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亮点解读[定稿]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亮点解读
《规划》首次明确了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电子商务涵盖了不同经济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体现了信息技术网络化应用的根本特性,即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社会行为高度协同所带来的经济活动高效率和高效能。
亮点一:电子商务服务业细化
《规划》首次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战略任务。《规划》将电子商务服务定义为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及信息技术系统外包服务。其中的交易服务主要包括基于网络的采购、销售及相关的认证、支付、征信等服务;业务外包服务包括基于网络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外包服务;信息技术系统外包服务主要包括基于网络的设备租用、数据托管、信息处理、应用系统、技术咨询等外包服务。
《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工程,通过国家引导性投资,促进以第三方平台服务为主流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从母体中剥离,逐步形成行业性电子商务专业化服务机构;二是在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开展服务外包的基础上,推进电信运营商、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商转型,发展新型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使其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中坚力量。
亮点二:电子商务应用向纵深普及
《规划》强调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和深化。
大型骨干企业,重点是深化电子商务应用。《规划》强调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其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促进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和网络化生产经营方式的形成,大幅增强企业群体的精准生产和市场反应等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末,网上采购与销售额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由“十五”的8.5%和2%提高到25%和10%以上。
中小型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重点是普及电子商务应用。《规划》强调中小企业要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十一五”末,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由“十五”的2%提高到30%。同时,《规划》鼓励发展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重点是发展包括有关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移动电子商务,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应用的渗透性。
亮点三:政府率先应用
《规划》明确提出政府率先应用电子商务。一是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商务试点工程,二是稳步推行政府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关于政府采购的电子商务试点工程,《规划》提出在完善政府采购法规,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制定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标准规范、健全政府采购信用评估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采用特许经营模式,适时建设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政府采购部门、供应商、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采购信息发布和交易、支付、物流、监管等全程服务。
关于稳步推行政府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规划》强调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实施服务外包,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市场需求。
亮点四:电子商务支撑环境完善
《规划》强调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支撑环境包括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服务和标准规范体系,是网络化经济活动的基础。《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通过相应的引导工程,推进电子商务支撑环境建设。
电子认证方面,重点解决电子证书的安全、推广应用及相互认证问题,适时启动国家电子认证根服务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在线支付方面,重点推动在线支付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实现与银行的业务协同。现代物流方面,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用服务方面,重点发展在线信用信息服务。标准规范方面,重点研究制定产品和服务编码、电子单证、信息交换、业务流程等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
亮点五:市场监管有序
《规划》明确将电子商务市场监管、规范在线市场秩序列为“十一五”期间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任务之一。监管的对象,一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机构和人员;二是电子商务的客体,包括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等。
管理法规方面,建立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机构、人员的管理制度,制定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检测与管理办法。
技术手段建设方面,支持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监管手段与信息,打击电子商务领域中虚假交易、网上诈骗等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规范化的在线产品信息、电子合同、虚拟货币等技术系统服务。
第二篇:解读十一五
解读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既要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有利条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巩固和发展“十五”时期良好开局的成果,又要应对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十一五”时期是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经济加快发展中又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等问题。“十一五”时期,要保持经济发展处于周期上升阶段的良好势头,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并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不仅对今后五年的发展,而且对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十一五”时期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机制性障碍。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深化改革要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老大难”问题,更多地涉及利益关系调整,因而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如果“十一五”时期能在改革攻坚战的一些重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不仅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而且将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好基础,因此未来五年的改革也处于关键时期。对外开放也面临新的复杂环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后,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一些西方国家刻意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日渐严峻。国内劳动力、土地、水、能源等价格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也会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和利用外资环境发生变化。“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考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时期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十五”以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缓解社会矛盾创造了物质基础和良好条件。但是“三农”和城镇就业等难题仍然很突出。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中,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例时有发生,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水库移民、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的社会不稳定事件还比较多。所以,“十一五”时期,在发展和改革中妥善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篇: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文章标题: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2006年~2010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卫生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西医并重,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医药强省、中医药现代化和实现xx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握机遇,团结务实,开拓进取,xx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国家和省先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xx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我市制定了《xx市中医药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市卫生部门通过开展中医药普法教育,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打击非法行医,整顿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等,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二)不断深化中医改革,增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
“十五”期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中医医疗机构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条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一是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社会后勤化改革,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增加业务服务项目,完善专科业务设置,加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力度,促使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三是实行药品器械集中采购招标、门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等,努力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四是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医疗信息管理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中医药信息管理网络体系雏形初现。
