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丹佛斯电地暖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丹佛斯电地暖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http:///
根据我们的以往做发热电缆电地暖系统的经验,随着冬季来临,畜牧业养殖业渐渐也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这个季节需要注意的事情最主要的无非就是温度越来越低,如何做好保温工作。
常规的措施如下: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封闭式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加厚墙壁,增设床板,提高饮水温度等等。针对以上诸多问题,丹佛斯电地暖系统在几年前首次应用于畜牧业养殖,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丹佛斯电地暖在保育舍、仔猪保温箱的应用上效果理想,且性能稳定,恒温舒适、控温方便、防水防潮、防咬、耐腐蚀、易清洗、使用寿命长,无需维修,是塑料保温板以及保温灯、热风炉等的理想最佳替代产品。
第二篇:谈谈电地暖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谈谈电地暖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低温辐射电热膜地暖系统,又称“嵌入式供暖系统”,是以半导体材料及基材(聚酯薄膜)制成的薄膜为发热材料,安装于建筑物的顶棚、墙壁及地面内,表面使用石膏板等不燃材料覆盖,发热部件完全嵌入建筑物内,以电能为能源的地暖系统。
地暖系统具有保护环境、安全高效、分户计量、分室控制、舒适性较高,节省室内空间等特点,在欧美广泛应用,是一种成熟的采暖系统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热膜采暖系统在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采暖技术,还有一些人对大面积推广此系统持怀疑的态度。为此,把通过对大量地暖系统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陈述如下:
一、此供暖系统适宜在节能建筑物内使用
三分供暖七分保温而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节能建筑比没有保温措施的建筑节省50%以上的能源,尤其是电能作为高品质能源,单位热能的价格比燃煤要高一些,因此,更要重视节能。
地暖系统作为先进的采暖方式,要与保温良好的建筑物配套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室内要保护适宜的温度,就必须靠电能来维持热平衡。实际上,通过建筑物外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就是消耗的电能。因此,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增加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保措,对于地暖的使用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如果建筑物的保温达不到节能建筑的标准,地暖系统的费用一定会比较高,因此,负责任的地暖生产厂家在洽谈合同的时候要求用户一定要对外墙进行保温处理。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进行保温处理只是一次性投资,而节省能源则是几十年的事,经济上也是非常划算的。
二、地暖系统部分新竣工建筑费用为何较高
目前,大面积采用电热膜供暖系统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新竣工的,而有一些用户搬进新居以后的第一个冬季却感觉电费较高,不像供货厂商所介绍的那样节省费用。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地暖系统竣工建筑的地面、墙体、顶棚,由于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原因都会比较潮湿,这样,相当一部分电能被用来干燥房间而不是用来维持温度,电费相对于干燥的房间较高。其次,在一些商品房小区,往往第一年的入住率不高而地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分户计量,没有入住的房间就没有取暖。如果一个住户的上下左右都没有入住,所有的内墙都接近于外墙的散热量,这就超出了系统正常设计的范围,这一户的费用就会异常增高。一般来说,第二年的费用会随着房间的干燥及入住率的提高而明显下降,降幅为25%~30%,因此,地暖使用知识的普及以及售后服务非常重要。
三、正常费用计算 使用地暖系统究竟要花费多少钱,是每一个开发商和用户关心的问题。
就北京地区的情况后,一般普通住宅的地暖安装功率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55瓦(节能建筑)。如果每个采暖季节按照120天计算,每天保持24小时不间断供暖,系统统计工作时间为4~6小时(温控器设定温度后系统会随温度的变化自动接通或断开),因此,每平方米一个采暖季节的使用电量为24~36千瓦时(度)之间,如果每度电价格0.44元人民币,则每平方米建筑每个采暖季的费用为11~16元之间。
初步估计可以优惠20%~30%。这样,优惠后的费用大约在每建筑平方米一个采暖季8~12元人民币之间。
四、关于地暖系统合理使用的问题。
首先,使用地暖系统也存在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当前传统的供暖方式仍然是集中供暖方式,国家或企业承担费用,居民只关心冷暖,不关心费用,形成极大浪费。但使用电热膜供暖系统,温度和费用是紧密挂钩的,因此,用户既要关心温度,也要关心费用。选择适宜的温度、适宜的供暖时间对于节省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20度左右,一些人却习惯更高一些,而温度每提高一度,就要增加耗能5%,室内系统温度过高很容易使人患感冒等症状,因此,选择合适的温度也需要观念的更新。
第二,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供暖系统设置,可以有效的节省费用。地暖系统具有设置方便,分室控制的制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方便的设置供暖系统。象节约照明用电、节能用水一样来节约供暖用电。另外,地暖系统还可以提供一种智能温控器,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规律进行编程,自动进行过程控制,而这一切都会有效的节约能源。
第三篇:电地暖在采暖市场的应用
电地暖系统在采暖市场的应用情况
现如今,家庭空调采暖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你可以采用发热电缆的电地暖,它节约能源,同时节约采暖费用,为你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家!
