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

时间:2019-05-14 01: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

第一篇: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

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的孩子即将跨入小学阶段学习,现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规定,特向您告知本区小学招生事宜:

1.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我们将根据您孩子在浦东新 区的常住户籍地址,对口安排他(她)进入一所公办学校。常住户籍必须符合以 下条件:户主须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并具备相应的房产证。如果学生本 人是户主,须提供学生本人为产权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的房产证。户籍的 最后统计日为 2012 年 6 月 30 日。

2.如属“人户分离”,需按房产证地址对口入学,房产证上的产权人须是学生父母 或学生本人,并共同共有全部产权。在入学安排时,需待区域内有户籍同时有房 产证的学生安排后,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廉租房参照本条办理。

3.持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有浦东新区房产证,产权人须是父母或学生本 人,并共同共有全部产权,可按房产证地址对口入学。无房产证,可根据实际居 住地址,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校。

4.如果您孩子的户籍所在地遇到动迁,户籍尚未迁移到新住址,可凭动迁协议书安 置地址对口入学(租赁房屋地址只能统筹安排)。

5.本市外区县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如需继续在浦东新区就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 馈表》中表明要求,我们将根据实际居住地址,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

6.非本市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希望继续在浦东新区借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馈 表》中表明要求,我们将根据实际居住地址,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 校。

7.5 月 13 日前,您将收到孩子就近对口的《入学告知书》。

8.请于 5 月 19、20 日请持《入学告知书》到相关对口学校报名。

9.如果您的孩子要选择浦东新区教育局批准招生的民办学校就读,请于 2012 年 5 月初网上报名,5 月 19、20 日民办学校组织面谈,被预录取的学生将《入学告 知书》交相关学校,以示放弃公办对口学校,同时作为民办学校的录取依据。

10.我区将在 8 月 15 日前向家长发放全区统一印制的,盖有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和 录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

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

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

2012 年 3 月 20 日

第二篇:2009年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须知

2009年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须知

尊敬的家长:

您的孩子即将跨入小学学习,现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定,特向您告知本区小学招生事宜:

1.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您的孩子将依据在浦东新区的常住户籍(蓝印户籍)地址,被就近安排进一所公办学校免试入学。学生户籍本上的户主必须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否则不作为对口入学依据。户籍的最后统计日为2009年6月30日。如果您孩子的户籍所在地遇到动迁,户籍尚未迁移到新住址,可凭动迁证明,就近免试入学。

2.如户籍地址与产权证地址不一致,需要凭产权证地址就近入学,产权证上的产权人必须是学生父母或学生本人,方可进入第二程序统筹安排。

3.持市人事局颁发居住证,有浦东新区产权证,产权证上的产权人必须是父母或学生本人,可按产权证地址对口入学。无产权证,可根据在浦东新区实际居住地址接受统筹安排。

4.本市外区县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如需继续在浦东新区就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馈表中表明要求,我们将根据小学招生情况,作出统筹安排。

5.外省市户籍的幼儿园毕业生,希望继续在浦东新区借读,须在随后下发的反馈表中表明要求,我们根据小学招生情况,作出统筹安排。

6.5月8日前,您将收到您的孩子就近对口进入公办学校的《告知书》。

7.如果您的孩子要选择社会发展局批准招生的民办学校就读,请于2009年5月23日至5月24日到民办学校报名,5月30日至5月31日民办学校组织面谈,被预录取的学生将《告知书》交相关学校,以示您的孩子放弃公办对口学校,民办学校作为录取依据。

8.我区将在7月30日前向家长发放全区统一印制的,盖有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和录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

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

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

2009年4月3日

第三篇:新生入学招生通知

新生入学通知书

尊敬家长:

根据安丘市2013年小学招生的有关规定:凡年满六周岁(2007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一律根据户口所在地按招生划片到三十里铺小学报名入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2013年7月4日、5日

二、报名地点

三十里铺小学

三、报名所需材料

必须带家庭户口本。出生医学证。

请您按时带相关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莫勿

兴安街道三十里铺小学

2013年7月1日

第四篇:2018年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2018年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一、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如何实施“免试就近入学”? 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中小学校对口招生地段。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办中小学校对口招生地段会有适当调整。具体信息3月16日前在区招生办网上公示。

公办小学:根据区招办公布的对口招生地段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部分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

