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有哪些?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有哪些?
答: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有: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第二篇:电子政务概念
电子政务概念(1)电子政务必须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电子政务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支持。(2)电子政务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将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改革和工作流程重组,实现政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3)电子政务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政务活动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双向交互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政务的透明度和满意度。(4)在电子政务中,“电子”只是手段、工具和载体,而政务才是目的,只有达到改善和创新政务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
电子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量化管理对象、管理行为与业务流程,实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各项管理活动、管理行为和政府服务电子化的总称。
办公自动化:
政府流程是指政府在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时,为实现行政目标、履行行政职能所进行的体现政务活动规律的一系列活动步骤的集合。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满足信息需求而实施的集约化管理活动,包括对信息活动要素(信息、人员、技术设备、资金等)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GIRM,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一种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满足公共部门自身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
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公共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对公共管理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它包括政务信息内容资源以及与信息采集、处理、储存、分级分类、交换共享和开发利用活动有关的信息人员、信息设施、信息技术、信息资金和信息管理体制。
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政务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的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并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的总称。
第三篇: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有效、公正透明、兼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2、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如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如国家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如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关于电子政务的外延界定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
(二)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区别。
(三)电子政府和政府上网的区别。
3、电子政务的社会意义:
一、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电子政务对于提高党和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
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四是有助于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五是有助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创新能力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对政府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一是有助于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传输渠道,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二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宣传政策,扩大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有效地驾驭信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四是有助于节约行政成本;五是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电子政务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力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政府也可通过电子政务直接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电子政务有助于提升区域性竞争力
一个地区电子政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区域性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信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化和成熟,电子政务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也愈加明显。通过电子政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化,实现廉洁、高效政府的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和区域性竞争力。
四、电子政务有助于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范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与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十分密切,电子政务对我国信息化全局具有显著的主导和带动作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政府是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推进电子政务,把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推行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带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要素:
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初期办公自动化到政府上网,如今处于资源整合为主线,打破行政框架,实现不同业务之间、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应用为目标,建设各种联合办公的综合性业务系统。将来还将以资源的关联应用为核心,实现政务信息的智能化
政务网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载体,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技术发展演进等趋势下,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会。面对这些挑战,在政务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如下关键要素:
* 法规遵从
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尽可能降低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因“舶来”而可能带来的风险,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国家信息产业管理部门更对民族信息安全产业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推动自主创新,打造国家信息安全堡垒。
* 规划良好
