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大全)
海南省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并重点研究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市场特点和
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着力开拓潜力较大的国内市场。我办经过调研,把海
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基本经验概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近几
年来,海南在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的高效农业,以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热带养殖业
等优势产业崛起为标志,农、林、果、牧、渔各业并举的多元化生产结构逐步
取代了粮、胶、蔗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至今年初,已先后评选出32个
海南优质农产品名牌和29个芒果名牌,并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瓜菜生
产由单纯的季节优势向季节——品种优势转变。在稳定发展香蕉、菠萝、芒果
等大宗热带水果的基础上,陆续引进推广种植香蜜桃、红毛丹、印度枣、台湾
莲雾、番石榴、火龙果等一批名特优水果,大大提高了海南水果的知名度和市
场竞争力。
2.农业生产经营向基地化、企业化、产业化迈进。全省万亩以上的瓜菜
基地近40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达15个。这些基地以较高的规模效益辐射
拉动周边地区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带和经济增长点。最近海南正在实施一
项为期5年,营造百万亩椰林的富民、富岛工程。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海
南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建立以各种联合体(公司+农户、集体+农户、农村股份合作)、专业户、庄园主、农场主等新型生产经营关系,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走上企业化、产业化道路。
3.以运销加工为中心组织生产,促进市场农业发展。各级政府加强市场
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运销龙头企业、运输专业大户和流通协会等中介组织,壮
大运输队伍。目前,全省共有城乡农贸市场500多个,有1000多个运销
组织,4000多辆运输卡车和5000多名专业运销人员,形成了个体户、联合体、公司、企业齐头并进,海陆空多轮驱动,千军万马搞流通的壮观局面
。特别是海南到北京、海南至上海两条“绿色通道”的全面开通,对海南瓜菜
运输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海南瓜菜、水果等农产品运销全国28个省市区、47个大中城市以及港澳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为全面推进“订单
农业”的实施,海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亲自带头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产
销指导性计划,加强宏观调控和信息服务。目前,已先后在全国14个大中城
市设立信息点,在全省九大瓜菜集散地和两个港口设立信息站,强化信息服务
功能,加强与岛外省市协作,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
4.以琼台农业合作为标志,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十年来,来琼开发
农业的企业达700多家,其中,台商投资海南农业的企业达220家,农业
项目350多个,投资总额1.9亿美元,承租开发土地面积20多万亩,投
资涉及农林牧渔多个领域,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基地。琼台农业
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海南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优质
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良种良苗的“龙头”效
应,使农业品种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三是示范辐射的“渗透”效应,促进了农
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四是农业技术传播“滚动”效应,提高了农民的科
技素质,在琼台农业合作的辐射和带动下,海南同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日、韩、以色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日益扩大。
海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给我省许多有益的启示:
1.我省与海南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海南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
用的潜力巨大,目前海南还有40%的宜农土地没有开发,这正是海南农业发
展的优势所在。考虑到我省人多地稀,人均可耕作面积偏少的具体省情,可适
当将部分农产品基地放在省外。我省可考虑在海南选择一些地区建立农产品生
产基地,开发冬季蔬菜、热带水果等,与我省的农产品市场联合经营,会取得
更好的经济效益。
2.海洋经济对我省和海南来说,都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海岸带资源
类型较多,可养殖浅海38万亩,海洋生物上万种,堪称全国之最。我省在海
洋资源开发、海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冷冻等方面有和海南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必要性。对此,我省渔业部门可组织企业选择海南沿海市县建立
海淡水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各种优质海淡水产品和珍稀水产品,组织船队开发
西、南、中沙水产资源,积极发展
第二篇:齐齐哈尔分局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经验与做法专题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农业局
(2010年9月2日)
多年来,齐齐哈尔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一、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有利条件
1、地域优势。分局及所属11个农(牧)场分别地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和大庆所属甘南、讷河、克山、富裕、依安、泰来、林甸、杜蒙8个县(市),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加快种植业由单一数量型向多样和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发展市场广阔、有竞争力的经济作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资源优势。现有耕地206万亩,分布在黑龙江省第一到第三积温带,活动积温2250~2850℃,无霜期118~138天,年降水量369~496mm,土壤类型主要是黑钙土、草甸土和风沙土,能够满足多种农作物对土壤、气候的要求。近十年来年退耕还林20多万亩,可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多种林下经济。
3、生态优势。分局现有草原52万亩,林地75万亩,森林覆盖率20%。河流主要有嫩江、诺敏河、讷漠尔河、乌裕尔河、引嫩河,上游无污染源,土净田洁,河水清澈,自然气候独特,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前景好。
4、基础优势。农机更新、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田水利
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旱田喷灌控制面积达到32万亩;农机总动力达22.9万千瓦,田间机械化作业程度达到97%。
