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技能人才发言稿
青年技能人才发言稿
——生产部×××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生产部拜一区的×××。在共青团成立94周年之际,很荣幸能够代表青年员工在这里发言。
09年大学毕业后,从长沙来到水江,巨大的落差让人难以适应,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想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冶金行业就得远离大城市的繁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参与了作业区的现场验收和各项试车工作,排查现场施工问题和设备问题,完善工艺流程。在作业区组织的槽、罐清理工作中,更是不怕脏、不怕累,多次进入环境恶劣的污水槽内进行清理工作。常常早出晚归,却不曾说“累”字,反而越战越勇。有一次朋友问我,干吗这么拼?我笑了笑答道,因为还年轻,能拼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上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个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10年、11年两度被评为部门优秀员工,12年荣获分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并被聘为生产部拜一区支持工程师。
朋友们,我们想一想,如果不趁着年轻拼一拼,我们的人生会何其暗淡无色?当你年迈之时,后悔已晚也。正如古人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这里,我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青年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做对社会有用之人。因为,三观支配着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道路,只有树
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
记得去年中央党校陈冬生教授讲课时告诉我们,做人要讲档次,低档次的人损人损公肥私,中档次的人不损人不损公,高档次的人舍己利人为公。我们要把“做中档次的人”作为底线,把“做高档次的人”作为目标。
其次,青年员工要坚持不断学习。现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迫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将无法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应对各种挑战,甚至被社会所淘汰。
最后,作为中铝人,我们要与公司同进退。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与个人就好比鱼与水,只有企业拥有更大的空间,我们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要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漂亮地完成每一项任务,才能推进公司的发展,体现自身的价值。
我相信在我们广大青年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将迎来一派积极向上、勇创新高、生机蓬勃的景象,公司必将快速发展。
第二篇:青年人才发言稿
青年人才发言稿
——河南片区 杨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河南片区的杨伟。在新年来临之际,很荣幸能够代表青年员工在这里发言。
12年离开百味英博后,从啤酒行业来到白酒行业,巨大的差异让人难以适应,工作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实践,我想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一个全新行业就得一个全新的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里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参与了郑州市区习酒销售业务拓展,为经销商管理郑州市区的业务以及经销商销售团队的组建。对终端陈列进行验收和各项业务公关工作,沟通与二批商的推广问题和动销问题,完善业务流程。在郑州市组织的营销活动中,带头工作。常常早出晚归,却不曾说“累”字,反而越战越勇。有一次朋友问我,干吗这么拼?我笑了笑答道,因为还年轻,能拼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片区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个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了片区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13年被推介为河南片区习酱的业务负责人。
朋友们,我们想一想,如果不趁着年轻拼一拼,我们的人生会何其暗淡无色?当你年迈之时,后悔已晚也。正如古人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这里,我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青年员工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要做对企业有用之人。因为,思想观念支配着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道路,只有树立正确的工
作态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
记得我大学时的老师讲课时告诉我们,做人要讲档次,低档次的人损人损公肥私,中档次的人不损人不损公,高档次的人舍己利人为公。我们要把“做中档次的人”作为底线,把“做高档次的人”作为目标。
其次,青年员工要坚持不断学习。现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白酒行业竞争激烈,紧迫环境迫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将无法完成习水人民交代的“百亿习酒、百年习酒’任务,应对各种挑战,甚至被这次白酒洗牌期所淘汰。
最后,作为习酒人,我们要与公司同进退。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与个人就好比鱼与水,只有企业拥有更大的空间,我们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要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漂亮地完成每一项任务,才能推进公司的发展,体现自身的价值。
我相信在我们广大青年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将迎来一派积极向上、勇创新高、生机蓬勃的景象,习酒公司必将快速发展。
在此,我向公司提出几点意见:
1、希望公司可以加强对青年员工的重视及培养。
在我刚到裕安的时候,公司还没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两年下来,我们这里的青年员工越来越多,也给公司带来了很多的活力和生气。
希望公司可以针对不同的职务,组织我们青年员工参加一些学习及培训。让我们更好更专业的完成公司的工作,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2、增加青年活动。
公司可以组织多举办一点活动,让青年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都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跟同事之间的沟通也许不够,可以借着举办活动,增加了解,大家团结起来,会更有斗志,就能做出更好的成绩!
