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

时间:2019-05-14 11:0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

第一篇: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

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六月十六号,由董老师带队,我们重庆大学资环学院“三下

乡”小分队前往重庆市垫江县妇联了解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工作。这次调查我们小分队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了关于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们了解到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对这项工作做得尤为出色,因此我们特意前往垫江县妇联了解他们的工作,并向他们学习。此次调查访问,我们收到了有关领导的接见,并向我们热情的介绍了他们的工作。

有关领导介绍,垫江县前几年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重,留守

儿童较多,这些儿童都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已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这次调查访问,妇联为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向我们详细的介

绍了他们的工作。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刚开始是男性同志外出打

工,之后女同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女同志也外出打工。不过促使女同志外出打工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女同志外出打工部分原因是守着丈夫,维护婚姻,监护老公,避免婚姻的破裂。总的来说,父母长期外出,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垫江县留守儿童一共有70813人。学龄前,0-6岁有

23000多人;小学30188人,占42.6%;初中有10000多人。这些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上课期间、假期留守儿童没人管,造成了一些衣食住行的问题。

有关领导介绍,重庆市垫江县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响亮提出“强宣传、广覆盖、创模式、出精品”的工作思路,着力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七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县”建设。

强宣传,营造关爱氛围。通过宣传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现

状,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爱心人士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营造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一是表彰先进促带动。通过组织召开全县留守儿童工作会,总结工作经验,部署工作任务,表彰近年来在留守儿童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促进更多爱心人士投身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二是媒体宣传促氛围。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网络、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留守儿童工作的宣传力度。三是研讨工作解难题。通过召开研讨会、推进会、调研走访等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对好做法、新模式进行推广,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广覆盖,推广关爱模式。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要积极推广试点成功的关爱模式,在广覆盖上下功夫。一是积极推广3种模式。下达2010年“学校寄宿制托管家园”、“社会留守儿童托管家园”、“村社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站”建设任务,着力推广三种模式,扩大模式覆盖面,让更多留守儿童进入“园、校、站”温馨的家。二是鼓励开展“牵手”活动。积极发动政府机关干部、村(社区)

干部、学校老师、“五老”人员等热心留守儿童工作的同志担任“代理家长”,开展“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小手”活动,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对“园、校、站”工作人员和“代理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代理工作能力。三是继续出台奖励扶助政策。对全县已经建立的学校寄宿制托管家园、社会留守儿童托管家园、村社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站,进行定级审批和评比,对特别突出的给予奖励扶助,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对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进行评比表彰;对关爱模式推广迅速、效果好的乡镇进行评比表彰,对工作协调配合默契、实绩突出的成员单位进行评比表彰。

创模式,探索更新方法。一是创建民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资金、场地等资源优势,创建民办学校寄宿制托管家园。二是开展有益冠名活动。向全社会招募学校寄宿制托管家园、社会留守儿童托管家园、村社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站等的联合办园、园站冠名权,提高冠名者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三是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基金”。积极开展社会爱心捐款活动,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基金”,着力解决监护人资金紧缺、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建立留守儿童领养队伍。在城镇组织有教育管理能力、精力的离退休教师、民办教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岗失业女工、城镇待业人员等爱心人士成立“爱心妈妈”、“爱心爸爸”队伍,每人就近领养留守儿童与自己一起生活,组成模似家庭,关爱留守儿童。

出精品,实施项目包装。垫江县各乡镇结合实际,选树优秀的学校寄宿制托管家园、社会留守儿童托管家园、村社留守儿童教育

辅导站、冠名单位、代理家长、爱心爸妈等,制作工作流程,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目标,加大资金投入,硬件建设上档升级,成为当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典范、精品。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将在其中优中选优,进行集中打造包装,把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使其真正成为亮点、看点、学点和推广点,着力推进“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县”建设。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研,我们三下乡小分队深入的了解了留守

儿童工作,了解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也对重庆市垫江县妇联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次活动,增加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2010级资环学院 安全工程2班王刚

第二篇:县妇联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

关于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永嘉县妇联

张静

为了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改善我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状况,近日,县妇联赴上塘、瓯北等地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生存状态、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社会支持五个方面做一个全方位的调研。调研主要采用问卷结合访谈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上塘城西小学、城西中学和瓯北二小、瓯北五中的170名留守儿童。问卷一共发放17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为100%。同时我们就有关情况访问了各学校的校长、班主任。

