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徽州石雕B.阜阳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D.松枝烧制的徽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
D、铁丝变曲
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8、“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C、白色污染D、臭氧层衰竭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
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易燃C.沸点为-42.1℃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
15、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锥形瓶16、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并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说明锰钢的大,它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7、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
18、下列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填序号)①、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②、酒精燃烧③、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木棒受力折断
19、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糖水和盐水;氧气和水;铜和铝;金刚石和玻璃。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7分,其中第一空只要有一个顺序不对就不得分)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21、写出下列你熟悉物质的符号(请注意大小写的区分)
22、物质名称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红磷 镁条 五氧化二磷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上册)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测验题
测试时限:40分钟测试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衣服晾干B玻璃杯摔碎C.天然气燃烧D.酒精挥发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颜色改变B.有气体放出C.发光发热D.有新物质产生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C.氧气的氧化性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4.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B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5.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B.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有浑浊,应再次过滤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
D.将氢氧化钠的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的滤纸上称量
7.加热50mL.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⑥铁架台()。
A.①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⑤⑥
8.2000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已超过5000万吨,为保护生存环境,下列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回收再生等途径直接用作材料B.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
C.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D.制成燃油或燃气用于燃料
9.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与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分别是
A、二氧化碳、氧气B、空气、氮气
C.空气、二氧化碳D.氧气、二氧化碳
10.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A、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B、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C、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器壁内无水
11.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0gC.14.5gD.14.0g
1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3.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
14.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读数为20毫升,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10毫升B、<10毫升C、=10毫长D、无法确定
15.下列各组仪器中,均标有零刻度线的是()
A.托盘天平和温度计B.量筒和集气瓶
C.温度计和集气瓶D.托盘天平和量筒
二、填空题
ABCDEFG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3)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4)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
2.(1)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
气大③加热时,能和铁作用生成氯化铁④有特殊刺激性气味⑤溶于水生成具有漂
白性能的次氯酸
在①-⑤中,属氯气物理性质的是属氯气化学性质的是
(2)下列描述中,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物理变化.(1)冰雪融化;(2)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3)钢铁生锈;(4)镁
能燃烧;(5)煤气燃烧;(6)氧化铜是黑色粉末;(7)玻璃破碎;(8)铜器上
出现铜绿(9)食物腐烂。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右
表所示:二氧化碳:CO2水:H2O(1)请你判断:表中X是,Y是;(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
三、实验题
1.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问题:发光发热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标志之一,如碳,铁和石蜡等物质在氧气
中燃烧时就伴随发光发热现象,那么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一定是化学变
化吗?
实验:为了找到有说明力的证据,某同学找来蜡烛并与白炽灯做了下列对比
实验。请完成表2—l中有关内容的填写:
2.问题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
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
证假设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
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
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
除假设,因为__________。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小测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燃烧时,火焰(分三层):(温度最)、、,比较
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结
论:;检验产物水(H2O):用罩火焰
上方,烧杯内有二氧化碳(CO2):取下烧杯,倒入,振荡,变
(2)熄灭后:有(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3、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最少量,固体以为宜,液体以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
回,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内。
4、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 ②块状及
条状药品:用夹取
5、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放在桌上,(以免药品
被污染)。标签应向着,(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
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
