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本质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本质
吉林省辽源市何海波
1938年南京金陵大学与国民政府教育部合作开办了电化教育专修科,1940年电化教育委员会成立,自此中国有了“电化教育”一词。电化教育概括了电影、幻灯、播音等手段用于教育教学的活动。为何使用“电化教育”这个名称,最早可能是因为电影、幻灯、播音等手段的教学均需涉及到电,而且“电化”表示了教育的现代化。
这样的命名逻辑令人费解,电化教育是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电化”的称谓远不能表达这个领域所依赖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正如电影等现代媒体的使用并不代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但电化教育已经使用近70年了,已为中国各界人士所了解并熟悉。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翻译并引用了“教育技术”一词,并用它来概括之前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以南国农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家则认为,“采用什么名称是次要的,关键要给这一名称确定一个反映电化教育本质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深入了解,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南国农先生在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第一期上发表《论电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一文》,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门,是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1981年《电化教育研究》第二期南先生又发表《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文,指出电化教育“是属于现代教育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体现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它是利用电教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使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控制教育过程的各种信息,并加以正确利用,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分析南国农先生这段话,再结合早期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历史,我们试图去理解中国电化教育的本质。
1、中国电化教育是伴随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
1912年7月10日,教育总长蔡元培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中央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说,宣告全国教育改革开始了。民国初年兴办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和以国民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教育。1913年8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工农商业必须之知识技能为目的。1922年全国开办的实业学校已达842所;1915年,中国科学社在纽约成立,1918年该社办事机构迁回国内,发行科学刊物,开展科普教育,促进科学研究和对外科学交流;1915年9月,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民初的教育改革旨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以电影、幻灯等为手段的教育正是在这个时期萌芽。
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始,教育改革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920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平民学校开学;1920年8月,晏阳初主持的平民教育工作开始了;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张耀翔任会长。1921年12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成立,致力于“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改进”;1923年1月,黄炎培在《职业教育》刊
物上发表文章,探讨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心理;1923年6月,陶行知等人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平民教育工作。自此,中国教育彻底世俗化、实用化和科学化,关于教育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得以开展。教育担负着促进技术、经济和社会提升的责任,教育成了促成“新国民、新社会”的首要途径。电影、幻灯等作为教育新方法和新技术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教育更担负着政治训练、军事训练、国难宣传的责任。这段时期教育工作的中心在社会教育,旨在“培养民族意识和国民观念,提高政治知识,增加生产能力”。电影、幻灯等现代传媒得以在社会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出现了。
电化教育伴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属于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因此电化教育属于现代教育范畴,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和组织形式。
2、从视听传媒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1921年开始的教学改进运动,力谋促成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世俗化、教育实用化和教育科学化等思想内容,教育现代化旨在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并为社会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新思想、新内容、新课程、新方法,也必然包括教育新技术。单有电影、幻灯等视听媒体技术的使用,远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技术手段的使用,在于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自1907年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用电影、幻灯等现代媒体辅助教育、改进教学的活动,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过程中一直扮演工具角色。直到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关于电影教育的研究兴起,电影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教育,体现着现代的教育思想。后来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为电化教育委员会,从观念形态完成了从视听传媒到现代教育的转变,“电化教育”一词自此深刻地蕴含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希望。
3、从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
自1907年电化教育在通俗教育领域诞生,至今快100年了。自1940年官方“电化教育”一词出现,至今也有近70年了。从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
“教育技术”顾名思义是与技术息息相关,但决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的新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经过多年总结,四次修改,于1994年作出,并得到国际教育界认可的。其内容如下:“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科学以优化资源配置与学习过程,使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在研究教育技术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两个概念。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指教学中技术发展,设备引入,手段更新的过程,它的主体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教育手段现代化着重指技术变化过程本身,教育信息化则包含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高效利用,思维、观念、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
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在两条线上同时展开的,一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它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历程;一是教育技术
观念的现代化。电视技术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美国于1936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黑白摄像机和黑白电视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30年代前,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中扮演工具角色。30年代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后,电影等成了教育形式,电化教育成了属于现代教育范畴的教育方式。传播学、学习理论、系统方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系统等纷纷出现,关于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层出不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开创虚拟的教学空间,更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教学可以没有教师,学习则是无处不在。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更为多样化。早期中国教育界以电影等现代传媒为核心的电化教育,似乎已不能概括这个领域所拥有的更为广泛的意义,因此学界人士建议改名,于90年代初引进了“教育技术”一词。关于名称之争至今仍未妥善解决。