3、赏罚分明。
建议公司可以增设一些奖项及惩罚。例如本月有突出表现的,设立一个出彩奖;这个月工作上做的不足或者发生严重失误的,就给出一个红牌警告。在奖罚分明的情况下,就更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更出色的完成工作。
河南片区 杨伟
第三篇:青年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青年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那么你有了解过发言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人才座谈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人才座谈会发言稿1我们深知电子银行已经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生活,也逐渐成为新一代中青年们必不可少的“掌中宝”。今年,我行为何如此大力度的推广互联网金融,也因为电子银行这个渠道已经深入人心,它渗透到各行各业,与我们的生活开始息息相关,并且将主导着我们客户未来的需求,掌握我们客户的依赖度。那么金融长什么样?金融长这样,稳健、大气、有内涵;互联网长什么样?互联网长这样,任性、活泼、有魅力。当这两个事物碰到一起便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就像一部叫做《北京遇见西雅图》的电影。而今天,我们就要把,在电子银行间摩擦出的互联网金融的火花在工行青年间绽放一下。
我们讲互联网金融带给我们很多的变化,因为市场变了,因为客户变了,因为竞争对手变了,所以,我们也要变。整个电子银行都在转型,我们从做渠道向做平台转型,原来我们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现在我们做直销银行平台、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需要推广我们的电子银行?原因很简单嘛,因为我们银行需要,我们要走在时代前沿,要降低成本支出,要绑定客户。但最重要的是客户迫切的需要,他们需要快餐式的便捷,客户开始越来越懒,越来越怕麻烦,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就是改变,从现在开始改变!
客户在变,客户交往的模式也在变。原来我们讲天涯若比邻,现在真的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大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形成一个社区,但有的时候可能也是比邻如天涯。很多的家人在一起,可能他们在各看各的手机。我们有没有发现,如今的客户越来越把自己当成上帝,喜欢低头看手机屏幕,厌倦等待,习惯性把投诉放在嘴边,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银行便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柜面工作的强度和压力,当我们营销出一个电子银行服务,并且将后续教学服务做好,那这个客户以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业务也不会走进柜面,当客户经理能深入维护这个客户,那贵金属、基金、分期付款,各项中间业务等小指标都可以如约而至。如果大家觉得工作强度大,那我们就开始营销电子银行吧。如果大家觉得工作压力大,那我们也开始营销电子银行吧。
竞争对手变了,这已经不仅仅是像在桂林,过几年就多几家银行的入驻,瓜分我们的大蛋糕,而今已是原来做电商的跟我们是合作关系,现在变成了竞争关系,而且竞争的方式跟我们原来的方式还不一样。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用电子银行思维,用互联网的方法来做事。电子银行和互联网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新的思考问题的维度,以及新的营销的方法。所以电子银行的大力推广势在必行。
我们的电子银行发展将是一场持久战。各大银行也开始在抢占电子银行这个隐性的大块蛋糕,但我们需要激活我们的`潜在客户群,我们需要慢慢将电子银行这个“蓝筹股”植入客户脑海,而后用所谓的网络倍增效应。比如大家一块吃饺子,大家吃的越多,每个人吃的也越多。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微信,用得人越多,大家越爱用。
青年员工是推广电子银行的主力军,借此机会我希望对我行的青年员工说几点希望:
1、首先,我希望我们工行的青年员工可以十分熟悉我们的电子银行产品,彼此多交流,电子银行部可以送教上门,作大家有力的后备军。
2、再者,我希望我们工行的青年员工热爱我们的电子银行产品。只有热爱自己的产品,才能在营销时让客户觉得不是在营销,而是让客户感同身受。
3、希望各个渠道都可以看到工行青年员工的身影,“线上+线下”、“渠道+实时”、“多场景应用”,青年员工像海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是很强的,大家多学习,积极把握前沿信息科技发展成果,更加敏于客户体验、长于提出建议,打造一个以平台战略为牵引、以智能金融服务为重点、以线上线下交互为特色、以大数据全面应用为支撑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最后,希望我们的青年员工在这个电子银行带动的快节奏“新常态”下,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不断书写人生的华丽篇章。
青年人才座谈会发言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荣欣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作为一名青年员工的光荣与自豪!同时,也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青年员工的关心和重视,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
我于XX年进入沭阳县农发行工作,五年来,我分别在会计部门、信贷部门等岗位进行锻炼,在行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在同事热心帮助和自身努力下,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回顾五年来,我感触颇多,现借用四个词句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一下自己五近年来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以及对我行业务改革的一点建议。
一、“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心是影响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取得显着的成绩,做出卓越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丧失责任感或责任心不强的人,会把工作当作负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终身。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员工成才的基础,为人处事的前提,也是我行振兴的根本。
在工作中我们的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职位有高低,岗位各有不同,但不管从事什么岗位,必须要有敬业的工作态度。敬业首先要爱岗,这是我们发展的起点。爱岗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遵章守纪、规范行为、标准化作业、保质保量快速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农发行的信贷员,除了有爱岗、惜岗意识,还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一是要有实干的劲头。信贷工作任务艰巨复杂,责任重大,信贷工作从放贷、管贷到收贷的三个环节,都需要信贷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调查,去研究,去落实。如果工作中华而不实,走走过场,不负责任将会给政策性信贷资金造成巨额损失,直接影响我行“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要有苦干的精神,贷后监管任务繁重,工作相当辛苦。面对繁重辛苦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三是要有巧干的聪明。除了要实干、苦干外,做好收购资金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讲究方式与方法,也就是要掌握巧干的技巧。工作中的巧干,往往会事半功倍,而不讲方式方法和蛮干,有时会适得其反,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在你没做成任何事情之前,没人会在乎你的感受——比尔·盖茨”
听到这句话时,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深有感触。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刺痛了你我的心,但是细细想来,却是真真正正的社会现实。人生的价值,庸人用享乐来衡量,能人用创造来计算。在工作中我们工种、职位分工的不同造就了我们薪水的不同,庸人就会抱怨薪水太低、怀才不遇等并对外界因素产生种种抱怨,这种人不管走到哪里多会抱怨;聪明人才会反思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自己创造的价值是否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说通俗点说也就是自己做出了什么成绩。出来工作这么多年,每天睡觉前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今天我做了什么?明天我要做什么?
