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
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
六大文化区系是指中国早期的六个区域文化圈,是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北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区,又可细分为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带及河北张家口等四个分区;东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山东为中心,又可具体分为鲁西南和胶东2个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视为中**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主流文化;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区系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一太湖为中心,想四周辐射开去,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早期西南文明,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问中心,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盆地有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南方新石器文化,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区系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
总体而言,六大区系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8000年,彼此之间也互有交流和影响。其中的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以及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可以说,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至秦统一中国,六大文化彻底融为一体,但仍保留了各自的一些特色。
第二篇:中国二十个文化区
中国二十四个文化区划分
1、三秦文化区包括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所谓三秦是指,秦朝灭亡后,项羽三分过去的秦国之地,故称三秦。到了近代,三秦泛指陕西所辖的关中,陕北,陕南地区。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包括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
2、齐鲁文化区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大地。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此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从这里扩散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层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讲礼数、重义气的齐鲁之地民风特点。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是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3、中州文化区的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横贯中原大地,历史上它与黄土高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继黄土高原之后的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由于这里长期为帝都所在,因此历史上曾云集了许多天下有识之士。本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4、荆楚文化区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区划为主,故湖北人往往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5、燕赵文化区是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此区民族以汉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这里的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之风普遍,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豪侠之士。燕赵地区的艺术形式多样,代表性的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6、台湾文化: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种族群组成以及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以台湾为文化主体范畴逐渐确立,同时兼具有最早的南岛文化,因地缘关系影响的汉族文化,地理大发现后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文化,以及后来的日本、欧美文化等的特色。台湾文化是混合儒家汉族,日本,欧洲,美国等文化,本地和台湾原住民所形成的文化,具有传统与现代的面向
7、吴越文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昆剧、越剧是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8、两淮文化是以淮河为界限,淮南淮北两地的文化而今的安徽、江苏两省淮河南北的地方是两淮文化的范围区。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还是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本区都位于重心区的边缘,加上这里是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因此本区文化也带有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过渡特点。表现之一,这里的传统经济虽以农耕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从旱作向稻作过渡的特点;表现之二,这里的语言也具有汉语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的特征。本区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淮海戏、柳琴戏等。
9、徽州文化区位于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内。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10、三晋文化是华夏文化中山西地区的文化。因该地在春秋时是晋国的所在地,到战国时则分成韩、赵、魏3国,故称之为三晋。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山西。后世所用的晋或三晋则指现山西省
11、巴蜀文化区位于四川盆地,3000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本区虽偏处西南,但是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12、江西文化区以今江西省为主。本区一面对水(长江),三面环山。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本区多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许多风景秀丽之山被儒家、道家和佛教选为圣地,例如庐山和龙虎山。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它是中国四大声腔(余者为江苏昆山腔、浙江余姚腔和海盐腔)之一,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13、八桂文化区位于广西省,广西因广西自古盛产肉桂,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广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树,八树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早以八桂称广西的是《山海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
14、八闽文化区位于福建,福建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共计8个,故称“八闽”。八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八闽文化极具个性魅力,多元性、矛盾性、海洋性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福建有“歌舞之乡”之称。山文化、水文化与海文化的熏染,使山歌和渔歌在福建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劳动号子、唱诗、小调、舞歌、斗俗歌曲、儿歌、生活音调等民歌也异彩纷呈。福建曲艺音乐有20余种形式,其中南曲(也称南音)影响最大、最古老,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
