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企和国企的管理比较
我所了解的外企和国企的管理比较点滴
理念(Mindset and policy)
深谙政治营销
注重整体战略和长远战略
工资差别:
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外企或者是在私人企业里面打工,都是在出卖自己的智慧 体力和时间,都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工薪便是 一个极为敏感也极为重要的事情。
国有企业中彼此之间都知道对方的收入是多少,而且大家基本上享有的是平均主义式的大锅饭,干多 干少一个样。关键的是要搞好各层关系,这样就有机会获得关键岗位的权利,从而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别人手中的权力和管理漏洞得到一些工资之外的灰色收入。导致的结果是国企中关系学盛行。实际上一些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的实际收入要远远超过其表面的工资和奖金收入。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就是所谓的腐败
在国企中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看别人搂,你不要眼气,等到你可以搂的时候,你不要客气”表面上看国企领导的年收入比外企老板的收入相差巨大,但实际上差距是很小的,要不然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贵族留学生开着靓车住着豪宅在欧美潇洒了。去年在美国发生一起命案,两名中国留学生在酒吧里面被枪杀,他们的宝马奔驰孤独的停在酒吧外面。后来经过报刊暴露,这两个留学生的父母分别是我国著名石化公司下属公司的两位处级领导干部。
国企当中不同层次人的工薪差别可谓天壤之别,这一点在外企也是同样的。但是在外企中工资多是保密的,即使你们 做的是类似的工作,相互之间的差距有可能非常大。另外中方员工和外籍员工的工资差别就更是不在一个数量级。如果你对这样的事情感到不满,那么你就只有生气的份了,所以要学会在横向比较的同时,学会纵向比较,学会心里平衡,学会积极进取努力为企业创造additional value。这是把双刃剑,工资的不平等在促进员工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促使员工心态的不平衡,导致员工队伍不稳定以及钩心斗角。
据我所知,目前有些行业国企的员工的平均收入与福利已经与外企和合资企业的越来越接近,甚至已经超越了那些很有名气的外企工资。工资差别会逐渐达到相应的平衡。
以上所谓比较均是在同一类行业内进行的比较
关于加班与工作饱和度
HSE
就算是国内最知名的化工公司之一如中国石油对待HSE也大多是在走过场,很多HSE文件都是抽专人在短时间内突击出来的,而且是专门用来应付相应的评审和检查的,一旦通过了HSE的评审和检查,该项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否则就不会出现频繁的煤矿爆炸,多个化工厂(如兰州石化,吉林石化)的爆炸,四川井喷事故等恶劣的事故。
国外的知名的大公司非常注重HSE,而且不是走过场,如BP,BASF,Shell等,他们在这方面的高投入和严控制可是毫不含糊的。这是我国的大企业应该努力学习的方面。
管理方法
采用的是信任人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哲学,采取授权制(delegation,aothority)。各级管理层按照授权行驶职责。采用的不是一种执行文化,而是一种brainstorming的民主文化。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容忍各种不同的声音,容忍来自不同角度的看法和意见。鼓励每个人都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不管那是不是你的business。
而在国有企业实施的是人性本恶的鞭打问责的哲学和官僚体制,采取的是由上至下的执行文化,决策往往是领导拍脑门。由此导致的是关系学盛行,效率低下以及一切你能看到的所谓的腐败和堕落。明哲保身和中庸成了很多人无奈的选择。
一个小小的例子是人与人之间不用官衔相称呼,而都是直呼其名,谁都可以
直接称呼CEO的名字而无需要考虑CEO是否会不满。换了是在国有企业,如果你敢直接称呼你的上司的名字,那么你十有八九被扣有“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懂规矩”的帽子,随后倒霉就会找上你的门。
这虽然有中西历史文化上的差异,但为什么到了外企互相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哪?