但通过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化教育面临新的选择,无论改名与否,中国电化教育仍然属于现代教育范畴,它体现的是现代教育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电化教育存在的主旨仍在于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并最终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第二篇: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起止时间: 1046——前771 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灭亡: 公元前771 犬戎攻破镐京,灭亡:
2.西周分封制(前1046—前221年)⑴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⑵目的:巩固统治 ⑶对象: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⑷权利: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军赋、力役、朝贡、朝觐
影响: 前:稳定政治秩序;传播文化。后:诸侯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
3.宗法制:
⑴含义: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⑵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⑶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⑷内容: 周王称“天子” 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②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 为卿大夫; 卿大夫;④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小宗关系。⑤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士”宗法等级
⑸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社会影响很大。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 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 家庭本位,重人情关系,分远近尊卑,违背现代 的平等和法制意识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
③中性的影响 如儿女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等等。
对宗法制的认识
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小宗在亲缘 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
六、形成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周天子 诸侯 卿大 夫---士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比较
相同点:1)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集团利益。2)盛行于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核心。3)施行前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了社 会发展,4)影响以后中国社会发展。
不同点:分封制:①直接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②作用:前期巩固和扩大统治,促进边疆开发,形成交通网络;后期引起割据混战。
宗法制:①直接目的:是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以保 证王权的稳固。②作用:防止了贵族内部的争斗,宗法观念巩固了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联 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相辅相成: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⑵以血缘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文化的核心手段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⑷王权与神权的结合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认识: 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③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形成: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中央建立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由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原因
1、经济根源: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3、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⑴来源及建立:三皇五帝,秦王嬴政首创、自称始皇帝
⑵特点:
A.皇帝至尊-----集行政权 司法权 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皇权至上(核心)---国家的法律 政策、都决定皇帝一人的意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没有任何制约 C.皇位世袭 ⑶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
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太尉:主掌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②九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权分立 皇帝任命 相互牵制 分工协作 不得世袭 皇帝集权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⑴形成演变: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 ⑵目的:巩固全国统治
⑶组织系统: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⑷特点: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⑸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⑹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影响后世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度
汉朝:汉武帝: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决策机构)和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执行机构)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结构:皇帝、政事堂、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命令)、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①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加强了皇权: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影响深远: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以后历朝沿袭
宋朝:二府制(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力,最高军政机构】和枢密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三司使(副相,分割财权)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物、管辖西藏地区)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性质: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清朝: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承旨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影响: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从秦至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州、县两级制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目的: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内容:①行中书省(最高地方行政区)-路-府-州-县 ②腹里(中书省直辖,元大都周围地区)③宣政院(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等 盟旗)、道、府、县
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点
盛行 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行政制度,盛行西周
郡县制: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权利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其长官直接皇帝直接任免
中书省的派出机关,对中书省负责
相同点:性质: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朝代
特点
中央
地方 秦
开创建立
皇帝、三公九卿
郡县制
汉
承秦巩固
中朝 外朝 尚书台
郡国 州郡县 唐
发展完善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 参知 三司使
文臣 路州县
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 明
空前加强
废相,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 使司府县 清