电地暖系统的高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量的传导,汉克斯双导双发热电缆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超导热纳米板从地面向整个房间供热,与常规的空调采暖相比,电地暖系统设计合理并且运行良好时可以减少运行成本。
目前,北方地区对冷暖舒适家居系统的需求,仍然是以住宅工程为主、商用办公为辅、家装散户为补充的格局。南方地区对冷暖舒适家居系统的要求,正呈现出以家装散户为主、工程配套为辅、办公和商用建筑为补充的格局。我国民众对采暖方式的选择,整体上仍保持着以水暖为主、以电采暖为辅的水电联动的需求格局。其中,北方地区侧重于集中供暖,南方侧重于分户采暖。在南方地区,燃气采暖热水炉、电暖设备、空气源热泵是分户采暖的主要热源设备。在采暖末端的选择方面,市场上正形成以湿式地暖、干式地暖、暖气片并存的局面。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控制政策的实施,规划中以配套供暖设施的精装修楼盘数量正在增多,因此不难判断,今后几年中,采暖系统在房地产配套工程中的应用将日渐增多。
而在寒冷的地区,采暖费用是在大多数家庭最大的一笔能源费用,降低采暖费用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一套高效的系统,高效的采暖系统可以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汉克斯电地暖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和自动调温等功能,可以为您家里节省取暖费用和空间。汉克斯电地暖系统具有3个组成部分:汉克斯双导双发热电缆、超导热纳米板和智能温控器。温控器可以通过温控探头探测地表和室内的温度,并自由调整温度。
虽然电地暖系统前期可能花费更多,但最主要的是后期使用费用和维护费用将大大地减少。不仅是因为电地暖系统运行成本低,而且由于地暖系统能够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从没有灰尘和刺激物,从而提升家庭的整体品质。
汉克斯电地暖系统由于组成配件少,所以能有效减少维护成本。而空调采暖如果不定期维护的话会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电地暖系统不会产生灰尘和过敏,是家庭采暖必备佳品。选择电地暖,选择汉克斯,汉克斯电地暖承诺:电地暖系统节能50%,50年使用寿命,后期0维护!
第四篇:电地暖技术协议
东方希望农业有限公司
(保育舍电地暖项目)
发热线缆技术协议
买方:汉阴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
卖方:
二零二零年
月
经买、卖双方技术交流、协商,就买方(汉阴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生猪保育舍电地暖、采购卖方(有限公司),生猪保育舍地暖用电伴热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达成以下协议:
一、电伴热线应符合下列有关技术标准
GB/T19835-2005《自控温伴热带国家标准》
GB/T2951.1-1997电缆绝缘层材料通用试验第一部分第一节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4-1997电缆绝缘层材料通用试验第一部分第二节热老化试验
GB/T2951.4-1997电缆绝缘层材料通用试验第一部分第四节低温试验
GB/T3048.6-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1994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1994电线电缆芯线工频火花试验
GB/T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4706.8-2008《塑胶热老化试验》中21.111要求
GB/4706.8-2008《电气强度试验》中16.3的要求GB/T31137-2014《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标准》GB7251.3-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4989-94
JB/T7495-2014《补偿导线(电缆)的国家标准》DBJ50/T-159-2013《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GB/T
6343-2009《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8811-2008《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13448-2006《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
GB
11942-1989《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二、伴热部位工艺要求
当地环境最低温度-10℃,猪舍地表伴热维持温度在25-35℃(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可以调节),伴热线下方敷设厚度>20cm的聚酯复合保温板,再敷设一层铝箔热能反射膜,须耐水防腐烂型,在反射膜面上敷设伴热线缆。每一个小猪舍单独敷设一根12米长度的发热线,7个小猪舍使用一个温控开关,一个单元用4个温控开关,一个单元用一台温控箱安装在猪舍过道墙面上,施工安装时应参照设计图纸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指挥安排。
三、电伴热主要设备选型配置
1、电伴热线选用TXLP-1R220VAC18W/M温控式伴热线缆。其性能优点
a:电热转换效率高,启动升温快,节省电能,电热转化效率比金属发热体提高30%,电热效率100%。
b:
抗拉强度高,在相同的允许的电流负荷下,碳纤维的强度比金属丝高6-10倍,在电热过程中抗拉强度好。c:
断线不起弧,有效杜绝火灾的发生。d:
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不易被氧化,配套耐腐蚀绝缘层效果更好。
2、电伴热线相关技术参数,伴热线名称:碳纤维发热线缆,实际发热长度>12m,冷端线0.75²x80cmx2,发热电缆线径2.85mm,发热纤维长度18K,最高表面工作温度>60℃,工作电压220V,绝缘介质硅橡胶,发热线电阻270Ω,标称功率18W/m,总功率216W。
3、温控箱选用4回路伴热带专用控制箱,每回路工作温度可显示调节,两个32A主断路器供电给4个温控器,温控器下方配置4路电源、信号接线排,可4路单独控制,带工作指示灯,主要元件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外壳铁皮厚度1.2mm,外壳喷塑,确保强度平整度。每台配电箱以上选用6m2单相两芯线作进线,配电箱以下控制线选用4m2分别送到第一和第八个点。
4、反射膜采用一米门幅高端镜面抗氧化型。
四、电伴热运行质量技术要求
1、漏电开关应能保证现场发生的漏电或短路,漏电装置将及时相应切断电伴热电路供电,从而保证人、畜和设备安全。
