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概况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师范学校四川平昌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36,国家级,世界范围发行,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主办,《电化教育研究》1990年1期以《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简况拾零》为标题发表;发表论文编号:38,国家级,国内范围发行,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中小学电教》1990年1期上以《我国电化教育大事记》为标题发表;发表论文编号:43,地级,国内范围发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电教馆主办,《齐齐哈尔电教》1990年1期上以《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为标题发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化教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想了解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情况。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按年份收集整理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情况;(1)解放前的电化教育。解放前,我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极端贫穷,技术上十分落后,教育事业也十分落后,鉴于国外视听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效果,使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进行了电化教育的尝试。
(2)解放初期的电化教育。解放后,党和政府一开始就注意到电化教育的发展,唱机、录音机、16毫米电影机、幻灯机、幻灯片、唱片、录音带、教学影片开始进入学校,为电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一批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开展了电化教育,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3)重新起步的电化教育。从78年开始,我国电化教育事业重新起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提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从此,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化教育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想了解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情况。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按年份收集整理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概况的资料,供同志参考。
1920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萌芽。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了“国光影片公司”,曾拍摄了不少的无声教育影片。如《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这是我国拍摄的最早的教育影片。
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用手摇留声机配音的幻灯、电影进行棉、粮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的宣传教育活动。
1923年,陶行知先生为了加快提高全国人民的基础文化,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务,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大力推行平等教育运动。并规划用电化教育的手段辅助推行在全国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继而又应用于对新型的工业学团师资人才的培养。
1925年,魏学仁到美国留学察觉到当时美国正在新兴视觉教育,认识到这对我国教育和我国建设必有极大贡献,曾注意考察、搜集电教资料。
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电影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教专业人员,补充资金15万元,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电影企业ˉˉ国光影片公司。
1928年,上海柯达公司成立教学电影部,制作了一批无声教学电影片。同年,南京金陵大学开始用无线电广播演讲各种科普知识。
1929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大礼堂内由陈瑞章等举办了每星期六晚的民众同乐会,除在院同学表演文艺节目外,还放映了35毫米片型的无声电影片,受到民众的好奇和欢迎,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1930年,我国电化教育开始起步。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院长魏学仁联合院内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教授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经常用无声教学影片,结合有关学科的教学放映,并与上海柯达公司合作共翻译了六十多本教学影片。南京金陵大学是我国推行电化教育最早的高等学校。
1932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大力提倡和宣传教育电影,该协会前后活动了十三年,开过九次年会。
1934年,刘之常筹办了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该馆还出版了《民教通讯》,经常报导电化教学的实施情况。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制作教育电影片。到1943年共制作了一百余部。
1935年,在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教育电影委员会中的刘之常提出了“电化教育”这个名词。从此,该馆的大会堂改称为“电化教学讲映场”,在各种场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化教学活动。同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民教系创设了“电影放映术”课程,戴公亮为任课教师。同年,上海大厦大学社会教育系开设了“教育电影”课。这是我国最早在大学开设的电化教育课。
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陈友松、卢时白两位理事在上海合办了一个“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并出版了《电化教育》周刊。同年9月,无锡江苏教育学院开办了“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专业。同年,魏学仁在金陵大学理学院建立了“教育电影部”,并在校内外全面推行教育电影和电化教育,组织举办了“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同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政府电教机构。同年,“电化教育”这一名词第一次被正式使用。
1937年,陈友松著述的《有声教育电影》一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第一本电教专著。
