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复习重点记录
1.袁方的书,全是重点,我前面有发一个帖子,是方法的电子版,是在前辈的基础上自己整理的,然后按照名词解释、简答等考法做了标记,并且把历年考过的表明了。
2.风笑天的书,基本是在补全袁方的书,此外,注意了上面的例子。这本书中有很多很有用的东西,比如无结构访问那一块,是三本书中难得提到的。
2.巴比的书,里面也是作为袁方的补全,比如伦理问题,这本书就讲的比较好。
我在复习的时候,是用袁方的打印稿,然后把风笑天和巴比书中的知识点抄下来。所以三本书压缩下来也就很薄了。
2.李沛良的统计,重点是第二第三篇,2.卢淑华的统计,作为李沛良的补全,主要放在简答题上。话说回来,当初报考人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不考统计--不过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这两年也要考了,实证是主流,后来的孩儿们节哀顺变吧。
二、理论
刚写过了,没成功--
1.刘少杰(社科版)后现代理论,全是重点+(人大版)当代理论,主要是贝克、布西亚等 佟新《人口学》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
还有一些专题,比如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现代化问题等等
3.不可不去的网站:
(1)社会学视野:这上面有很多很好的论文,有些可以用来直接答题的,特别是大腕级的老教授啊,什么侯均生、周晓虹、郑杭生啊的。
(2)考研论坛,不用多说。
(3)人大考研BBS,人大考研的很多人都在用,我在上面认识了好些个热心的学姐学长,收获很多。
(4)人大研院官网,人大社会学官网,及时关注报录比、招生简章等。
第二篇: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1试述国际贸易的作用
2简述国际分工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3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4试述对外贸易政策积极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5简述侵略性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6简述普惠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7简述进口配额制简述进口配额制
8比较分析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异同之处
9简述贸易条约和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10简述WTO(GATT)的基本原则
11为什么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中介地位
12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简述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
14试述中国发展外贸的主要理论依据
15试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各阶段的主要措施
16大经贸战略的基本概念,新内涵、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目标及实施措施 17试述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措施
18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9试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0简述汇票的定义及其主要票据行为
21简述本票与汇票的不同
22简述支票与汇票的不同
23简述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24比较分析国内金融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同
25比较分析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与欧洲货币市场的不同
26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27比较分析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
28试述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与影响
29试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30比较分析三种国际货币制度的不
31试述欧元创立的过程
32试述欧元诞生对国际的影响
33简述IMF贷款的特点
34简述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
35试述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主要措施
36试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三篇:人大监督要有重点
人大监督要有重点
用好监督权,对开展人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很有助益,同时也是开展好人大工作的重要环节。人大监督要坚持“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关键要把握六个监督重点。
对“法”监督要坚持原则、不违纲常。促进监督客体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保证宪法、法律、法规正确实施,达到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对“事”监督要以民为本、把脉问诊。对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重大改革、重大工程,注重顷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抓住关键环节,提出合理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对“人”监督要注重德行。把握尺度。无论是依法评议部门工作、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还是调研视察、执法检查,都要以考核干部政绩、勤政廉政为主,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积极认真地履行好职责。
对“财”监督要量入为出、公开透明。听取、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部分变更,要及时掌握本地经济发展工作动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符合实际、公开透明,为老百姓管钱,对纳税人负责,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案”监督要守住底线、敢于说不。要重点纠正判决错误和不公的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追究责任到人,使其真正起到推动司法队伍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作用。
对“访”监督要公平公正、为民撑腰。群众信访是了解和掌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法好坏的窗口,人大应当通过群众信访这个渠道,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及时消除群众“怨气”,社会稳定才有“底气”。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9级北京(燃气)班社会学专业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
林梅
(以下注有※的内容需要学员重点掌握,其它为一般了解)
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二)国外学者的经典规定
(三)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一)社会行为的涵义和特点※
(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研究取向的形成与综合
(二)各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
(三)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
思考题:
1、试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11
2、试辨析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异同。P11
