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需要感恩
职场需要感恩
在职场上,我们要学会感恩,首先感谢给你提供“表演舞台”的人。人生中观众永远是多数,演员是少数,舞台更有限。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职场中能力和你差不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领导能给你施展能力的空间,让你优先才能展示,就意味着你升职的机会比别人多。有什么比升职更有吸引力呢?其次要感谢愿意成为你榜样的人。这种人做的比说的多,言行一致,有能力、谦逊,愿意指出你的不足,他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做人做事的风格和技巧教给你。让你事半功倍的成长。心甘情愿的教导你,提拔你。
第三要感谢严格要求你的人。树不砍枝不长,玉不琢不成器。人生来是有恶习的,必须有人时刻规范你的行为,让你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认识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臭白菜”。领导严格要求你、是他信任你,愿意培养你。第四要感谢能包容你缺点,能欣赏你长处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都有缺点,而你的上司能包容你的缺点,还愿意发现你的长处、欣赏你的长处、接纳你的长处。遇到这样的领导一定要感恩。
第五要感谢能为你承担责任的人。职场中犯错误是难免的。有的领导犯的错误让部下承担责任,有的领导部下犯了错误领导主动承担责任。遇到后者要忠诚跟随。第六要感谢你职场上的竞争对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的能力是在斗争的过程中提升的。一个没有对手的剑客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康熙就是因为有朱三太子、葛尔丹、鳌拜的存在,在斗智斗勇中成长的。
第二篇:职场需要感恩
职场需要感恩
职场中我们要学会感恩,首先要感谢给你提供演舞台的人。人生中观众永远是多数,演员是少数,舞台更有限。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职场中能力和你差不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领导能给你施展能力的空间,让你优先展示才能,就意味着你升职的机会比别人多。有什么比升职更有吸引力呢?
其次要感谢愿意成为你榜样的人。这种人做的比说的多,言行一致,有能力、谦逊,愿意指出你的不足,他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做人做事的风格和技巧教给你。让你事半功倍的成长,心甘情愿的教导你。
第三要感谢严格要求你的人。玉不琢不成器,人生来是有恶习的,必须有人时刻规范你的行为,让你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认识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臭白菜”。严格要求你、是他信任你,愿意培养你。
第四要感谢能包容你缺点,能欣赏你长处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都有缺点,而你的上司能包容你的缺点,还愿意发现你的长处、欣赏你的长处、接纳你的长处。遇到这样的领导一定要感恩。
第五要感谢能为你承担责任的人。职场中犯错误是难免的。有的领导犯的错误让部下承担责任,有的领导部下犯了错误领导主动承担责任。遇到后者要忠诚跟随。
第六要感谢你职场上的竞争对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的能力是在斗争的过程中提升的。一个没有对手的剑客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康熙就是因为有朱三太子、葛尔丹、鳌拜的存在,在斗智斗勇中成长的。
职场上我们需要感恩,感恩可以让反对你的人理解你,理解你的人支持你,支持你的人忠诚你,忠诚你的人捍卫你。只有会感恩的人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附:感谢(摘)
我要感谢曾经伤害我的人,是他让我学会了坚强。
我要感谢曾经咒骂我的人,是他让我学会了忍耐。
我要感谢曾经愚弄过我的人,是他让我变得越来越聪明。
我要感谢曾经排挤过我的人,是他让我学会了自立和适应。
我要感谢曾经讨厌我的人,是他让我懂得了自知之明。
我要感谢曾经瞧不起我的人,是他让我学会了自尊自爱。
我要感谢曾经对我不屑一顾的人,是他使我变得自强不息。
我要感谢肆意诋毁我的人,是他让我知道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我要感谢曾经对我高高在上的人,是他让我悟透了人世间的尊卑。我要感谢反对我的人,是他们制约我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我也要感谢我的敌人,是他们让我做事小心谨慎,防微杜渐,不出疵陋。我要记住曾经给我帮助的所有朋友,也要感谢所有敌视我的所有人。记住别人对我的好,忘却别人给我的伤痕!
