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论文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也正处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入就业的快速时期,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比例正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都表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内在条件已经具备。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当前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下,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也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 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但是,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政府以及农民自身等诸多原因,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表现有: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侵害农民权益;流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存在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土地流转租金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水平低等诸多问题。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缺乏保障、以及失地农民就业难等问题而引发的农民上访、与政府及相关单位发生冲突的事件已越来越多,性质也越来越严重,由此而涉及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这些紧张的关系己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的隐患。
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探索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保护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农民权益
正文
目前,我国拥有7亿多农民,显而易见,农民问题已经不仅关系到农民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稳定。虽然我国理论界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与关注在不断加强,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丰,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具体解决办法尚不多,农民问题的研究仍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问题则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它承载着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越来越突出,社会保障功能相对有所弱化,但是,在我国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破除。农民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的前提下,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土地保障阶段,土地自然就成为我国7亿多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因此,国家在制定土地政策法规时的立法价值取向是否体现人权保护与社会公平与正义、所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否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以及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是否高效与便捷等,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土地流转立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激活了农村土地利用率,使得农村土地逐渐走向相对规模化经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出:农村土地分割零
碎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冲突、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市场不协调等,这种情况使家庭承包责任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土地流转,促使土地向种植能手、农业企业、经营大户集中,使分割零碎的耕地得到集中,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水平,因此,土地流转是协调我国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但在这一进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体不同程度地损害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益,如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强迫农民卖地,村委会以集体名义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租金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水平低;流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存在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侵害农民权益等诸多问题。等等。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对土地流转中与农民权益保护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将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财产权利、保障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作为规范及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首要问题考虑,以切实保护好我国7亿多农民的土地权益,稳定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着实有效地解决好农民问题。
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侧重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和规范化研究,并且开始了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研究与重视,对于如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允许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已是我国各界所达成的共识,中央也适时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肯定与引导。但目前中央政策明确许可与鼓励的农村土地权利流转仅仅限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则是允许有条件的流转,也即只有在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条件下,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才可以流转。目前,我国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国家法律规范已在制定之中。
由于我国对农村土地权利的流转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土地权利的流转也没有法定的定义,因此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权利流转制度体系相当复杂,对于土地流转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在全国各地区的实务操作中,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宅基地转让制度、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和农用地转用制度等都使用了土地流转这一概念。其实,这是从广义上理解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的具体表现。
广义上,农村土地权利流转的概念可理解为我国农村土地各类使用权的转让和流通,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若从狭义上理解,其单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即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其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从理论上讲,农村土地流转既有涉及农村土地性质的变化(有学者称之为土地产权的变化),也包括农村土地用途的转换(有学者称之为土地功能的转换)。就土地性质变化而言,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产权的变更或转移。前者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更为国家所有;而后者则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即在不改变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实现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对于土地用途转换而言,主要是指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转换为非农业用途,这即可能包括土地所有权不变条件下引起的用途转换,也可能包括土地所有权改变条件下引起的用途转换。前者比如农用地转换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后者比如农用地转换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根据我国土地流转主体的不同,狭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可进一步细分为土地的初次流转与再次流转。农村土地初次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人(也即农民集体)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移给经营者(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组织内部的普通农户);而农村土地的再次流转则是指承包经营权拥有者(主要是指普通农户)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主要指土地的使用权)再次转移给其它经营者(既包括其它的普通农户,也包括如工商
企业、经营大户或其它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
科学厘定农村土地产权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根本前提。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模糊,权利主体虚位;土地承包权残缺;农村土地使用权不完整与不稳定:以及土地调解制度等土地法规的缺陷,这都是土地利益冲突的重要诱发因素。在新形势下,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权力制衡机制和农村土地征收收益分配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维护上地市场秩序的需要,又是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根本要求。
维护农民的土地利益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现实诉求,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来讲,土地资源是他们赖以生计的基本资源,如果丧失了土地,农民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几乎无法进行生存下去,在我国的农村集体上访案件中,有接近60%的上访案件是由于农民土地利益问题得不到保障而上访。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假如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长时间不能得到解决,这种做法对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只有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并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和利益,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才能确 保农民的土地利益得到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我国7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它影响到农村的持续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稳定,所以,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冒进,更不能忽视农村发展现状而盲目推进,急于求成,它应该在不断完善土地政策法规,坚守基本原则与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的基本前提条件下逐步实施。
首先,必须坚持把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我国开放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出于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为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的。然而,在我国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由于相关制度法规没有及时得到完善,立法严重置后,导致了大量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不同主体的不同程度上的侵犯,所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把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为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规模经营,而忽视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大量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失去其赖以生存的上地却没有得到与之对应的补偿与安置,那么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本身也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我国幅员辽阔,省市自治区较多,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以“规模化经营”为借口,实则勾结开发商吞占农民土地的行为。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应该以有效的制度保障为基本前提,如果在没有基本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强行推行这一制度,不顾我国7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势必会引起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长远上看,这将是得不偿失的,而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努力,也将会付之东流。
其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按照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规定,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是坚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我国农村土地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取代。可见,是否能坚守住十八亿亩耕地这一条红线,关乎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所以,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土地保护制度。
最后,必须保证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要确保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必须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适度的规模经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必然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立法的滞后与实务经验不足,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也将是在所难免。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当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中央允许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之间并不必然矛盾,反而是若能建立起一个完善成熟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民就能从几千年的土
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上地将不再是他们最后的生活保障。所以,构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的过程也将是一个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过程。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仅可以发展农村上地的规模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且还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带动和繁荣农村经济市场。但是,不论土地流转利益有多大,前景有多么广阔,都要确保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得到最坚实的保障。虽然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民占我国人口多数的现状仍未改变,且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持续存在,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民仍然是我国弱势群体,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更需要政策和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许恒周,曲福田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障.农村经济,2007(4).2.史清华,徐翠萍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行为的变迁和形成根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姜海,陈江龙,曲福田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6(1).4.张元洁,王文昌农村上地流转中的现存问题及其制度完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7).5.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6.杨玉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7.李徐伟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之探讨.
