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4 11:0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

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卢华小学教导处

调查范围:卢华小学

调查对象:卢华小学小学7至12岁的留守儿童

调查方式:座谈和问卷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近期,我们采用卷问、访谈等形式,现对卢华小学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卢华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父母外出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分布在6至12岁之间。调查涉及我校12个教学班级,总人数210人。近几年来,外出务工的河东片5个村剩余劳动力呈几何级数倍增,现有1500多人人常年在外务工,打工收入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被调查对象中,父母双方均在外常年打工的留守生我校共有27人,父母中有一方在外阶段性打工的比例更多,占居全校学生的一半,我校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庞大。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极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把父母的思念、感激变成学习的动力,学习上自觉、上进,表现良好。但也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确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且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的来说存在以下过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成绩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从对河东片5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有80%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有7.9%。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纪大,身体差,特别文盲率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无法沟通。

2、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辛,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的频率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子女的成长缺乏足够关心和指导。而青少年都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还存在有放纵溺爱的现象,是留守儿童在无限制的状况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亲情缺乏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的也是最为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的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和智力的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的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越来越强烈。

4、心理障碍

据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入较少,关心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同伴,第二位老师,第三才是监护人。小学生正处在于身心迅速发长的时期,对自身的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疾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行为偏差

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自控力和自律能力很弱,出于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都采取认可态度,处于缺乏及时地约束管教,部分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差异。如:许多留守在家孩子不听祖辈的话,在学校的道德品行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甚至于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从而使得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感到难以控制。

6、安全隐患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有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如: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架斗殴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7、价值扭曲

随着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外出打工人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较少,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了“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学生用的零花钱数量增加,渐而是留守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等思想萌发。据调查,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的父母没有读过什么书,同样可在天南海北挣钱等等。

三、问题的成因

由于留守孩子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少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容易产生。在实际管理“留守学生”的过程中,学校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棘手问题,愁在老师的眉头,揪在家长的心头,其原因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溺爱放纵,教育难

每位家长都新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是心理正常发展的需要。但这些外出务工的家长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再家时,给孩子的爱是被爱有加,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全给她。甚至有的爱已变质,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如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会想办法去摘下来给他。但这些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在学校时,学校就相对是他们的家,教育有规有矩有张有弛,这与家长的溺爱恰恰相违背,以致教育难。

2、缺乏管理,安全难

父母的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就缺乏了家庭管理,加上节假日又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终究出现了前面所讲的“真空地带”,这些孩子的年龄小,思想单纯,自我的保护意识差,出现一些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成为影响血深感权的一大隐患。

3、隔代管教,监护难

留守孩子在农村一般都是由祖辈或亲戚临时监护。这样的隔代教育就会出像一些极端:一是极端溺爱;一是极端粗暴,不能有效的沟通,监护只能是简单的看护而得不到到教育的作用。

4、管理脱节,磨合难

通过调查发现,对留守生的关爱学校是不够的,必须还要社会、家庭的参与教育,要齐抓共管,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各个环节。磨合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家庭的期望太高,学生成长难

有的打工家长思想狭窄,教育水平低下,只是一味强调,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外务工供养孩子生活、学习,对孩子一味强调考试分数。即使自己的孩子考了99分,也还是不太行,对他的要求高,甚至还给他们加重负担,增大心理压力,从而使之产生厌学情绪。

(2)、社会关爱不够

到目前为止挂乃留守学生的话题极少,电视上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报纸上的专刊报道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农村适应留守学生的公益性健康的娱乐场所几乎没有,那么,关爱留守学生从何谈起呢 ?

(3)、学校关爱留守学生力不从心

这几年,大中专生不愿回农村工作,而政府没有经济去引进高素质人才,导致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紧,一般的教学点,一人一班,教师是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位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农村中学的教师素质不高,年龄老年化,思想陈旧,方法简单等原因,无法为留守学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对策与方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留守学生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矛盾日益加剧,问题正在突出。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学校要走在最前列,办好真正“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具体的办法如下: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做到对留守学生的底数清,弄清每个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其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等。

2、实行关爱留守学生的帮扶制度。

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定期对学生进行谈心,使学生认为学校是他的第二个家,感到家的温暖。

3、建立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

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留守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在30分钟之内告知其监护人。1小时之内告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务,不得拖延推诿,同时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重点留守学生实行“一帮一”,使所有的留守的学生健康的成长。