15、滇云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滇云多山,地形复杂多样,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滇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昆明、楚雄、玉溪、昭通、曲靖、文山等。
16、关东文化区的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满族星散其间,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地区有朝鲜族。汉族和朝鲜族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其他少数民族多为渔猎。不同的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17、草原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18、琼州文化又称海南文化,今天海南省是琼州文化的范围区海南的黎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世界绝无仅有,其文化魅力无与伦比。但它又深藏于五指山腹地。在中国历史上,黎族的手工艺文化很早就发出夺目的光辉。黎族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之一
19、岭南文化区顾名思义位于南岭以南。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20、青藏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宗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1、陈楚文化(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凝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划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刨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処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删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22、西域文化区位于新疆,西域是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几个小国,如楼兰、大宛等西域文化的特点是在多层次文化积淀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穆斯林文化。这种文化丰富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新疆各民族的精神内涵。
23、黔贵文化 黔贵文化是以贵州为主体形成的因而贵州是黔贵文化的范围区。
24陇右文化“陇右”有广、狭二义,狭义的“陇右”实为甘肃的代名词,若从文化圈范围来讲的“陇右”指的是陇山以西、黄河以北之地,今甘肃省境内、宁夏、青海部分地区和新疆东部为“陇右文化”的范围区。
第三篇: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起止时间: 1046——前771 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灭亡: 公元前771 犬戎攻破镐京,灭亡:
2.西周分封制(前1046—前221年)⑴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⑵目的:巩固统治 ⑶对象: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⑷权利: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军赋、力役、朝贡、朝觐
影响: 前:稳定政治秩序;传播文化。后:诸侯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
3.宗法制:
⑴含义: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⑵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⑶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⑷内容: 周王称“天子” 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②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 为卿大夫; 卿大夫;④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小宗关系。⑤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士”宗法等级
⑸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社会影响很大。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 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 家庭本位,重人情关系,分远近尊卑,违背现代 的平等和法制意识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
③中性的影响 如儿女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等等。
对宗法制的认识
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小宗在亲缘 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
六、形成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周天子 诸侯 卿大 夫---士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比较
相同点:1)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集团利益。2)盛行于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核心。3)施行前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了社 会发展,4)影响以后中国社会发展。
不同点:分封制:①直接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②作用:前期巩固和扩大统治,促进边疆开发,形成交通网络;后期引起割据混战。
宗法制:①直接目的:是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以保 证王权的稳固。②作用:防止了贵族内部的争斗,宗法观念巩固了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联 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相辅相成: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⑵以血缘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文化的核心手段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⑷王权与神权的结合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认识: 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③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形成: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中央建立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由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原因
1、经济根源: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3、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⑴来源及建立:三皇五帝,秦王嬴政首创、自称始皇帝
⑵特点:
A.皇帝至尊-----集行政权 司法权 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皇权至上(核心)---国家的法律 政策、都决定皇帝一人的意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没有任何制约 C.皇位世袭 ⑶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
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太尉:主掌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②九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权分立 皇帝任命 相互牵制 分工协作 不得世袭 皇帝集权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⑴形成演变: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 ⑵目的:巩固全国统治