第三篇:职场女性需要注意哪些
职场女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都知道,职场人际关系就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同事与同事相处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摩擦,有时还会互相猜疑。如果处理的不好,同事间的疑心不仅无法消除,还会继续恶化矛盾。面对这些工作中的琐碎,OL女强人们需要如何处理呢?下面,普丽缇莎分享几招小秘诀,教你如何做成功的OL女强人。
NO 1 学会调整情绪
女性要学会调整和克制自己的情绪,对于OL女强人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深入到职场中去,OL女性的群体正在逐渐的壮大中。很多人认为社会女性面对的压力相比男性来说,小很多,实际上并非如此。OL女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她们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OL女性面对的压力也是无法忽视的。因此作为职场女强人,你需要学会在压力面前如何去调整情绪。如当别人否定的时候,你应该静下心,找出原因,而不是冲对方发火。在合适的时候克制冲动的情绪,这是职场人际关系学习中的关键。
NO 2 加强人际交往
加强人际交往也是人际关系学中一个重要篇章,因为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增进人和人之间的了解程度。当一个新人刚进入公司之后,他和同事之间都是互不熟悉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之后,双方才会彼此熟悉起来。作为职场女性,小编建议各位不妨主动加强人际交往。有些女性在职场中过于被动,所以很难适应工作的环境和人际环境。所以采取主动的形式,实际上对于加强人际交往来说,是有益的,增加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可以让别人快速的认识你,并且接纳你。经常的和人交流,还可以让双方之间的距离慢慢减少,让双方建立一种信任友好的关系。
NO 3 拥有宽容的心态
女性天性敏感多疑,但是在复杂的职场中,你多疑的心理很可能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作为OL女性,不妨保持宽容的心态,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够收获更多。许多OL女性可能会对这一点产生疑惑,因为她们认为大多时候是别人对自己有成见,所以错误不在于自己。实际上,有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多疑,让你产生这种错觉,以为他人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消除这种多疑的心态,心胸开阔一些,不要疑心重重。NO 4 坦然面对怀疑
在工作中,被其他人怀疑实际上非常正常,你一定也在背后议论过其他人。所以面对别人的怀疑和议论的时候,不妨落落大方一点。特别是面对职场中一些流言蜚语时候,要坦然的对待,不要因为他人的言论而困扰,也不要因为这一点去诋毁他人。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用行动来打破别人的怀疑,用工作能力来说话。
第四篇:公务员需要学会哪些职场经验?
1、好多人在评论里都提到了交浅言深的问题,不能交浅言深主要是有2个方面,一个是对于你来说,你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说得太多很容易把自己的弱点和隐私暴露给对方,这对自己很不利;对于对方来说,有一些人,尤其是领导很讨厌这种行为,认为你在套近乎。
2、关于送礼。老实说,习上台以后现在的风气早和以前不一样了,高压气氛下草木皆兵,不要有太越雷池的想法,送礼逢年过节送点土特产水果香烟茶叶什么的就得了吧,这部分人情往来和随份子差不多,没个几百块钱的东西领导也不会太介意。至于你有求于人…… 做什么事先做好会出现什么后果的心理准备就行
3、关于学法律和党刊时政的重要性。
(1)法律的重要性,刚入职的公务员可能意识不到,毕竟每天除了领导分摊任务就是坐办公室,等你有了一官半职就知道为什么重要了,不过那时候现补就晚了。“你的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法律体系框架之下,法律难道不重要吗?”我爸的原话。其实不说公务员,就说普通公民,买房买车不知道国家政策和纳税标准行吗?办理这个那个保险户籍证书不知道去哪怎么个流程行吗?出个意外碰了车受了伤不知道保险报销条例行吗?再说公务员,劳动仲裁科的不知道人事合同相关法律条文没法给人判案,乡镇领导不熟悉法律法规得被上访村民骂个狗血喷头,住建部门不熟悉施工、承包合同条款二级单位管都管不了。法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时政和党媒的重要性。