(三)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中医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发展,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市现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一所(同时也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xx大学附属医院),市xx、市xx以及各镇区医院均设置有中医科或中医门诊。目前全市共有中医病床629张,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6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4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2人。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4张,每千人口占有中医师有0.3人,全市年中医诊疗人次821892人次,住院服务量9783人次。
(四)中医药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高
xx市中医院“十五”期间发展迅猛,该医院坚持精心服务、爱心关怀的服务宗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注重对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内涵建设,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带动各镇区医院中医共同发展的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市中医院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学术水平较高的市级重点专科3个,其中中医急症专科是省级中医急症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五)中医药科研和教学工作显著
“十五”期间,市中医院通过了xx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小组专家的核准,被认定为xx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促进我市在中医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拥有xx省名中医2人,xx中医药等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共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拥有博士4人,硕士29人。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带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十五”期间共获市科技成果奖17项。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层次不断提高,经省级立项15项,市科技局、市卫生局立项159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多项技术处于省内、市内领先水平。
(六)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逐步完善,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中医药工作以培养农村中医工作人员为
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扎实地积极开展。“十五”期间,全市大多数镇区医院中医科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镇村中医药人员素质和中医药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推广适宜农村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农村中医药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覆盖面得到扩大,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七)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系统坚持把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自觉落实各项便民为民措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严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取得较好成效。市中医院连年荣获“xx省精神文明窗口单位”“xx省文明中医医院”“xx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和市卫生系统“优秀集体”“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八)中药生产、研发等发展居前
在中药生产企业方面,xx已拥有xx药业、xx药业、xx制药、xx制药、xx生化药业、xx中药、xx药业、xx中药、xx医药等2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中药产品年销售额近4亿元。部分公司的中药保健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和东欧市场。在中药产品的研发方面,xx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一批新产品正在研发或投入市场。xx中健药物研究所开发的xx片等已成功投放市场。在中药材种植方面,xx内外有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也在省内外开发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
“十五”期间,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当前全市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名科”、“名医”建设仍有待发展,乡镇的中医工作整体水平比较薄弱,中医人才缺乏,这都将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建设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以政府主导、整合资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原则,以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xx中医药城建设工作,为中医药强省做出较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以振兴全市中医药为总目标,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改革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做大做强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名院、名科、名医,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各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临床疗效,力争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中医药建设等方面有重大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为建设和谐xx作出贡献。
由市政府统筹协调,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以中药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主体,以xx药学院等院校为合作方,设立xx中医药城项目,是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主体,产业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1、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龙头,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帮扶全市镇村医疗单位开展中医工作。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各镇区医院必须设立中医科、中草药房。二级或相当于二级以上医院设立3个以上中医专科专病门诊,并设立中医病房,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2以上,配备1名以上高级、3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一级以及镇级医院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5以上,配备1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中医师需要参加住院查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站要配有一名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乡村医生),并要配备设立中草药柜。
3、加快实现全市中医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中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步伐。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治能力。
(二)创建中医“名院”,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市中医院
市中医院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基地,要加快发展步伐,确立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积极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加大省、市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力争建设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6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以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完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认真规划和建设好新中医院,争取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现代化中医医院。新中医院床位900张,业务用房面积10万平方米。
(三)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积极提供优质、方便、价格合理的中医药服务措施和途径,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保健、养身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服务,增加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发挥中医中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有效途径。依托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运用简、便、廉、验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农民选择运用中医药预防和诊疗疾病。要把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同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切实降低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3、扩大中医中药的社会影响,树立中医中药的临床地位,提高中医中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基层中医药的业务指导。
4、开展对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中药的防治研究,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防治水平。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材队伍建设
1、健全和完善在职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扩大再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对新毕业中医药人员、在职中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站人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我市中医药人员水平。
2、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省、市名中医。省、市重点专科要配备1~2名博士,力争到“十一五”末引进和培养30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争取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名、硕士生导师20名。
4、加强中药人才培养,为中药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为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中医药人才的整体水平。
(五)促进中医药科技事业发展
加强对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技术的总结、推广,强化中医药科技项目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强中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争取成立1~2个省级实验室,市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争取成为xx市中药药理实验室。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对有重大前景研究课题的研究力度,在人员、经费、条件等方面给予保证,使科研水平有所突破,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3项、省级科研获奖2~3项,同时,加强成果转化工作。
