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心去帮助留守儿童三一班
用心去帮助留守儿童
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大城市里打工,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现在,在我们如此享受着这些便利时,我们也想一想那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
那些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相伴的则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不但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心,而且还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早上,很早就起来做饭,然后去上学,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使他们过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脸上也少了笑容。
其实,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精神上的,现在,社会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而我们可以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在过节日时,可以和他们一起过,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他们交朋友等等!总之,用心去和他们交往,会让他们很幸福,快乐的!我们应用心去帮助他们!
第二篇:留守儿童三一班
我是留守儿童
虽然,我以前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但是和我的表哥相比,我幸福多了。
表哥今年十二岁,他从小没爸爸,寄住在外婆家。靠妈妈外出打工挣钱养活他。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只能让他吃饱穿暖,别的也管不了。由于妈妈长期不在家,他的性格变得内向而敏感,不爱与人交流,只是偶尔和同学交流。他最喜欢干的事是去河边抓鱼。今年正月初二,我们去外婆家给外婆他们买了许多东西。表哥知道我们要来,一大早就跑出去了,不知去了哪,找也不找到。直到下午1-2点才回来。下午,做好了丰盛的饭菜端上了桌。小姨批评了表哥:“中午去哪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又去玩了?饭也不知道回来吃。”表哥听了,眼泪汪汪的离开了饭桌,跑到屋后的空地里躲在那里哭,谁也叫不回来。最后是我的妈妈好说歹说才把他劝了回来。后来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别人的妈妈都在身边,就我的妈妈不在。”
表哥每天能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他的乒乓球打得很好,是他们学校的冠军。
我要帮助表哥改掉内向的性格,鼓励他,让他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多给他一些温暖。
与表哥一样的留守儿童相比,我是何比幸福,多帮助像表哥那样的孩子,努力学习,不要惹爸妈生气。
第三篇: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
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打工浪潮的蓬勃发展,农村有许多儿童本该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同乡天伦之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他们不得不留在家中,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爱和快乐,生活和心理都面临着问题。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的网名应该怎样对他们尽职尽责呢?
一、多观察了解其思想动态
在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子女托付给别人三很普遍的,甚至还有独门守户的现象。家长认为只要保证他们有钱用就行了,而忽视了子女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爱,部分学生在家长外出打工之前学习成绩优异,一旦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照顾和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监督,就出现了学习松懈,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的现象,更有甚者违反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家长外出打工挣钱在所难免,学生出现这些现象也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教师,特别三班主任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一切。金星调查访问,了解他住在哪,家里有些什么人,家里有哪些人外出打工了,哪些人留在家,现在跟谁住在一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课外时间做些什么,行为有没有异常等等。只有这样全方面地对他们进行了解,才可能恰到好处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帮助,这样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在意他、关心他。
其次,分析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对学生日常生活金星观察和了解后,要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在想些什么,为什么有这些不良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
二、谈心交谈
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宽裕了,但他们有可能会很孤独,因为他们缺少沟通,这是由于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所导致。父母不在身边,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心理失衡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联系,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缺少正常的亲自交流和亲情关照,孩子性格极易变得内向、孤僻与冷漠。另外,大多数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监护。他们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教育的责任,且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娇惯、纵容,使其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作为一名教师看着那些迷惑、自我放弃、自我堕落的学生,让我无限惋惜、痛心。如何打开他们的心锁,如何重树他们的人生观,如何挽救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就看自己是否与他们倾心交谈,准确地讲,三你能否让他愿意与你交谈。在交谈中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在交谈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交谈中为他们指引前进方向。
三、架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外出的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帮助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班上的留守学生,联系他们的父母,使孩子的父母能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流,使孩子离父母不离温暖、不离关爱。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同时还应担起“留守儿童”临时父母的责任,与学生建立起在课堂上三老师、心灵上三朋友、生活上三父母的关系,用爱帮助他们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第四篇:班主任如何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班主任如何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新铺小学 叶信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开放,大批农民都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前往发达的地区打工“淘金”。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亲情的温暖,更渴望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上教师要像父母般了解他们的喜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日常苦衷、同伴相处的关系及分析其思想动态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要像父母般信任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亮点”激发他们自信的火花。发现儿童有可喜的变化,多方法多渠道让家长知晓,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有一位学生,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7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直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桥梁
这些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一起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
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五、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的重视是极其关键的,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第五篇:怎样帮助留守儿童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祖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村中的农民工也随着潮流,打工队伍不断扩大,农村校园出现一批特殊的孩子——留守生。孩子成长环境和发展环境引起了整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用心了解留守生,给他们久违的亲情。
由于孩子的父母经常外出,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或两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一次,导致学生几年不见父母面,有的连父母什么样子也记不清,整个生活在爷奶的宠爱中,从孩子的个性变得任性、郁闷孤独、胆怯、不安等,因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在家不尊重老人,在校目中无老师,性格倔强,动不动就发脾气,或大哭大闹,在班级不合群,不与老师、同学和平相处,由于农村经济原因造成,孩子与父母感到生疏,缺少交流,缺少母爱,他们常在困难中无人求助,这样对他们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他们走向极端,因此,每逢他在学习上只要有一点进步,我就给予鼓励,或“你今天写这么好啊!就像这样做,你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每当听到我的鼓励后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笑得是那么天真!这样他从一个不动笔的学生变为能交作业而且经常这样做了。每当他在发呆时,我轻轻来到他的身边,低声说:想爸妈了吗?于是他看看我,并没有批评的意图,就点点头,这时,便顺手摸摸他的头,拍拍背,他终于感到学校的温暖,并对同学说:“老师像妈妈。”
二、正确对待留守学生,用爱心去唤醒他。
作为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心去激起留守生的感情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特别是信任。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留守生的心灵创伤,用精神的泉水去洗涤精神的污垢,用爱心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走光明之道,如这个班有一名成绩本来不错的学生,不知为什么原因上课不认真听讲,精力老开小差,成绩逐渐下降,经细心观察,发现他干起了万人唾弃的小偷行为,班上几十名学生都不愿靠近他,得知这种情况后,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他毕竟是一名6岁的孩童,是一个不知事务的“小毛虫”,于是私下找她,先说明我的看法,老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在班级中受到同学的唾弃,在校园里不愿受到大家的指责,将来出校园不成为社会的垃圾,最终危害社会。当然作为每一个人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人,只要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立即改正,还是一个好孩子,学校、家庭、社会一定会高兴的。她听后很难过的说,因为我爸、妈在外打工,每次回家要用笔呀、本子呀,爷奶又不给买,于是我就在校拿同学的,老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干了。我听了孩子的倾诉后,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是哪种滋味,忙说:别操心,没笔各本子找老师,她定会解决你的实际困难的,从此,她再也没有出现上述行为,并且拾到东西主动交公,还戴上了小红花,成绩也明显有了进步,虽以情感人是不能代替以理服人,但对一名留守生来讲,先必须采用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留守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三、要培养留守生的学习兴趣。
留守生因缺少多种的爱,造成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人在学校心在外,特别是父母来看孩子时,他无意识地想起自己的父母,他那眼神是多么的羡慕,这时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把他的精力吸引学习上来,先激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然后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训练,要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方法,使他们听懂,会做,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爱学习的信心。
总之,做留守生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我们只要用爱心去耕耘,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