4、政府加大投入。

政府动员爱心力量为留守儿童建立活动室,聘请有爱心的人事对他们进行教育看护,使他们在学习之余即可以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可以看电视、看图书、玩游戏等等,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2010-4-7

第二篇:留守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服务区内留守儿童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范围:新集村

调查对象:新集村留守儿童

调查方式:座谈和问卷

调查内容:新集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四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新集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

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农村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三)从农村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情。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二)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二是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

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三是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三)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由祖父母来隔 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大多数由文盲半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学习问题

那些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学校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第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

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第二,为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第三,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儿童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第四,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工、青、妇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编写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培训一批家庭教育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小学教育(师)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服务区内留守儿童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马晓玲

学号:071350021

工作单位: 新集乡中心学校

所在分校: 新集乡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0年9月

第三篇:卢淑华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统计学

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12600133j 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大纲撰写人:文法学院社工系马永方

内 容 简 介

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主干课之一,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了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处理技术。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必要掌握社会统计学这门有用的工具。

本课程共7章。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一、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和统计分析(2学时)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节 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 第二章 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 分布 统计表 统计图 第二节 集中趋势测量法 第三节 离散趋势测量法 第三章 概率(2学时)第一节 基础概率

第二节 概率分布、均值和方差

第四章 二项分布及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2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二点分布 排列与组合 二项分布 多项分布

第五节 超几何分布 第六节 泊松分布

第五章 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2学时)第一节 什么是正态分布 第二节 标准正态分布

第三节 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第四节 常用统计分布

第五节 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 参数估计(2学时)第一节 名词解释

第二节 参数的点估计 第三节 抽样分布

第四节 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 第五节 大样本区间估计

第七章 假设检验(2学时)第一节 统计假设

第二节 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假设

二、求抽样分布

三、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

四、计算检验统计量

五、判定

第八章 单总体假设检验(2学时)第一节 大样本假设检验 第二节 小样本假设检验 第九章 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大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三节 小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十章 列联表(4学时)第一节 什么是列联表 第二节 列联表的检验

第三节 列联强度

第十一章 等级相关(定序变量之间)(4学时)第一节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第二节 Gamma等级相关 第三节 其他等级相关系数

第十二章 回归与相关(4学时)第一节 回归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与最小二乘法 第三节 回归方程的假定与检验 第四节 相关

第五节 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十三章 方差分析(2学时)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一元方差分析 第三节 二元方差分析 第四节 多元方差分析

第十四章 非参数检验(2学时)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 第二节 符号检验 第三节 符号秩检验 第四节 累计频次检验 第十五章 抽样(2学时)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抽样调查方法

第三节 抽样误差 第四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二、参考书目

1.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2.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社会统计学导论,周德民、贺翠微,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7章。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第三章到第七章是重点章节。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学生作业等教学环节。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本学期社会统计学教学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

2、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解理论部分,组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题的形式加深理解。

3、对学生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以上教学改革,其目的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2013年12月

第四篇:留守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中沙中心学校留守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学校人际交往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学生人际交往,了解学生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相处的实际情况,发现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学生本人问题、伙伴问题、教师问题三方面考虑,其中学生本人问题又从个性、行为两个维度来设计。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是我校一至六年级的留守学生。

四、调查结果

以下是调查内容每道题回答“是”的百分比统计情况 :

1、你是否很喜欢与你班的同学交往?(87.7 %)

2、你在与人交往中,是否尊重他人?(81.8 %)

3、你在与人交往中,是否善于赞赏他人?(59.9 %)

4、如果你有困难同学会主动帮助你吗?(75.4 %)

5、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是,你是否能原谅别人?(92.5%)

6、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做到认真倾听?(66.8 %)

7、你是否能主动与人交往?(74.3 %)

8、别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你是否学会委婉拒绝,不让对方生气?(55.1%)

9、你是否能大声向别人打招呼?(54.5%)

10、你是否有很多小伙伴与你玩耍?(79.7%)

11、你经常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吗?(24.6 %)

12、你是否不喜欢老师严厉批评你?(45.5%)

13、你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吗?(25.7%)

14、你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吗?(24.6 %)

15、你平时尊重老师吗?(90.9 %)

