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1: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第一篇: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人性的光辉

伯夷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感动了一代代的人。在“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之中,伯夷所留存的孤高的气节、至死不渝的仁心和忠诚,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万古不灭。

伯夷,是商末贵族子弟,因不肯违背父命接受弟弟的让位而离家,后来他的弟弟叔齐也不肯继位,两人隐居于首阳山上,直到武王灭纣,建立商朝,伯夷认为“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于是立志不臣服周朝的统治,所谓“不食周粮”,和叔齐山上采摘薇菜而食,最后饿死,临死作诗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適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对此感慨万千。韩愈作《伯夷颂》,说“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当时周朝取代商朝乃大势所趋,但是伯夷认为“以暴易暴”是不对的,“以臣弑君”是不仁的,所以坚不臣服。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大加赞赏,也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悲叹和同情,觉得当时世上贤者不得善终而大奸大恶之人却横行猖狂。其中不乏对自己罹难的悲愤呐喊。

伯夷不接受弟弟的让位,遵从父亲的遗嘱,甚至为此离家出逃,从这里可以看出其仁心宅厚,孝悌两全,而其第叔齐也因此弃位归隐,虽然这在我看来,作为贤者却不继位匡正天下,才不尽其用,实在是近乎执迷,让人感到遗憾。但是这两兄弟互相谦让隐遁避世的做法实在比当时为争王位手足相残的做法要好得多。按我的见识,仔细分析起来,伯夷他们的人性光辉有几下几点:一,谦让。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准则之一,只是可惜的是,在现代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能保持谦逊的作风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发自内心的谦逊的人就更少了。二,兄弟和睦。这是亲情人伦的要求,不过在金钱趋向利益主导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为了遗产而手足反目走上法庭的案例并不少见,面临此情景之时,我们是否应该瞻仰先贤,从伟大而朴实的传统美德中吸取力量呢?三,反对“以暴制暴”。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黑暗不能赶走黑暗,只有光明可以做到。”,放眼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领土争端,贸易战争,意识对抗……如果都采取“以暴制暴”的政策,就是有一百个地球也会被灭亡。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在领土领海争端的问题上始终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虽然,在现在这样的强权国际社会中,这样的政策短期内会处于弱势。但是,韬光养晦之后总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四,坚持自我。在红尘的洪流之中,很多人都渐渐迷失了方向。就像心理学上的盲从效应,很多人都会被他人而左右,收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奔波于追寻目标的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于城市里炫目的霓虹灯影之中,而忘记了当初那个纯粹的自己,或者臣服于强权的淫威,不敢做好事不愿说真话,连真实的情绪也要掩藏,实在是可悲可恨可怜可叹!伯夷,即是普天之下皆已易主,即是众人都趋之若鹜,他也不屑一顾。难怪韩愈称赞他“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他实在拥有强大内心的贤者,是坚持不懈的追梦人!如果我们在追寻理想的路上,能有他这样一份坚强,何愁实现不了梦想?我们可能不能像伯夷那样不畏死亡舍生成仁,但是不轻易被迷惑坚持自己的梦想,达到自我实现,是我们都应努力的方向。

伯夷的光辉留存万古,穿越时空给我们带来力量。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要忘记先贤的优良品格,要让人性的光辉越聚越多越来越亮!给自己一盏明灯,给历史一片光芒!

第二篇:读《史记》之《伯夷列传》有感

称颂,研究古代史的学者没有不重视《史记》的,因为它不仅如实记录了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用真性情真学问来为文写史的,我们且看他冠以列传之首的《伯夷列传》,真能印证鲁迅先生称颂《史记》时所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不为过也。

《伯夷列传》看起来好像是为一个人做的专传,其实是二人的合传,还包括了伯夷的弟弟叔齐。书中这样记载他们的行迹:“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在引出这段历史记录之前,作者先以大量古代先贤明德求礼的故事来说明当时人们对谦让权位的赞扬,又用孔夫子的话加以印证人们的思考和看法,到底他们这样礼让,是在作秀还是其真实的内心需求。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以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这是孔夫子明确无误的赞誉之词。

