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难的人生
苦难的人生
——读福克纳《我弥留之际》有感
馨馨
合上了这本书,闭上我平时因为大睁而迷离的眼睛。闭着嘴起伏胸口深呼一口气。我的眼前清晰的跳跃着这一个个人物。福克纳是一个狠心的人,他把这些人一个个揪出来,一个个拿来解剖。被解剖得最多的是安斯的二儿子达尔。解剖到最后把他合上,送进了疯人院。或许在众人那里,勤勉于思考的人都是疯子。一天不做实事的在胡言乱语。直到最后这个疯子奉行自己疯子的思想干了疯子的举动。或许可以说,苦难是可以令思考人发疯的。作家,诗人都是思虑过剩的疯子,没有成为疯子就不是什么作家,诗人。只有发疯的人才会想着怎么把苦难告诉众人。才会想挨家挨户叫醒沉睡的人群,搅了人家的好梦,给人家带去灾难性的消息。驱赶着人们迷离的眼神,迷离的脑子去当头一棒的清醒发疯。
我想起了鲁迅的困惑。他说,人们都沉睡在铁皮子里,这个铁皮子正在被慢慢加热,也就是说这个铁皮子的人正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有一些人醒了,他要不要叫嚣让所有人都醒来呢。可是这些人注定将死在这铁皮之中。
可是鲁迅还是叫了。一段时间里无数人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也终于踏着无数死尸人们爬出了铁皮。没有当初那些死尸,也没有今日获得自由的我们。
我想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让每个人都站出来说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苦难的根源。
初读,只是泛泛而论。其实真正的震撼确是在阅读过程之中。我也有必要亲自买一本回来重读。或许它可以成为我了解人生的底蕴。虽然我明了我会感到痛苦。但我需要奋斗以寻快乐和幸福。
看了两遍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里面的人物的思想还有埋葬的旅程慢慢的一点点的浮出。安斯和艾迪一家有5个孩子,卡什、达尔、朱厄尔、杜威.德尔、瓦达曼。其中朱厄尔是艾迪和惠特菲尔德发生关系所生。艾迪死前就要求一家人把她尸体送回艾弗森老家埋葬,而这个要求仿佛是她对别人恶意的惩罚。仿佛是她早就想好了的如何长眠的通道。
艾迪是一个敏感的、有生命冲击力的女人,她渴望存在感,她的这种存在感在鞭打学生的过程中得到了轻微的满足。如果不这样,她仿佛只体会到永远的孤寂。她试着嫁给了安斯,她生了卡什,生了达尔,她从中感觉到的不是很多作品很多真实的人给我们讲的温暖的母性、母爱,家庭的欢欣,家庭的强大心理支持力量。她感受到的东西深入骨髓的绝望,这种绝望让她决定在生完瓦达曼之后长眠。这种东西是什么?是沉重的爬行的生活、是人互相不理解的孤寂、是对宗教的罪恶说的蔑视但又找不到自己归属的无着无落。她试着跟非丈夫的男人发生关系,但这个也救不了她。于是她死了,于是她死前要报复,要让一家人去走那个艰难的旅程。
安斯被无形的轮子推动着,这个轮子要求他找一个老婆传宗接代,要求他生很多后人,要求日子这样过下去,尽管生活拮据,他渴望已久的装一副假牙可以体面吃上帝赐予的食物的钱都抠不出来,他心安理得的继续这样的日子,有时太苦了就发发牢骚。这也是他跟艾迪的不能沟通交融的一部分。他在乡亲的眼中是懒惰、爱贪别人便宜、胆小的人。到了最后,这段旅程结束后,通过跟家人遭遇的对比,似乎只有他得到了好处,装上了假牙又娶回了新的厉害媳妇。
