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07:3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篇: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王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09初等教育1班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随机应变处理问题的技能;是在原则的基础上,展示的一种灵活美;是管理方法的巧妙而卓越的运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需要不断学习管理理论,总结管理经验,探索管理艺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涉及的面很广,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是人际关系的管理,是为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与“人的管理” 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即领导与激励。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者、管理心理学

一、目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根源

(一)学校制度的“形式化”

俗话说“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章可循,有规可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有力保证。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大部分学校虽然制订了目标清晰,职责分明的各项制度,而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形式主义、纸上谈兵。出了问题,不及时纠正甚至找出种种理由推卸责任。有些学校在制订制度时,生搬硬套,不切实际。墙上一套,墙下一套,制度便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

(二)教师考核的“数字化”

现在的学校管理普通采用量化管理。教师考核管理从早晨的签到到每周的听课节数,学生作业批改次数,差生的辅导记录,教师的备课节次等等。这种考核明显向“数字化”转变,让教师拼命地完成数量,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质量。在对教师成绩考核时还引入了“学科权重系数”,“工作量计算公式”等,以体现工作量化的科学性。而量表中的权重如何确定,能反映教师在教学上的心血吗?没有人能进一步去分析。学生的差异,城乡的差别本身就无法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何况这样的评比结果只能给教师压力,使其心理不平衡。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级性,反而使教师工作越来越消极,一切工作围绕考核分数运转。使本来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转化成机械性运动。

(三)管理者行为的“专权化”

在现行制度下,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而正是这种“管理权力”的集中,使得部分校长不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是通过民主决策来管理学校的一切。不但听不进教师的意见,搞“一言堂”;甚至以势压人,唯我独尊。出现问题,推卸责任;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居功自傲,放弃原则;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教师。完全缺乏管理者所具有的“一碗水端平”领导观;关心教师疾苦的群众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苦乐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工作观;领导者之间平等决策的民主观;虚心好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领导能力的进取观。而是独断专行,我行我素。

(四)追求学生素质的“片面化”

借故于上级考核机制,绝大部分学校管理者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去抓好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继续以语、数等基本学科的成绩来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让教师每天为分数打转。学生更是成了考试的机器,每天有做不完的练习,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种种带给教师的只有疲惫、埋怨、愤怒。教师无法在实际工作中享受工作的快乐,更多的是如何来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教师的潜力发挥不出,挖掘学生的潜力也就可想而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更是一句空话。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们感觉到当教师的光荣,做教师的快乐;让学生真正从学校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其创造性自由发挥。

二、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来解决学校管理中的问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对有思维、有灵性的人的管理。学校要实现教育目标,只有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肯定教师的工作业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共同管理学校的主体。

(一)管理要充分体现人性化

作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既要善于了解教师的需求,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觉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调动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坚持以人为本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一是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二是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2.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

教师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环境的非限制性。家访、学习提高、搜集资料等都无法在办公室完成。所以现在的教师坐班制、签名制,犹如给教师套上了”紧箍咒”。不仅不利于教师身心舒畅,放开手脚工作,更无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当然建立制度,工作规则是必要的,但要严慈有度,要合情合理,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要能使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

3.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

不管学历高低,地位高低,年龄老幼,性格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在评价时,要避免绝对评价,更不能为牺牲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注意保持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即要看结果,更要重过程,及时肯定教师在过程中点滴成绩,促使工作落到实处,满足教师心理的需要,坚决杜绝人情管理。

4.加强沟通,树立新的服务理念,营造一种舒畅的工作环境

教育就是服务。管理者应时刻为教师服务,做到每天服务于教师,时刻关心教师工作、生活,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正确处理学校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经常深入教师、关心教师,充分体现教师当家作主的地位,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始终保持一种服务意识,宽广的胸怀。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给教师当助手,为教师解难题,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消除官本位思想,俯下身来与教师和谐相处,营造一个严肃活泼、民主平等的管理气氛。

(二)学会运用激励艺术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受着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要素,主要有人的需要、动机、主观上的行为目标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客观环境因素,包括政策与管理的好坏、规章与考核评估方法是否合理、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好坏等。影响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内外因素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激励就是研究与开发这些因素,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

从激励理论出发,学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机为核心,从满足教职工的不同需要出发,设立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与修正,即通过管理,给教职工以动力、吸引力、压力,这样学校的管理才富有成效。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加强这种艺术修养,在对人的管理中,充分运用动机激发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校长应掌握激励的一些方法。激励的方法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根据激励具体情况,不同要求,可采取不同的方法。

1.角色激励

角色激励又称责任激励。同样是人,因为对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不同,所以各人为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就有所不同。因此,其行为和思考方式也就各不相同。角色激励是要让被激励者换一种“应有”的想法。人是活的因素,学校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由人参加去做的。人是有思想的,思想上的“灰尘”和 “疙瘩”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中重视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教职工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榜样激励