第二篇: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 周雪来 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江苏徐州市221000 摘要: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情况屡见不鲜。如何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突出问题从河南省土地流转现状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不完善等是土地流转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深入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情况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Abstract:I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rural land circulation peasant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ommon damage.How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and urgent realistic probl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land circu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ought: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employment instability,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progress will be slow, rural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is not sound, land circulation intermediary services imperfect land circulation speed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happy.A deep insight into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peasant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damaged condition and the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关键字: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权益
1.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1流转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土地流转形式较多,如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和入股等,而租赁是当前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最主要的形式。农村土地租赁不仅发生在农户之间,发生在农户与集约经营公司之间,部分由村集体集中租赁的情况也有出现。城郊农村土地流转,其实现方式以集中统一流转为主;地处偏远的地区,则更多的以分散的方式在农户之间进行。
1.2流转动力:一是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加上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农民就业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非农就业农户开始萌生将承包地转移给纯农业农户,纯农业农户也计划扩大经营规模,农村土地流转自然而然就发生了;二是劳动力外流引起家庭非农收入增加,外流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获得稳定的收入之后,非农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从事农业生产将不再有比较优势,农户会逐渐降低经营土地的兴趣,最终放弃边工边农的经营方式,把承包农地转租出去。
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近3年来,当地土地流转面积和土地流转农户所占比例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免交农业税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扩大耕地面积的热情。多数农户不想放弃土地,他们把土地当作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恋土情结的作用下,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在我国明确长期坚持承包经营制度后,农民的“土地增值意识”明显提高,尤其是城郊农民。
2影响河南省土地流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截止到2007年底,河南省实现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为634.9万hm^,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总数为1931万户。其中农户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02万hm。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4.8%,比2005年流转总面积净增9.4万hm。增长45%。总体上看近几年河南省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流转进程加快。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出生年1990、性别男、籍贯河南商丘、联系方式***。
2.1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
2.1.1就业没有门路,技术、文化的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部分劳动力无处就业。
2.1.2农民工在就业环境不理想,农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拖欠农民工工资比比皆是,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但是农民工转移成本太高,如子女就学费用高等
2.2小面积种植经济利益不高
每亩地春季投入最高,将近500元,夏季投入稍微少点,将近300元,在没有天灾并且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亩收入2000元,除去投入,还剩1200元,一家按4口算也就是三个人有地,每人1.3亩(按河南商丘睢县农民土地划分标准)。也就是4亩。年收入4800。这还是最好的收入,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收入就更少了。
2.3转让承包金也不少。
每亩承包转让金在100~200元之间。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出外打工,自己的地没人种,自己种得不到管理,农忙时又没有时间,所以他们选择把地承包给别人。
