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模电在电子信息专业中的应用
论模电在电子信息专业中的应用
模电与数电并列成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它的应用比数电更加广泛。下学期要学的非线性电子电路就是以模电为基础的专业课程。
电子信息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有两大点:集成电路,船舶电子。小的一些方向有:通信产业,软件产业,微电子产业,数字家电产业等。而在就业方向的两大点中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而模电这门课就主要讲了模拟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为将来设计电路等方面打下了基础。
模电课中有讲到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根据这些所学的内容再加上自己从其他书籍之类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就可以设计出满足技术要求,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应用电子电路,从而构成功能完善的电子系统
这门课主要讲了放大电路,比如:运算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差分式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这些放大电路可以把原来的信号放大,以便于更好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助听器就是利用这些原理设计成的;还有收音机的末端放大器就是功率放大电路构成;直流放大电路能够放大直流信号或变化很缓慢的信号的电路,测量和控制方面常用到这种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它早期是用在模拟计算机中做加法器、乘法器用的。
现代电子系统中,电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变换和处理,几乎都以放大电路为基础。现代使用最广的是以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为基础的集成放大器。由此可见放大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而模电主要讲的就是放大电路,所以模电这门课在电子信息专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模电课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就是实验课,在实验过程中会体会到更多书本上讲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这门课的使用价值很高,毕业从事电子工作的话模电功底厚实的会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且工资比一般的要高。
第二篇: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中的应用
论影视特效在徐克电影中的应用
摘 要:影视特效在电影的出现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让很多我们想到做不到的,甚至意想不到的镜头呈现在我们面前。徐克在影视特效的应用上,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又锦上添花,融入了中国传统武侠元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影视特效与电影进行结合。本文就影视特效的发展以及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徐克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详细的阐述影视特效在徐克电影中的应用。并就影视特效应用的现状,分析出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中的趋势。
关键词:影视特效;徐克电影;应用与发展
Abstract:After effects in the film appears gave us a great shock, so a lot of us thought impossible, and even an unexpected shot in front of us.Meanwhile Tsui Hark film special effec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technology absorption, and icing on the c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nto the elements in a new way, the movie will be combined with video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pecial effects and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work by Tsui Hark film was analyzed in detail in Tsui Hark film special effects in the movie.And on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effects, video effects analysis of trends in film applications.Key words:After Effects;Tsui Hark Movie;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概述影视特效