古人云:“学者必有师”,就是说,学习必须得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管学习什么,过程大致相同,经历从模仿到内化、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为什么说榜样力量无穷呢? 因为人是有盲点的动物。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要依赖 “镜子”,衡量、判断自身的“长短”需要“尺子”。别人如果在某方面的表现比自己强,就会有一种“见贤思齐”的动机。在学校管理中,树榜样是为了使人见贤思齐,是要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提倡的方向上来。因为榜样具有代表性,通过榜样可以激励一般,可以启迪大家的思路,鼓励大家积极上进。坚持榜样激励,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氛围激励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一所学校良好风气的重要体现,更是教师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激励因素。由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不但希望受到学生、同事一级学校领导的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更迫切地希望有适合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氛围,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实行氛围激励,一方面就要求学校必须树正气、刹歪风,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出团结、互助、和

谐、温馨的氛围。另一方面,以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去满足教师的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施展才能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满足他们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

4.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通过关心人民群众的痛痒,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起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在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工作需要情感激励,如对人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关心、赞许、鼓励,就会产生坚持下去的激情;对犯错误者关心爱护就会使其增强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等。

学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具体做法是:深入群众,及时捕捉教职工思考和议论的热点,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每一个人在学校工作中都能发挥特长,有用武之地;满足教职工成才的需要,关心他们的业务进步,激励教职工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及接受继续教育;尊重教职工的成绩,及时推广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让他们的成绩得到同行与上级的承认;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关心教职工的权利,在评职称、评工资、评先进等方面要增加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开;尊重教职工,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管理,民主决策,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搞好教职工的福利,为教师多办实事,对困难者要及时帮助解决。

5.期望激励

期望激励是指领导对下属报以期望的态度,相信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取得进步并成功,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下属,从而达到调动下属积极性的目的。其功能在于改善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它可以化敌对为友善,化冷淡为热情,化畏惧为和平,化疏远为亲近。学校管理中,领导者与教职工的关系融洽协调,必然会带来教职工的认识过程的积极化,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论

现代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都是需要激励的,离开了激励,人就会失去追求为实现目标的动力,就会停止不前。西方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提出了人的需要理论,指出人有生理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等等。提出懂得人的多种需要,目的在于通过满足人的需要而形成对人的最优化的组织管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不仅管理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管理,而且能自己管理自己。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和能动,现代管理学十分重视激励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人的需要,进而激发人去实现这种需要的欲望,使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奋斗与前进。

总的来说,学校管理必须体现“人性化”。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从点滴入手抓实工作,从细节着手关爱教师,尊重教师,给教师思想上解放,生活上关心,精神上的鼓励;全面和细致地考虑到教师的方方面面;结合教师的特长、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各项,理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管理真正见实效。学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达到激励教职工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篇: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然而领导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顺势而变,需要不断创新。领导艺术应该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企业的朝气、活力,甚至生死存亡都和领导层是否得力密切相关。对于一个亏损企业,领导班子的更换往往会使企业起死回生。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企业;领导;员工激励;思想政治

1.管理心理学

1.1 管理心理学简介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以组织中以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 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1.2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

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2.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

管理心理学是指对组织内人的行为和态度所进行的系统研究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帮助我们解释控制人的行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及员工。企业的创建、壮大、发展和团队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拥有一个好的团队,企业才能从中得到发展的动力。而一个好的团队更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领导心理和行为、工作动机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管理心理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1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怎样运用于企业中

2.1.1、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重视员工、了解员工的需要,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个员工自己的需要,把企业的利益与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人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邓小平同志说过:只讲革命不讲物质,那是唯心主义!

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因为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它可以影响其个人态度。马克思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而做事,就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应当录取不仅有能力,经验和工作动力,而且要与组织相一致的价值观的求职者。

(1)薪酬激励传统的人力资源认为薪酬是用来满足员工较低层次需要的,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论及只有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传统认知上的低层次需要,薪酬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

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薪酬的内涵己经发生了变化,它不仅能够用来满足人们低层次的需要,而且薪酬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人所拥有的身份地位及成就的标志,高薪意味着事业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将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激发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从这一深层次的意义上讲,薪酬也就成为知识型员工满足自己高层次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薪酬激励能够充分的带动员工的积极性。

(2)由于知识型员工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企业应意识到单纯的薪酬难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而应该考虑更为丰富的报酬激励方式,如机会、职权、信息分享、股票期权和荣誉等,尤其是股票期权被认为是最具有激励作用的长期激励方式。

(3)股票期权奖励是指公司授予其员工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持有者可以获得股票市价和规定价格即行权价之间的价差,是一种基于经营结果的奖励形式。股票期权包括经理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等,通过股票期权,企业所有者可以利用一种长期潜在收益激励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股票期权可以使企业不必向知识型员工支付高薪,知识型员工可以通过行权获得收益,由于知识型员工的薪水大多很高,需缴纳很高的税,而以期权支付薪水,知识型员工就可以享受减税的好处。

股票期权是一种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股票期权使企业的发展与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息息相关,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4)工作及发展激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良好的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等,只能使员工的不满意感消除,但只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才能产生激励作用。对员工来说,保健因素是其基本需要,但是工作、成就、成长等面的需要更重要,也就是说,只有靠激励因素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根据员工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工作激励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从工作本身人手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企业应该为他们安排恰当的工作,并尽可能地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同时要授予他们与其职责相适宜的决策权和行动权,并及时对他们的工作效果进行反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这样,他们在工作时会乐在其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得完美出色。同时,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和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需要,总是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希望获得有关其工作绩效的迅速且具体的反馈。