工会
工会已经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会,我国的工会组织基本上是为工人虚设的。在保护职工权益方面基本上不会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党组织
人才流向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障之一。一个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制度以及不重视人才的企业不会是一个好企业,同时一个人员流动性很强,职工队伍稳定性很差的企业也培养不出来具有高瞻远瞩性的人才,人员在这样的企业里只会考虑目前的暂时的效益。
截至目前为止,国有企业为各类外企以及合资企业“免费培训”提供了各种人才。人才的流向是由国企流向外企,反流的现象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都在疾呼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所带来的危害。但是有很多国企根本就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我所认识的一位管理二万多人的国企老总曾经在几千人的大会说:“我们的企业是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很多外面的人挖门子想尽一切办法要进入我们公司,我们不缺少人力,因此每名员工都应该有危机感要好好做事情。你们要知道企业少了谁都转,谁走我都放”这话怎么听了都叫人不舒服。这是典型的以“性本恶”理论和“鞭打威胁”哲学管理企业的实例。他们不会把人当做人才,他们只会把人当做奴才,这位老总在企业内部完全效法了“东厂”的整人和过去我国传统的“官僚术”,最后导致民怨沸腾。有这样的老总管理企业真是职工的不幸。两年后这位老总因咎被免职。
外企的很多CEO以及外国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严重缺乏各级管理和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创新性人才。言外之意中国多的是执行性的奴才。
外企非常注重对人员的培训和洗脑。
具体表现
相互的优缺点
Q
Take action now.some people warry things happen
some people wonder what happened
but some people make it happen
Think win-win
Life is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it is about win-win
这样的准则一样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可是我们往往就忘记了这样的双赢理念。
单方面的付出是不可能长久的“剃头挑子一头热”
零和对策论(ZSG)是指一方的所得,恰好是对方所失。有经验的管理者或经理总是设法避免零和对策论的结果,而是采取以双赢的策略,也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来代替它。这样一方就不必失去对方所得的了。
Success
Ideas will be always ideas….until you put into action
How to face mistake and fault
1.Admit it ,2.Learn from it
3.Don’t repeat it
Be proactive
Don’t wait for your ship come in ….Swim out to it. Seek to listen
Success come from listening, not hearing!
You will gain a great deal in life
Just by listening carefully
Seek to listen and be listened
Develop a sense of urgency to your work and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Planning ,remember theses 5PS
Proper
Planning
Prevents
Poor
Performance
Persistence
It does not matter how slowly you go as long as you don’t stop
Goals without time limits are only wishes, Have a timeline for all your
goals
LGYX
Vision:实现感动顾客,透明化经营,受信赖的,真正中国第一化学公司。核心价值:顾客中心,收益性,Partinership
经营理念:为顾客创造价值,尊重人格的经营。
2006经营方针:一等成果实现,组织文化创新,贡献和谐社会
ZGPC
1.谦冲致和,永续经营
2.企业不提供员工终身雇佣的保证
但企业必须提供员工具有终身受雇的能力
HMA
三菱丽阳安全准则
1.已决定的事情须遵守
2.任何工作都应安全优先
3.管理者要为安全尽心尽责
什么是VISION,vision就是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就没有动力,没有梦想的人就会缺乏生活的激情,没有梦想的人也就不太可能会有璀璨的未来。
