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19-05-14 01: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一篇: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

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

国贸09

1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对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趋于加快,规模逐年扩大,呈现出了经营主体多元化、流转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发展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土地流转本文阐述了长安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土地流转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该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陕西长安区;土地流转;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对策

一、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

目前,长安区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户和无力耕种的农户,以及因非农收入已成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农户都不愿耕种土地,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而是把土地看作是今后生活的唯一退路和保障。通过土地流转既实现保留土地经营权,又使土地不致荒芜,而且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保障,极大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长安区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8.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

(一)长安区土地流转的形式

1.租赁。

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农户将土地租出,大多是村委会将集体机动地和留用地租赁给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这是该区农村土地流转中面积最大、比例最高的一种形式。如陕西嘉艺园林租用郭杜街办杨家湾村、细柳镇荆二村集体用地种植苗木花卉,既扩大了公司种植规模,又为当地村组增加了经济收入。

2.委托经营权。

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组转包并和村组签订合同,村组再转包给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并签订协议,按照协议支付土地承包金。如细柳街办在西户路、韦斗路沿线建设的苗木基地、细柳杜鹃园等,均以这种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再由企业自主经营。

3.土地托管。

有15%的农户与企业合作进行土地托管经营,由土地托管公司代替代农户打理庄稼,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溉、喷药、除草到收割,提供一条龙服务,用户只需每年交纳30元托管费即可,产品收益归农户。据马王村支部书记介绍,在区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现在加上周边村子,托管公司托管的土地已经发展到6个乡街17个村的4000多户农民,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

4.土地互换和代管等其他形式。

相互交换承包地块使用权、代管无租金、股份合作等形式在调查中比较少见。

(二)土地流转的去向和用途

1.去向:流转入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其他主体。

2.用途:大都是种植业,用于良种树苗繁育、高产开发和蔬菜种植。

(三)土地流转的原因和组织

1.农户土地流转原因。

一是外出务工,将土地经营权进行转移;二是自己由于身体上的原因无力耕作,流转给别人收取一定费用;三是响应政策,将土地托管。

2.土地流转组织。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协调农户与龙头企业、经济项目投资方等进行流转;二是农户间的自由流转,由农户双方、农户与农村二、三产业经济组织之间自由协商达成协议;三是集体统一经营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将部分土地实行村委统一管理、分户核算。

(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和趋势

1.土地流转特点。

一是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08年长安区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5.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到2010年长安区农村土地流转已增长到8.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二是流转方式多样化,出租、转包、托管、互换、股份合作和其他形式;三是流转的层次越来越多,有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其他主体;四是群众对流转的认识不断提升,能赋予其相应的价值。

2.土地流转发展趋势。

一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土地流转向现代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三是土地流转向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五)当地土地流转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当前土地流转措施。

一是对本村内的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掌握有条件流转的资源和有培养潜力的产业大户等情况,动员农户参加土地流转。二对已有实现流转的土地进行清理和规范,协商确定流转形式、期限、价款和支付方式等有关事项。三是解决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帮助流转双方解决纠纷。

2.当前取得的成效。

一是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土地流转,使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能够安心在外务工经商。二是解决了弃耕摞荒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三是化解了农村土地承流转纠纷。

二、长安区土地流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长安区农村的土地流转,反映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总体是健康、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户缺乏土地流转信息。

在调查中发现长安区作为土地托管示范区,却有90%的农户对土地托管不了解。少数土地托管的农户是长丰土地托管公司主动上门劝说的,政府和村委并未大范围的宣传这造成农村土地流转的被动性。

(二)土地供需的信息体系不健全。

调查发现一部分的农户土地只在亲戚朋友之间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处于空缺状态,致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网络无法建立,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

(三)操作不规范。

流转中没有按一定的操作程序去办,管理和监督体系还不健全。没有按照一定的示范文本签订协议,口头协议多,大都无第三方证明,书面协议很少。如一半的农户通过村委集体租赁土地,自己却不清楚有没有立过合同,只知道自己的土地交给村里租出去了。由于口头合同稳定性差,双方利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不便于管理。一部分农户认为乡亲之间立合同没有必要,为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留下了隐患,解决纠纷也大都私下解决。

(四)土地流转费的标准不统一。

不同的村之间流转费高低相差几倍,如调查数据显示:长安区马王镇街道曹家寨村的一家农户以60元的价格租入土地,而在郭杜街办中祝村有每亩3300元、4000元甚至上万元租金不等。这使一部分农户表示宁愿弃耕摞荒。这种不合理的状况致使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要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就必须要明确思路,抓住影响土地流转的关键环节和问题,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一)广泛宣传。