(5)其次,培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员工对高层次的需要比较迫切,在工作中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很强,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满足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知识型员工在自我充实的同时,很容易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6)最后,还应该满足知识型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等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的目标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人的生存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对人和人关系的需要和工作成就的需要就越强烈。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为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发展作为内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很少有哪种需要会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价值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员工十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有着发挥自己的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企业如不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就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甚至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外流。

2.1.2、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作用

人群关系学派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可以增强归属感,使企业领导的意图便于贯彻执行,对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有利。因此沟通这一点对于管理者与员工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积极倾听,克制情绪等方法来提高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家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是为了更好的部属贡献出自己的才智,汇集各方面的知识、意见、经验与决策技能,使公司的决策品质能获得改善。

(1)允许员工参加群体决策,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增强员工的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满足他们被尊重和信任的需要,产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可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有了发言权,进一步增强自豪、自信、自强、自制的能力。企业员工参与决策的人数越多、次数越多,对群体的认同感就越强,因而越有利于群体作出正确的决策。

(2)对企业员工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知识型员工在自我充实的同时,很容易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3)另外,企业要通过赢得人心来满足员工的社会交往需要。马斯洛认为,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这类需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中,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比如,可以建立职工之家,组织旅游或娱乐活动等来增加团队的友谊和凝聚力。同时,关心员工生活和疾苦,不仅要关心员工本人,还要关心员工家庭和亲人。员工的生老病死、红白喜事企业都要有所表示,营造亲情管理的氛围,给员工以“家”的温暖。其次是制定并宣传企业奋斗目标和长远发展愿景,鼓舞员工士气。管理者必须告诉员工,他们正在追求什么和正在干什么,公司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是激励人心的,共同的愿景会使企业上下团结起来,使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战胜困难,创造辉煌。

2.1.3、提高员工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气氛,让员工加强讨论、勤于学习和思考,让员工了解企业,有助于员工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活动。

2.1.4、能有效化解投诉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示出一定的态度或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属于情感过程,也可称为情绪过程。当人们发生了某种欲望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心理学上称为动机。了解和掌握人的情感和动机的发生,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能有效地 “ 冷却 ” 愤怒者的情绪。

(1)所以首先管理者对人格差异最大的理解的价值也许在于挑选员工。如果注意给不同的人格的人匹配与其相适的工作,你就可能得到表现更出色的员工。更少的减少了投诉的机会。

(2)同时理解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大大提高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3)注重与人的沟通,注重处理谈判技巧,努力达到双赢的效果。考虑应变措施。发生矛盾和冲突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够及时控制,保持谈话能够继续下去。谈话中要端正态度,先要平等相待,要注意交心。要控制情绪。最后谈话要讲究艺术,不同内容的谈话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为缓解员工与顾客的矛盾,不妨可以开展各种载体活动,在为顾客提供方便、优质服务问题上,改进方法。又如部门间或部门内由于工作上的不协调也会影响顾客的心理和对企业的形象,及时主动做好工作,协调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关系,对工作的正常运转、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安全感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发扬民主,会上能协调好的就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组织职能部门人员深入一线利用晨会、座谈会等方式做好协调,另外,组织部门负责员工、骨干外出学习,每年组织企业员工旅游,开阔视野,增强部门之间、同志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等等。

2.1.5、提高员工思想觉悟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组织实现目标、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

(1)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社会企业群体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花大力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从而能够准确地测、正确的引导和严格地控制员工的行为,使管理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2)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渗透到业务中去,在充分发挥对企业业务工作的引导、保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工作条件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来模糊分散的群体心理变为明确系统的群体一致观念,人人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而努力。

(3)个别谈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个别思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获取思想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需要与人谈话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把“话”谈好。有的人很会“谈话”,一谈常能迎刃而解;有的人却不会“谈话”,一谈反而变复杂。因此,要做好谈心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把握好管理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3.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通过对管理心理学效用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分析,对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时目标一致的管理心理学效用、群体决策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个体谈话的管理心理学效用、职工生活方式管理心理学效用、协调关系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以及加强管理心理学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进行探索。因此管理心理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无处不在,意义重大。

4.参考文献

1.《管理心理学》

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2.《管理精英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润宇

3.《领导艺术与管理心理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MBA教材 4.《读心理,会管理》 胡国栋

5.《管理心理学》

卢盛忠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美国)彼得·德鲁克

7.《做最好的执行者》

吴甘霖,邓小兰 著

8.http://wenku.baidu.com/view/c6ad44283169a4517723a3f3.html 9.13.http://wenku.baidu.com/view/c9edd064f5335a8102d220c1.html

14.http://wenku.baidu.com/view/c6ad44283169a4517723a3f3.html 15.http://wenku.baidu.com/view/3432d8db7f1922791688e829.html? 16.http://wenwen.soso.com/z/q198184440.htm 17.http://wenku.baidu.com/view/023d57f6f61fb7360b4c65f8.html?from=rec&pos=2&weight=5&lastweight=5&count=5 18http://info.psychcn.com//psylife//201104/2949951986.shtml 19.http://wenku.baidu.com/view/37adbe1dfad6195f312ba658.html?from=rec&pos=0&weight=13&lastweight=5&count=4 20.http://info.psychcn.com//psylife//201105/3049953574.shtml 21.http://zhuanti.psychcn.com/zhuanti_text/11/06/28/1156324e0950f124a73.shtml