⑶组织系统: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⑷特点: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⑸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⑹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影响后世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度
汉朝:汉武帝: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决策机构)和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执行机构)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结构:皇帝、政事堂、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命令)、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①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加强了皇权: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影响深远: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以后历朝沿袭
宋朝:二府制(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力,最高军政机构】和枢密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三司使(副相,分割财权)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物、管辖西藏地区)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性质: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清朝: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承旨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影响: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从秦至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州、县两级制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目的: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内容:①行中书省(最高地方行政区)-路-府-州-县 ②腹里(中书省直辖,元大都周围地区)③宣政院(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等 盟旗)、道、府、县
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点
盛行 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行政制度,盛行西周
郡县制: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权利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其长官直接皇帝直接任免
中书省的派出机关,对中书省负责
相同点:性质: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朝代
特点
中央
地方 秦
开创建立
皇帝、三公九卿
郡县制
汉
承秦巩固
中朝 外朝 尚书台
郡国 州郡县 唐
发展完善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 参知 三司使
文臣 路州县
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 明
空前加强
废相,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 使司府县 清
发展顶峰
康设南书房,雍设军机处
省道府县 辛亥革命
结束
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趋势一:中央--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趋势二: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中
趋势三: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作用:(2)积极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 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⑶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
①政治:君主专权易造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②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思想: 独尊一家,抑制了思想 阻碍了科学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2)加强思想控制:(3)改革中央机构:(4)注重选拔官吏:(5)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西周至春秋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北宋明清 依据:
世袭
才、德 到门第 考试成绩
特点:
官职世袭
从社会基 层选用
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 局限: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科举制沿革
①创立------隋朝
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隋炀帝: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②完善-----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开元年间 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并成为定制。
③发展-----北宋
变革和调整: 严格考试程序 严密考试方法;扩大录取名额 简化考试科目
王安石改革科举: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
④僵化-八股取土 明清
内容: 四书、五经中命题,形式: 文体有严格限制-八股文
观点:程朱理学
⑤废除----(20世纪初):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第四篇:农耕文化区
农耕文化区
各位游客: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农耕文化区,农耕文化区主要体现江西修河流域传统的农耕文明。“七百里修河,激情扬波,滋润着赣西北苍桑大地;五千年文化,厚重深远,彰显出山与水无穷魅力”修河,又名修水,古号分宁,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也是九江市境内最大河流,全长405公里,流域面积14784平方公里。修河流域的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修河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修河流域流传的锄山鼓、车水歌子,放排号子、全丰花灯、宁河戏等都凝聚了修河文化的精华。修河文化铸就了修河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得到了代代传承。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首宋代著名诗人徐俯的《春日游修溪上》,向人们描绘了修水纯净秀美的自然风光。900多年后的今天,柘林湖又在向世人展示着美丽的修河风光,述说着古朴的修河文化。
柘林湖农耕文化区分为两大区域:即外婆岛1主要表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泛文化主题和外婆岛2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农耕文化区面积达45800㎡(外婆岛1:22800㎡;外婆岛2:23000㎡),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主要景观有:“外婆松”、水车、文化墙、耕田组雕、磨坊、脚踏水车、外婆屋、三缘亭、外婆桥、铜钱路、人生路等景观。
外婆岛1
“外婆松”(马尾松):
大家看到外婆岛门楼前这棵松树是否像一位老外婆伸出双手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中国自古以来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也称为“岁寒三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培养出来的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外婆岛上的松树是一个种类:马尾松,别名青松,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分布极广,北至河南、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西至四川中部。马尾松的松油脂及松香、叶、根、茎节、嫩叶(俗称树心)等可以入药,能祛风湿,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马尾松放入水中煮,饮用汤汁可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对糖尿病也有特殊疗效。