政务网的终极目标是要将政府部门的网络融为一体,所以政务网势必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实施完成融合,都可以通过现在一个统一的基础网络平台来实现承载。
* 普遍适配
在网络改造、升级过程中,出于保护原有投资的考虑,新进网设备支持多协议和多种开放接口,满足多种方式的互联互通需求,支持多种网络系统的有机集成,在多厂商设备并存的情况下具有普遍适配的特性。
* 自主管理
政府的网络系统一般都规模庞大、功能复杂,要对其进行简单便捷的运维管理,一个界面友好、全业务管理的可视化网络管理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实现政府网络的自主管理。
5、中国电子政务的应用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急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
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并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第四篇: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
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美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初级、中级、高级以致目前逐渐成熟完善的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初级阶段的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中级阶段的政府上网,主要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发布,简单的事物处理;在高级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网上办公;在成熟的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重组政府业务,建立具有适应能力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交互式业务交流与服务的数字政府。
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经验
1、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美国政府的行政理念是政务透明和为民服务。政府提出的口号是:让人们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因此,美国的电子政务,“电子”只是工具,“政务”才是目标,而“服务”则是关键。
2、政府推动与财力支持。在美国,从前任总统克林顿、现任总统布什到一般政府工作人员,都对电子政府建设持积极认同和支持的态度。根据《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联邦政府设立了电子政务基金,2003年这一基金被投入4500万美元,到2006年将增长到1.5亿美元。
3、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保障。
4、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即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逐个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5、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发展电子政务,注重规划,分步实施。
6、借鉴电子商务经验,以市场运作模式发展电子政务。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主要的政府信息系统要素分包或统包给合格的企业。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相对于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省会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投入相对不足,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彼此独立,分散建设现象依然存在;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电子政务的快速、便捷、公开、透明的优势显现不出来;三是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办公业务系统的开发相对薄弱,政府网站的社会应用水平较低。每个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数量还很有限。四是部分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及广大群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务员队伍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必须下大决心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我市电子政务向更高阶段发展。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的目标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后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在未来的几年中要达到以下目标:围绕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公开,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快政务协同系统建设,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水平。到“十一五”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基本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部署、部门间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具体而言,借鉴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经验,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对政务信息公开统一立法。从制度建设来看,我国信息公开制度是很不完善的,公开制度的执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范。《宪法》中没有明确的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条款,虽然我国法律中有一些关于行政公开的规定,但都是零散的局部的,有的甚至是试行的。信息公开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全国还没有有关的统一立法。因此,我国应该及早制定政务信息公开的统一立法,在立法技术上,特别是在公开与保密的平衡问题上,借鉴美国做法,用法律规定各部门必须公开的信息内容,对哪些事项可以公开、哪些事项不能公开做出明确规定,使得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最大化,政府信息保密的范围最小化。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电子政务的计划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和谋略,还需要强大的来自领导层的推动。政府领导应深谙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意义,并较为熟练地掌握日常工作中操作电脑和互联网的基本技能,切实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要变人治为法制,通过立法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地位。要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要更新管理理念。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民服务,因此应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服务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以民众的需要和满意度为建设的出发点,认真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民众上网参与电子政务提供硬件支持。