第二篇:外企和国企的本质区别
◎ 外企和国企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无论是国家权力,还是企业权力,权力之间都强调制衡。制衡的目的是监督,防止滥权,避免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在西方投资者看来,如果企业的利润,是依靠“权力征服”得来的,他宁愿不要这个利润,因为企业内部的权力泛滥和流程失控,迟早会毁掉一切。
因为意识形态,我们习惯于把这个世界砍成东、西两半。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实际上是相互敌对的“意识形态”,对企业管理思维长期渗透的结果。比如:西方强调权力委托,政府的权力是选民委托的,企业的权力是投资者委托的,无论是在政府与选民之间,还是在企业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都存在一种契约关系。中国企业内部不存在契约关系,只有人脉关系,整个企业以权力为纽带。这实际上是企业集权而形成的意识形态。
我们以媒体企业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西方媒体的传播理念,总是维护于西方民主价值,为此不惜与政府抗争,与权势对抗,处处揭短;而东方媒体却与政府立场保持一致,以宣传为目的,不管对错,处处护短。不同的意识形态,产生不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上,西方企业有明显的“分权”和“制权”意识,中国企业则存在明显的“集权”和“人治”意识。
这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这两种管理方式原本互不相干,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已经没有国界,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国际企业抢滩国内,两类企业双向对流的速度日趋加快。东西方企业之间的体制交锋、模式之争,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西方企业进入中国,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外企”,它代表中国境内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外企管理模式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这种冲击,不仅指市场占有率,也指管理意识形态。
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中国本土企业有“国企”和“民企”之分,我们习惯于把国家投资占主体的企业称为“国企”,以民营资本占主体的企业称为“民企”。目前国企年产值高达8万亿,仍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国企管理模式代表另外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它与外企的管理理念格格不入,就象国家政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一样,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辩证,唯有对抗。
“民企”的管理模式,则介于“外企”和“国企”之间。在经营和管理理念上,民企更倾向于外企,但骨子里仍残留不少国企思维。为了便于分析企业内部的权力状态,我们暂时选取“外企”和“国企”两个样本,来分析企业内部的权力布局和制衡原理。
国企与外企面试之比较
又到了应届大学生毕业应聘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期,大量的用人单位开始寻觅合适的新人加盟,其中既有国企,又有外企。想起前年的我,参加了几十次面试,总结出了两者面试的一些不同之处,今天列举如下,希望可以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莘莘学子有所启示。
首先,在面试之前,外企总是让你等待更长的时间,直到你望眼欲穿,顺利通过了多层筛选,几近绝望,才会收到面试通知。一些好的外企,通常在面试之前,会安排一轮或者多轮笔试,笔试的内容大多为文学、数学、逻辑、智力和实事。题量极大,且监考严格,在参加这种笔试之前,你最好先复习一下古代的名句,高中数学里面的数列问题,再看看最近一个月的实事新闻,然后搞清楚诸如“意大利总理是谁?”、“古巴首都在哪里?”、“什么是蓝筹股?”之类的问题。最好再看几本智力测验的书,这样,通过笔试的几率会比较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试卷上面的字迹,一定要清楚美观,否则,阅卷试官的法眼很可能就不会青睐于你了。就外企的录取比率而言,通过笔试比通过面试难得多,如果你可以顺利通过一家优秀外企的所有考验,可以说,你就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人才,这决不是耸人听闻。而在国企,只要人事经理认为你的条件合格,通知你参加面试了,那么你就基本上成功了80%,也就是说,在国企,基本上参加面试的5个人可以留下4个。同样的比例,在外企,可能10个人只能留下1个,甚至1个都不留,宁缺勿滥也。第二,面试的形式两者也大不相同。