)/社区为单位,自我管理小 组覆盖率必须达到30%以上,以后逐年增加。
(四)督导评估:为及时掌握工作进程,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末及时上报自我管理小组工作报表。卫计局将适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存在问题督促各单位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丰富患者自我管理工作内涵。附件:
1、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2、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登记表
3、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信息登记表
4、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汇总表
5、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人员签到表
6、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记录表
7、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评价表
8、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基本要求
9、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一览表
10、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统计月报表 附件1: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是以慢病患者为活动主体,医务人员参与技术指导的活动组织。
2、活动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卫生院或村委会、村卫生室提供。
3、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每年开展6次,每2月至少一次。
4、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共同选举产生。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充分发挥组长和志愿者的作用,征询组员意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小组活动。
5、可以采用互助等形式开展自我管理活动。
6、落实专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7、组长要善于收集问题和需求,加强与指导医生的联系。
8、积极培养组内骨干,酌情承担部分小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