四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提供资金保障。从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看,为搞好电子政务,首先必须建立电子政务体系架构,并据此制定资金预算,以解决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造成的资金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今后我市应加强预算管理,同时逐年增加电子政务建设专项经费。财政每年将电子政务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并根据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逐年适当追加,从资金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五是要制定总体规划,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稳步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应建立信息化效能评估制度,监督工程的建设。各部门应各负其责,在统一的电子政务规划下抓好自身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由于电子政务建设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走产业化运作之路,把重大建设项目与培育骨干企业、应用开发与振兴软件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政务系统运行维护与发展信息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推广工程外包、托管服务及跟踪负责制度,待工程竣工启用后,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但在尚未规划完善而政府机构又急于建立自己网站的情况下,则不宜鼓励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外包”业务,以避免强化已有的各自为政的格局,为将来的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全面整合创造条件。
六是要重视人才建设,建立信息化培训制度。美国电子政务建设非常重视人才建设,为人才招募、培训、交流提供了大量资金,同时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交流和合作,这是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我市而言,应加强对政府公务员和全民计算机技能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造就电子市民和利用信息化资源的群体。要加强各类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应克服惯性,改变片面依靠信息技术人员的倾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和公务员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来。
七是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综合性门户网站。按照“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的原则,建立单一政务处理入门网站。即将各个部门机构的功能和信息综合起来,建立门户网站,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来体现电子政务服务于民的本质要求。应当明确,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业务处理平台,而且也是知识加工平台、知识决策平台和知识获取平台的集成。政府门户网站有赖于各政府部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对于还没有建立或打算建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职能部门来说,一定要放在全市门户网站的规划内统筹建设。
八是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对电子政务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根据安全标准,进行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分类;与安全等级相应的安全措施的要求;对参与系统开发和运行的企业(特别是外企)的要求、限制和约束;安全问题的报告制度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等政策。任何电子政务系统在建成和运行的过程中,都应该接受有关部门的安全审计,以确保政府的安全政策和安全标准得到落实。
美国电子政务给我们的启示
1、设立首席信息官的做法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具有借鉴意义
电子政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涉及多种业务和技术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工程是“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体制,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强力推动。中办发<2002>17号文件下发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领导机关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指导力度和信息化意识得到了空前加强。但是,目前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基本还处于自成体系的状态,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应用项目还较少;体制不顺、衔接不畅、政出多门、各行其是、重复建设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在这方面,美国各级政府及部门通过设立首席信息官解决多头领导问题效果明显;联邦政府通过成立CIO委员会和电子政府特别行动组,具体负责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政务应用工程建设;并通过制定电子政府战略规划、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应用协调工作,较好地使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因此,美国联邦政府设立首席信息官、全权负责电子政务工作的做法,对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必须进一步理顺体制,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强力推动。具体说,一是要理顺地方管理体制,建议各级地方政府明确由主管信息产业的副职(副省、市、县长及对口副秘书长)分管电子政务工作,切实承担起本级政府“首席信息官”的职能和作用,认真研究部署并及时协调解决本地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级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统一管理和使用,从源头上解决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重复建设、投资分散的难题;三是要打破行业局限,消除信息孤岛,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应用平台,使政府资源实现最大限度公用化。
2、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系统的成败,关系到系统中信息的安全和可信度。美国联邦政府在进行24项电子政务应用工程建设的同时,还特别提出要同时进行电子安全认证平台的建设。“911事件”之后,为防止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政府更加重视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建设。本团访美培训期间,美国电子政务专家和官员谈论最多的就是系统安全问题。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防护水平不高;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加之网上有害信息传播、病毒入侵和网络攻击日趋严重,网络失泄密事件屡有发生;全国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制定统一的安全体系方案,到目前为止,限于资金不足,还很少有地方政府采用异地冗灾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类似美国911一样的恐怖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特别要充分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都要考虑抗毁性和灾难恢复,提倡异地冗灾、互为备份、资源共享。
3、必须积极推动全民上网,扶持弱势群体,搞好在线服务
我国电子政务事业的发展必须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保持协调,如果电子政务只能为少数人提供服务和便利,就会成为少数网民而非广大公民的政府。很多无法上网的人,可能恰恰是最需要政府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如申请救济者、寻求就业者、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美国的联邦政府、慈善机构和部分企业在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在边远乡村建设宽带网设施,推动残疾人上网工程等;在积极为企业、公民创造上网条件的同时,还加强宣传,主动推销服务,积极引导公民利用政府网络服务。我国在推动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上网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各地还没有免费上网设施,各级政府网站还没有考虑到弱势人群的上网问题。因此,随着电子政务事业的发展,政府要出资金、出政策并鼓励企事业单位、慈善团体在公共场所建设免费上网设施,用于资助弱势群体上网。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要致力于保护弱者,防止信息化扩大贫富差距和引发新的社会不公,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4、必须坚持市场运作模式,走以网养网、效益双收之路