可是司马迁毕竟是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不会因为圣人之赞而不作分析的接受,他以为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于是他就把原文记录拿来,然后说“余悲伯夷之意,睹逸诗可异焉”;而后又发出疑问:“伯夷叔齐”的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并不是那样简单,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

他最后感慨道,“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其实是有必要进行再次品评和认识的。这就是个性解读,这就是他卓然屹立于我国史学界、并且超绝千古的原因所在!他的追问不仅仅是对圣人的,而且是对人性道德善恶是非的追问,他这样做是与其个人遭遇不可分割的,也是对社会世俗黑暗腐朽的无情解剖。他的个人遭遇悲惨,他的深入解读更是自我的思想得以释放,他那爱憎分明、“以一贯之”的立场让后人敬仰难忘。

他说自己做史记的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孟坚在其名著《汉书-司马迁传赞》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

”这就是他既能如实还原历史,又能坚持自我主张,既能尊重圣人意见,又能参以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炎凉,并且善恶毕见,妍媸尽显,让真正的历史人物彪炳千秋,使伪君子真小人遗臭万年,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在这篇列传中尽情地发挥个人意见宣泄人生感叹。他举出大量例证来说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荒谬,又以许多史实告诉人们,所谓的“好人一生平安”也是骗人的鬼话!反而是犹如后来的元曲名家关汉卿在其《窦娥冤》里所说的那样:“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才是司马迁做这篇《伯夷列传》的真实目的,所以他在结尾是又一次呼喊: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这不是和屈原一样的在“问天”吗!

看完这篇名作,我们扪心自问,该怎样生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又是怎样的社会,历来的宣传教育是不是就那样真实可信,是否就要毫无理据的盲目崇拜完全信服呢?鲁迅先生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一下地底下”,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史记》是不朽的,而司马迁同样是不朽的,苏轼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样的千古名言,让我们好读书的人应该仔细思考认真学习的,望大家能如同司马迁一样写出个性文字,并且活出自己来吧!

第三篇:读《伯夷列传》后感

读《伯夷列传》后感

被鲁迅先生称颂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不仅如实记录了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用真性情真学问来为文写史。读《伯夷列传》,我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也融入到了其中。

作者先以大量古代先贤明德求礼的故事来说明当时人们的对谦让权位的赞扬,又用孔夫子的话加以印证人们的思考和看法,到底他们这样礼让,是在做秀还是其真实的内心需求,最后才引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历史。虽然孔圣人对这段历史持有的是赞扬的态度,但司马迁还是提出了追问,追问人性道德善恶是非,并且作出了反思。

知道伯夷叔齐这段历史后,我很佩服伯夷和叔齐,在我看来,他们不仅向世人展现出个人的高风亮节,也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爱国”一词。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劝说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我觉得他们认为周朝不仁不义的原因是“以暴易暴”,以暴臣来取代暴君,他们认为武王是不忠于自己朝廷的臣子,他伐纣就是暴虐的行为,和纣王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不吃一粒周朝地里长的粮食,宁愿吃点野果野菜充饥直至饿死。他们的精神固然很硬,可是我觉得没有他们并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所做的事对社会并没有实际意义。为什么这么说了?当时商朝已经是人心背离,众叛亲离,早已没有了臣民的支持,因为绉先放弃了臣民,所以结果是很明显的。这个时候武王的出现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武王伐纣是顺应了天理,并不是暴行。可伯夷、叔齐却看不到这一点,还用君君臣臣的规定去阻止这个趋势。

我认为伯夷叔齐和武王可以同时肯定,肯定伯夷叔齐的气节,肯定武王的前瞻大智,他们都是君子,不同的是追求。伯夷叔齐是为礼而死的,武王是为反暴而伐的,他们都是正义之士。