卡什在我眼中是一个理性的人,理性到似乎已经没有了人的正常的情感,特别是对母亲的死,他一点没有反应,他反应的是应该用什么工程原理把棺材做漂亮,他反应的是怎样把这个目标(把死者运到艾弗森)实现。对于自己他也十分苛刻,腿的剧痛,他可以平静的无视。他是一个极端守规矩的人,极端到没有了人味。
达尔对母亲由爱转恨,我不知道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也许是母亲对他的无视,也许是母亲最后的弃绝。在达尔的眼中,三弟朱厄尔是一个爱马的家伙,是一个固执倔强有毅力脾气暴,走路髋部以下活动的像一个木偶怪的家伙。当朱厄尔骑马跟随大车上路的时候,他疯了似的哈哈大笑。他在笑什么呢?他在笑朱厄尔对规矩的藐视?还是在笑朱厄尔本身?达尔后来烧了棚子,烧了棺材,虽然被众人抢救下来,并把达尔送往精神病院。但是达尔的自我思想分析确清晰明了-----“可是我拿不定谁有权利说什么是疯,什么不是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好像有另一个自我,这另一个自我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正常和不正常,他怀着同情的恐惧与惊愕注视着这个人的正常的和不正常的行径。”
朱厄尔对母亲有原始的爱,他不愿意看到母亲临时前受苦,不愿意叫卡什在她面前做棺材,但是朱厄尔自己本身的思想是好像是贫乏的,他几乎没有多少心理活动的描写,他对马儿的喜爱也是一种原始的亲近,他在众人眼中是脾气暴躁的,他跟其他的交流也是直直的,要求似的。他要的马儿,他拼命劳动去获取。他蔑视别人给他提供帮助,他只信自己。这种蔑视是跟父亲的对抗中,在从小的家庭生活养成的。但是他心地却仍然善良,当父亲懦弱的可怜表示自己的牙都没有钱装还要养活一大家人的时候。朱厄尔默默的把马送到了交易地点。
杜威.德尔是个有女性魅力的女孩,对于莱夫,她并不想拒绝。她想做,但是做这件事好像不那么守规矩,于是她跟莱夫说要是到棉花地尽头树荫那,口袋里的棉花还没有满的话就是上帝的旨意。于是莱夫把自己采的棉花全放进了她的口袋里。杜威很淡定,她并没有慌得不知所错。她也没有怨恨,她到药店被伙计诱骗后也只是说这个坏小子,我知道他这个办法是不行的。她想不深。她顺应天性而为。却要顺应社会把孩子打掉,她的身体是受到了伤害的。
瓦达曼还小,瓦达曼几乎就是一个孩子的视角来阐述整个事情。他认为是胖胖的皮医生杀了母亲,他认为母亲是一条鱼,他好奇一路跟踪腐尸的兀鹰晚上在哪歇脚,他也见到了一些秘密。他对橱窗的小火车念念不忘。他交流最多的只有他的姐姐杜威。其他的哥哥母亲父亲对他并没有表现太多的爱。
其他的乡邻,在劳动力不发达的地区,乡邻保持着互助的习惯,如果不这样做,他们也保全不了自己。如果不帮助安斯把腐尸送走,他们也没办法生活。如果男人们不帮助安斯尽早埋掉艾迪,信仰基督教的女人们对丈夫也暴跳如雷。女人们不能看见这种场景,她们害怕这样的场景,害怕自己的埋葬也会变成这样。
全文结束的场景是什么呢?是艾迪的腐尸终于埋葬在艾弗森,卡什的断腿可能不会再复原,达尔被疯了,朱厄尔拼命获得的马失去了、杜威注定要分娩、瓦达曼不会有小火车,安斯娶了带来音乐播放机的新太太,装上了假牙。然后呢?然后他们一家可能偶尔会一起听听音乐。然后人物各自的日子会是怎样呢?