(六)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医疗机构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市中医院争取建设xx中医药博物馆,整理xx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介绍xx中医药发展历史,专科发展、专家文献专著、中医药制剂、中药饮片及标本。“十一五”期间建成集绿化、观赏、中草药知识为一体的香山药用植物园。借助新建xx市中医院、xx市中医药博物馆、香山药用植物园、xx中医养生保健中心等品牌,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促进中医药文化消费成为当代健康新时尚。
(七)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xx有着“侨乡”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中医传统,要充分利用xx毗邻港澳的区域优势、窗口优势,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与港、澳、台地区中医药机构和中医院校在中医药临床、学术、科教方面的交流,以具特色技术的专病合作为突破口,参与和推动泛x三角区域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
(八)全面落实xx城项目建设
xx中医药城项目为分主体项目和配套项目两大部份,主体项目包括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三个项目。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
1、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或引进符合GMP规范的中药生产企业,形成中药原料中间体提取中心、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保健食品为主的中药产品生产基地。至2010年,xx中医药城中药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达40多家,中药年产值超过80~100亿元。
2、中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组织和整合xx市现有的中医药科技资源,完善相关的基础条件,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同行业的合作,构建一个面向全市中医药企业,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以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建立xx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
4、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以xx中医药城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院校合作,对药材种植生产实施科学指导和质量管理,建立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是集中西医检测诊断、中医药治疗康复、中医药休闲保健及其它配套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复保健以及建设中医药知识科普馆,按中华药学发展史、中医药著名人物、中药加工应用、中药现代化生产流程,展示岭南医学特色、岭南中药材及其文化等内容。
xx城项目通过企业集群、产业集成、自主研发、院企联合、技术服务等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管理,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向生产集约化、技术高度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化、市场拓展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把中医药发展列入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项目和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保证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积极帮助中医药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设备更新、内涵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设立中医专项补助经费的基础上,多渠道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投资责任明确、补偿渠道规范、资源利用合理的中医药投入机制。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中医药行业监督管理。继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xx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中医医疗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严厉打击非法中医医疗活动,规范中医医疗秩序,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利用xx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举办在职临床研究生课程班和西学中班等,严格执行职称晋升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对新毕业生进行系统轮科培训。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组织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和研究及推广应用,邀请国内、省内名中医带徒,认真做好本地区师承工作。
以农村、社区在岗中医药人员教育培训为重点,积极培养农村基层适用人才。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采取选送进修、函授教育、定向培养、委托代培、自学考试、名老中医带教学徒、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全市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行业道德建设
把职业道德建设与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切实抓好中医药队伍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将弘扬优良的医德医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树立“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良好风尚。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探索标本兼治、纠防结合的新途径。
(四)xx中医药城项目成立市政府项目推进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有关部门相应介入7个子项目的工作。争取解决配套用地指标和省、市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同时要确保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措施,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推进设立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工作。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中医药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快人才聚集,确保xx中医药城项目及其有关子项目的落实。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四篇: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产业局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 录
一、“十五”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回顾………………………………………………….2
(一)发展现状......................................................................................................2
(二)存在问题......................................................................................................4
二、“十一五”广西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分析………………………….5
(一)信息产业面临着积极有利的发展形势......................................................5
(二)广西面临着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6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总体发展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目标......................................................................................................8
(三)发展思路......................................................................................................9
四、发展重点…………………………………………………………………………..10
(一)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0
(二)九大重点工程.............................................................................................11
五、主要政策措施…………………………………………………………………….14
(一)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14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14
(三)采取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跟进等方式,加大对我区信息产业的投入....................................................................................................................................15
(四)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做好服务工作........................................................16
(五)完善广西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6
(六)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培优扶强,全力推进广西信息产业快速发展........................................................................................................................................16
(七)切实加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实施以人才促发展战略....17
(八)加大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无线电管理法规体系........................................................................................................................................18 附件1: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示意图 附件2: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大专项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送审稿)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十六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部署。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我区“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46号)的要求,在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重点。