农村承包土地的相关法律政策,努力营造加快土地流转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农村基层宣传专栏、标语、横幅、宣传车、期刊、挂图、印发资料等诸多形式,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广泛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大力宣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形成“让土地流转起来”的浓厚氛围。

(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体系。

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公室,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工作。各乡镇涉农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信息采集、上报、存储。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 负责日常工作,建立流转档案,及时掌握土地流转的动态信息。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使用供求矛盾,使土地流转工作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三)要依法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程序。

对发生土地流转者,当事人双方必须签订符合法律要求的合同。对涉及时间较长、面积较大的流转合同,必须到相应的公证处进行公证。对涉及全村农户利益的土地流转,必须经村民代表以上会议通过才能开展。三要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

(四)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土地价格评估机制。

一是土地要分等级。如可以地理条件,土质好坏等因素为依据分几个等级,或根据土地可产出的纯利益分为几个等级来确定统一的土地价格。二是土地流转费要根据物价等因素及时调整,调整的幅度,可按照物价上涨的幅度。要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体系, 做到公平合理,使农户的合法利益受到保障。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Z],2005.[3]张红艳,卜永峰.内黄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7(8):15.[4]曾敏,段建南,李师,等.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188-191

[5]余清平.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转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69.[6]刘启营.新形势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09(4):41-43.[7]李华杰.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现代农业,2010(7):52.[8]钟迎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228.[9]樊帆.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

实习论文

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

院系:经管学院

班级:国贸091

姓名:郭珊珊

学号:2009015188

第二篇:烟叶种植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县烟叶种植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烟农户数的发展、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甚至烟区烟叶产业种植效益的保证,均与当地土地流转是否顺畅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的持续推进,建设一流优质烟叶基地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加强土地流转成为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流转方式与对策进行有益的探索,有效促进烟叶基地的稳定和发展。

一、2011-2012年烟田土地流转现状

……县现有耕地面积为18.91万亩,其中宜烟面积16.23万亩。为加快土地流转,实现烟叶种植规模化发展,2010年底……县局(分公司)专门制定了《推进土地流转加快烟叶集约化种植实施意见》,取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的大力支持,积极探索种烟土地承租、互换、转包等方式。

2011年全县烟田流转面积15039亩,占当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56.9%,其中通过烟农自主流转的面积12096亩,通过村委会等部门流转的面积2943亩;全县户均规模16.9亩;外来烟农户数260户,占比16.6%,种烟面积7542亩,占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28.6%。2012年全县烟田流转面积16020亩,占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55.7%,同比增加981

1亩,其中通过烟农自主流转的面积11850亩,通过村委会等部门流转的面积4170亩;全县户均规模21.1亩,同比增加

4.2亩;外来烟农户数207户,占比15.2%,种烟面积8158.1亩,占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28.3%。近两年……县种烟土地流转方式有所探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烟叶规模稳定赢得主动。

表12011-2012年烟田流转情况对比

种植

面积

/亩

2.6412.7

28783.1+2370.4 种烟土地 流转面积 /亩 15039 16020 +981 占比/% 56.9 55.7-1.2 烟农自主流转 /亩 12096 11850-246 村委会等流转 /亩 2943 4170 +1227 户均 规模 /亩 16.9 21.1 +4.2 年份 2011 2012 对比

目前,……种烟土地流转采取的方式已从过去烟农自主流转向“烟农自主+村委会等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村委会的主动作为作用越来越明显,2012年比2011年流转面积增加1227亩,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源,宜烟耕地逐渐向种烟能手集中。2012年全县种烟面积50亩以上(含)的小农场主116户,种植面积7366.6亩,占比高达25.6%。但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发展,……县外出务工的烟农数量呈上升趋势,如淮山、红豆杉、蔬菜等农民自主选择的经济作物呈多样化发展,诸多方面的因素使种烟土地的流转表现出土地流

转的困难。

二、烟田土地流转问题

随着土地流转的作用日益凸显,烟田土地流转主要呈现流转难度大、流转价格高、流转机制薄弱、周期短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问题:

1.流转难度大。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地方的烟田土地流转仍以农户间的小规模自发流转形式为主,烟农与田主之间协调困难,难以成片流转,不利于形成规模。此外,……县外来烟农数量占据一定的比例,若种烟土地无法实现有效流转,将逐渐衍生“有田没人种,想种又没田”的新矛盾。

2.流转周期短。受经济条件、耕作习惯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方土地流转存在“半年期”、“一年期”现象,影响了烟农的流转意愿和田主的长期流转意愿。

