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花了一个月,每天挤一点时间终于把这套书读完了,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全书分三册,分别讲述了民国时期的诸位:国学、思想、文学大师。其中国学大师: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思想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文学大师:林语堂、梁实秋、张恨水、沈从文、郁达夫、周作人、鲁迅。
那真是一个璀璨的年代,涌现了这么多位高山仰止的巨人。清末、民国、抗战、内战……。内忧外患激发了5000年来沉淀在血液中的民族魂魄,忧患兴邦。不过,这些巨人们除英年早逝、移居海外的几位外,其他的几乎都倒在了文革中,看完这套书心情沉重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喜欢国学家中的:赵元任、陈寅恪,思想家中的:金岳霖,冯友兰。文学家中的:林语堂、梁实秋。
而这些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赵元任。他虽然在哲学、物理、算数、音乐方面都很精通,但在言语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取代的。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心爱的人相伴到老,有幸福的生活时光,晚年在海外受到应有的尊重,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威望。虽然解放初期他选择了离开祖国去美国生活,但是我觉得他的举动比留下来的人更爱国,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汉语言的美妙之处,读后感《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陈寅恪,学识太渊博了。以至于无人知道他会多少种语言,20种?30种?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身上有着一切中国文人应该有的风骨、儒雅,只可惜命运多舛。三百年内,中国的博学之士只此一人。如果不是碰上失明和文化大革命,他想写的《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定完成。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所有大师中金岳霖独有的天真烂漫的吸引了我,他对林徽因的痴情吸引了我。身为哲学大师、中国现代逻辑学奠基人,如果让他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日后定要找来他的著作好好阅读。《逻辑》、《论道》、《知识论》
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对我国学更为感兴趣,所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理学》、《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几本有空也要找来看看。
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读过林语堂、梁实秋的散文集。当时他们头上还戴着“资本主义御用文人”的帽子。令当年的我奇怪的是,文字如此优美的人怎么是资本主义的御用文人?这资本主义还真有眼光。相比之下和他们笔斗的鲁迅的文风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给我的震撼很大,原来可以这样写文章,文字可以这样幽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我死气沉沉的高中学习中。如今读完这套书,对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以后要把这失落的这二位的书补买回来。
读完三本书,原来更多的书在等着我。
第二篇:《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系列丛书之一,讲述的是10位国学大师的真实故事。作者在整理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反映人物丰满形象的材料,客观地呈现给读者。因而,读完此书,思考无法停止。作者观点的隐匿、立场的超脱,让我们读者自然而然生发更多的独立思考。
一本厚厚的书,一群独特的人,给人的遐思是极为丰富的。如:大文人鲜明的个性,执著求学的精神,高远的学术境界,坚持不懈的人格操守等,都可以引发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尽的感怀。因为内容太多,笔力又有限,所以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将书中一些有益教学、又有趣的信息作以下搜集和整理。书中的大文人谈笑之间皆是学问,认真阅读让人收获良多。黄侃解释 “四而楼” 楼名的意义足见知识的力量。说有位商 人 给 自 己 开 的 饭 店 取 名“四而楼 ”,众人不解其意,问胡适,胡适也不解,而黄侃却能很快做出解释: 《三字经》 中有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四而楼” 应该是期望财源滚滚之意吧。这段小故事,足以看出黄侃的知识丰富且提取迅捷,一点知识的活用就让他胜人一筹。知识在此显出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曾经对学校教育中知识的重要性有过迷惑的话,那么此例的获得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心中困惑。因而,读到这样的片段,十分愉悦。
赵元任的 《施氏食狮史》趣味无穷。曾经收到过一条短信,内容就是 《施氏食狮史》,同一个音节的不同汉字组成了一篇短文,感觉特别有意思,也感叹现在的短信真有水平。看了此书,方知有趣的短信原来出自赵元任这样的名家之手。而且,这则短文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在于有趣,而在于它让原本叫嚣着要走汉字拼音化道路的所谓学者不敢吱声了。于是,越想越觉得这 《施氏食狮史》无比有意思。
钱穆的形声字研究独到,挖掘出汉语言文字的精妙。钱穆在夜晚睡觉手臂撞到墙壁时,居然会突然悟到带 “辟” 的字都与旁边有关。例如: “壁” 在房屋旁,“臂”在身体两旁,“劈”使物分两旁,“璧”挂身体一旁,等等。我由此想到 “譬”字该做何解,照钱氏理论居然也能说通———“譬” 就是说话借旁物明义。由此顿觉汉语言文字之精妙,也有了向学生传播的冲动和新的资本。以前常说我们的汉语妙趣无穷,此案例让我感触尤深。