一、“十五”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增速不断加快。“十五”年均增长速度达25.2%,为同期广西GDP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比“九五”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0.2个百分点。产业已具备了基本的发展规模和快速发展的基础。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3亿元,出口交货值4.93亿元。在产业体系方面,在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五个领域有相对优势和特色,具备了基本的发展规模;在产业布局方面,形成了桂林市以通信产品为主、北海市以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网络产品为主、南宁市以应用软件产品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贺州、梧州、玉林、柳州等市也逐步形成了适合各自实际、特色鲜明的产业增长点;在企业结构优化方面,形成了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NEC无线通信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骨干企业的作用和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2005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9家,产值超过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达5家,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73%。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产值占全行业的52.4%。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国营长海机器厂等一批企业成功实现股份制改造;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形成了以光通信、数字微波通信设备为代表的通信产品,以片式电阻、敏感元件、传感器、多层印刷电路板等为代表的新型元器件产品,以汽车故障检测仪、数显量具、医疗电子仪器为代表的应用电子产品,以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代表的电力自动化设备等产品结构。掌上电脑、网络计算机、汽车电子产品、现代通讯产品等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也正在形成,产品结构逐渐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软件产业快速成长,并在应用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产品涉及了交通、教育、卫生、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等行业应用领域,部分产品和技术具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广西“十五”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我区坚持应用为主、务实推进的方针,在信息化推进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政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十五”期间,我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无线电监测网的统一技术体制和规范要求,完成了部分A级监测站中心固定站、简易监测站、移动监测站的建设工作,为开展日常无线电管理工作打下了有利的基础,技术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二)存在问题
我区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一是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例较小。“十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25.2%,而同期全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2.4%;二是产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缺乏配套能力,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扩张;三是对信息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还未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四是缺乏具有竞争力、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五是产品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关键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能形成规模的主导产品;六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七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八是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经营人才和高水平技术带头人,人才总量不足,有些急需的人才外流严重。信息化建设的法制环境有待加强,在规范管理和体系建设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无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使用的频段也向宽带、高频段发展,而目前我们缺乏对这些新技术、新业务和频段的监测手段,影响了日常监测工作的开展;我区边境地区、海上地区的无线电管理监管手段弱,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十一五”广西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分析
(一)信息产业面临着积极有利的发展形势
伴随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信息产业将逐步超越传统意义上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居突出地位,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不断推动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全球IT产业内部重组及IT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已形成了新一轮的产业国际性梯度大转移,转移方向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这给我国发展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从全球市场趋势和发展环境来看,我国信息产业正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优势。我国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加工、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多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三倍于GDP的增长速度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其整体规模居全球第三(其中硬件制造业居全球第二)。我国信息产业正处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趋势为我国信息产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扩大内需、加快信息化建设、西部大开发,以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等战略举措,激发了社会对信息技术、网络和服务的需求,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十一五”期间,国发[2000]18号文件的进一步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配套措施的制定,都将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广西面临着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是国家确立的大西南出海出境大通道前沿,也是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以及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广西迎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政策倾斜措施;信息产业部《关于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结构调整和政策扶持力度,这将更有利于拉动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广西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接东盟的最前沿,优越的地缘优势更给我区的信息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广西毗邻的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聚集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IT产品加工密集带,聚集了大量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广西的信息产业必将随着该聚集区的扩张和产业辐射而获得较大的发展。正在实施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粤桂两省(区)全面合作,也将有助于加速广西与广东两省(区)信息产业的结构布局优化和转移对接。在整个“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广西是联结广东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电力、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必定在融入“泛珠三角”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实现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加入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拥有更为直接和广泛的产业发展机遇。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目标。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构建和谐广西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等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要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加快发展先进制 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设立专门的章节“积极推进信息化”,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同时还把电子信息作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突破口之一,由此确立了发展信息产业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为广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总体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紧紧围绕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给广西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以发展为主题,以需求促发展,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幅度扩张,振兴广西信息产业。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信息产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发展总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档次”,朝着产业规模大、产品结构优、外向成份高、经济效益好的方向超常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得到显著提高,初步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的产业;营造信息化法制环境,明显提高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程度;建立区域无线电管理协调机制,建成陆地边境和海上区域、重要城市的无线电监测网,实现对边境与水上无线电的有效监管。
主要经济指标:“十一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保持年均30%左右的发展速度,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测算,2010年末广西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左右,增加值30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2.8亿美元。
(三)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实施“139”工程,即:贯通一条产业带,建设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贯通一条产业带。就是以桂林至北海的高速公路为主轴,以桂林、柳州、南宁、北海等城市为区域中心,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相互配套、相互支撑、软硬结合”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广西信息产业经济带。同时,支持玉林、梧州、贺州等地承接东部电子产业转移。
建设三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根据目前我区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南宁、桂林、北海三个中心城市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特色,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较大、科研开发能力较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相对较完善的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区将 重点建设南宁、桂林、北海三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设,发挥其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引导我区电子信息产业良性发展,做大我区电子信息产业。