3农村土地流转中强势群体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博弈中,农民群体由于先天的弱势地位造成其权益常常受到国家、土地发包方或基层政府以及土地受让方的侵害。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侵害行为,才有可能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构中采取必要的倾斜性制度安排,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3.1国家对农民权益的侵害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国家对农民权益的侵害行为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地进行征收或征用的过程中,农民往往因为国家的失范行为而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具体而言这些侵害行为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3.1.1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享有对农地的最高处置权,操控整个农地征收过程,土地的征收价格以及对被征农地的补偿标准都是由国家来确定的。因此,在土地征收中往往出现国家随意压低补偿费、补偿费不到位、征地补偿分配混乱等情况,从而造成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1.2国家对于公益性征地的标准、范围等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大量实为商业用途的征地行为却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被国家征收或征用,从而造成农民的利益再一次受到侵蚀。
3.1.3在土地征收和补偿款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农民的参与性差,很多操作缺乏公平、公正的程序,透明度不高,且缺乏畅通的申诉渠道,从而导致农民的权益主张和权利诉求常常受到严重的排挤,财产权利受到严重的侵害。
3.2地方政府作为土地所有权的实际行使者和土地流转的实际推动者,替代了农民对土地的处分权,造成基层政府常常以“集体所有”的名义掩盖对农民权益的侵犯和掠夺。具体的侵害行为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
3.2.1操控土地流转。发包方或基层政府或是基层干部往往凭借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和行政权力,甚至以土地流转作为增加当地收入的手段,强迫农民集中土地从事某种生产,或是强行将农民土地流转给商业资本,严重损害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
3.2.2扭曲土地流转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和农民缺乏谈判能力,发包方或基层政府或是基层干部往往利用行政权力操控土地流转价格,以行政强力的不当干预来压低价格,严重损害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增值利益
3.3土地受让方对农民权益的侵害
在土地流转中,由于农民自身的分散性以及权利意识的淡薄等原因,导致农民严重缺乏与受让方平等谈判的能力和可以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致使受让方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挤压农民利益,具体表现为:
3.3.1土地受让方获取了土地流转的绝大部分利润。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2007年的调查显示: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有20%-30%留在乡(镇)以下,其
中农民的补偿款占5%-10%;城市政府拿走土地增值20%-30%;各类城市房地产公司、开发区、外商投资公司等等,拿走土地增值收益的大头,占30%-50%,这极大挤压了农民的土地流转利益[3]。
3.3.2借政府力量压低土地价格。
3.3.3采取强迫、利诱或欺骗等手段获得农民的土地。
4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4.1.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般而言,次级行动团体可能不会使创新的收入有任何增长,但是如果法律赋予他们一些离散性的权力,他们可能会使初级行动团体的部分额外收入转化到他们手中。因此,如果不能有效的预设和解决地方政府参与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地方政府的支持激励就不足,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创新与流转将缺乏地方政府次级行动团体的有力推动。加快对土地依赖程度较弱阶层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流转的有效性。为化解地方政府因土地收入减少而产生的强烈阵痛和可能会出现的土地市场恶性竞争以及规划区内外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不均等新矛盾与新问题,还应该完善相应的土地增值收益税收法律、法规等,使地方政府以不同的税率提取税收的形式参与到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中来。另外,还应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社会福利配套制度的创新与改革。2.建立有效的市场规则。集体建设用地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冲击,在长期来看对市场体制的建立是有益的。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引入集体建设用地的有限竞争,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的市场,逐步向更开放的市场过渡。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充许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流转。只有开放土地市场,形成潜在的进入压力,即存在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获得较好的市场效果。而为了维持有效竞争,更需要政府制定市场规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适度竞争、有效监管。要对建设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起包括用途管制制度、统一规划制度、分区制度、用地指标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市场规则。
[1]杨丽莎.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分析[C].贵州大学2011,(06).[2]李跃.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4).[3]高雅.河南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C].郑州大学,2007,(04).[4]张安毅.中国农民土地收益保护路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08).[5]张扬.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C].沈阳化工大学.2011,(11)
[6]潘佩佩.农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7]刘丽霞,韩喜平.农地制度:“公权”与“私权”博弈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经济纵横,2006(9)10-12.
[8]刘双良.孙珏.马安胜.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C]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2009,(04).[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4.[10]陈成文.农村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11.[11]宋德新,马绍峰.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法律制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2):85)89.
