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
汉语的词汇,常常有妙不可言的含义和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成熟”本义是自然界的果实或谷物长到可以收获的程度。把它移用到人身上,却又变成了估价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待人接物的能力等等完善程度的一个专用词。然而,怎样才算真正的“成熟”?怎样算“不成熟”?并没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标准。受知识、文化、品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心理都有杆秤,一笔良心帐而已。某单位有一科长,工作能力强,业务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善于创新求效,在群众中与较好的威信。但在“三讲”征求其意见建议时,他对上级领导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后来,在讨论提拔其副处级时,上级领导便以其还“不成熟”为由,投了反对票。他提升的事也泡了汤。“不成熟”三个字看来很轻,但在某些人眼里却偏偏魔力很大。其力量在于它的含义的不确定性和概念在某些人眼里的模糊。倘若解释“不成熟”的表现,某些领导也未必能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说清楚。不过,在他们心中那杆秤上,不为尊者讳,爱给领导提意见,甚至不讲原则,便认作“犯潮”;有话不直接说不拐弯抹角,有时甚至发牢骚的人,便被认作是“口无遮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表现都被列入“不成熟”之列。可这标准决不能公开,只能隐藏在心中,到关键时刻再拿出来这双“不成熟”的小鞋,给你穿上,并拉紧鞋带。其个中滋味不难想象。与“不成熟”相反,在我们周围确实有一批所谓的“成熟”的人,说话八面玲珑,办事不得罪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领导心理;平时不苟言笑,轻易不露心迹;阿谀奉承,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假公济私……。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些所谓的“成熟”并不是克己奉公,事业为重、开拓进取、德才兼备等方面真正的“成熟”,而是圆滑世故的代名词。值得忧虑的是,这种“成熟”的人往往颇得领导的赏识,譬如李真、马德等腐败之流就是典型的代表。因为在他们心中不送钱,难当官,就是不“成熟”。选拔干部时,对那些“不成熟”的人,常常“杂音”很多,其结局自然不妙,只能只认倒霉;对那些所谓“成熟”的人,却往往是顺顺当当通过,很少有异议。其奥妙在于不得罪领导,热衷于投其所好,对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打“太极拳”。这样的“成熟”距党中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所要求的相距甚远了。“不成熟”谬论,在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中由来已久,否则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起初踏踏实实作过事的人而后却“变节”的贪官们。究其原因是由于所谓的“成熟”导致的“带病提职”、“带病上岗”。圆滑世故之人存在并不可怕,但视此于“成熟”,并当作选闲任能的标准就可怕了。到头来,只能扭曲人的灵魂,贻误和败坏党的事业,阻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试想,一旦让这种歪风邪气盛行,让那些本来具有进取之心和优良品德的人向他们看齐,其结果,本来正确的作人标准就会丧失,正直的人慢慢也会学会世故,学会所谓的“长心眼”,以违心地磨掉“棱角”向所谓的“成熟”方面“修养”,热衷于拍马、拉关系、跑官、要官、买官……。势必沦落为腐败之风的奴仆。这样的“成熟”是当前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不需要的。扼杀诚信和正义感的“成熟”观,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队伍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必须予以铲除。能否在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成熟”观,不能不说是检验“保先”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第二篇: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
汉语的词汇,常常有妙不可言的含义和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成熟”本义是自然界的果实或谷物长到可以收获的程度。把它移用到人身上,却又变成了估价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待人接物的能力等等完善程度的一个专用词。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的“成熟”?怎样算“不成熟”?并没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标准。受知识、文化、品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心理都有杆秤,一笔良心帐而已。某单位有一科长,工作能力强,业务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善于创新求效,在群众中与较好的威信。但在“三讲”征求其意见建议时,他对上级领导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后来,在讨论提拔其副处级时,上级领导便以其还“不成熟”为由,投了反对票。他提升的事也泡了汤。
“不成熟”三个字看来很轻,但在某些人眼里却偏偏魔力很大。其力量在于它的含义的不确定性和概念在某些人眼里的模糊。倘若解释“不成熟”的表现,某些领导也未必能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说清楚。不过,在他们心中那杆秤上,不为尊者讳,爱给领导提意见,甚至不讲原则,便认作“犯潮”;有话不直接说不拐弯抹角,有时甚至发牢骚的人,便被认作是“口无遮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表现都被列入“不成熟”之列。可这标准决不能公开,只能隐藏在心中,到关键时刻再拿出来这双“不成熟”的小鞋,给你穿上,并拉紧鞋带。其个中滋味不难想象。
与“不成熟”相反,在我们周围确实有一批所谓的“成熟”的人,说话八面玲珑,办事不得罪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领导心理;平时不苟言笑,轻易不露心迹;阿谀奉承,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假公济私……。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些所谓的“成熟”并不是克己奉公,事业为重、开拓进取、德才兼备等方面真正的“成熟”,而是圆滑世故的代名词。值得忧虑的是,这种“成熟”的人往往颇得领导的赏识,譬如李真、马德等腐败之流就是典型的代表。因为在他们心中不送钱,难当官,就是不“成熟”。选拔干部时,对那些“不成熟”的人,常常“杂音”很多,其结局自然不妙,只能只认倒霉;对那些所谓“成熟”的人,却往往是顺顺当当通过,很少有异议。其奥妙在于不得罪领导,热衷于投其所好,对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打“太极拳”。这样的“成熟”距党中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所要求的相距甚远了。
“不成熟”谬论,在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中由来已久,否则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起初踏踏实实作过事的人而后却“变节”的贪官们。究其原因是由于所谓的“成熟”导致的“带病提职”、“带病上岗”。
圆滑世故之人存在并不可怕,但视此于“成熟”,并当作选闲任能的标准就可怕了。到头来,只能扭曲人的灵魂,贻误和败坏党的事业,阻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试想,一旦让这种歪风邪气盛行,让那些本来具有进取之心和优良品德的人向他们看齐,其结果,本来正确的作人标准就会丧失,正直的人慢慢也会学会世故,学会所谓的“长心眼”,以违心地磨掉“棱角”向所谓的“成熟”方面“修养”,热衷于拍马、拉关系、跑官、要官、买官……。势必沦落为腐败之风的奴仆。这样的“成熟”是当前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不需要的。