发展顶峰
康设南书房,雍设军机处
省道府县 辛亥革命
结束
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趋势一:中央--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趋势二: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中
趋势三: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作用:(2)积极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 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⑶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
①政治:君主专权易造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②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思想: 独尊一家,抑制了思想 阻碍了科学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2)加强思想控制:(3)改革中央机构:(4)注重选拔官吏:(5)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西周至春秋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北宋明清 依据:
世袭
才、德 到门第 考试成绩
特点:
官职世袭
从社会基 层选用
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 局限: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科举制沿革
①创立------隋朝
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隋炀帝: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②完善-----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开元年间 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并成为定制。
③发展-----北宋
变革和调整: 严格考试程序 严密考试方法;扩大录取名额 简化考试科目
王安石改革科举: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
④僵化-八股取土 明清
内容: 四书、五经中命题,形式: 文体有严格限制-八股文
观点:程朱理学
⑤废除----(20世纪初):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第三篇: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发展
发布时间:2009-7-9 阅读:876
电化教育的定义伴随着信息技术、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上个世纪30年代,延伸人类视觉和听觉的电影和播音技术代表了当时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视听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直观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传播理论主导着那个时期的电化教育实践。因此,我国电化教育初始时期,“电化教育”指利用电影、播音等先进的电气化技术的教育。电化教育几乎就是视听教育的同义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感官,而且增强了人类处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传播的能力发生了质的改变。新时代的信息传播,不仅使信息传得远,传得广、传得快,而且使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传者和受者之间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新的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也在产生和发展着。从上个世纪中开始发展起来的认知(Cognitive)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m)学习理论,触发了教育界关于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的讨论。传统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播领域中,受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受众为中心,探讨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信息的主观能动的感受、处理和理解成为研究传播效果的一个新方向。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催化了电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电化教育本质的认识,因此对电化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定向的作用。
对电化教育定义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是由电化教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的。电化教育定义的发展反映了当代教育与传播的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对电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方向及内容起指导作用。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电化教育(或者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反映了其研究与实践的两个转变:第一个是从以视听技术和材料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的视听教学阶段,向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阶段的转变;第二个是从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到以各种学习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下面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对这一点进行说明。美国AECT的前身是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旗下的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视教部于1923年应当时美国中小学使用幻灯和电影等新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而创建(http://)。这是美国对教育技术的第一个官方定义。视听传播概念及其定义的提出具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确定了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的地位。第二,明确了在教育技术中,技术是一个过程,而不是
结果的理念。也就是说,教育技术的着眼点是运用技术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本身。这证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技术的重心就开始从直观教学媒体转向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就是说,从视听教学阶段向多媒体系统教学设计阶段迈进。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又开展了新一轮的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于1977年编写出版了《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书。该书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为分析人类学习各个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以及设计、实施、评估和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而进行的,包括人员、程序、观念、设备和组织等内容的复杂的综合性的过程”(http://)。AECT’77定义实际上不是关于教育技术的一个概括性的表述,而是长达169页的一部书。书中对教育技术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其中包括解释“教育技术”与“教育中的技术”之间的区别、“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之间的差别。概括而言,AECT’77定义有三大特点:其一,明确教育技术的着重点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视听材料。其二,界定教育技术的范围包括人类学习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教学。其三,理清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AECT’77定义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谨的定义,并且开始试图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区分开来,但由于这个定义繁缛冗长,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1994年AECT再次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这个定义超越了以学习过程为研究重点的传统,把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也纳入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开始了从教学过程设计向信息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但是AECT’94定义仍然将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局限于“教学”过程。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定义。
显然,AECT’94定义所规定的研究对象与中国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并不完全一致。正如南国农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作用下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般的学习过程;是与信息化教育资源自然地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而不是一切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17页)。AECT’94定义所表述的教学技术,很容易与普通意义的教学设计相混淆。