人生勿用悔恨来填充,生活别用无聊去渡过,工作忌用松散和怠慢来应对。生活要有目标、有追求。有了目标和追求人生就有了方向,人最可悲的是没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青春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现在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往哪里走。
第四篇:技能人才报告
[广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广东省劳动厅高技能人才办公室
[广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广东省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以及2006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后,省委省政府于去年7月5日召开了全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部署贯彻全国人才会议精神,会后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厅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办公室,制订了《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改进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力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6月份为止,全省共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6万人,经考核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9.5万人,其中技师及高级技师9708人。
按照实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口径统计,累计至2005年6月底,全省经鉴定获证的技能人才共410.05万人,其中,初级工192.24人,占47%;中级工197.12万人,占48%;高级工17.88万人,占4%;技师及以上等级2.81万人,占1%。2004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73.7万人,比上年增长19.7%。其中高级工5.86万人,技师及高级技师达621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4%和146.5%。今年1-6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36.57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30096人。根据抽样调查资料分析推算,高技能人才的总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至2005年底全省技术工人(统称技能人才)总量为65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从2000年的30%上升至2005年的45%。从技能人才的等级结构来看,2000年,在全省全部技能人才中,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比例为57.4:38.8:3:0.8。2005年底,四者的比例为48:46:5.2:0.8,技能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中级工和高级工所占的比例有明显提升。
二、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一)切实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我厅高度重视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办公室,由党组书记方潮贵厅长直接领导,分管厅长负责,培训就业处处长任主任,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技工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职业技术教研室等单位派负责同志参加;各地级以上市也确定了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实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我厅还加强了与省委人才办、省委组织部、人事厅、财政厅、教育厅、发改委以及总工会等部门和社团的联系与协作,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纳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省级财政从今年起设立了技能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从2004年至2007年每年拔给3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中,今年安排800万元用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抓紧制定政策,全面实施三年五万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去年以来我厅根据社会需求和针对技能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抓紧制定有关政策,动员社会各有关方面加快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制定了《贯彻全国人才会议精神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粤劳社[2004]26号),全面部署启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决定以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具体的工作目标是:从2004年起用3年时间,培养30万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级工25万人,技师及高级技师共5万人(2004年1.2万,2005年1.6万,2006年2.2万)。二是抓紧制订出台了《关于设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若干问题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实操场地。目前经过专家组的审核推荐,并经我厅认可,全省依托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及其他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共建立了50家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完成了在全省建立50个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我们在6月份召开了实训基地工作座谈会,传达了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检查落实今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运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会后,根据与会代表们的意见草拟了《关于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三是出台了《广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置标准和认定办法》(粤劳社[2005]86号),决定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集团或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立技师工作站,目前已批准设立韶关钢铁集团罗东元技师工作站,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采取名师带徒,组织技术攻关,开展技能竞赛与技术创新及研讨活动,在企业(行业)内部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四是制订了《关于改进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办法的意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按照“四不唯”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放宽技师报考条件,扩大考评工种范围,改革考评办法,适当下放鉴定权限,较好地调动了地方、企业和个人参与技师考评的积极性。五是抓紧制订《广东省“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工作总体规划。目前本《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拟分别上报省省政府和省委人才办。