外企的面试,形式多样,花样繁多,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外企的面试,有的让我和竞争者辩论,有的让我去仓库估算存货价值,有的当场测试打字速度,更有的让我说服面试官买下我的一支钢笔,实在让人防不胜防。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仅限于口头交流。而国企,一问一答的形式几乎是100%的。在外企,通常是一个面试官对一个应聘者,甚至一个面试官对多个应聘者,而在国企,通常是多个面试官对一个应聘者,让人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当然,外企的面试官很有可能是老外,即使不是老外,面试官也通常会用一半的时间让你用英语和他交流,所以你的英语口语太差就意味着失败,而在国企的面试中,基本遇不到讲英语的场面,你的普通话太差也不行。
第三,面试中的问题角度和难度不同。外企的问题,通常是“旁敲侧击”型,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来考验你的个人能力,举个例子,“你有什么缺点?”如果你简单的回答诸如“粗心”、“交际能力不强”等等,那么我告诉你,完了,这个问题你的得分是0。面试官其实对你的缺点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了解你通过什么方法克服缺点,最好,你能够展开说一些和问题无关的东西。你如果不能听出面试问题的潜台词,那么,宝贵的面试机会就会被浪费。而国企的问题,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型,他们的开场问题通常是问你是不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几口人,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干什么等等,然后急转直上,问你对业务知识了解多少,对一些业务问题如何解决,还有怎样把工作做的更好等等,最简单的和高难度的都会问到,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第四,价值取向不同。外企的面试官希望找到一个成熟,活跃,聪明的新员工,最好你了解最新的时尚资讯,个性突出,精力充沛,思想跳跃,富有创意。对于只会服从上司,没有思想的下属,外企的老板是不喜欢的。而国企的面试官则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对企业忠诚,政治上上进,遵守规章制度,乐于付出等方面。外企的人事主管,很多都是年轻人,如果你和他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第一次见面就有朋友的感觉,成功就唾手可得了。而国企的人事主管大多年长,如果他在你身上找到了自己子女的影子,或者觉得你像刚刚参加工作的自己,那么录取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怎样才能找到“共同语言”,就看你是不是会“见风使舵”了。据个例子,同样一个问题“进入我公司以后,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什么?”外企的面试官希望听到:有创意。而国企的面试官则希望听到:遵守公司制度。兴趣爱好广泛人人喜欢,但是外企的面试官希望你爱好蹦的、上网、驾驶等新玩艺,而国企的面试官则希望你精于书法、围棋、民歌等“传统项目”。价值取向的不同或者因为年龄,或者因为文化背景,面试官的喜好不同决定了你必须“投其所好”,这点尤为重要。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在问及你的薪资要求时,面对国企的面试官,你切不可要求过高,1000元足矣。以显示你乐于付出,不计报酬。如果你要求较高,即使企业准备支付你所要求的工资,老总也会不太开心。如果企业真的只能给出1000元的月薪,而你认为太低,最多“拒签”。而面对外企的面试官,你千万不要自贬身价,要求尽可提在2500元以上,以显示你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对方企业的财大气粗,面试官如果认定要你,而你的要求稍高于企业所准备支付的,他一定会和你商量的,放心。(文/张振翼)
资料来源:《中国贸易
报·前程招聘专版》
2001-04-30
第三篇:如何应聘外企,外贸企业,国企,政府机关
如何应聘外企,外贸企业,国企,政府机关
2009-01-31 我觉得现在大部分人在找工作前,都没有对自己人生进行规划或者对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求职者只有对自己的性格,天赋和内心真正喜好的东西有个清晰的认识,你的职场人生才会走得轻松. 所以了解你所求职的企业特点是否与你个人情况相符,是首要的一课.
1.机关,事业单位等政府机构.
政府机关单位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各种福利齐全,严格遵守劳动合同发,一般不会轻易炒人.但缺点人浮于事,结构臃肿,人际关系复杂,论资排辈非常严重,长官意志严重,基本是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基本上晋升一个职位要5-10年,越往后越难. 如果求职者热衷官场,喜欢权谋之术,擅长平衡各种人迹关系的朋友,大可以一试,至少不用整天担心失业.