5、技术优势。现有农业中高级技术人员312人,科研站(所)2个,初步建立了一支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个,主要进行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1个,承担农产品安全检验;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个,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以上。形成了农业管理、科技推广和科学试验服务网络。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因地制宜,面向市场,搞好规划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根据自身优势,我局确定了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优势产业,突破“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逐步形成了一场一品、多场一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在经济作物发展上,逐步扩大了西瓜、马铃薯、两葱生产规模,建立了基地,实现了规模效益。积极开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对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搞好试验示范。在药材种植上,积极稳妥,切合实际,选择的品种既要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又要适销对路,有效益。在棚菜生产上,利用好现有的日光大棚,提高利用率,重点发展了名优特新产品,靠特色和优质占领市场,提高效益。有条件的农(牧)场大力发展露地蔬菜,提高了产出率,增加了职工效益。而且近年来我局加强了节水灌溉技术在高效特色农业上的应用力度,滴灌技术在马铃薯、西瓜、药材上的应用面积达6000亩,作物平均增产幅度达30%-50%,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好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我局一直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实施,逐级落实工作分工和领导责任,并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纳入到全年目标考核当中,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工作成效与农场领导收入分配紧密挂钩,做到了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分工抓,部门和农(牧)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三)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涉及面广,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约的弱质产业,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制订了相应扶持政策,在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产品加工,产销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具更新等方面给予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支持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围绕壮大高效特色农业规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做活“以特兴农、以特富农、以特强农”文章。我局立足实际,坚持“调优种植结构、调专品种结构、调高效益结构、调强产品结构”的思路,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目前常年种植的高效特色经济作物达30多万亩,种植作物涵盖了各类瓜果、蔬菜、中草药等;2010
年全局发展设施农业大棚达到500多栋,每栋经济效益达到2万元以上,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五)围绕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截止至2009年,全局绿色食品认证面积115万亩,有机食品检测面积15万亩,建立了15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基地一个。有12家企业、9个优势农产品(水稻、马铃薯、大豆、芸豆、小麦、绿豆、珠葱、向日葵、玉米)有绿标使用权,一家企业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局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实行了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测监管制度,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了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展示的窗口、示范的园区、培训的基地;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提高了各级干部、职工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二是组织职工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引进新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观摩,让职工在看与学的过程中,掌握科技知识;组织有规模、懂技术、效益好的示范户,介绍经验,通过现身说法激励职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三是抓好销售服务。积极开拓市场,搞好产销对接,建立起稳固可靠的营销网络,提高了农产品的竟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局马铃薯的加工产
品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主要销往国内各大食品生产企业,西瓜主要销往海拉尔、满洲里,珠葱主要销往广西、越南,中药材主要销往河北濠州,绿豆主要销往荷兰爱沃斯等地。
三、存在问题
我局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方面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各场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较小、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少、产业化水平不高、叫得响的品牌少及特色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等。
四、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农业增产增效、职工持续增收”为目标,通过“建基地、抓示范、扶龙头、创品牌、强服务”,初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突出、资源配置合理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板块,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到50万亩,平均亩效益达到1000元以上;各类设施农业大棚达到2000栋,平均每栋效益达到2万元以上,通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助推我局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居为了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的号召,立足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规格实施,全力打造长三角森林生态旅游第一站,发展现代高效旅游观光设施农业,我居借助于镇党委、镇政府在我居搭建的平台,主要做了这样几点服务,在此,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个回报。
一、搞好土地流转服务。我居农业户 531户,农业人口 1284人,土地总面积3115亩,其中耕地面积2880亩,我们在位于江界河南,富康路两侧共流转土地面积400亩,涉及农户46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1000元。针对农民土地流出后,劳动力何去何从,我居一是通过劳务输出,动员一些有能力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过动员已输出劳动力110人;二是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动员一些劳力到就近企业打工,已输出劳力350人;三是无能力外出或不愿外出打工的我居主动与招引来的老板衍接,按排他们就近打工,这样使土地流出的农民失地不失业,有事做;同时让这些劳力在自家门口就可打工,在眼前就可学到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技术。我们通过算帐对比。如:四组金元存家原有土地面积18.4亩流出,流转金得18400元,加上夫妇外出打工可收入30000元,合计可收入48400元。