伯夷叔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传统美德仁智勇“三德”、礼义廉耻“四维”、仁义礼智信“五常”以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内容,就分别阐述伯夷、叔齐的道德精神的宽广内涵以及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深远影响。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追求的”,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武王都论证了这一观点。

司马迁的追求是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他写前人的历史,况且还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自己思想,我想我们也应该有追求,根据自己的追求来比较自己是否有进步,这就是我读《伯夷列传》的最大感悟。

第四篇:《伯夷列传》读后感

生命中的坚守

——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史记·伯夷列传》记叙了伯夷、叔齐二位孤竹国王子,相继辞让君位,逃离本国,投奔西伯;西伯死后,武王伐纣,他们认为是不义之举,进行了谏阻;随后,武王灭殷,四方归顺,他们感到耻辱,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悲歌明志,最终饿死的感人故事。

本篇位居“七十列传”之首,且在形式上有别于其后诸篇。其后诸篇,多是先记叙史实,再发表简要的议论,议论前冠以标志性的“太史公曰”。而本篇则先议后叙,夹议夹叙,甚至议多于叙,这算得上是《史记》列传中的特例了。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二人的极力推崇。且不论伯夷叔齐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也不论历来对他们的评价上存在的分歧。在司马迁笔下,伯夷叔齐正是坚守道义、“积仁洁行”、宁折不弯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竟落得饿死的下场!也许他们心里没有怨恨,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了吗?与之类似的还有好学的颜渊,他独得孔子的青睐,何以糟糠为食,寿命不长?而与之相反,像盗跖那样的暴戾之徒,却能够享尽天年。司马迁又联想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却能终身享乐;而循规蹈矩的人却屡遭灾祸。这使得司马迁陷入了矛盾和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他对所谓“天道”产生了质疑——不!不是质疑!是质问!不是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为什么那些善人却得不到美好的结局?《史记》中这样的悲剧人物可谓是俯拾即是。譬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了刚强直率、好打抱不平的灌夫,被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的武安侯田蚡陷害致死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个明证了吧!武安侯之所以能权倾一时,既不是因为显赫的军功,也不是因为卓越的才能,而只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司马迁不无暗示地写道:“景帝后同母弟”、“王太后贤之”等。由此可见,没有所谓“天道”,在封建社会,个人的生死荣辱,全在于统治者的喜怒好恶之中。司马迁当然不能明白指出,但我们看他对两种人物命运的展现,不难体会到他对统治者任人唯亲、埋没贤才的愤懑和控诉。司马迁当然也无力改变,当他像灌夫一样仗义执言,而为李陵挺身辩护,难道不是“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吗?然而等待他的,只有的灾祸,只有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既然没有“天道”可循,我们又该遵行何“道”呢?抑或有所谓“天道”,而不“常与善人”,那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是宁遭灾祸而做善人呢,还是为求富贵而做恶人?司马迁连续引用孔子的话做了回答,表现了他对先贤孔子的无比仰慕之情。他选择了像孔子那样活着,哪怕举世混浊,哪怕终身贫困,哪怕灾祸不断,仍要保持品行的高洁,何其孤傲!伯夷叔齐不也是这样选择的吗?别人为争王位苦心积虑,而他们却弃之敝屣,由此可见,富贵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天下宗周”,而他们却宁可饿死而“不食周粟”,由此可见,生命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固然不赞同对生命的轻视,也不鄙薄对名利的渴求。正因为这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于追逐竞争中有所坚守,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第五篇: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一)文/星空下的人

很诚实地先说一句,实际上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认真地听讲,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语文老师在谈论《伯夷列传》这篇课文时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对此印象很深,特别是对于“好人不长命”、“恶人富贵延年”的社会现象的不公。下课之后,我有重新浏览过这篇著作,暂且不谈文章与司马迁本人的联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围绕文章的内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当的答案,因而我不牵强附会,但我认为作者司马迁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的升华,而我就其中几点谈谈自己的微薄看法。

文章一开始司马迁就说:“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是啊,为什么同样是有德有才的人,有的人就能流芳百世,有的人却最终默默无闻呢?他们个人的才智相差无几,德行也几乎在同一高度,甚至那些在声明上弱的人在这两方面更有建树。为什么呢?