1.1 影视特效的萌芽与发展 1.1.1 国外的影视特效
影视特效在电影诞生初期就出现了,梅里爱在1896年拍摄的《贵妇人的失踪》影片中应用的“停机再拍”,是目前世界第一个影视特效。后期特效的出现,是影视特效的一个重大的革命。194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旋风小组”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并在1951年成功在“See It Now”节目上显示,是电脑特效的起源。[1]
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是国外影视特效的发展期。到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特效软件开始在计算机上使用,是国外影视特效发展的繁荣期。1.1.2 国内的影视特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国内东北,北京,上海三大制片厂的成立,随后创建了特效部门,拍摄的《南征北战》(1952),《淮上人家》(1952)等,是国内最早使用较大特效场面的电影。
经过60年代的研发期,70年代文革的停滞期,80年代复兴期,以及90年代的借鉴期,至21世纪初期,国内特效正式进入兴盛期。[2] 1.2 影视特效的概念与分类 1.2.1 影视特效的概念
影视特效,指的是在影视中,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跟幻觉,又被称为特效效果。在影视拍摄的过程中,使用影视特效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搭建虚构的场景,比如经典影片《星球大战》;第二,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例如动作片一招致的场景;第三,解决成本太高的场景,以战争片偏多。影视特效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例如爆炸,也可以是现实不存在的,例如外星人。[3]
1.2.2 影视特效的分类
一般的来说,影视特效可分为两类,传统特效跟CG特效。
传统特效又可分为化妆特效,焰火特效,早期胶片特效等,在CG特效出现之前的所有特效都可以统称为传统特效。
CG特效即通过计算机创作来达到的特效,当传统特效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用到CG特效,CG特效几乎可以实现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CG特效又可以细分为三维特效,合成特效,数字绘景和概念设计特效。影视特效在徐克电影中的应用
徐克是华影影坛中的“极客”,1983年拍摄《新蜀山剑侠》首次使用蓝幕背景,1988年的《铁甲无敌玛利亚》首次引进巨型机器人,1990年的《开心鬼救开心鬼》中首创真人实景与三维动画结合,1992年的《妖兽都市》中首次尝试CG模型拍摄,1997年制作的《小倩》则是香港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片,2001年制作了全数码影像及电影特效片《蜀山传》,2011年导演的《龙门飞甲》则是国内首部3D实景拍摄的电影。徐克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的卡梅隆,他用于挑战极限,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狂。
2.1 传统特效的应用——物理模型的应用
物理模型在传统影视特效中,一直是不可缺少存在的一部分。但是随着CG特效的发展,物理模型似乎已经有种离我们远去的趋势。那物理模型真的没有一点用处了么?答案是否定的。CG特效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细节部分却还是没有物理模型那样的精细。就算是《阿凡达》这样的大片,也还是无法离开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中,常见的是微缩模型,这是按照实际物体的比例进行缩小所制作的模型。
说到影视特效物理模型的应用,不得不提到徐克在1988年的科幻片《铁甲无敌玛利亚》,该片是是国内首次引进巨型机器人的电影。现在回味片中的巨型机器人,不仅身上冒着蒸汽,而且还能走路,发射导弹。在片尾的两个机器人大战中,导弹跟机器人都在空中横飞乱窜,看着别有一番风味。
片中物理模型,从身高上来看,足有十几米那么高,这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因此片中的机器人大小就是现实拍摄中你所看到的机器人大小,要想让一个十几米高的机器人按照需求运动起来,还要发射导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足以看到徐克拍摄这部影片,所花费的时间精力。
(1)
(2)
图2-2 《铁甲无敌玛利亚》物理模型图
2.2 传统与CG特效结合的应用——爆破的应用
不难发觉,在目前的好莱坞大片中,基本上都存在着激动人心的爆破场景。震撼的爆破场面,配上电影院里面震撼的音响效果,让爆破场景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早期电影中,主要采用的都是传统爆破,也就是炸药爆破。在现在的电影中,为了演员的安全以及成本的节约,主要采用CG制作爆破场景,不过还是不乏一些影片为了真实感,依旧在使用传统爆破来进行拍摄。
不得不说,《英雄本色》系列影片是香港电影里面的一部经典,是枪战片里面的经典。因为“新艺城”当时只对动作喜剧感兴趣,因此徐克要拍摄《英雄本色》的期望一再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徐克自己成立了“电影工作室”,成功在在1989年制作了《英雄本色3》,就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虽然整部电影剧情看着没有前面两部那么动人心弦,可毕竟也是徐老怪的电影,里面应用了大量的爆破场景。[4]