1938年,南京金陵大学影音部在四川自贡市盐场拍摄了《自贡井盐》教育影片。该大学理学院开办了二年制的“电化教育专修科”。1942年,该科改名为“影音专修科”。
1939年,西南若干大学师生近百人到新建的西康省(四川雅安)考察,南京金陵大学影音部摄影人员前往随团考察,并在藏族聚居的全境拍摄纪实教育电影一部(共8本)。
1940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为“电化教育委员会”。同年,在该部社会教育司,下设第三科主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并通令各省、市、教育厅、局设立电化教育处,推广电化教育。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派孙明经去英国考察教育电影。同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了“电化教育专修科”。
1941年9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在四川壁山成立,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修科”,戴公亮教授为主任。1942年,在重庆北碚成立了“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电影制片厂。
1943年,南京金陵大学影音部开始在成都举办“大学之声”校内广播。1949年迁回南京。
1944年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改为国立电化教育专科学校。
1945年,国立电化教育专科学校,又改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1949年秋,该学院由四川迁至江苏苏州。
1946年,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电化教育课。同年秋,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将“电化教育专修科”改为四年制的“电化教育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系。
1947年,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开设了视觉教育课。同年,北平师范学院(现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电化教育馆,请美籍华人哲先生在教育系开“电化教育”选修课,张印泉先生开摄影课。同年,南京金陵大学影音部开始招收研究生,研究电化教育。这是我国最早招收电化教育研究让的大学。
194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给东北局的一封信中指示:“除生产故事片,还要生产教育片”。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预防鼠疫》的科教片,这是人民科学电教史上的第一页。同年,北京燕京大学教育系和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由梁泽楚任处长,萧树滋任管理科科长,夏国英任技术科科长,张印泉任技工,请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推荐了吴光、吴定洪、徐健等十几位同志共同推动电教工作。同时建立了电化教育工具制造所,负责制造幻灯机、电影机、扩音机及软件等。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四川北碚开设了“影音教育所”,制作了若干教育和卫生题材的幻灯卷片。这使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初期发展阶段。
1950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华北五省二市幻灯工作座谈会。同年冬,文化部在南京举办有三千人参加的电影训练班。同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合并,后改名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设有“电化教育专修科”,科主任为陈汀声。
1951年,文化部将电化教育工具制造所改为中国幻灯公司,王书庄兼任经理。同年,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编写了《幻灯手册》。同年,华北各省市文化部门都举办过幻灯片制作培训班。同年,北京辅仁大学(1952年并入北师大)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是解放后第一个开设电化教育课的学校。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大部份系科专业并入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并入北京中央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同年,北京师范大学在物理系开设“电化教育技术课”。同年。西北师院建立了电教室。
1953年,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上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科学教育片应以唯物主义世界观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宣传和推广与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关的并适合于一般群众水平的各种科学和技术知识。”同年,西北师范学院开设了电化教育选修课。
1954年,上海举办了“自学辅导广播讲座”。
1955年,北京、天津等地创办了广播函授学校。
1956年,上海将自学辅导讲座改为“工农业余初中文化广播学校”,教学方式以广播为主。
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选修课。
1958年,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馆。成立了首都电影制片厂。同年,上海外语学院、北京外语学院设置了简易语言实验室、同声翻译室等。
1959年,天津市成立了“广播函授大学”。
1960年,上海市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同年,北京、上海成立了电视大学。同年,北京建立了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同年,哈尔滨市、江苏省和山西省相继举办了广播师资进修院校。
1962年,沈阳市成立了电化教育馆,北京市开办了广播函授学校。
1963年,北京举办了电化教育展览。
1964年,高等教育部批准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建造国内第一幢电化教学大楼。同年,北京市、区县相继成立了电化教育馆。
1965年,教育部在沈阳举办中、小学电教展览。同时召开了全国电化教育座谈会。同年,上海市教育学院成立了电化教育馆。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我国电化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1977年,我国电化教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同年,教育部着手制定电化教育发展规划。
1978年,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机构。同年10月,教育部召开各省(市)、厅、局电教工作汇报。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认识”。同年底,教育部党组织扩大党组会议决定成立电教局。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同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学幻灯片编制经验交流会。同时发出《关于加强电化教学设备的管理问题》的通知。同年11月,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创刊,由西北师范学院的南国农教授任主编。
198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逐步推行电教、电教要深入教学、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同年,教育部和出版局批准中央电化教育馆编辑出版《电化教育》杂志。同年9月,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电教课教材研讨会,并制定了《电化教育课大纲》(草案)。