第三篇:农村土地流转论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国家关于扶持粮食生产、减免农业税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季节性返乡耕种土地,农村土地的供需矛盾开始突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速度较前明显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对土地的依赖性,但是,仍有85%以上的农民基本依靠土地的种植或养殖收益维系生活,随之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也随之日渐增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笔者利用工作和参与调解的便利条件对綦江县安稳地区进行了调研,走访了各村主要干部以及50位农户,现对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特点
调查表明,我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速度快、类型多、行为欠规范以及少量违法流转行为存在等4个方面的特点。
1、流转速度加快,渐具规模。自1996年土地二轮承包以来,安稳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呈逐年递增之势,流转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所涉农户不断增多。目前,各村流转的土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约10%以上,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数约占总农户数的30%。
2、流转类型多样,比例不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以流转主体为标准,以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流转为主,流转面积约占总流转面积的90%。以流转对象为标准,可为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荒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中以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约占总流转面积的80%。
以流转方式为标准,可分为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投股或参与股份合作等其他方式流转。其中以转包、出租为主,约占总流转面积的70%以上。转包中又以外出打工或经商农户,将土地转包给亲友或本村其他农户居多。出租中又以租给个体工商户开办采石场为主。以流转是否签订协议为标准,可分为协议流转和无协议流转。其中协议流转农户略占总流转农户数的60%左右。协议流转又分为书面协议流转和口头协议流转,其中口头协议流转占协议流转的绝大多数,签订书面协议流转的农户不足总流转户的10%。
以流转是否有偿为标准,可分为有偿流转和无偿流转。其中以无偿流转为主,约占总流转户的60%以上,有偿流转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以流转是否履行报批准、备案或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书变更登记程序为标准,可分为批准流转、备案流转、登记流转和自行流转。其中以自行流转为主,占总流转面积的98%。
3、流转行为欠规范,缺少管理。
流转行为严重不规范,表现为自行流转多,报批准、报备案的少,申请变更登记的根本没有;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书面协议内容不规范的多,规范的少等。镇、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4、部分耕地被非农业化,有少量的非法流转行为存在。
我镇有极少部分耕地被转为非农用途,主要用于煤矿、非煤矿山、住房、小城镇项目建设等。这些建设用地只有大多数履行了批准手续。其中,非煤矿山建设采取向农户租赁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自己名下,用于非农生产。
(二)流转原因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致有下4方面的原因。
1、农户之间买卖房屋后,为了耕种土地的方便,买卖房屋的农户绝大部分都要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如,住在甲社的农户不便于跑到乙社去耕种土地。这是过去几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2、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土地二轮承包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使得农村原本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导致大量劳动力纷纷向本地农村二、三产业或向外地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中有一部分带动全家转移,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
3、非农建设项目的需要。如:布衣山寨的建设、萤石矿厂、乡村公路以及大量开办的采石场都是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高速公路、210国道和松藻煤矸石火力发电厂的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属于国家依法征地不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范畴。
4、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村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种植大户,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这种现象在我镇很少。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情况的分析
(一)流转纠纷特点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纠纷数量大,递增趋势明显。自1996年土地二轮承包至2003年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总体比较稳定,流转双方当事人大体能够保持现状,相安无事。因此产生纠纷的微乎其微,纠纷所涉土地面积占流转总面积大约2%左右。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松藻煤矸石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征地以及采石场的临时占地,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数量巨增,还有煤矿采空区对地面的影响而引起的纠纷数量日益增加,流转纠纷所涉面积占各类土地纠纷所涉面积的30%。
2、当事人之间矛盾激烈,易引发其他纠纷。
流转纠纷,是流转当事人之间基于流转合同的履行或解除而产生的关于承包经营权的归属或相关费用等方面的纠纷,属于合同类纠纷。此类纠纷由于涉及农民“命根子”利益,一旦形成纠纷,当事人之间对立情绪大,互不相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很容易引发以下纠纷、事件。
一是民事纠纷,主要是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类侵权纠纷。当事人之间因争抢土地,抢种抢收,导致毁坏庄稼,甚至打架斗殴,引发财产、人身损害纠纷。这种因流转纠纷引发的财产、人身侵权纠纷日渐增加,目前约占到流转纠纷总农户数的30%,此类纠纷往往形成当事人之间的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如上坝村村民张某和刘某之间为了两小块耕地(约0.3亩)的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不服调解,刘某将张某种植的白菜撤了,张于2005年5月起诉綦江县人民法院,因未登记确权而撤诉,但至今双方的纠纷仍未解决。
二是行政纠纷,如,崇河村六社的村民王某一家,因高速公路建设征地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和土地补偿数量发生的争议,行政诉讼经过了两次一审、一次二审才告结束;古南镇的居民张某原是大堰村三社的村民,因松藻煤矸石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征地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纠纷,行政诉讼经过了两次一审,仍不服,现正在民事再审之中。
三是上访事件,如,松藻煤矸石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征地时,由于农民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规定的补偿土地的面积和标准不理解,曾上访到了建设部,又如张某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不服,上访到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3、纠纷调处难度大,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很多纠纷当事人摆出不争到土地誓不罢休的架势。不仅镇、村组织难以调处,形成诉讼后,法院的调解往往也很难奏效。作出判决后,败诉方当事人也常常坚持上诉,甚至上访,将矛盾不断扩大升级。
4、纠纷隐患大,基层干部忧虑重,对策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存在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管理失缺,绝大多数流转行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纠纷的隐患.农村干部虽然深感忧虑,但还没有足够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纠纷形成原因分析
上述流转纠纷的形成,既有宏观上政策和立法的原因,也有微观上行政管理、流转行为自身欠缺的原因。
