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式下流动人口的管理
新形式下流动人口的管理
古州镇计生站叶永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多为繁荣经济、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流动人口的增加也给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题,是影响控制人口目标的重要因素。当前,流动人口的发展势头需要我们寻找一条有效的管理途径,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管理难题。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归纳起来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具有增幅性;二是从事职业具有广泛性;三是流动来源具有地域性;四是滞留时间具有不稳定性;五是暂住具有边远性;六是年龄结构具有青壮年性;七是文化程度具有多层次性。
二、新形式下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
1、加大城市设施的压力。流动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生活服务、供电、供水、文化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2、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隐患。流动人口来源地不同,结构复杂,相当一部分人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并有流窜犯罪分子也夹在其中,伺机作案,是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
3、登记办证难度加大。流动人口职业不稳定,进出流动性大,房屋出租混乱无序,让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者无法调查了解,难以掌握控制,加之流动人口受居住条件和从业条件的限制,他们居住和职业经常发生变化,很不稳定,施工单位人员进出频繁,给登记办证工作带来难度,造成管理上的失控现象。
4、给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流动人口壮年居多,据统计,处于生育旺盛的育龄妇女占流动人口妇女总数80%以上,许多育龄妇女没有流出地生育状况证明,而且流动性很大,居住分散,对其生育状况很难如实掌握,超生、逃生现象严重。
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并结合实际,就新形式下如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谈谈笔者的看法和管理建议。
第一、健全必要的全国性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依法治国也是指导流动人口管理基本方针,是从行政管理转向法制管理的有效途径,流动人口长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法制化管理。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历史的必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流动人口会继续增加,因而加强其管理的法制建设也势在必行。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繁杂,且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在处罚种类、幅度有矛盾之处,不便执行。为了使流动人口的管理人员有法可依,增强他们的执法信心和决心,须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一部统一的《流
动人口管理法》,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提高立法层次,规范管理行为。对流动人口管理中涉及的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明确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加强管理同时突出对流动人口权利的维护,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法》时要结合户籍改革立法, 对流动人口入住城市、子女教育、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享有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使流动人口正确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要对各地针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清理,及时废除过时的法规,取消带有歧视性的政策,人口的管理必须要从形式上实现统一。
第二、抓住主要环节,明确指导原则
流动人口的出现是和商品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计生部门是做不好的,只有公安、工商、税务和劳资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重点明确其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职责,并提出量化指标要求,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奏效。目前,不少地方和单位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在指导思想上缺乏全局观念,重视个体居住固定者的管理,轻视临时暂住户、租赁户、无业户的管理;其薄弱环节在于管理措施不配套,现居住地有关部门责任制又落实不严,形成协调工作上的难度。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首先要考虑有利于搞活经济流通,保证本地的利益不受影响。其次是考虑有利于计划生育,避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失控,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明确计划生育管理的制约措施,从而把流动人口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与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紧密结合起来,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第三、加强基础建设,实行属地管理
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是流动人口管理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流动人口长期与户籍地脱离,使户籍地难于对其实施管理。实行属地管理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与本地所有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逐人逐户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并通过司法部门公证,从法律上保证合同的实施;二是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地盘谁清理、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这主要是在给流动人口发放经营执照(户口暂住证)和安排务工时,工商、公安、税务以及劳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对外来暂住或务工的流动人口,必须凭原户籍地乡、(镇)街办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生证明,才可暂住或务工;(2)对已领取证明或临时务工的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要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积极协同做好工作。除明确领导分管外,还应配备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从组织力量上保证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3)对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组织有关人员经常主动的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经营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4)对临时工或暂住户的计划生育管理应与正式工(常住村民)一样的管理,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第四、强化舆论宣传,实行综合治理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必须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首先,要向各级党政干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使他们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尽职尽力地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好。其次,要向居住地的群众和流动人口进行宣传,教育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要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必须实行综合治理,由各有关部门共同负责把流动人口的治安、经营、住房、税务、城建、计划生育等各项管理结合起来抓,制定具体的方针政策,明确管理要求,与原户籍地密切配合,树立全国一盘棋齐抓共管的思想,全面有效地发挥管理效能。
第五、定期检查走访,坚持量化考核
就目前来讲,各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把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纳入人口总体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同时,作为“双文明”评比、年终总结、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行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评比、统一奖惩。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计生证明、生育节育情况,建立流动人口联系制度,并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凡在所属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都要建立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凡因管理工作不到位而造成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应视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计划外生育。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调组织,及时协调和解决管理工作中碰到的矛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
第二篇:新形式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新形式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仍要清醒看到,在当前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要充分认识反腐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既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又要不断坚定信心。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现象得于滋生漫延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强化教育,构筑坚固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广大税务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其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法纪教育,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增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自觉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加强示范和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