2、加热型电伴热在混凝土层内运行,温控开关必须保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或停止,不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温控型电伴热在制造商允许的工作长度范围内独立工作,未经制造商允许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可根据地表温度自行调节功率输出。适用于室内地表采暖。
4、卖方应完全保证所供电伴热线缆的安全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无论是否经过买方确认,在一年质保期内非人为原因出现故障,卖方应无条件进行修理、更换,而不增加任何费用。
五、安装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1、卖方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设备材料交验、负责指导安装、设备质量问题的处理、调试。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与现场要求相一致,应派出合格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现场服务人员。
2、伴热线应于水泥预制板全部安装后、地面凹凸处抹平,聚酯保温板、反射膜敷设完成后开始安装伴热线,在一个猪舍内独立安装一根12米伴热线,以“几”字型方式敷设,长度170cm宽度90cm,间距15cm。因该伴热线是单芯串联接线工作方式,安装时首尾端必须统一的处于猪舍的一个墙角,并将首尾端的发热部分和冷端线部分之间接头处用电工黄蜡管穿好,然后穿在L型镀锌钢管内,L型镀锌管一半在地面内、一半在地面上,露出线头待连接电源。在一排猪舍中,第一个和第八个的L型镀锌钢管末端部位需安装固定一个测温仪,测温仪引线一同随冷端线穿在L型镀锌钢管内,待连接信号电缆。具体要求标准由卖方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演示。
3、如现场发生质量问题,卖方现场人员需及时处理解决,未经买方相关人员同意,卖方不得随意更换现场服务人员。
4、质保期外的故障,卖方48小时随时给予维修、技术支持并以成本价给予更换配件,每年冬天之前和买方电气专工电话例行一次回访。
六、供货范围清单
序号
商品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
碳纤维发热电缆
12m-18w
根
智能温控器
AI-518-CFXYAC220V两路输出
块
温控箱
400x200x500
个
地暖反射膜
1x500m
卷
电线
BVR-0.45/0.752X
米
电缆防水接头
PG16
个
七设备案例图片
八、双方代表签字
买方:
(盖章)
电话:
传真:
地址:
签字代表:
签字日期:
卖方:(盖章)
电话:
传真:
地址:
签字代表:
签字日期: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学号:2010102403 姓名:赵超
专业:法学102 班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已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本文将从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畜牧业 系统 数据库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必将更加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极大的推动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畜牧业的应用状况
1.系统的建立近年来,随着管理信息系统渗入畜牧业,在畜牧科研、生产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大型MIS相继推出,使传统的畜牧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科研、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如近年来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为畜牧科研、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畜牧科技推广服务系统的建立 畜牧业科技推广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畜牧生产者提供科技成果、市场动态、决策、技术咨询和普及推广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是信息技术在畜牧生产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网站建设 网络是实现信息的沟通最佳手段。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农业信息网站1500 多个,仅为国内网站总数的10 % ,其中畜牧业或包含畜牧业信息的网站不足1000 个,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大学及社会团体。这些网站目前正逐步成为畜牧信息技术传播的基础。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了很多专业化的畜牧信息网站,如畜牧兽医信息网(http :ppwww.xiexiebang.comp)中国牧业网(http :PPwww.xiexiebang.com)等。
4.在信息技术对畜牧业进行监测与预警方面。
通过信息处理系统根据设定的相关指数,在畜牧业发生重大转折时发出报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准备,避免灾害发生或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另外,信息监测与预警还能够为国家提供可参考性数据使之加以宏观指导并有效分配各种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对改善和控制家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上。例如用于畜牧场的专家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个别牛场已有了自动奶量记录系统,在一些猪性能测定中心(如北京种猪性能测定中心)有了自动个体采食量记录系统。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相结合用于对家畜的个体识别,从而可对个体的活动随时进行监控,这尤其对于放牧家畜来说更具有价值。将这种个体识别系统与其他信息技术结合,可产生自动体重记录系统,自动产奶量记录系统,自动产蛋记录系统,自动个体采食量记录系统(在群饲条件下)等等,这些自动记录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负担,也使得对家畜的生产性能测定更精确,而这些精确的数据有助于管理人员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2、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1.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