有知友觉得党媒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样,党八股,没关系,明面上它说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说的这些事究竟有什么暗藏意义。举个例子,之前人日报道,王岐山发话“有些人一听到风声草动,就想到中纪委求情找关系”人日单纯把这件事当一个事件报道吗?不是,暗话是“旁敲侧击中纪委内部风气有问题”。前一段时间为什么提出三严三实?因为群众路线和反四风之后许多干部开始一推六二五,既然管得严,干脆什么都不做。所以现在提三严三实,是要求廉政的同时还要勤政。类似的话太多不一一讲了,大家一定要琢磨党媒发话背后的含义。至于时政,和你今后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往往是这边有什么动态,上面马上就要有什么措施,所以先人一步肯定是没坏处的。政策永远是影响市场和经济的第一要素,资本和技术再厉害能做到第二天就让一样商品一文不值或者身价百倍吗?不可能,但是政策可以。我说你是香饽饽,你就是,我说不是的时候你就是坨翔。我一同学家里在乡镇开私立小学,每年生源火爆财源滚滚,市直中学都抢着要学生,今年愁云密布,说小学濒临倒闭边缘,原因是政府出台政策,全市小升初就近划学区,他家小学只能上当地乡镇中学,家长都想孩子去好初中,自然没人报他家小学。市直非顶尖初中也有了固定生源,不需要求也不能求他们送学生去了。
4、万事没有1+1=2。在这里说的所有,请大家也不要当作金科玉律,凡事就往里套,我也总和我爸抱怨,到底所谓的度在哪呢?什么样的人可以这么做,什么样的人又得那么做?就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吗?没有,最简单的说,你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甚至不同场合造成的后果都不一样,有的领导喜欢奉承,有的领导亲民,有的领导严肃不苟,有的领导喜欢一言堂,太多太多不一样,还需要大家自行揣摩体会。
5、关于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要看你的地区承不承认,最直接的好处是工资要多一些,具体多少每个地方也不一样,普遍200~300 比如我这党校函授研究生文凭只有我这里的行政单位认…出了省别的地方都不认的… 如果是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话,除了工资加成,还享受非实职副科级待遇,不过这个…个人觉得2年基层工作经验比象牙塔2年有用一些,而且有能力的话,2~3年能做到实职正科的人也有很多。
6、低调做人。你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凭啥不能挺胸抬头做人?好,你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你能保证自己做过的事都按程序走的吗?你能保证自己三亲六戚各个品行端正么?网上有太多发表不当言论被人肉然后找到各式各样问题问责的官员了,无论多么居功至伟都要时刻抱有一颗平常心。所以说中国有句古话叫“闷声发大财”我认为是最好的。至于为什么不说高调做事,我觉得做事高调与否没什么实际用途,碌碌无为打好交际太极而平步青云的我也见多了,勤勤恳恳毫无起色的也不少…想要做事高调的前提是能力要跟得上。面对他人恶意的言语,如何反应才能显示出高情商
先礼后兵.这个礼不是他人恶语既出之后摆出来的,而是长期注意使周围听众看客有目共睹,对恶语者获得舆论上的优势.我今天收藏了一个回答非常好,里面谈到的都是很具体的行为细节,可操作性高,特别是有不少我以前都没有注意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哪些礼仪是一......先礼后兵。
这个礼不是他人恶语既出之后摆出来的,而是长期注意使周围听众看客有目共睹,对恶语者获得舆论上的优势。
我今天收藏了一个回答非常好,里面谈到的都是很具体的行为细节,可操作性高,特别是有不少我以前都没有注意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哪些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
如果咱们能做到这个回答中描述的,那么当我们遭遇恶语,人心自有所向,大家会说“哎呀那个A这么有礼貌,那个B还这样说话”,而不是传来传去“谁先开的口”都成了悬案。
以上是铺垫,当然光有礼不行,一味的礼会让人当成怂。而且既然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说“如何反应”,那装没听见、不做反应、保持礼貌,应该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而可以归纳到前面说的“礼”的积累,这里我们谈如何爆发。
比如这句恶意的言语。
你不能不做反应,在全体运动员面前,公然让你这个主帅转会。这时候可不能装没听见,否则传到成都就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就会有人喜欢弄个大新闻,说丞相默认了,就把你批判一番。再者现场曾被批斗“有反骨”的魏延怎么想?广大基层指战员怎么想?