二、搞好“三通”服务。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共投入资金500万元,一是修建了道路长400米,确保园区内机械作业、农副产品运输车辆、旅游观光游客能进能出,出入方便,畅通无阻;二是修筑沟渠长400米,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拉建线路长450米,确保用电需求;四是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品味,营造绿化带长1000米。
三、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产前基础设施到位和市场预测服务;二是产中技术上门服务,作为园区在我居,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为招引老板负责,我们将会根据老板需要主动邀请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随时上门服务。三是产后销售服务。我们将根据园区行业发展需求,一是利用我居自身农民经纪人,提供信息;二是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开办网站,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将信息进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老板,让他们有求必应,确保老板招得来,留得住,让老板在我们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希望,大有作为。
以上回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某市农业综合开发经验做法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大开发、大投入、大推进”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档次水平,取得显著成效。三年来,全市各级累计投入开发资金6亿元,集中扶持了一
批龙头,培植了一批产业,建设了一批基地,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96.5万吨,比2005年增长1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增长20.7%;农民人均纯收达到5271元,增长27.7%,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涉及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分工负责,构筑齐抓共管格局。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专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确定当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人大、政协定期开展视察和调研,财政、审计、农业、开发等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合力推进。二是不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开发机构建设,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正县级、正科级行政或事业单位,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注重加强开发队伍建设,采取到高等院校专门培训、外地考察学习、县市区观摩交流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开发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逐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实行有偿无偿相结合、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经营多种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各级财政在资金预算安排上做到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支农资金集中使用。完善地方财政配套政策和机制,按照项目资金配套比例,足额及时落实配套资金。2005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各类开发资金1.2亿元,每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已成为目前农民受益最直接、财政支农数量最大、资金来源最稳、综合效益最好的专项资金投入。
二、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打牢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们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开发与建设。一是着眼提高减灾抗灾能力,加强以农田排灌设施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坚持大投入兴办大水利,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两大任务,加快实施现代农村水网工程,在点上对小型病险水库、农村坑塘进行除险加固;在线上对位置特别重要、标准较低的重点小型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面上抓好滨湖涝洼地区的田间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农田灌溉专业化、高效化和农田排涝一体化。在建设和投入机制上,实行政策引导、政府奖补和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23.4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项目6.1万项,改造中低产田133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4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22万亩。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36.7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3.8%和68.6%。二是着眼提高土地产出,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的土地综合整治。按照“方田起步、林网上路、规模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和“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和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全面实施农田设施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工程,探索形成了土地治理平原规模开发、滨湖涝洼地开发和山区丘陵开发三种成功模式。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开发资金2.7亿元用于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46万亩,经过改造的中低产田平均亩增粮食生产能力200公斤以上。三是着眼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区综合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资源再造利用配套建设,对山区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1.13亿元,启动实施了126处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和15处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91.7平方公里。四是着眼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为载体,坚持开发资金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集中使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200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49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62万千瓦;粮食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71%,提高3个百分点。五是着眼促进均衡发展,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推进力度。以滩区、湖