第三篇: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然而领导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顺势而变,需要不断创新。领导艺术应该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企业的朝气、活力,甚至生死存亡都和领导层是否得力密切相关。对于一个亏损企业,领导班子的更换往往会使企业起死回生。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以组织中以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 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怎样运用于企业中

管理心理学是指对组织内人的行为和态度所进行的系统研究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帮助我们解释控制人的行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及员工。企业的创建、壮大、发展和团队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拥有一个好的团队,企业才能从中得到发展的动力。而一个好的团队更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领导心理和行为、工作动机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管理心理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作用

1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重视员工、了解员工的需要,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个员工自己的需要,把企业的利益与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人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因为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它可以影响其个人态度。马克思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而做事,就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应当录取不仅有能力,经验和工作动力,而且要与组织相一致的价值观的求职者。

(1)薪酬激励传统的人力资源认为薪酬是用来满足员工较低层次需要的,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论及只有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传统认知上的低层次需要,薪酬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

(2)工作及发展激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良好的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等,只能使员工的不满意感消除,但只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才能产生激励作用。对员工来说,保健因素是其基本需要,但是工作、成就、成长等面的需要更重要,也就是说,只有靠激励因素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3)其次,培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员工对高层次的需要比较迫切,在工作中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很强,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满足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最后,还应该满足知识型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生存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对人和人关系的需要和工作成就的需要就越强烈。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为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发展作为内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很少有哪种需要会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价值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员工十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有着发挥自己的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企业如不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就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甚至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外流。

2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作用

人群关系学派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可以增强归属感,使企业领导的意图便于贯彻执行,对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有利。因此沟通这一点对于管理者与员工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积极倾听,克制情绪等方法来提高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家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是为了更好的部属贡献出自己的才智,汇集各方面的知识、意见、经验与决策技能,使公司的决策品质能获得改善。

(1)允许员工参加群体决策,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增强员工的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满足他们被尊重和信任的需要,产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可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2)对企业员工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

(3)另外,企业要通过赢得人心来满足员工的社会交往需要。比如,可以建立职工之家,组织旅游或娱乐活动等来增加团队的友谊和凝聚力。同时,关心员工生活和疾苦,不仅要关心员工本人,还要关心员工家庭和亲人。员工的生老病死、红白喜事企业都要有所表示,营造亲情管理的氛围,给员工以“家”的温暖。其次是制定并宣传企业奋斗目标和长远发展愿景,鼓舞员工士气。管理者必须告诉员工,他们正在追求什么和正在干什么,公司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是激励人心的,共同的愿景会使企业上下团结起来,使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战胜困难,创造辉煌。

3提高员工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气氛,让员工加强讨论、勤于学习和思考,让员工了解企业,有助于员工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活动。

4提高员工思想觉悟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组织实现目标、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社会企业群体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花大力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从而能够准确地测、正确的引导和严格地控制员工的行为,使管理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通过对管理心理学效用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分析,对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时目标一致的管理心理学效用、群体决策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个体谈话的管理心理学效用、职工生活方式管理心理学效用、协调关系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以及加强管理心理学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进行探索。因此管理心理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无处不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管理精英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润宇

2.《读心理,会管理》 胡国栋

3.《管理心理学》

卢盛忠

管理心理学调研报告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怎样运用于企业中

3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作用

4总结

国贸12丙

傅程杰

1290510312

第四篇: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浅议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摘 要】管理心理学最早起源于西方,发展于20世纪,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导组织管理方向的发展,同时帮助组织分析员工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其在组织人力资源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从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着手,再明确了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的重要联系之后,浅议了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激励、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几点应用。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系,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美国著名学者罗宾斯对管理心理学作了如下定义,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的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一般来说,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事方面的任务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管人,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人是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它是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如何把人管好,真正发挥人的最大潜能,显示人的最大价值,为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和战略优势,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也显得举足轻重。管理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益,同时还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有效化,同时人力资源的反馈也可以为管理心理学做实践的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密不可分。

三、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密切,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一)管理心理学在员工招聘方面的应用。

1.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模型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是可以将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胜任特征模型更注重员工深层次的特征,例如员工的人格特质、动机需要等。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找到更适合岗位的员工,特别是在挑选复杂岗位或高级岗位应聘者时。它更全面的反映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更有效的预测了应聘者的工作水平。

2.个性与招聘职位。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性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不同的个性针对组织不同的招聘职位,也是组织职位筛选的重要考虑因素。

3.招聘常用方法:

(1)面试:面试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采取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聘者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求职者动机等的人员选拔方法。面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招聘人员和应聘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彼此。但面试也存在一些偏差,例如首因效应、对比效应等。招聘人员在面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尽量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价应聘者。

(2)笔试:笔试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了解的一种方法。笔试操作简单,运行高效。通过笔试招聘人员可以对应聘者的专业素质水平有所了解,而且笔试成绩可以更公平公正的反映应聘者的理论知识能力。但笔试可能出现试题偏差,不能较全面的反映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所以试题的选择要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3)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由测量专业人士开发,通过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

