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州电影公司改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甘南州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全州电影公司
改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州委宣传部: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担负着我州电影放映行业管理和统筹电影放映工作职能的各县市电影公司积极走向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推动我州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全州电影公司改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州电影公司改制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州共有九家35mm电影放映单位,九家均属国有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上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受电影院房屋破旧、设备老化、缺乏新影片、资金等因素影响,使我州电影放映市场大幅度萎缩,各县市电影院几乎都处于“关、停、并”的状态。
(二)改制存在的困难
首先由于我州电影院基础设施设备陈旧,缺乏市场竞争力,其中75%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房屋破旧,座椅陈旧,设备老化,甚至有些放映室天花板脱落,没有空调,线路老化,声光效果差,与现时的观众消费需求相差甚远,无法开展放映工作,无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层次、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其次,放
映设备落后濒临淘汰,难以引入新片。目前,全州近一半的放映设备已经老化无法使用而被摈弃,胶片放映形式的片租、拷贝及其运转、交流等造成放映成本较高;加之州、县市电影院自身财力困难,无法加入到城市院线,不仅不能取得国产新片的放映权,更不要说国外大片,造成新片片源不畅,直接影响着全州电影公司的良性发展与改制,造成全州各县市电影公司均未进行转企改制工作。
(三)人员安臵
州电影公司仅依靠州财政文化补助与农牧村电影放映工程相结合来维持职工工资。合作市电影院维持原有状态,依靠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出租原有电影场地来维持职工工资。夏河县电影公司原有员工靠影院接待演出、展销及房屋出租等维持职工工资,县电影院已归属县歌舞团管理。临潭县电影公司职工均买断工龄,与县人事局、社保局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领取了身份臵换金,成为社会自由人。卓尼县电影公司人员归县文体广电局管理,开展农牧村电影放映工作。迭部县、舟曲县、碌曲县、玛曲县电影公司原有职工均安排至县文体广电局工作。
(四)未改制主要因素
一是甘南属于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大部分县市财政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县市电影院重建、改造和设备设施更新所需资金,使各县市电影院设施设备和放映环境难以
跟上时代发展的消费需求。二是国家对目前县市国有电影影院如何发展没有出台相应政策,各县市影院单位均处于等待观望期,行业发展缺乏机会。三是在城市化开发浪潮中,地方政府部门对国有影院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商业投资者对影院场所不断兼并、改制,使电影放映阵地逐步削弱,甚至缺失。
电影做为文化领域的一个服务性、窗口性、公益性行业,丰富活跃全州农牧村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恳请州委宣传部加强对我州电影院改制与建设的投入力度,满足我州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甘南州广播电影电视局二0一二年三月三日
第二篇:电影公司改制情况报告
灵台县文体广电局
关于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及文化体制
改革情况的报告
县委宣传部:
现将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及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情况
县电影公司于1980年由县电影管理站改制组建成立,现有影剧院1座,固定资产400多万元,职工11名,负责全县电影发行放映工作。2006年县上投资200多万元对影剧院进行了装修改造,新增了安防、消防等设备,并更名为“皇甫谧大剧院”,可容纳600多人,具备召开大型会议、文艺演出等多项功能,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被省、市、县评为“文明影剧院”、“最佳服务电影院”、“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由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体制商业化运作等原因,致使县电影公司的电影发行放映职能弱化,现主要从事文艺演出、大型会议接待和部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工作。
目前,县电影公司属企业化管理,经济性质为国有企业。2007年1月进行了税务登记,2011年6 月办理了企业法人工商登记,2010年机构改革时,未核定事业编制,公司现实行自收自支的企业财务制度,现有职工全部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和基本养老保险费。
根据省市县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我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仍然是安置现有职工,按年底全面完成改制任务。
二、文化体制改革情况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探索,分类指导,落实措施,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力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我们始终把思想发动放在工作首位,注重调动文化事业单位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认真学习贯彻省市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干部职工怕改革,不敢改、怕改乱,怕削弱文化实力等思想和一些单位对改革认识存在单一化,认为改革就是把文化单位推向市场,“断奶”、“甩包袱”等各种思想,及时分层次召开干部职工会,认真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围绕各单位的实际困难和发展前景深入讨论,使大家明确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出路所在。同时,不断加大舆论宣引
电视台,隶属县文广局,成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实行台长负责制,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自办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四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县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中心“两馆一中心”通过实施“达标”工程,开展“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五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单位,重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政策激励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县秦剧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实行奖金分配与工作绩效挂钩,个人收入与岗位贡献挂钩等激励机制,实现了由养人到养项目、养事业的转变,激发了剧目创作演出活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完成了皇甫谧文化园建设工程,在朝那街心花园建成了皇甫谧雕像,在县城修建了以宣传皇甫谧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皇甫谧大剧院和宣传文化中心,在荆山森林公园修建了皇甫谧祠,以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效显著。开发馆藏西周青铜器文物仿制品5种8类3400多件(套),印制《灵台碑林墨迹》2000套。成功注册了皇甫谧商标,涉及37个相关行业390多个类别。坚持把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聘请专业机构对养生基地建设的发展定