(三)下大力气着重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工作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七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确定了3年5万新技师培养目标后,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把培养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各市和行业。2004年我们把培养1.2万名技师的任务分解下达到21个地级市和部分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强化了各地的培养责任。2005年我们同样在年初向21个地级市和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下达了2005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粤劳社函[2005]297号),将2005年全省培养1.6名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进行了分解,促进各市、实训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主要做法是通过四个途径加快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
一是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我省贯彻“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大力调整技工学校布局结构,使技校办学能力得到加强。目前全省技工学校共有180多所,其中技师学院12所,国家高级技校21所,在校生人数发展到28万人,其中高级班在校学生28843人;全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60所,在校生规模近38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2%,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充分发挥高职院的优势,去年2月方潮贵厅长带领有关同志到省教育厅与郑德涛厅长及有关同志商量,决定充分利用高职院的现有条件,建立若干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谢强华副省长还专门视察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拔给300万元购买实训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我省在高职院校建立了8个“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训力度,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据统计,2004年各类院校学生参加技能鉴定人数达34.4万人,占参加鉴定人数的36%。二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依托企业,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我们总结推广了韶钢集团、广州地铁集团、茂名石化集团、广东核电集团和深圳富士康集团加强企业内部培训的经验,引导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岗位培训,以师带徒、脱产学习、现场鉴定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如茂石化集团近两年来通过岗位培训等途径共培养技师以上技能人才共 213名。三是依托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强化实操训练,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我省已批准设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50个。各地依托实训基地,强化实操训练,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如省高级技校、省国防科技技校、省技术师范学院、中山市高级技校等单位的实训基地,都充分利用其设备、师资优势,面向社会招收学员,采取半工半读形成,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今年来仅上述单位就培养了1200多名技师和高级技师。四是积极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等,层层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今年来我省组织了东部七省市技能竞赛广东选拔赛,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振兴杯”广东选拔赛、广东邮政、省交通集团、广铁集团、广东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六项技能竞赛活动。去年通过竞赛按规定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有82人。今年又选拔出一批技术能手和技能标兵。
(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探索改进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办法。为了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我们进一步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范围,经与教育部门协商,决定在各类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今年选择了30所中等职校进行试点,引导各类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传统的技能人才评价方法相对落后,如报考条件限制过严,评价手段偏重于考试,评价方式单一,阻碍了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创新。今年7月份我们印发了《关于改进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的意见》(粤劳社[2005]83号)。提出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品德、能力、业绩和知识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从实际出发,放宽技师申报条件,扩大考评工种范围,进一步改进考评的方式和方法,适当下放鉴定权限,形成了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例如广州市按照省的要求,发出印发《关于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以工作业绩和能力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考核,采取认定、评定和考核相结合等条件方式,开展技师考评工作。对业绩突出、贡献较大、已经被企业公认达到高技能人才水平的人员,采用直接认定方式,并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许多企业结合岗位要求和生产现场进行考评,探索改进技师考评的办法。韶钢集团按工作岗位要求,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创新了技师考评办法,即在遵循国家规定的技师鉴定标准内容和程序的同时,合理调整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业绩的分值分配,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业绩所占的分值,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分值。2000年以来,该集团共有1125人参加技师考评,获得技师资格证书的有491人,高级技师67人。对一些新的职业工种,采取降低报考条件,放宽年龄、工作年限和职业资格的限制,动员职工直接报名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经考核合格的,发给高级工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由于进一步改革技师考评办法,较好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学技能、考技师的积极性,使全省初步形成了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局面。
(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
为了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省高技能人才来粤工作。比如省政府规定:调进有高级技师资格的,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入粤,并凭调动通知直接办理入户手续。引进高技能人才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列入成本核算。