先呵呵,缓解一下气氛,等技能CD。
给对方带个高帽,这一步很重要,很多人弄错了节奏,直接反击就给了对方耍流氓的机会。而且这一回合捧的越认真越好,注意表情,眉头要微蹙。让周围的路人看客也带进来,让大家觉得对面好像真跟那么回事儿似的。
反过来就不行,我们看影视剧中受轻薄的女子,往往都是直接一句“你这个混蛋”,那对面直接“咳咳我就是混蛋,你来咬我呀”,下面那就不好接了。
就算对面就是个泼皮无赖之流,那么“这位朋友我看你也是条好汉”之类的江湖开场白还是有用的。人在争夺舆论高地的时候,都是把自己想办法放在弱者位置的,所以先把对方捧起来是正着。
接着上面捧起来之后,直接一个转折,然后就要开喷啦。这个地方要和之前造成反差,点出恶意言语,把责任推给对面,此时表情要显出“我也替你感到捉急呀”,不喷你都对不起你姥姥的感情要饱满起来。
下面开始,先做个情景铺垫,把基调建立在严肃甚至悲惨上。因为暗藏恶意的言语,必然是表面和气的,甚至是明着好像在夸你的。古话讲“举拳不打笑脸人”,如果在对方建立的氛围当中开口,无疑就容易让人扣上“你开不起玩笑”,“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识抬举”之类的反诘。当然,如果你不是政治局委员级别的话,也不要一说就天下苍生,跟对面大概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就说什么水平,比如公司环境下就拿公司里的问题说事。
前摇结束,下面话锋一转。
这个“转”是重中之重,对方的话既然是恶语,那不管说什么,千万不能去硬接。他曹丕是正式接受刘协的禅让,魏国也确实在土地人口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你去跟王朗论什么“神器更易”、“此乃天意”是一定不占上风的,再者说,论出来又能怎么样?能气死他吗?
这就好比女性朋友受到了黄段子的骚扰,你能跟他返回去掰扯黄段子本身的事儿吗?当然不能,否则你自己也要说出很多敏感词,正中对方下怀,也让观众看了笑话。你可以说,这是你第七人民医院卧床的的爹教给你的吗?或者,你在家给你儿子就讲这个吗?你不用鉴定一下那是你儿子吗?荤笑话近伦理,就从伦理的侧面打击他。
导演在这句话上给了王朗和曹真各一个特写,用意很明确,从这句话开始,局势出乎了魏方的掌控,比赛进入了孔明的节奏。我建议大家给自己想一句有个人特色的话,简洁有力,如果前面的铺垫来不及做,可以直接甩出来。为什么强调个人特色?因为一来如果对方不熟悉你的话,需要思考你这句话,起到了牵制效果;二来肯定是更有利于助长自己的气势。
向下面这句话,因为用的太广,效果就不好。
回到上面的“话锋一转”,从这里开始要进入自己的角度,开始喷对方。比如诸葛丞相选择的就是战功方面,因为王朗是文官,原先是会稽太守被孙策攻下来跑到了北方,军事成就这是一大污点。而同样的说法,此时还是气不死曹真的。
同样的,如果对方是青年男子,就从事业、收入上下口;如果是中年男人,就要紧扣前列腺这个话题不动摇;如果是为老不尊的,就拿活命说事,此处武侯的终结技就是“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这个对年轻人肯定是没有杀伤力的。总之一个“避实击虚”。
你看,一句“我素有所知”,隔壁老王表情就变了。能有情报上的优势最好,没有的话也要装出一副我很了解你的样子,反正大多数时候,听众也不知道谁是谁。
注意保持话题的连贯性和自己的节奏,不管对方怎么骂娘,你该说说。抢来抢去不是没完了?这里要拼的就是气势了,说的内容无所谓,谁是叹号谁就赢了,谁是省略号谁就输了。
巩固优势,坚持自己的唱法,如果你擅长慢歌而对方是Rap选手,就不要让他有饶舌的机会。
万能金句,每次诸葛亮VS王朗的鬼畜作品出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被弹幕刷屏。正义の凝视。看差不多了就收住,话不要比对方多太多,此时重点是用刚毅的眼神持续给对方施压,延续刚才的气氛,千万不能说着说着自己哭了。
效果拔群。
最后说一种特殊情况。前面讲的恶意言语,还多多少少加以修饰,甚至包着一个善意的壳子。那么有的时候,会有些人就是看你好欺负,明摆着就是要弄你。
这种情况下如何反应才能显得情商高?