公办初中:本区公办初中学校仍按户籍、住房等信息对口安排入学。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一般均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读。本区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当报名的学生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办法录取学生。任何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学籍材料的学生。

二、本区哪些学校实施“五年内只安排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政策? 2016年起,我区实施“在部分学校建立对口入学新生信息库,实行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安排一次同校对口入学(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的政策。

2016年,福山外国语小学、福山花园外国语小学、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实验学校东校(小学部)、第二中心小学(巨野校区)、昌邑小学(大华校区)等学校发布招生告示,实行上述政策。2017年,六师附小(羽山校区)发布招生告示,实行上述政策。2018年,明珠小学(B区)发布招生告示,实行上述政策。

这一政策不追溯以往,从学校发布招生告示当年开始实行。某门牌号如2016年安排了对口入学,则2017年起连续4年内不再安排同校对口入学(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以此类推。具体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

三、如果对口招生区域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如何安排入学?

2018年,本区将继续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即适龄儿童户籍在学校对口招生地段内,户主须是学生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一,且房产证产权人须为户主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学生本人为户主的,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本人或其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18年4月23日。

部分学校如对口招生区域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区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具体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

四、适龄儿童如何在本区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018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

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入学的,可向区招办申请推迟一年入学。上一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可向区招办提出入学申请。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均须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本区安排分两批进行信息登记。

(一)第一批信息登记

登记对象:民办三级及以上幼儿园在园适龄儿童;未入园本区户籍适龄儿童;符合入学条件的未入园及新来沪非本市户籍随迁适龄子女;未入园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外籍适龄儿童。

登记时间:2018年4月8日—4月23日。登记地点:

1.民办三级及以上幼儿园在园适龄儿童通过就读幼儿园登记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2.未入园本区户籍适龄儿童、符合入学条件的未入园及新来沪非本市户籍随迁适龄子女、未入园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外籍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址就近选择区级指定登记点(具体可查阅区招生办网站公示的指定登记点一览表,网址:www.xiexiebang.com)登记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3.其他符合入学条件的特殊情况适龄儿童,可在上述时间段前往浦东新区招生办(地址:南码头路118号,咨询电话:58308120, 58307991, 58303406)完成入学信息登记。

(二)第二批信息登记

登记对象:第一批未完成信息登记以及新来沪的非本市户籍随迁 3

子女。

登记时间:2018年6月4日—8月10日。

登记地点:随迁子女家长自行前往尚有学额的公办小学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完成信息登记、审核、确认。

五、本区如何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就学?

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1.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学生:待区域内“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学生安排后,视学校招生情况,按房产证地址就近安排公办学校,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父母或其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18年4月23日,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

2.本市外区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无相应房产证)的学生:本市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申请在本区就读的,按居住地统筹安排入学。

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入小学和新来沪入初中的随迁子女,父母一方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签发或签注时间在2018年

1月1日前)。

(2)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签发或签注时间在2018年1月1日后),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3)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随迁子女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须与其父母所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七、本区如何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入小学,统筹安排公办小学就读为主,部分区域公办教育紧缺的,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

在本区有小学学籍的随迁子女,按就读小学作统筹安排;新来沪的五年级随迁子女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前往有学额的初中学校登记报名。办理入学手续的截止日为2018年8月10日。

八、本区公办小学如何进行验证?

2018年5月17日前,区招办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报名系统”或手机短信,向学生家长发出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通知,告知公办学校

验证安排,5月19日—5月20日,学生家长持相关证件(原件)前往相应的公办小学进行现场核对。2018年5月21日起,对已验证通过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公办小学入学告知信息。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5月31日区招办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报名系统”或手机短信,向学生家长发出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通知,告知公办学校验证安排。6月2日—6月3日,学生家长持相关证件(原件)前往相应的公办小学进行现场核对。

九、本区如何安排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读?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区招办按照本区招生政策和相关学校招生细则安排入学。具体可关注相关学校招生告示。

申请在本区就读初中的小升初学生(包括在本区小学就读以及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回本区就读的),如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由区招办根据入学条件安排其就读公办初中。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申请回外区就读的,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其就读。

十、本区学校今年如何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

经区教育局批准,部分学校按规定项目、计划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教育局和区招办网上公布区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学校名单、项目、计划。相关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招生项目、名额、条件、录取办法等。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自行前往相关学校报名,报名时间为2018年4月14日—4月15日。相关招生学校于4月21日—4月22日完成体育、艺术特长生测试工作。

拟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名单于4月23日—4月24日在就读小学张榜公示。相关学校将预录取名单于4月25日前交教育局德育处审核备案。4月27日,区招办网上公示预录取名单。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于4月29日前完成。

十一、家长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信息?