1981年,中央电化教育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录制影片《中国京剧演员的训练》的合同。同年,教育部电教局在北京召开电教工作座谈会。回顾了我国近四年来的电教工作。讨论研究了教育调整期间的电教方针、任务以及一些实际问题。会议强调指出:电化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教育调整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要继续努力,以稳健强劲的步伐前进。同年,教育部电教局在杭州召开了电教课教材讨论会。
1982年,电教局委托西北师范学院举办了高等师范电教课教师进修班。同年,电教局对教学影片选题提出了六项要求:①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②应属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③能充分发挥电教的优势。④使用范围较广。⑤题材稳定。⑥主题单一,如题目较大,可拍成系列片。
1983年,教育部首先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专业。同年,教育部和广播电视部批准设立《中央音像教学出版社》。10月,教育部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教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国电教工作的方
针、任务和发展规划。11月,中央电教馆在南京举办了全国高校电视教材制作技术研讨会。
1984年,西北师范学院创办了电化教育系正式招收电教专科生。同年,东北师大开办了“电化教育进修班”。同年,教育部电教局邀请电教界教授、学者和专家组成电教课程教材编审组。并在短短几年内,编辑出版了《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导论》等一批文字教材及电教教材。据同年内统计,地县级电教机构近2000个,全国电教工作人员有六万七千多人,其中二万一千专职人员,他们中的78%是教学研究和技术人员。
1985年,西南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创办了电教专业正式招生。同年,电教局召开了部分省、市和高校参加的电教改革研讨会。同年12月,国家教委党组决定开展卫星电视教育,培训中、小学师资。
1986年,下达国家九部委文件,文件中指出了大力发展我国电视教育,国务院给教育部门一个卫星电视转发器,从而开通了我国第一个卫星教育频道。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培养电教硕士研究生的授予权。同年,国宾教委在太原市召开了卫星电视教育师资培训管理工作座谈会。同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农村电视教育中心。同年10月,国家教委在成都市召开了卫星电视教材工作会议。同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广州召开了电教专业教材选题规划工作会议,同时成立了电教丛书编委会。
1987年,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电教工作会,总结了全国十年来电教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电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具体要求,制定了一些政策、办法、指导与推进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教委在该年工件要点中指出:积极发展电化教育,办好中国教育电视,加强对声像教材、收看网点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研究制订“广播电视大学条例”和“电教条例”。根据同年底统计,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电教馆,89%的地市68%的县建立了电教机构。全国电教工作人员已达8万多人,对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已达10万人次。
1988年,又开辟了第二个教育频道,卫星电视教育得以更大规模地实施各层次电化教育内容。同年,国家教委发出文件:“关于印发《学校电教工作暂行规程》的通知”,从而加强和促进了学校电教工作。到88年,全国已有二十二所院校开设了电教本科专业,八所院校开设了电教专科专业。同年4月,全国工科院校在西安召开理论力学电视教材评审会,这次会议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同年9月,全国综合、师范大学电教协作组在武汉大学召开电教理论研讨会。同月,华东六省一市高校电化教育学会在安徽成立。
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接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系统技术博士生郑勇为来校撰写了博士论文“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状况与人员培训”的指导工作。同年1月,原中央电教馆馆长郭原登、党委书记佟力与西北师大教授南国农、华南师大电教系主任、教授李运林等,视察了广东省高要县中小学电教工作。同年5月,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在安徽阜阳地区召开了全国电教处长及有关负责同志培训、研讨会议。同年9月,国家教委电教司在郑州召开地方教育电视台管理工作座谈会。
第二篇: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行业概述
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一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产业,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菌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和贸易的相关人员已达三千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多,年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中国食用菌行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二)、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1400万t,占全球产量的70 %,总产值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占全球总产值的70%以上,产值590个亿,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300个亿(含餐饮及深加工),安置和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矿区失地农民、林区转产工人2500万人。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食用菌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食用菌生产大国。1991~2001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出口量及世界产量(鲜重)综合统计资料见表1。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65%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867万吨,加工后的总产值408亿元。
(三)、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国