我建议大家就是提高姿势水平,然后以直报怨。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上就有很多不成文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一度成为“圈中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为官“秘籍”。今天小编就来八一八这些官场“旧”规则与十八大以来的官风新象之间的“论剑”与“争锋”。
(一)所谓“升官发财”之道
1.【旧】“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上级重用”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要“不服还不行”。
人民论坛调查显示,在“您认为目前官场潜规则有哪些”中,“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得票率为53.4%,位列官场潜规则首位。
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作经济学分析,跑官最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掌实权、谋私利。“贷款买官,受贿还贷”甚至成了少数不法分子堂而皇之的“跑官”要诀。而卖官者,在权力缺乏足够制约监督情况下,将职位金钱化、权力商品化,把官帽变成了商品,明码标价,肆意买卖。“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也成为“官场”腐败的一大顽症。
【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公开监督,终结“前腐后继”的“官帽批发商”
治理 “买官卖官”,打破“买官卖官”的潜规则,关键不在于查处了多少贪官,而在于根本性的制度建设。
2014年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对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行为明确提出“五个一律”的惩戒措施,并强调严格监督选人用人全过程,完善干部立项“督查”、违规用人“倒查”、选拨任用“可查”制度,完善“12380”综合举报受理平台,使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形成合力。
以制度规范选拔用人,并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严格约束“一把手”权力,实行民主决策,杜绝“一言堂”;对“买官卖官”双追责、“零容忍”,对触碰“红线”的“财迷”和“官迷”予以严惩,以儆效尤,从而终结“前腐后继”的“官帽批发商”,使买官卖官的疯狂不再上演。
2.【旧】“汇报再好不如酒好,工作可少菜不能少,想当先进备好礼包,感情交流全都有了。”
曾几何时,检查与接待、调研与汇报在基层的工作中唱了主角。大大小小繁复不堪的检查调研,让基层衍生出一套“接待政治学”。由于考查结果关系到“乌纱帽”,基层干部们在接待前突击准备、在迎检中做点手脚,在检查后做好吃喝玩乐等“必修课”,已成较普遍现象。
而上级考查组碍于“下面的政绩也是上面的政绩”等考虑,不会在考查中那么较真,往往“息事宁人”,于是一场场基层绷紧神经接待、上级心照不宣笑纳的接待秀上演。而这种形式主义敷衍过关式的考查不仅耗费的接待成本惊人,而且抹杀了优秀者,遮掩了存在的问题。
【新】“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出台落实和公务员15条禁令的重申厉行,中国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公款吃喝刹住了、公车私用制止了、收受礼品不敢了、隐形福利取消了……,而由职权关系带来的各种暗箱操作、灰色收入等现象更是大为减少。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已多次重申了这一基本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概念和干部观念都是拒绝“经济人”假设的,并试图通过教育-制度-惩处三大机制破除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人亦即经济人”魔咒,自然也就容不得“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的“经济人”干部。这一点尤其值得干部们警醒。
(二)“为官”心得
3.【旧】“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浑浑噩噩混日子”
要想不出事就要少干事、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担当、不思进取。
人民论坛调查显示,64.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官员最怕“工作上出事”,“求稳怕乱”心态束缚干部干事手脚;78.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官员干事的最大的顾虑是“触动利益,易得罪人”;73.1%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官员干事动力不足,这在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顾虑、郁闷、害怕心态所体现的行为逻辑来源于利益的考量。官员青睐和看重的往往是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官员的干事动力处处体现“理性”的涵义:“为官不为”者人为地把“守规矩”和“干事业”对立起来,说白了是患上了综合性疾病,包括缺乏理想信念的“软骨症”、高压从严治党下的“焦虑症”、保守陈旧思维的“依赖症”、迷恋官本位的“成瘾症”。【新】做官必有为,有为才有位。“为官不为”者“不能为官”
“敬业”让干部们“想担当”,“专业”让干部们“能担当”。
“为官不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李克强总理提出,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重任之下的领导干部,与其一门心思谋官,担忧“出事”而“不干事”,倒不如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本事用在“能干事”,把目标锁在“干成事”,同时确保“不出事”。其实,“不出事”标准并不高、做到并不难,说白了就是当个珍惜政声、不逾党纪、敬畏国法的“安分人”、“规矩人”。