薪金水平,省会城市的公务员基本工资都不高,如广州的很多油水衙门的基本工资才2K-3K.薪资水平不高, 对学历硬件很看重, 资格证书,学历等非常看重, 你的高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会作为评价工资和晋升的最基本的条件
而中山,东莞等城市的公务员福利要比广州的高的多,不过大部分的公务员靠的绝对不是死工资.而是各种各样的其他收入.至于是什么收入,我不说大家都知道.2.国企.国企普遍来说也是三金齐全,福利稳定,遵守合同法.但一般来说,大国企都有完善的工资区间,什么样的经验能力就有什么样工资水平,比较看重资格证书,学历和你的家庭关系等条件.尤其是垄断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都要求你本身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关键是你本身在公司内部有过硬的关系,一般如果是职工子弟,进去要容易的多,裙带关系在这类企业表现得淋漓尽致.工资水平:一般的大型国企工资不高,不但比外企比不上,比起很多民营企业也多有不如.但也是工资稳定,轻易不炒人,福利过得去
而垄断型的企业就大大不一样,他们很多不但基本工资就比外企还高,奖金也高,一个普通的基层员工收入10几万-20万一点都不是新鲜事,这个可是外资企业很多基层经理的收入.我当年大学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通过父母关系进了中国移动,2-3年后年收入16万左右,工作轻松,就是一个基本的信息维护.认识的老婆也是中移动的,两人年薪加起来超过30万,那个日子过得那个叫爽啊
4.外企: 我这里说的外企是指世界500强类的跨国企业, 特点是工资比较高,福利好,很多好的企业会有出国旅游的机会,奖金也高,一般崇尚多劳多懂得,公司效率比较高,以结果为导向, 以人为本,以法治国的思想,推崇透明管理,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晋升制度透明.,机会比较多,有志气和喜欢挑战的朋友,可 以挑选这类公司
但缺点是压力非常大,经常有失业的忧虑,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危机会增加,如果在35岁之前不能晋升为基层经理以上,在40岁以上做到区域经理以上的话,那么失业的危机就大大增加了.所以35岁和40岁左右是很多外企人员转行或另起炉灶的高危年龄.工资水平: 每个公司的工资水平视乎所处的行业不同.一般来说销售部门的职位比起行政,文秘,研究开发部门要高很多.高科技行业和中高端服务行业如IT, 金融,投资银行等要比快速消费品行业(P &G)l零售业(如家乐福)高很多
一般来说,按销售职位来说.IT也来说 刚毕业的本科生起薪有2500-6000不等. 研究生会多500-1000或稍多
有些企业甚至不会多加工资给研究生.
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相比会高很多,根据你工作年限经验不同,差1000-5000不等,以后每升一级,工资就会呈几何数级往上蹦.我见过几个27-29岁的高级销售总监,年纪轻轻就达到100-200万年薪.我有个最好的朋友,大学出来后在一个知名跨过银行工作,仅仅三年时间,工资从第一年3000多生为第二年6000多,第三年达到13000左右,然后给一个更大的跨国银行挖去香港做高级客户经理,开发大陆市场高端客户.年薪60万,听说今年因为业绩好,又提了10多万奖金,这一年他仅仅27岁不到.
5.私营企业包括外贸企业
除了一些大型的明星民营企业如格兰仕,美的等外,中国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基本的特点就是制度不大完善,但灵活,三金劳保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人治现象非常严重
家族企业管理比较厉害,一般来说,任人为亲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个跟中国的不完善的经济制度有莫大的关系.老板门只能相信自己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但好处是企业的管理跟市场联系非常密切,管理架构比较简单,做业务的,只要老板支持,你就比较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缺点很明显:老板基本都是一言九鼎,老板就是天,花多点时间取得老板认可,比起你结果好更容易得到晋升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大多采用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初期风险.基本原则是粗放式的大浪淘沙试的管理方式,让业务员自生自灭的居多.很多企业主都没有耐心去等一个新人的成长.基本工资由1000多到3000过不等.
这里说一下,外贸企业基本上无论你从事那个行业,基层的人员都不会太高,从1000-3000元比较多,因为这个行业是赚的是差价,大多没有技术含量,所以你的成本就是老板的利润.如果你想因为觉得工资不高而跳槽,你大多会很失望,因为其他的中小型企业都差不多,因为商业模式就是如此