16、你觉得自己是个活泼的孩子吗?(81.3 %)

17、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总觉得你不如别人?(46 %)

18、你是否经常说些不文明的话?(21.9 %)

19、老师批评你的时候同学们会嘲笑你吗?(45.5 %)

20、你是不是很爱跟别人生气?(23.5 %)

五、对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结果发现以下问题:

1、不少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够自信。有46%的留守学生不能大声向别人打招呼;有26%的留守学生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有46%的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2、留守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激励和表扬太少。有40%的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善于赞赏他人;只有24.6%的留守学生经常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只有24.6%的留守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25.7%的留守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有45.5%的留守学生不喜欢老师的严厉批评。

3、在与人交往中,不少留守学生的习惯较差。有33.2%的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认真倾听;有22%的留守学生经常说些不文明的话。

4、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必要提高。有45%的留守学生当别人向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会委婉拒绝,造成与对方关系不和谐;有40%的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懂得赞赏他人;有33.2%的留守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认真倾听。

六、对策

1、改善学校人际交往环境。教师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如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自我开放的交往环境,通过改善学校的交往环境,来开发学生的交往潜能。

2、开拓交往空间。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3、探索、开发交往潜能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交往技能训练。教师给予学生多点赞赏,少点指责,让学生间交往也这样做。

4、加强留守学生的水平交往。

所谓水平交往,就是同辈、同伴间的交往。水平交往可以让留守学生毫无顾及、畅所欲言,以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与心中烦恼,也更容易排除他们的人际交往的障碍。在人际交往中,要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尊重他人。因为一个懂得用欣赏人、尊重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会过得很愉快,别人也会同样的欣赏和尊重他。但很多学生,希望别人欣赏、尊重自己,而自己又不愿意去欣赏和尊重别人,他们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很难看到别人优点。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身边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值得借鉴的地方,真心去欣赏、尊重他人。这样,别人就很愿意与他交往,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学会交往是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技能,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际交往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怡悦,能使人生活更幸福。因此,让学生学会交往,让学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中沙中心学校2013、4、8

第五篇: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通过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统计,大部分违法青少年属留守家庭子女。因此,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已经成为现阶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行动,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

xx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总数62人,其中留守学生数38人,占学生总数的61%。统计结果是:一是现在监护人是爷爷奶奶的32人,占总数的84%,是亲戚朋友监护的有6人,占14%。

通过我们深入调查总结,报告如下:

一、监护人在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有问题。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与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样就出现了隔代抚养,而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出现严重的偏差,主要是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对精神和道德理论方面的引导。加之大多数监护人都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很难在品德培养和学习方面给与帮助。总体上而言,监护人只是担当一个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人员。

二、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其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外出务工的父母,一般是一年回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几年都难与孩子见面,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导致相互之间的沟通少,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而这些父母为了使孩子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以经常给孩子寄钱寄物,导致孩子在生活方面出现变味的发展,影响其思想品德的变坏。并且有些父母有“上不了学,以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的想法,这种误导的思想很大的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成绩不好的同学的厌学情绪和读书不用的想法。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出现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缺少家庭管护,在行为习惯方面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导,从而出现了很多不良习惯:在学校不遵守校规校纪,欺负低年级同学,说谎,拉帮结派,偷窃,我行我素,沉迷于不良嗜好(上网、玩游戏、看不良电影录像)。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四、留守儿童在学校没有合理的管理,学习状况出现严重问题。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留守儿童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欺骗监护人,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同时,学校在这个方面也缺少合理的管理,有的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就对留守儿童一推了之,有的甚至导致留守儿童退学,成为不良少年。并且调查得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总体上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此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了农村,与一些基层的农村教师进行了交流。可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优越,但不代表他们的付出是不是庞大的。在谈话中我们收获知识,了解情况,并感悟爱。他们热情欢迎了我们的到来,认真填写每一份问卷,在泥泞的村路上指引我们找到一个个的留守儿童。从一份份的问卷中我我得到的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片伟大的爱和无私的关怀。从反馈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与普通的孩子相差不大,思想品性都是好的,喜爱学习,独立自主,人际交往良好,没有不良的得嗜好。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仍有所区别:个别孩子惯于说谎,生活自理差,行为习惯差等,这很大程度源于管教的得缺失。问及这些孩子所急需的是什么,老师们的答案似乎只有一个:关心和爱护。这不仅仅是来自老师的,更是来自于家长、社会的,他们的要求很普通只想象平常人一样。老师们所作的也是多加与他们交流,使其更好的融于这个大集体,懂得互助互爱,健康的成长起来。