家长可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浦东教育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区招生办公室网站(www.xiexiebang.com)以及各学校网站、公告栏等,了解招生入学相关信息。

十二、本区招生咨询、监督以及信访部门的地址和电话是什么?

(一)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

地址:南码头路118号

邮编:200125

咨询、监督举报电话:58303406 58308120 58307991

(二)浦东新区教育局信访办

地址:锦安东路475号

邮编:201204 电话:20742727 58876317 7

附: 2018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

2018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切实维护适龄儿童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为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政策与2017年保持一致。

二、“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可为家长提供哪些服务? 为准确掌握本市适龄儿童的人口信息,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完善民办学校网上报名和录取办法,2018年本市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以下简称“入学报名系统”)。“入学报名系统”2018年3月18日起向社会开放,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以及各区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服务。

通过“入学报名系统”,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可及时了解市教委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政策问答、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划片招生方案等,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等。

为方便家长查阅相关信息,今年在政务微信公众号“上海教育”(SHMEC-xwb)的“教育大厅”继续开列“义务教育入学报名”菜单,一键进入“入学报名系统”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可查看义务教育招生信息。

2018年“入学报名系统”继续和“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

(www.xiexiebang.com)实现信息联动。家长可凭“孩子证件号码”“孩子姓名”“统一审批编码”(可在“入学报名系统”首页“报名信息查询”栏目查询,如:***)等登录“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查看孩子报名入学的相关信息。

三、适龄儿童如何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018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出生,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就读本市小学均须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月23日前,家长须对适龄儿童入学的相关人口信息(适龄儿童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户籍地址、居住地址,以及监护人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信息、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等)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公安部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补办、更正。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件上的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4月8日-4月23日为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日,4月23日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信息登记方式为:

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2018年上海市幼升小入学报名告知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在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户籍地就读或居住地就读,事先请关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实施细则。

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2018年上海市幼升小入学报名告知书》。

完成入学信息登记后,家长可通过手机获取“上海基础教育”发出的短信:“XXX家长:您好!您已完成孩子的入学信息登记,请登录www.xiexiebang.com及时上传学生照片,查看招生政策及您孩子的入学相关信息。用户名为您孩子的证件号码;初始密码为XXXXXX。《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为入学报名的重要凭证,请妥善保管。【上海基础教育】”

完成信息登记,家长应于4月23日前,在“入学报名系统”首页点击“学生照片上传”按钮,按照规定格式上传适龄儿童的照片(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数码照片,像素为272*354,分辨率为300dpi,jpg格式),作为入学报名、公办小学验证或民办小学面谈的重要依据。如家长上传照片符合要求,可直接作为入学后注册学籍需要的照片;如家长难以上传规定格式照片,至少保证上传儿童照片的头像清晰可辨,不会影响入学报名,待入学注册学籍后再采集规定格式的照片。

四、今年如何实施幼升小公民办同步招生?

幼升小公民办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

1.统一入学信息登记: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各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并在“入学报名系统”的“学生照片上传”栏目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照片。

2.同步网上报名:完成信息登记的适龄儿童家长,须在“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在线报名,选择“公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小学报名”,其中公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5月3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

3.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5月19日-5月20日为本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也是民办小学面谈日。

5月21日起,对公办小学第一次通过验证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入学告知信息,民办小学陆续发送录取确认信息。

如家长不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又未被民办小学面谈后录取的,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五、本市公办小学如何进行验证?

5月19日-5月20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家长根据短信通知或“入学报名系统”查询的相关信息按时到校进行验证。

本市户籍儿童: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在居住地登记就读的还需携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或廉租房相关材料证明等。

非本市户籍儿童: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2018年1月1日前签发或签注),或2018年1月1日后申办的《上海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参加 11

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以及适龄儿童本人的合法居住证件(含《居住登记凭证》)。

5月21日起,对已验证通过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公办小学入学告知信息。

各区指定的验证点将对适龄儿童家长携带的证件进行验证,并通过居住证读卡机对适龄儿童本人及父母居住证件和证件有效期限进行验证,通过有关信息系统对随迁子女父母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或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进行信息比对。

6月2日-6月3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日。

六、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就学?