区、山区和库区为重点,按照“村为基础、整乡推进、区域规划、产业开发”的思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8372万元,帮助184个村、13.5万人完成脱贫任务。六是着眼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度推进农业科技开发。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开发投入中的比重。
2005年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800万元,完成农业科技开发示范项目25个;引进推广名优新品种40个、先进适用技术31项;支持21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设施改善和服务能力提升。2007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比2005年提升5个百分点。
三、着力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坚持把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突出重点,着力在培植龙头、建设基地和推进标准化上下功夫。一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强做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实行开发资金与产业化扶持资金集成,支持龙头企业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运作和提高服务能力。2005年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46个。像兖州绿源食品、兖州嘉隆食品、泗水利丰食品、邹城华源食品、山东臻嘉食品等一批肉鸭、肉鸡、肉牛、食用菌、薯类淀粉加工龙头企业,就是在农业综合开发集中扶持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兖州绿源食品公司在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下,先后投入开发资金1600万元、引导金融资金1.2亿元,用5年时间培植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十大鸭王之一,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6.8亿元,带动肉鸭养殖3000余户,预计今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6年后力争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二是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膨胀规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与全市六大专业生产区、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规划布局相结合,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规模种养基地,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到2007年,全市建成各类特色规模种养基地2760处,其中畜禽规模饲养小区1300余处,大蒜圆葱种植基地180万亩。三是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去年以来全市规划建设了7处国家级、150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统一规划、集中投入、规模推进的综合优势,围绕瓜菜清洁种植、畜禽健康养殖、水产品生态养殖、食用菌有机化种植和名优果品安全生产五大重点,不断加大对示范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及其配套基地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培育泗水利丰粉丝、华源食用菌、微山渔湖产品、金乡大蒜等一批知名品牌。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活力
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新时期、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律特点和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着力推进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建立健全高层决策咨询机制。近年来我们着手建立高层领导决策和权威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在领导层面,市里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农口和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重要事项、重大政策的决策和推进中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在技术层面,成立了由农业、财政、金融、审计及省农科院、山农大等部门单位中高级专家组成的农业综合开发专家顾问团和专家库,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咨询、评审。二是建立健全项目筛选竞争机制。严格按照开发要求和评审程序,在全面权衡分析项目承担单位基础条件和能力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所有项目现场考察,通过层层筛选和科学论证评估,择优确定立项。三是建立健全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为实现农业开发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资金项目公示制。采取日常监督和联查联评相结合,对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按照“硬约束、严考核、重激励”的原则,建立跟踪问效和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内业考核和联评联查考核相结合,对县市区进行全面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确定下县市区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并作为末位开发规模减半和轮换开发的重要依据。
虽然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和与先进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结合贯彻落实这次现场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不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做法
突出“四带”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县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的实践与探索
**年,**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现代畜牧业培育重点县,几年来,该县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建设“山区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目标,坚持抓龙头建基地、上规模扩总量、强科技创品牌,突出四带”,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年全
县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8.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7%;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3720元,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62.8%。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基地带园区,以标准化建设壮大规模养殖