食用菌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867万吨,加工后的总产值408亿元。我国食用菌的平菇、香菇、双孢菇、黑木耳、金针菇、猴头菇、草菇等品种产量为世界之首,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达1150万吨(2006),占世界总产量的65-70%,占世界食用菌贸易总量的40%,贸易总额达11.2亿美元,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除产量外,食用菌的栽培种类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已知食用菌近9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六十余种,例如双孢菇、香菇、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滑菇、竹荪、毛木耳、黑木耳、银耳、草菇、银丝草菇、猴头菌、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灰树花、皱环球盖菇、长根菇、鸡腿蘑、真姬菇等。除人工栽培食用菌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仅松茸一项,2003年出口创汇就达5,000多万美元。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食用菌生产开始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产品结构上,发展优势产品,开发珍稀品种;在生产技术上,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开发保健食品,提高综合效益;在产品流通上,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建立配送中心和连锁店,使小包装鲜菇直接进入超市柜台。在食用菌消费上,努力宣传食用菌文化,食用菌产品已作为健康、时尚食品摆上家庭餐桌;在对外出口贸易上,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出口渠道,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中国食用菌产品正稳步走向世界。
(四)、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的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四川等省。全国有两个省年产量超过100万吨,3个省超过50万吨,6个省超过30万吨,4个省超过10万吨。但是,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世界的90%。
(五)、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2003年出口创汇已超过6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出口量在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日本、香港、韩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和台湾省。出口值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5个:日本、香港、德国、韩国、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台湾省、法国、印度。总之,食用菌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食用菌生产开始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食用菌产业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目标,将向以下方面发展:
(一)特色菇业
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市场和技术等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或开发1—2个适合当地发展名优珍稀品种,实施产业化开发,形成从菌种生产、商品菇种植、病虫害防治、产品包装和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并组建科技、信息以及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远销组织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最终形成规模特色。
(二)生态菇业
无公害种植技术,把保护菇业资源与环境和菇产品的卫生安全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菇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发展生态菇业技术,只有实现无公害种植,才能生产出安全的菇产品,这样,我们的菇产品就更易打入国际市场。
(三)创汇菇业
瞄准国际菇菌产业市场,充分挖掘本地菇菌产品的资源与技术优势,种植一些创汇品种,如白灵菇、杏鲍菇、真姬菇、杨树菇、茶薪菇、松毛菇、牛排菇、金福菇以及优质花菇、蘑菇、滑菇、木耳等。
(四)休闲菇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增多,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菇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用,而且要满足休闲度假,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应将菇产业种植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观赏、盆景等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建立一批环境优美的休闲菇业基地,通过食用菌观光旅游,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了解一些菇业基本知识,欣赏购买新特菇菌,采摘鲜菇菌子实体,体会一下收获的喜悦。与之相关的设施菇业,盆景制作技术,珍稀品种栽培技术和配套相关产品开发技术将得到发展,成为菇产业中的一项新型产业。
(五)保健菇业
食用菌目前主要用于菜肴,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誉称为“山珍”,如洁白肥嫩可口的草菇、味如鸡丝的鸡腿菇、黏滑多胶的木耳、清嫩可口的竹荪、香郁诱人的香菇、肉质细腻的口蘑、鲜美质脆的羊肚菌、水果清香的鸡油菌、鲍鱼海鲜风味的侧耳等,都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美味营养食品。但近几年来部分品种发展过快,出现供大于求,深精加工没有跟上的现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类的菇产品情有独钟,把食用菌所具有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糖成分等渗透到各种糖果中,或把食用菌直接制成风味食品,使消费者在食用这些产品时,一方面获得美味享受,一方面又获得食用菌提供的营养和免疫保健功能。如木耳糖、灵芝糖、平菇花生糖、香菇软糖、猴头牛皮糖、奶耳蛋白糖及香菇松、香菇笋豆、金针菇干、油浸金针菇、蜜银耳、桔瓣银耳、冰糖樱桃银耳、银耳果冻、咸辣菇条、菇类豆酱等。另外,食用菌还有经过精加工的口服型和外用型的美容制品以及灵芝胶囊、菇菌片、密环菌片、云芝多糖片、健肝片、舒筋散、云芝肝肽等产品。
总之,在产品结构上,发展优势产品,开发珍稀品种;在生产技术上,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开发保健食品,提高综合效益;在产品流通上,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建立配送中心和连锁店,使小包装鲜菇直接进入超市柜台。在食用菌消费上,努力宣传食用菌文化,食用菌产品已作为健康、时尚食品摆上家庭餐桌;在对外出口贸易上,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出口渠道,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中国食用菌产品正稳步走向世界。
第三篇:我国饮料业发展概况
我国饮料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9年,我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饮料企业完成饮料产量1186万吨,2000年完成1490.83万吨,年增长率达25.7%,这已是我国饮料业连续周年保持增长。饮料“十强”企业2000年完成产量614.84万元,比1999年增长28.65%,超过全行业增幅。这些数字表明,中国饮料业正在成为国内发展最快、品牌后起之秀最多最强大的行业之一。