实施九大重点工程。即:
1、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
2、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工程
3、电子商务工程
4、软件产业工程
5、新型电子元器件与材料工程
6、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重点工程
7、通信与广播电视设备工程
8、汽车与应用电子产品工程
9、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工程
四、发展重点
(一)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南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城市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利用政府层面上的交流桥梁和产业发展引导作用,政企联动,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发展软件产业。以3C(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融合为契机,发展新一代宽带接入与网络安全、智能交通、移动网络应用、新一代数字视听产品等。到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2、桂林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桂林市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依托现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桂林国家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区和铁山工业园区为核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形成通信及相关配套产品和企业聚集地。重点发展新型光通信产品、数字微波通信产品、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应用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医疗电子产品、传感器等产品,以及信息安全、大型行业应用类软件等。到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3、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发展园区经济。按照规模经济、综合配套的要求做好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服务环境建设,发挥园区经济的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逐步将北海建成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信息产业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网络计算机、信息家电、软件和系统集成等产品。到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二)九大重点工程
1、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
联合涉农部门,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基础和信息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发展 农村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建设工程
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立的机遇,为提升南宁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以及广西走向国际化合作舞台,完善信息基础,加快应用系统开发。围绕中国—东盟博览会“一个宗旨,一个重点,五大内容,五个结合”的总体定位,加快面向东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信息联网和信息交换,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把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为中国—东盟区域城市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提供综合信息化服务。
3、电子商务工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的要求,按照五个“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电子签名法》实施的推进和落实工作,大力推广数字证书的应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广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国—东盟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一批广西优势、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广西电子口岸;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完善广西数字证书(CA)认证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和物流体系。
4、软件产业工程
以软件园建设为依托,重点建设好南宁、桂林、北海三大软件园区,推动软件产业快速扩张。
加快嵌入式软件和中间件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发展行业应用软件,支持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扩大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规模,积极开拓软件外包市场。
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嵌入式”实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5、新型电子元器件与材料工程
重点发展表面贴装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及材料、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高频频率器件、集成电路后封装、高层印刷电路板、电子专用材料等九个方面产品。
6、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重点工程
重点发展多媒体移动智能终端产品、新型网络计算机产品、下一代互联网的固网宽带接入产品、移动网络互联与接入产品、网络安全与控制产品等。
7、通信与广播电视设备工程
以引进为主,推动光通信、数字通信、数字电视、移动3G网络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光通信产品、数字微波通信产品、第三代移动网络接入与传输产品、第三代移动网络 终端产品、数字电视网络接入与传输产品及其终端产品等。
8、汽车与应用电子产品工程
重点发展车载多媒体移动通信、汽车故障检测、汽车电子控制等汽车电子产品,智能交通和GIS导航以及医疗电子、信息家电等应用电子产品。
9、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工程
科学规划无线电频率资源,进一步建设全区无线电监测网,实现全区统一指挥调度,重点建设无线电设台用户密度、边境地区及军事重点区域的监测网,形成重点区域的监测覆盖,提高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监测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效率。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
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改变信息产业交叉管理和缺乏对口支撑管理体系的局面。强化规划的指导地位,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加强信息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研究,定期发布信息产业投资指南,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设管理法规和标准,防止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重复配置,加强对全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向我国转移、东部信息产业发达地区向我区 转移的多重机遇,充分认识吸引区外、境外资金和项目对我区信息产业实现跨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新的招商引资方式,主动降低门槛,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加强宣传,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努力吸引区外、境外资金和项目进入我区投资发展。
(三)采取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跟进等方式,加大对我区信息产业的投入
政府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引导和政策激励的力度,加大对信息产业的风险投入,更好地引导资本流向,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争取设立广西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主要用于对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投资引导;作为种子资金和招商引资的前期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完善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作为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配套资金,争取国家对广西信息产业项目的更多支持。
创建广西信息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多渠道融资,建立信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灵活、完善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本投入到信息产业,向有关风险投资机构推介产业化投资建设项目。同时,要加强服务工作,包括组织开展项目策划培训、最新政策指导、产业技术 发展趋势介绍等服务。
(四)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项目管理与跟踪服务,建立项目库,掌握重大项目建设动态。积极跟踪项目进展和落实情况,对引进的外来投资项目和财政给予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服务与调查。实时跟踪项目引进、资金落实、建设生产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情况,做好协调和疏通工作,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力求项目投资建设取得实效。
(五)完善广西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针对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或综合集成,努力形成科研、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应用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提高企业信息产品开发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中心的作用,形成我区在软件、微波通信、光通信三大重点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积极引导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六)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培优扶强,全力推进广西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的各项鼓励政策,并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广西信息产业,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实现广西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实施广西信息产业强优企业发展计划和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加强指导和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精”,扩大行业整体规模。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组织有实力的企业成立广西信息产业发展联盟,由该联盟按市场原则,自主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与技术成果持有方合作实施产业化建设。
(七)切实加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实施以人才促发展战略
