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

时间:2019-05-14 10: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

第一篇:[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

济南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裁决书

(2008)济劳仲裁字第230号

申请人:XXX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年3月

家庭住址:济南市历城区XX花园XX号楼3单元

被申请人:广州XXXX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单位地址:济南市历城区XX路XX号XX大厦XX室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冯XX 职务: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XXX 广州XXX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申请人以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双倍工资、社会保险费、加班费、经济补偿金、年终奖及工资等为由向本委申请仲裁,本委依法立案受理,并组成仲裁庭进行了开庭审理。庭审时,申请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审理,现已审理终结。申请人诉称,申请人自2006年10月18日入职以来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社保缴费没有按照申请人的工资为缴费基数缴纳,而是按照最低缴费基础缴纳,申请人入职后,公司为六天工作制,星期天的加班工资没有支付给申请人。因此,申请人向本委提起仲裁,要求:

1、支付2008年1月至10月的双倍工资94000元;

2、足额缴纳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的社保费用;

3、支付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份周六的加班工资共计47352元;

4、支付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金9400元;

5、支付2008 年度的年终奖共计18580元,支付2008年11月份工资1512.64元;

6、发放2008年10月份的工资共计4700元(税前)。

被申请人在庭审口头辩称,一是申请人作为被申请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经理,于2008年11月3日中午私自将个人档案、劳动合同文本、工资等全部带走有报案记录和当事人的材料;二是以证明当时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三是关于年终奖问题,根据申请人的行为不应享受年终奖;四是加班工资问题,每月均支付了加班费;五是关于经济补偿金问题,是因申请人严重违反记录,未批准擅自离职。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于2006年10月18日在深圳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工作,2006年12月19日被派往被申请人处工作,任人事部主任。申请人诉称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被申请人提供了经济南市历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 2008年8月25日备案的《企业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并辩称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文本由申请人离开时带走。2008年11月7日申请人诉称因被申请人未为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提供了2008年1-3月的社会保险费对账单。被申请人对申请人要求支付2008年11月工资 1512.64元无异议。被申请人在申请人为其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未按申请人实际工资数额缴纳。申请人在庭审中放弃了第六项请求。另查明,申请人所主张的年终奖,被申请人处员工均未进行考核发放。申请人正常工作期间月平均工资为4916元。

本委认为,申请人诉称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被申请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合同备案名册,虽不能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应证明双方已签订了劳动合同,且备案注明期限为三年,故对申请人的第一项请求,不应支持;被申请人在申请人为其工作期间应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但该请求已超过劳动仲裁申请时效,故对该请求予以驳回;

被申请人虽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申请人以此为由提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其理由不充分,故对申请人的第四项请求,予以驳回。申请人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请求,已超过劳动仲裁申请时效且其证据不充分,因此对申请人的第三项请求,应予驳回;申请人要求支付2008年度的年终奖的请求,因被申请人并未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和发放,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予以发放,其依据不足,不应支持。申请人要求支付2008年11月份工资,被申请人无异议,对此请求,应予支持。

本委主持调解,因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经仲裁庭合议,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八十二条规定,裁决如下: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08年11月份工资1512.64元;驳回申请人的其他要求。

如不服本裁决,可自接到本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书副本送交我委。期满不起诉,本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员:邹XX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赵XX

第二篇:劳动仲裁裁决书

大连金州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仲 裁 裁 决 书

大金劳人仲案字[2012]第567号

申 请 人:姜元龙,男,1978年6月生,汉族,现住大连开发区21号小区杏花里38号楼1-6-3号。

被 申 请人:大连开发区星海机械刀片有限公司,住所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郝峰街。

法定代表人:伊东文昭,系该单位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娈娈、宋兆巍,均系该单位法律顾问。

申请人因工资、加班费、带薪年休假工资、经济补偿金劳动争议一案,于2012年3月12日向本委申请仲裁。

申请人诉称:申请人系被申请人单位的员工,自2001年10月18日起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双方分别与2002年1月28日、2004年11月25日、2011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每月1600元,该工资额不包括加班费及补贴费等。所实行的工时制度为标准工时制度。

自2001年3月18日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开始工作,申请人一直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从2009年5月开始,被申请人开始出现未足额支付申请人劳动报酬的情形,其中包括2009年5月、6月、2011年10月、11月、12月,累计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共计808元。申请人从2010年12月20日起至2011年12月19日止未休年休假的工资被申请人至今未予以支付,共计

/ 7

3875元。除此之外,申请人于2007年6月起至2011年10月止的加班差额8889元,申请人于2001年12月20日至2011年12月19日止未支付的加班费85730元,被申请人都没有向申请人支付。无奈之下,申请人于2011年12月19日,依法向被申请人发出了辞职书,因被申请人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故申请人依法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要求被申请人补发工资及加班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被申请人同意与申请人的解除劳动合同,但拒绝支付工资、加班费及经济补偿金。申请人无奈,只好依法提起仲裁解决。

请求事项:

1、裁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2009年5月,6月,2011年10月,11月,12月未足额支付的劳动报酬人民币808元;