毕业生本身的问题 1.客观的:没有社会经验,这个一般对一个不大的企业来说是比较致命的缺点,谁都想能找一个马上能有产出的员工,招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由传,帮,带等到培养成熟,需要一段颇长的时间,这期间对公司还不会有产出或产出很少,期间花的时间和精力更难评估了,所以比起那些一招进来就可以有产出弥补工资成本的资深业务来说,应届生很难与别人竞争。从我们公司来算,如果请一个应届本科生,1200-1500 左右,基本上前三个月不用考虑他们能主动拿到单子,也就是我就要给先付出4500多左右,如果多请3-4个,来增加成交率,首先要多付13000-20000之间,还没有包括对他们的培训,社保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烦都烦死,正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不得不让很多企业主去考虑成本题。
2。主观的:
1)。太浮躁了,基本很多大学生都拿着骑牛找马的心态,很多呆不够半年就溜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所以他们在学习业务的时候,通常浅常即止,因为没有打算长做,因此也不会投入,因此也难做好业务。再加上这年头企业老板都精明了,知道自己的民营企业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很容易成了别人的跳板,所以也就不愿意找新人了。
2)。个性太强,现在的年轻人都太娇气,个性十足,说得不好听的,太自我和自私,永远都是想着自己的利益,任何事情都会以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去跟老板争辩议论。很多都希望自己一定要先把理给占了再说,比较较真。其实我倒也不是叫学生们不要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但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一旦吃亏精神,是很难和别人相处得,在生意场上,从来都是你先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3)。缺乏吃苦,耐心,勤奋的品格。现在的人都好像比较欠缺耐心,很多业务就因为业绩经过短期努力没有起色就放弃了,而且很多产品和企业的运作知道点皮毛就算了,没有深究,所以业务一直施展不开。其实就一个字:心理的懒惰。其实外贸或者其他的销售也好,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研究,思考和重复工作才能慢慢见效的。外贸除了自己当老板外,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行业。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
所以给应届生来说,有几个建议
1。不要工作换得太频繁了,这个对你求职和工作都没有好处。没有人愿意找一个浮躁的员工。初次工作,如果不是企业实在太烂,出于修炼自己来说,就呆上2-3年以上再换,方便以后求职
2。给自己早点选好行业,然后深究,这样才会积累,有高工资了
3。多替别人着想,少点自我,辩论不如实干,这个世界真理永远是结果胜于雄辩。而且老爱辩论的人,通常是口比手利害,骗不了别人,却蒙了自己。
第四篇:外企和国企简历的差别
个人信息
外企:简单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地址、email、电话、爱好
国企:丰富的个人信息:除了基本的联络信息,还要提供民族、身高、体重、政治面貌、婚否、家庭关系
教育经历
外企:学校、专业、学分绩、班级排名
国企:一般不需要提供学分绩,通常要求罗列主要的专业课程和成绩。当然,研究生师从著名导师,也是一个加分因素
实习经历
外企:简历中最重要的项目,根据应聘者过去的经历判断其是否具备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并判断其个性特征是否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用详细的文字或数字化的语言描述在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及成果。一般不要求实习经历与申请职位有很强的关联度。
国企:与申请职位相关度很强的实习经历,特别是有过国企事业单位的经历(哪怕是街道办事处),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
校园活动
外企:作用略低于实习经历,只有校内活动的简历很难让外企满意。关注在某个职位上的工作而不是职位本身
国企:国企最为看重的部分。重要的学生干部会受到青睐。特别关注职位的高低,而不是具体工作内容
学术活动
外企:一般不看重,仅作为学习能力的一种印证
国企:十分关注,一般明确要求在简历中注明发表的论文、参与的学术研究项目。借此评价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有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会让企业产生极大的兴趣奖励
外企:不仅关注奖励本身,更关注获得奖励的难易程度,比如在一个班级有多少人可以获得,评奖的标准是什么
国企:奖励越多越好
语言风格
外企:通过细节的描写反映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用词可以富有激情、领导、推动、发起等动作性词汇受欢迎
国企:踏实简朴的语言描述是申请职位相关的经历和能力,带有感情色彩和强调个人能力的词汇不受欢迎
结构要求
外企:基本固定的格式:联络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奖励、英语计算机水平