根据本市有关文件规定,2018年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读小学的,凭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凭居住房屋产权证明、租用公房凭证、包括公共租赁房在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办理),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截止日为2018年4月23日)。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再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统筹时参照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时 12

间、与同住监护人的关系等因素先后排序。3月16日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实施细则。

本市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就读。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可凭户口簿及相关居住证明在廉租房所在地登记入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就近入学。

七、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就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 5号)等要求,2018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四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持有2018年1月1日前签发或签注的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

第二种情形:持2018年1月1日后签发或签注的《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17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

第三种情形:持2018年1月1日后签发或签注的《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第四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2018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 13

8月10日。

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区实际,统筹安排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进入公办小学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初中统一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入学后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八、今年小学升入公办初中如何进行系统操作?公办初中如何对口入学?

今年“入学报名系统”继续与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籍信息对接。4月2日-4月13日,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须在学生就读小学,核对 “入学报名系统”中的关键信息(户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并填写家长手机号码(作为家长接收初中入学信息的联系方式),获取《上海市初中入学信息核对表》。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在4月13日前凭有效证件到学生就读小学进行更正。4月13日为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初中入学关键信息核对、更正截止日。

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五年级的本市户籍学生、非本市户籍学生,如需在本市就读六年级的,须到户籍或居住所在地的指定登记点办理入学信息登记手续(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10日),获取《上海市初中入学信息登记表》,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方案。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范围可能会有适当调整。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划片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 14

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海市回民中学除外)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

九、跨区就读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毕业该在哪个区参加考试?可以回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读公办初中吗?

跨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毕业后可在学籍所在区就读初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回户籍(居住)地所在区就读初中。确需回户籍(居住)地入学的学生,应向就读小学提出申请,由学校告知审核证件、网上申请、统筹安排等事项,家长在网上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户籍(居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十、如果想就读民办初中,如何进行网上报名?

2018年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并上传照片的办法,有意愿选择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请家长及时关注民办初中发布的招生简章。5月4日-5月6日接受民办初中网上报名。报名时登录“入学报名系统”,点击“民办初中报名”按钮进行网上报名。

进入网上报名页面,会出现“报名指南”,提示家长要通过“报名登录”“填报志愿”“确认提交”“报名成功”四个环节方能确保报名成功。家长须仔细阅读“报名指南”并勾选“我已阅读民办学校网上报名指南,知晓民办报名步骤,同意民办报名成功后不再修改民办报名志愿”后,方可正式报名。

家长需输入孩子的学生证号(学籍副号)、学生姓名、家长手机号码,获取手机验证码后,方可进入民办初中志愿填报流程。先自动 15

跳转到所确定的区,再填报民办初中志愿。每个学生最多可填报本区或者全市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3个志愿。在填报志愿前,应事先关注民办初中招生简章中关于面谈对象的要求。

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家长在5月13日前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近照,家长手机也可获取【上海基础教育】发送的报名成功、上传学生照片的短信。未上传照片的学生将不能参加民办初中面谈。上传学生近照需点击“入学报名系统”首页的“学生照片上传”按钮,按照规定格式上传学生照片(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数码照片,像素为272*354,分辨率为300dpi,jpg格式),作为民办初中面谈的重要依据。如家长上传照片符合要求,可直接作为入学后注册学籍需要的照片;如家长难以上传规定格式照片,至少保证上传儿童照片的头像清晰可辨,不会影响入学报名,待入学注册学籍后再采集规定样式的照片。

十一、民办学校何时面谈?如何进行面谈?

全市民办学校统一的面谈时间为5月19日-5月20日。民办学校仅举行一轮面谈。参加民办学校面谈的学生,可凭民办学校发送的面谈通知短信或“入学报名系统”的通知,携带户籍证明、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等相关证件;或本人居住证件以及父母一方的居住、缴保或灵活就业等相关证件。参加民办小学面谈的还须携带《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参加民办初中面谈的还须携带《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等。

民办学校通过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由于民办学校的功能是满足市民多元教育需求,在不看各类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的前提下,各学校会依据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 16

双向选择的环节,从道德行为、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择学生。虽然选择重点不同,但看重的是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突击“应试”,不要携带学生简历或各类证书,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十二、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录取?