加强干部队伍的反腐倡廉教育,要立足于形式多样,要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党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党章》和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坚决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一要坚持正面灌输。健全学习制度,把抓好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举办讲座、个人自学、统一测试等形式,使干部明确可为与不可为,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二要注重典型示范。经常组织干部学习反腐倡廉典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先进事迹,注重发现、培养、树立和宣传本单位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干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文明、优质的服务。三要搞好反面警示。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干部正确对待职务,解决好依法行政问题;正确对待权力,解决好怎样用权问题;正确对待人生,解决好价值取向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要强化自我教育。督促干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找差距,摆表现,挖根源、谈危害,并把反腐倡廉教育向“八小时”之外、家庭及社会延伸,使干部不仅在工作圈,而且在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都能够慎独自省。通过系列教育,使每个干部都做到“五珍惜”,即: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执法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构筑坚固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二、建立健全制度,筑牢反腐倡廉机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具有约束力。要从管权、管人、管钱、管物等环节入手,着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制度,就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用权有责、用权有章、用权有度,做到权力的规范、科学运作,不给税务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权受赌、以权违法等行为制造制度空隙,从源头上预防。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一把手要成为反腐倡廉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定期述职、述廉、议廉、评廉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整改措施。要建立领导责任制、科室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考核,兑现奖惩。要强化过错追究机制,敢于动真碰硬,对不正之风敢抓敢管敢查处,有效防止不廉洁现象的发生。
二是要建立制约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考廉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廉政档案制度、廉政奖金制度、礼金礼品上交登记制度、干部购买私车住房申报制度、八小时外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等。在内部的行政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财务例行审计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基建项目招投标制度。在干部管理方面,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干部考察的制度和办法,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和规范竞争上岗、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落实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制度,落实和完善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探索实行干部任期制度。
三是建立执法责任机制。要建立全员岗位执法责任制体系,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制定岗位执法责任制,推行执法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明确责任、量化指标,做到以事设岗,以岗定责,明确每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操作要求,使业务操作过程中,都能符合依法办事的原则;要按照岗责体系狠抓责任制的落实,使每一个岗位人员都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岗尽职、在岗勤政,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的正确程度,保证干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减少和杜绝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的发生;要严格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要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对于税收执法各个环节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都要进行追究。对岗位责任人出现违章操作,或未尽岗位职责的要做到严肃追究和查处,防止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发生。
五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预警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预警机制,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原则,畅通信息渠道。要通过来信来访、领导班子考察、巡视检查、经济审计、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取有关信息。特别注重从机构调整、人事变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及干部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了解和掌握信息。加强预警信息的评估和分析,对获取的信息要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正确评估和判断腐败行为的苗头和动向,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不断完善机制和制度,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确保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原则的实现。
三、强化监督,构建反腐倡廉监督网络。
强化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是强化党内监督。认真执行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定期上好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重发挥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的作用,着力解决廉洁从税等问题。二是强化群众监督。建立干部廉政档案,结合公务员考核和干部考察,对干部进行全面的民主评议,把廉政考核情况与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挂钩。三是强化社会监督。通过聘请特邀监察员,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工作,组织监察人员深入企业、纳税户走访,问卷调查,发放廉政监督卡设举报电话等形式,从外部对税务人员进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把税收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四是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民主评议行风,纳税服务评价,优化投资环境等活动,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干部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不廉洁行为公开曝光,督促整改。五是加强纪律监督。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行使的事权、财权进行执法监察,建立干部违纪举报制度,认真开展信访调查工作,及时掌握违纪情况和案件线索,全方位防止有法不依,为税不廉问题的发生。
第三篇:新形式下供电企业班组的安全管理
新形式下供电企业班组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中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会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退、买断工龄等诸多政策的实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电力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一、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是重中之中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是:安全 电力行业是技术复杂的产业,也是高危险行业,当前班组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落实安全 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一,专业技能不强,而另一方面,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重专业知识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职工进行培训的同时,老职工也要不断接受培训,特别要强调不能搞单一培训,要实现一专多能,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且努力取得实效,使职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五、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应正确使用重奖重罚原则