发展思路,不断建立健全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制和措施,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四是抓管理,推进文化综合执法改革。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组织保障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全力推进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法制化、科学化。五是抓改革,全力推动文化事业跨越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及网络中心等经营性单位的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运营模式的改革,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占领市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充分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县电影公司改制方案
县电影公司改制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确保县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全面完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市委《关于转发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并充分考虑处理好改制重组中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结合县电影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县电影公司现有干部职工59人,其中在职在岗24人,离退休人员35人。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影市场疲软,行业遭受巨大影响,公司经济效益连年下滑,负债累累,运转举步维艰,干部职工人员工资、医社保得不到正常保障,12年来,公司拖欠人员工资总额达500多万元,拖欠社保费170多万元。正常上班的职工每月靠领取公益电影放映政府补助费600元维持生活,离退休职工的工资难以保障,直接导致部分职工到了退休年龄还继续下乡放映电影,不敢退休。
(二)存在困难
根据上级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县电影公司改制势在必行,在鉴于电影公司的实际情况,困难是存在的,在改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电影公司现行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设备陈旧,除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外,完全没有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适应产业发展内在需求,改制后,如何继续开展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也是一道难题;二是债务繁重,改制所需的资金额度大,特别是职工分流安置费、拖欠职工社保费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部分,若未能适当解决而强行改制,职工内部所产生的阻力不容忽视;三是公司土地一直没法确权,电影公司位于县城,占地面积1310平方米,因其中200平方米土地权属与当地某姓有争议,以前由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双方因土地使用权的争议,由县人民政府进行处理”,但政府一直未曾处理,土地没法确权,资产清查和资产方面可能有所影响,不利于改制工作开展。
二、改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着力解决制约电影公司在发展改革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职工的利益出发,积极争取财政和社保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重点解决职工的医保社保和安置费。
2、务实求真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寻找新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电影市场尚存的优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进行。
(三)改革目标
按照国办发[2008]114号文和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通过改制,将县电影公司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通过政府指导进行资产重组、设备更新、制度变革,利用政府资金和设备扶持等优势,激发生命活力。在认真清算公司债权债务、妥善安置人员后,申请注销县电影公司的事业单位执照。
三、改制思路探讨
(一)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电影公司全面转企改制。
若按照此思路,需完成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干部职工咨询意见、改制方案印发和公布、撤销机构、核销编制、新公司注册资本金的请款、新公司名称核准等前期工作。
1、人员安置
(1)、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改制后电影公司达到可提前离岗条件的人员有11人,其中2012年前可办理退休的4人,提前离岗人员所需的基本待遇及各项社会保险费由局财会部门和电影公司按相关规定查算核实后,给予一次性补偿。
(2)、对改制前已退休的38名人员和可提前离岗的11名人员共49人,改制后保留事业身份,继续享受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所需资金由财政给予解决。
(3)、其余10名职工按规定转为企业身份,进入新公司工作,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内部管理等方面按照新的规章制度,打破旧有大锅饭体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报酬分配制度。
(4)、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补贴 元的生活补贴,由县财政解决,县社保局每月统一发放。
2、所需经费
(1)、一次性交清职工社保费: 万元。(2)、解决职工医保费: 万元。(3)、离岗人员的经济补偿金: 万元。(4)、还职工医药费: 万元。(5)、清产核资费用: 万元。(6)、改制其它费用: 万元。以上改制所需经费共 万元。
3、资金来源
一是政府财政全额拨给,如此改制工作可保障顺利开展,但所需资金数额巨大,恐县财政难以负担;二是考虑拍卖公司资产,电影公司地处县城中心,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土地因有争议而一直没法确权,拍卖存在困难。
(二)借鉴其他县区做法,通过清产核资注销原县电影公司,成立县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中心,单位性质变更为公益类事业单位。
改制后,达到退休条件的人员(工龄30年或男55岁、女50岁)按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未达退休条件的职工转入县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中心,保留事业编制不变,从事农村电影公益事业。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中心设置正、副主任各1名,农村电影放映队伍4支。
单位自收自支,经济来源从电影放映生产及省、市、县的农村电影放映补助资金调剂,不足部分可考虑资产出租等办法补给。
此做法既能完成改制任务,又能减轻政府负担,但职工的工资福利、医保社保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原公司的职工拖欠的福利追讨无主,估计公司职工内部难以通过。
四、改制工作要求
鉴于电影公司改制难度巨大的工作情况,为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推进改制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动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积极参与,尽职尽责帮助解决改制中出现的困难与矛盾,求真务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完成改制任务。
第四篇: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2007年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2008年4月1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受州政府的委托,下面我就全州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并就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议,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全州各级政府和各成员单位在州委、州政府和省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的食品安全目标任务,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整合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为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全州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综合监管机制不断健全