1、政策的调整。1996年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以来,国家征收农业税和按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2005年调整为免征农业税,并实行粮食直补,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这使得农民承包经营土地所负担的费用日益减轻,收益随之提高。我市从2003年逐步减少并从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以及退耕还林的补贴,原本因为承包经营土地成本高收益低,外出谋生而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的农民纷纷返回,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这部分农民都是争议土地的原承包经营权人,但由于当初流转时与对方约定不明,受流转方理解为无偿转让并在土地上作了大量投入,或者因当初对承包经营权无所谓或着急外出打工一时找不到受流转人而将土地抛荒后,经村安排给其他人种植的,但土地使用权证书上的权利人仍记载为原承包人等原因,受流转方不让出争议的土地而形成纠纷。特别是,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粮食直补的发放到位,土地承包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因此许多以前撂荒弃耕的土地现在又有人要求耕种。一些自行将土地进行流转的农户也纷纷将土地收回,而一些在二轮土地承包中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也都开始要地。有的村民小组进行了合并,由于合并前的小组每户承包土地面积不同,合并后的小组有的村民要求重新分地。加上集镇建设、厂矿建设等征地面积的增加,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农民之间为争夺土地承包权、确定承包土地的界址、承包土地被征用后补偿费的分配等问题,经常会发生纠纷。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生活来源,这样,曾经一度缓和的土地承包纠纷又再度突出。
2、立法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的第五节第三十二条至第四十三条,共十二个条文。内容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各种流转方式应当履行的程序性要求,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如第三十七条中“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的规定,在实践中没有起到约束当事人流转的作用。原因是《土地承包法》中对不依法履行上述程序性要求,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没有相应的规定。所以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很随意且不受拘束。2005年1月19日国家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作出了比《土地承包法》更为细化的规定,但对本文提及的上述问题仍未能给出具体的解决依据。
3、证据方面的尴尬。在面对大量涌出的、直接关系到所涉当事人“命根子”的利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的这一类纠纷,镇、村领导尽管非常慎重,但仍然难以避免这样的尴尬:纯粹要求当事人举证就难以保证结果公正,因为很多流转户之间根本没有流转协议,举不出证据来,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是也难以保证事实公正和法律公正的社会效果,同时考虑基层社会稳定又可能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因基层组织的不理解不配合导致裁判难以顺利执行;有些案件尽管法院裁判并无不公,但败诉的当事人会不断上诉、申诉、上访.这样一来,法院不仅没有解决纠纷,还成了被信访的对象.而且当事人也因为自身的行为,使纠纷解决的成本不断上升,成为基层稳定的隐患.4、流转行为的不规范。《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实践中,流转行为存在严重不规范的现象:
(1)以农户自行流转为主,极少履行报批、报备案或申请变更登记等法定手续,流转任意性大.按照《土地承包法》报村里同意或备案的流转只占到全部流转面积的不足5%。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次,几经转手,原承包经营权人外出回来后不知向谁要地,而村里也不尽了解,容易产生矛盾。
(2)农户流转以口头约定为主。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承包人在流转时原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太重视,所以一般情况下流转约定都不是很明确。有些流转虽有明确的口头约定,但因没有书面记载,流转双方容易产生矛盾,一旦形成纠纷,还难以查证约定内容。
(3)为数不多的书面流转协议,大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概念不清、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确定等问题。如不少协议上有某甲将土地“给”某乙种植或养殖的条款,形成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对这些含糊的文字,均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原则进行解释,流转方解释为“转包”或“代耕”,受流转方则解释为“转让”。
5、镇、村管理服务的欠缺。
我镇没有行之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服务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因为身兼多职无法履行这方面的管理职能,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失控的状态。镇干部忙于本职工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既无管理服务的动力亦无压力,因而使组织形同虚设。而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管理也近乎空白,不少村干部没有管理的意识, 认为村里中心工作都忙不过来,群众自愿流转不必操那闲心。因此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行为.调查中镇、村干部对所在镇、所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流转面积和农户的情况,心中无数,没有一个村建有完整规范的土地流转情况台帐。镇、村调委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调处也是草草的应付了事。
6、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位。土地二轮承包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上记载的土地没有清晰的四至界畔,2004年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后,有的村因农户相互之间存在矛盾也将矛盾户的证书暂且扣留后又忘了发放,这些情况在各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7、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严重缺乏。调查中有100%的农民不知道法律规定的流转方式有哪几种,其法律后果怎样,绝大部分农民认为土地三十内承包权是自己的,流转与村里没有关系,不必报村里批准或备案,认为流转无需签订书面协议,都是邻里家边的,平时相互也了解,口头说一下就行了,立书面协议显得见外,甚至认为,只要自己持有证书,无论签订什么样的协议,土地使用权都是自己的。
8、村级干部法律素质较低。各村干部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一知半解,不完全知道法律规定的流转形式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90%的村干部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村里不必管,不必建立流转台帐。有些村干部对农户报到村里的流转行为的管理也不依法进行,既不要求农户签订书面协议,也不按规定办理批准转户或备案手续。
9、没有土地仲裁机构发挥纠纷仲裁作用。我县今年才设立土地仲裁机构,几乎没有群众知道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以及向谁申请仲裁,各村干部对如何申请仲裁也说不清楚。这使得流转纠纷集中在基层政府和法院。
三、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能否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好流转纠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从立法、行政、村民自治以及司法各个层面,思考应对策略。
(一)立法建议
1、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对《土地承包法》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规定进行细化,特别是增加对违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方面的具体内容。
3、建议农业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进行必要的增补和修正,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4、建议国务院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仲裁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的设立、仲裁的范围、仲裁的程序、仲裁的原则及其他仲裁事项作出明确的规定。该
办法所设定的仲裁程序应简便、快捷于诉讼程序,既便于当事人解决纠纷,也减轻法院受理案件的压力。
5、建议省人大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充分调查本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纠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地方性法规。
(二)行政对策
在目前流转纠纷较多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以达到减少和处理纠纷的目的。
1、依法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县级人民政府对尚未发证的农户,应尽快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证书向农户发放。县级人民政府若委托村委会具体负责发证,应明确下列要求:
(1)确保户户有证。无论过去基于何种原因,现在有什么理由,一律不得扣留农户证书。
(2)保证土块、面积、承包合同及承包经营权证书四者的记载内容要相一致。
(3)加强纠纷调解。对发证过程中发现的因流转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农户间或农户与村之间的矛盾,要加强调解,保证补发证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有关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管理,规范土地承包行为,对承包中发生的各种纠纷及时协调解决。指导村组公开发包、合理确定承包基数。规范承包合同内容,必要时可采用格式合同,但格式合同的起草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条款要平等、具体、全面。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管理,坚持稳定和完善相统一的原则,制止随意撕毁合同的现象。