当前我国信息资源总量的80%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加以市场化利用,就会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网站是全美第一家州级政府信息港,开展了多项令世人注目的电子政务应用,但它所需经费完全通过社会融资,政府未出一分钱,2002还实现网站盈利200万美金。弗吉尼亚州
政府网站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完美结合,网站工作的内容30%是电子商务,70%是电子政务。我国省级财政状况大多并不十分宽裕,许多地方还是吃饭财政。而电子政务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投入,仅靠财政资金无疑于杯水车薪。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坚持市场运作模式,鼓励多渠道筹措建设和运行资金,广泛吸引社会投资,走“以网养网、效益双收”之路。如进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通过在线服务获取运行维护资金,使政府网站建设走上良性循环、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健康轨道。
对美国政府网站的比较分析: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霸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文化上都对世界他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中一直担当着引领科技发展的潮流的角色。在90年代初,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大力推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政府的建设中,很早就在各州进行试点,经过10余年的发展,美国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政府门户网站(FIRSTGOV),还拥有政府与公众的喉舌网站和各州、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在全国铺设了电子政务的服务体系,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美国民众和其他国家的认可。分析美国家政府门户网站,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它们是美国电子政府得以成功的保障,也值得其他后进国家学习借鉴。
1.强调服务,构建了完整的服务体系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也经历了重要的职能的变迁,在建设之初,网站扮演的更多的是信息发布平台的角色,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美国政府网站完成了从最初的信息发布平台到交互办事平台的转变。这使得拥护可以方便的访问所有在线的政府办事项目、服务项目和其他的信息。
打开美国的国家政府门户网站(fistergov.gov),我们可以很明白的看清整个网站的结构,服务主题被摆在异常突出的位置,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三方面的高速的交流渠道——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for Citizens)、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for BusinessesandNonprofits)、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Government-to-Government),服务的对象简洁明了,清晰明确,用户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慢慢查找,便可以直奔服务主题,寻求所需的服务办理要办的业务,将服务摆在异常突出的位置,体现了美国电子政府的建设是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实际上,用户在美国政府网站上办理的业务可以触及公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政治事件到平时生活琐事,甚至求职,办理保险,申请政府资助都很可以方便办理。在美国的国家政府网站的显著位置上我们很少看到国家的一些与公民生活较远的政策宣传,就连国家大事、新闻报道也被放在了不起眼的位置,国家政府网站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提供使服务更加全面,如何满足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在他们眼中,切实的服务比之于政策的宣传更为重要。所以我们看到的美国政府网站实际上扮演的是服务性的角色而非宣传者的角色,这是美国电子政府实现早期转变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成果,我们知道,真正吸引民众的不是多么强势或铺天盖地的宣传,民众往往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在电子政府中,民众更青睐的是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服务概念在电子政府中的引进使美国的国家政府网站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网站,也成为他国借鉴学习的范本。据统计,目前,firstgov.gov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网上政府目录体系,连接了22000多个政府网站,拥有18000万网页,访问量每周1000万次,大约有1370万公民使用政府网站提供的服务项目①。美国电子政府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它符合了民众的需求,提供了民众所需的服务。
2.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美国国家政府网站和我们想象中的最大差别是它的简明,它省去了所有的赘余,在我们的面前犹如一张清单或是一张表格,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方便用户直奔主题,省去了用户不必要的麻烦。在美国政府网站,访问者割据不同的需要进入政府、企业、公民相应分类后,可以迅速发现儿童、妇女、退休人员、退伍军人等不同的子分类,网站提供的纳税、驾照注册、购物、福利申请等服务项目都规划到相应的各个分类的下面。这样,访问者一般进入3层网页后就能够找到所需的服务。美国政府网站提供这样的服务分类,并且能够让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了自己所要的服务,充分体现了美国电子政府的建设是以服务用户为目的的,在提供的服务中,又充分考虑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实现了对个体的关注。通过清晰明了的链接,用户就不会用置身与信息海洋的感觉(充斥过多的信息,反而不利于所需信息的查找,民众需要的不是无用的过多的信息,他们所要查找的是他们自身所要的很少量的有用的信息),与此,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使美国政府网站的建设符合了各类群体的需求,公民也愿意通过电子政府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3.沟通渠道健全,实现了用户与政府之间的互动
一个好的网站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明确的网站目标和用户范围;提供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渠道,收集用户的使用反馈;对用户的问题及时回答;根据多种渠道提供信息和服务等,可见,网站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连接用户和网站所有者,网站所有者提供用户所要求的服务,并且广泛的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网站亦不例外,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报栏或粘贴板,相比于一般的网站,政府网站的互动更显得必要,因为在政治文明中,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民主和自由,并不是单方面提供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真实的民主自由需能容纳与民主自由不和谐的“杂音”,它们非但不有损于民主自由,还是民主自由空气中的活跃分子,对民主的建设尤为重要。分析美国政府网站,我们不难分析为何美国可以把自己称为“民主国家”,的确,美国电子政府建设的逐步完善,使得他们的沟通渠道也更加畅通,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的意见,在国家政府网站的首页,我们很容易找到“Contract Your Government”一栏,在下面有实现互动所需的E-mail、Phone、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等,并且在很多服务的后面都留有类似的联系方式等,可以让公民更好地和政府沟通。
21世纪对政府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更加的民主、更加的高效、提供更多的服务,美国政府网站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虽然它本身也有不足,但它的以上成功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特别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电子政府的建设较美国政府要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很快,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各级地方政府