章太炎说 “贫”与“穷” 甚异真让人大开眼界。平日里,“贫穷” 一词用得极多,极为熟悉,从未想过要将两字分开辨别。听章太炎的一番解释方知,“贫” 是指把贝(即钱)分与他人,而己身不至不名一文; 而“穷” 是指弃家而去、孑然一身、藏于穴内。这么一说,那抽象的文字被章太炎一下子赋予了形象感。看这一段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两个清晰的画面: 一个是家境清寒却依然在读书的书生: 一个是风雪交加穿破衣藏在山洞里的壮汉,他只有一身的力气而已。两者差别真的很大。而我看汉字的眼界也顿时被打开了全新的一面。
此书中还有许多亦俗亦雅的语言文字的笑料,可以自己读着娱乐,却不宜告诉学生,在此就不去一一列举,只作为启迪我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语句的新思路而存于脑中,那也很有意思。
第三篇:《细说大宋集》读后感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王均兵变
贺子翀初一九班
【好词】恼羞成怒,丢盔弃甲,凄凄惶惶,腹背受敌。
【品词】“恼羞成怒”意为“因羞愧恨到了极点而发怒”。文中指王均士卒对益州知州牛冕大摆宴席犒劳将士而益州凤州团练使符昭寿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愤怒。“丢盔弃甲”意“形容打了败仗后仓皇逃跑的狼狈相”。原文中王均等人率军攻剑门失败后,仓皇逃回益州的样子。“凄凄惶惶”意“悲伤不安”,文中王均兵变失败,转战富顺城,一路上他背井离乡,经历着凄风苦雨。“腹背受敌”意“前面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形容处于受夹攻的不利环境”。文中,因王均兵变导致宋朝多地起义军蠢蠢欲动,威胁这汴京。
【佳句】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数名叛卒掀起叛乱,竟然能坚持十个月之久,转战千余里,岂不怪哉?
3.不到一顿饭功夫,听到城中一阵鼓响,远远看见城门关闭,城中喊声震天,隐隐传来
4.官兵分散在各个街巷间,无法合理攻击,如同是俎上鱼肉,只有任人宰割了。
【析句】1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首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宋将雷有终谨慎的性格,十分得体。也夸张地表现了王均的指挥才干。2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叛卒狡猾老练的心思;“竟然”一次突出了
叛军一路千辛万苦躲避政府军追击的样子;最后句末打上个问号,用意是感叹叛军首领王均的英明才智,也带着点对宋朝政府军的嘲讽意味在里面。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叛军动作迅速,也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笔带过派军在益州的动静,为后文做了一层铺垫。4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分散的官兵”比作“俎上鱼肉”,讽刺了政府军及将领雷有终的愚蠢和无知。
【内容概括】
宋真宗咸平年间,川蜀地区爆发了继王小波李顺起义、以王均为首的第三次农民军起义,在益州建立了政权,亦号大蜀。叛军一路挥师北上,后败于剑门关,退守益州。准总调兵遣将,于咸平三年攻至益州城下,但将领雷有终等人中了王钧的空城计,官兵死伤大半。后来城中百姓随撤出城外的官兵一起逃跑了,城防力量固然愈来愈弱。官兵经一段时间整合奋战,终于在十月份攻下益州。王均出逃,不了被蜀州知州杨怀忠等率领的千余追兵遇上,并围歼于沱江边。王均兵变失败,王均自刎。
【文章结构分析】
先写了王均发动兵变以益州为都建立大蜀政权,再写了宋将雷有终率兵攻陷益州城,最后写了蜀州知州杨怀忠所领追兵遇王均残兵,围歼于沱江边。
【人物形象分析】王均应对声势浩大的宋军时临危不惧,而是冷静沉着地思索。他使用的“空城计”打败了宋兵,证明了他英明的指挥才能。雷有终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大将,性子急,做事不思考前因后果。
见益州城门打开,不知是王均精心设下的圈套,怒而将犯下“屠城”的兵家大忌,却遭叛军伏击,大败而归。蜀州知州杨怀忠,他善于把握良机,洞察力极强。他在叛军抵达沱江边时已经掌握了天时地利,观察到叛军正准备造船渡江,警惕性正有所降低时,于是迅速在江边排兵布阵,适时出击,剿灭了叛军。
【读后感】
自后晋高祖石敬瑭篡唐改晋来,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太宗赵光义致力于统一天下战争,防止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统一战争耗费大量军费,必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由此宋王朝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北宋前期,川蜀地区曾出现过三次大乱。第一次是宋太祖乾德三年全师雄发动的叛乱;第二次是宋太宗淳化四年的王小波、李顺农民军起义;三次则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王均兵变。
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后,宋廷对川蜀地区的应对政策也做了些调整,减少了赋税徭役,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一定。可是社会矛盾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尖锐了,加上川蜀地方军政官员也未从全师雄兵变及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吸取教训,依然享乐腐化、荒淫无道、剥削军民,从而激起咸平三年正月的王均兵变。
王均曾是驻守益州宋军将领。咸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均一军不堪忍受凤州团练使符昭寿与益州知州牛冕的昏庸,干脆秘密谋反,杀死了符昭寿,赶跑了牛冕,从而推选王均当了首领,建立了大蜀。
真宗派兵前去平叛,没有想到宋将雷有终一次次中计,宋军上网大半,撤至江州做整顿。
王均固然有指挥才干,一次次将宋军挡在益州城外。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王均也料不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王均本想留下百姓为他守城,但是百姓们都纷纷往城外逃。他忘了如何安抚民心,只是一个劲得抓外逃者,并疯狂的屠杀,想“杀鸡儆猴”吓唬城中未出逃的百姓。这种方式只会加快城中人口流失,城防力量削弱。官兵于咸平三年十月攻下益州,灭大蜀。周朝的分封制导致天下群雄诸侯并起,周室微弱。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吸取了周朝分封制的教训,实施了郡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杀掉了韩信等一批异姓
