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话——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国旗下讲话——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这曾令无数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但是,如今许许多多的事例,令我们感到难堪。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据报道,国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第二个例子:新疆乌鲁木齐一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很显然,不文明行为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人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宿舍区一袋袋乱扔的垃圾;有的人满口脏话,开口称老子,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个中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有的人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遇到矛盾总是讲狠,象街上的小混混、二流子;有人骑车横冲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呢,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人头发上花里胡哨,染黄发、烫发;更可恶的如厕后不冲水。这些行为已经给我校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文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让追求卓越的我们,远离粗鄙,远离庸俗,拥抱文明。
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在一次面试应聘员工时,有意将一把用于打扫房间的扫把斜斜地倒在办公室门口,在面试过程中,这把扫把时而被进进出出的人跨过,时而被进进出出的人扶起。结果是那些各方面条件适合并且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被录用了,而条件再好、却不扶扫把的人未被录用。事情虽然小,但揭示了一个人的内心本质。
1964年,日本以奥运会为契机,对国民提出了 6项要求,以后逐渐成为日本国民的礼仪规范,这6条包括:
一、对所有来会的外国友人,不分国家,不论身份,一律要热情接待;
二、注重仪表,到机场接人一定要穿正规服装,不符合要求的人不能进机场;
三、在观看奥运会所有项目的比赛时,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夺得金牌,都要热情鼓掌;
四、不许随地吐痰、便溺;
五、司机在行车时遇到行人要礼让,保证交通安全及道路通畅;
六、要做到文明素质教育从幼儿园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礼仪规范。
日本借助奥运会,培养和展示国民礼仪素质上的巨大成功,让全世界感到惊讶,甚至演变出了一个传说,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所有的日本人都把垃圾带回家,现场没有留下一片废纸。当时的录像和电视转播可以证明当时的现场确实非常整洁。日本经济迅速腾飞,1967年便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要对自已和同学暗暗进行“三比三反对”,一比外貌,谁更端庄、清爽、衣着得体,反对留长发、染发、烫发;二比语言,“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谁用得更多,反对满口脏话;三比行为,谁更加讲礼貌、有修养、守纪律,反对举止粗俗。“三比”之后,我们就大致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了。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最后,我选了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而美丽!
第二篇:告别陋习拥抱文明(范文模版)
告别陋习拥抱文明——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从开展“共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我市市民的文明素养有了明显提高,整个城市充满了文明气息。公交车上张贴着“当文明人,做文明事”的醒目标语,老人和小孩刚一上车就有人主动让座;超市里,长龙般的队伍井然有序;公共场所,“吞云吐雾”者几乎全都销声匿迹;马路上,行人、车辆都遵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交通规则;公园里,花儿倾吐芬芳,草木枝繁叶茂,一片生机勃勃;校园里,同学们不追逐打闹,遵守作息时间,见到老师 热情“问好”,撞到别人说声“对不起”„„全市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然而,在这美好的文明之曲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往往表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比如有意扯掉街头公用电话线;折断细小的行道树;砸烂读报栏上的玻璃;击碎路灯;出口成“脏”;随地吐痰等等。对这些行为要有人制止,并给予惩罚。一座城市告别不文明行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个人,如果真正下定决心,从一点一滴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是不难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不说脏话,不攀折花木,不闯红灯,不随意穿越马路,这些要求并不高,每一个市民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
善始善终的文明小公民,告别不文明行为,与文明同行。
第三篇: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告别陋习
拥抱文明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今天我的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在一个假期里,新疆乌鲁木齐一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
另一个故事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的一段经历: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左右并没有车辆的情况下,安安静静等红灯,老太太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接下来,请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你独自行走在一个没有其他任何行人车辆、完全没必要担心出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刚好红灯亮了,你是停下来等红灯熄灭,还是观察情况后继续前行?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芒,一个动作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修养,一个市民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许多发达国家,公民有等红灯的习惯,即使四周空荡荡的,红灯一亮,老百姓都老老实实地等着。或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常规思维,这老外确实呆板傻气,对某些人为的规章制度不知灵活地变通。在自己认为合情合理或四周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违反规定,这似乎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于是红绿灯常常成为街头的一道华而不实的装饰。我们都是生活在滁州这个城市的市民,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滁州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许多外地人我们滁州人的评价是:比较脏乱吵,也不太守规则。面对这些陋习对我们城市形象的恶劣影响,我们还能自我陶醉吗?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虽然我们不是太阳,不可能将整个社会照耀,但是我们可以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用微光将自身点亮。我们可以努力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严守个人的道德底线,为转变种种不良行为作出点滴贡献。我们的祖先讲究自我修身,提倡“慎独”,意思是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要时时处处谨慎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能因为无人知晓就放松自我要求,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情。例如不能因路上无人就随地吐痰丢垃圾闯红灯。