处。
6、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液
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仰视读数会偏,俯视读数会偏。
7、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倾斜,试管受热时先热,再集中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前,应保持试管外壁,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受热时,先
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对着自己或他人。
8、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的酒
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
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盖熄,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
过酒精灯容积的(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
精灯的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
烧时,应及时用扑灭火焰。
9、选择下列仪器填空①试管 ②烧杯 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锥形瓶⑥蒸发皿⑦燃烧匙⑧量筒⑨
漏斗⑩集气瓶(填序号)用于加热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
不可加热的仪器——
第三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翟胜民
一.基础闯关(23分)1.请将《沁园春雪》的主旨句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要求规范、美观。(2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田圃pǔ栖息xī B.风骚sāo禁锢gù微漾yìng c.分外fân丝缕liǔ凝望níng D.襁褓qiǎng颤抖zhàn树篱lí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唱出的一曲爱之歌。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4.《星星变奏曲》的语言非常含蓄,内涵十分丰富。请说说下面几句诗的含义。(2分)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5.“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多么富于诗意的描写。你有过这种感受吗?请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开头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描写你所听到的大自然的歌声。(3分)
6.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将这首小诗补充完整。(2分)小草的歌 生在山谷,比不上山顶的松柏翠; 长在山谷,亦不如崖边的野蒿高。是的,我就是我,我是祖国的一棵小草。我自信,如果牛羊喜欢,我就是奶,我就是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1)漫画中的两只小鸟正在做什么呢?请你仔细揣摩画面内容,给漫画拟一个标题。(温馨提示:漫画标题要简洁清晰。可以将一个我们常用的成语稍作变化作为这一幅漫画的标题。)
(2)从漫画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8.填空。(6分)(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国浪漫主义诗人。(2)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C3)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商山早行》中写思乡之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平台(50分)(一)阅读《雨说》选段,完成后面的9~12题。(12分)雨说 ●郑愁予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帜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9.请分别概括选段第一节诗和第四节诗的大意。(4分)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一样事”和“第二样事”所指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这样写重复吗?为什么?(3分)
11.这四节诗中,我们能领悟到“春雨”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12.联系整首诗分析:《雨说》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3分)
(--)阅读《春夜》,完成后面的13~17题。(12分)春夜 ●杜谷
①星光如此璀璨,风也如此柔媚。
②夜是太静谧了,旷野也太岑寂。
③今晚天上想有豪华的夜宴,广庭密集着银色的灯烛。
④今晚天上仿佛晶莹的花园,海上开满洁白的水仙。
⑤我愿倦怠的人慢慢入睡,轻轻打开你梦的门扉。
⑥愿弦月的微波流进你的梦,让困乏的心灵得到洗沐。
⑦明天阳光将要燃烧你的窗帘,你会看见原野上到处长满花的树。
13.这首诗的第③④两节扣住了第①节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想象奇特,引人入胜。(2分)14.第④节中加点的“海上”指的是————.。(2分)15.诗人描写的“春夜”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一下分析:(2分)
16.这首诗的结尾一句“你会看见原野上到处长满花的树”是实写还是虚写?它的含义是什么?(3分)
17.回归教材,整合阅读。
这首小诗与课文《夜》都描写了夜间的景物,而且感情主旨也基本相同。请你概括一下这首诗表达的情感。(3分)
(三)阅读《云赋》,完成后面的18~22题。(12分)云赋 ●孙荪
①小时候在农村,二八月看巧云,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每逢这样的机会,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到乡村的圈栏,那无数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可这些念头像多变的云朵一样,来得疾,去得也快,自生自灭了,那美丽的天堂离人间究竟太远太远了。
②后来,我常想写一篇云赋,但却一直是想想而已。直接触发我拿起笔来是在一次旅途上、飞机中。那是六月底的一天,时令正值仲夏,我买好了上午十时从北京飞往中原的票。可是不巧,天不作美。清晨起来就见那天空像一大块洗褪了色的浅灰色大幕。不知是谁在往下扯这大幕似的,天空比往常低多了。在我动身前往售票大楼的路上,觉得脸上有凉丝丝的雨星飘来。抬眼一看,那灰色的天幕像浸透了水一样,沉甸甸的,越坠越低,颜色也由灰变乌,更阴暗了。眨眼工夫,像有狂风从天幕后边猛吹似的,只见这里那里涌出一大团一大簇的乌云来。有的如有首无面的凶神恶煞、有眼无珠的妖魔鬼怪,有的如乌龙青蟒、黑熊灰猩,奔跑着、追逐着、拥挤着、翻卷着、聚拢着,好像在执行着什么攻城掠地的庄严神圣而又刻不容缓的使命,大有非把敌人逐出国门并踏为齑粉不可之势。心为物役,我的思绪也禁不住随着乌云狂奔起来。忽然,吧嗒、吧嗒的声音把我的思路打断了,我看见黄豆粒大的雨点冷不丁地东一颗西一颗地摔下来,砸在水泥地上,炸开一个个小小的水花。不一会,雨声就由沙沙沙_______,雨丝由断而______,由细而_______,雨下起来了。
③我知道糟了!今天的班机怕要误了。果不其然,当我们坐车到达机场时,广播里正在告诉旅客:飞机不能起飞,请耐心等待。我们只好在候机室里恭候上苍开颜赏脸。这时的天空,像乌云已经牢牢控制了局势的战场一样,紧张愤怒的情绪已经变得比较轻松,因为暴怒而显得乌黑的脸膛也变得稍微明朗了些,乌云也在趁机会歇歇脚、喘口气,再也不那么急急地奔驰了,带着重重水汽的云在徜徉,或在低空和雨帘中轻轻掠过。幸运得很,那天上苍还算给面子,夏天的雨来得猛,去得快,只不过一个多小时,雨停了。
④大概乌云是以雨为矢同太阳作战的吧,那雨一停,太阳可就要反攻过来了。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只见狼奔豕逐。顷刻间纷然瓦解,无影无踪。太阳卷土重来,君临上界,天晴了。
⑤整天艳阳高照,也许不觉得太阳的妩媚。雨过天晴之后,特别是旅途遇雨又天晴,太阳也像换了新的,光华格外灿烂。天空和万物都像新洗过了,空气就不用说了,像新充了更多氧气。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像什么神仙画家从天庭跑过,信手运笔,轻轻抹在青山之旁,蓝天之上。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若飞,若停,吸之若来,吹之若去。这时候,你鼻翼翕动,只觉洁净清爽,沁人心脾,纵目四望,只觉耳目一新。