3、试比较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的特点和差异。P27-32
第二讲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三)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
(四)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一)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
(二)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三)文化人类学的冲击
(四)战时及战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二)美国以外的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在中国
(四)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
(五)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思考题:
1、试述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来源。P39-41
2、试述20世纪20-40年代由文化人类学家完成的几项经典跨文化比较研究。P50-52
3、二战时期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之间主要有哪些研究发现?P52
4、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7-63
第三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科学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术语
二、社会心理学的观察法与实验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实验法的功与过
三、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法
(一)典型调查与个案调查
(二)抽样调查
(三)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四、社会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法
(一)跨文化研究法的意义
(二)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
(三)文献档案法与跨文化档案的建立
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二)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三)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
思考题:
1、试述社会心理学中不同研究取向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P83、P86-111
2、跨文化研究中,一般可采用哪几种方法?P107-111
第四讲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一、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
(一)社会化是什么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二、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一)本能与环境
(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
(三)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
三、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文化
(二)家庭
(三)学校
(四)同辈群体
(五)职业背景
(六)大众传播媒介
四、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一)人格与社会行为
(二)复杂的自我
(三)有关人格与自我发展的几种理论
五、社会化中的几种主要类型
(一)政治社会化
(二)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六、社会化的历程※
(一)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
(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四)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影响人的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些?P123、P124-126、P132-139
2、试述人格、自我与社会化的关系。P140-145
3、请比较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P160-163
第五讲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一)社会认知:塑造行动框架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一)社会知觉
(二)社会印象
(三)社会判断
三、印象整饰※
(一)印象整饰的涵义
(二)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
四、社会认知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社会刻板印象
五、社会行为的归因※
(一)归因的类型与研究
(二)归因:一致性推论和三维模式
(三)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
思考题:
1、简述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P169-178
2、试述印象整饰的涵义。P178(P179-182)
3、如何认识中国人的“脸面观”?P183-187
4、影响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有哪些?简述之。P187-195
5、请简述社会归因的几种理论。P198-202
第六讲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
(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
(二)本能:从麦独孤到威尔逊
(三)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
二、侵犯动机
(一)侵犯概念的确定
(二)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
(三)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
三、亲合与利他动机
(一)恐惧与亲合
(二)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三)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
思考题:
1、试述内驱力、需要与动机三者之间的关系。P205-208
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213
3、你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施报观?P236-238
第七讲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剖析※
(一)社会态度的界定
(二)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二、社会态度的测量
(一)量表测量
(二)非量表测量
三、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认知平衡和认知失调理论※
(二)劝导在态度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四、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
(一)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
(二)种族主义与性别主义
(三)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
思考题:
1、态度有何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P242-244、P254-264
2、根据态度能预测人的行为吗?简述你的理由。P245-248
3、请举出某一种社会偏见现象,并用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之。P264-268
第八讲
社会沟通