进入21世纪以后,在当代教育和传播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下,AECT又启动了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2004年AECT在’94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了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各种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4]AECT’04定义反映了现代技术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体现了教育技术从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向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技术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教育的转变。首先,AECT’04定义再次澄清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的区别,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以教为主体的、目标明确的控制学习过程,以及以学为主体的、无规定目标的自由化学习过程。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对’04定义的解释中强调了“教育”与“教学”两个关键词的区别。“教学”指由学习者之外的人或者机构规定或者指导的一系列活动,是目的明确的、受控制的学习过程;“教育”指包括有外来指导和没有外来指导的学习活动,既可以是有目的的、受控制的过程,也可以是无预定目的的、自发的学习过程。因此,教育技术的含义比教学技术更为广泛。当进行一个教学活动时,也可以说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但是,进行教育活动时,则不一定是教学活动。第二,AECT’04定义确定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技术的过程,也包括技术的资源。在这个定义中,“过程”(processes)和“资源”(resources)都采用复数形式,即指“各种”过程和各种资源。所谓过程,包括教师教的各种过程,也包括学生学的各种过程。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指出,’04定义的教育技术将重点从教师教的过程转移到学生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更重视学习者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所谓资源,包括人、设备、技术、材料等对学习提供支持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高新信息技术资源,也包括传统的信息技术资源,既因此,教育技术既不是只关注视听材料设计与应用的直观教学,也不是只注重教学过程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而是涉及人、机和资讯等因素的各种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整合的信息化的教育。第三,AECT’04定义论及其研究对象时,在“过程”(processes)和“资源”(resources)前面用“技术的”(technological)一词进行修饰,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特定研究范围,将教育技术与教育过程中一般的决策活动,或者一般的教学设计区分开来。首先,教育技术创造、使用和管理的过程是技术的过程。也就是说,是系统地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用红笔还是蓝笔进行板书,可以算是一个创造、使用或者管理的过程,但这不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因为这个过程不涉及科学知识的系统运用。其次,教育技术创造、使用和管理的资源是技术的资源。教育技术关注的是技术性软件和硬件的创造、使用和管理。例如,学校开办业余补习班,是一个创造、使用和管理资源的过程,但不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因为其所涉及的资源不是技术性的资源。此外,AECT’04定义引进了教育技术专业道德规范作为定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强调教育技术中指导思想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这是教育技术成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领域的要求和标志。建立与维护教育技术的道德规范,是使教育技术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保障。
中国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义的发展过程与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的发展过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电化教育的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末以电影、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手段为特征的影音教育运动中产生。据现有文字资料记载,“电化教育”一词是193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教育司司长陈礼江先生提出来的,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教育。1940年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在《电化教育》一书中给出了电化教育的定义:“电化教育,为运用电气之动力,实施各种教育,能以最短之时间,支配最广之空间,以最少之物质,发挥最大之力量。其内容大致为电影与播音两者。”这个定义反映了当时电化教育的重点在于运用视听媒体提高教育效率。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教育界学者常用的与电化教育相提并论的名词——电影播音教育、影音教育、影声教育、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形声教育等也反映了当时电化教育的重点。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开通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学术交流的渠道。80年代初宣伟伯(Wilbur Schrame)访问中国,亲自将西方的教育传播理论传入中国。种种原因使得中国电化教育界对美国教育技术特别关注,并且自然而然地以美国的教育技术作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镜子,引为借鉴。例如,美式术语“教育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后,风行一时,甚至有人提议以“教育技术”取代“电化教育”。美国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电化教育的转化过程。8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和卫星电视的普及,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卫星电视教学网络等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中国电化教育的新课题,使中国电化教育步入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为着眼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阶段。1988年出版的《教育百科辞典》罗列了当时关于电化教育的三个不同的表述:
1.“教育形式”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2.“信息传递”说: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3.“过程控制”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多种能储存、传递声像教育信息的媒体,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控制教育过程的信息,以获得最优的教育效果。(张念宏主编《教育百科辞典》1988年版,第443~444页)
这三个表述说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化教育的重点从早期的视听媒体的应用,发展到对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信息传递、储存和控制)的组织和设计。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化教育开始了从多媒体教学设计向信息化教育转化的历程。
南国农教授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将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11页)。这个定义概括了信息时代电化教育的四个要素:第一,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手段,或者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第二,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支柱,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这是电化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现代教育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灵魂,信息技术是电化教育的利剑。失去这两个支柱,或者两者缺一,电化教育就失去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优势,而且,电化教育就只能停留在一种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技术的层次,而不能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第三,电化教育的内容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这是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的两条腿。优化教育过程是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开发教育资源是实现优化教育过程的手段和过程。忽略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教育过程就不能实现。