3.价格差异明显。土地流转价格基本上是根据土地供求状况和所经营产业的市场效益影响确定的,但烟田的流转存在漫天要价、肆意抬高价格的现象,甚至乡镇之间全年租田的价格差价最高的达到650-700元/亩。根据前阶段分公司生产调研的统计,调研烟农106户,种植面积3156.2亩,其中租田面积达到2257.5亩,占比71.5%,按市场租田最高差价700元/亩测算,用于租田的费用需增加157.9万元。

4.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多数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从已有机构的运作情况来看,也存在渠

道不畅、机制不活和作用未发挥的问题。

三、实现烟田有效流转的对策探讨

加强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稳定、烟叶发展、提高种烟效益的关键。加大烟田流转力度,重点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突出矛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法、有序、完善。

1.搭建平台有序流转。要逐步解决好自由流转与发挥规模效益的矛盾。转变分散、零星的自由流转行为进行政策引导,使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为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集中连片流转,促进烟叶种植效益的增加。建议形成以粮为参照,参考当年粮价确定土地租赁价格的弹性价格机制,有效解决土地长期流转中一次定价可能引发租赁纠纷的问题,实行土地租赁价格与物价同步变化,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

2.落实配套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制定促进烟叶效益增加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效应,促进土地流转。针对当年种烟土地流转面积大、规模化经营明显的种烟乡镇、村,当年烟基建设、烤房新建计划、烟用机械、钢架育苗设施等项目安排时予以适当倾斜。

3.培育壮大种植规模。加强对辖内烟叶种植主体的技术培训、信贷支持,坚定种植主体扩大种植规模的决心,同时通过对连年租赁的效益比对,增强田主的流转意愿,带动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4.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建立流转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地类,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加强对烟田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保障流转市场规范有序。二是增加流转周期。建议由村集体或者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组织土地流转工作,延长租田时间,统一租田价格,保障种植主体的用地需求。三是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确保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保障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四是搞好试点。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田块集中连片的村列为试点村,加强与乡镇、村组的协调,充分发挥村组的作用,采取以村统一租赁转包给种烟户的做法,推动土地连片流转,保证大户的种烟面积需要。同时要积极协调租金,将租金标准控制在合理范围,并尽量延长租期,争取田块租期一次性签定3年以上,保持试点工作的延续性。

第三篇:关于乡镇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将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于乡镇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将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如何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加快乡、镇的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摆在乡镇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

一、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成效

1.流转现状

近几年来,各地乡、镇党委、政府对土地流转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权,采取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下硬性指标,不搞强迫命令,不违背群众意愿,不强行推进,通过采用互换、转包、转让、出租等形式,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种植企业、农场主、种植大户耕种。并且大部分土地是成方连片向农场和种植大户、种植企业流转。

2.流转的成效

(1)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不但较好地满足了一些从事非农产业农户既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不愿经营土地的要求,而且还满足了一部分既有技术特长、又有资金实力、有经营管理能力的种植大户、种植企业、经营能人等想成方连片大量经营土地的愿望,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即激活了农业市场,又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撂荒。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不但将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可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3)培育了一批新型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外来企业进入农村后,带动了乡镇现代农业化发展的步伐。它们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了乡镇农村的传统思想观念,它们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农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乡镇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五十岁以上年龄的人群,文化水平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恋土观念强,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一部分人不惜撂荒弃耕,即使外出务工也不愿转出土地,担心失业没地而生活养老没保障,阻碍了土地流转。

2.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出台,使得部分农户不愿意流转土地。这几年随着农业税全面取消,各项农业补贴、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土地收益逐年上升,按承包面积给予的各项农业补贴,促使部分农民不愿转出土地。有些农民尽管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因担心未来政策的多变,也不原随便脱离土地,误认为放弃承包地意味着自己的利益受损。

3.法律意识较淡薄,部分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多。表现在: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认识成度低,有的土地流转未经村委会同意或备案。多数流转不签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大部分土地流转都没有合同,更多的是口头协议。一些农户不知晓土地流转的程序及相关手续,另外农户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短期行为严重。

4.在实行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按照土地分配原则,将承包地分成好、中、差均衡搭配,这就造成了有的村人口多,生产组也多,这就造成了每个农户少则3、5土地块,有的多则8、9土地,各个村分散承包经营、不集中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将来乡、镇土地流转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指导;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方式和作用,掌握流转过程中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2.加大宣传,注重指导

进行土地流转,关键要转变农户对土地的传统耕作管理观念。为此,要多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和种植大户,认真学习外地大量成功经验。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部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解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3.依法运作,确保流转程序

要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户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规范合同、办证签章等免费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做好服务。

4.制定鼓励政策,激励土地流转

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场主、种植企业等进行政策扶植,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

5.规范流转土地登记手续

对流转土地由所在村委会进行严格登记、造册,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和档案的规范管理,并将此作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义务和调解土地流转双方纠纷的重要依据,使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尹静平.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5(16).[2]李洋.加快土地流转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6(08).[3]周建斌.源东乡整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村.2016(04).

