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19:1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1-4-8 10:04:22[阅读次数]74[所属处室]基础教育处

武教基〔2011〕14号

各区教育局,局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现将我市2011年小学、初中、高中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三、高中

(一)工作程序

1.考生报名。凡应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宏志生”与“分配生”以及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二中、武钢三中、省实验中学4所学校的“网招生”,不得交叉报名。

2.填报志愿。我市中考志愿采取考前分类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考生选报志愿时,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两类填报升学志愿。

3.参加考试。除“网招生”外,其他考生须参加武汉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4.招生录取。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中心城区招生;远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内招生。武汉市民族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外国语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二)时间安排

1.考生报名、填报志愿:5月4日8:00至5月8日22:00。

2.“网招生”、“分配生”、“宏志生”考试:

(1)“网招生”:报名事宜见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二中、武钢三中、省实验中学网站,学生4月24日上午到报名学校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网招”

学校4月30日将预录名单上报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

(2)“分配生”:学生提出申请,4月18—20日学校公示推荐学生名单,4月24日上午学生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检测,4月28—30日区、校公示候选名单,5月6—8日在武汉市招考网公示。

(3)“宏志生”:学生在4月18日前向所在初中学校提出申请,4月20日—22日学校将择优确定名单公示3天。

3.中考:6月20日至21日。

(三)基本原则

坚持保持政策稳定,坚持优化工作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坚持依法组织入学。

第二篇: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管理工

作的通知

武教基〔2014〕16号

各区教育局,局直属有关中小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依法组织入学、坚持以区为主、保持政策稳定、优化工作程序、均衡配臵资源、分散热点问题”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做好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

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切实体现政府行为,强化政府责任。各区教育局要在本区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本区人口分布及学校布局状况,在坚持相对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合理制定2014年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实施方案,并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的宣传、发放工作。

(一)登记造册,做到无遗漏

依法依规确定《通知书》发放对象,确保义务教育政府通知入学制度执行率100%。各区教育局要按照义务教育入学年龄规定,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登记造册,做到无遗漏。对空户、搭户、假户,通知其回户籍所在地登记,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杜绝漏登、瞒登、错登、假登行为。

“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入学。对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拆迁证明、房产证、租房协议等),向居住地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居住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其入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持居住证、务工证(或经营许可证),到所属区教育局指定的对口服务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地方,由区教育局协调安排其入学。只要班级有学额、只要符合入学条件,允许随时插班;只要有正当理由,允许随时转学。

因疾病、伤残需缓学或因丧能需免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附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报户籍所在地街(乡、镇)政府或区教育局批准后,发给缓学或免学证书。

(二)合理划定范围,坚持相对就近入学

各区教育局应根据本区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为每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划定服务范围,并于6月15-18日向社会公示。

确保符合条件的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权利,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入学办法详见经市教育局批准的该校招生简章。

(三)统一印制,依规发放《通知书》 《通知书》由各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统一管理、统一发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通知书》须经区政府盖章后方能生效。各区街(乡、镇)政府或由政府授权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在7月3日前举行简朴、庄重的仪式,完成《通知书》发放工作。

(四)依法办事,按时办理入学手续

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到指定学校入学,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2014年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报到时间:小学为8月24-26日,初中为7月5-6日。

从2014年秋季起始年级开始,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即不得享受“分配生”资格。择校生的认定,以《通知书》为准,学生实际就读学校与《通知书》指定学校不一致的即为择校生,特殊情况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甄别研究认定。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不是择校生。

二、切实做好民办学校招生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民办学校招生的基本政策和工作要求

1.坚持义务教育“政府通知入学在先,民办学校招生在后”的基本原则,组织好民办学校招生工作。

2.全市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办法

1.凡到民办学校报名的学生,必须先持《通知书》到政府指定的学校报到,办理有关手续。

2.全市民办学校入学报名时间统一为7月8日全天,不得设臵报名资格条件限制。每位学生只能选报1所,重复报名无效。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

3.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其计划比例按4:6安排;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

4.自主招生可采取查看个性特长和素质报告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办法进行,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择优选拔新生。

5.电脑派位时间全市统一为7月15日。

以上所有学校应于7月20日前完成新生入学录取工作。

(三)加强民办学校新生入学管理

1.各民办学校要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民办学校新生入学政策,制订本校新生入学方案和自主招生办法。其方案和办法须报所在区教育局审定后方可实施,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2.各区要对本区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校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宿舍标准和后勤服务设施条件、师资配臵等办学条件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结合全区生源情况,核准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示,报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备案。各有关区教育局和学校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新生入学。

3.各区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所辖民办学校新生入学工作的管理,认真把好各个环节,严格按程序组织新生入学。对违反新生入学政策和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整改不力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小学毕业考试工作管理 各区教育局要依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教基〔2014〕5号)精神,做好小学毕业生评价工作。