国企:格式不固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
篇幅要求
外企:简明扼要,一页最好国企:一页或两页都可以
语言要求
外企:中英文简历都必须提供
国企:可以只提供中文简历
总之,国企喜欢的简历
格式美观大方,看起来舒服和“听话”内容全面,覆盖所有的重点内容具有丰富的与申请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展现应聘者深厚的专业能力突出的文字水平
外企喜欢的简历
完善的教育经历,从国内外知名大学毕业 丰富的实践经历,拒绝书呆子
优秀的个人素质,具备领导的潜能突出的性格品质,为企业带来鲜
第五篇:通信行业的国企与外企
大学的时候,我就一直梦想着能到一个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为什么想?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工作几年后,发现外企并不一定如我想像般美好,而国企(不谈国有垄断企业的灰色收入)也不一定比外企
差。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吧。
背景:
小弟通信行业,如果你也是通信,IT,互联网等相关行业,那可以讨论一下了。06年6月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所名校,电子系
1,薪酬
以通信行业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来说,外企Ericsson,NSN,SBS,Cisco,Genband,Nortel,年薪在110~160K,国企有Huawei,ZTE,Ruijie,Maipu以及其他集成商,代理商等,范围在90K~150K(不讨论地域差别),薪水范围其实相差不大了。
所以,现在找工作我觉得不一定非要进外企,毕竟钱是最重要的。撇开国企外企不说,现在我所知道的待遇比较好的大公司主要有Cisco,EMC,Google,Tencent,Baidu,而大家熟悉的华为,中兴现
在工资一般,年终奖可能会多一些(3-6)个月。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你能进一个外企本身很大,比如500强,或者在国外某个行业比较NB的,但是在中国不是大规模招人设点的,一般工资会比较
高,3年经验跳槽150K~200K也不少吧,这种机会在上海和北京多一些。
评分:外企:8-10分国企:6-9分
2,福利
这个是因公司而异吧,不太好概括,总的来说。
1)4险1金:这一项基本正规的公司都缴,但是有些国企比较恶心,只按照当地的平均
工资缴,比如你工资8千,公司按照每月当地平均工资,却只给你上240的公积金。当然,个税又是给你全额扣,我进的第一家福州的公司就是这样的。而外企一般是全额缴的2)奖金:好像华为,中兴这种公司更多,有3-6个月。其他公司和外企,大致一般在1-3个月吧。
3)其他福利,比如过节,生日什么的,国企可能会多一些,因为外企没有中国的节日,有些国企还会有补充公积金,外企一般不会有。但是外企可能会有一些旅游基金或者其他可以报销的费用,这
些国企好像比较少。
评分:外企:8-10分国企:5-9分
3,工作环境
这里只讨论硬件环境,一般来说大公司比小公司做的好一些,特别是实验室,其他方面我觉得不太重要。
评分:外企:8分国企:8分
4,出国机会
这一项不太好说了,很多国企也有出国的机会,而进了外企也不一定能出国。打平吧,但是总的来说,国企里边的出国,像华为,中兴,可能出去会很辛苦,多是落后的国家,时间一般比较长,1
年-3年。而在外企可能会多一些短期出差或者培训的机会,而且多是去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评分:外企:8-分国企:7分
5,培训机会
这个我觉得也是大公司比小公司做的好些
评分:外企:8-分国企:8分
6,英语环境
不是所有外企都有很好的英语氛围,特别是那种国内人数很多的外企,你不能指望一幢楼里边全是中国人的Office有很好的英语环境吧?所以,如果真是为了学习英语进入外企,你一定得找那种
Site比较小,需要经常和老外沟通的职位。当然,一般外企里边,各种资料,邮件以及自己写文档还是需要使用英语的。
评分:外企:8-分国企:6分
7,工作压力
在我们通信行业来说,基本上外企工作是天堂,国企是地狱吧,据我和朋友的交流,一般来说,外企的工作强度只有国企的1/2,甚至1/3。所以,如果你是0-3年工作经验的同学,可能工作强度大
点好,这样可以更快更多的积累技能和经验,所以国企更好一些,比如华为。但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已经要拖家带口了,已经开始品位人生了,当然不能天天忙得不行,这时外企会好一些。
评分:外企,3年以下想多学东西的年轻人:6-分外企,3年以上想多陪家人的同志们:8-分
国企,4年以下想多学东西的年轻人:8分国企,4年以上想多陪家人的同志们:6-分
8,加薪和升职前景
分两头说吧,国内的大公司和外企流程比较成熟,一般是每年定期加一,两次,幅度在5~15%之间(金融危机降薪不谈),但在外企,基本上很难有机会成为真正的Manager,基本上大家都是帮老
外打工的,这就意味着可能干5年你还是一个Engineer,最多是个Senior的。而国内的大公司,这方面的机会我认为比外企好。小公司则流程不太成熟,老大看你爽了就加,不爽就不加,或者公司员工离
职多了就加,反之不加。而对于升职。
评分:外企:8国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