⑥但那一天,使我最为心荡神怡,思绪飞越的是登上飞机以后看到的云景。我是头一次坐三叉戟飞机。我的眼睛盯着窗外,飞机碰着云了,钻进云层了。不,我们高高地在云层之上了。真有意思:原来我们往常看到的云都是离地面较低的,尤其是乌云。当飞机越过一万多米的高空以后,一幅真正瑰丽的彩云图出现了。谁能想到,几个小时以前,在地上仰望苍天看到的是那样一副面孔;几个小时以后,在你的脚下,却看见了这样一副仙姿。连绵起伏的云山絮岭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由一色汉白玉雕砌而成的各式各样的宫阙亭榭,高高低低连成望不到头的长街新城。金色的阳光把这些银色的山峦和楼台勾出了鲜明的轮廓。用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几个字来描绘,倒是十分妥帖。还有那用白色的绢绸和松软的棉絮制成的散漫的巨象,大度的白猿,从容的骆驼,安详的睡狮,肥硕的绵羊,伫立雄视的银鸡,或卧、或坐、或行、或止,都在默默地体味这空的仙境中片刻的静美。我也有点像驾着祥云遨游九天的神仙了。但由于***惯的驱使,我又抬眼仰望天空。啊,湛蓝湛蓝,高远莫测,一丝儿云也没有,一点儿尘也看不见,冰清玉润的月牙,像是挂在?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 的变化。例:石蜡熔化、化学变化——有 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 ,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 有。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 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的性质。、、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 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 制成 ⒉点燃前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 状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⒊ 点 燃 蜡 烛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为..三层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最外层最亮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
外焰温度最高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⒋
熄灭蜡烛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
白烟是石蜡的。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原理: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现象和结论:
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而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③.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不出现水雾,而对着玻璃片呼气则玻璃片上会出现水雾,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总的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方法①: ; 方法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 可直接受热的:,,能间接受热的:,(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 存放药品的仪器:(装固体)、(装液体)、(装少量液体)、(装气体)用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液体体积)仪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用来取粉末或小颗状固体)、(用来取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用来取少量液体)
器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的仪器:、、温度计、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1、试管(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溶解少量固体。③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④用于装配成气体的发生器。(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要先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烧杯(1)、用途:① 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 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① 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 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加热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2/3
5、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 ① 先排空再吸液
②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能用水冲冼。
6、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精确到 毫升。注意:①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② 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操作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7、托盘天平:称量仪器,精确到 克。
15、酒精灯 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① 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放在试验台上,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② 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③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⑥ 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炸裂)
⑦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⑧ 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再用时不易点燃)
⑨ 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16、玻璃棒 用途:(加速溶解)、(过滤或转移液体)。
注意事项:① 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 用后及时洗干净
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触、不闻。即: ① ② ③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用试剂瓶倾倒。步骤:
①瓶盖 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 试管口,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倒完液体后,应 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②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③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
五、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精确到 0.1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 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 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②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 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 称量。
七、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步骤:①连接好装置; ②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③用手紧握试管;④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八、仪器的洗涤: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九、过滤:是分离 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 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② ;
“三靠” 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十二、气体的验满: o2 的验满:。
第五篇: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Liu Me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from an American teacher, so she has a.(pronounce)..(help)
5.She finds it 6.I have trouble(find)his home.7.The children were afraid of(feel)very soft.9.Most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11.I study English by ______(listen)to tapes.12.What about _____(watch)English-language videos?
13.Have you ever _____(ride)a horse?
14._______(memorize)the words of pop songs helps a lot.15.We have fun _______(hike)in the mountains.16.We get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and end up____(speak)in Chinese.17.I don’t know how many books _________(buy)?