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5月21日-5月22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5月24日-5月25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5月27日进行第三志愿录取(限民办初中)。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回复短信或登录“入学报名系统”及时完成确认工作。家长一旦完成确认后,该生即被民办学校所录取,不再被安排至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就读。

十三、如果未被民办学校录取,如何安排公办学校就读?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由小学就读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初中就读;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十四、2018年对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有什么规定? 各区将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公开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招生计划。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相关学校,也会通过 17

学校网站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招收项目、计划、招生办法等。

体育、艺术特长生测试时间为4月21日-4月22日,特长生招生工作于4月29日完成。拟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名单须在就读小学张榜公示。被录取为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生,不可报名民办初中,也不再安排到其他公办初中就读。未被录取者,可报名民办初中或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公布的招生方案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十五、今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校园开放日”将如何进行? 为宣传和展示本市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成效,让市民更加贴近、深入了解“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年继续举行“校园开放日”,学生和家长可自愿参加。“校园开放日”不与招生录取挂钩。

3月10日-3月31日,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4月14日-4月22日,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可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其余时间不得安排面向非本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校园开放日”活动。

各学校的“校园开放日”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校园开放日”不得组织学生入学报名,不得收取学生的任何形式的简历(包括各类证书)等材料,不得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不得进行纸笔测试,不得对学生进行面谈。

各学校会提前通过学校网站、张贴通告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告知,部分招生人数较多的学校可实施网上预约等办法。

如参加“校园开放日”,请学生家长提前关注各区公开的招生划片范围,体育、艺术特长生招收学校、项目和计划,公办初中入学方式、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等信息,关注各学校的“校园开放日”安排及具体要 18

求(含携带证件要求),有序参加“校园开放日”各项活动。照看好子女的安全,无需携带任何学生简历或各类获奖证书。

十六、今年如何加强招生工作的监管?

市、区教育行政、监察、督导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指导、监督与管理,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违纪违规事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报名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的,或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与行政问责追究。

民办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未兑现“三个承诺”(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招生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以考试(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组织对报名的学生家长进行测评、调研活动,计划外招生,或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违规招生等,一经查实,给予通报并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并核减该校3年的招生计划数,取消3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本市将探索建立校长和教师信誉等级制度,招生违规情况记入信誉档案,与职称职级评定、评先评优相挂钩。

今年“入学报名系统”继续开辟实名“举报投诉”栏目,发现有违规情节的,学生和家长可对招生中的违规现象提供确凿的证据(照片、19

音频、视频等),进行实名举报。市教委招生监督电话为:23116647。

第五篇:小学入学秋季招生政策

转发教育局关于厦门市2012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2012-03-0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做好2012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招生原则

继续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组织所划定的招生片区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

二、招生对象

本市户籍或暂住在本市符合政策要求的年满6周岁(即2006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三、报名时间

本市户籍以及符合招生政策规定的港、澳、台、华侨、外籍适龄儿童的报名时间为8月12日、13日。

符合报名条件的非本市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的登记报名时间为8月17日、18日。逾期未登记报名者,视为自动放弃统筹进入公办学校的机会。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公办小学均不得提前报名和招生。

四、公办小学招生办法

(一)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1.公办小学实行划片招生,优先招收片区内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小学招生片区由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各小学应于报名前1周在划定的片区张贴招生通告。

2.片区招生对象的界定:

(1)片区招生对象必须符合“两一致”,即适龄儿童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户口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指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在其户口所在地招生片区内的住房是实际住所)。

(2)片区招生对象所落户口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8月13日。超过截止日期才取得户口的适龄儿童由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

(3)原省级示范小学的招生对象除应符合“两一致”外,还应满足以下条款之一:

①适龄儿童的父(母)持有片区房屋产权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片区实际居住一年以上(2011年8月31日前),新入住的一手房除外。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在片区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

②适龄儿童的父(母)确无房产,租住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片区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并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手续。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在片区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

③适龄儿童的父(母)购买的片区房屋(持有有效的购房合同和购房票据)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办理产权的,且在片区外没有其他产权房,该住处为其唯一实际居住地,实际拥有并与其适龄儿童在片区房屋居住一年以上。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在片区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