个体的行为代表,从而对被试的人文特征进行评价的客观技术。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包括对应聘者智力的测验,职业能力的测验,人格特征的测验,它是员工招聘选拔的重要工具。但作为招聘人员应慎重应用心理测验,不能过度夸大心理测验的结果,也应该尊重个人隐私,及时修订补充心理测验内容,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特点和其局限性。

(4)评价中心:评价中心是指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以团队作业的形式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客观地评价个体能力的方法。评价中心最先起源于德国,主要用于评价应聘高级管理人员,是目前测试准确性最高的一种方法,它总是在动态的环境中对应聘者进行考核,它加强了招聘人员和应聘者的互动性,也调动了应聘者的积极性。不过在运用管理游戏评价模式时要注意选用专业的招聘人员并注意环境规避。

(二)管理心理学在员工激励方面的应用。

1.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和培养人的动机,使人为了满足需要而积极行动,朝着目标前进的心里过程。激励可以挖掘出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保持组织良好的绩效。激励还可以为组织吸引更多的人才,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保证组织人员的稳定性。

2.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将人的需要由高到低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有的放矢,更好的发挥激励的作用。但要注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已满足时,公司对其激励的成效就会减弱,所以这时应及时调整激励手段,着眼于员工更高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热情。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促使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不满意的因素就是保健因素。良好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而真正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激励因素。

所以,管理者要想激励员工,使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就应该重视员工的心理成长,采取丰富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来积极促进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与进取心,已达到组织个人的双赢。

(3)ERG理论:ERG理论是由美国大学教授阿尔德佛提出,他把人的需求归为生存需要(E),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该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既可以是在满足了较低层次以后再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也可以是在追求更高层次需要未果时,退而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ERG理论运用起来更加灵活,它可以满足人们同时追求多个层次需求的要求。对于存在有多文化背景的组织来说,ERG理论更适合于组织对员工的动态管理。

(4)三重需要理论:三重需要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的,他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有权力需要的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喜欢支配领导别人;有亲和需求的人往往向往和谐的人际关系,喜欢合作而非竞争。组织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应注意针对员工不同的需要合理安排工作,积极采取满足员工不同需要的激励措施,培养更适合组织的人才。

(5)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提出的,它是指个体不仅注重自己的绝对报酬数量,更重视自己的投入与所得相比较的结果。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应建立按劳分配的报酬体系,保证同工同酬,效率优先。除了在物质上保证员工分配的合理公平外,还应关注员工的精神报酬,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尽量创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

(6)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这种理论认为奖励对于员工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员工对于他们获得经历的可能性的判断。因此,作为管理者而言,应该明确员工重视和关心的报酬和奖励是什么,设置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并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让奖励更加多样化,合理化。

(7)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提出,该理论认为设置达到目标是一种强

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的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目标使员工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工作,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对于管理者而言,组织在管理中要明确目标并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在设置某些工作目标问题时可以适当征求员工的意见,以提高工作绩效,使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3.激励的方法。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绩效激励、奖金激励、福利激励、股权激励。绩效激励是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它可以让员工的报酬与其绩效直接挂钩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的生产力水平。奖金激励可以有多种形式,这种灵活的奖金激励方式可以使员工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既体现了员工的价值,也为组织创造出更多的利润。福利激励即五险一金、带薪休假,法定假日休息、定期旅游等。股权激励是指组织鼓励有一定资质的员工持有组织的股票期权,这样不仅让员工的工作行为更加贴近组织的工作目标,也促使员工深刻的体会到组织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主要包括工作激励、参与激励、晋升激励、情感激励。工作激励有很多方法,其中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很重要,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员工了解工作的重心,明确工作的方向,增加工作的信心。同时工作激励还包括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挑战性有吸引力的工作,这些都可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激励就是重视与员工的沟通,给员工说话的机会,充分考虑员工对组织管理和发展提出的建议,它在提高员工工作士气的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晋升激励就是为员工提供职位或职称晋升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晋升激励可以改变员工的薪酬水平及工作环境,这样可以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增加员工的荣誉感,更大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情感激励是指组织要从心理上真正的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主人翁的地位。当员工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组织应积极给予帮助和关怀。情感激励不仅增强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也增强了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它在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心情的同时,也为组织创造了更高的工作效率。

(三)管理心理学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应用。

1.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个人共同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实现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组织培养合适的人才,在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个性与职业匹配。个性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已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组织应根据不通气质类型的员工来分配不同的工作,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合理搭配,运用适当,将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不仅包含个人能力,还包含社会能力。它不单单是指员工个人身体素质或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也涉及到员工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等。员工的能力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组织在对员工进行职位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能力素质,扬长避短。性格决定名运,性格也同样深刻影响着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首先考虑员工性格因素。每个员工具有不同的性格类型,组织必须对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员工进行合理分配,只有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组织和个人能共同发展,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雪阳管理心理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国海李艳华吴清兰管理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第五篇:论ERP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论ERP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分析传统采购系统采购三大弊端,分析了ERP在现代采购管理中的优势所在。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如何发现采购管理环节中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并通过系统运行为采购管理带来持续改进的效果。针对传统采购模式在采购管理中的弊端,探讨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对物资采购流程再造,从职能设置、信息共享、采购控制等方面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方法。采购管理与ERP集成的一体化思想 ERP系统面向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条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它将企业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对企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和集成。现代企业成功的采购管理越来越离不开田ERP的成功实施.ERP已经成为现代化采购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基于田ERP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本文对ERP下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提炼出ERP下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 ERP 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供应链 采购管理