在新形式下,为了搞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应正确使用重奖重罚原则,使那些在安全生产中做出重大贡献者,得到重奖;使那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有章不循者得到重罚,这样奖罚分明,不仅可以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提高大家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每位职工都积极参与,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第四篇:新形式下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形式下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加强这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应该采取优化措施,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合理设置仓库位置、改进仓库基础设施、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尽量实现物资零积压,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关键词]电力企业 物资仓储管理 管理信息化 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S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088-01
0、引言
仓储管理是电力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在整个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企业运行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进行采购、使用和储备的各项行为。仓储管理是物资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整个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给物资的运用和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特点
1.1 物资储存量大电力企业的规模大,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大量的物资,因而为了满足这些工作的需要,往往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就每个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方便物资调用,满足企业运行对物资的需要。
1.2 不确定因素多电力企业的物资储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采购周期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有的几个月,有的甚至十几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外界?h境的影响,包括设计变更、方案审定、生产周期、试验检测、物资运输等。同时电力企业的生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生产需求存在较大的变动,加大了物资储备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往往需要采取完善的对策,加大电力物资仓储管理。
1.3 管理工作繁重电力企业日常生产中,物资的存储、调动工作比较繁忙,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确保物资供应到位,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促进整个电力企业有序运行。
2、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意义
2.1 有利于掌握物资出库和入库情况通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仓储管理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物资仓储的有效管理,及时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情况,为物资采购提供合理的依据。另外,通过现代物资管理系统的运用,还有利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促进物资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物资采购风险,为电力企业更好的运用物资提供保障。
2.2 有利于促进库存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输入物资采购、使用等各项信息,能够为物资采购提供科学的依据。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相应的信息,促进物资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把握各项信息资源,也为正确的做出物资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2.3 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全面把握电力企业的物资库存信息,掌握整个电力企业对物资的需求,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对电力企业物资资源的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够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促进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电力企业物资资源得到正常配置的时候,仓储量处于适当的状态,同时也不会出现资源短缺现象,能够减少物资储存资金的使用量,促进电力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3、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化建设滞后就很多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物资仓储管理的时候,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过程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具体应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
3.2 仓库的归属分散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不同仓库库存的物资进行合理调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设置自己的物流中心、分公司、建设单位等,这种布局方便仓储管理进行资产核算。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较为突出,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难以实现对物资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不利于物资流通,影响物资的调度和共享。另外,由于资产归属问题,不同部门存在重复采购的情况,导致资金浪费,影响电力企业效益的提高。
3.3 仓库的设施落后电力企业很多的仓库采用的是以前的仓库,缺乏完善的设施,由于运用多年,设备比较落后,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给物资仓储管理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今后应该重视该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仓库设施建设,更好的满足物资存储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3.4 管理信息化不够在仓储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存在不足,很多电力企业还没有全面采用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在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采取完善措施,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4、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
4.1 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标准,扩大统一物资编码标准,涵盖所有的物资种类。根据物资仓储管理的实际需要,全面细致划分物资品种和属性,从而便利查询和管理,方便日常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4.2 合理设置仓库的位置合理调配不同仓库的物资,实现物资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便利物资流通。另外还要加强对不同部门物资存储的了解,合理进行物资的调度,避免重复采购,实现物资合理有效的利用,促进电力企业效益的提高。
4.3 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现有的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仓储组织设施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加强管理工作。在完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包括电子标签系统、无线设备管理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通过采用这些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高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
4.4 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物资仓储管理理念,确保物资最优存储量,从而具备一定的物资存储量,确保电力企业正常生产和物资供应。在电力企业日常运行中,既不会因为物资供应短缺而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不会因为物资存储量过大而导致存储费用的增加,降低物资仓储所需要的资金,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4.5 尽量实现物资零积压对电力企业物资的供应能力和配送能力进行协调,实现物资零积压管理。提高物资供应能力,确保物资能够及时有效得到供应,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工作人员要做好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库存和电力企业对物资的需要,实现零积压,降低物资仓储资金消耗,促进物资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
4.6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电力企业要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具备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现代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及时淘汰落后的旧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将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内容,让他们熟练的掌握物资仓储管理的流程和技巧。
5、结束语
总之,物资仓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电力企业日常运行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这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认识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提高物资仓储管理水平,实现物资采购、存储、调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系,降低库存,节约物资仓储费用,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的需要,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忠.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J].中国储运杂志,2014(12):101-102.[2] 郑文彬.电力物资仓储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5-56.