在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过程中,**县坚持走“改造传统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路子,以建设产业基地和养殖园区为抓手,引导农户由分散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着力夯实畜牧产业发展基础。全域规划科学布局。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县**-2015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以生猪、牛羊、土鸡养殖为重点,围绕交通主干线和新农村示范片,实施“五线十片百区千场万户”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县重点打造10个畜牧养殖示范片,建设300个标准化示范小区,培育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5万户。打造园区扩大规模。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的模式,通过土地集中、项目配套和技术支持,连片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园区,形成“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格局。到**年已建成驷马镇、元山镇、灵山乡等畜牧产业示范片5个,中岭村、通木村等示范园35个,养殖小区181个,规模养殖场1726个。**年全县出栏生猪130万头、家禽396.7万只、肉牛8.9万头,畜禽规模养殖出栏比重达65%以上。培育主体抱团发展。大力培育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专合组织、规模养殖基地横向联合,采取“四供一统”、订单养殖等经营模式,构建养殖基地带小区、小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格局。全县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00多个,带动农户3万多户。
二、坚持龙头带大户,以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把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强化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改造重组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新建培育一批,促进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1年引进广东温氏集团投资7.5亿元,建设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年产30万吨饲料厂和5个年产10万头仔猪扩繁场。目前,温氏30万吨饲料厂、通木村种猪场全面投产,发展合作养户370户。全县培育畜禽加工龙头企业11个,年产值9.8亿元,带动养殖园区35个,带动农户6400户人均畜牧增收4500元以上。“四方联盟”铆劲利益链条。推行龙头带动、专合组织、农民参与、部门服务“四方联盟”机制,龙头企业通过品种推广、科技示范、效益带动和市场服务等方式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企业把生产环节的利润让给农户,重点在销售和加工环节赚钱,实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温氏公司采取“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实行“六统一保”运行机制,即统一圈舍标准、统一提供良种猪苗、统一提供饲料和药物、统一培训技术、统一组织疫病防控、统一回收育肥猪,保证养户每头商品猪获利润150元以上。产销一体拓展市场链条。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帮助畜禽产品拓展销售市场,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升畜牧业附加值。引进四川德源食品公司投资6400万元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生产线,生产的“德锦源”牌猪肉产品远销重庆、上海等地;**本地企业生产的“巴山土鸡”、“朱老头”腊肉等产品畅销市场。
三、坚持科技带质量,以规范化生产提升发展质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质品牌为目标,促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实现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品种改良优化结构。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建立“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和西杂牛良种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生猪、肉牛人工授精,“良种场+精液供应中心+养殖户”的良种推广体系基本形成,畜禽饲养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全县建成28个生猪集中供精站、38个肉牛改良点,生猪以DLY为主的良种面达到90.6%,肉牛良种面达到92.8%。生态养殖提升品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养殖基地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推行“畜+沼+x”、“园中场”、林下养殖等养殖模式,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驷马启昌生猪扩繁场利用猪粪带动周边3个村农户种植商品蔬菜1200亩,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四川欣昌林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利用牛粪种植优质牧草150亩,年节省饲料费用12万元。依托优
势打造品牌。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畜禽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全县申报认证启昌、鑫旺等无公害畜禽产地及产品17个,国家工商注册“思千里”土鸡、“朱老头”腊肉等品牌8个,“昌陵牛肉” 获国家著名商标,镇龙瓦灰鸡申报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四、坚持项目带投入,以市场化运作激活发展活力
**县
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产业发展,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和项目配套,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多元投入,切实解决畜牧产业发展的投入问题。建立项目整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业主主体、项目奖补、综合配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按照管理主体、管理渠道、资金用途、使用方案、审批程序“五不变”的原则投入畜牧园区建设,公益性设施以财政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公司带动农户投入为主,到户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让项目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去年来,全县投入畜牧项目资金27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配套投入42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发展28300万元,畜牧专项补助资金带动效应放大了10倍。创新产业融资模式。为加快畜牧业发展,解决养殖户融资难的问题,县政府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成立四川畜旺牧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五统三分”的方式,为有意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集中代建养殖园区,即统一圈舍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材料、统一工价标准、统一组织验收,分户签订协议、分散组织施工队伍、分点核算成本。农户从养殖利润中分期回购圈舍或支付租金。公司成立以来,融资修建畜禽标准化圈舍8.3万平方米,带动135户农户加入畜牧产业发展,年新增出栏生猪7.5万头、土鸡25万只。拓宽社会投入渠道。采取引导业主先期投入、鼓励大户自主投入的方式,充分吸纳社会资本领办创办畜牧养殖园区和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元山镇在外务工青年贺春雷返乡创办振海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孵报提供土鸡苗100万羽,出栏土鸡20万余只,带动300多户农户年出栏土鸡70多万只,农民户均增收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