五、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败坏,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淡、脆弱,或焦虑、任性、极端、暴躁的性格特征。在我们与他们接触时,大多数都是不愿说话,对外界产生恐怖心理。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影响到很大一部分人的成长,将来对家庭乃至社会将产生不良后果。

六、调查显示:6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孩子一般就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这无疑给老人和孩子都增加了无比的重负。爷爷奶奶一般都很疼孙子孙女,有好吃的都会省给孩子吃,仍以年迈的身躯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孩子也一般都很听爷爷奶奶的话,很孝顺爷爷奶奶,小小年纪便已懂得要发奋图强,让老人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孩子经常思念父母,渴望亲情的32人,占84%;监护人经常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12人,占31%;与外出归来父母交流感觉困难的有6人,占15%;

尽管生活方面这些儿童不是很好,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还健康快乐的成长着,他们说父母虽不在身边,但自己仍被爱给保卫者,周围的人都很关心自己,喜欢和朋友同学一起玩。他们都有着自己地理想,很多儿童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科学家,也有为能医好妈妈的病而想当医生的,有想当老师的,想当警察的„„孩子的目的都很纯朴,就是能为祖国多做贡献,能好好报答父母,报答亲人。孩子们的愿望也都很简单但似乎很遥远:和爸爸妈妈一起一家人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六、相关解决建议和对策

1、发挥家庭的力量:留守儿童问题之所以日益严重,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留守儿童父母及亲属没有认识到远离子女对其缺乏关照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子女与父母联系过少,缺乏沟通管教,首先应该使其父母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让他们发挥家庭的力量,多与子女以及其临时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感觉到,尽管父母不在身边,父爱母爱却无时不在,尽可能地及时解决他们心理出现的问题

2、发挥学校的力量:学校作为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场所,应发挥出更多的力量。健全关爱留守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予更多关爱,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辅导帮助,尽可能的对其支持

鼓励。多开展课余活动,使这些儿童能够融入到集体中去。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开展农村中、小学“寄宿”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

3、发挥政府的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与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通过“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对家境困难的应多加扶持和帮助,尽可能解决其生活方面的困难,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这一特殊群体利益。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务工人员。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城市多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并加强对这些学校的建设。

4、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在相关社会媒介的宣传和帮助,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儿童问题,让更多的社会友好人士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相关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等,发动社会各界志愿者参与帮扶行动中,为广大留守儿童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他们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全社会都应采取有力的措施,让留守儿童身心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5、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民的种地收入远远低于打工收入,贫富悬殊巨大造成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尽管农业税已经全部取消,但是农产品的低价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并没有为农民增加多少收入。

既然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应该使父母尽可能地留在孩子身边教育照顾他们。从这一点上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实质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在家种地也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收入提高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科学扶持力度,争取让农民尽快富起来。对于像四川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则应当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劳动岗位,为农民本地增收提供条件。

xx完全小学xxxxx

下载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卢华小学留守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平南县新建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步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象征发达与现代文明的城市日趋庞大。中国农村人口超过九亿,广大农村地区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

    清河中学留守学生调查报告

    留守学生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随着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学生。随着这一群体的人数逐渐增加,留守学生的现象日......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

    XXXXX大学XXXXX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班 级:学 号:姓 名:2010年2月10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标: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

    2005年7月7日至8月7日,我在北京《家庭育儿》杂志情感版编辑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相对来说,这是一次专业不对口的社会实践,因为就编辑部的工作性质来说更适合中文专业......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是记载调查成果的书面报告。 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

    卢淑华先进事迹讲稿

    深挖潜力,拓展渠道,全力做好集客业务 ----涵江分公司客户营销部卢淑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涵江分公司客户营销部的卢淑华,能够作为优秀员工......

    留守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白敏华)

    留守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东凡中学白敏华 “留守”这个词已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脑海里留守了好多年,它是众多学生心中的一道伤痕, “留守”这个社会最流行而又最伤痛的......

    留守调查报告

    留守调查报告 留守调查报告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经济的差距不断扩大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另外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却有着较大的剩余量,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