18.He found it difficult ____(pronounce)some words.19.He decided ______(not give up)the subject.20.It wasn’t easyfor me ____(understand)the teacher.21..It is _____(amaze)how much this helped.22.Doing a lot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_____(secret)of _____(become)a good language learner.23.With the teacher’s help he ____(deal)with his problems last week.24.It’s our duty ___________(protect)the environment.25.At last he became very _____________(success).26.Let’s ___________(not worry)about our problems.27.I think _____________(eat)healthily is important.28.Jim found it hard ____________(solve)the problem.29.He will fall behind others unless he ______(try)his best.30.You had better __________(take)notes in class.二单选.()1.You are neverolddream a new dream.A very, toB so, thatC such, thatD too, to
()2.I think English is A.so, to learnB.too, learning C.too, to learn D.too, not to learn
(English movies.A.frustrated,frustratedB.frustrated, frustrating
C.frustrating ,frustratingD.frustrating, frustrated
()4.I thinkAlice is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job, because she’others than of herself.A much B more C little D less
(more English words.A.to memorize B.memorizing C.of memorize D.for memorizing
()6.Lucy feels A.different, studyingB.different, to study
C.differently,studyingD.differently,study
()7.Sam got A frustrating,speaking B frustrated,up speaking
C frustrate,to speak D frustrating,up speaking
(helpful at all.A.Tohave,wasBTohave,wereCHaving,wasn’tDHaving,weren’t
()9.The little cat caught much fish(’s really a good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A.a lot ofB.manyC.a little D.a lot
()11.She couldn’t make complete sentences.I couldn’A tooB alsoC neitherD either
(body and rich knowledge.A first of all B at first C for the first time D after all
()13.I’ll give a talk tomorrow.I’.A what to say B how to say C what can I say D how can I say
()14.Are you afraid()15.The old man can’English.A.speaking B.spoken C.to speak D.spoke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A to seeB seeC seeingD sees
(A hearing B listening to C listen to D to listen to
()18.Why a notebook with you? I’ve left it at home.A don’t have B not having C don’t you have D not you have
()19.If you don’A.look up itB.look at itC.look it up D.find it
(()21.Bill won’A.if B.when C.because D.unless
(possible.A as hardly as B so hard as C so hardly asD as hard as
(A to catch up with B to catch up C catch up with D catch up
((A playB.to playC.playsD.played
()26.If you don’t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 you can ask your teacher____some.A on, helpB.for, helps C.on, helpsD.for, help
(A quick B quicklyC more quick D quicker
(learning your English?
A toB aboutC fromD for
((A.didB.doing C.doD.does
()31.——
A.How;sendingB.How;send C.What;sendingD.What;send
()32.“Tom,afraid of speaking in public.You are no longer a small boy." said Mum.A.not beB.not to beC.be notD.don't be
(A.sound;soundsB.voice;voicesC.voice;sounds
(A.to speakB.to talkC.to speak ofD.to talk with
()35.Can you tell me ___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A.what toB.how toC.what I canD.how can I
()36.I don’t know __ it next.A.what to doB.how to doC.what can I do D.how can I do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e is medium height.A.What’s she like?B.How is she C.What does she like?
D.How does she like?
()38.There are a lot of new buildings on ______ side of the street.A.eitherB.everyC.bothD.all
()39.You can ________ his number in the phone book if you’re not sure of it.A.look upB.look forC.look afterD.look into
()40.Mario_______ in the morning.A.practices swimmingB.practicing swimmingC.practice swimD.practicing swim
()41.It’s Sunday today.What about ______the mountains?
A.to climbB.climbC.climbingD.climbed
()42.She said she had some trouble _____her homework.A.finishB.finishingC.to finishD.finished
()43.Do you find this book ____________?
A.frustrateB.frustratingC.frustratedD.frustration
()44.Can you tell me the best way _______ the problem?
A.solveB.solvedC.to solveD.solving
()45.Jenny does not know where _______ on National Day.A.to goB.goingC.goesD.will go
()46.I spent half an hour __my homework.A.finish doingB.to finish doingC.Finishing do D.finishing doing
()47.Have you decided which coat_______?
A.chooseB.choosingC.chosenD.to choose
()48.Lucy thinks that ____ English movies isn’t a good way.A.watchB.watchedC.watching
()49.Uncle Li stopped _ the bicycle when he heard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
A.to mendB.mendingC.mend D.mended
()50.We all need to study ___________.A.as hardly as possibleB.as hard as possible
C.as hardly as you canD.a s hard as we could
三连词成句
1.ever, with, a , group, studied, have, 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nversations, have, I , friends ,with ,ever ,practic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rustrating, finds, grammar, he, study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survey, English, doing, a , about, I’m , lea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pop,you,memorize,the ,songs ,do ,of ,often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tudents, complain, often, about, many ,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y,studies,vocabulary,he,lists,usually,English,mak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the,listening,to,it’s,skills,best,improve,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根据句意及所给的提示写单词。
.(容易地)
2.The mother(将视为)
English.(使用)
(错误)
5.W唱)English songs for one hour today.(记忆,背诵)
7.He ___________(害怕)speak in class.8._______________(记笔记)is necessary.9.He ____________(失去)his way when he was in the forest.10.He is ______________(尽力)help his friend.11.The _____________(秘密)are between you and me.12.He _________(认识到)that he becomes interested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