看完整个小说,我仍然不能从时空的方面来理解分析,那需要我去阅读很多资料后我可能才会有一点点感受,我能理解到的只能在我已有的阅读积累地基上建筑。我甚至不能理解艾迪的思想和报复行为。艾迪是读过一点书的人,所以她不像我熟悉的山妇那样平和的安于生活操劳,她平和的外表下是暴怒灵魂。的我也不知道瓦达曼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小孩好像处于一种偏执的精神狂躁状态中。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写作耗时两个月,修改打印用去一个月,可以说是一本成书极快而又收效甚好的书,全书似一气呵成。贯穿一部小说的仅仅是十天之内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如此便可想象,对于每一天的描述有多么极尽所能的详细。
小说开始时,艾迪·本德仑卧病在床,这个农妇在受尽了几十年的煎熬后终于即将撒手人寰,窗外是晦暗的黄昏,大儿子卡什在窗边为她赶制着棺材,艾迪的丈夫曾经保证过会在她去世后将她的遗体送往娘家人的墓地安葬。于是在三天的准备与入殓之后,全家人开始了向杰弗生的一次苦难历程。一路上,历经磨难种种,大水差点冲走棺材,大火几乎烧毁遗体,腐烂的尸体及其散发出的越来越浓重的尸臭引来了大批的秃鹰,最终一家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安葬了安迪。而在此过程中,拉车的骡子淹死了,大儿子卡什失去了一条腿,老二达尔进了疯人院,老三朱厄尔丧失了他最心爱的马,女儿杜威·德尔没能打胎,小儿子瓦达曼也没能得到他想要的小火车。反倒是一家之主,刚刚历经丧妻之痛的安斯·本德仑配上了假牙,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我弥留之际》这本书写的是一家六人与磨难同行的历险,在这一点上虽与《奥德修记》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所表达的主旨却远远不及《奥德修记》所表达出的英雄主义。然而在写作风格上,这种令读者苦笑不得的感觉则会令人不禁回忆起阅读《堂吉诃德》时候那种笑中带泪的体验。这本书的风格更加倾向于荒谬派,然而在此书成书之时,这个派别还未产生,所以如何对此书的风格、主旨下定义便成为了一大难题,却也给了每一个人各抒己见的机会。
纵观福克纳的其他基本作品,不难看出,福克纳一直以人类在忍受苦难的折磨并最终可以不同程度地战胜他们这一主题贯穿他的作品。他的另一部被人们熟知的作品《喧哗与骚动》一书的结尾——“他们在苦熬”便可以作证这一点。而这极能触动人心并激励人们的一点却很少被作家如此重视地贯穿于他一生的作品之中,这应该也是福克纳荣获诺奖的深刻意义之一。
算上本书“弥留”的“我”——艾迪,一家七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这本书中体现出了他们所受的磨难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它们。
首先是艾迪,这个小学教员很遗憾地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热爱自己的学生,工作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她的感情同样令她心伤,同时孤儿的夫妻或许最能体会对方需要什么,然而对方需要的自己也同样需要,这样一来给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而艾迪的情人胆小懦弱的个性也让她更加心寒,感情所回报给她的也只能是加重她的难过。如此她才会迫切要求与娘家人合葬。这令人叹息的一生本身也就是“在苦熬”。
老大卡什是一个只知闷头苦干的老实人,老实的人往往就会被欺负,就会吃亏,会受苦,而老实巴交的卡什应对苦难的方式就是一言不发地自己去克服。
老二达尔由于出色的判断力、观察力而招人厌恶,但他却是能做出最理性的判断的人。他认为送母亲尸体去那么远的地方是不合理的,于是他以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纵火来解决这一问题。却被一直看他不顺眼的人诬蔑为神经病送入疯人院。这种来自他人的你自己无法反驳的不利说法往往最令人无奈,因为你除了被迫接受别无他选。
老三朱厄尔极其爱马,对于这一点作者的描述也是深入人心的,令人无法将朱厄尔及他的爱马分割开来。他也正如马,他是性情火爆的烈马,是生性骄傲、趾高气昂的名马,也是心中确实很爱母亲很孝顺母亲的良驹,然而这样一匹千里马却难以在没有伯乐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正如他丧失了自己最心爱的马一样,他也在逐渐地丧失自己身上那些可贵的东西。
女儿杜威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的代表,她没有自卫能力,于是只能在堕胎未果之后回乡生下这个私生子,但同时她却又是凶残的,可以加害于人,例如她会揭发大二的纵火。矛盾的人最为痛苦,她事后会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感到后悔莫及,这也是受苦难的一种,而她懦弱的一面决定了她只能“苦熬”。
小儿子瓦达曼是一个弱智儿童,才会做出将母亲与大鱼混淆,在棺材上钻孔而穿破了他母亲的脸这种荒唐可笑却又令人无法开怀大笑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他这不同常人的一点,在家中他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一个玩具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地难以得到,便可想象到以后的人生当中,难以随他心愿的时还会有很多。