第四篇:现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黄胜 沈阳大学政法学院

摘要: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而如今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重要的是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民依法、合理、有序的进行土地流转,促使农村一、二、三产业产值同步增长。但是,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土地大多数呈条块分布,土地规模过小的状况使得农科技无法推广,更谈不上规模效益,先进的农用机械设备和灌溉技术都无法大面积投入使用,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些缺陷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而农地市场化流转正是这样一种为解决该问题,它在没有脱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有机结合,真正意义上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层缺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以促进其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权流转 存在问题 思考建议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明确了根本依据,维护了新时期农民的权益。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即生产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

一 农村土地流转意义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1、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配套运行的是村民自治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保证这种制度运行,往往把管理费用按土地承包数分摊给农户,农户为了逃避所分摊的税费而抛荒弃耕,土地流转制度形成以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解决抛荒所致的欠缴税费问题,也积极地推动弃耕户转让承包地,实现土地流转和税费负担落实,形成了土地流转的外部动力。这样的状况使得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有利于增加集体收入和增强集体收入。

2、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确立和推行市场经济已二十年,市场机制呼唤出来的生产力是计划经济时代不可想象的,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由充分竞争形成的价格引导生产要素流向生产效率较高的生产者,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等,由于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空间进行,因此,土地能否自由流转是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当然,没有市场机制,通过行政力量也可以使土地实现流转,但由于行政决策并不能反映经济效率和市场需求,往往会产生腐败和资源浪费。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率。而且只有在流转主体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在其有积极地流转意愿的前提下才会得到认可。

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提供了载体,推动了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了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某某镇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由于交通、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过去发展缓慢,通过土地流转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才前来开发,这样既支持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我国目前对征地中“公共利益”概念缺乏严格界定,导致征地中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分,征地范围模糊不清,滥征乱占耕地现象大量发生。全国仅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闲置。2000年~2005年全国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549.65万亩。而通过征地带来的丰厚利益,也促了土地征用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征地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不断受损。

2、土地流转具有不稳定性,由于口头合约多,流转期短,造成流转频繁,引起不稳定。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固定,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技术、身体等原因,尤其是今年受金融危机冲击,造成部分人员返乡,索要土地重新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土地流转的不稳定。

3、农地流转区域明显扩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造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扩大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地区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农村土地流转初期主要发生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非农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经营土地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仍是谋生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就导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数量要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快,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较多,进而土地的依赖程度要远低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因此,其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积极性就高,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也就相对较大。

三、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1、强化土地承包权农地的流转应以经营权(即使用权)为主。我们应认识到在我国这种地少人多的国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是不会轻易放弃土地的所有权的,提高农地经营规模,应通过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动来实现。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我们要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通过立法把土地承包权所有权化。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应以农地的经营权流转为主要手段。

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要保障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实现规范、有序、高效的运行,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目前,我国《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在使用权流转中的一些基本权利。但是,这些法律条款中的有关内容还过于空洞和笼统,2005 年,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农地流转问题的各项具体内容规定的看起来是比较详细具体的,但仅是通知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不赋有法律效力。因此,针对目前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法规不完备的现况,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进程的推进及相关配套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3、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广大群众提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针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部分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上认识不足、心存顾虑以及对土地流转服务的方式方法不甚了解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和相关服务信息的宣传。要向农民讲清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国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决策,并不改变原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从而使农民吃上“定心丸”,自觉自愿地参与土地流转。通过政策宣传、组织引导和周到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土地流转中实现“你发财,我发展”,达到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进而产生示范效应,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户以实际行动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切实增强其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认识、理解和参与土地流转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政府要尽快把已经放弃经营土地、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解决后顾之忧。一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力度,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二要促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

5、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农村的土地市场还很落后。因此,一是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的调控。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逐渐形成城乡地政一体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约束政府行为过度干预的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与民争利。

总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综合性问题,如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就土地论土地这么容易。因此,要解决在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提出全面、合理、系统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明基,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现实选择.学术期刊,2010(4)[2]韦燕.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中国经济杂志社,2010(6)

[3]倪锦丽.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6] 刘政坤,张昌文.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探讨[J].理论建设,2009,(4).[7] 苏玉栋.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作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8]郑云鹏.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哈尔滨市委党校学,2004,5.[9]叶剑平/蒋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10]陈成文/罗忠勇.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