2、裁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2010年12月20日起至2011年12月19日止未休的年休假工资3875元;

3、裁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加班费差额8889元;

4、裁决被申请人给付拖欠的加班费85730元;

5、裁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50522元;

6、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与被申请人2001年12月20日起至2011年12月19日止订立的劳动合同部分无效造成申请人损失的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费用21432元。共计人民币171’256元。

被申请人辩称:1,被申请人并没有扣申请人的工资,被申请人是从奖金中扣发的,此种情形并不属于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2.申请人曾经使用了年休假,因此不同意支付年休假工资。

/ 7

3、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工资标准不仅仅是依据合同的约定,双方还额外坚定了确认书,其中约定了加班补助的费用,不存在加班费的额外差额及加班费问题。

4、被申请人没有违约违法的现象,不需要向申请人支付补偿金。

5、双方的合同并不存在无效的情形,不同意支付损失赔偿费用。

本委受理此案后,即依法由仲裁员管圣峰担任独任仲裁员,与书记员栾玉华组成仲裁庭,于2012年4月5日进行了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本委查明:申请人自2001年3月16日起进入被申请人单位工作,双方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11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并分别于2005年12月20日、2006年12月20日、2007年10月22日续签了劳动合同。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履行2011年签订的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于2011年签订的合同约定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从事电工工作,月工资1600元,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度:申请人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休息日为2天。合同期限自2010年12月20日起至2013年12与19日止。合同履行过程中,2009年5月和6月,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发放的岗位津贴都为316元,每月同比同年其他月份相比少发放104元.2011年10月、11月和12月的岗位津贴均为320元,每月同比同年其他月份相比少发放200元。被申请人提交七张请假单证明申请人已同意用事假抵消年休假,申请人对此予以否认,认为请假单上没有申请

/ 7

人本人签字,自己未休2011的年休假。经庭审可以查明,双方对2007年10月以前的工资没有异议。被申请人于2011年12月19日向申请人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其中解除劳动合同原因为“员工本人提出辞职”。

上述事实有申请人提交的《劳动合同书》、工资条复印件、个人工资明细清单、《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被申请人提交的《劳动合同书》、、被申请人的《工资明细表》、《变电所值班规定》、关于对生产技术部《变电所值班规定》的修改确认书及庭审笔录等证据在案为凭,上述证据已经庭审质证,可以作为本案裁决的证据。

本委认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应为合法有效的合同,双方均应履行各自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约定如数、如期发放工资。被申请人2009年5月、6月,2011年10月、11月、12月共计少支付申请人岗位津贴808元,被申请人方在庭后未向本委提交扣除特殊补贴的相关证据,因此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需支付其未足额支付工资808元人民币。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申请人2011年可享受年休假10天,被申请人提供7张请假单证明申请人已休假7天,但申请人提出7张请假单上均无本人签字,被申请人方也未提交其他证据证明申请人已休2011年休假,因此申请人

/ 7

2011年已休年休假为10天。《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一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进行计算”。由此可计算出被申请人还应支付申请人未休年休假工资为3506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被申请人未于庭审之后向本庭提交有关综合或不定时工作制的相关证明,故本委采信申请人的说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九条的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就加班事实的存在举证责任,申请人提供的工资条及工资条专用袋的时间少于其主张加班费的时间,故计算申请人应得加班费的期限以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为准。《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计算加班工资的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和休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

/ 7

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应得的工资确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申请人的工资为每月1600元,其中不包括加班费及其他补贴。则应以双方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1600元为计算依据,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工资条被申请人应还申请人加班费8889元。

被申请人未及时足额发放申请人的工资,属拖欠工资行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劳动者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申请人依据上述规定于2011年12月19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被申请人认可于2011年12月19日收到该通知。故申请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合法有效,其要求被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于法有据,本委予以支持。申请人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得的工资总额为60627.51元,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之规定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被申请人应当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为60627.51÷12个月×10个月=50522.92元。

申请人主张与被申请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形,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因此对其提出的赔偿费用申请不予支持。

综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二条、《职工

/ 7

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十一条之规定,裁决如下:

1、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拖欠工资808元;

2、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加班费8889元;

3、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50522.82元;

4、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未休年休假3506元; 上述四项共计人民币63725.92元。

上述被申请人应当支付的款项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支付。

如不服本裁决,可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法定期限,一方当事人不起诉又不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

仲 裁 员: 管圣峰

大连市金州新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二0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书记员:栾玉华

/ 7

第三篇:劳动关系裁决书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裁 决 书 **劳人仲案字[****]**** 号

申请人:***,*,*族,**岁,住**********,身份证号:******************。

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职位

委托代理人:******,*******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 上列当事人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申请人诉至本委。本委受理后,依法组成仲裁庭并于****年*月**日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申请人、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了庭审。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诉称:“申请人***年**月**日到被申请人位于*********从事综合楼外墙粉刷工作,被申请人未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年*月**日下午,申请人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住院,出院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多次协商不成,经司法鉴定申请人为*级伤残。申请人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请求确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被申请人辩称:“

1、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申请人与***存在承揽关系。”