影片从汽车爆炸,到沙堆手榴弹爆炸,再到最后的坦克爆炸,从头到尾给你一场视觉爆炸盛宴。细看影片的爆炸场景,不难发觉,这部徐克较早的影片,在应用传统爆破特效的同时,也还是实验性的引进了CG特效。影片在镜头的切换中,将CG特效跟传统特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再加上周润发以及梅艳芳两位演员精湛的演技,给《英雄本色》系列又加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爆破在该电影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首先是冒烟,在爆破的前夕,总是伴随着浓烈的烟。其次是火焰,徐克在该电影中最后的坦克爆炸场景,火焰就是先CG特效进行爆炸那一瞬间的特写,这要是在传统特效中,可能就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然后再切回传统特效的爆炸,以便故事能够继续顺利的进行。最后一点就是爆炸产生的碎片,《英雄本色3》中,我们可以从手榴弹在沙堆爆炸中看到漫天的飞沙,也能看到汽车爆炸漫天的玻璃金属塑料碎片。只有将这三个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真实的展现出爆破场景的震撼场面。
(1)(2)
(3)(4)图2-1 《英雄本色3》爆破特效图
2.3 CG特效的应用 2.3.1 抠像的应用
《倩女幽魂》系列,不得不说是经典中的经典的电影。聂小倩跟宁采臣的爱情形象,也因为这部电影在我们心中落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徐克在电影中采用了全新的特效,来包装这个中国传统的聊斋故事。
在《倩女幽魂》系列电影中,你随时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神魔鬼怪漫天飞舞,而造就这些就是影片的抠像技术。徐克在1983年拍摄的《新蜀山剑侠》,也是国内第一个使用蓝幕抠像的人。
抠像技术,英文名字叫“KEY”。在影视后期中,通过特效软件,吸取画面中的某种颜色作为透明色,从而将背景去除,然后再背后添加自己所需要的画面,使两层画面叠加,最后结合生成一个神奇的艺术效果。
徐克在《倩女幽魂》里面,所用到的抠像特效技术,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扣威亚,当你看到聂小倩对着屏幕向你缓缓飞过来,你一定不知道,在她飞过来的同时,背后却吊着一根细细的钢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威亚。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把人物背后的钢丝一起拍摄进去,因此在后期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抠像来把这细细的钢丝给扣掉。第二部分就是扣人了,在《倩女幽魂1》的最后,宁采臣他们穿越妖魔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时,你可以看到他们身体的一半在鬼界一般在人间。这个就是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先以纯色背景拍摄人物,用的比较多的是蓝幕跟绿幕,然后将人物抠出来,与单独拍摄的空背景融合在一起。
不难发觉,在这部片子中,第二部分的抠像,并不是那么干净,因此在边缘也加上了虚化效果,抠像的遮罩也做得不是那么的自然,看着也非常的生硬。但在这部以情节获胜的影片中,这点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
(2)
图2-3 《倩女幽魂》抠像特效图
2.3.2 3D特效的应用
徐克导演在2010年,也是自己60岁的时候,推陈出新,导演了《龙门飞甲》。这是中国大陆继香港后大中华区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武侠电影。影片成功将武侠电影中你能想到的情节都融合进去,成功将武侠与影视特效结合在了一起。剧中各种武器暗器,加上沙漠中恶劣的黄沙龙卷风,让观众们看的热血沸腾,被称为是一部找回武侠尊严的电影。
影片中两人在龙卷风里面大战,不得不说是该片的一大亮点。3D特效制作的龙卷风,让你都分辨不出来是真是假。3D特效,通俗的说就是3D软件制作的特效,比较常见的有火,水,龙卷风,水墨等等。3D相对于2D的平面特效,看着会更加的真实,同时,3D特效弥补了摄像无法实现的空白,使电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在《龙门飞甲》中,龙卷风镜头绝对是本片中最难制作的镜头。首先,剧烈的龙卷风会卷走地面上的房屋,同时伴随着地面上的黄沙随着龙卷风一起飞起旋转,各种碎片都结合在了一起。其次,龙卷风中,还要结合两位主角的武打大戏,一把铁链连接两个人,随着龙卷风的转动两人在激烈的打斗。
《龙门飞甲》最终有十一家特效公司负责后期,后面加入的两个特效团队来自国内,很有想法,做出来的特效场面也非常出色。[5]单从3D龙卷风武打场面的制作过程来讲,使用的是3D软件,结合粒子插件,进行完成。当龙卷风制作完成后,再加上之前建好的房屋的模型,以及地上的黄沙,通过添加风力,重力,粒子破碎等,然后演员根据所生成的特效,进行绿屏抠像拍摄。最后,让整个画面所需要的所元素都结合在一起,进行不断的微调,修改,才得到我们最终看到了这么惊心动魄的效果。整个过程不得不说是非常的繁琐复杂以及困难重重。
(1)
(2)
图2-4 《龙门飞甲》3D龙卷风特效图
2.3.3 3D建模的应用
2013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国庆节期间上映,登顶除北美以外的海外市场冠军,创造了徐克电影的开画最好成绩。该影片还创造了国庆档零点场票房冠军、国庆档首日票房冠军、国庆档首周票房冠军等多项国庆档票房记录,上映九天后票房便破成功突破4亿,并在最后突破了6亿的票房。刷新了《龙门飞甲》的纪录,成为了徐克导演的票房最高电影。