《深圳市企业招调员工管理规定》明确:调入深圳的技能类职业(工种)人员,只要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具有高级工资格,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其配偶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其配偶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对有特殊专长、特别贡献的技能人才,特事特办,确保大企业及时调入所需技能人才。经全国或全省统考取得的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经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获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拟招调人员,如系农业户口,可同时申请办理“农转非”手续,子女16周岁以下(或16-18周岁且为在校中学生的)且与拟招调人员在同一户口本上的,可同时办理“农转非”及随迁手续。持非深圳市颁发的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含全国或全省统考取得证书的),免予理论考试,但需参加深圳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的同级技能鉴定的实操测试,实操测试成绩合格的,其成绩在办理招调手续时有效。近两年来,深圳市引进高技能人才2万多名。
广州市规定: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才,准予人才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一次性或分批迁入本市非农业户口。在本市有合法住所,来本市创业或被本市行政区域内单位正式录(聘)用或招用,按规定办理了录(聘)用手续或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和办理了缴纳社会保险的手续,所学专业、所毕业学校、所拥有的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职业资格、所从事的工种(岗位)等符合市公布实施的人口准入补充条件规定目录的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技能型人才、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有高级职业资格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技能型人才,属于未婚或已婚配偶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准予人才本人迁入本市非农业户口;已婚的夫妻双方均是非本市常住户口的人才,准予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非农业户口。这些政策对引进高技能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
(六)积极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针对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激励不足问题,我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了激励措施,初步形成了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工资激励机制。我们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形成工资引导激励机制,使技师、高级技师在工资福利方面的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待遇。如深圳市2004年公布的指导价位中,技师每月工资的中位数为3584元,高位数达11300元;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2450元,高位数是6100元;副高职称的中位数是3338元,高位数是8600元。高级技师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5334元,高位数是18400元,而正高职称的中位数是4652元,高位数是12400元。二是实行津贴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津贴或补贴。如一些单位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被聘用后其奖金系数分别提高0.1或0.2;韶钢集团一次性奖励获得技师资格的员工500元、获高级技师资格的员工1000元,获韶钢集团特级技术能手每人每月3000元、一级技术能手每人每月2000元、二级技术能手每人每月1000元,一聘三年。广州市对参加技师及以上考评获得通过的一次性补贴1000元。三是建立荣誉激励机制。我省设立了南粤技术能手奖,对在技术创新和实现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广东技术能手给予表彰和奖励,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0名。各市、各大型企业均制定了相应的竞赛办法及表彰办法。我们还总结了高技能人才罗东元同志的先进事迹,树立他为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推荐他与中央领导一起到北戴河去疗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激发了广大工人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七)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由于受传统人才观的影响,技能人才没有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了落实科学人才观,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关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基本要求;二是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去年我厅全同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总结树立了韶钢集团高技能人才罗东元这个典型,提高了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三是通过组织技能竞赛等活动选拔和表彰了技能能手;四是设立了广东技术能手奖和南粤技术能手两个奖项。对被评上省级技术能手的,由省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此外,我们还做好各地、各行业总结,推选了30个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使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一个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2006年技能人才工作计划
按照广东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我们初步确定,2006年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力争完成三年5万名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任务。
(一)抓紧出台“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切实加强领导,抓紧修改并争取尽快出台《广东省“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与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的沟通与协调,把技能人才规划纳入全省“十一五”人才规划。
(二)制订并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政策。
主要争取出台并实施两项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一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重点要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各层级技能人员的梯次发展;二是《广东省南粤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实施南粤技术能手奖,组织开展技能人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促进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在职工中形成勤学习、钻业务、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有效地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水平,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影响,营造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三)加大投入,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订并完善《关于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运作新模式。召开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工作会议,研究成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委员会,充分发挥各行业专家的作用指导实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四)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工作。
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改革,实行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多样化。各用人单位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要对在聘技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技能业绩考核,实现评聘分开、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机制。