水车: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也叫天车,这组水车大的高10米多,小的7米高由车轴支撑着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但是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于是中国人善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农耕文化墙:
这里展示的是传统农耕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用具,这些用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的结晶。
耕田组雕:
这组耕田组雕主要表现了一位农民在田里耕作期间休息的场景,他旁边是一组牛耕组雕,牛在中国封建时代甚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农村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每家每户为了种地都要养牛。牛养的多家里就会富有一点,劳动力多一点也会好一点,正是所谓的人多力量大,牛多力量更大。家家都有一条牛,养牛就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一般大人们都有事要做,这些养牛的事都交给小孩子们去做了,家里小孩子多的养的牛就多,一般小孩子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放牛了。名副其实的牛童,养的牛多壮家里地自然种的就好,经常给地翻土,土地就肥沃长的庄稼就好。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在5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在古代欧洲使用的犁从青铜时代起,基本上就没有怎样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碾磨:
在上世纪70年代前,山区的农人们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碾子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碾槽由若干节成弧形的石槽连接成一个大圆圈,碾磙是用坚石打磨成车轮状的两个石盘构成,然后靠碾架固定分前后嵌在碾槽里,碾架由一根粗壮的直木从碾圈的中心牵出,控制碾磙始终绕着碾槽运转。碾磙靠牛来拉动。碾米时,先把稻谷均匀的倒入碾槽,然后驾上牛,人坐在碾架上挥鞭驱牛,牛走磙动。石磙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磨碾,直到壳破米出糠成细粉。这样,一槽米就碾熟了。有的在碾米前先用轹子磨破大部分谷壳,既可缩短碾米时间,又可减少碎米。一般一槽可碾一百二三十斤谷。时间大约二三个小时。石碾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两三个屋场共一座碾子。碾子通常设在几个屋场的中心地点,隔人户较远,为的是几个屋场的人都方便。碾子的周围一般都有大树遮蔽,免得夏日碾米时人畜被烈日暴晒。上世纪60年代粮食都是由生产队统一按时发放的,碾米活儿就比较集中,农户为抢碾子,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否则就可能要饿几天肚皮。
辘轳:
辘轳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辘轳。到春秋时期,辘轳就已经流行。辘轳的主要部件是一根短圆木,上绕绳索,圆木可环绕其固定轴而转动。明代罗颀所编的《物源》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为周初史官,故辘轳可能起源于商末周初。春秋时期,曾在一种军用巢车或八轮车上装有辘轳,以便将巢车举起,车内人即可居高望敌城。自战国到汉代,辘轳常被人用作入葬下棺的机械。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现在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
脚踏水车:
也叫做“龙骨水车”,省称“龙骨”。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其结构是以木反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去领略一下。
风扇车:
是一种能产生风(或气流)的机械,也叫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了“七轮扇”,是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武经总要前集》中绘有一个以轴上曲柄转动的风扇车。王祯《农书》所绘的风扇车,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以脚踏连杆使轮轴转动。以上所述,都是开放式风扇车,它们没有特设的风道,因此,风扇产生的风是向四面流动的。
现在展现的是闭合式的风扇车,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就绘有了闭合式的风扇车,从中可见,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农村之中。
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篾盘:是用竹篾制作的晾晒工具,主要用来晾晒谷物及其他农业作物。
打谷桶:是在收割稻谷后,为了使谷粒脱离稻秆使用的脱粒工具, 由打盘和谷桶组成,农民在使用时用一把稻谷在打盘上摔打,谷粒就脱落在谷桶中,相当于人工脱粒机。
石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创造发明家鲁班发明的。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输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据说他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刨子、曲尺等。他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得很少。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许多农村现在还在用石磨磨面。
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起源古老。《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着。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功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许多家庭,往往在墙上挂上一斗笠作为装饰,亦赏心悦目。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在武侠小说,斗笠常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掷,旋转飞行,直奔对方头颈,使读者叹为观止。
三缘亭:这是哪“三缘”呢?那就是“天缘”、“地缘”、“人缘”,自古便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而在外婆岛确有着一个天缘、地缘、人缘的传说。一年三次路过此亭便聚天缘、驻足歇息片刻便聚地缘、路过此亭有思者便聚人缘!三缘齐聚,那便是拥有友情、健康、财富、快乐与美丽。
相传“永修县侯”桓伊,功高名显,但是非常谦逊,平易近人。他喜好音乐,能达到音乐的奥妙,“为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美称。桓伊除喜好音乐外,还非常喜欢外出郊游。
偶有一日,桓伊游至此处,只见此风光旖旎,驻足歇息。望江南的秀水美景,想起远去边疆的朋友,顿觉伤感,于是吹笛以思故人。此后,每逢佳节,桓伊便游至此。后人称其来此,而得三缘即天缘、地缘、人缘。
公元383年,桓伊在淝水大战中攻破苻坚,“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后,安葬于南昌青云谱,他的儿子桓陵继承了他的侯国。
后人为纪念他,在他奏笛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三缘亭”。
外婆桥:喜欢刺激的朋友不妨自费尝试一下。“外婆桥”长138米,宽2米,桥面用999块木板铺成,代表着“爱情长久、友情长久”的意思。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单挂钢索桥。走时晃动不止,注意随晃动节奏和保持身体平衡。(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勿走)。
外婆岛2
本岛屿是农耕文化区的第二个岛屿,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本岛屿续外婆岛Ⅰ,展示了农耕文明相关的建筑、表演以及农耕物品,在此游客可以观看修河流域的传统文化表演,可以体验别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与沙漏,可以走一走中国独一无二的人生路、财富路,可以品一品柘林湖特产的农家美酒„
二十四节气罗盘:
二十四节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根据阳历划定,反映着季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这个占地面积约16㎡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从上到下共分为三层。顶部为第一层,它代表着地球一年绕太阳旋转周为360°,即一年360天,每15天划分了一个节气,刻成的度数代表着太阳黄经度数。罗盘第二层可转动,对应第一层刻印着每个节气与其所处的日期。罗盘第三层对应的刻着每个节气的气候、物候的变化。