一、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
(一)沟通及其特点※
(二)沟通网络与类型
(三)沟通与互动
二、语言沟通
(一)人类语言的起源
(二)人类语言的获得机制
(三)语言的沟通功能
(四)语言、思维和文化
(五)暗语: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代码
三、非语言沟通
(一)身势学和动态姿势
(二)近体学与静态姿势
(三)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四)目光接触
思考题:
1、什么是沟通?它有哪些基本特点?P275-276
2、人际沟通有哪些不同的形式?P280-281
第九讲
群体与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
(二)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
(三)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
二、对称性社会互动※
(一)合作与竞争
(二)冲突与调适
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一)暗示
(二)模仿
(三)感染
四、社会群体及其分类※
(一)社会群体的基本含义
(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三)大群体和小群体
(四)内群体和外群体
(五)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六)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五、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
(一)群体规范及其作用
(二)群体压力
(三)阿希与从众行为研究
(四)内聚与内耗:中国人的群体行为
六、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一)莫里诺与社会成员关系测量
(二)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三)人情•人伦•人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思考题:
1、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会对群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P337-340
2、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有哪些主要特征?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P344-348
3、请你谈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看法。P353-357
4、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可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P329-337
5、简述对称性社会互动与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的异同。P313-328
第十讲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一、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一)社会角色的本质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三)社会角色的功能
二、角色的扮演与冲突※
(一)角色的扮演
(二)角色的社会化
(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
(四)君子与小人:中国式的角色冲突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
(一)职业角色
(二)性别角色
(三)社会文化变迁与角色适应※
思考题:
1、社会角色的本质是什么?社会角色可分为哪几种类型?P358-361、P362-364
2、辨析角色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间的联系与区别。P376-378
3、简述社会文化因素对于角色的影响与制约。P383-397
第十一讲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一、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
(一)集群行为:性质与特征
(二)集群行为的条件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二、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
(一)群众的类型
(二)**
(三)骚乱
三、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
(一)时尚与流行
(二)从时髦到时狂:时尚的演变
(三)时尚的心理机制※
(四)时尚的传播规律
(五)恐慌及其特征
四、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
(一)流言与谣言的性质※
(二)流言与谣言的传播过程
(三)如何制止流言与谣言
五、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非制度化尝试
(一)从集群行为到社会运动※
(二)社会运动的四大发展阶段※
(三)社会运动的理论解释
思考题:
1、试简述时尚的心理机制。P419-423
2、流言与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基本特征?P427-429
3、社会运动具备哪些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社会运动包括哪几个阶段?P436-438
第十二讲
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情感、动机与文化※
(一)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
(二)青春期危机:普遍抑或特殊
(三)文化、亚文化与成就动机
二、文化与认知
(一)文化对感知觉的影响
(二)知觉模式:场域独立与场域依赖
(三)价值观:东西方的比较
(四)文化母题
(五)公设
三、文化与性
(一)性别角色的文化塑造※
(二)性行为的文化控制
四、文化与变态行为
(一)变态行为的文化解释
(二)文化性变态行为举要
(三)变态行为的文化塑造
思考题:
1、俄迪浦斯情结在儿童早期情感发展中是否具有普遍性?请简述你的理由。P444-446
2、成就动机受到了哪些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P449-450
3、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是如何形成的?P461(参考P154)
第十三讲
文化、亚文化与群体人格
一、民族性格
(一)民族性格和民族刻板印象※
(二)民族性格的研究历史
(三)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四)民族性格研究的现代趋势
二、阶级心理
(一)作为“地位”亚文化群体的阶级
(二)阶级心理的基本要素
(三)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
三、社区意识
(一)作为“地区”亚文化群体的社区
(二)社区归属感:社区意识的体现
(三)社区意识研究范例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性格与民族刻板印象?P476、P478
2、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民族性格?P481-485
3、在中国农村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谈一谈你的看法。P499-504
第十四讲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
一、社会文化变迁※
(一)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
(二)有关社会文化变迁的若干理论
二、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文化震荡与未来的震荡
(二)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际人”现象
(三)代沟:行为方式的断裂
三、人的现代化※
(一)落后也是一种国民心态
(二)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
(三)转型时期中国国民的社会心态
(四)中国的现代化与国民性格的重塑 思考题:
1、简述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论述。P542、P547
2、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人如何实现国民性的重塑,请谈一谈你的观点。P553-557