王„„历代君王都致力于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措施逐渐完备。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政策的负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因为削弱过度。地方政府虽然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起到维护统一、避免分裂的作用,但地方也无力维护中央政府,起到屏藩和爪牙的保卫中央作用。任何地方小有**都会危及宋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宋廷八面受敌,难以应付。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地方军队要听从中央指挥。王均叛变后,驻川蜀军队无力抵抗叛军,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有力打击叛军。宋朝后期,宋廷之所以软弱无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兵力内耗造成的。可惜只有几位忠臣意识到蜀中三次大乱的根本启示意义,而腐败的宋朝中央政府仍是我行我素。地方权力再继续削弱,中央权利在膨胀,使中央完全暴露,无人支援,宋朝实力也随之被扼杀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
北宋北临强大的辽朝,西北边又是崛起的党项羌建立的西夏帝国,日益强大。北宋内部起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北宋加速走向灭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过:“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如心腹运之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至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跟。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安保”。司马光作为宋朝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熟知旧法,懂得如何让政府与人民相拥。北宋前期几位皇帝都致力削弱地方,司马光深知此政策对宋廷大有所害,所以他对宋朝皇帝想法的概述往往一针见血。司马光的意思,就是国家要给人民福利可待,地方与人民才会拥戴这个政府,从而国家上下同心协力,宋朝怎能不国泰民安?然而宋朝皇帝都十分迂腐,一味实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人民的利益被政府强占了,又怎么能拥戴这个政府?又怎么不会爆发如此多的起义?宋朝又怎能不会加速灭亡?王均兵变印证了宋廷的腐朽。后来宋朝各地起义不断,给宋廷造成一次次险些致命的打击,从而烙下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不可避免的悲剧。
第四篇:民国大教育家——李更生
民国大教育家——李更生
作者: [] []
李更生,名荃,字亘孙,1883年1月23日出生于清江浦的书香家庭,少年时代的李更生天资聪颖,学习用功,于1902年进入江北高等学堂读书,在新知识、新思潮的影响下,于1906年,怀爱国救国之心、“兴邦必先兴教育”之志,步入教坛,历时二十余年,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1927年4月7日逝世。李更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早期开拓者和实践家。1927年春,毛泽东同志在湖北省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作报告时,曾举例说道:“李更生先生在淮阴办了一所私立成志中学,培植人才而救国,但与山东武训向人要钱办学不同,他可是贵的事,是革命爱国的行动。”给予李更生先生以很高的评价。
在市区淮阴中学的北院内,有一古朴典雅、富于民族特色的院落,这就是民国大教育家李更生先生的故居。
为了缅怀这位勇于革新的教育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市政府在纪念他逝世六十周年之际,修复了李更生先生故居。故居分前后四进,青砖灰瓦,硬山隔扇,主堂房内陈列着李更生先生执教一生的坎坷奋进的事迹,陈列柜内放着江苏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李更生纪念文集》,收集了李更生遗、业绩、缅怀文章等,多为更生先生海内弟子及学有成就子女的充满感情的作品。
第五篇:《建国大读后感
回顾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上周为我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主题电影周,学校在一号礼堂先后免费放映了《建国大业》、《青藏线》、《任长霞》、《大震撼》、《我和红七军》、《西柏坡》等六部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来带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风雨历程的电影。而《建国大业》就是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最让人难忘。
一是战士们打完仗后躺在大街上的情景。那一张张疲惫的脸上却折射出幸福生活将要开始的光芒。中国即将迎来她的伟大时刻。
二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这是多么艰难的历程啊!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了。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特别是他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
和全国青年学生提三点希望:
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这三点希望令人感动,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奋斗的动力。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展望未来,努力向前看,把个人命运同国家的繁荣富强相结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