一、留守儿童现状及分析

永嘉县有近2.8867万名“留守儿童”在家缺乏父母照顾,大多随亲戚朋友居住,有的甚至自己一人生活。其中,劳务大军大多集中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带。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86%留守儿童不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家长文化程度相对比较底,90%是初中及以下毕业。在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占40%,与其他亲戚生活一起的占40%。其中96%的家长3个月至1年回家一次,4%的家长是一年以上或长期不回家,这些关怀对于成长中的留守儿童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家庭大都为经济状况所迫,不得以而出去打工。在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留守学生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主要原因集中在想念父母在家时的温暖和关怀,担心父母在外打工太辛苦。说明留守儿童对自身的家庭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对父母出去打工的缘由能够给予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程度给留守儿童心里留下了较深的印记。

(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对自己现在在家吃饭和穿衣很满意的占47%。在生病的时候,7%留守儿童是自己找医生看病、买药。由于缺少与父母沟通,26%儿童不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只有33%留守儿童的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是在学校老师处获得的。在外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并未减弱,绝大部分成年人外出务工时都会对子女的生活做比较放心的安排。外出后,他们在经济上给予充分的支持,调查发现所有留守儿童都有充足的零花钱,其中66.6%的留守儿童每个月的生活费超过50元。但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还有4%的留守儿童经常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现象。

(三)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分析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的调研主要从学习兴趣和在其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来了解。据统计结果显示,100%留守儿童是喜欢上学的,因为这样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而且还能和同学一起玩。但是有17%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习兴趣下降了,又由于农村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帮助孩子学习,在问及在学校碰到“问题”时,有14%的留守儿童是自己独立解决的,有10%是打电话向父母求教,有53%是与同学一起探讨完成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的学习基本上处于无人督促的状态。在学校也很少有成绩拔尖的学生。

(四)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在外打工的父母经常与其子女及临时监护人联系,询问子女在家生活、学习情况,给予问候,23%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一天联系一次,50%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一周联系一次。在外出父母可联系中,父母谈的最多的学习成绩及学校情况,其次是询问身体状况、饮食、穿衣等情况,再次就是注意安全等问题。当问及心目 2 中最重要的人是谁时,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选择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朋友和爷爷奶奶。在问及对自我状态的理解时,77%留守儿童希望有个知心人经常谈心,有73%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认可是说不清的态度,40%留守儿童在很想念父母的时候会觉得很不开心。由于缺乏父母正确的疏导和引领,留守儿童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交往、适应等各种能力评价时不是很明确。

(五)社会支持情况的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40%留守儿童想参加社区(村)为留守儿童青少年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或坏人时,110报警是首选,其次是向同学朋友帮忙,再则是向邻居或亲戚、老师、打电话父母求救,也有20%的通过自己想办法决绝。当问及是否需要设立“代理家长”制度来帮助留守儿童时,30%留守儿童表示需要。有40%留守儿童表示需要成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来帮助留守儿童。当问及对此调查还有什么想说的?“我希望父母能多陪陪我,不要让我们感到孤独”;“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去关爱和关心留守儿童,多为留守儿童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帮助我们找回被爱的感觉……”更是留守孩子们留在问卷调查上的心声。

二、存在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学习、心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爷爷奶奶及亲戚代理抚养,由于爷爷奶奶及代养亲戚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父母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 3 学校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是“自我消化”。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三)道德品行问题

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如沉迷上网游戏、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情。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 4 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三、对策与措施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的孩子的。因此,全社会和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领导、组织、协调和保障优势作用,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和监护网络。要积极筹备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司法局、关工委、妇联、团委、文明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温暖之家”的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应采取如下一些措。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生活。

各乡镇要就地发展经济建设,作好“原生态”经济文章,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可以增强农村儿童受教育质量。

(二)主动发挥组织优势,维护儿童合法公益。

在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负起指导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一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 5 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融,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妇联、共青团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实施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特色活动,通过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要继续推进儿童公益事业,多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课后、双休日、寒暑假时留守儿童难管理的现状。充分发挥各地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的作用,切实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区育人环境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可作为是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而一般农村人包括一部分农村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因而优化社区育人环境,首要的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强化大教育观。由基层学区或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组建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的成员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和适当外聘一些专职人员组成。提高社区领导(在农村一般是村级领导)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和参与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提高保障社会救助,切实解决生活困难。