今年全市小学毕业考试时间统一为6月14日(星期六)。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两科,每科考试时间均不得超过90分钟,不得增加考试科目。严格小学毕业考试的三级职责,即:由市教科院统一标准,区教研室具体指导,学校命题并组织考试。规模较小或暂时缺乏命题能力的学校,可以学区(或“片区”)为单位组织命题与考试,但不得组织全区统一考试。农村小学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各中心小学命题、组织考试。办理了跨区入学手续的学生仍在原就读学校参加毕业考试。

各区教育局要进一步加强小学毕业考试的领导和管理,各校要成立考务小组,负责领导、组织考试、阅卷、登分等工作。各区教研室应综合写出质量分析报告,于7月3日前报市教科院。

各民办初中学校招收新生,不得与小学毕业考试成绩挂钩。

四、进一步加强新生学籍管理

1.凡因搬迁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跨区入学的小学毕业生,应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学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登记表,学校审查同意后,分别到所在区教育局和跨入区教育局办理跨区入学手续。办理跨区入学手续时间,全市统一为5月26-30日。各区教育局应将跨区学生有关档案集中,于6月24日(星期二)上午到指定地点办理交换手续(地点另行通知)。

对已办理跨入手续的小学毕业生,各区教育局应根据相对就近原则,为其安排初中学校并发放《通知书》,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一般直接安排到其初中部就读。3.凡被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武汉市体育学校、武汉市艺术学校、武汉体育舞蹈学校、民办学校录取的新生,应持已到政府指定学校报到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后的《通知书》,到被录取的学校报到注册。

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应于7月20日前向所在区教育局报送新生录取名单,7月25日前各有关区教育局持学校录取名单到市教育局基教处办理同意调档手续。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直接向市教育局报送录取名单并办理同意调档手续。上述学校凭新生调档通知单到相关区教育局基(中、小)教科办理跨区新生调档手续。各有关中小学应根据市教育局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学籍转移手续,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五、有关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备受人民群众关注。各区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维护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行动。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严肃纪律,抓实抓好。4月底前,各区教育局要将本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2.广泛宣传,强化引导。

各区、各学校要坚持公平、公正、便民原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政策规定,做好对社会和家长的政策宣传、引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向社会公示学校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录取办法,切实规范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治理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有关精神,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择校入学。本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实施方案、各民办学校新生入学方案及招生计划要自觉向社会公开。

3.严肃纪律,强化管理。

根据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不得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试规定。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任何学校不得抢夺生源和举办相关培训班,不得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禁止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任何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要保持治理择校乱收费高压态势。巩固治理乱收费成果,防止反弹。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特别要治理通知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择校费的行为。

各区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试行学区化办学。各学校要依法均衡配臵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均衡编班,不准举行任何名义的新生摸底考试,不能以任何名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不得擅自在学校举办实验班。

全市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要切实做到“十不准”:一是不准提前组织报名;二是不准做任何违规宣传;三是不准以考试方式招收新生;四是不准将社会性学科竞赛成绩或社会办学机构的测试结果与新生入学挂钩;五是不准以任何形式擅自承诺接纳新生;六是不准向民办学校推荐新生;七是不准以联合办学的名义违规招生;八是不准超计划招生;九是不准超范围招生;十是不准超标准乱收费。

4.完善制度,强化追责。各区教育局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特别是民办学校新生入学工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责任制度,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对违反新生入学政策和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市教育局将对各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管理不力的区,将通报批评;对违规的民办学校,将视情节轻重,调减次年招生计划,甚至撤销学校招生资格。

第三篇:市教育局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市教育局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体局),市区各有关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我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在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使学生举止文明高雅,形成遵守社会公德、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相关心、关心集体、珍惜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先人后已的好风气。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突出时代特点、学科特长和学生特色,把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服务性、社会实践性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针对第一课堂所传授的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提高层次,突出主旋律,提高品位,体现素质教育特色,注意多样化”为原则,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承担民族教育任务的学校还应结合该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展示自我,塑造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同学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保持校园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形式主义。

三是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本着“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从本地、本单位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发挥校园广播站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地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非法彩票等不良文化。各学校要在编创、征集新童谣、儿童诗歌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开展新童谣、儿歌的编创、诵读和演唱活动。

三、组织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各学校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交流和介绍各门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和发现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团队会(日)、社会实践和参观走访等活动。特别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之中。各县(市)区、各学校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要因地制宜,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教育资源,既可以突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内涵的某一方面,并进一步具体化;也可以选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一种精神,并结合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动活泼地进行。

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各学校可开展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的歌曲,做一件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后最想做的有益的小事等活动。有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参观长征旧址、凭吊红军烈士等活动,也可联合有关方面组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区域内中小学校都参加,并形成一定声势和影响。