3D是视觉空间,深度的艺术,而在武侠世界里,体量跟空间恰恰是表现动作的绝佳方式,从《龙门飞甲》到《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的电影的CG特效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3D+特效+武侠,产生了神奇的化学效果。[6]片中最让我们震撼的,是狄仁杰在思考过程中,那一副皇城地图由平面向3D变形的过程以及片尾整个大皇城全景,实拍跟CG特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而3D建模在整部片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D建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制作出具有三维属性的模型。比较常见的3D建模工具有3D MAX,MAYA,C4D等。随着CG特效的迅猛发展,3D建模在后期特效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纵观《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这部片子里面的皇城3D建筑,制作部分大可分为绘制,建模,动画,贴图四大方面。首先,得要手工绘制皇城的整体景象,然后根据绘制的草图,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建设工作。等模型建设完成后,再制作城市从平面到立体的崛起的动画,最后再为这整座城市3D模型贴图。该片皇宫的贴图整体看上去都是木制材料,这主要也是剧情的需要,因此在最后的贴图过程也还是比较方便的,省下了不少的时间。
(1)
(2)图2-5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3D模型图 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中的趋势与展望
3.1 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的趋势
在影视特效出现的早期,影视特效的出现给了人们太多的惊喜。很多曾经幻想的,都开始一一实现,出现在了电影里面。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特效软件的不断出现更新改革,影视特效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影制作的一个环节。但至09年之后,影视特效不仅仅只是一个环节,而是成为驱动电影产业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第一辆马车是编剧,也就是剧本,一部好的剧本是影片成功的很大一部分;第二辆马车是演员,导演,强大的演员阵容,知名的导演,足以大大提高电影本身的吸引力。[7]
各大影视特效公司的出现,也生成了一种新的影视特效模式——集成化模式,就是将各个独立的操作集合到了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电影制作的时间,又能将更加好的特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8] 3.2 对影视特效在电影应用的展望
影视特效的迅猛发展,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速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劣质的作品,但高速的发展,也同样带来了更多的优秀作品。电影的制作,由没有影视特效,到有影视特效,到现在的全特效制作,从传统特效到CG特效,影视特效会在电影制作的地位越来越大。
国外的电影影视特效发展至今,对于现有的影视特效技术已经能够使用的非常自然,因此,国外也在不断的创新,让更多的好的影视特效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不久后的有一天,你在电影院中,依旧会感慨,原来还有这种特效。
对于国内的影视特效,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全国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影视特效培训基地,国内各大院校也纷纷开立了影视特效的相关专业,国产电影的影视特效也会达到国外好莱坞的那般强大。总结
通过“极客”徐克的特效电影,我们在看到了国产电影在不断的尝试中,向国外特效大潮流迈进。在迈进的同时,徐克在自己的电影中,尝试将中国传统的武侠元素,与特效结合在一起,推陈出新,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我们期望徐克导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武侠特效电影惊喜,也期望国产电影中能够有更多像徐克导演这样的敢于创新的人,带动国产电影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琳琳,张晓利.论影视后期特效的运用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53.[2]肖永亮.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J].现代电影技术,2011,04:3-8.[3]王磊.论影视特效处理技术[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02-203.[4]赵卫防.银幕上的动感时空——论徐克电影[J].当代电影,2007,01:45-50.[5]孙晓天.华语电影特效新高峰解读徐克《龙门飞甲》[J].数码设计,2012(1+2):118.[6]孙琳,陈晨.游走在视效的巅峰——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再看徐克的奇幻世界[J].影视制作,2013,11:14-22.[7]中国影视特效的未来——陈奕专访[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02:232-233.[8]沈鹏.浅析影视后期特效的运用与发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3(3):158.