3、如何看待“富饶的贫困”现象,请谈一谈你的观点。P544-545
4、影响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哪些?P515-518
阅读参考书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夏学銮:《整合社会心理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许锋:《社会心理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5、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赵中天编著:《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7、朱启臻主编:《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8、时蓉华编著:《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版
10、安德烈耶娃:《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五篇:外国文学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下)期末复习重点提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基础知识
&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⑴强调个性,表现自我。⑵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⑶崇尚自然,提倡想象。⑷鲜明的夸张和对比,表现神奇内容。⑸重视中古文化和民间文学,富于民族特色。两种倾向: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 德国:发源地,早期“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夜的颂歌》 & 晚期“海德尔堡派”,格林兄弟,小说家霍夫曼 &海涅,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英国:湖畔派三诗人 华兹华斯“大自然诗人”,代表作《丁登寺》,《抒情歌谣集·序》: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
骚塞 &雪莱《致云雀》、《西风颂》“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怎能遥远?”“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济慈《秋颂》《忧郁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纯美说”对唯美主义的影响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众多“拜伦式英雄”典型。
《唐璜》讽刺艺术
&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艾凡赫》
& 法国:夏多布里昂,擅长异国情调和“废墟美”的诗意描写,《勒内》:孤独、忧郁、厌世的“世纪病”典型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沃达夫的形象
乔治·桑 田园小说《魔治》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小仲马《茶花女》 雨果
《〈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提出了著名的“对照”原则。
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更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 俄国:
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茹可夫斯基
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抒情诗《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小说《驿站长》 维林
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开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先河。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典型。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开创了多余人形象系列。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一个三十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 美国: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见闻札记》(《瑞普·凡·温克尔》《睡谷的传说》)库柏《最后的莫希干人》,开创了“西部文学”的传统 爱伦·坡,现代派的祖师爷,侦探小说开创者。
霍桑 《红字》 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牧师狄梅斯代尔,擅长人物的心理刻画
麦尔维尔 《白鲸》
惠特曼,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草叶集》创造了自由体诗
二、名词解释:
1耶拿派:十八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他们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的绝对自由,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理论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代表成员还有诺瓦利斯、蒂克等。因为耶拿派创办《雅典女神神殿》杂志而得名。2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大自然中美丑并存。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对照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这个“对照”。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并采取艺术的夸张,就可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
3湖畔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结成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湖畔派诗人早年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站在保守的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度,宣扬宗教道德观。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1789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作写了《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品。1800年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一篇序言,提倡情感和想象,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4恶魔派: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 “桂冠诗人” 骚塞为叛徒,因此骚塞称拜伦是 “恶魔派”。恶魔派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5拜伦式英雄:拜伦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思想个性气质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原因起来反抗国家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但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之中,斗争总是以失败而告终。他们精神面貌的共同特征:反叛、孤傲、浪漫。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拉德。