前 言

20世纪60年代,企业开始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从MRP到ERP,逐步实现了对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等业务的管理,使内部业务流程和处理实现了自动化,为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现代企业成功的采购管理,越来越离不开ERP系统的成功实施,ERP已经成为现代化采购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经济发达国家,ERP的应用几乎已涉及到所有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零售业、通信业、高科技产业等。ERP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而是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配送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者,即整个供应链的管理。

我国在流通领域中的ERP管理尚很欠缺,为数不多的一些ERP管理也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的企业内部,这就限制了企业,特别是流通环节上的企业更好地利用全行业中的资源来实现优化经营和管理。

第一章 传统采购三大弊端

在谈如何通过ERP系统实施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之前,先看一下传统模式中采购管理的特点和有哪些缺点: 1.1物料采购与物料管理为一体

目前决大多数企业行使采购管理的职能部门为供应部(科),也有企业将销售职能与采购职能并在一起,称为供销科。在这种模式下,其管理流程是:

需求部门提出采购要求--指定采购计划/定单--询价/处理报价--下发运通知--检验入库--通知财务付款。

上述是一个完整的采购业务流程,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流程如询价/报价在很多企业中不是每次都进行的,该流程主要缺点是: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由一个职能部门来完成,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同时在这种模式下,供应部(科)担负着维系生产用原材料供给的重任,为保证原材料的正常供应,必然会加大采购量, 尤其是在原料涨价时,这样容易带来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增加大量的应付帐款。1.2业务信息共享程度弱

由于大部分的采购操作和与供应商的谈判是通过电话来完成,没有必要的文字记录,采购信息和供应商信息基本上由每个业务人员自己掌握,信息没有共享。其带来的影响是:业务的可追溯性弱,一旦出了问题,难以调查;同时采购任务的执行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人员的岗位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大; 1.3采购控制通常是事后控制

其实不仅是采购环节,许多企业对大部分业务环节基本上都是事后控制,无法在事前进行监控。虽然我们承认事后控制也能带来一定的效果,但是事前控制毕竟能够为企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如果一个企业横跨多个区域,其事前控制的意义将更为明显。

第二章 ERP系统的实施为采购管理带来持续改进的效果

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如何发现采购管理环节中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并通过系统运行为采购管理带来持续改进的效果呢? 2.1以职责为核心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其贯穿的管理思路是基于部门的管理,其层次首先是部门,其然后是部门对应的工作范围,如我们在企业组织机构图中能够找到供应部(科),之后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供应部负责的具体工作。而在ERP系统中,尤其是国外大型ERP系统,每 名员工首先是对应各个职责,这些职责既可以是系统预先设定的,也可以灵活进行定义。如下表的采购流程在ERP系统中将包含如下职责:

上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系统将部分工作从采购模块中全部或部分剥离出来,如提出采购请求、检验入库、通知财务付款、供应商管理这几个工作等。系统的这种设计方法是将所要完成的工作分解成相关的职责,并对应到模块中,在ERP实施中,最好将属于一个模块的职责进行组合成一个工作组或业务部门,这样做的益处在于:

企业将同一类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体现集中管理的思想。如某企业在实施中通过职责分析,发现同一个采购定单职责由多个业务部门所拥有,在咨询顾问的建议下,将其收归为一个部门,减少了大量采购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还减少了许多协调工作,因为企业的跨部门协调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减少了这些工作,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将属于库存的职责从原有的职能部门分离出去,有利于加强业务监督,因为从库存管理角度讲,希望存货的资金占用最少,存货的数量越少管理也越容易,而采购部门希望存货的数量“多”些以保证生产要求,这样的一对矛盾使得库存管理部门尽可能的结合生产消耗来制定相关的库存补充计划,包括最大-最小计划、物料调配计划等,而采购部门通过对存货的定期检查来避免缺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其存货必然会调整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物流管理和资金流管理分离,即将通知财务付款职能放到财务部门,体现资金流随物流而动的管理思路,避免了对供应商付款中的很多人为因素,同时对盲目采购也起了相当的限制作用,因为付款的权利不在物流部门。

2.2基础信息高度共享

虽然许多企业在实施ERP时都将减少日常工作量作为成功标准之一,但在使用ERP系统后,有些岗位的工作量是会增加的,尤其是提供基础信息的岗位。具体到采购管理中,采购员、询价/报价管理员的工作会增加,因为以往这些工作都是通过电话来完成,而ERP系统要求所有的采购单据都要在系统中进行记录,这样做对采购管理会带来如下变革:

1、业务的可追溯性强 ERP系统可随时查询任何时候与任何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并可以查出该笔业务进行的状态,包括库存接收的数量、采购退货的数量、发票数量等;

2、减少业务操作中的人为因素

对供应商的管理在采购管理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存在大量人为因素。使用ERP系统后,系统将按照设定的指标对供应商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供应商供货质量分析、数量分析等,并从中总结规律制定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如设定相应的配额和询价优先级等。这样将业务人员的调动对工作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新来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方便的查询某一类供应商的名单、联系方式、历史供货记录,并按照设定的供应策略进行采购业务。2.3控制体系完备