2000年中国饮料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呢?大中型企业共同发展从各省情况来看,去年广东省完成饮料产量351万吨,居第一位;接下来依次是浙江292万吨、上海132万吨、江苏92万吨、河北84万吨、北京66万吨、湖北64万吨、辽宁47万吨。作为我国饮料行业的主体企业和品牌,“十强”企业完成产量614.84万吨,比上年增长28.65%,其中娃哈哈集团以224万吨的产量稳坐行业头把交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企业完成总产量359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完成“两乐”品牌产量326万吨,比上年增长10%。与1999年相比,大企业、大品牌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主要表现在:“十强”和“两乐”企业共完成产量972万吨,比上年增长21.8%,低于全行业25.7%的增长幅度;“十强”企业的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市 场占有率由上半年的45%回调至全年的41%,与1999年的40%相比只是略有增长。这说明,饮料产量的增长除了一批大型企业的稳定发展,还有一批中型企业正在努力追赶。
品种需求发生变化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0年瓶装饮用水产量为554万吨,居各品种之首,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37%;碳酸饮料为4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1%,其中“两乐”企业为326万吨,娃哈哈集团为约50万吨;茶饮料是近两年饮料企业发展的重点,经过调味的红茶、绿茶、柠檬茶、乌龙茶等茶饮料发展最快,总产量约为18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12.4%,成为饮料中的第三大品种;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为97万吨。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汁型饮料,分别占据了饮料产量的前四位,碳酸饮料“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十强”2000年的生产情况为例,瓶装饮用水和茶饮料的比重分别为44.l%和17.14%,分别比1999年上涨了2%和3.6%。对饮料品种需求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饮料的认知变化,由以前的单纯解渴发展为追求健康、营养(功能),但无论是解渴型还是营养型,都必须满足口感好这个基本要素。优秀品牌 整体亮相在去年原国家轻工局主办的’2000中国国际食品及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设备展览会上,“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首次整体亮相,加上“国家豆奶生产示范企业”的首次集中展示,充分显示了我国饮料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行业的凝聚力。“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堤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早在1999年就组织评选推出的,人选者都是业
内的龙头企业和优秀民族品牌。“国家豆奶生产示范企业”则是在去年4月’2000全国豆奶发展研讨会后,协会及业界同仁充分认识到我国豆奶消费的巨大潜力及目前豆奶市场的诸多不规范,必须树立优质豆奶品牌并扩大其知名度,经过评审 并由原国家轻工业局批复的。这些优秀品牌的整体亮相,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强势关注,而且吸引了许多普通消费者的目光,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饮料消费税调研初见端倪去年初,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将饮料消费税的开征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投入了大量精力于饮料消费税的调研、分析工作中。去年初,应财政部有关部门要求,协会做了尚不适宜开征消费税的书面报告,4月组织召开了部分饮料企业的座谈会,向财政部有关部门汇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为了使我国饮料税收政策与国际接轨,去年5月,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原国家轻工业局共同组成考察组,赴菲律宾、德国、法国、意大利进行了专题考察,以上四国均未开征饮料消费税,根据对这些国家饮料协()会、饮料厂及相关财政部门的考察情况,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向财政部提交的出国考察报告中,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饮料行业量增利减、税负承受能力差的现状,提出我国暂不宜开证饮料消费税的建议。目前财政部已表示该建议有理有据,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依据。竞争加剧 市场稳定
在产量大幅增长、主体产品日趋均衡的同时,2000年饮料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这种竞争的激烈直接反映在饮料的售价.与1999年相比,白糖价*涨m0/0,PET粒料价上涨180/0,水价匕涨对此在原辅料均涨价的情况下,国内大品牌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饮料吨产品销售收入却下降了2%-12%不等。2000年春夏发生的瓶装饮用水之争,虽然包含了学术界的争议,但消费者更多感受到的是竞争的火药味,对身陷其中的企业来说,更是感到了市场竞争的惨烈。幸运的是,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正在日臻成熟,表现出消费行为、购买行为的理性化。从总体上看,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价格下降、“水战”以及某些过度促销而改变对品种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饮料行业的形象获得了不断提高,它使真正投身于这一行业的人充满激情和希望:中国饮料业除了是发展最快、品牌后起之秀最多最强大的行业,还是最早改革开放的行业,市场程度最高的行业,国际先进营销管理渗透最有效的行业,国际品牌投入最大的行业。随着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如政策、融资等的不断优化,中国饮料业将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今年工作重点: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提出了今年协会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协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为政府服务方面,要完成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如行业调查、项目审查等,及时宣传与饮料相关的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协助政府做好饮料行业的有效利用外资工作及对外国牌号碳酸饮料的管理工作;及时反映行业情况,为政府制定饮料行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当好参谋;提出行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造方向、科研发展方向,推出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争取政策的倾斜;协助政府做好相应的反倾销和应诉工作,促进我国饮料业在国内外市场贸易环境的正常化。在为行业服务力面,要积极关注我国人世后对饮料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共商解决对策,向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继续关注饮料税收政策的变化,努力实现为国家交税和行业发展的良性循;加强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开展橙汁检测方法的宣传工作;积极协调行业内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问题,积极反映饮料生产中PET聚酯切片等包装原材料供应中的问题等。在技术信息服务方面,除了继续办好相关杂志和内部通讯外,还将调查编辑《200年全国饮料工业企业经济指标资料汇编》和《“十强”及“两乐”企业的季度、半年、生产情况》,并及时编印发至有关单位。对非饮料生产的企事业会员单位,将增加与饮料生产相关情况的调查。为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协会还将组织召开多种饮料发展的研讨会,如2001年中国茶饮料发展研讨会,2001年北京国际饮料科学技术报告会,协助办好第二届上海国际啤酒饮料技术及设备展览会、2001年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包装展览会等。在条件成熟时,试行开展提倡100%果汁健康消费的有关工作,并适时召开全国果蔬汁饮料发展研讨会。积极推广新设备、新包装和新原辅配料、添加 剂等,为饮料出新品、上档次服务。另据了解,协会还将创办中国饮料网,增强协会为会员服务的手段,提升中国饮料业的形象