文明的行为举止其实只是由细节构成的。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祥和的微笑,文明是检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的弯腰,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后温情热忱的让座,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一方有难时热情慷慨的伸手,文明是唇齿间蹦出的那声亲切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因此,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并不是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只需要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时时处处心系文明。只需要我们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只需要我们能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乱丢,不打架斗殴,不把车辆乱停乱靠,不把广告随意张贴,不破坏公共设施;只需要我们能管好自己的脚,不插队拥挤,不闯红灯,不践踏草坪花木„„只要我们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滁州人必能告别陋习、拥抱文明,我们滁州的城市形象必会大幅度提升,我们的滁州必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
年级
班的。我今天国旗下献词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学习环境,既是一个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也是学校的“名片”和资本,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开学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劳动下,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秩序井然有序,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我们自身还存在很多不文明行为、很多陋习需要摒弃:如有的图省事方便,乱扔纸屑、包装袋、矿泉水瓶,乱倒垃圾,有的不爱护粮食,乱丢鸡蛋牛奶,有的张口污言秽语,同学之间拳脚相加,有的爬栏杆,桌凳、开关、玻璃时有破坏,课间高声喧哗、随意玩弄手机等等。这些现象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事实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日常生活中这些种种不和谐音符,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同学应该向这些陋习告别。
在当今全社会大力提倡公民道德规范,注重道德修养的氛围中,在我们与时俱进的生活、工作中,更不要忘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作一名合格的公民。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向陋习宣战,努力做到:“十无”、“三管”、“五做”。
“十无”:墙无脚印、球印、污痕;地无痰迹、纸屑、垃圾;教室无脏物;卫生无死角;公共设备无损坏;衣着得体无怪装;谈话文明无脏话;团结友爱无打仗;完成作业无抄袭;考风端正无作弊。
“三管”;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在楼内跑跳、不践踏草坪。
“五做”:做言行文明的少年;做关爱他人的少年;做表里如一的少年;做身心健康的少年;做自强上进的少年。
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抓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狠下苦功。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把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同学们,让我们人人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把爱护校园环境、摒弃不良行为作为自觉行动。愿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更加整洁优美的环境中。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告别陋习国旗下讲话
告别陋习
——国旗下的讲话毛会彬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首先祝大家在新学期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新学期开始,我倡仪全体同学积极开展“三别、四带、五不” 为基本要求的道德实践活动,三别即:告别粗鲁,告别陋习,告别唯我;四带即带尊敬给老师,带友爱给同学,带孝敬父母,带诚信给社会:五不即校园不乱扔,墙面不污损,桌凳不刻画,言语不粗俗,行为不违规。
今天,我要讲的是“告别陋习”。
习惯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丑劣的习惯。习惯的好坏对一个人的成长以至整个人生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就业与发展,正所谓“良好的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丑陋的习惯是葬送美好前程的罪魁”。同学们期望健康成长,期盼人生成功,那么,我们现在就必须告别陋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在同学们中存在哪些需要告别的陋习呢?在课堂学习中:散漫好动、随意讲话、抄袭作业。在仪容仪表方面放弃规范,追求时尚和奇异,如染发,男生蓄长发或刺猬式发型,女生蓄散乱发型,穿奇装异服上学。在生活习惯方面:不吃早餐,提着食品袋上学,在教室、楼道吃饭,随地乱扔废物,用餐不排队。还有个别同学存在吸烟、迷恋网络游戏、说脏话等不良习惯。这些行为习惯与建设和谐校园背道而驰,与社会发展进步不和谐,对我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希望全体同学通过自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这些陋习,如果存在就应该自觉告别陋习。
要告别陋习还不是那么轻松容易,它需要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陋习,转变错误的观念,并在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行为细节中去实践锻炼;还需要主动争取家长、教师、同学的帮助。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告别陋习!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建设-----的和谐校园,告别陋习,从今天开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