3、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在对流转行为的管理中,县、镇人民政府应各司其职。县人民政府对变更、撤销、更换、补发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申请,应依法及时审查办理。我镇大堰三社2005年8月向綦江县府法制办申请撤销居民张某的承包经营权证书,至今半年多了仍无任何结果。
镇人民政府应当明确专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部门,做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成果四保障,不流于形式。
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均应加强对流转纠纷的调解,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纠纷。应重视流转纠纷引起的上访接待工作,及时妥善安排调处。两级政府同时还应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全面掌握流转情况,并制定有效预防和处理纠纷的相关措施。
4、大力宣传法律。县司法行政部门和各镇、村应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流转及流转纠纷处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规定,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让农民真正了解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流转的方式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懂得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流转标的、流转用途、流转方式、流转期限及流转费用等内容,告知农民该报批准、备案的要报批准、备案,不能自行其事,倡导农民多采取转包、出租方式流转,少采取转让方式流转,为防止将来情况发生变化时产生矛盾,多进行短期流转,少进行长期流转。
法制宣传的另一个重点,应当提高村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对其中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较为薄弱的以及经常处理土地问题的村干部,要组织专门培训。这对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健康运行,预防和减少流转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5、纠正违法流转行为。对在承包期内违法收回农民承包经营权,或未经发包方同意,将其承包经营的转让给其他人的行为,应当予以纠正。
(三)村民自治对策
流转纠纷大多发生在同一村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村民自治规范管理好流转行为,以减少流转纠纷的发生。并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农民解决矛盾的成本负担。村民委员会要在提高村干部自身法律素质和加强法制
宣传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流转台帐,完善流转批准和备案手续。
1、完善并登记已发生的流转行为,建立台帐。对本村内部已经发生的流转行为,要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调查中发现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流转户,动员并指导其按约定内容补签流转合同,补办报村批准可备案手续。流转合同应一式三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由村收执存档。村委会根据当事人补签的合同的补交的申请,办理批准可备案手续,并将上列情况记入台账。调查、补办手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弄清本村流转情况,也可发现并调处部分已经发生的纠纷,还可消除许多纠纷隐患,可谓一举三得。
2、规范并登记今后的流转行为。对今后发生的流转行为,村委会应当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指导流转户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批村批准功备案或向县人民政府申请变更登记。做到每一起流转均符合手续,每一起流转均有帐可查。这样必然大大减少纠纷的发生率,即使发生纠纷也处理有据。
(四)司法方面的对策
司法部门加强对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调整。对破坏、干扰新一轮承包的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对发包过程中产生的民事纠纷,妥善处理,维护农村稳定。对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本着稳定农村生产关系的原则认真处理,维护生效合同的严肃性,通过办案,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篇:农民权益保护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从社会公正视域
摘 要: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挂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扛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
民问题的初步解央之道。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公正;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社会法
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只要考察一下当今世界较发达国家走过的社会发展轨迹,我们就可以毫无疑义地得出上述结论。所以,社会各界大可不必为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而‚莫名惊诧‛,在研究此问题时,需要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历史观‛。其实,细致考察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就可以发现该问题也是符合上述规律的。因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真正产生是在20世纪80一90年代,而其最初发源地也是在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只是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失地农民问题几乎成为全国都在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公正的视域来对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闯题进行相关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社会公正基本规则与失地农民问题
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的完整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平等、自由、社会合作的理念依据和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的现实依据。【1p6其中,平等理念要求政府应将失地农民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看待。应该充分重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重视失地农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特殊贡献和牺牲,并通过诸如失地农民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的消除、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社区管理的转变等印姻诸多方面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自由理念要求尊重失地农民对于国家所做的贡献和牺牲,并要求国家在土地征用和征收过程中应在法律及政策制定上,体现出对失地农民的特殊照顾。详言之,就是要改革目前征地补偿费分配机制混乱、补偿机制单
一、差别待遇明显、产值计算不准确以及实现角色转换的各种机制缺失等弊端,日】充分尊重和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社会合作理念要求失地农民在主张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必须靠相互的合作和沟通始能完成。‚个体人只有在社会中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竹【啦!失地农民亦应适当理解和包容政府,并积极支持政府合法合理的社会发展规划。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包括基本权利的保证规则、机会平等的规则、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以及社会调剂的规则。【lp2瑾基本权利的保障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现代社会所讲的基本人权亦即生存权的规则。
显然,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就像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求五层次论喇中所讲的第一层次亦即‚生理需求‛~样不可或缺。机会,‚实际上是指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空问和余地‛。{113,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保障其失去土地之后的基本发展机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保障才有可能使其拥有基本发展的权利,不至于因为国家的‚土地征收‛或者‚土地征用‛的公权行为而阻隔或者‚断裂‛。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和社会调剂的规则,显然要求由国家对失地农民因做出了特殊贡献和牺牲而进行符合其比例的分配。这种分配不仅体现在初次分配中,还包括在第二次分配中,甚至也包括在最后的‚结果公平‛条件下不遗余力的照顾失地农民的权益。从某种程度而言,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从社会公正的视