第三篇:数据库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
数据库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
刘皓200805120109 电工一
数据库其实不光对电子专业的学生有用,可以说是进入IT领域的必备课程。
数据库系统不从具体的应用程序出发,而是立足于数据本身的管理,它将所有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进行科学的组织,并借助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它为中介,与各种应用程序或应用系统接口,使之能方便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第四篇:电信专业模电考试大纲.(推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计算题等。
第-章 半导体器件
考核知识点:
本征半导体与PN结的形成、PN结的单向导电、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特殊二极管、晶体三极管。
考核要求:
1、识记: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结、PN结形成等概念。
2、领会: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外特性及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稳压管的稳压原理,二极
管的基本应用电路,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外特性及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以及三个工作区域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利用外加电压判断二极管的二个极和管子的好坏。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一、考核知识点:
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参数(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微变等效电路及其应用.二,考核要求:
1、识记:基本概念和定义:放大、静态工作点、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直流通道和交流通
道、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等概念。
2、领会: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和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的计算以及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关系.3、简单应用:能够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电路的类型,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及稳定
方法。
4、综合应用: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估算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会画微变等效电路,并能正确计算动态参数Au、Ri和R0,正确分析电路的输出波形和产生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原因。多级放大电路组成,级之间耦合方式.第四章 功率放大电路
一、考核知识点:
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概念: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输出功率,转换效率。
2.领会:正确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掌握OCL、OTL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了解
其它类型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简单应用:正确估算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第五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一、考核知识点:
集成运放的结构特点、电路的组成、主要性能指标。
理想运放及其参数、基本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电压比较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想运放的性能指标、虚短路、虚断路等概念。
2、领会:主要指标参数的物理意义。理想运放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特点、理解基本运
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简单应用:掌握比例、加减、积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算关系,并能够运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输出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电路。
第六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考核知识点:
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反馈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分析方法、根据需要正确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一、考核要求:
1.识记:正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开环增益、闭环增益等概念。正弦波振
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判断电路可否振荡的方法和步骤。
2.领会: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的是否引入了反馈以及反馈的性质,如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为交流负反馈,是哪种组态的反馈等? 熟练掌握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的条件,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了解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电容反馈式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理解它们的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3.简单应用:正确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f 在不同反馈组态下的物理意义,并能够
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能够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值条件正确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4.综合应用: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并能够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第八章 直流电源
一、考核知识点: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种不同类型电路的结构及工作特点、性能指标。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领会:能够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估计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3.简单应用:了解滤波电路工作原理,能够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4.综合应用:正确理解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能够估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了解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五篇: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首先要介绍下中心地理论的概念,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地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方便以及减少路费,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而空白区域则是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在均质的情况下,每个小市场会形成一个个圆形,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商业区域,然后相邻两个中心地重叠,充分竞争,彻底瓜分相交部分,形成紧密的六边形服务区。中心地理论遵循市场原则,然而因为每个市场需求不同,所以六边形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经济人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中心地还有等级之分,像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的价格低廉,是人们经常需要的物品,所以经营此类低等级产品的商店相互距离较小,服务范围小,数目较多。而衣帽、电器、家具等价格较高而且不是被频繁需要的,所以经营此类高级商品的店距离较长,服务范围大,数目少。依次产生了一级中心地,二级中心地,三级中心地……这就是六边形市场大小不一的形成原因了。
当然实际的市场当然不可能是均质的,所以市场不是圆形的,一般呈现椭圆状,堆积而成的商业区域也不是正六边形的,而只是一块近似六边形的区域。还有不像理论中描述的,中心地可能会因为实际需求的原因而发生偏移,不在服务范围的正中心。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北京城发展历史悠久,而北京商业网点的长期发展变化就体现了中心地的思想。其中同级商业网点的布局,其服务范围大致呈现为正六边形,说明其满足了中心地理论要求,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还有在荷兰的须德海周围几千平方千米的圩田中,就是按照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建立了居民点和交通网,但它并没有完全按照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是一个居民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是,同级居民点之间的位置大致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分布在较低级别的居民点的中间。
工业区位理论
最早提出工业区位理论的是韦伯,但韦伯过高的估计了运费因子、劳动力因子和集聚因子的作用,而忽视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历史等其他因子的影响。同时,他还假定了一系列的非现实条件,使得他的工业区位理论在面对现实时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在这基础上,有发展出来许多更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但中心思想还是一个,就是工业区应该建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东西部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差异巨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这种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从工业区位论来看,韦伯所提出的运费、劳动力和集聚作用不可忽视。由于东部交通运输业发达,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资源,基础设施完善,工业经济集聚效益高,又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最近,这些都是加速东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之间的差距。反观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劳动力,且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方便,难以吸引国内与国外资本,进而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