从干部自身来看,当前,扶正祛邪抓作风,这本身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激励与保护;风清气正好扬帆,这正是党员干部甩开膀子干事业的最好时机。敢于担当应该成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动力。厦门是习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海沧行政中心,“七加零,白加黑”成为干部们的一种习惯,“马上办,马上落实”成为干部们的一种意识,“想担当,能担当”成为干部们的一种追求。在海沧,老百姓为干部们的“敬业+专业”频频点赞。的确,“敬业”让干部们“想担当”,“专业”让干部们“能担当”。
从外部环境来看,让干部敢于担当,需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使“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敢担当者有位置,让不敢担当的干部靠边站。同时,支持、鼓励、保护敢于担当的干部,为实干者撑腰;要营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让敢担当者专心谋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党内生活“公心”PK“私欲”
4.【旧】组织生活:“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
“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官员为何难说真话?有调查显示,77.4%的人认为,“说真话很容易受到打击报复”是阻碍人们说真话的原因。
一个缺乏真话、假话、套话、空话流行的“官场潜规则”形成,与阻碍领导听到真话有关。其一,有些领导不愿听或者不善听真话,因忠言多逆耳,听上去有故意挑刺的感觉;其二,基层官员说假话的收益往往大于说真话的后果,假话多是拣好听的说,没什么风险,甚至还会因“拍马屁”到位而有意外收获。于是形成一种怪象:一些官员对上级不敢说真话,对下级不愿听真话,同时又不能容忍普通群众说真话。
【新】民主生活会“真刀真枪、辣味十足、刺刀见红”
真碰硬、揭短亮丑。防止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
民主生活会重在真实,也贵在真实。“真”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推进器”,也是党内团结的“润滑剂”,更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底色”。2013-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两次“督战”各自联系点民主生活会的带动下,全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高潮,使民主生活会的“评功摆好会”、“工作总结会”固有面貌有所改观。
真话,总是火辣辣的。在省区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对照检查不虚不绕,掏心见胆,自我亮丑,将“下乡怕脏,工作怕累,遇事情怕担责,好见政绩”等此前讳莫如深的真实心理大声说出来,并没有因此贬损一个人的形象,反而检讨越深刻,人格越发可敬。
相互批评提意见更加火力十足,参与的上下级须离得了“位子”、抛得开“面子”、洗得净“身子”,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绕”的现象、“空”的问题。只有讲出真心话,听者思想上才会有真触动,才能“红红脸红出了真心,洗洗澡洗掉了污泥”。也只有摸到真意见,民主生活会才会有真效果,查摆出的问题才能被真解决。
5.【旧】“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
“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
“违法可以,违权不行。违法不违权,有权者可办权力案、关系案、人情案;若违权不违法,那头上的乌纱帽就得摘”
一些官员把权力当私产,大搞选边站队、亲疏远近;谋人不谋事,整天琢磨拉关系、套近乎、抱大腿。更有甚者,对内笼络身边人、组建“个人王国”,对外网罗亲朋故友、同学同乡形成关系圈,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一些官员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进了圈子才算进了班子”,或则谋求圈子庇护的安全感,或则寻求团体谋私的超能力,为此不惜突破政治规矩,在干部任用上的带病提拔、任人唯亲,经济活动里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司法过程中的以言压法、以钱提人等,污浊了官场风气,恶化了政治生态。
【新】 “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干预司法可能令领导干部“官帽”不保
拉帮结派虽然一时风光无限,到头来却是“忽喇喇似大厦倾”。在中央重拳反腐的力度下,许多案件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系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的定性也是频频出现。那些团团伙伙,自以为能呼风唤雨,唤来的不是法外之权,而是天网恢恢;自以为抱团就能取暖,取来的不是融融暖意,而是玩火自焚的烈焰。
2015年3月,中办、国办正式下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从记录、通报、追责三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行为进行约束。规定提出,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可以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责。
“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总书记的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应当铭记,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
(四)政绩or 政绩工程?