健全特殊困难流动留守儿童的档案,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其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根据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营养状况,制定干预措施,组织编印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开展儿童营养、喂养知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通过提高父母和抚养人相关知识水平,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改善留守流动儿童健康状况。要抓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利契机,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享有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有效解决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争取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根据永嘉流动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但目前基础差,条件复杂,各部门都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和固定的活动场地,也没有一定的财政预算经费作保障,这为作好该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成长数据库

通过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留守儿童登记册,详细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自身特点、存在问题等的发展动态。以便我们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学校、社区建立(完善)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阵地,家长学校也是沟通家庭、学校、社区的金桥,各学校、社区务必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家长学校,落实专人负责,利用我们的义务宣讲团或聘请专家,通过不定期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家长的素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擦 7 亮这面镜子,就是塑造优秀的孩子。

(四)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切实肩负起各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的环境,推动留守孩子家园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在当地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社区和学校展开,按照统一的标准,每一所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都将设臵“快乐活动室”、“亲情工作室”、“爱心阅览室”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园地、交流平台、娱乐场所和健身阵地。借鉴希望工程模式建立的“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并常年接受社会的资助,又从机制上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的经费来源,通过聘任专门的志愿辅导员,常年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弥补留守儿童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调动了他们生活、学习的积极性。

(五)向全县妇女发出倡议,招募“爱心妈妈”。

启动“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招募“爱心妈妈”活动的意义、目的,向全县妇女发出倡议,招募“爱心妈妈”。“爱心妈妈”采取“一帮一”,或者“一帮二”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达到“帮教一个孩子、稳定一个家庭、安宁一个地方、造福一个社会”的目的。

(六)实施永嘉县“家庭教育援助行动”--“幸福家庭三人行”普及工程五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建设因家庭教育而和谐和幸福的社会。特制定本规划。

儿童是家庭的花朵,大手牵小手,全家乐悠悠;小手牵大手,齐心填代沟。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惟有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为一体来引领好我们的孩子,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期盼!

第三篇:我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他们的外出,另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为了解全县留守儿童现状,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县妇联就全县留守儿童问题深入43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人口87万人,其中0-15岁的儿童14.82万,留守儿童4.39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9.84%。留守儿童中单亲在外务工的约占47%,双亲在外务工的约占53%;70%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带养,15%由亲戚带养,5%在邻居家寄养,寄宿等其他形式的留守儿童为10%。调查发现,儿童留守率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乡镇,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的主体,而在交通便利、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因年龄、文化、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和中下等水平。如江口镇中心小学289名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仅占12%,68%的为中等和较差。此外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相对较高。据统计,xx全县小学学生辍学率为1.2%,初中为3.4%。而留守学生分别为2.5%和6.84%。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上缺乏与学校的积极沟通和配合,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这些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2、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再加上监护人缺乏教育常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部分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调查问卷中,虽然60%的留守儿童认为“最大的痛苦”是“父母不在身边”,55%的认为“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很难受”,但选择“你最大的愿望”时,选择“父母能在身边”的只占19%,多数孩子选择了“学习好将来出人头地”,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比较自我的个性。在自我评价一栏中,认为在家中自己是活泼开朗的只占45%,认为在家中自己胆孝孤僻、不善交往的占到了55%。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幸福感,有幸福感的只占53%,甚至有17%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被遗弃,这些对他们今后的性格形成极为不利。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存在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这些留守儿童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从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调查发现,一些留守儿童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自由散漫,品行较差,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说谎等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对监护人不礼貌,不做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30%左右的留守儿童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漱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有的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拉帮结派,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如卢峰镇解放街女孩杨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管教,从而导致她经常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走上了抢劫犯罪的道路,被判处有期徒行4年零6个月,父母悔之晚矣。