沙漏:
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臵。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上面的玻璃球的沙子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
这四个计时沙漏就是仿制西方沙漏制成的,可转动,占地约4㎡。四个沙漏分别装着四种不同颜色的沙子:白色,代表健康;紫色,代表品位;粉色,代表天真;蓝色代表活力。它们的运行时间分别为一天,三天,一天,四天,代表着一生一世的爱情,一生一世的友谊和一生一世的幸福。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在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进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劳动、耕作、物产、饮食方式以及手工艺产品。农耕文化带来了农业的文明,农业文明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璀璨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也萌生了一条人生之路。
铜钱路:
铜钱路是农耕文化财富的缩影,告诉人们农耕文化其自身价值的贵重,也告诉了人们农耕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条铜钱路(财富路),正是以仿铜钱铺设而成,路宽为1.5m,占地约60㎡,路的中间以红麻亮面板贯穿铜钱方孔,取意为古时的“盘缠”。踏着铜钱过路,象征着踏着数千年农耕文明长河,将给我们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人生路:
农耕文化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催生了色彩斑斓的人生之路。人生路由农耕文化长河中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组成,该路用大理石铺地而成,长165米, 采用汀步的环形路布臵方式。这条路共设有365块踏步,每一块踏步代表着一个生日,在踏步边上的小块大理石上刻着对应生日的形形色色人物的资料,365块踏步就组成了一条人生的印记。“漫漫人生路,人生短短几个秋。”踏上这条人生路,就像是进行一场人生的旅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品读着百味人生。
滑草:
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休闲健身运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奥地利,当地的人们酷爱滑雪,但因为季节关系夏天无雪可滑。于是人们就尝试着开始滑草,期望在草上能体验滑雪的那种愉悦和乐趣,运动一经推广便受到了欧洲白领阶层的欢迎。
本滑草项目惊险刺激,玩法却相对简单:游客只需坐在滑草车上,左右抓稳,双腿微屈登住车前部,由工作人员在车后用力把车推出,游客则会随着滑草车一起快速滑下,这种滑草运动既符合新时代环保的理念又很新奇。
由于这项运动惊险刺激,以下几项大家需要注意:
1、孕妇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恐高症患者不能参加;
2、滑草期间不能横穿滑道;
3、请自觉服从工作人员指挥,请勿拥挤、打扰。
酒坊:
酒与中国人的情缘源源流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与酒结缘者比比皆是,酒的历史、酒的趣闻,饮酒的讲究、饮酒的含义五花八门,以至现在有“酒文化”的说法。中国造酒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自然发酵的果酒,此后发展到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工艺。公元前16世纪(商代)至公元前200年(先秦时期),人们又用谷物或其副产品培养出了一种能发酵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它酶类的“曲”的直接酿酒法,这大大早于19世纪的欧洲。我们现在所说的酒,一般都是指谷物酿酒。
这座占地面积约为250㎡的酒坊是一个兼具功能性和艺术观赏性的点景建筑,它依山傍水,格调清雅,即可品酒赏景,又可休憩听曲,是一个以酒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第五篇:中央文化区
一、自然区位
本溪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属于辽东半岛腹地,与沈阳、辽阳、丹东、抚顺、通化接壤,是沈阳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本溪总面积为84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和其他用地占11.3%,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达到74.5%。全市人口15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万人,城市化率达到66.91%,下辖两个满族自治县、四个城区、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十二五”时期,本溪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本溪市发挥产业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沈溪新城位于本溪市区北部,辖区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依托石桥子、歪头山、张其寨三个街道办事处,形成“一线、两带、三心、三轴、五片”的空间结构,其中“三心”为边牛主中心、石桥子副中心和张其寨副中心。此次规划的日月岛中央文化区就位于边牛主中心。
二、新城建设发展
自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沈本一体化战略部署,依托本溪高新区加快推进中国药都和沈溪新城建设。通过全力推动中国药都医药企业建设,目前共签约引进医药生产与科研类项目168个,开工建设125个,拥有医药品种609个,集聚产能近千亿元。新建和续建43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超101亿元。共实施了12个村屯居民回迁保障房建设,年底将有10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社区竣工入住。还引进了深圳朗钜、绿地集团、浙江旺力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合同投资额470亿元,年内新城房地产开工面积可达230万平方米。全面启动了本溪市行政中心规划建设,新建续建了会展中心;四个星级酒店、行政服务中心、药业博物馆、中心医院、公安综合楼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建筑面积近16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80亿元。另外本溪高新区还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考察评审,即将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区。
三、中央文化区
中央文化区,是本溪市政府为加快沈本产业一体化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将本溪市政府办公区搬迁到沈溪新城内歪头山片区,使本溪和沈阳行政机构在地里上缩短距离从而紧密与沈阳经济区的关系而做出的重大决定。
本溪中央文化区将为本溪打造一个更为亲切轻松的花园式行政办公环境。它将具有统一的城市肌理,由建筑围合出多样且相互联系的城市空间。这些空间由缘地和广场组合而成,将为办公区活动的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活动场地。市民服务区的核心是市级政府的领导机构,这里将由两座错落有致的办公建筑和行政广场构成。两座办公建筑的形态将与自然之轴南向延长线上的药都大街跨北沙河大桥高低错落的形态形成对景和呼应。
四、项目进展现状
10月17日下午,市政府邀请7位国内知名规划设计专家,在中国药都科学家会馆举行专家评审会,对参与沈溪新城中央文化区城市设计方案竞赛的6个设计方案进行集中评审,最后加拿大IBI工程项目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凭借空间组织结构清晰、体现出开放空间的公共属性、具有一定创新性、形体结构新颖、建筑尺度适宜、开发强度控制合理等特点,获得专家评审组和各相关部门代表的一致认可。
10月18日上午,市长王世伟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沈溪新城中央文化区城市设计方案,并就此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使沈溪新城中央文
化区发挥出对整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要在原规划3.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中央文化区的辐射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要在这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别建设文化旅游区、市民服务区、休闲商务区、健康宜居区、商贸会展区5个功能性区域。中央文化区的开发强度要控制在1.5左右,整体建筑色彩风格要充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灰色调为主的浅色系风格。同时还要认真结合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做好控详规和修详规的制定,并注重做好配套设施的单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