门户网站和国务院网站的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的显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普遍增强,已经由过去的单纯定位于宣传功能逐步过度到以政务信息和办事服务为基础的网上政务服务阶段,走出了一条从无序到规范、从粗放到集约、从分散到整和的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之路①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gov.cn),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与美国政府网站(firstgov.gov)的区别:
1.相比于美国的将服务开门见山的列举提出,中国的政府网站在目前阶段主要担负的仍是宣传平台的角色(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政策宣传在网站中仍占有很大的一部分空间,我们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目前阶段更看中的是政府文件和政府公报的宣传,新闻在网站中的比重比较大,而与普通民众和用户密切相关的服务却被置于不起眼的位置,单从网站结构的设置上我们就会发现两国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理念有一定的差别,当然,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而美国的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两国在技术层面上的差异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将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更好的为民众服务,我们的电子政府在发展中服务的重要性也将会更加的凸现。
2.美国的政府网站给我们留下的是简单明了但又服务周到的印象,公民可以在国家的政府网站上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所要的服务,它充分考虑了民众的需求,关注个体的差异,提供的服务也更加的到位,我们可以说美国的政府网站建设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的,它在提供的服务的同时渗透着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网站所需的,也应是电子政府发展的精神内核。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较快,取得的成果也很显著,各项服务的效果也开始初显,但是由于它尚处在宣传平台到互动办事平台的转变中,所以它不免仍带有宣传的印记,对服务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不仅体现在服务在网站建设中不被置于主要的位置,还体现在服务的“有名无实”。用户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搜索,才会找到自己所要的服务,这会让他们在无用的复杂信息上花费很多的时间,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所要的服务时往往却打不开链接,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用户花了时间而没有任何的收获。服务水平的低下还体现在服务的不够全面或是过期的服务,缺乏有效的更新机制,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民众在网上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我们应该明白电子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民众,如果电子政府并不能实现这一点,那么耗费巨资兴建电子政府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这样的现代化我们宁可不要。
3.公开化与民主化的缺失严重,美国政府网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更好的与民众沟通,实现民众与政府交流的无障碍,所以在美国的政府网站上,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的沟通渠道,实际上,我们在Firstgov.gov上的左下角就很容易找到E-mail、Phone、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等常用的沟通机制,当然仅有这样我们并不能说他们的沟通机制就是如何的好,实际上,如果你打开每一个链接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你就会发现在信息中,联系方式等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民众和容易与政府沟通,很容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反馈信息是政府完善服务所必须的,政府要建设民众所需要的网站,更好的向民众提供服务,必须及时与民众沟通。长期的这样的无障碍的沟通,政府的信息公开,民众更清楚政府的任何作为,更便于监督政府的工作,民众对政务的参与程度就会明显的提高,政治的民主化在电子政府时代并不会有什么缩水,反而会因为提供了更方便的渠道,扩大了民众的参与,民主化程度将会提高。反观我们中国的电子政务,一方面,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信息渠道的不畅通,民众在电子政府上很难得到自己所要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提供的互通渠道有限,民众不可能找到沟通的渠道,及时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结果就是电子政府建立后,政府比以前更难听到民众的声音了,特别是当电子政务还不完善时,旧的沟通渠道已经被堵死,新的渠道尚不可能被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接受,政府就会处在极为孤立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化与民主化就无从谈起,政府实际上与民众已经脱节了。
针对以上的差距,我们在看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既要为取得这样的成绩而自豪,更重要的却是要看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习他们在电子政务上建设的经验,同时融进自己的元素,让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快,更能符合民众的要求,更能符合我国的国情,最终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为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必须在服务上下功夫,致力于更完善、更周到的提供服务,同时,要广泛的征求民众的意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通,要在政务的公开化与信息的民主化上大做文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即国民的素质差距很大,有鉴于此,我们在短时间内还要有两套机制并行,不可完全依赖电子政务,现实政府在短时间内仍有很大的责任。所以我们说,中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电子政务八九章重要概念
第八章
一、关键概念:
1.Web
Web(World Wide Web)又称“万维网”,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以HTML语言和HTTP协议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各种互联网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服务系统。
2.网站IA
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信息构建的简称。网站IA是指借助图形设计、可用性工程、用户经验、人机交互、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站内容进行组织与设计的理论及方法;
网站IA涉及图形设计、编程和数据库开发,强调技术、用户与内容的融合使得网站的信息可理解、易获取和易使用,从而实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
3.政务智能
政务智能(GI—Government Intelligence)是一种能将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的工具,是政府机关对各种政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策略、过程和工具,其核心使命是帮助政府管理者做出及时、正确、可行和有效的决定。
4.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仓库是一个环境,而不是一件产品,它向用户提供传统数据库中很难得到的、用于解决策支持的当前和历史数据。
5.联机分析处理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种软件技术。
6.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7.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8.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第九章
一、思考问题:
如何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管理?