(五)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支持企业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企业在岗位测评和确定岗位薪级时,要充分考虑技能水平,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工资分配中的杠杆作用;企业应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具体补贴标准和办法由用人单位自行制订;企业设立的首席技师享受本单位总工程师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照经营者收入确定其收入水平,实行年薪制,也可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并在聘任、住房、带薪学习、带薪休假、出国进修、健康体检等方面给予优待。
(六)加强宣传,树立高技能人才典型。
我们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牢固树立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使每个技能劳动者都有成才的途径和平等的发展机会。要充分肯定和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大力弘扬高技能人才的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要宣传树立一批罗东元式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青年学生和技能劳动者的学习榜样。
(七)加强职业标准、教材和题库的开发工作。要集中力量,加强职业标准、教材和题库的开发工作,为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四、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抓紧立法,为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法律依据。目前对技能人才的评价鉴定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立法层次比较低,只有部颁规章,在全社会推行还有一定的阻力。建议部里要抓紧立法,明确技能人才的概念、管理体制、评价体系和多渠道投入体制和企业的责任,以利于依法行政,推动技能人才工作的发展。
(二)政府要加大投入,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提供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资金列入预算,建立高技能人才补贴款级科目,专款用于建设公共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等方面。各级政府征收的教育附加费,要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其中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不少于此项专款的50%。明确规定企业按职工工资2.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其中50%以上应用于技能人才培训,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三)充分重视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政府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6-7亿元,用于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上海市产业发展需求和瞄准世界制造业的一流水平,购买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备,集中建立了7个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招收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做法,避免了在各类教育培训分别建立实训场地,造成低水平重复的情况。建议借鉴上海经验,按照合理布局原则,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全国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基础保障。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使每个技能劳动者都有成才的途径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树立一批罗东元式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青年学生和技能劳动者的学习榜样。采取多种措施,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广大青年到企业和基层从事技能工作,使技能人才成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选择和目标追求。
(五)创新管理体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建议各级政府切实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考虑在劳动保障部门建立职业训练局,专门负责统筹管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标准和教材、题库的开发,负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负责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并督促实施,以改变目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状况。特别是要组织专家队伍,抓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发新职业、新标准、新教材,为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世界经理人-商业报道[biz.icxo.com]消息:
一、公司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
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二、营销策略
1、坚持人才强企战略
中石化一向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发挥总部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大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中石化应继续加强实施人才战略,以强化外语和国际化业务知识为内容,加强“走出去”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训;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赴国外培训、开展研修、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水平为重点,培训与鉴定考核相结合,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培训高级技师和技师;同时应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技能竞赛活动能进一步促进了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
加强人才引进、流动、配置等工作。以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积极拓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渠道,加大引进社会人才的力度;继续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做好毕业生的引进招聘工作,重点开发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深入开展
博士后工作,继续增加设站单位的博士后总人数,希望通过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更加有能力、有实战经验的科研骨干。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重点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梯队建设,通过培养和选拔,建立三个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在加强引进、培养的同时,应坚持完善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中国石化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2、做好战略联盟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金卡公司1月18日签订了营销战略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品牌推广、交叉销售、客户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复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春光和北京易金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诺顿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人寿与中石化将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营销战略合作关系。将来在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里,司机在加油的同时,可以购买到中国人寿提供的交通意外险等短期意外险产品。中国人寿在对客户的奖励计划中,可以选择中石化的加油卡作为奖励。