4、留守儿童安全存在隐患。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患,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如小江乡教师xx幼女案,正是由于被xx的幼女为留守女孩,寄养在亲戚家中,加上年幼无知,才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5、监护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留守家庭中70%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由亲戚照看。可见隔代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调查表明,尽管82.9%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子女,但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7.1%的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很吃力”。而85.8%的亲戚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好从不与孩子谈心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他们的外出,另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为了解全县留守儿童现状,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县妇联就全县留守儿童问题深入43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人口87万人,其中0-15岁的儿童14.82万,留守儿童4.39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9.84%。留守儿童中单亲在外务工的约占47%,双亲在外务工的约占53%;70%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带养,15%由亲戚带养,5%在邻居家寄养,寄宿等其他形式的留守儿童为10%。调查发现,儿童留守率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乡镇,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的主体,而在交通便利、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因年龄、文化、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和中下等水平。如江口镇中心小学289名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仅占12%,68%的为中等和较差。此外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相对较高。据统计,xx全县小学学生辍学率为1.2%,初中为3.4%。而留守学生分别为2.5%和6.84%。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上缺乏与学校的积极沟通和配合,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这些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2、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再加上监护人缺乏教育常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部分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调查问卷中,虽然60%的留守儿童认为“最大的痛苦”是“父母不在身边”,55%的认为“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很难受”,但选择“你最大的愿望”时,选择“父母能在身边”的只占19%,多数孩子选择了“学习好将来出人头地”,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比较自我的个性。在自我评价一栏中,认为在家中自己是活泼开朗的只占45%,认为在家中自己胆孝孤僻、不善交往的占到了55%。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幸福感,有幸福感的只占53%,甚至有17%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被遗弃,这些对他们今后的性格形成极为不利。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存在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这些留守儿童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从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调查发现,一些留守儿童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自由散漫,品行较差,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说谎等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对监护人不礼貌,不做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30%左右的留守儿童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漱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有的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拉帮结派,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如卢峰镇解放街女孩杨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管教,从而导致她经常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走上了抢劫犯罪的道路,被判处有期徒行4年零6个月,父母悔之晚矣。

4、留守儿童安全存在隐患。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患,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如小江乡教师xx幼女案,正是由于被xx的幼女为留守女孩,寄养在亲戚家中,加上年幼无知,才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5、监护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留守家庭中70%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由亲戚照看。可见隔代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调查表明,尽管82.9%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子女,但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7.1%的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很吃力”。而85.8%的亲戚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好从不与孩子谈心

”,11.3%的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时向监护人倾诉”,同时54.3%的孩子还反映受过罚跪、罚站等家庭体罚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及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监护人普遍关注孩子学习的占70%,而对孩子品德教育关注的只占30%,与孩子交流时间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的仅有16%,而监护人空闲时间用来看电视、搓麻将、做家务、购物的竟达97%。

三、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为留守儿童构建心灵家园。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学生进行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实行教师与留守学生一对一帮扶制度,让留守学生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爱。结对教师应加大对走读留守学生的家访,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可通过定期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电话等方式,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是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要经常开展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开设“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等,可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四是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2、强化家庭监护责任,为留守儿童筑就避风港。一是改变父母外出方式。应尽量避免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二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督促其生活、学习、行为;同时还应多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师一道教育孩子,促进其健康成长。三是监护人及父母既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

3、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桑一是要净化社会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三室两厅一吧,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乡村两级要把关心留守儿童作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乡村的一件大事来抓。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挣钱的门路,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教子”两不误,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三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施的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寄宿在学校,从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四是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教育和监护体系。各乡镇、村(居)委会、社区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要充分发挥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协等相关部门作用,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要动员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开展“爱心妈妈”认领留守儿童活动。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村、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让留守儿童真正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第四篇:下口镇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下口镇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贾美林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因此我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了实地的调研和走访,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研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校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研报告。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下口镇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太行山东 中段,西与山西省盂县交界,北邻本县杨家桥乡,东南邻本县北冶乡,距平山县城、山西省盂县城均为65公里,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38个自然庄。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柏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

我校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中心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研中我校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校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

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校们调研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研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校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中心村的调研中我校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3,政府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

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下口镇人民政府

第五篇:闸口妇联工作调研报告王玲丽

2013年闸口镇妇联工作调查报告

“春花灿烂树吐绿,草长莺飞水涟漪。”在这春日渐暖,万物新生之际,为深入了解各村妇联工作的现状,更好的开展妇联工作,带着唐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我与组织办的同事于3月8日起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乡镇妇联工作的调研活动。通过查看往年工作材料、听取各村妇联主任汇报等方式,对我镇妇联工作的现状、出现的挑战以及如何创新和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乡镇妇联工作现状

多年以来,总体来说,各村妇联主任组织能充分利用个人之长处,尽忠职守,较好的发挥了职能所在,担负了职责所在。积极为所在村的妇女儿童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困难,有效的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困难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

(一)妇女儿童受教育面广。从往年相关数据及这次走访调研的情况来看,我镇各村妇女儿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程度高,入学率为99%,但也存在极少数困难家庭儿童失学的现象。

(二)从经济上有效帮助妇女从事经济活动。帮助一部分妇女办理了小额贷款,从经济上缓解了经营户资金流转的困难,帮助她们扩展营业面积,扩大运营规模,实现更高的收益。

(三)帮助妇女拓展了就业渠道。从本镇农村妇女的实际技能情况出发,制定了发展本镇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就业路线。