答:主要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范围管理(scope management)
项目的范围是指项目的最终成果和产生该成果需要做的工作,既不欠缺也不多余。范围管理包括用以保证项目能按要求的范围完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确定项目目标、定义和规划项目范围制订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如何管理和变更项目范围、范围管理的实施、范围的变更管理。
2.计划管理(plan management)
1)
2)
3)
4)
3.1)
2)
3)
4)
4.1)
2)
3)
4)
5.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1)质量需求分析:确定与项目相关的质量目标和标准。注意目标的优先级以及质量与其他影响客户跟踪:项目管理者检查当前时间点上应该完成的任务是否已经是实现,并予以记录。未完成的要写出原因报告,进行分析、整理; 准备:征求项目承担人为完成后续任务所需要条件或资源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后向管理层提出; 督促:监督任务承担人按时、有效的完成项目任务; 调整:进展与计划发生较大偏离时,需重新对进度、资源进行分配。资源规划:依据范围规划和工作分解,确定项目各项活动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格和时间的过程; 费用估算:编制一个为完成项目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的近似估计; 费用规划:把整个项目估算的费用分配到各项活动中,进而确定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费用基准; 费用控制:控制费用偏离、确定费用变更并进行管理和记录、监控影响费用的外部因素。衡量实际进度:确定系统开发项目中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耗费时间及到期尚未完成的工作,掌握实际进展; 将项目变更融入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产生新的基准计划。早期变更对项目影响更小; 进度分析:对每个因计划变更得到的进度计划进行分析,包括识别关键路径、负时差活动路径、偏离预定进度路径; 更新项目进度:即加速项目开发进度,重点是有负时差的路径。费用管理(cost management)进度管理(procurement management)
满意度要素之间的平衡;
2)
3)
4)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确定如何达到质量目标,采取必要的行动。具体包括在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措施等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手段; 质量保证:确保质量管理计划系统实施的全部活动; 质量控制:监控项目项目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以确定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
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项目沟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集成管理(integration management)。
二、关键概念: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政府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规划是从政府业务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战略角度考虑,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发展战略以及政务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计划,是针对机构电子政务系统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和规划。
2.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子政务系统开发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管理,即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发现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总结评价,以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如下图:
3.项目计划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的项目计划管理是电子政务系统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项目组织根据项目目标的规定,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各项活动做出周密安排的管理过程。围绕项目计划目标的完成,系统地确定项目的任务,安排任务进度,编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预算等,任务是全面、系统的描述和安排电子政务系统开发项目的实施进程,保证系统开发的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4.进度管理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围绕目标工期要求编制计划,付诸实施,并在此过程中经常检查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修改计划,直至系统开发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通过对进度影响因素实施控制及各种关系协调,综合应用各种可行方法、措施,将项目的计划工期控制在事先确定的目标工期之内,在兼顾成本、质量的同时,努力缩短建设工期。
5.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通过制订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并在项目生命期内持续使用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措施来落实质量方针的执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
6.项目监理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监理是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为对象的信息系统监理,具体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国家或政府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7.电子政务系统评价
电子政务评价包括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政府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外网系统以及其他组
成部分。其中,对门户网站的评价是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