④适龄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并拥有片区房产的产权达六年以上(含六年),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口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册,并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1年以上的适龄儿童可视为片区招生对象。

3.小学所在地的区政府或区政府授权的单位应于报名前1周向辖区内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发出《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届时由家长或监护人携带孩子,于规定的报名时间,到片区内的学校报名登记,经学校审核确认后,给予办理报名手续。

因故不能如期到校报名者,应在接到报名通知书后3日内向片区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可适当推迟报名时间。未经申请而逾期要求报名者,应书面向学校或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说明原因,经批准后予以补报,若片区学校学额已满,由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未经同意不报名或超过申请期限未报名者,学校应及时上报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义务教育法》处理。

4.片区招生对象报名时应提供的材料:

(1)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

(2)户籍证明,指适龄儿童与父(母)亲同一户籍的本市居民户口簿。

(3)住房及居住情况证明

(4)其他证明材料

属于政策性照顾类别的,还需提供相关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

5.因政府拆迁建设造成的户口与住所分离的招生对象,经确认后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可在政府安排的住所所在片区学校就学。

(二)非本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

1.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统一实行电脑派位招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公办小学招生电脑派位的条件为:学生父(母)亲在厦暂住并合法务工一年(截至2012年8月16日,下同)以上,目前仍在厦务工;学生本人及父(母)亲已在厦办理暂住手续。

2.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通知》(厦府办〔2010〕292号)精神,符合下列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优先统筹派位进入公办小学,到民办小学就读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具体条件为:

(1)学生本人及其父(母)须在厦暂住。申请在岛内入学的学生父(母)须在岛内实际居住2年以上,申请在岛外入学的学生父(母)须在岛外实际居住1年以上。

(2)学生父(母)须在厦务工。申请在岛内入学的学生父(母)须在厦务工两年(含两年)以上;申请在岛外入学的学生父(母)须在厦务工一年(含一年)以上。

(3)学生父(母)须按照规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申请在岛内入学的学生父(母)近两个须在厦门缴交社会保险费;申请在岛外入学的学生父(母)近一个须在厦门缴交社会保险费。

(4)符合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3.公办小学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程序:

(1)8月16日前,各区公布接收学校、招生名额及报名地点。

(2)8月17日至18日,进城务工人员到各区指定的报名点登记报名,提交报名材料,接受资格审核。

报名时应提供的材料:

①原籍身份证明。

②学生本人及父(母)亲在辖区内的暂住证。暂住证应表明家长已实际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附页中应有携带子女的相关记录。

③学生父(母)亲在厦从业证明。需提供能证明其父(母)在厦务工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合法有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且目前仍在厦务工。其中符合条件申请优先派入公办小学的学生应按下列要求提供材料:

①原籍身份证明。

②学生本人及父(母)亲在辖区内的暂住证(附页中应有携带子女的相关记录)。申请在岛内入学的,提供的暂住证应表明家长已在岛内实际居住两年(含两年)以上;申请在岛外入学的,提供的暂住证应表明家长已在岛外实际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

③学生父(母)亲在厦从业证明。申请在岛内入学的,须提供能证明其父(母)在厦务工两年(含两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合法有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申请在岛外入学,须提供能证明其父(母)在厦务工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合法有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④学生父(母)按照规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证明。申请在岛内入学的,须提供地税部门出具的其父(母)近两个《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申请在岛外入学的,须提供地税部门出具的其父(母)近一个《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

⑤符合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提供乡镇街道计生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状况证明等材料。

(3)8月24日前,各区完成电脑派位,并公示电脑派位结果。电脑派位时,先对符合优先统筹派位进入公办小学条件的招生对象进行派位,如有余额再对其他符合报名条件的招生对象进行派位。

(4)对未能录取到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各区教育局应及时引导到就近的民办学校就读,同时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监管,规范招生行为。

五、民办小学的招生

(一)各区教育局要在年检的基础上,根据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合理核定各民办小学的招生计划,于8月5日前向社会公布。

(二)民办小学招生时应对学生的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按照《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做好民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厦教财〔2011〕17号)要求,对符合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不得再收取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