6.【旧】“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
“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长期以来,“GDP发展的快,领导就提拔的快”,往往诱惑领导干部盲目崇拜GDP,不惜污染生态资源环境,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导致“地方债务”滚雪球、“面子工程”泛滥。而“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干部在留下一屁股烂账之后,官依然照升。而那些实在干事,为百姓谋利,但政绩却不易被看到的官员却原地踏步。这种逆淘汰,恶化了官场风气,更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损害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新】“三拍”干部戴上“紧箍咒”,盲目举债搞“政绩”要追责
发展不能“等靠要”,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2013年,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从“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到“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再到“制定违背科学发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一方面给坚持科学发展的干部“松绑鼓劲”,另一方面则给那些盲目片面追求GDP增长率的干部戴上“紧箍咒”。
在很多领导干部心中,GDP“情结”并非立刻就能淡化。考核不强调GDP,会不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在发展中出现消极情绪?中组部负责人表示,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了,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一定是要有的,需要防止的是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在增长率上进行攀比,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因此,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五)为民服务≠权力“任性”
7.【旧】 “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
“非领导所指不看,非领导所说不干,‘上头没发话,干了也白干’”
现实生活中路面长期积水,角落垃圾成山,路口车满为患,市场混乱不堪等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并非有关部门的干部不上街、没发现,只因领导没看见、没安排、没指示。有的干部眼里只有领导,心思只为领导。非领导所指不看,非领导所说不干,嘴上还振振有词“上头没发话,干了也白干”,即使积极主动也只为领导积极主动。【新】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
抛“官本位”树“民本位”,以“官心”换“民心”,服务群众,赢得民心
一些干部之所以迷信“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的“官场哲学”,源于对权力来源的认识错觉,认为个人升迁是上级“提拔”的,若是上级不满意,肯定升迁无望;而“官帽”与群众“选举”关系不大,即使群众有微词,也未必影响升迁。因此,他们在行为选择上,只对上级负责。
2014年中央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了党组织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任用、破格提拔等特殊情形选拔任用人选的审批把关,并且明确,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从而起到挡住民意较差干部的“门槛”作用。实行“官位”开放,进行公开选拔、公开竞选,实施“民”可以考官、罢官,从体制层面真正把“官帽”、“官运”交给人民群众,将民畏官变为官畏民,把“官本位”变为“民本位”。
党执政已60多年,但对于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中国来说,要用先进的“民本位”的政治文化取代腐朽的“官本位”的思想影响,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转变观念非常重要。自2013年6月,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了深刻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真正树立“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的观念,在官民关系上,实现由“主人”向“公仆”,在权责关系上,实现从“重权轻责”向“慎权重责”的转变,让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8.【旧】“当官就像骑脚踏车,头要不停地点,脚要拼命地踩”
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反党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尽忠’。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
而党政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与同事、同志“称兄道弟”,一些官员的强权心态使他们按照“丛林法则”进行利益博弈,那些传统社会遗存的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等陋俗,被认为是实现自己欲望的阻力最小、压力最轻、最为便捷而且为各方面乐于接受的办法,有“原则斗不过潜规则”、“硬制度斗不过软关系”的心理定势。
【新】“有权不任性”织就“制度的网”
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
根据党的组织纪律以及现代政府公共伦理要求,无论是官员的工作关系,如领导秘书关系、上下级关系、官商关系等,还是私人关系,如家庭成员关系、异性关系等,都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公私不分,更不能以私废公。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并不难,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来看待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能否在心底对个人的私欲、权欲亮起红灯,守住从政的道德底线。防止权力“任性”,就要紧紧围绕“法制”主线,把金钱、权力、美色这些“任性”的资本关进制度的笼子。
为民、亲民、爱民是为官者理应树立的政德,而一些霸道蛮横的官员,将“权力”作为“任性”的资本,恣肆任性,胆大妄为,一个人说了算,权大于法,结果害党、害国、害他人、害自己。不论当多大的官,做出多大成绩都应有自知之明:做出一些的成绩与上级的帮助和下级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清代廉吏于成龙所讲: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可作为座右铭。