就我看来,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于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不必在乎自己的声名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这对于许由、务光等人来说,或许能不能美名外扬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马迁自己想要扬名立万的心情,同时他也确实如此,但我绝不赞同他对于成名的看法。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有道德的人,他们并不说辞,也没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样游学讲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一些人退隐田园是为了自身心情的宁静,为了获得一种灵魂上的解脱,很难讲他们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马迁一样撰写类似《伯夷列传》这样的文章来歌颂他们呢?事实可能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并非这些隐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而我认为,历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实的特性,加上人为的篡改和时间的淡化,许多历史真相已经湮没在了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流里,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他们闪发光的人,他们智慧、优雅、从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们并未被记载光辉荣耀的史册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禄的史官不没有办实事么?亦或者是因为历史的记录并不真实?都不是,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历史不能让他们过于瞩目地出现在后人的眼里,这样可能会毁了他们,因为“某些人”不允许,因为他们与这个庸俗的时代不太协调,就像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一样,他们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说”的向往。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子难道公平么?”,“公平”,我人为这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争些什么,那么你就没必要为了不抗争所带来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这就像隐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样,什么流言蜚语什么是不是能够流芳百世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历史虽然没有让他们声名鹊起,但也没有无情地抛弃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他们被包含于历史的一角,又超脱于历史之外永远活在他们应有的光辉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许这只是一种人类自我安慰的措辞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在对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维持以及恶念的扼杀和遏制,还有在维护社会和平这一方面,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论呼应了前两段的论述。贤人在后世之人中的声名取决于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人呢?作者认为,贤人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时,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就被称之为贤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占据所有人的大多数时,此贤人才能被认可,或者他们是被当时在思想上很有影响力的人所推崇。关于他们声誉是否会在后世传扬以及影响力度的大小,则首先取决于他们的不害他的行为和一定的学识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决于他们被何人认可了,以及那个人的号召力。司马迁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发的感概:“可悲啊!普通人想要磨练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到后世呢?”真实得让人难受。

古人语:“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保持自己的本心,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所动,也不被执权者的威严所撼,坚定智慧的理性,这样一个人的思想才有实际上的价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谓正史稗史,所谓正统思想,所谓诡辩,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尔如是说。

注:《伯夷列传》 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伯夷列传》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伯夷列传读后感

(二)末世的怨与不怨

商周南怀瑾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反复读了一百遍伯夷列传,才觉得真正看懂。我没有看到那么多遍,何况要看懂,也不仅仅是在一时之间看一百遍的事。可是读书笔记还是要交的,那就且以我这样二十遍的状况写吧,写到哪里算哪里,或者以后再看这篇又觉得不通了呢。

伯夷列传是《史记》里的第一篇列传,篇幅非常短,大约是列传里最短的了。它非常特别,不仅因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写传主生平事迹的内容只有一个段落,其余的部分是各式各样看似与传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若说列传中有哪一篇最能直接地看到司马迁,听到司马迁,有哪一篇是司马迁自己站出来明明白白地加以论说的,那便是这一篇了。写史的人大多把自己隐匿在行文之间,隐匿在对形形色色历史人物的记叙和评点中,然而到了伯夷列传,司马迁却是要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说的话了。

伯夷列传里中讨论了两个主要的关系,人与现世的关系,和人与后世的关系。作为一个史学家,无怪乎司马迁谈到这两点时如此情绪激昂以至于要跳出来说点什么了。因为再将这两重关系联系到一起,就要谈到关于真正的历史和被记叙的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这正是司马迁要表达他著书的志向的地方,又像是《史记》的另一个自序。司马迁在前面的行文中分别讨论了这两重关系,又在“太史公曰”的部分把它们联系到一起来说。