3、抓住时机 扎稳根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将在京正式宣布,旗下“长城”牌润滑油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官方正式产品,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及参加2006年冬奥会及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润滑产品和相关服务。这是今年10月中国石化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顶级合作伙伴后的具体市场行动,标志中国石化“奥运营销战略”的正式启动。
根据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与北京奥组委所签协议,长城润滑油可以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企业宣传品中享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奥运主题歌曲和图案的使用权。
同时这份协议规定了惟一性和排他性条款,即其他润滑油类产品将不得利用上述奥运会活动进行产品市场推广活动。
目前中国石化的润滑油产量已跻身全球第4名,创造的利润虽然对中国石化来讲微乎其微,但作为惟一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类产品,长城润滑油有助于提升中国石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因此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应不断抓住上海F1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契机力图将长城润滑油塑造成与壳牌、美孚一样的全球知名品牌,并借机打入国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已经成为长城润滑油的发展战略,体育营销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
4、抓紧海外战略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张抗认为,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近年来油田储备日益下降,积极争取获得海外油田项目的权益势在必行。根据目前已经实施及签订协议和中标项目情况分析,2004年中石化海外油气项目预计可获得海外权益油约31万吨,其中哈萨克斯坦项目25万吨,阿塞拜疆油田开发项目3万吨,吉尔吉斯坦项目2.4万吨,蒙古勘探开发项目0.6万吨。除以上项目外,中石化近期准备投标或可能签署协议的项目还有:厄瓜多尔AUCA项目、阿曼36/38区块项目等。同时,重点跟踪的几大项目,包括科威特北部油田增产项目、伊朗16个区块和油田开发招标项目、澳大利亚项目等。
中石化的海外集权运动中,2003年5月重组了SIPC,使过去下属企业海外投标混乱的局面得以缓解,这被认为中石化实施海外战略管理的铁腕集权政策的体现。
中石化集团除开上市公司部分外,还管辖数十个大型企业,其中对海外开展项目的主要包括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中国石化集团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为了海外项目的科学性,中石化成立了上游海外项目专家委员会,从中石化系统在京单位中聘请了不同专业专家31名,并建立了不定期的海外项目专家委员会审查制度。SIPC组织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后准备正式立项的海外项目,在上报董事会决策前,须先提交专家委员会咨询审查,只有经专家委员会咨询审查通过的项目,才上报董事会讨论决策。同时,中石化在构建系统外的技术、法律等咨询网络。
三、企业展望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为全球知名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石化将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并积极创造条件择机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本集团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管理与技术水平较高、有发展前途的国际化上市公司。
第五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0-05-26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记者李亚杰、谭浩)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习近平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
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胡锦涛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三要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人才事业发展增添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四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鼓励各类人才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大胆探索创造,倾心本职岗位、注重工作实效,淡泊个人名利、无私奉献才能,建设一支饱含爱国热情、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务实作风、善于团结协作、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要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胡锦涛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在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善于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深入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关心人才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温家宝强调,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
温家宝指出,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人才的成长服好务。一要大胆使用和吸引人才。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家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要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建
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三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探索和超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交流了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找准了进一步搞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抓手,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建设人才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努力使人才工作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客观性,避免片面性,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抓紧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何勇、令计划、王沪宁、马凯、孟建柱、曹建明。
大会向“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代表颁发证书,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负责同志,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设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