通过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形成市场对信息产业人才的强大需求力,促进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适应信息时代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建设应用层面较齐备的高素质的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继续加大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加强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引资与引智并重,在引进资金或项目的同时,加强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高、精、尖项目的引 进,确保引进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实行“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推行兼职兼薪制度,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广西人才小高地专项资金,加大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信息产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级技能人才及符合产业要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各级政府、各相关企业设立配套资金和激励机制,共同加快广西信息产业人才小高地的建设。
(八)加大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无线电管理法规体系
争取地方政府把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技术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政府发展规划,并给予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技术设施建设用地、设备购置等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强无线电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执法队伍,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法规体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附件2: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大专项
1、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专项
联合各涉农部门如:农业、科技、水利、畜牧水产、林业、气象、交通、粮食、教育、金融、税务、卫生防疫等部门,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基础,为广大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公共服务,以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业科技培训等,切实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发展问题。
2、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专项 主要建设:可满足10万家企业进行在线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包括商品展示系统、商品交易系统、项目招标系统、商品拍卖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企业信用系统、电子口岸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等10个电子商务应用子系统;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数据中心和通信中心;通过电子口岸系统,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税务等部门的网络联接和数据共享、交换;升级和完善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直接服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中国—东盟博览会综合服务和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卫生防疫管理信息系统、食品监管信息系统、城市客服中心、多媒体信息亭和查询系统、城市“一卡通”系统、城市公 共安全信息处理中心等。该专项以直接服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为目标,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走整合发展的道路,采用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应用体系结构建立一个开放式、标准化的城市管理、运营和服务的信息综合平台。
3、广西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建设专项
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安全可靠、功能完善、易于扩展、配置灵活和易用的PKI/CA平台,同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以广西CA的需求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PKI/CA平台使用制度、使用流程和管理规范,确保数字认证中心的正常运营、维护和使用。实现发放个人邮件证书、个人身份证书、企业身份证书、服务器证书、代码签名证书等5类数字证书,满足500个业务受理点、签发证书1000万张和10年证书保存期的要求。建设目标是:为广西电子商务提供电子认证服务,以解决好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身份确认、电子签名和访问控制等问题,对我区的电子政务、工商年检、网上报税、质量技术监督、金融证券、文教卫生等众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也将发挥重大的推进作用。
4、旅游行业信息在线管理与营销DIMOS系统建设专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建立、系统软件平台集成、旅游行业大型中心数据库建立、广西旅游官方信息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旅游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及旅游企业经营自动 化系统五大部分,其中以中心数据库建设为系统建设核心。该系统将按照“广西旅游门户集群网站”的标准进行开发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在线信息查询、行政管理部门在线处理游客投诉服务功能、旅游企业提供在线预定功能、银行在线支付功能、交互性动态管理功能的大型旅游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旅游企业经营自动化、管理时空最大化的目标。
5、软件园(出口基地)建设专项
南宁软件园。在已完成的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工程开发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0亩,主要完成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测评中心、培训中心及相应配套的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努力建成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桂林软件园。在加快建设中软(桂林)出口基地的基础上,发挥桂林市风景人文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软件开发企业,重点开发、生产各类通信、教育、旅游等应用软件,逐步发展成为我区重要的软件基地。
北海银河软件科技园。园区占地面积500亩,重点发展电力自动化软件及系统集成等产品和服务。
6、软件中间件及其应用产品产业化专项
积极鼓励软件中间件及其应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在原已开发出“事务中间件”及其系列化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升级关键技术,并建设“五心一室”,即标准研究中心、应用产品研发中心、网络运营中心、产品测试中心、全国营销中心和网络以及中间件核心实验室,实现产业化生产。
7、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建设专项
重点发展片式电阻、氧化锌压敏电阻、位移传感器、多层印刷电路板、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功率器件、片式封装晶体管、新型24引线小外形贴片式集成电路、SOT-23片式封装晶体管、锂聚合物电池等产品。
8、新型电子材料研制与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中高压腐蚀化成电子铝箔、高纯度多晶硅、纳米铟钯材、二氧化锆、抗电磁干扰的软磁铁氧体材料、无铅电子材料等产品。
9、计算机与网络产品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IPv6的移动多媒体智能终端、新型网络计算机、智能化掌上电脑、流媒体集群服务器、小型固网宽带接入交换机和路由器、移动网络接入路由器、高速无线接入设备、网络安全与控制产品、税控收款机、RFID电子标签、存储设备、电脑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产品。
10、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结算系统、智能型现场监制装置等电力自动化系统产品、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11、通信设备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光通信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无线光通信设备、光纤以太网交换机、光纤SDH传输设备、光纤CATV传输系统、光放 大设备等光通信产品,GSM、CDMA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等数字微波通信产品,以及大功率模块化逆变电源、智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等。
12、数字电视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数字电视传输与接入系统、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机顶盒等产品。
13、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汽车智能仪表、汽车智能电子避震系统、汽车故障智能快速检测系统、GIS智能导航系统、自动离合器、雨刮控制器、车载多媒体数字视听产品等汽车电子产品。
14、信息家电系列产品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智能化家庭网络系统、家庭数字多媒体益智娱乐终端、智能电话机等产品。
15、医疗电子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专项
重点发展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高速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器、自动图像识别尿沉渣分析系统、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器、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酶标仪、超高倍智能变焦数码显微分析仪、新型数字化脑电图仪、数字遥控诊断高频X射线机、数字式多通道人工耳蜗等医疗电子产品。
16、西南边境区域“十一五”无线电管理建设专项 总投资3亿元,建设经费主要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频率占用费中解决。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建立,西南边境区域作为连接港澳、华南、中南 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成为中国参与东盟区域合作的主体和前沿,在亚洲太平洋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随着西南边境区域各类无线台(站)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目前出现了西南边境区域在用频率配置不够合理,边境、沿海区域无线电频率使用和台站管理相对滞后;无线电管理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大部分边境区域和多数重要口岸、港口不在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范围内,要解决好上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是在“十一五”期间加强西南边境区域无线电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专项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加大西南区域陆地边境和海上区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建设西南边境区域无线电管理信息交换平台,建立区域无线电管理协调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7、广西“十一五”无线电管理建设专项
经费预算3.8亿元。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转移支付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和自治区政府拨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法规建设,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监测网、设备检测网等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18、信息产业人才小高地建设专项
计划投资650万元。按照“高层次、专业化、好环境、多样性”的要求,结合“139”工程的建设目标,到2010年,建设2个自治区级信息产业人才小高地(“电子产品制造业人才小高地”、“信息化建设人才小高地”),发展壮大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转化一批科研成果,促进产业升级、做大产业链。