人与现世的部分,司马迁说,“举世混浊,清士乃现”.他盛赞了许由、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些浊世中的清士,他认同了这些人在举世混浊中的价值选择和道德操守,他肯定了孔子伯夷叔齐提到二人时评价他们所说的“求仁得仁”.但是他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真的不怨吗?而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正是伯夷叔齐临死时所做的诗歌。

诗歌的原文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其实是觉察到自处于末世者的绝望叹息。他们是秉承着上一个时代禅让的政治传统和上古政治伦理的最后的人,他们自认应处在神农、虞、夏之朝,而不是这混浊的西周。他们不愿走下首阳山去看这名为周的朝代,他们宁愿不食属于这个朝代的一粒粟米,好似这样就可以至死都留在上一个时代。所以他们说,“我安适归矣”.但不仅于此。司马迁用司马迁的双眼,看到了他看到的特别的东西。孔子针对伯夷叔齐,所判断的“不怨”,判断依据是他们的求仁得仁,因为他们的现世追求得到了满足——他们从生到死都是在他们那个干净的仁世,未沾染新的大周朝的一粒灰尘——或者说粟米。然而司马迁质疑了他们彻底不怨这个观点,认为在其间还有别的怨——非关现世,而是关于后世,关于自己的没世。司马迁在引述上面这段诗歌时,特意地提到这是他们“及饿且死”时所作,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于现世已经坦然和无怨,所以他们的怨,是针对身后而发的,而不是针对当下所发的。这便引出了第二重关系,人与后世的关系。

这怨是什么呢?从诗中看,关键在于“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一句,而它的解释,在于本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的第一句:“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是很有趣的。它是说君子所忧虑的是在自己身后名声得不到传扬。然而初初看来,这似乎不大符合孔子的一贯言论,孔子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又曾经向学生子张区分过“名”与“达”的关系,言语之间是对于“名”的不屑。那么君子为什么如此在意自己的“身后名”呢?

这就要提到伯夷列传的另一个线索——许由务光二人同伯夷叔齐二人在死后的被区别对待。这个问题在本传的开头第一段被提出,而在“太史公曰”中被解答。许由务光虽亦是节义高蹈之士,却因为“非附青云之士”而不见称于后世,伯夷叔齐因为得到孔子的颂扬而广为人知。那么,被后世发掘和颂扬的条件是什么呢?司马迁引说,是“同明相照,同类相求”,是“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只有拥有相同志向和操守的人,才会彼此欣赏,即便相隔几百几千年也如逢知音。他们“同明相照”,其中晚生的那一个担当“圣人作”的职责,使万物得到归位,使已逝的那位圣人得到传扬,使这种精神在世间继续流传。

君子在意的,正是能否有这样一位身后的知己,或者更广地说,是能否还有那么一个时代,自己的操守能得到认同和理解。倘若没有,那么千百年而下,他们经历的将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孤独。

而伯夷叔齐忧虑的,正是能否还会有这么一个时代。面对着举世混浊和大醉不醒的众人,他们开始怀疑是否刚刚过去的的正是最后一个坚持着自己所坚持的这些东西的时代,所以他们哀叹“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他们追忆前朝,他们哀怜后世。这是他们怨的所在。

这个时候,第一重关系与第二重关系得到了结合,历史和被书写的历史之间的矛盾被提出,于是司马迁站了出来,他作为一个写历史的人,作出了自己的承诺。他要使这些人被看见,他要作为一个后生,用自己的光照亮这些历史的光源。