(三)民办小学应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自觉规范招生行为,不得搞不实宣传;要严格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控制班生额,不得超计划招生;要严格按收费许可项目和标准收费,认真执行义务教育免费的相关政策;要扎实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招生工作应在8月31日前完成,并于9月5日前将招生情况和学生报到情况报区教育局备案。招生后只有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内仍有余额的情况下,方可按学籍管理规定接收转学插班生。民办小学违规招生将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减少下一招生指标。

六、工作要求

(一)各区教育局要在招生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和本区实际,合理划定小学招生片区,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要对现有公办小学的闲置学位进行核查,充分挖潜扩容,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位,满足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不得擅自举办各类特色学校、特色班。经市教育局批准的传统项目特色班,招生时只可进行必要的能力测试。

(二)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保护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的合法权利。对为择校而造成“寄户”、“挂户”等人户分离情况的适龄儿童,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耐心疏导,动员家长将户口迁回实际居住地入学。对不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本市常住户口适龄儿童,由户口所在辖区教育局于8月15日前统筹安排接收学校,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

适龄儿童报名时提供的材料应真实可靠。若材料不实,一经查实,做如下处理:①本市户籍的学龄儿童一律视为非片区招生对象,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②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适龄子女取消统筹进入公办学校和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的资格。

(三)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各公、民办小学要认真执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或减少招生规模。对要求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各区教育局应在确保户籍关系在本市的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核清各校学位的余额,按照“四公开”的原则(即“学校招生计划公开”、“招生办法公开”、“报名时间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进入公办学校的录取工作公平、公开进行。各区应采取电脑随机抽号的办法公平做好公办学校录取工作,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各公、民办小学招收的新生,须报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发的学号后方可录取。

公办小学应严格控制招收片外生。对个别适龄儿童因客观原因或学生家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特殊困难,要求跨片区报名的,须由家长填写申请表,在保证接收片区学生入学的前提下,经接收学校集体研究审核后,于8月15日前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市属小学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区属小学报区教育局教育科)核准后方可录取。

(四)要认真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除特教学校(班)招收残疾学生入学外,普通小学都应接受片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特别要做好轻度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不得歧视或拒收,确保今年三类残疾儿童招生任务的完成。

(五)继续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对重点引进人才子女、境外捐资助学人士直系亲属及到我市投资、工作或置业的台胞子女等享受政策性照顾的适龄儿童就学问题,由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安排。若选择的学校过于集中,超出学校预留的学位或已满额,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调整到其它学校就学。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

(六)各区教育局应于招生期间设置专门的办事窗口,公布联系电话,统一受理,统筹安排不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确保广大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各区教育局、各小学要增强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热情、耐心、细致做好家长的工作。凡符合入学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办理,不符合的要给予明确答复和耐心解释说明,及时化解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行政区内小学间的问题由区教育局裁决,不同行政区的小学之间的问题、区属小学与直属小学间的问题在协调后仍有争议的由市教育局裁决。严禁推诿和上交矛盾的现象,切实维护招生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今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各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小学招生工作的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纪检监察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强化招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认真学习,准确掌握招生政策,严格招生纪律,及时纠正擅自将小学招生与各种经济因素挂钩的做法,共同维护教育公平。对违反招生纪律的人员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各区教育局要根据本招生工作意见,从本区教育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招生办法,于2012年6月30日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七、其他

下载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浦东新区小学招生入学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乡镇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招生入学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解决择校、择班问题,消除义......

    招生入学工作总结

    招生入学工作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招生入学自荐书

    以下自荐书范文由好范文求职信网提供,请参考阅读;敬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读这份自荐信。我叫黄鹏,来自莱阳市第九中学,是地地道道的九中人,只不过现在又要在前......

    入学通知[范文大全]

    入学通知十篇在现在社会,我们都可能会用到通知,通知是机关对内部单位或平行机构,所发出之洽办或告知事情的文书。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通知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入学通知(精选合集)

    入学通知汇编8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通知,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大家知道正式的通知怎么写......

    入学通知

    入学通知锦集七篇入学通知 篇1 贵家长(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祝贺你的孩子 成为 小学一年级新生。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我校定于7月 日上午9:00--......

    入学通知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通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知的种类比较多,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可主分为转文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事务性通知、任免通知等。大家知道正式的通知怎么写......

    入学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一一级研究生入学须知各位2011级研究生新同学: 欢迎你即将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为帮助你顺利入学,现将有关入学报到注意事项通知你,请按下列要求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