“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这一管理理念在ERP系统中的具体运用,是ERP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最明显的区别:

1、流程有序

在ERP系统中可以设定哪些物料必须经过采购申请,哪些物料必须首先制定总的采购计划等来对采购工作流程进行控制,来细化采购部门的日常管理,加大管理幅度;

2、审批严格

虽然在传统模式下,我们也强调采购管理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跨地区的公司要这点非常难。通过ERP系统建立采购单据的审批控制流程,可以控制不同职责的员工可以采购哪种物料,其采购金额上限是多少,超过一定的金额必需经主管领导审批,否则ERP系统中将无法继续处理该单据,包括接收相应的货物、进行付款等。如果一个公司采取集中财务模式,那么配合采购流程的控制,其效果将更明显;

3、监督有方

在采购业务处理过程中,监督人员(不仅指采购部门领导)若通过查询发现业务处理有问题,则可以终止或暂停业务处理,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如若发现某定单属于重复定单,可以将其暂停,查明原因,或取消该定单;

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ERP系统还可以随时运行需要的报表,来反映某一时期采购业务的执行情况,包括趋势分析等,为下一阶段工作改善提供及时的信息;

ERP系统实施对采购管理的改善不仅局限于上述3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为业务人员带来了一种体验,让业务人员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变和优化业务流程的。第三章 采购管理与ERP集成的一体化思想

ERP系统面向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条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它将企业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对企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和集成。

3.1在企业内部的集成方面

在企业内部,ERP系统将整个企业的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有机地集成一个整体。而采购管理作为企业内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源头,实现基于ERP的采购管理系统的集成对于整个企业ERP系统集成具有重要意义。ERP系统重视对入们已习惯的原有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改造和设计,改造范围越广,新系统的潜能越能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的收益也应越大。在采购管理中不断追求高效的流程,先进的软件系统与业务流程结合在——起考虑,不断优化、磨合。这种在企业内部进行的ERP的有效集成,将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ERP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资源的管理,计划、运用都是以数据的形式体现的。确保采购管理中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在管理活动中以数据说话,以合乎事实的数据为决策依据,这才能实现ERP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有效集成。3.2在企业外部供应链上的集成方面

ERP与供应链系统的有效集成,是企业从整个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出发,整合、优化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材料供应商等各种资源,这样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重组,大大捉高了企业采购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运转效率,消除了众多的中间冗余的环节。从而减少流通成本。并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这种ERP与供应链系统的有效集成把企业与供应商良好地连接宋,并通过信息网络融为一体,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的效率,给企业带来了显着的利益。企业采购管理中实现ERP的有效集成,消除了采购的许多冗余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一方面采购管理通过ERP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有效集成,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有机集成提高采购管理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通过ERP系统在企业外部供应链上的有效集成,达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优化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总之,通过ERP系统在企业内外两方面的集成,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的应用效率,集中体现了采购管理与ERP集成的一体化思想。

第四章 ERP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作 企业的采购工作相当重要并且也非常繁杂,相当多的企业采购从中央到地方经常因采购工作中的一些琐事而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对采购工作的主要控制要素:物料供应的数量、价格以及供应时间反而只是勉强应付,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研究采购市场与开发供应商,更谈不上建立企业的稳固、高效和低成本的供应链条。ERP的出现为采购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提供了管理和技术并举的解决方案。应该说在诸多业务部门的ERP推广与应用中,采购部门是见效最快的部门之一。企业在实施基于ERP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根据一定的业务顺序进行:

1、建立供应商资源

运行ERP下的采购管理系统时首先是建立供应商档案,同时对首选、次选等供应商加以分类,并建立供应商的供应货物明细(品种、价格、供应期、运输方式等),资料必须进行最终确认才有效。系统在执行采购订单下达时,要读入相应的供应商资料,并且初始化供应商的有关账务资料。初始化完成之后才能处理采购业务。供应商资料是采购子系统的基本资料。

2、生成采购申请

根据ERP的物料需求计划生成的采购申请,同时综合考虑物料的订货批量、采购提前期、库存量、运输方式以及计划外的物料申请,进行系统自动物料合并,也可以人工干预和修改。另外,有些原材料的采购提前期很长(有的进口件要半年以上的采购周期),因此有可能超过主生产计划制定周期。这类采购的采购计划应经过销售、财务与计划等部门的综合讨论与评估来确定所需的数量和时间,然后制定物料的中期或长期采购申请。

3、确定优选供应商

该过程是落实采购供应商。采购业务人员根据系统中的供应商资源,综合考查有关供货价格、交货数量、交货期、质量要求与技术要求,进行供应商选优评价,落实每种物料的优选供应商。对新开发的供应商资源还要进行供应商的认证过程,经过相应的评审并合格后才能作为许可采购的供应商。

4、生成用款计划

生成采购计划后,系统自动生成用款计划,并根据询价结果进行维护。由财务对用款计划进行确认之后反馈意见给采购部。

5、下达订单

根据订货批量、采购提前期、库存量、运输方式、用款计划以及计划外的物料申请进行物料合并,生成采购订单。并经过确认后即可进行订单输出,最后下达给供应商。也可 以网上发布订单。对于临时追加的采购任务,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协商直接下达采购订单。