[11]张爱云.关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学习论坛 2003年,第7期。[12]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7

第五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人口多,但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

一、农业生产收益低等原因,造成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不仅直接导致农田抛荒现象严重,同时也带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老人的赡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对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益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促使大多数农民就地创业,走上村村共同致富之路,这不但可解决农田抛荒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

1现代农业的类型

1.1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2类,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是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

1.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工艺型的农业产业。它要求技术、设备、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为操控对象,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杜绝使用农药和其他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品。其核心是环境安全型农业,即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等[2]。

1.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1.4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层次,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1.5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

1.6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1.7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1.8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2、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当前农业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果和蔬菜等,其中种植小麦所占比例最大,扣除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利润很低;水果投入产出时间长,对技术要求高,其产值差异大,年产值不等;蔬菜是短期作物,投入产出都比较高。

设施农业方面在设施栽培和节水灌溉方面投入比较大,档次比较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立体农业和休闲农业相结合,搞多种经营,种植、养殖和旅游休闲相结合,水果、蔬菜立体栽培,节水灌溉和避雨栽培相结合,已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绿色农业是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已开发的产品有生态蔬菜、大棚蔬菜系列等,既给当地农民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机会,又向市场供应了大量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农民合作社形式和农民自发创业做得比较好的产业,该产业不但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附近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3存在的问题

3.1发展速度慢,地域特色不突出

国内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比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条件好,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色不突出。

3.2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

现有的股份制现代农业企业,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偏小,品种也比较单一,缺少战略性投资者的加盟。因规模小成本高,许多现代农业科技实施难度大,导致企业因生产技术及条件落后而品质上不去,效益较低。

3.3投入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如粮食直补、农机直补等,使农民受益。但对现代农业的投入不足,已成规模的企业一次性投入都在300万元以下,投资者普遍

觉得融资困难,资金运转不畅,加上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

3.4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不畅

我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在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土地分散到户,不仅农业基础设施疏于建设,而且也难满足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导致一方面部分土地抛荒,另一方面农业企业高价租赁土地,高地租令很多投资者望而止步;此外,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5没有建立相应的消费市场

目前,相当多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依赖性大,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出于利益驱动,甚至有部分农民使用含剧毒的长效农药,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由于投入较大,管理规范,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但相对成本也高,市场售价偏高。而郴州市的城镇居民因消费水平不高,购买力不强,大部分居民还是选择了价格偏低、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因此,几个规模较大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产品都是销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4、对策

4.1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总体来说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灌溉设施、交通设施和相应的农贸、物流市场条件均有待加强,真正做到农民种、养、加工有条件,销售运输畅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政府要用足用好政策,争取各方支持,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4.2转变县乡(镇)领导干部职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县乡(镇)领导干部除行政管理事物性工作外,还要担当起农民致富的领路人角色,要及时掌握农业生产及市场信息,服务于农

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规划和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帮助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竞争中。既可以避免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无序性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以县或乡为单位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根据地域特点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将产业做大做强,减少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解决农民入市难的问题。

4.3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与管理

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懂专业、会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制定惠农政策,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用制度保障他们的收益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技推广员的积极性,解决农技员的生存后顾之忧,不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促使每位技术员都能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最实用的农业技术,并建立健全农技员的业绩考核与其技术推广效益挂钩的管理制度。

4.4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政府通过 “扶贫班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形式投入了不少经费,但因为缺乏系统有序的管理监督机制,使培训内容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的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亟需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及订单农业,促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下载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安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发展

    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加快农村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

    抓好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

    搞好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横泾镇土地流转工作的调查搞好土地流转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产业发展(模版)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产业化发展2009年我市制定《北海市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方案》和《北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方案》,目的是提供优惠政策,加快我市土地流......

    【规范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发展】[范文大全]

    规范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发展 ——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 土地是国家的命脉,是“三农”的根基。90年代实行的“剪刀差”分享了农民土地的商业价值,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加剧......

    土地流转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合集五篇)

    土地流转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XX镇位于XX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东与太康接壤,南与西华交界,许—郸铁路横贯东西,许亳、大广高速互通式立交桥建在XX镇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7......

    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现状及对策

    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现状及对策征管现状:据统计,***县2005年度合计查补入库城镇土地使用税 万元,罚款 万元,共涉及 户纳税人,占被查户数的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少纳税人在确......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流转和土地利用,要尊重农民的权利和意愿,在农地流转中要节制资本,将资本下乡和合作社限定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

    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是农业大县,地处安徽东北角,除土地之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更无区位优势,一小时内经济圈中无发达城市,因此城市拉动效应也不明显,长期以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