第四篇: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概况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概况
1.概预算制度的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的产生,应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
当时,在外国资本侵入的一些口岸和沿海城市,工程投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出现了招投标承
包方式,建筑市场开始形成。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国外工程造价方法和经验逐步传入。但
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工程造价及招投标只能在狭小的地区和少量的工程建设中被采用。
2.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用好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引进了前苏联的一套概预
3.概预算制度的消弱时期
1958—1966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只算政治账,不讲经济账,4.概预算制度的破坏时期
1967—1976年,建工部直属
企业实行经常费制度。位。这一制度实行了6年,于1973年1月1预算结算制度。
5.概预算制度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1977—19921977年,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
理机构。1978作的几项规定》,强调了加强“三算”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983年,国家计委、《关于改进工程建设概预算工作的若干规定》。此外,《中华人民
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也就是恢复了设计单位编
制施工图预算。
198820
世纪
1993—1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广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概预
算定额管理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改革又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
蹴而就,只能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7.与国际惯例接轨
2001年,我国顺利加入WTO。今后一段时期内,工程造价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与国际惯
例接轨。
第五篇:我国有机茶发展概况
我国有机茶发展概况
时间:2002-6-1 作者:点击:1285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1990年6月,荷兰颁证组织到临安东坑、裴后茶园进行了有机茶考察颁证,由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有机茶这一事物从国外引进我国,并实现生产和出口,完全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标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由于是企业的自发行为,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推动,有机茶在最初几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顿。直到1997年,我国茶叶出口形势严峻,而被国际市场看好的有机茶才逐渐引起茶叶界及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在我国茶叶主产区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先后有50多个县开展了有机茶开发,建立了有机茶基地20000多亩,有30多个茶叶生产或贸易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还有一大批茶叶基地正在实施有机转换,申请有机茶颁证。1998年我国有机茶生产量和出口量达500余吨,1999年1000余吨,预计2000年可达2000吨,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
目前,我国有机茶开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即“私营企业/茶叶专业户+出口公司型”、“公司+基础型”、“政府推动型”和“盲目跟风型”。
浙江省是有机茶发展最快的省份,开发早,企业和茶农热情高,出口公司开发国际市场积极,政府引导及时有力,为浙江省的有机茶和整个茶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1997年有机茶产销量仅有8吨,1998年50吨,1999年300吨,预计2000年可达1000吨,呈几何增长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有机茶的发展,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供销社在20个重点产茶市县实施“有机茶工程”,计划到2005年全省有机茶园(含有机转换期茶园)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超过10万亩和5000吨;同时建立起科、工、贸、农一体化的有机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系,形成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检测、论证、管理等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体系,稳固占领国内外茶叶市场,创造有机茶知名品牌。5年内,预计拉动全省茶叶产值提高10%左右,茶农增收2亿元。
江西省是我国另一个有机茶开发较快的省份,有一定的有机茶产销基础。为加快形成标准化规模生产有机茶的能力,江西省农业厅也在组织实施有机茶工程,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建设一批有机茶生产基地,3年后全省有机茶产量达到4000-5000吨,5年后达到6000-8000吨,产值达2亿元。
安徽省也非常重视有机茶开发,特别是在屯绿主产区黄山市休宁县,选择位于新安江源头的流口山区,进行有机茶开发试点,在有机茶开发组织模式、形成从茶农到加工企业到贸易商的有机茶开发产业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福建省也十分重视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福建省部分企业正在将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开发结合起来。此外,湖南、湖北、云南等省也在积极开展有机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