信息时代电化教育定义中的教育过程是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过程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人员、信息、媒体和环境等因素。因此,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是教育中多种因素的技术整合。第四,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信息化教育与视听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电化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与美国教育技术的定义相比较,中国电化教育的定义包括了理论和技术基础的要素。这对学科理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而美国教育技术的定义提出专业道德规范的问题,对于求实际、讲效益的专业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一点值得中国电化教育界借鉴。AECT2004年提出的定义相对其1994年的定义增加了两个形容词语:第一个是在“各种技术的过程和资源”前面的“适当的”(appropriate)一词, 第二个是在实践的前面加上“符合道德规范的”(ethical)短语。这两个形容词语反映了一种新的技术哲学观。“适当的技术” 观(Appropriate Technology)是一个从20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理念。这个理念与技术决定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等哲学观的区别在于它重视具体的社会条件对技术的作用的影响,而不是孤立地讨论技术的作用。“适当的技术观”追求使用技术的实效,反对盲目滥用技术。美国在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引进这个概念,提高了对教育技术理论和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中国电化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乏追求形式、滥用技术的沉痛教训。杜绝这种现象的自由泛滥是中国电化教育面临的另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电化教育理论不但要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也要研究不恰当运用技术对教学过程带来的负面效应。此外,电化教育专业道德规范应该成为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领域,成为电化教育专业人员的一门必修课。
以上分析说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相似的转变过程,所存在的差异是中国电化教育的转变阶段一般比美国教育技术的转变阶段延迟数年。
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说明电化教育的生命力来自其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采纳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调整研究与实践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使电化教育既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也受益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信息化教育是目前电化教育的最高阶段,但不是电化教育的最终阶段。只要社会的发展没有停止,只要科技的进步还在进行,电化教育的发展就不会中断。电化教育的动态性是电化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第四篇:电化教育
2014年济南市电化教育参评论文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充斥在人们各个生活领域。当然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谈一下我们这一代小学学习数学的一些经历。当时读小学时,教学过程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从学习内容、形式、步骤、作业等,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我们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这样的后果就是我们坐在简陋的教室里,经常出现无精打采的时候,我们盯着老师竭力控制自己不走神。看着那块长方形的单一的黑板,试图将自己的眼力脑力全用在那里,却还是免不了分神、免不了被老师呵斥。因为无论老师长得多迷人,教学内容多有吸引力,还是感觉有些无聊,好像没有什么课能带给我们足够的兴趣让我们爱上上课。特别是有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学生理解不了,而老师只能无奈的说记住就可以了。难以理解的附加题,老师总会说理解不了就算了。这样也导致了很多同学的厌学情绪与辍学行为。
如今的教学过程与以往的大不相同,现在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第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因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后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用单纯的抽象的语言描叙一个知识点变为让你全方位的具体的了解,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备注录音,或者制作一些动画,复制几个图片都能够很快将同学们拉回数学王国中。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更直接更快捷的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加牢固深刻的掌握基础知识。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完全掌握知识点后,再做进一步练习便也水到渠成。第二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后,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放松,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进一步的实践与交流。这样做的同时也解放了老师,使老师真正退回到作为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位置上。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第三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改善了学习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引进教育领域之中,促使教育技术的内涵不断扩大。所含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引进与教育使得学习者有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尤其是Internet,可以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结合在一起,使得资源全球化。天网(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卫星数字通讯系统、移动数字通讯系统)地网(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有线通讯系统)合一的网络环境也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资源。
第五篇:中国早期无线电发展
中国早期无线电的发展
国内:
中国无线电报始于清末,1905年清政府北洋通商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无线电收发报机,装在海军的舰艇上。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随后袁世凯窃取果实,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无线电有关的法令。内容规定;无线电器材属于军属品,非经特许不的进口,同时,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私设电台。这一法规在一定上对外国势力入侵中国无线电主权起到阻止作用,但是在北洋政府开发电报电话的过程中,外国资本技术和设备一步步渗透中国。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规。客观上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的发展。
官办电台
1923年东北无线电监督处,早期广播机构。
哈尔滨台长张翰于1926年建成第一座广播电台,10月1日正式播出,功率100w 内容有新闻,信息,音乐,演讲等,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8年1月1日建成 沈阳广播电台,1927年5月建成天津广播电台,1927年10 月建成北京广播电台。
这是中国早期官办的四座电台,极大促进了广播无线电的发展,同时加快了信息的流通,推动收音机的普及。但是中国广播电台在夹缝中生存,受到外国广播电台的挤压,发展异常艰难。
民办电台
1927年3月18日在上海由新新公司设立的商营广播正式播出,内容多推销收音机等无线电器材,戏曲,弹词,这是中国私营商业广播的开始。
20世纪30年代中国商营广播的全盛时期,仅上海就有四五十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取缔,抗战胜利后艰难发展。
外国:
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借用日本人张姓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呼号X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曾播出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3月24日因违反《电信条例》被关闭。
1923年5月美商新学银行创立了一座广播电台。
1924年5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创办开洛电台,功率100w,内容经济,戏曲,音乐,影响很大,五年后停播。
1925年日商在天津创办电台。
这是早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四座电台,他们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无线电事业的进步,他们传播了先进的技术,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但是外国人也逐步在占领了中国的无线电主权,扰乱了中国上空的无线电秩序。
总之,中国广播电视是在国际潮流中诞生的,在外国示范下出现,受到外国的入侵,挤压,在曲折中艰难发展,在困难中努力前进,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