查明:被申请人中标*****工程后,将部分工程(砌墙、墙体内外粉、地面贴砖)口头承包给自然人***,***又将砌墙、墙体内外粉刷工程口头承包给***,***又将内外墙粉刷工程口头承包给申请人,双方口头约定:“内墙粉刷每平米*元,外墙粉刷每平米**元。”申请人自己组织联系了一些工人与其一起在被申请人工地处从事内外墙粉刷工作。申请人已从***处领取两万元工程款。

以上事实有申请人的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城建局出具的情况说明、证人证言、证人书面证言、《房屋外装修施工安全协议》、《内粉施工安全协议》、《***医院医学证明书》、《安康市中医医院诊断证明》、《司法鉴定书》,被申请人的证人证言、《工程测量尺码单》、电话录音及庭审笔录在卷佐证。

本委认为,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成立主要判断依据是劳动者作为职工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等报酬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本案中,被申请人中标*****工程后,将部分工程(砌墙、墙体内外粉、地面贴砖)口头承包给自然人***,***又将砌墙、墙体内外粉刷工程口头承包给***,***又将内外墙粉刷工程口头承包给申请人,双方口头约定:“内墙粉刷每平米*元,外墙粉刷每平米**元。”申请人自己组织联系了一些工人与其一起在被申请人工地处从事内外墙粉刷工作。申请人申请二位证人(***、***)出庭作证,两位证人当庭证明他二人是通过申请人才到被申请人工地工作的,被申请人并没有招录和安排他们做工,且工资是从申请人处领取。通过双方举证并无上述情形和“凭证”,没有证据证明申请人从事被申请人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为此,劳动关系成立的三种情形不能同时具备。其次,《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该条适用于在用工方不能及时全面承担责任时,由发包方因本身违规发包的行为而承担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同种的责任。但是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再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 法院应予支持: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该条也无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并不等于存在劳动关系。为此,根据以上规定,申请人要求确认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仲裁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委不予支持。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裁决如下: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不存在劳动关系。

如不服本裁决,可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本裁决书即产生法律效力。

仲 裁 员:***

****年*月**四日

书 记 员:***

第四篇:最牛官腔案例报告

案例背景

(一)本次案例内容1、09年10月27日下午在天河区交警大队召开的黄埔大道交通整治会议上,作为业主代表之一的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梁部长也在现场

有记者询问天河区交警大队队长“是否应把封闭道路的信息向社会公布并应征求市民意见”,未料此时在记者身边的梁某忽然发言,“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你?”话毕即起身离去,未再理睬在身后追问的记者。

2、10月29日,时任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批示:“政务公开是我们对市民的郑重承诺,绝非戏言。‘最牛官腔’令人心寒。必须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加强教育监督,坚决纠正个别干部漠视公众的恶劣作风。”

3、同日,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总经理莫穗玲表示,将不折不扣执行市领导批示精神。公司全体领导在事发后已陪同当事人到报社登门致歉,目前,梁某已被停职,并责令其在全体员工大会上作深刻检讨,同时要求全体员工以此为戒。

(二)近几年的最牛官腔

下面这些不中听的话能从这些官员嘴里放出来,只能说明他们没有丝毫的“公仆”意识,并且视人民如敌人!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来的和人民没有半点关系,才会有如此听上去很恶心的牛腔!

1、“我是书记,敢不给面子!”

2008年12月10日下午3点,重庆奉节县羊市镇纪委雷书记和计生办陈主任上班时间喝醉酒跑进一美容院,强制要挟漂亮女老板为之美容,对方不从,雷竟抓其头发称“我是书记,敢不给面子!”双方发生抓扯。

2、“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

语出辽源市环保局局长郭东波在全局大会上讲话:“啥叫公平?xx不给你都公平了,啥也不发都公平了。你说又可气又可笑。那能一样吗?那不一样!那领导都得骑马坐轿。所以我们的同志眼睛红心眼黑,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你什么东西,臭不要脸的!”

4、“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语出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郑州一原本被划为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被开发商建起别墅。记者赴郑州进行调查采访时,这位副局长这样质问记者。

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这位领导干部居然把党和老百姓对立起来,看做是两个不同的阶级。这种“对立论”的理念在我们党是很危险的,这些人迟早要将党和政府断送掉!我们不禁要质问这位干部:你是在替谁说话?你是不是共产党的干部?这种将自己置身于老百姓的对立面的干部早就应该清除出党!