去年以来,全州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有关领导多次听取食品安全汇报,州人大和州政协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卫生法》视察和食品安全调研工作,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食品市场和各相关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研和检查,提出建议和要求。州政府两次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州政府与各县政府和职能部门签订《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级政府食品安全专项经费逐年增加,等等,都表明了全州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意识和抓食品安全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这都为确保全州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在认真贯彻落实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依据《青海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了《海南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便于《预案》的操作,又及时编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同时,制定了《村委会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村委会食品安全事件问责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制度》《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及奖惩制度》等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全州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推上了科学监管、有序监管的轨道。
――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报送、传递机制进一步加强。去年以来,各县、各成员单位每季度定期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上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委员会办公室及时编印工作简报,反映工作动态,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信息互动和共享机制。
――综合监管机构建设取得实效。去年,全州所有乡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均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即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人员和职责。以政府主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格局和州、县、乡(镇)、村四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在全州基本形成。同时,各县还利用年中督查、乡镇干部集训等时机,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乡镇和村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目标责任得到落实,综合评价考核逐级展开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工作成效明显
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主要手段,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州范围内,分别牵头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节”“夏季饮品和茶园食品安全”和“中秋国庆节”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请各县政府和各成员单位落实责任,有效地促进了各部门的监管工作。去年,在各类专项行动中,全州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1.5万家(次),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314起,货值10.4万元,取缔无证照经营106户,处罚款16万余元。
――食品生产加强行为不断规范。质监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意识,在《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颁布实行后,对恰卜恰地区食品企业(小作坊)进行了《特别规定》的宣传培训,引导企业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企业的参培率达100%,小作坊参培率达90%。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以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为重点,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商部门下大力气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实效。去年,开展了农村食品整顿年活动,以在贵德召开的全省工商系统2007年“食品安全进农(牧)家”活动启动仪式暨全省农村牧区食品监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结合海南农牧区实际,开展了以“严把主体资格、规范经营行为、严查食品质量、狠抓案件查办、维护消费安全”为主题的农村牧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农牧区食品市场,食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强化措施,确保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卫生部门在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中推行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在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指定专人对接待单位的餐饮卫生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了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全年新(换)办卫生许可证960个,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9%,为5144名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持证率达到99%。
各位领导、同志们,2007年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是分不开的,是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二、2008年食品安全工作主要建议
2008年,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狠抓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力争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综合监督网络和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农牧区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