角而言,是部分地违背社会基本公正价值目标的。因此,任何一个致力于为公民谋福利的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在城市化或者说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民生问题,失地农民的问题即其中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作为最广大人民谋取社会福祉的政府,亦不例外。当然,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才有可能从本质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不无天才地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嘲
二、社会公正视域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化解之道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如何在制度设计和建设的范围内实现机会公平,尤其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制度构建,尤显重要。笔者认为。构建以下法律制度对于失地农民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完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于土地征用实行‚保证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不因失去土地而降低生活水平的征地补偿原则‛。同时,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挨言之,征地补偿安臵费用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土地所有权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补偿。土地补偿费应该归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所有;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应该完全归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失地农民所有,用于生活安臵和安排生产。虽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三部分补偿费用的具体受益对象,但我们可以比较确定地推论出:受益的对象主要包括失地农民和集体。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受益对象已惠及到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另外,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补偿安臵标准推算,即使不将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计算在内,仅安臵补助费按底线算也已达到征地总费用的40%,若加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被征地农民至少应得到占征地总费用50%的安臵和补偿费用。可实际情况却是,最拥有发言权和最应该受益的群体——失地农民所得的收益反而最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各补偿对象所占的比重为:农民5%一10%,农村集体25%一30%,政府及各部I-J60%一70%。啊见,现在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把上帝的归还上帝,把撒旦的归还撒旦‛,土地各利益分享主体之间各得其所,并在最大意义上保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牺牲的失地农民的权益。第二,完善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长期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按照两种不同的模式和水平来安排就业,从而人为地将社会公民分为两类不同的群体,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的呼声此起彼伏,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可以说,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与这样的一种二元经济结构紧密相连。所以,中国的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就注定了我国社会改革的脚步只能是。温和的‛、。渐进的‛、‚润物细无声的’’,而非‚激进的‛和‚猛烈的‛。对于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必须与这样的一个宏大社会背景紧密相连。我们认为,任何不联系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亦即社会背景基础上所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都是缺乏现实语境的。而以笔者拙见,此机制的建立,政府作用的发挥亦即政府‚有限政府‛作用的发挥,其意义是非同凡响的。详言之,此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以下但不限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其一,政府应该努力消除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建立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问的统一的就业市场。陋增先。从制度上消除对失地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为此就应该对失地农民给予‚国民待遇‛并赋予其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其次,需要相关立法加速消除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目前我国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主要体现在《劳动法>中,但<劳动法>仅列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歧视四项,而将现实中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排除在法定的就业歧视之外,从而使得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缺少法律依据。尽管在目前<就业促进法(草案)》
中有相关的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其细化程度以及保障力度远远不够。再次,可成立失地农民工会,依靠失地农民集体的力量来消除就业歧视。尽管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并明确要求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区或工作时间的长短,都有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但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政治权利诉求渠道不顺畅等固有的特点,使得各地区吸收失地农民加入工会~直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其二,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失地农民,使其在同等条件下亦有就业之可能。17212,1.-25根据人力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劳动力素质高的个体,由于其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强,故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劳动力素质低的个体要强的多。从失地农民自身因素来看,提高进城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是解决进城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人力资本形成、适应市场规律需求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呢?以笔者拙见:首先,从宏观上讲,对失地农民采取各种优惠的政策,使其完全融入到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主流中来。改变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只顾火车头,不顾火车尾‛之现状,以经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目前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基尼系数‛超警戒线、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同时赋予教育‚机会公平‛,从而奠定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人力基础。详言之。就是政府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教育专项基金;吸引优秀人才,并能最终留住优秀人才,改变目前‚孔雀东南飞‛的现状。其次,从微观上讲,就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实施。啪根据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联合颁布(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该制订中短期培训计划,根据失地农民文化层次差异、居住情况等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使每个失地农民工都能接受职业培训,从而掌握-r]以上的实用技术,提高他们进入市场进行就业竞争的能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网络。利用现有劳动力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各乡镇成人学校为补充的两级职业培训网络,并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奠定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现实基础。