5、“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抢救无效当晚死亡,另一重伤者已脱离危险转院治疗)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后经记者多方了解,该男子父亲确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案例分析:

(一)对三个人行为的分析

一、对梁经理的分析

1、广州市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梁经理是否是官员,是什么级别的官员,现在网上新闻、媒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官员:是经过任命、具备一定等级的政府工作人员,正厅级及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

2、但不管梁经理是不是官员,在一个公众场合之下,作为公司的代表,他竟如此说话,显然他的公关意识严重不足,也反映出其公司对待舆论监督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落实。

3、如果这是在私人场合,那么我们只能说,这是个人品格问题。但这是公众场合,面对的是代表公众的媒体,竟出如此“雷语”,显然涉及到如何对待舆论监督的问题。”网友“荞麦青”认为,诚如该男子所说,你拉屎确实不需要告诉别人,臭不臭也是个人自知,但作为公权,你的一举一动,尤其事关民生的举措,却有责任有义务告知公众。这里,体现的是对公众的尊重,对现代政府的追求。

二、对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的分析

1、针对“拉屎”论发表批示

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的上级公司是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而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所以,梁某的“拉屎”无论是在替谁说话,是他自己还是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是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还是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或是广州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通过网络传播及网民热议,他是否是公务员已经不妨碍“最牛官腔”的成立。不管他是否是公务员,已经变得不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政府形象。

加上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的政府背景,如果广州市政府部门对“拉屎”论的反应不很迅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政府公关危机,影响政府的可信度。

当前社会是一个泛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做记者,这对官员处理与媒体和公众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小丹的批示也有更深刻的含义:政府已经意识到,政府公务人员若不注重形象,产生的后果会很严重。

2、但是政府在处理公关问题上不足之处。

在事先政府没有一个公关部门及时将一些民生措施告知民众,开诚布公,消除民怨。

政府没有尝试营造新闻效应,协调民众和施工单位(广州市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之间的关系,让民众了解施工的情况,进行良好的沟通,带来大家对施工的了解与谅解,使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公司总经理莫穗玲的分析

就其结果来看,公司总经理莫穗玲则很好地利用本次公关危机,在危机发生的1-2天后的29日,即朱小丹批示的当天,立即表明态度“将不折不扣执行市领导批示精神”,很好地引导舆论,掌握主动权;承认梁某违反规定的事实,开诚布公,消除流言;并实际行动,要求

梁某到报社登门致歉,将梁某停职,全员检讨,最终提高可信度,解除危机的同时,为公司赢得知错就改的美誉。

(二)对“最牛官腔”的思考

一、总结本次案例

1、“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经查实此人并非公务员,但因其所处单位性质、职务、以及其拥有的权力使得他官本位思想充分暴露。此番事件的受害者,原本是从一个公众本应享有的知情权角度,对负责人提问,其行为和语言都没有越轨之处,内容也属于正常交流范围。但那部门负责人却不屑地抛出此番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严重影响到部门、公司甚至地方政府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管是公司职员,还是政府“官员”,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

2、“官员”素质有待提高。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素质也在进一步提高。尽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国民素质跟着改革开放的洪流,日益提高。相对而言,“官员”的素质也有很大进步。在很多地方已经都看不到“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姿态,大多数官员都在向服务型角色转变。但是通过“最牛官腔”当事人一言,再次警醒着我们对国民素质教育和“官员”素质教育不能放松警惕。

3、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应本着实事求是,还原真相,消除负面影响的角度出发。当“拉屎门”事件一发生,舆论消息已经传播,该名“官员”所在公司迅速做出处理决定,对该当事人停职处罚,并责令其登门道歉。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对该新闻做出批示,“政务公开是我们对市民的郑重承诺,绝非戏言。‘最牛官腔’令人心寒。必须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加强教育监督,坚决纠正个别干部漠视公众的恶劣作风。”政府的此番行动,昭示出其处理影响当地形象突发事件的力度,其速度和措施使得“最牛官腔”止住袭击政府机构的步伐,保证了政府形象不因其受损。

4、高度重视舆论导向作用,重视网络舆情收集,及时掌握本地舆论风向。“拉屎门”事件,再一次显现出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大。尤其是针对新闻工作者,主动爆料,揭短揭恶,威力巨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新闻工作者素质教育,防止部分新闻工作者利用职务发泄个人情绪,影响和损坏地方形象。

5、“最牛官腔拉屎论”在我们普通百姓嘴中不过会当成一句玩笑,一句调侃。但是当它从我们“官员”嘴中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变味了。“官员”们应时刻谨记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之宗旨,不要时时刻刻想到如何摆出一副架势。现在群众觉悟提高了,网络通讯工具也这么发达,如果众“官员”不以此为鉴,不免哪天也会惊动全国,“最牛”“最雷”祸及自身。

二、为什么会出现最牛官腔

1、最牛官腔频频刺痛公众的耳膜,根源在于权力对于权利的漠视与侵蚀。在民主社会,社会公众对公权力的运用理应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公权力却往往被异化为部门乃至个人,或者利益集团的谋利工具,权力被视为一种稀缺资源被顶礼膜拜,在一些官员眼中,权力已不是来源于人民的授予,而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恩宠。因此要想得到权力,就需要向高的权力施展“公关”,有评论认为目前社会上许多官员都过着双面人的生活: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的是一种唯唯诺诺的奴性,在老百姓面前他们展示的是一种虎狼的兽性。

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公然放言:“你们记者管得也太多了吧?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言下之意暴露出的正是一种对公众监督权利知情权利的蔑视与践踏。