6、采购订单跟催

采购业务人员对下达的采购订单按计划进行跟踪,系统可以设置跟踪的时间周期,形成订单跟催计划。在跟催过程中,要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及质量情况,并及时对供应商给予支持。

7、货物验收

由采购业务员对供应商所供货物按订单与进行验收,并录人收货单。也可以根据系统集成的特点与企业的实际流程直接由货物管理员对货物按订单验收,并对不按计划交货的供应商进行管理控制(拖期、提前)。

8、结账与费用核算D结账付款工作

应由采购部门配合财务部门来完成,并根据物料的采购结算单据和对采购各种费用的分摊。计算出物料的采购成本。

9、采购订单结清

在采购订单交货、收货、入库、付款和考核后,要及时结清采购订单。系统可提供自动结清功能,可选择交货、收货、入库、付款、考核等结清方式。一般系统按付款结清的方式处理。也可以进行强制结清。

10、系统基础数据维护

采购子系统的基本数据有采购员资料、供应商资料、采购提前期以及业务流程设置。对这些数据应及时加以维护。

11、采购子系统运作带来的效益

采购子系统的实施可以给企业采购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显着的变化与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采购工作效率。例如。催促已下订单的时间可以从实施前占总时间的50%,下降到12%。日常查询库存的时间也可以大大减少等。

(2)流程变革带来的效益。例如:通过采购订单,可以直接完成验收货物、发票录入等工作,并且简化了所有数据的查询。这些都会带来流程效益。

(3)较少文件流转。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4)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有统计表明,实施ERP后,采购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分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业务人员研究工作来寻求降低成本的时间从28%增加到36%,而总的采购成本可以下降5%。这就说明实施ERP系统会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素质。(5)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采购业务的规范性将得到加强。采购部门管理人员将有更多的时间抓业务培训、供应商开发等基础管理工作。

第五章 ERP在采购管理中的优势

ERP系统运行后,ERP项目并没有结束,相反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管理持续改善的开端:对采购管理而言,ERP系统运行后,企业人员职责明确,便于考核和管理; 为电子商务、SCM、CRM等相关系统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如采购等)。

实践证明,这种采购管理可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和信息传递,使供应链上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因此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最佳选择。

当前市场经济趋向国际化,地域经济趋向全球化,生产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多样化趋势更加强烈,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纷纷求助ERP管理。据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报告,1996年全球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年销售额超过了50亿美元,而且将持续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外的应用结果表明,企业采用ERP管理后,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成本。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调控逐步到位,已从短缺经济初步转向剩余经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资源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也逐渐成为明显的趋势。培育消费者的新需求、适应其多样化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企业解困的强大推动力。在管理上实行全行业、跨地区的供应链ERP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产品市场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周期,使产品供应环节进一步向流通环节靠拢,极大地缩短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束语

ERP是在市场竞争的动力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求生存与发展。不断地整合、优化与扩大企业的自身资源。ERP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其功能模块及内部各个分系统的性能不断增强。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涉及企业的领域越来越广。但随着ERP的发展,它应用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ERP必然要谋求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其功能不断扩展和增强。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虽有一部分企业内部的采购管理中实现了ERP管理,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尚未在任何行业中形成上下游集成的采购管理实现ERP管理。我国的产品转移成本和流通成本较高、流通环节过多、市场信息的传递滞后和不透明,造成产品供给落后于市场和消费的需求,导致了产品大量积压。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采购上ERP管理的范围和水平,实现全行业跨地区的采购管理已不失为企业摆脱困境、增强实力的一种良策。

将ERP管理整合在采购管理中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作为现代企业应抓住机遇,认识到其重要性。市场给我国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企业应首先从分析自身的现状入手,逐步开展和应用ERP和采购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总体规则、分步实施,为应对国际化的竞争和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文丽.演绎数字神话——访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茂好.《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23): 24-26 2.伍晓锋.物资集团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4): 11-13.3.潘群: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运用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02期 4.雷维才.《企业的物流管理》.2006,(01)5.田雷娜,孙广然.《直销型企业物流管理(一)》——案例三则 中外物流, 2006,(08)6.梅震.《三权分立在采购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8,(02).

下载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管理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弟子规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论《弟子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专业:09级小学教育姓名:刘静学号:20091213031论《弟子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小学普遍都开展了蒙学经......

    论人本管理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论人本管理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途径 摘要:人本管理是饭店管理的灵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其核心就是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经营者同心同德去奋斗。这就需要饭店管理者......

    探讨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企业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以企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前提,而要达到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要将管理心理学合理的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管......

    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 摘要:管理心理学起源于心理学,依托于管理学,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探究以人的需求的满足来调......

    扁平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让扁平化为学校管理插上双翼管理是学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为学校目标服务的。要实现初中学校的办学目标,就必须加强管理。学校管理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灵活......

    浅析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人的管理第一,通过激励的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激发......

    论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论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客户关系管理(CRM)逐渐成为物流企业活动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架及其实施步骤,为物流......

    论统计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姓名:杨扬班级:06人资一班学号:20060410060121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科学化要求的提高,人力资源定量化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