一家之主安斯,对于他的评论向来最有争议。我不认同有些批评家说她坚持要将妻子的遗体送往娘家人的墓地是想要换新牙并娶回新太太,这种指责未免太过于“有色”。但我也不得不说,妻子去世不久他便娶回一房新太太太过无情,同时在与他的几个儿女无可厚非的要求、梦想未能实现的情况相比之下,便显得安斯的自私与无情更为突出。相比书中其他几个人物,对于安斯的受苦便似乎根本不算什么,然而细细想来,他的受苦该是心灵的谴责,却真真是最令人心痛不已的,只是“时候未到”。
对于如何通过人物表达人类受苦以及如何面对苦难这一主旨的分析告一段落,接下来,也是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之处,我将对于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方面简单说说。便是这本书的行文安排。全书通过不同的主人公的视角来写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描述情节,并加上自己的内心独白,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在之前从未见过,因此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很茫然,可以说是完全不知所云,得反反复复地看前后的章节才能明白。
而这样的行文方式却有助于吸引读者注意力,也有助作者在不经意间通过书中人物的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时间有限,读这本书的时候未免不求甚解了一些,只对于主要的故事情节做了仔细阅读与思考,日后有机会细细品读一定会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内容。这些便是我浅读《我弥留之际》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想,在此班门弄斧地提出,仅仅是为了向大家推荐这一本鲜为人知的小说。
第二篇: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阶级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权力的不平等,贫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苦难,宗教的产生离不开苦难。苦难中受到压迫的人们,极力地想在现实的残酷中寻得一片精神的乐土,找到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寄托,来获得能与苦难相抗衡的力量,于是他们偏向于选择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存在,而使自己找到存活在这充满苦难的现实世界的理由,这个时候,宗教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所以,很多时候一提到宗教,我们总是很容易的就想到了生命中的苦难,即人生苦难。宗教的兴起,发展和成熟,总与当时社会的苦难紧密相联,人们所处的社会愈黑暗,愈贫穷,愈不平等,愈残酷„„那么宗教就越盛行,越发展,越传播得快,而信仰的人也越多。要研究宗教与人生苦难这个话题,有很多值得去探讨的地方。在这里,我着重就宗教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以及宗教认为苦难对生命是否有意义及其原因这两个问题,再结合我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的幸福的了解,来作具体分析。
(一)宗教对人生苦难的态度,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面苦难,超越苦难。
直面苦难。所谓直面苦难,就是要正视苦难,把苦难当做人生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事实存在。基督信仰和佛教信仰是不回避苦难的,基督信仰认为人生来是带罪的,痛苦的。从《圣经》中可以看到,“神所创造的万物都甚好”①,但“因始祖亚当、夏娃悖逆了上帝,罪就入了世界。于是人要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不单如此,大地也因人的罪受连累、遭咒诅,以至不再给人效力,更长出荆棘和蒺藜来”②。这样人类的苦难就产生了。正如古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所说:“神所创造的世界本是美好的,是人犯罪之后才带来了苦难。”《圣经》中也记载了耶稣对他的门徒的话:“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又如佛教中有一个词,用来形容“芸芸众生”的苦难的——“苦海”,佛教认为,世人将多在苦海之中,如果没有佛的救度,无由得救。它甚至把人生分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佛教庞大思想体系的基础”③。事实上,不仅仅是基督教和佛教,其他种种宗教都是直面苦难,它们承认人世间存在苦难,而不是对苦难持否定态度,或者说是逃避、回避现实中的苦难。虽然佛教对现实社会明显地表现出否定的态度,但这并不表明它就对现实中的苦难持否定态度。