官员面对媒体时的雷人官腔,并非是随意地信口雌黄,隐藏在其后的往往是现实中权力与利益的种种牵扯。权力的过度集中与缺乏有效地监督,导致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换取个人利益,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暗流涌动的潜规则腐蚀了一些官员的党性,麻木了某些官员的良知。官员的雷人语言表面上环顾左右而言他,其真实目的无非是为了掩盖真相,逃避舆论监督。

2、“最牛官腔”以异于常人的逻辑思维模式雷倒网友,原因还在于官员异化的政绩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某些官员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有待提高。“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可谓此类官员的典型代表。

3、当今缺少法律、法纪约束和监督的“一把手”负责制。一些单位也不管大小,也不管“和尚”的多少,单位的“一把手”就是“老大”,常常有把下属当奴才一样管理的“一方诸侯”之霸气。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霸气?这大概是现行的官员“任免制”的滋养出的,这也造成了各部门机关的“一把手”们,奉行“不对群众负责,只对上一级领导负责,不为群众服务只为领导服务”的为官之道。

在一个单位,“一把手”往往实行的是“一言堂”的管理,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管理模式,一种“没有民主没有商量的余地”的霸道管理,也是一种“整你没商量,玩你没商量”,又何来公正、公平?

4、“最牛官腔”是一种思想深处的“官本位”的官僚作风与习气的无意识流露。所谓“对我的抹黑,就是对西丰的抹黑”,诸如此类的官腔我们在现实的官场中也有所耳闻,在此种唯我独尊的特权意识之下,普通大众的疾苦岂在斯人眼里。在这些“牛气”十足的官员心中,所谓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显然成为一句空话。

第五篇: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时间:2011-06-18 | 作者:(律师)吴黎明 |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 浏览:10156 【标题】申请人杨某某诉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

【案由】劳动争议 【审结日期】2009-08-12 【审理程序】仲裁程序

【文书字号】官劳仲字(2009)第296号 【审理人员】段敏

【文书类型】仲裁裁决书 【审理机构】昆明市官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昆明市官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 官劳仲字(2009)第296号

申请人:杨某某

委托代理人:赵锋,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委托代理人:张阳,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吴黎明,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李 某,公民代理,特别授权代理

申请人杨某某诉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本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此案,组成仲裁庭依法公开审理。申请人杨某某、委托代理人赵锋、张阳,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吴黎明、李某到庭参加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诉称:申请人于2007年11月8日到被申请人处工作,担任后勤主管,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约定每月工资为1500元,并于2008年向申请人借款10000元购买灯罩颗粒料,但时至今日,被申请人并未向申请人支付过工资,也没有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更未偿还所欠申请人的借款。申请人杨某某现要求:

(一)解除与被申请人的事实劳动关系,由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申请人20个月的工资共计30000元;

(二)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16500元;

(三)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2250元;

(四)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2007年11月8日至今的五项社会保险;

(五)被申请人偿还申请人借给公司的款项10000元。

被申请人答辩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没有事实劳动关系,申请人实际上是为被申请人的另一个股东王××行使一些权利,申请人所说的借款为股金,因此请求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申请人针对其主张提交以下证据:申证(1)工作证;申证(2)借条;申证(3)名片。

被申请人对申证(1)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公司发放的工作正与申请人提交的不一样,对申证(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借款已经转为股金,认为申证(3)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被申请人针对其主张提交以下证据:被证(1)公司章程修正稿;被证(2)股东会决议;被证(3)股权确认协议;被证(4)合同协议;被证(5)股东结算单。

申请人对被证(1)、(2)、(3)、(4)、(5)的真实性不予认可,且认为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经过庭审,本庭认定以下事实:被申请人于2008年1月28日注册成立后,申请人到被申请人处工作,岗位为后勤主管,但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也未向申请人支付过工资,且被申请人没有为申请人办理相关社会保险。2009年6月13日,申请人离开公司。

本委认为:被申请人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与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存在违法事实,应当向申请人支付双倍劳动报酬,为申请人补缴相关社会保险,并在申请人离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被申请人主张申请人只是代表股东王万全行使股东权利,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缺乏证据支持,本委不予釆信。申请人主张的2008年5月1日前的工资已经超过仲裁时效,本委不予支持。申请人的第五项仲裁请求不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本委不予审理。

由此,本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作出仲裁裁决如下

一、解除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由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申请人2008年5月—2009年6月13日的工资共计20250元(1500元/月×13.5个月)。

二、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16500元。

三、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2250元(1500元×1.5个月)。

四、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2008年5月1日—2009年6月13日的五项社会保险,双方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比例承担各自应承担的费用。

五、驳回申请人的其他仲裁请求。

以上款项共计人民币叁万玖仟元整(¥39000),由被申请人自本裁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支付给申请人。

如不服本裁决,可自收到本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 裁 员:段 敏

二00九年八月十二日

书 记 员:倪 静 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劳动仲裁纠纷案

时间:2006-08-15 当事人: 林海东、沈忠诚

法官: 文号:(2005)兴民一初字第537号

江 西 省 兴 国 县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5)兴民一初字第537号

原告林海东,男,1975年8月15日出生,汉族,江西省兴国县人,兴国卷烟厂职工,住兴国县客家路2-6号。

委托代理人肖礼洪,江西赣兴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执业证号:***616。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地址:兴国县客家路1号。