三、重点思考题: 1.《巴黎圣母院》在人物塑造上的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大自然中美丑并存。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对照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这个“对照”。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并采取艺术的夸张,就可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美丑的尖锐冲突。“对照”原则的巨大成功。(人物自身、人物之间)爱斯梅拉尔达(内善外美)加西莫多(内善外丑)弗罗洛(内恶外丑)费比斯(内恶外美)2.《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A、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男人在12岁就落入感化院,18岁去坐牢,在40岁就被送上断头台。”(《悲惨世界》)B、反思革命。在雨果看来,革命是反对暴政的有力工具,但他同时也对革命进行 了批判性反思。
C、以“仁慈,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感化教育。
①铸造美好灵魂:冉阿让的转变。②自然淘汰恶人:沙威之死。
③融洽人际关系: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婚姻。3.《唐璜》的讽刺艺术特色
⑴讽刺的广泛性。诸多的暴君、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
⑵讽刺的深刻性。讽刺涉及到许多欧洲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题外话”评论。⑶讽刺的艺术性。采用了讽刺艺术各种各样表现手法:形象的比喻、含蓄的幽默,集讽刺艺术之大成。
19世纪中后期文学
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现实主义文学
& 基本特征:
1、冷静的客观性和严肃的真实性。
2、深刻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揭露性。
3、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4、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代表作家:-----梅里美:《嘉尔曼》(《卡门》)卡门形象:恶之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社会叛逆者-----司汤达: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法国现实主义的宣言;《红与黑》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副标题:1830年纪事。四个典型环境:维里埃尔小镇、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监狱,两个女性:德·雷纳尔夫人、玛蒂尔德,出色的心理描写。-----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思想内容:
1、反映封建贵族的衰亡史。
2、描绘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3、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欧也妮·葛朗台》: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高老头》: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罗道尔弗、赖昂、爱玛,副标题“外省风俗” “包法利主义”: 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莫泊桑:《羊脂球》-----都德:《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描写劳资矛盾小说《艰难时世》 《双城记》:巴黎、伦敦,人物: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得伐石太太、卡尔登、露西-----萨克雷:《名利场》,女冒险家和投机者蓓基·夏泼,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勃朗特姐妹:夏洛蒂《简爱》(罗彻斯特)艾米莉《呼啸山庄》(希茨克利夫、凯瑟琳)-----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亚雷、安玑·克莱)-----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豌豆上的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易卜生:《玩偶之家》,争取妇女解放的典型娜拉、资产阶级男权主义者海尔茂-----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多余人”形象毕巧林-----果戈理:《彼得堡故事集》(《涅瓦大街》《肖像》《鼻子》《狂人日记》《外套》)、《狂人日记》《外套》中的“小人物”形象,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死魂灵》,地主形象系列: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诺兹德廖夫、索巴开维支、泼留希金(守财奴、吝啬鬼典型),乞乞科夫是一个具有新兴资产阶级特征的人物形象
3-----赫尔岑:《谁之罪》,“多余人”形象别尔托夫-----俄国三大批评家
1别林斯基,典型说“熟悉的陌生人”○; 2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生活”○;小说《怎么办》,副标题“新人的故事”: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拉赫美托夫
3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
-----谢德林《戈洛夫略夫老爷们》,犹杜什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小公务员杰符什金,延续小人物主题;《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索尼娅)、《白痴》(梅斯金公爵、娜斯塔西娅)、《卡拉马佐夫兄弟》-----屠格涅夫:成名作《猎人笔记》,长篇《罗亭》(娜塔丽莎)、《贵族之家》(丽莎)、《前夜》(叶琳娜)、《父与子》(巴扎洛夫、巴威尔),其中的多余人和新人形象。-----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亚·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卡杰琳娜“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娜塔莎、彼埃尔),《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渥伦斯基、卡列宁),《复活》(玛丝洛娃、忏悔贵族聂赫留朵夫)-----契诃夫:《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别里科夫的形象。《樱桃园》没落贵族阶级的代表朗涅夫斯卡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陆伯兴-----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废奴文学代表作
-----豪威尔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提倡“微笑的现实主义”-----亨利·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创始人,“国际小说”(《黛茜·密勒》《贵妇人画像》《鸽翼》和《金碗》)-----马克·吐温:《竞选州长》《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良心”的角度抨击了美国的蓄奴制,黑奴杰姆-----欧·亨利:短篇大师,《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描写“美国梦”幻灭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
法国的龚古尔兄弟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
左拉是自然主义的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系列长篇《卢贡·马卡尔家族》(《小酒店》《娜娜》)其中《萌芽》在文学史上第一次集中描写了劳资矛盾,擅长描写大场面的群体形象
(三)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的先驱法国诗人戈蒂耶
英国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戏剧《莎乐美》
(四)象征主义文学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恶之花》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