超越苦难。这是宗教在看待苦难时表现出来的另一种方式。超越苦难是在直面苦难的基础上来说的。如果不能够直面苦难,不能够正视苦难,又如何来谈超越苦难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宗教是在苦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现代有些宗教是在人们物质生活过于充裕,而精神世界过于空虚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目前还只是个别现象,如“新宗教运动”),在如何超越苦难的问题上,不同类型的宗教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督教,在超越苦难的程度上,就不如佛教的积极彻底,恰好相反,基督教表现得十分消极。基督教是在承受苦难的基础上去使心灵世界达到超越苦难的目的,他主张人们应该安于苦难,承受苦难,而让人们安于苦难的原因就是耶稣也存在于这个世上,他也受到过苦难,出生在马棚里,受到追杀,遭到门徒的背叛,被钉上了十字架,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耶稣不仅没有选择逃避,他还显得十分平静,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巨大的苦难,基督教告诫人们要喜欢苦①
② 《圣经·创世纪》1:31《圣经·创世纪》3:16-19 ;4:12
③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 作者:尚九玉
难,“倒要喜欢,因为你们是和基督一同受苦”,耶稣最终在苦难中得以复活。既然基督作为神,在世上都免不了要受到如此巨大的苦难,我们作为人,普普通通的基督徒,又有什么理由选择逃避呢?基督教就是以基督在和人们一同受苦的方式,而使人们达到心理上的的慰藉,从而获得一种安于苦难,却在安于苦难的现实中得以超越苦难的精神存在,寻找到一片心灵得以栖息的乐土。总的来说,基督教在看待苦难的问题时,趋向于选择消极的方式来达到超越苦难的目的。而佛教在如何看待苦难的问题上,则与基督教显得不同,而与道教则有几分相似,佛教也承认苦难,能够直面苦难,但是更表现出一种不愿接受苦难的状态,佛教和道教都重视修行,道教有“悟道成仙”的说法,而佛教则有“修行成佛”之说,在佛教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超越苦难,而且可以战胜苦难,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有罪恶,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苦难,是因为人有“三情六欲”,而要战胜苦难,摆脱苦难的的束缚,就应该潜心修行,达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境界,更甚者,摆脱世俗,当身上具有佛性的时候,就可超越苦难,战胜苦难,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佛教有大小之分,小乘于苦难多重自救,大乘则主张普度众生,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慈航普度”、“大慈大悲”等恰好反映了佛教对待苦难时的积极主动的精神。虽然不同的宗教在超越苦难方面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是它们都认为人是可以超越苦难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宗教在看待苦难方面,不回避,不否定,而是敢于直面苦难,超越苦难,那么,宗教认为苦难对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很多的痛苦,中国古代有位词人说的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没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就有可能受到世俗的喧嚣的影响,接受苦难的历练。苦难对生命意义重大。
苦难是锻炼人的“兵器”,它能使生命走向更高的层次,达到更高的境界。佛教教人心向善,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教人心胸宽广,学会容忍,学会静观,使生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悲,达到更高的境界。苦难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深处的精神存在,当人们所承受的苦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人们对苦难的忍受程度到了一定的限度时,人们趋向于寻找一种精神寄托来战胜苦难,宗教所指向的美好的地方,类似天堂,或者是西方极乐世界,自然而然就成了受苦受难的人的精神归宿。而宗教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到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的,佛教追求“真,善,美”,只有在生前不断的做善事,一心向佛,死后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再者,佛教讲究“因果轮回”,认为人上辈子做的事会影响到他的下辈子的命运,所以就是在宗教这样的推动下,苦难也就成了锻炼人的兵器,人们一心向善,让生命不断朝着“真,善,美”的境界发展,当人们的理解超脱于世俗社会时,他们的生命才得以开始解脱,他们的思想更具有佛性时,就表明人们相对与以前,有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已经是苦难所不能战胜的了。