思响哥锐评:旧官场流行的所谓“潜规则”,实质是把官场当成了生意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干部受到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的浸染,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从而对 “官场潜规则”产生认同感,加之在党内乃至官场存在着庸俗的不良风气,进而出现不折不扣地照章办事,很多事会做不成,甚至到处碰壁怪现象,从而导致一些人转而从“官场潜规则”中寻求答案。这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并滋生蔓延腐败。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从严治党,重拳反腐,狠抓作风建设、落实八项规定的实践已经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再加上真抓实抓狠抓,对于改进官场风气有着巨大效用。上行下效,再加上强化落实一系列规章制度,即明规则,多管齐下,以正压邪,必定有助于铲除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生存的土壤和市场。我们期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三清”之风真正成为官场新风尚,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护航。
第五篇:职场需要填充幸福元素
10人中只有1人幸福地工作着
中国有多少人“工作并幸福着”?上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www.ChinaHRD.net)联合国内众多知名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新鲜出炉,结果显示只有9.79%的被调查者幸福地工作着,而中国职场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为2.57(最高5分,最低0分),处于中等偏下状态。
■64%的人并不是很幸福
调查显示,64%的职场人工作幸福指数并不高,每10个在职人士就有3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偏低,每10个在职人士只有1个人的工作幸福感较强。其中8.9%认为自己工作很不幸,19.9%选择了自己工作不太幸福,37.2%感觉不到工作的幸福。只有9.79%的被调查者感觉自己是在幸福地工作着。
中国职场在职人士在工作中正面情绪体验很少,但负面情绪体验得分则比较高。在正面体验中,感觉工作让其舒适的人最多,其指数为2.2,其次是工作让其平和、愉快和幸福的人也较多,其指数分别为2.19和2.04,而得分最低的为“工作让我着迷”一项,其指数只有1.47。在负面体验中,较为明显的负面情绪体验有愤怒、受到威胁、痛苦、担惊受怕、气馁,其指数最高的甚至达到3.79,最低的也有2.69。
■幸福指数七大特点
特点一:女性比男性“幸福”
女性的“工作幸福指数”比男性高,女性的“工作幸福指数”为2.76,而男性的“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52。
特点二: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越幸福
从参与此次调查人群的教育程度来看,其教育程度与工作幸福状况成正比,即教育程度越高,“工作幸福指数”越高。“初中或以下”教育程度的“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45;而“硕士或以上”教育程度的“工作幸福指数”则高达2.81,大专与本科学历的幸福指数最为接近,大专为2.55,本科则为2.57。
特点三:公务员最幸福国企员工幸福感最低
调查显示,公务员“工作幸福指数”最高,为2.67;民营企业和外企的员工紧随其后,“工作幸福指数”分别为2.64和2.63;而国有企业人士的“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41。
特点四:白衣天使最幸福运输物流最苦闷
在不同行业的幸福指数调查中,“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员工指数最高,为2.79,而“运输·物流”行业则最低,“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33,得分最高的三个行业是“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公共事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得分最低的三个行业是“运输·物流”、“金融业”和“石油·化工·原材料·矿产”。
特点五:管理者最幸福后勤人员最苦闷
在所有受调查的职业群体中,“经营管理”职业的人士“工作幸福指数”最高,为2.93;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士“工作幸福指数”也较高,为2.84;而从事“物流/运输·仓储·后勤”职业的人士“工作幸福指数”则最低,仅为2.22。
特点六:初入职场很幸福
从不同工作年限的被调查者的结果来看,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状况。初入职场一年之内的新人“工作幸福指数”高达2.72。可是一年之后,当新人发现职场并不像他们当初想象中的那样,看不到前途,找不着方向,“工作幸福指数”也随之进入漫长的“蛰伏”期。而大部分新人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事业终于有所成就,“工作幸福指数”也达到了巅峰2.85。
特点七:职位越高越幸福
调查显示,职位越高,工作幸福指数值越高。“高层管理者”、高级专业人员、中层管理者、中级专业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得分依次为:3.18、2.88、2.75、2.60、2.32。
■管理制度、薪酬、对上级不满拉低幸福指数
中国职场人幸福指数不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62.2%的人觉得自己所在的单位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52%对自己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感到不满意,52.1%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不成正比,而这也是影响工作幸福指数的三座大山。
另外,还有其他九点因素影响幸福指数,其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量不合理、34.2%的被调查者不喜欢自己的工作、26.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2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职责不是很明确、16.4%的被调查者与同事的关系不融、11.6%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11.5%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