象征派三诗人:魏尔伦、兰波《醉舟》《元音字母》、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五)无产阶级文学
英国“宪章派”文学是欧洲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巴黎公社文学,鲍狄埃《国际歌》
二、名词解释部分
1.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法”即让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把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典型人物得到了符合性格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连成一个互 4 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2巴尔扎克化情欲典范:巴尔扎克描写人物,往往把握支配人物精神世界的某种最本质的情欲,加以聚焦、强化和夸张,通过反复描写和强调,使人物成为个性鲜明突出的偏执狂。& 绝对忠贞的代表:欧也妮&绝对好色代表:于洛 绝对贤德代表:于洛太太
& 绝对贪食代表:邦斯 绝对父爱代表:高老头& 绝对吝啬代表:葛朗台绝对野心代表:在绝对情欲模式中,有一组野心家形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狠毒凶残,不顾一切地往上爬。伏脱冷、拉斯蒂涅(《高老头》)、杜·蒂埃(《老姑娘》),腓利普(《搅水女人》)
3威塞克斯小说:⑴取材农村。反映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所带来的政治、经济、道德、风尚的变化,揭露资产阶级的道德、婚姻、法律和宗教的虚伪和伪善,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沦落为它们的牺牲品的悲惨遭遇。⑵大胆表现爱情生活,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⑶写景技巧别具一格。景与人化,情景交融。⑷悲观思想浓郁。
4社会问题剧:19世纪60-90年代,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针对社会存在的道德、法律、婚姻、教育、妇女解放和民主政治等问题,写出了十多部剧本,统称为社会问题剧。剧本真实地描写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冷酷无情的法律、以男权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自由主义政客的丑恶。代表作《玩偶之家》。总体艺术特色:⑴凝练集中,高度生活化。⑵封闭式的戏剧结构。历史影响:把欧洲的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歧途拉回了现实主义正道,成了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一面旗帜。
5自然派: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创始人果戈理,别林斯基热情地肯定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自然派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在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自然派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新人:指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特点: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猛烈地抨击专制农奴制度,否定贵族社会的道德观念,进行实际的、不妥协的反对旧制度的斗争;和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愿意为人民的利益献身;具有坚定、勇敢、乐观的个性和勇于自我牺牲、富于实干的精神。最早出现的新人形象是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以及《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
7多余人:19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8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9忏悔贵族:尼古林卡→聂赫留朵夫→奥列宁→安德烈、彼埃尔→列文→聂赫留朵夫“忏悔贵族”的共性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生活意义,愤愤不平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德和社会的残酷无情,苦苦思考农村破产农民贫困的原因,寻找贵族出路,寻求接近人民的图景,具有道德感情的纯洁性。这些人物无不打上俄国社会发展印记,同时也包含了作家本人思想探索过程。
10托尔斯泰主义:鼓吹“勿以暴力抗恶”的道德原则,把信仰上帝和道德自我完善当作消 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
11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是静止地描写人物心理,而是注重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注意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变化过程,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
12废奴文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50年代,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进步文**流。比彻·斯托夫人(1811-1896)《汤姆叔叔的小屋》 希尔德烈斯(1807-1865)《白奴》
13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欧美各国。文学应该像科学一样使用实验的方法,对事物要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精确而毫无遗漏地摄取下来,反对现实主义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概括生活现象,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完全受环境和遗传决定。龚古尔兄弟:倡导者,《热曼妮·拉瑟顿》 左拉(1840-1902):理论家和代表作家。
1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的旗帜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核心理论贯穿于唯美主义所有文艺理论和艺术思想之中。“为艺术而艺术”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内涵则是艺术独立,即艺术从劝世训诫的道德说教追求中脱离出来,从金钱实利的功利追求中脱离出来,从认识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追求中脱离出来,而仅仅以其自身为目的,为其自身而存在。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追求自身的完美。所谓“艺术自身”即艺术的形式,一种与内容相脱离的纯粹的形式。
15象征主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三、重点思考题 1.于连形象
1平民反抗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平民青年,他曾想通过“红”踏上社会,但是波旁复辟王朝结束了他的英雄梦;而同时,于连又亲眼目睹了圣职人员的荣耀,萌发了通过披上黑色教袍以实现出人头地的欲望。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
2于连的一生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性格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变化。○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怯懦、自卑、虚伪的矛盾统一体,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物。于连本质上是纯真、善良的,所以他没有一直堕落下去,而是在经过了风雨以后,最后悬崖勒马。
2.《红与黑》书名的含义 1从整体构思来看,○“红”代表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装,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代表着教士的道袍,意味着波旁复辟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2从于连的生活道路来看。○“红”与“黑”概括了主人公的追求、幻想、野心和毁灭的短短历程。