第五篇: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推动河南农业机械化协调健康发展,保障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特编制《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我省通过农机补贴,“兴机富民”行动计划、科技兴粮计划、农机跨区作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结构逐步合理。到2005年底,全省农业机械原值达到454.57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5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1亿元;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7934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2154万千瓦,增长37%;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1千瓦。大中型农业机械增长困难的局面已经改变,农业机械装备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好势头。大中型拖拉机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省达到11万台,比2000年增加了4.4万台,增长了66.7%,大中型拖拉机机具配套比达到1:2.2;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已由2000年的2.69万台增加到7.17万台,增长了169%。小型拖拉机增长速度减缓,2005年小型拖拉机拥有量为298万台,比2000年增长32%,小型拖拉机配套比为1:1.79。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2005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播栽、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42%和35%,实现了稳步发展,尤其是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4%和92%;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有新突破,机收水平达到41%。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修理、供应服务保障体系配套跟进,同步发展。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达到26.14万个,农机修理厂点2.3万个,农机经营网点1.52万个。农机作业、销售、维修市场从业人员达到524余万人。农机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投资购买经营农机的理念发生变化,由家庭自用转为以开展社会化服务、获取利益为目的。农机经营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专业村日益增多;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范围、领域不断拓宽;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电话约定作业等服务方式越来越多。预计2005年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148亿元,特别是农机跨区作业的有效组织,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同时拓宽了农机户的收入渠道,跨区作业收入约13亿元。
(二)“十一五”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前,农业政策和经济环境都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对农业及农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制定和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意见,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又从法律上确定了扶持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和需求加大,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不断转移,对农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将不断推动农机市场全面升温、活跃。农业机械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关键力量,成为农艺技术实施的主要载体,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成为劳动力稳定转移的保障力量。
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了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是有力拉动大中型农机市场的良好环境条件。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推进,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有利于调动农民购置经营农机的积极性。
(三)农机化发展中的矛盾。我省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障碍、经济障碍和体制障碍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还存在技术“瓶颈”,结构调整需要的新机具供给不足或供给缺位,应当调整换代的农机产品拥有量饱和,存量多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老产品供给能力过剩;农业传统的人力要素投入过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农业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低,购买力有限;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健全宏观调控、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河南是农机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适应结构调整的农机具供给不足或供给缺位。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因此,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必须根本改变生产要素状况,减少劳动投入,增加农业机械与技术投入,根本转变生产方式,积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机工作全局,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支撑,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二)发展思路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农机化。充分尊重农民选择发展农机化的自主权,把亿万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主要目标。二要按照“大农业”、“大农机”的思路发展农机化。从过去侧重于小麦生产机械化转向玉米、水稻、花生、蔬菜、花卉等更为广阔领域的机械化;从侧重于产中环节转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机械化。三要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发展农机化。做到速度与效益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注重节能环保、操作安全,实现农机化协调发展。三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取向发展农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植市场主体,培育作业市场,开拓服务领域,提高经营效益,加快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四要立足三个面向发展农机化。一是面向粮食生产,始终把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作为农机工作的主要任务。二是面向农民增收,重点做好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和在农机领域内扩展就业空间两篇文章。三是面向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先进装备支撑。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的品种和数量增长协调,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及性能明显提高;有效益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在优势农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上有所突破,薯类挖掘、花生收获、牧草种植与收获、设施农业、畜牧和产后加工生产机械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机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完善,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1、综合机械化水平
到2010年,河南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其中小麦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技术含量提高;玉米机播水平提高到50%,机收水平提高到30%;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机收水平提高到70%以上;经济作物、牧草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
2、机械装备水平
到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400万千瓦,平均每年增长5%,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达到12千瓦。
到2010年,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万台,平均每年增加0.8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拥有量达到33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万台,大中拖机具配套比提高到1∶2.2以上;小型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00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拥有量达到600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0万台,小拖机具配套比提高到1∶2以上。联合收获机械拥有量达到
8.2万台。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更新调整,拥有量稳定,2010年拥有量达到150万台、1210万千瓦;机械喷雾机拥有量稳定到18万台。
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扩大装备品种,提高技术含量。
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满足需要。
3、农机经营
到2010年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300亿元,纯收入达到150亿元。
三、“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区域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紧密结合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工程和“两个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1、与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相结合。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大豆、脱毒红薯等粮食作物生产及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品加工率,提高粮食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沿黄优质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延长粮食产业链,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发展粮食经济。
2、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工程相结合。按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项目建设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双低油菜、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收获后处理机械化,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为把产品优势变成商品优势提供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支持。