于是他书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将正史的关注点从一年复一年的祭祀征伐转移到一个一个活生生的构成了历史的“人”身上。于是他写荆轲,写郭解,他也写宁成、东方朔,他著书立传的目的和基础是一个一个的“人”,而这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尝试。于是他在这篇伯夷列传——在七十篇列传之首的位置写下他的志向。自此为始,他提起他所手握的那一支史笔——他所拥有的最有力量的东西,为那些从没有人为他们立过传的人立传,称为“列传”,他用一个一个血肉之躯筑成他司马迁的史书,他用衣袖逐一擦去那些隐没了千百年的明珠上的灰尘。司马迁使这些人的光照亮了历史的一片天空,然而他不能完全料想的是,他的光也照亮了自己身后的一片天空。

所以我觉得伯夷列传像是《史记》的另一个太史公自序。它是司马迁的态度和承诺,它也将这种信仰传递给了当下的我。然而我知道在我面前还有八十遍要看,但这篇读书笔记就到此为止了。

伯夷列传读后感

(三)文|面向太阳

《史记》七十二列传第一篇是伯夷列传。读过该篇数次,每次读完都感觉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说出个子午卯酉来,疑问如下。

第一,为何司马迁把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也许你会认为没有什么,哪篇列传放到首篇是随机的,但是我不这样的认为,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马迁的想法,但我认为一定有其道理的。例如《聊斋志异》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话,有心向善虽善不赏,无心向恶虽恶不罚,通过这句话就能写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诉读者,不能只看一个人做事的结果,还要看这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例如小孩吃饭时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这是无心的,不要介意。如果一群成年人吃饭的时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同样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发点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为何这篇文章的格式与其他篇列传的格式不同。其它篇列传的基本结构是先介绍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写主人公与事,通过记事写人,通过人来写事。记事是为了写人而服务的,所以研究列传中的人一定后看作者都选了哪些事,每一个人经历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选这个事而不用另一个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最后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马迁对这个人或者事的评价,评价事也主要是为了评价人。

该篇文章,开头没有介绍伯夷,文中也不是只写伯夷一个人。结尾处没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为何该文读后能明显感觉到司马迁有股怨气。其他文章中没有或者很少能见到司马迁这种怨气。处处疑问,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例如,“此何以称焉?”“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观之,怨耶非耶?”“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其轻若此哉?”“恶能施于后世哉?”

在文章中,司马迁问,不是经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好人伯夷、颜回等为何不长寿而恶人反而活的很长命哪?这是什么道理。他又写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什么意思?他想告诉大家等着看什么结果?

总是感觉司马迁把该文放在第一篇一定有其想法的,但到底是什么寓意我没有揣摩出来。

下载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伯夷列传读后感[推荐阅读]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读后感1南怀瑾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反复读了一百遍伯夷列传,才觉得真正看懂。我没有看到那么多遍,何况要看懂,也不仅仅是在一时之间看一百遍的事。可是读书......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商业经济之于社会的重要性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史记,我们应该已经是是相当熟悉的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史记》是我......

    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读《李斯列传》有感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九)班 龚政铎 惜哉!李斯。有李斯之才而不以荣名终,皆因少时理想之狭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斯作为郡中一名小公务员,看到厕中、仓中鼠之......

    读《史记 货殖列传》有感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这学期的公共课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一位政治经济学博士,课堂上她总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经济学的东西,这让我对经济......

    伯夷列传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伯夷列传读后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范文)

    皇权的通病,历史的必然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在政治挂帅下,中国史书成为文字欺诈大本营。好不容易有个不畏强权的太史公,也未得上的嘉奖。为了完成心中的郁郁之志,也须......

    读《史记》有感 淮阴侯列传

    读《史记有感》 -------淮阴侯列传 秦汉之际能称得上是军事家的只有两个人,一是项羽,一为韩信.项羽用兵如火,千里奔袭,简洁明了,以一当十,勇猛阳刚。韩信用兵如水,因物赋形,无孔不入......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共5篇)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原创: 洛洛从大二第一学期末开始去了解韩信,到现在了,有个人对于韩信的一些看法。可以说认识韩信真的很幸运了,了解他之后才明白什么叫相见恨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