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源热泵在应用中的分类与特点
地源热泵在应用上可分为: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和海水源热泵四种类型。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地源热泵,或者是否适宜使用这种技术,具体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来决定。
地源热泵冷热源系统与传统冷热源系统相比较集中,最大优势不仅高效、节能、运行费用最低,而且投资最低,只用一套设备,通过水路切换就可以达到既可供热,又可以供冷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已不在仅仅要求冬季供热,而且要求夏季供冷,这一点可以从空调销售逐年高速增长就可以得到证实。地源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技术。
实践证明,从经济效益上看地源热泵机组是所有空调设备当中运行效率最高,节能效果最明显的,地源热泵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要节省约50%。冬季制热运行,夏季空调制冷工况的费用低于其他任何一种冷热源方式。每年可节省近50%的运行费用,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普及,技术在逐渐成熟,先进的技术不断的推出,工程造价也在逐步降低。地源热泵技术这种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广,那么将会对我国保证能源的安全,节能减排改善通过人们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
第二篇:地源热泵技术特点
地源热泵技术
1、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Earth 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2、地源热泵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
3、地源热泵环境效益显著 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因此,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4、地源热泵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
5、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护费用低 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能够减少维护费用。地源热泵非常耐用,它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的恶劣气候,其地下部分可保证50年,地上部分可保证30年,因此地源热泵是免维护空调,节省了维护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在3年左右即可收回。此外,机组使用寿命长,均在15年以上;机组紧凑、节省空间;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地源热泵缺点 当然,象任何事物一样,地源热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如其应用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及国家能源政策、燃料价格的影响;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会随着用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用地下水的利用方式,会受到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制约,实际上地源热泵并不需要开采地下水,所使用的地下水可全部回灌,不会对水质产生污染。
第三篇:地源热泵应用前景
地源热泵应用前景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目前,建筑用能已经占全国总能耗的27.5%%,建筑节能工作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地源热泵系统和常规的供热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50%%,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煤采暖为主,北方地区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发展地源热泵技术是改变我国目前能源供应结构的需要,是减少环境污染、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此外,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运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公共建筑等建筑物,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土面积巨大,从北到南可划分为五个主要气候区,其中对冷热量都有需求的地区占绝大部分;同时中国浅层地表能量蕴藏丰富,适宜大力发展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是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地源热泵系统发展不断升温
在我国,对地源热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五年该项技术成了国内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界热门的研究课题,并开始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与此相关的热泵产品应运而生,掀起了一股“地热空调”的热潮。在工程应用方面,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采用“异井抽灌”和“水井抽灌”技术,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土壤源地源热泵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3万平方米,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在城市级示范工程中单体规模最大。1996年至今在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建成了地源热泵工程,应用范围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省份。仅以北京为例,2000年北京市利用浅层地能的面积仅为17万平方米,2005年初达到500万平方米,2005年北京新增浅层地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至此,仅北京市浅层地能利用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全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面积已经接近300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面积约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5%,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约占35%,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约占20%。目前全国在建地源热泵项目约为500万平方米,规划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面积约为700万平方米。
当前,中国地源热泵产品生产厂家已经超过80家。《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地源热泵这一新兴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都参与到其开发、应用之中,尤以中小项目居多,这说明地源热泵发展潜力巨大。
可以说,地源热泵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等广大对冷热都有需求的地区,具有较高适用性,对南方部分只有夏季冷量需求而无冬季热量需求地区也具有一定适用性,对于那些由于条件限制而不能用煤、电、燃气进行采暖供冷地区更可说是最佳选择。
地源热泵系统价格差别主要来自于系统使用的地区不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水平差别、项目类别和功能差别。据测算,虽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要高,但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供暖空调生活热水多重功能,而传统集中供热基本为单一供暖功能,二者不可完全类比。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楼宇空调系统,其运行费用可大大降低。如北京11个建筑地源热泵项目2003~2004年冬季运行费用调查结果表明,7项工程低于燃煤集中供热的采暖价格,所有被调查项目均低于燃油、燃气和电锅炉供暖价格;用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时,其运行费用可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降低15%~30%。折算到一次能源,以能源利用系统总能效进行比较,现有地下水
热泵系统供热总能效最高,约为115%,土壤源热泵系统供热总能效约为100%,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总能效55%左右,燃气集中锅炉房供热总能效的65%左右,热电厂供热总能效约为70%。地源热泵系统其静态投资增量回收期约4年~10年。
笔者认为,伴随着地源热泵技术逐渐推广应用,政府补贴的逐步完善,产业化规模不断加大,生产厂家和集成商逐渐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还会进一步降低。
地源热泵发展
在我国,当前地源热泵发展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地源热泵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技术体系,但在房地产应用推广中投资还是相对较高,开发商不愿意在自己的系统中使用这种技术,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还是稍显单薄,鼓励与补贴政策也很明确。建议应像国外机构一样对此类系统设立专项基金给予支持。地源热泵的市场需要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能源、环保和资源等各个方面的考虑,调整政策,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对地源热泵系统研发还不够深入。地源热泵目前在国家标准规范、宣传材料、系统图集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在科研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取得突破,如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温度场的计算方法不统一;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海水取水口的设置;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地下管井的设计与施工、水源的探测开采、供水过滤、水质防腐处理等问题都还没有较好解决方法;对于已经完成并且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对其能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