3、与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相结合。结合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和人工种草养畜示范区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畜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化,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逐步使各种特色农产品全面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创出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支农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每年选择10个农机具种类,在全省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根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十一五”期间在规划区的39个县实施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包括农机装备、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服务建设等环节。重点针对农机装备不适应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加农机装备,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
(二)农机化技术应用示范
1、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改变我省无农机推广示范基地的状况,建立省级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同时建立起市、县二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十一五”要对玉米收获机械引进试验和作业示范、对以花生、油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主要环节机械作业示范。
2、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根据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分别在西部旱作区、平原风沙区(沿黄)、高速公路沿线建设40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逐步形成保护性耕作带(区)。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机械化还田工程。“十一五”期间继续以省内高速公路及机场为重点区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并以此带动全省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技术。
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焦作、驻马店、安阳、新乡、商丘、周口、许昌、南阳和平顶山建立9个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形成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规范。
5、农机科技开发基地建设。建立2个农机科研、推广、农机生产企业相结合的农机新产品引进、研发基地,逐步改变我省农机产品研发滞后的状况。加快农机科研开发步伐,提高我省农机产品技术含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三)服务体系建设
1、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要建立起以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为基础,以“河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重要支撑,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农机化管理信息体系。重点围绕农机管理信息、推广信息、农机产品供求信息、农机产品鉴定信息、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信息、农机新产品信息、农机新技术信息、农机科研成果信息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以省级信息采集系统和15个信息点县建设为重点,形成由省、地(市)、县信息点组成的农机化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与“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连接和各省市农机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发布的多渠道、适时适用化。
2、省级农机产品检测中心建设。根据《产品质量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按照“提升能力、有效监督”的要求,完善省级农机产品检测中心建设。
3、农机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部对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态和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为目的,“十一五”期间,在县一级建立规范化的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和拖拉机驾驶员考场。
3、农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现有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保障培训质量,强化对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民机手的培训工作。按照省辖市农业人口进行规划,每市1-3所,全省建设40个县级农机培训学校,加强对农民机手和农机维修等服务技能培训。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坚持以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扶持为引导、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农机保险等内容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公共财政介入力度,在农民自主选择农机的同时,通过公共财政的介入和干预,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农机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机补贴的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农机补贴资金加大向农业大省倾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资金规模,按照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
补贴。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通过建立基金、农机保险、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除采取政府补贴、财政专项支持的政策扶持外,采用财政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
坚持“产、学、研、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1、加强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引进和试验示范。关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技术,适时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提高农业机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机技术创新主体,允许各类农机企业和民营农机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和省有关农机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
2、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等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和水稻收获机械发展,尽快解决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技术“瓶颈”问题;扩大花生收获机械田间试验考核范围,选择部分试点县,组织重点区域对成熟产品的推广,实施重点突破,尽快满足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农民对花生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节本增效技术推广行动,继续以节水、节种、节肥、节药为重点,抓好机械深松、膜际播种、精量播种、沟播技术、化肥深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行之有效的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工作。
3、抓好农机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行动。结合三秋农时季节的机具维修保养准备工作,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乡村,应用到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规范农机作业市场、销售市场、服务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化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1、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重点,培育产权清晰、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市场化运作的农机服务主体,积极发展各种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作业中介服务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为农机经营者直面市场创造环境。加快发展农机协会、农机经纪人队伍,架通政府、产业组织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逐步使农业机械从依附于农业生产经营体中独立出来,建立专门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独立的农机经营组织,健全农机服务网络,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2、努力开拓农机作业市场。鼓励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农机大户;鼓励个体农机联合起来,探索农机股份制等形式,组建各种松散性的农机联合体,增强综合作业能力,共同走向市场。支持跨行政区域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维护作业秩序、为作业通行等提供服务便利。在打造农机跨区作业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等有效开拓作业市场的服务方式,活跃农机作业市场。
3、积极培育、规范农机修理市场,加强对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护农
机维修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维护用户利益。
4、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农机流通企业,支持各地组建各类零售、批发市场,通过举办农机产品订货会、展销会、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繁荣农机销售市场。
(四)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
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切实做好农机市场规范、培育工作,提高农机组织化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大力推进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农机化。建立并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实现省、地、县联网。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农业生产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加强农机培训机构的管理,贯彻落实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培训场地、设施、师资等条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
(五)加强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
对涉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的农机产品做好定期质量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对在用的特定种类的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定时公布调查结果。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定期确定、公布河南省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作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有效地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机优质、高效、低耗、安全运行。建立符合河南农业生产实际的地方农机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保障农机安全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推广、培训的行为,对农机安全生产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乡村道路、农田、场院、作坊等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和农机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机使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规范行为,科学监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