(四)依照相关条例,同强村妇联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妇女办理了低保,保障了她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保恒垸村建立了留守儿童服务站,“五个亲情”关爱留守学生。该村成立的留守儿童服务站,采取的措施十分有效,得到家长、儿童和监护人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据这次调研中各村妇联主任报上来的数据来看,各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比较大,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年龄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即3至15岁居多。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我们的未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其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妇联工作者的责任,“责任在身,如履薄冰。”

帮助留守儿童不仅要满足她们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留守儿童的父母为生计奔波,长期不在他们身边,情感缺失问题较为严重,儿童的家庭教育及人格塑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爷爷奶奶年纪大,在实际承担监护人义务上,往往力不从心。

(二)妇女就业问题。从这次调研中发现,成年未婚女性以外出务工为主,而已婚妇女大多在家务农,只有小部分妇女从事着一定规模的养殖业或个体户经营。一是要提高妇女的自我就业意识,改变陈旧惰性的就业观念,“女人只要相夫教子就行”、“小富即安”、“小成即满”、“老板夫人无需工作”等消极思想仍存在一些村民的思想里,宁愿待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也不愿走出去工作,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二是妇女的劳动技能较为单一。留在村里的妇女大多是在家务农,一些妇女想要从事社会性的工作,却因学历,年龄及技能的缺乏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三)乡镇妇联干部要增强网络化办公技能的学习。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才能融入我县网络化办公服务平台,才能更好的为农村妇女儿童服务。我镇各村现已配备一台电脑,搭建了全镇网络信息平台,但妇联主任

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的极少,这必然会影响妇联工作的开展。需组织妇联主任开展计算机培训的学习。

三、对策与建议

(一)结合团委建设关爱留守儿童

结合共青团委近来开展的大团委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各村组建至少一个团支部,每月至少两次活动。除了已经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的保恒垸村,其他村可将团支部的活动场所建在“农家书屋”,各团支部书记带领团员利用业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多陪留守儿童谈心,有条件的团员可利用网络平台如QQ,微信等,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语音创造条件。

2、“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各团支部书记不仅要维护好团内建设,更要带领好团员在学习之余,尽心关爱留守儿童,尽力帮助孤寡老人,在关爱留守儿童上,作为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作为党的青年后备军,每一位团员不仅要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在学习生活道德品质担负好“桥头堡”的责任,更要做生活里亲切的大哥哥大姐姐,关心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里遇到的困难,做好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内心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失落与孤独。做留守儿童学习的好榜样,生活的好伙伴,安全的警卫兵。

(二)结合当地经济特色及妇女能力现状,开展技能培训班。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如今,家政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展专门针对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妇女的系统培训,在职业技术学习和家政服务中心建立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培训班,协调酒店、医院等地作为实习基地,学员结业后,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培训证书。

(三)寻找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巾帼家政服务渠道。在加强妇女技能培训的同时,妇联要重点加强同医院、酒店、企业、广场、商城、改

扩建厂、招商引资项目等单位的联系,开发用工岗位,重点开发保洁项目。积极整合社区、农村妇女组织力量,进家入户将用工信息送到农村妇女待业妇女手中,做好市场开发和用工信息对接,确保有人做事,有事可做。

(四)定期举办妇联干部培训班,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女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其他地区妇女干部工作的先进经验,“借他山之石为我山之玉。”只有善于学习,才是前进的最大动力。乡镇妇女干部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消除消极怠工情绪,重视自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调研人:王玲丽2013年3月16日

下载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0级王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一)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留守儿......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进城务工,其未成年子女......

    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万元增收”项目调研报告-王刚

    关于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万元增收”项目调研报告六月十四号,由董老师带队,我们重庆大学资环学院“三下乡”小分队前往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作关于“万元增收”项目调研报告。早......

    霍尔奇镇妇联关于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霍尔奇镇妇联关于儿童工作调研报告杨洪利一、 家庭教育工作现在的儿童教育工作应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老师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强化家长的素质教育工作,从幼儿时代开始家长......

    我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样例5)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他们的外出,另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作为地处内陆、劳务输出的xx市,目前我市有18万多农村留守儿童,占全......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作为地处内陆、劳务输出的xx市,目前我市有18万多农村留守儿童,占全......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困境儿童是当前社会上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存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