法定代表人:沈忠诚。

委托代理人江正荣,江西兴国卷烟厂干部,特别授权。

委托代理人钟运林,江西兴国卷烟厂干部,一般代理。

原告林海东诉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劳动仲裁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11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1月17日和2006年4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林海东及其代理人肖礼洪,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委托代理人江正荣、钟运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一)、兴烟发(2005)11号决定违反法律规定,是无效的,应撤销。

1、原告是退伍军人,根据国家政策,于1996年分配安置在兴国卷烟厂工作,属国营企业工人,2000年兴国卷烟厂改制后,组建了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告虽在该公司任销售业务员,但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原告劳动人事关系仍在兴国卷烟厂,原告属国营企业工人,如对原告需进行处罚,就必须严格依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之法律规定,而不是依据《劳动法》。兴烟发(2005)11号决定,名义是解除劳动合同,其实质是对原告实施开除、辞退,现估且不论原告在2000年至2002年之间是否存在实施了返销烟之行为,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认定原告实施了返销烟行为是否正确,但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二十条:“审批职工处分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5个月,其它处分不得超过3个月”之规定,兴烟发(2005)11号决定显然违反了法律所规定的处罚时效。另一方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并没有规定,企业对违纪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兴烟发(2005)11号决定也是对原告实施再次处罚,也违反了劳办发[1994]370号关于职工被处理后,原单位能否再行处理之规定,故劳仲委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作出维持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规定,属适应法律错误。

(二)、江西兴国卷烟厂一直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登记,二也不是从兴国卷烟厂或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而来的,三它与原告不存在任何劳动人事关系,故江西兴国卷烟厂无任何权利作出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规定,因此,兴国县劳仲委作出维持一个不具民事主体资格,与原告无任何劳动人事关系之决定,难道不荒谬可笑吗?

(三)、劳仲委对事实认定也是错误的,因为劳仲委对事实的认定是采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1日对原告作出开除公职之后,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寻找其处分原告之依据,动用其行政权力和不正当之手段,通过兴国县公安、检察人员,利用国家所给予他们的强制力,于2002年8月所取得的所谓证据。就认定证据而言,不但其来源不具合法性,而且其收集证据之程序也违反了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就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所谓证明原告实施了返销烟之行为,证据的证明力,与原告所提供的抚州、新建烟草专卖局(公司)所出具的原告在该两地区任销售业务员期间,未有过返销烟之行为的证明,以及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亲自派出的工作人员对调查情况说明中所说的,南昌洪城大市场等地所出现的“东河”香烟是来自樟树市场等证据小得多。因此,兴国县劳动仲裁委不采用国家机关所出具的和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亲自派到实地进行调查人员所出具的证据,而采用来源不具合法性和在程序上违法之证据来认定本案事实,属认定事实错误。

根据以上法律和事实,原告认为:兴国县劳仲委之裁定,属适用法律错误,认定事实错误。另一方面,江西兴国卷烟厂无民事主体资格,与原告也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故兴国县劳仲委作出维持兴烟发(2005)11号决定,属于对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均是错误的违法裁决,因此,兴烟发(2005)11号违法决定,应予以撤销。

(四)、原告要求补发2002年5月至今工资,并支付克扣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依法有据,请依法予以支持。

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1日作出开除林海东公职之决定被兴国县劳仲委撤销并生效后,原告曾多次要求上岗,然而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不但不安排原告工作,而且一分钱也未发给原告,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该行为,显然是一种有意克扣和拖欠原告工资之行为。因此,原告依据劳部发(1995)第223号第三条之规定,要求补发工资并加付应得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是依法有据的,但兴国县劳仲委依据赣府厅发(1999)52号文仅裁定补发原告3年下岗生活费5148元,不但显失公平,而且也依法无据。因为原告并不是下岗工人,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没有作出原告下岗决定。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兴烟发(2005)11号决定,被告补发原告2002年5月至今工资,并支付克扣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

原告对其诉讼请求和主张的事实向法庭提供了下列证据:

1、原告复员、退伍军人工作介绍信一份。该证据证明:林海东是于1996年退伍后,被安排在赣南卷烟厂兴国卷烟分厂工作的,属全民制企业工人,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不存在人事和劳动合同关系。

2、抚州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新建县烟草专卖局于2002年出具的证明各一份。该证据证明:林海东自2000年至2002年在抚州、新建两地从事业务员工作期间,不但工作勤奋,吃苦耐劳,而且也未实施过倒卖或返销卷烟之行为。

3、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委派的工作人员对2002年南昌市场返销烟进行调查后的情况说明一份。该证据证明:2002年南昌市场出现的“东河”返销烟不是来自抚州、新建两地市场,而是来自樟树市场。2002年南昌市场出现的“东河”返销烟与林海东无任何关系。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有夏国彪签字的调查材料是欧阳云章代夏国彪签名的,即夏国彪本人并未在该公司的调查材料上签过名,故该证据是虚假伪造的。