四、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各县(市)、区教育局(教体局)、市区各有关学校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的交流活动,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要特别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校长为首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感。各中小学校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强力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体局)和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今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吸引家长和热心中小学教育的各方面人士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努力使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课间、课后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实效。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交流、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及时总结、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好思路、好经验。我市将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校园文化风采电视展播活动,推荐我市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并在适当时候表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了解、指导和宣传各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属中小学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于7月8日前以打印稿1份和电子文档(WORD格式)形式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党费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党费工作的通知

机关党委所属各党支部:

根据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相关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党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党费收缴工作。

各党支部要按照党章和党费工作有关规定及中央组织部有关政策答复意见,做好党费收缴工作。(1)党支部年初核定党员月缴纳党费数额,年内一般不变动。每名党员月缴纳党费数额一般不超过1000元,根据自愿可以多交,自愿一次多交1000元以上的,比照交纳大额党费有关规定办理。(2)党费计算基数不包括以下项目: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含个人和单位缴纳部分),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公务用车补贴、通讯补贴、加班补贴、误餐补贴、取暖费、防暑降温费、物业费等改革性补贴,以及针对少数地区、部分单位、特殊岗位、部分人员发放的津贴补贴。(3)事业单位党员的绩效工资中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应列入党费计算基数,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列入党费计算基数。(4)实行年薪制人员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党费计算基数。(5)科研人员党员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取得的奖励和报酬,不列入党费计算基数。(6)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交纳党费以基本离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为计算基数,不包括津补贴,生活确有困难的,经党支部研究同意,可以少交或免交。(7)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党员按学生党员标准交纳党费。各党支部要把按照规定收缴党费作为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基本任务,认真核定每名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数、比例和数额,督促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对不按时、不按标准交纳党费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二、细化党费使用项目。

在遵循党费使用五项基本用途的前提下,以下具体使用项目可以从党费中列支:(1)教育培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务工作者所产生的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师资费、场地费、资料费、门票费、讲解费等。(2)开展“三会一课”、创先争优、党组织换届以及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所产生的会议费等。(3)党内表彰所需费用。(4)修缮、新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为活动场所配置必要设施等所产生的相关费用。(5)编印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和印制入党志愿书、党员组织介绍信、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党费证、党员档案等所产生的工本费,以及购买党徽党旗等费用。(6)党费财务管理中发生的购买支票、转账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上述项目的开支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党费使用管理。各党支部要把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关党委将对党费工作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机关党委2017年6月19日

第五篇: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师生使用手机行为的通知

汉川市教育局文件

川教基[2012]15号

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师生使用手机行为的

通 知

各乡、镇、场、办事处、开发区中心初中,局直各学校,民办汉江学校: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给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加重家长不必要负担、诱发学生攀比心理等不利因素。从目前现状情况综合分析,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确实弊大于利。因此,需要切实规范全市中小学师生使用手机行为。经教育局局长联席会议慎重研究,现就规范全市中小学师生使用手机行为提出如下要求:

一、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市各中小学,一律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课堂,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在校内安装固定磁卡电话、公用电话、将办公电话或班主任手机设定为留守生“亲情电话”、将各班科任教师手机号码留给学生家长等办法,因校制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禁用手机后必要的联系需要。

二、各学校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广泛深入宣传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宣传不健康网站和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在校园内不使用手机、抵制和远离不健康网站、不下载、不传播不健康手机信息、不使用手机考试作弊等良好习惯。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各学校要通过发倡议、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建议家长尽可能不要为学生配备手机。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请家长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督和管理。

四、各地、各校要出台规定,严禁教师在课堂上或学校各种形式的集会上接打手机或收发短信。要加大巡堂力度,对教师违反禁令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作为教学责任事故及时处理。

五、各地、各校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完善相应的校纪校规,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狠抓落实,不断规范师生使用手机行为,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关于“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致全市中小学

生家长的一封信》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学校 管理 通知

汉川市教育局

2012年6月30日印发

共印70份

附件: 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家长为学生配臵手机,为的是联系方便,但经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与家长联系的时间及次数非常少,而用手机打游戏、上网、发信息、看电子书、聊天等的时间却越来越多,手机已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其危害突出表现为: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等与朋友互发短信聊天,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效果;有时手机还会收到一些不规范的、甚至不健康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之间因此而相互攀比,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助长不良风气,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等病患;手机功能齐全,且不断翻新,使学生对手机抱有新鲜感和好奇心,不管上课还是自习时间,不分时间、场合打电话、发短消息,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上网……学习兴趣降低甚至丧失,影响自己、他人的学习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

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

鉴于此,市教育局特向全市中小学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学始,全市中小学生不得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为把这项要求落到实处,我们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1、尽可能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如必须配备也要求孩子不要带到学校去。

2、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

3、加强对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尊敬的家长,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教育局作出的这一规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祝各位万事顺利、合家幸福!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下载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001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