扼杀诚信和正义感的“成熟”观,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队伍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必须予以铲除。能否在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成熟”观,不能不说是检验“保先”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三篇: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熟观”
汉语的词汇,常常有妙不可言的含义和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成熟”本义是自然界的果实或谷物长到可以收获的程度。把它移用到人身上,却又变成了估价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待人接物的能力等等完善程度的一个专用词。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的“成熟”?怎样算“不成熟”?并没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标准。受知识、文化、品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心理都有杆秤,一笔良心帐而已。某单位有一科长,工作能力强,业务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善于创新求效,在群众中与较好的威信。但在“三讲”征求其意见建议时,他对上级领导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后来,在讨论提拔其副处级时,上级领导便以其还“不成熟”为由,投了反对票。他提升的事也泡了汤。
“不成熟”三个字看来很轻,但在某些人眼里却偏偏魔力很大。其力量在于它的含义的不确定性和概念在某些人眼里的模糊。倘若解释“不成熟”的表现,某些领导也未必能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说清楚。不过,在他们心中那杆秤上,不为尊者讳,爱给领导提意见,甚至不讲原则,便认作“犯潮”;有话不直接说不拐弯抹角,有时甚至发牢骚的人,便被认作是“口无遮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表现都被列入“不成熟”之列。可这标准决不能公开,只能隐藏在心中,到关键时刻再拿出来这双“不成熟”的小鞋,给你穿上,并拉紧鞋带。其个中滋味不难想象。
与“不成熟”相反,在我们周围确实有一批所谓的“成熟”的人,说话八面玲珑,办事不得罪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领导心理;平时不苟言笑,轻易不露心迹;阿谀奉承,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假公济私……。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些所谓的“成熟”并不是克己奉公,事业为重、开拓进取、德才兼备等方面真正的“成熟”,而是圆滑世故的代名词。值得忧虑的是,这种“成熟”的人往往颇得领导的赏识,譬如李真、马德等腐败之流就是典型的代表。因为在他们心中不送钱,难当官,就是不“成熟”。选拔干部时,对那些“不成熟”的人,常常“杂音”很多,其结局自然不妙,只能只认倒霉;对那些所谓“成熟”的人,却往往是顺顺当当通过,很少有异议。其奥妙在于不得罪领导,热衷于投其所好,对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打“太极拳”。这样的“成熟”距党中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所要求的相距甚远了。
“不成熟”谬论,在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中由来已久,否则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起初踏踏实实作过事的人而后却“变节”的贪官们。究其原因是由于所谓的“成熟”导致的“带病提职”、“带病上岗”。
圆滑世故之人存在并不可怕,但视此于“成熟”,并当作选闲任能的标准就可怕了。到头来,只能扭曲人的灵魂,贻误和败坏党的事业,阻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试想,一旦让这种歪风邪气盛行,让那些本来具有进取之心和优良品德的人向他们看齐,其结果,本来正确的作人标准就会丧失,正直的人慢慢也会学会世故,学会所谓的“长心眼”,以违心地磨掉“棱角”向所谓的“成熟”方面“修养”,热衷于拍马、拉关系、跑官、要官、买官……。势必沦落为腐败之风的奴仆。这样的“成熟”是当前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不需要的。
扼杀诚信和正义感的“成熟”观,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队伍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必须予以铲除。能否在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成熟”观,不能不说是检验“保先”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第四篇: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1、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对于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解决好权力观和地位观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和利益观。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个人的权力观是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你能指望他具有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吗?肯定不能。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利益观是错误的,他的权力观也决不会是正确的。可见,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解决好权力观并进而解决好地位观的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财产,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如原市乡镇企业局地方工业总公司经理马振君,为了给自己搞一套好家具,利用公司买办公设备的机会,伙同他人用6万元公款给自己买了一套高级家具,并以建筑材料的名义在公司报销;为了给女儿买汽车,以修路费的名义把钱打入下属煤矿,然后再提出现金来;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将十二万元煤款据为己有,还利用职权迫使别人出具发票,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实际上经不起检查,案发后被判处无期徒刑。还有原石景山区房地局局长尚贵,把460万元公款借给老同学经商,当班子里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尚贵说:“我是局长,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单位的钱我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最后造成了200万元的损失,尚贵也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什么才是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呢?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只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明白了,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必须认识到:第一,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第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第三,领导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服务。一句话,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第四,一代一代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同时要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二是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三是我们手中的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四是权力的行使必须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上述几点,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2、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与作风