(二)认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规律,解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及党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从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要针对假劣食品流向农牧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农牧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体系,发挥已经建成的县、乡、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员的作用,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分解到人。三是在全州进一步推广《食品安全事件村委会报告及问责制度》,为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置农牧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打好基础,实现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的工作目标,努力把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海南食品安全信息网”已经开通(www.xiexiebang.com)。今年,要认真做好“全州食品安全网站”建设和更新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第一时间公布各时期食品安全情况,丰富地展现和宣传食品安全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海南州食品安全动态。力争今年把互联互通扩展至县级,实现县以上食品安全信息报送、信息披露、工作交流等的信息化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定期通报制度,要充分利用已经开通的“海南食品安全信息网”这个平台,发布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应急的操作规则,内部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以提高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应对能力,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工程。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要继续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密切协作,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农牧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我州的“万村千乡”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农牧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消费、便捷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继续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灵活方式,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州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五进一上八个一”活动。同时,加强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宣传使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所提高,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假劣食品的防御能力有所提高,全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警示语、温馨提示语的范围逐步扩大,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得到强化。
(六)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经费投入。近年来州、县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逐年增加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建议各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要积极工作,主动汇报,多方争取,力争工作经费有更多的投入,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目前,我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有州委、州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我州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定能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赴×公司学习交通企业改制调研工作报告
关于赴苏州市客运有限公司学习调研的报告2002年4月4日,市交通局副局长、局改革办公室主任陈登峰带领市经济办主任王彬和市长运公司总经理李亚峰等8人赴苏州市客运有限公司学习改制成功经验。苏州市交通局、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介绍了企业改制基本概况,使学习小组一行倍受启发。市长运公司总经理李亚峰参观学习后表示:要借鉴苏州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力争月内拿出公司改制方案,确保今年改革工作全面完成。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市交通系统企业改制工作概况
苏州市交通系统企业改革工作于3年前拉开序幕,准备充分.改革彻底.效果明显。按照“实事求是反映交通企业改制特色”的总体要求,到目前为止,该市交通系统下属的客运、货运、轮船、航务、联运、通港等6家企业中,4家已改制完毕,剩余的轮船、航运2家也将于今年完成。在已改制完的4家企业中,除客运企业目前暂留21.11%的国有股外,其余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企改后,苏州市交通局对企业各项经营生产“完全放手、不再介入”,只于发展方向上给予适当扶持与指导,主管局工作自身将更加着重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管理。未来几年内,苏州市交通局将逐步引导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走“品牌”之路,打“品牌”效应,接受市场公平、公正的挑战。
二、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改制工作概况:
1.公司改制前后的基本概况
苏州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隶属于苏州市交通局,成立于1949年8月1日,于10年前开始有步骤、有意识进行改革尝试。1993年,公司首次对基层单位“减政放权、搞活扩权”;1994年公司系统内部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1995年,公司国有资产实行委托经营制;1997年,公司制定出未来三年远景发展规划。但由于当时企业改革大气候没有完成形成,改革透明度不高,加之主管局尚未能完全放手,公司在改革初期处于举步维艰的状况。在经历了93.94年“入不敷出、经营困难”的阵痛后,公司逐步尝到改革的甜头,到2000年已形成一定规模,为组建集团打下良好基础。公司继续加快改革步伐,扩大改革成果。2000年,在对下属各单位实施“放两头、抓中间”(即放手好、差企业,只管一般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后,同年,公司正式向全体职工进行募股。2001年初,公司再次按照“资产人格化、投资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化”的改革性质进行调整,于4月20日,组建了全新体制的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改制后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各方面指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8.29%,综合效益同比增长26.5%,总资产同比增长9.86%,净资产同比增长17.77%,职工收入同比增长7.99%。与此同时,干部队伍消肿减负,机构运作精干高效,人事制度健全完善,职工情绪空前高涨。改制前公司机关员工102人,改制后减少了44%;机关科室原来挂牌24块,现缩减一半,同时规定下属二级企业较大规模的一律四科一室,规模较小的一律两科一室;改制前公司中层干部102人,现减少到72人,全面实行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制,干部任职“年轻化”,原则上男不超过55岁,女的不超过50岁。
2、公司公有资产退出情况
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业务以运输为主。改制前公司总资产经中介机构评估4.33亿元,比帐面总资产增加77%;改革前公司净资产评估1.4亿元,比帐面增加64.1%,其主要原因是属于公司城外的一些土地使用权一起纳入评估。公有资产退出意味着要对1.4亿元的净资产进行剥离,主要包括
(1)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共527.66万元,包括公司食堂、托儿所.集体舍宿等;
(2)医药费剥离:公司对离退休人员医药费进行8000元/人的标准进行补贴(包括精简下放人员);
(3)职工安置费:改制前公司职工有3245名,按照进厂时间的先序顺序分为固定职工(84年以前的固定工)及合同制职工(84年以后进来的学生和转业军人等),固定工的安置费按照苏州市2000年平均工资10165元的3倍标准一次性剥离;合同制工人的安置费按照苏州市2000年平均月工资标准进行补贴,在厂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