第五篇:浅议新形式下和谐监狱构建
文章标题:浅议新形式下和谐监狱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宏伟目标,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给监狱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当前监狱工作必须紧扣和谐理念,用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工作。
一、和谐监狱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和谐监狱首先是充满活力的。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它必须有基础,它的基础就是有活力,有活力才能达到和谐监狱的目标,包括政治建设的活力、经济发展的活力、思想文化的活力和监狱管理方式进步的活力等等,构成了一个监狱应有的活力,只有活力才会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有和谐。
(二)和谐监狱必定是有序的。监狱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会促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文明化。
(三)和谐监狱必定是以人为本的。狱警各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物质、文化生活能够得以满足,罪犯能够安心踏实改造。
(四)和谐监狱必须是公平、公正的。和谐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狱是否有一个公正的环境、公正的规则、公正的条件和公正的机会。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功者赏,过者罚,奖惩分明。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监狱的发展才会昂扬向上,监狱的工作实践才会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监狱不和谐的表现
1.狱警与服刑人员的冲突。一方面,由于狱警身着警服,代表着国家执法,自身优越感很强,居高临下的状态时常存在,无形之中拉大了狱警与服刑人员的距离;另一方面,服刑人员本身有犯罪行为,心理上背着包袱,认为低人一等,还有人认为判处不公,抵触情绪较大。
2.狱警与职工的利益冲突。狱警作为国家公务员,有执法的权利与义务,而职工虽同在一个监狱,但收益比狱警明显偏低,既无警服穿,也没有执法权。由于收入分配以及地位的失衡,狱警与职工的冲突时有发生,职工不满、低看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
3.狱警和狱警的冲突。狱警虽同为警察,但随着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狱警与狱警之间的竞争或冲突在加剧。一是互相攀比。二是勾心斗角。三是违法乱纪。
4.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与监狱工作实践的需求不和谐。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颁布和实施揭开了中国监狱发展的新篇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过11年多实践的检验,这部曾经被监狱工作者奉若珍宝的法律越来越暴露了它的缺陷与不足:首先是操作性不强。《监狱法》多为宏观层次上的规定,很多法律条文属于大政方针,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而且又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继而让监狱执法者产生了“有法可依,无章可循”的迷惘。其次,法律调整力度不够。有些法律条文的规定不甚明确,导致相关法律主体在实践中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在监狱刑罚执行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
5.监狱与社会其他部门机关不和谐。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监狱属于地市监狱,业务上受湖南省监狱管理局管辖,而在财务和人事上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司法局管理,这种管业务不管人事、管人事不管业务的多头管理模式容易造成省局和州局对监狱工作的评价、管理上不一致。
三、构建和谐监狱的方法和途径
(一)内外结合,消除影响构建和谐监狱的不利方面。
1.对内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狱警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狱警虽是执法者,但不是统治者;服刑人员虽是受教育者,但不是被施暴者。狱警要切实维护法律、政府和执法者的尊严,充满人文关怀,使服刑人员心服口服,自觉接受教育。
2.对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剧、电影、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狱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规定,为监狱工作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
中国监狱未来的改革发展,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普遍发展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使监狱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行”。首先要随着经济、政治、文明的发展,制定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完整的《刑罚执行法》。其次是要建立以“刑事立法———刑事适法———刑事执行”为骨架的一体化刑事法律体系。再次是根据监狱工作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及时修改、补充、整理监管工作的各种制度、规定,并彻底贯彻执行。
(三)理顺监狱内外关系,更新管理体制,为监狱工作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吉首监狱因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