以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为特征的享乐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观的典型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同享乐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用,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恶习。
艰苦奋斗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来的,正是靠这种精神,我们党才一步步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全国政权。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创业难,守成更难。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高瞻远瞩地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的情况证明,毛主席的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1951年便发生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毛主席针对这个问题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什么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些话,仍旧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又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权力,社会环境复杂,领导干部受到外界各种消极的东西的影响会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难免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对离不开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相信这样的道理,他们不惜挥霍浪费,一门心思地追求安逸和享受,车子越坐越小,房子越住越大;什么东西都敢要,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人的钱都敢拿。北京市有一个国有企业,本来就已经很不景气,许多职工下岗回家,可是这个企业的领导却花59万元买了小汽车,当上级机关去处理时,企业的领导还认为自己不超标,觉得委屈。真不知道他委屈在哪里,假如要让他不委屈,我们的企业和群众又该受多大委屈啊!
玩物足以丧志,奢侈必将失德。党员干部想奢侈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必然就少了;离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必然就远了。久而久之,不犯错误才怪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在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上下一番功夫。一要加强思想修养,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二要注重防微杜渐,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三要强化监督意识,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四要发扬奉献精神,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3、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当前,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利益分化、利益分配等诸多利益矛盾,这些变革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靠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执掌着各种权力,在资源与利益分配中占据着有利地位,属于强势群体,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形成一种放大效果,影响和带动一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否则,不仅有害于改革开放大业,也有害于党员干部个人。原大兴区氮肥厂厂长刘集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个企业不景气,很长时间发不出工资,由此引发数百名职工多次集体上访。作为厂长的刘集森,却利用职权大肆贪污公款,还用贪污所得买了小汽车,最后被判处七年徒刑。同志们想一想,如果容忍这样的事情泛滥,人民群众能答应吗?
是不是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任何个人利益呢?当然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利益,但必须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和一般党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会直接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比如,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城市危旧房改造、拆迁、安置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问题;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农村中的村级财务、农民负担、农村干部等问题。
第五篇: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90年,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基本方针。此次,胡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出的重要指示又一次提到了“服务人民群众”。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对人民负责,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益,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无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服务是一切公仆的基本义务和职责。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始终牢记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时刻心系群众,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