4、夏国彪于2002年8月出具的证明一份。该证据证明:夏国彪从未向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反映、出具、书写或证明过林海东实施过返销卷烟行为的任何证明材料。夏国彪本人从未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调查材料上签过名。

5、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各一份。该证据证明: 2002年6月1日,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曾以林海东实施过返销卷烟之行为为由,做出过开除林海东公职的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之决定。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做出的开除林海东公职的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程序违法,2002年8月被兴国县劳仲委予以撤销,以及该裁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6、该组证据由以下三份证据组成:(1)工商档案一份,该证据证明:从1991江西兴国卷烟厂就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过企业法人年检,参加企业法人年检的是赣南卷烟厂兴国卷烟分厂;(2)兴国县工商局于2005年11月出具的证明一份,该证据证明:原于1982年在该局注册的“江西兴国卷烟分厂”,从2003起就未在该局以“江西兴国卷烟厂”的名义办理过企业法人年检,故根据法律规定,江西兴国卷烟厂已无民事主体资格;(3)兴烟发(2005)11号文一份,该证据证明:江西兴国卷烟厂再次以林海东在抚州市场任业务员期间实施了返销卷烟的行为为由,再次做出了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决定。该组证据共同证明:江西兴国卷烟厂已无民事主体资格,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无人事和劳动关系,兴烟发(2005)11号文是违法的和无效之决定,故该决定应依法予以撤销。

被告辩称:

一、原告诉状中提出的第一、二项诉讼请求分别构成了两个独立的且互无牵连的诉,不能将他们并在同一个案件中一并提出。原告第一项诉讼请求,构成了对答辩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否合法有效的确认之诉;原告第二项诉讼请求,构成了原告要求答辩人补发工资和给付赔偿金的给付之诉。这两个不同的诉因其不同的法律关系内容,而构成了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同时,这两个诉之间也毫无牵连,答辩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在2005年6月20日做出的,而答辩人停发原告工资却是因原告违反了厂规厂纪于2002年5月开始的,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或其他牵连关系。因此,答辩人认为原告诉状中提出的第一、二项诉讼请求分别构成了两个独立的且互无牵连的诉,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不能将他们并在同一个案件中一并提出。

二、答辩人做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合法有效的。

1、答辩人做出该决定是有事实依据的。原告返销卷烟的违法违纪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的裁决所确认。兴国县劳动仲裁委员会曾于2002年8月14日做出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裁决书。裁决书中确认了,申请人林海东在担任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的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答辩人的规章制度。该仲裁书业已生效。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五项“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之规定,应当认定原告在担任业务员期间存在返销卷烟的违法违纪事实,答辩人无须再为此举证证明。因此,答辩人在兴烟发(2005)11号文做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有事实依据的。

2、答辩人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是在查实原告存在上述违法违纪事实前提下,依法行使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权。答辩人做出该决定前报告了答辩人的工会组织,工会经讨论后,同意答辩人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将原告予以辞退。答辩人做出的决定是对与申请人之间劳动合同的处理,而不是对申请人的行政处分,不存在违反了一事多罚和追究处理时效的问题,是合法有效的。

3、至于申请人补发工资和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依照答辩人兴烟发(2000)11号《关于加强职工管理的通知》第三条“属于在客家公司违纪下岗的职工,下岗期间不享受厂内的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同时,还必须按厂规厂纪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申请人属客家公司违纪下岗的职工,其下岗期间补发工资和赔偿金的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综上所述,答辩人做出兴烟发(2005)11号文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合法有效的。请贵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

被告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有:

1、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一份,证明原告返销卷烟的事实已为生效裁决书认定。

2、(2002)兴民初字第1055号民事裁定书一份,证明第一份证据已生效。

3、原告交代材料一组、兴国县公安局2002年8月对魏小保、熊国平的询问笔录各一份,证明原告存在返销卷烟的事实。

4、兴国县公安局2002年9月对林海东的讯问笔录一份,证明目的同上。

5、兴国卷烟厂工会会议记录一份,证明被告作出解除原告的劳动合同,作出开除决定已经过工会同意。

6、兴国县烟草购销公司2000销售目标管理方案、兴国县卷烟销售有限责任公司2001销售责任管理方案各一份,证明原告与被告改制后的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原告实施了返销卷烟行为,违反了被告设立的规章制度。

7、兴烟发(2000)1号文件,证明被告对其职工安排到改制后的企业,有权按厂规厂纪作出处理,另证明原告提出的第二项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8、兴政发(2000)17号政府文件一份。证明改制后,厂里员工以自然人身份与客家公司签订合同,由全民工变成合同工。

9、客家公司与兴国卷烟厂联席会议记录一份,证明卷烟厂有主体资格,可依据规定处分职工。

10、李惠俊、刘英明、林海东的人事档案各一份,证明目的同上。

经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及认定依据:

原告林海东系退伍军人,1996年11月安置在江西兴国卷烟厂,全民合同制工人,2000年,兴国卷烟厂转制后,林海东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销售业务员。2002年6月1日,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作出(2002)3号决定,开除原告公职,理由是:原告多次利用地下渠道,非法向南昌等市场返销卷烟,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扰乱了公司正常的经营和价格管理秩序。原告不服,向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撤销该决定。2002年8月14日,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作出对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林海东的开除决定予以撤销的裁决,该仲裁裁决书认定:原告在担任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的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章制度,但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处理上不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补充意见第八项之规定,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林海东开除处理不当。原告林海东于2002年8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兴劳仲裁(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中对本人返销东河烟的事实认定”。2002年9月13日,兴国县人民法院作出(2002)兴民初字第1055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原告林海东的起诉。

2005年6月20日,江西兴国卷烟厂以同样理由:“原告担任市场业务员时多次利用地下渠道,非法向南昌等市场返销卷烟,严重违反了厂部规定,扰乱了正常的经营和价格管理秩序,造成了极为恶劣影响”,作出了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合同的决定》,解除原告劳动合同,辞退出厂。原告不服,向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撤销该决定,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5年11月3日作出兴劳仲裁(2005)第002号仲裁裁决书,对江西兴国卷烟厂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合同的决定》予以维持,该仲裁裁决书确认:林海东担任销售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原告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000年江西兴国卷烟厂改制,组成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原卷烟厂职工择优录用。根据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5月21日公司董事会决定:“经研究,关于兴国卷烟厂应聘到客家公司的员工管理按以下原则进行:

1、兴国烟厂职工在客家公司应聘上岗的,由客家公司进行岗位管理和考核,工资、福利由客家公司发放。

2、兴国烟厂职工的劳动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兴国卷烟厂,其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社保管理等事务仍由兴国卷烟厂处理。

3、兴国烟厂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客家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有违反,不仅客家公司可依公司规章制度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兴国卷烟厂也可依据劳动法规和厂规厂纪对其作出相应处理”。根据江西兴国卷烟厂2000年8月10日的兴烟发(2000)11号文件“关于加强职工管理的通知”第三条:“属于客家公司违纪下岗职工,下岗期间不享受厂内的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同时,还必须按厂规厂纪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2003年、2004,在工商机关没有办理检验手续。

本院认为: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兴劳仲裁(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虽然因程序原因,已撤销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2年6月1日作出开除原告林海东公职的处理决定,但是已经认定了原告林海东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五)项规定,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据此本院确认原告林海东担任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时,严重违反了客家公司和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的规章制度。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改制,组成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时,公司董事会对聘请被告单位人员的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事项已明确划分了管理范围,被告是劳动人事管理主体,有权作出解除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被告没有进行工商年检,并不影响该决定的效力,被告应按规定补办工商年检。

被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并不是对原告的处分,因此不存在时效问题。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兴劳仲裁字(2005)第002号仲裁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处理正确,据此,经审判委员会员讨论决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林海东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270元,实际支出费202元,合计人民币472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肖晓荣 审 判 员 钟先银 审 判 员 王平

二00六年八月十五日 书 记 员 肖玉珍

下载[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探讨]分析一下最牛的劳动裁决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劳仲案字〔20 〕 号 申 请 人: 住 址: 委托代理人: 被 申 请人: 住 所: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委托代理人: 第 三 人: 住 所: 委托代理人: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一案,本......

    最现实的是分析一下

    最现实的是分析一下, 什么生意你最适合做。 你擅长的,自然就是你容易收获的。 创业首先要定位自己和市场的。根据你的特点选择致富之路, 道理都一样,勤奋、专著!如果会成功。那必......

    史上最牛营销案例五篇范文

    史上最牛营销案例最牛营销之犀牛:摔茅台1915年,茅台酒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时,由于包装粗糙土气而顾客寥寥少人问津。一参会人员心生一计,将一瓶酒摔在地上,顿时瓶破酒溢,醇香弥......

    沃尔玛案劳动仲裁裁决书

    常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仲裁裁决书 [2014]常劳人仲字49号 申请人:黄兴国,男,汉族,1971年10月7日出生,住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城南横梳子巷2 5号附2 3号 申请人:帅立华,男,汉族,1......

    撤销劳动仲裁裁决书申请书

    撤销劳动仲裁裁决书申请书申请人:XXXXX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住址:上海市XX区XX路XXXX号XX层、XX层、XX层、XX层 单位代表人:张XX总经理 被 申 请 人:刘XX男19XX年XX月X日出生汉族......

    小脑袋竞价管理软件分析最牛的营销案例

    小脑袋竞价管理软件分析最牛的营销案例 大家好,我是小脑袋竞价管理软件,好久不见了。今日跟咱们同享的阅历是推广的一个事例。这个事例早年我也是注意到的,但没有故意去剖析他......

    经典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经典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案例一 法定代表人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巨额薪资,应全面提举相应证据 【裁判要义】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及职权有别于一般劳动者。企业法定代表人仅持加盖......

    劳动争议经典案例精选分析

    30个经典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含解析) 案例1 — 不服调配,能否辞退? 原告:王桂,男,35岁,某安装工程(国有性质)公司职工。 被告:某安装工程(国有性质)。 原告于2004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