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美国对于信息有句名言“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然是垃圾”。指的是你制造“假数据”给计算机,它也给你造个“假结论”。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例如,美国建立了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很多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转变了政府职能,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但是我国的数据库数量大约是全世界的1/ 10, 但数据量却是世界的1/ 100。畜牧业数据库的实际情况更差, 共享性也差。因此就要求我们加速推进畜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畜牧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畜牧信息、网络体系,并使畜牧信息网络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大户、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2.国民的网络意识和畜牧网络资金的投入的缺失
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它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它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不使用计算机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认为没有必要或花费太高,往往认为使用计算机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显著的好处,而购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和配件又是比较重的经济负担。其次的原因是感到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难度较大,这则与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年龄有关。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畜牧业网站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畜牧网站建设的投入并不亚于其它行业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作用,又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网站建设太盲目,严重重复、网页更新周期长、行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信息不集中、可信度差、信息不完善等。
3.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重视不够
一是对畜牧业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全州在畜牧战线上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人员屈指可数。90 %的畜牧科技人员懂计算机操作,10 %的人员撑握了文字输入、拷贝、打印、浏览网上新闻等基本操作。而计算机维护、网站的建设、更新及维护、信息发布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人员极为空缺。二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全州近20 个畜牧单位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但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工作往来,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州人民政府、州畜牧局等已建起来的网站运行不久便熄火,成为死站,其中的资源库也成为死库。三是对成熟的网络系统利用不够。如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开发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农业部开发的“草地动态监测系统”,这些成熟的“系统”对草地的研究、调查、数据的了解、资源的快速查询和及时了解各县市、乡的畜牧业各项动态变化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全州很少有单位利用。
3、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畜禽育种中能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品种改良,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产生、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其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畜牧业在21 世纪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将成为知识社会中的重要资源和竞争要素。
参考文献
[ 1] 唐臻钦 两套大规模估计家畜育种的微机软件[ J] 中国奶牛, 1993(3): 30 [2] 谭诗文, 黄贵平计算机在畜牧兽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贵州畜牧兽医, 2001, 25(5): 11-13 [ 3] 邵建成 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J] 黄牛杂志, 1997, 23(3): 56-60 [ 4] 洪嵘, 吴常信, 张勤, 等 动物胴体组成图像分析系统的研制[ J] 中国畜牧杂志, 1996, 32(6): 25-28 [ 5] 王爱国 动物育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J] 世界农业, 2000, 249(1): 38-40 [ 6] 刘继承 畜牧业微机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畜禽生产, 1991(9): 11-13 [ 7] 李继东, 何淼, 徐安龙 信息时代动物学研究及信息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J] 动物学杂志, 2001, 36(2): 54-58 [ 8] 郝柏林, 张淑誉物信息学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10 [ 9] 曹利军, 付尚杰 试论畜牧业信息技术[ J] 黑龙江畜牧科技, 2000(3):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