第三。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事实上,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失地农民而言的,在当下中国大规模的失业语境下,这种法律机制应该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目前,劳动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造成劳动报酬差距过大、劳动工资增长乏力、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建立劳动报酬差距的合理标准体系及预警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法律制度和解决劳动薪酬方面问题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圈第四,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失地农民人数的庞大,构建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来说至为重要,尤其是在失地农民普遍感到生活被主流社会‚剥离‛、利益被‚剥夺‛、心理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更加剧了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这项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具体来说,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再教育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等项目。第五。建立并完善针对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法律机制。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表现出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弊端。其中,农村土地产 权不清晰是这种流弊的最重要表现形式。要从本质上解决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失地农民建立一种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而这种引导机制的历史重任毫无疑义的落到了对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建构中。农村的土地市场制度应包括诸如土地产权流转基本规则、市场调控体系、市场运行机制以及土地市场法律和政策规定等等。
三、结论
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公正的视域考虑和探讨此问题,对于当下中国所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需要明确的是,失地农民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中国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各个系统相互配合的产物。显然,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也不例外。只有解决了与失地农民问题相关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现阶段基本人权保障问题、土地所有制改革问题、市场机制在社会各环节中的运作问题等,才有可能从最终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那种认为: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靠一种机制或者一种制度就完全能够解决的想法,即‚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了,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所以,对于目前学术界有学者提出的诸如对现有的各种制度的刁难以及不顾我国基本国情的‚诋毁‛和‚煽情‛,从社会的整体发展角度而言是不可取的。社会的发展靠社会各个阶层的通力合作,即狄骥所主张的‚社会合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个阶层需要一些。合理的‛和‚谨慎的‛宽容。宽容在当下确实是一种美德。诚如考夫曼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宽容原则——多元风险社会的法律哲学‛。嘲 翻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H].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春斌.失地农民安臵和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
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李春斌.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
甘肃为例[EB/0L].中国公共监督网,http://www.xiexiebang.com/ztjJ/ShowArti C1 e.asp?Arti cl eID=
3644,2007-01-10.
[4]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1].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
[6]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
理世界,2002,(10).
[7]毛禹明.农民工培训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培训.
2004。(7).
[8]李昌麒,黄茂钦.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代
理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9][德]考夫曼.法律哲学[H].刘幸义,译,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3:408-476.
第五篇:浅析农村土地流转论文
现实状况与区域分布特征,从而为科学制定政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参照和依托,本文利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年鉴》、中央政策研究室与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测点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等多种统计资料,从发展过程、结构特征与区域分布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概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定量解读。
一、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历程
土地和劳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所关注的两个核心生产要素。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发[1984]1 号)首次提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出“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其后,农村土地流转一直处于自发的原始状态。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出现了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代耕代种、反租倒包等形式。200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此后,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结构特征
从土地流转面积和用途来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通过签订合同实现流转的耕地面积,以及流转后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均不断增长。其中,签订合同的土地流转面积比重不断上升,表明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合法化程度在不断增强。然而,流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比重比较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的自然条件、种植习惯以及销售渠道的限制共同决定的。粮食作为大宗农产品,生产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对较小,成为经营大户规避风险的普遍选择。从土地流向的主体来看,流向农户的土地面积占绝对的规模优势,高于其他三类主体的面积之和,并呈现持续增长,从 2009 年的 10850 万亩,增长为 2012 年的 18006 万亩,增长了 66%。图 9 表明,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仍以农户为主,排在第二位的经营主体是专业合作社。当前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这两者都是以农民为基础,他们的生产经营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基础条件。
三、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分布
按照耕地属性的不同,农村耕地主要包括承包地、自留地、开荒地三类。
首先,承包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承包者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其次,自留地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按政策规定分配给成员长期使用的土地。自留地、自留山和自留草场均属于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出租、转让或买卖,也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农业生产用途。
第三,农村四荒地是指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其流转方式包括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200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四荒地”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土地流转在全国范围内更多是小规模的个案,本文将各项指标的门槛和口径设定得较严格,以便将各方面比较突出的省区凸显出来,使目标区域聚焦更精确,便于对不同方面要求较高的农业产业项目进行更精确的区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