3作品设置的两个“预言性场景” ○3.巴尔扎克的典型化原则
运用典型化原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1典型是集中了某类人物“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同类人物特征的概括和结合,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2典型环境,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环境,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性格,揭示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环境被视为人物性格的一种外延。
3小说一般采用环境——人物——情节三段式。○4.拉斯蒂涅形象
在《高老头》中是一个初出茅庐、初露锋芒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典型。他的思想性格在作品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比较质朴的贵族青年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转变,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他在《高老头》中接受了人生三课的教育。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生动地揭示了金钱势力强大的腐蚀作用,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高老头》中的拉斯涅蒂虽然满怀野心,但良知未泯。在《纽沁根银行》中,他心黑手狠,通过机会和手段,他挣到了一份有大宗嫁妆的婚姻,开始在政治交易场上钻营。在《轻佻的女人》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爵爵位的部长。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她的女儿。他还在《贝姨》中出现,作为于洛女婿的证婚人。在《小资产者》中也出现。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5.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
取材平凡,小中见大。构思精巧,出奇制胜。语言传神,凝练生动。
艺术特色:⑴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⑵匠心独具的情节结构。⑶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逼真的肖像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6.多余人形象系列
“多余人”概念最早是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的完整形象是由19世纪20-50年代一批作家所塑造的同类人物共同完成的。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第一个“多余人” 形象。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赫尔岑《谁之罪》:别尔托夫。屠格涅夫《罗亭》:罗亭。《贵族之家》:拉夫列茨基。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 7.《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倾向
浓重的人道主义倾向:⑴抨击贵族血腥统治,同情人民的苦难遭遇,肯定人民革命的正义性。⑵反对革命暴力,贬斥凶杀行为。⑶宣扬宽恕仁爱,塑造理想人物。8.安娜形象及其悲剧原因
形象: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俄罗斯贵族妇女形象。美丽典雅、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安娜悲剧成因分析
㈠ 爱情与社会的彼此对立 整个上流社会虚伪道德对安娜的谋杀 卡列宁官僚集团、伯爵夫人集团、年轻的公爵夫人集团。安娜对上流社会的依赖性。㈡ 爱情与婚姻的无法相容
& 卡列宁代表的是日常生活,并且常常是积极向上的那部分内容。他有责任心,对社会和家庭都有正直的看法和做法,并且坚信遵循这一切能够得到幸福。但由于缺乏形而上的深思,他只能停留在庸俗的层面。
& 安娜出身贵族,贵族教育规定了安娜的价值观念。贵族社会的习俗和道德准则成了她判定自己行为的尺度,这使得安娜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充满了罪恶感和自责的情绪。7 ㈢ 爱情与亲情的不可兼得 儿子谢廖沙是安娜除爱情之外另一个精神支柱,在儿子与情人
之间她无法割舍,可是,当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儿子的亲情发生冲突时,她却不得 不做出取舍抉择。这也导致了安娜在离婚问题上的犹豫。㈣ 爱情与激情的不能持久。观念、现实和性格的差距导致了两者爱情的不平等,爱情带有很大程度的情欲性质。爱作为理想的短暂性。安娜要求渥伦斯基的是对她无限的、绝对的感情,只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但这是不可能的。安娜开始对伏伦斯基苛求,激烈的争吵,无端的怀疑,疯狂的妒嫉,使他们的爱情出现裂痕,并且越来越深。对安娜来说,沃伦斯基热情的消退,就是他对她爱情的消亡。她想到了以死进行报复。“惩罚了他,摆脱了一切人,也摆脱了自己”
9.《恶之花》的艺术成就
1提出了“通感”理论,为象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诗歌必须重视想象,认为外部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内心能相互感应,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之间能产生“交感”,要注重各种感官(味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间的某种神秘联系。主张用感官可及的具体事物(如山水草木)来暗示人物内心微妙的精神世界。2象征手法的运用。○(《忧郁之四》)
象征:以外界存在的某种具体事物当作标记或符号,表现隐含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力。它需要通过联想体验形象所传达的含义,往往具有暗示性、多义性和模糊性。3以丑为美,化丑为美。
○
20世纪现代派文学
(大概占考试内容的10%左右,限于填空和选择两类基础知识题)
(一)现代主义文学
& 后期象征主义:叶芝《驶向拜占庭》、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梅特里克《青鸟》、勃洛克《十二个》、艾略特《荒原》
& 意象派:庞德《在地铁车站》
& 表现主义: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恰佩克《万能机器人》、卡夫卡《城堡》(主人公K)《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尤金·奥尼尔《毛猿》主人公扬克
& 未来主义:马里内蒂《他们来了》、阿波利奈尔的立体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 & 超现实主义:布勒东《娜嘉》
& 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现代庸人布卢姆、虚无主义者斯蒂芬、肉欲主义者莫莉)、伍尔夫《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 存在主义文学:萨特:小说《恶心》、戏剧《苍蝇》、《禁闭》,“他人就是地狱”
加缪:中篇小说《局外人》(莫尔索)、《鼠疫》 & 荒诞派戏剧:阿瑟·阿达莫夫《弹子球机器》、让·热奈《女仆》、品特《生日晚会》、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尤奈斯库《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等待戈多》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无名氏的肖像》《行星仪》、罗伯-格里耶《橡皮》《窥视者》《嫉妒》、米歇尔·布托尔《变》《日程表》、克洛德·西蒙《佛兰德公路》
& 黑色幽默: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宰场》《顶呱呱的早餐》、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约翰·巴思《烟草经纪人》
&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附:考试题型跟上学期一样,填空题25%,选择题(多项和单项)20%,名词解释3个15%,简答题2个12%,分析题2个28% 考试范围: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占90%,现代派文学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