苦难是生命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在苦难中,人才会“觉悟”,生命才会得到升华。这让我想到社会中的自杀行为—— 一种很愚昧的,不觉悟的表现。自杀行为在基督教中是不被允许的,基督教认为,选择自杀的人,死后其灵魂是不能进入天堂的,而是被打入地狱,接受残酷刑罚的惩罚,永无翻身之日。人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感谢上帝给你生存的物资,即使有苦难也应该与基督一起承受,而不应该以自杀的行为来逃避苦难,这是对上帝的一种蔑视,是得不到上帝庇佑的。又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释迦摩尼出生在印度一个地位很高的家庭,属刹帝利种姓,虽然出身高贵,但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
传教,释迦牟尼本身并没有经历过像吠舍、首陀罗这样的种姓所经历过的苦难,但他出生在那样一个社会,是能够感受到的,他关心人间疾苦,那么同时也就相当于他的内心也在承受这些苦难。如果他没有看到过,感受过社会上的如此多的人生苦难,他就很难获得这样的“大彻大悟”。所以宗教认为苦难是生命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们不应该逃避苦难,经受住苦难,受到来自苦难的刺激,人才会获得顿悟,才不会安于现状,虚度光阴,生命的意义在苦难中才会得以彰显,而人格也在苦难的平台上,变得更加伟大。
接受了苦难的历练,生命才得以净化,灵魂才得以从尘世暂时的事物转向永恒,转向宗教所描绘的神圣之地。苦难“不只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对内在的完善发展具有基本的意义:受苦使灵魂从对暂时和易朽的事物的过于专心中撤出;它是对虚荣心和好面子的解毒剂;用基督教的话来说,痛苦是上帝使我们的心灵从尘世暂时的食物转向永恒、转向
④他本人的伟大的教育手段”。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宗教角度下,苦难对生命的另一重要意义。
(三)苦难对生命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是在宗教的角度下,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一样的。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充裕的环境下,我们很难联想到“苦难”这个词,反倒是觉得人们都会活得很幸福,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假象!对宗教与苦难的学习,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人生幸福的了解和体会。
幸福是相对于苦难来说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一直是生活在“温室”里,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没经受过饥寒交迫,而一直是处在别人的庇护下,那么即使其他受过苦难的人看他,会觉得他是很幸福的,因为他的人生不用去走坎坎坷坷的路,而是一帆风顺,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呀,但是,事实上,这个处在温室中的孩子,他自己并不能感受到这种别人带给他的“幸福”,反倒会觉得这简直是对他的一种束缚,因为他没法用区别于“温室”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来与之作对比,也就不能体会到温室的特别之处,只有等到他自己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经受了无数次来自心理和生理上的苦难的考验后,那个时候回想起当初“温室”的生活,他才会感觉那时的自己确确实实是多么地幸福!
苦难的存在,让我们更好的明白幸福的宝贵,领悟生命的真谛。就如《道德经》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者,就如人生困难,让人痛苦不堪;福者,恰似幸福,让人心情愉快。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苦难与幸福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生活中遇到的“不如人意的事”远远要多于“心想事成”的时候,“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幸福需要个人去努力的争取,换一种方式说,就是幸福是作为个人在承受了许许多多个或大或小的人生苦难之后产生的。战胜了小的苦难,便获得“小幸福”,经受住了巨大的苦难,便获得“大幸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风雨”就如人生长河中的许许多的苦难,挫折的打击,经受住了,才能看见隐藏乌云身后的灿烂的阳光,才能看到天边那美丽的彩虹,而阳光和彩虹就作为人生的一个幸福的形象而出现了,又如一句俗语所描绘的“黎明前最黑暗,希望前最渺茫”,也是同样的道理,苦难的存在,让我们明白,幸福的来之不易,更能感受到短暂幸福的巨大魅力,从而对幸福倍加珍惜,而靠经受苦难,而争取得来的幸福,更能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宝贵,以及人生的真谛何在。
苦难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即是幸福。活在当下,并不是说”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是指不要去对未来作太多要求,人应该及时珍惜此时所拥有的,坦然的面对现实中的苦与乐,好好珍惜现在!佛教中有“七情六欲”的说法,它认为苦难绝大部分是由于人存在极大的欲望导致的。凡人有七情六欲,这是苦难产生的根源。人类的欲望永远也无④ 【德】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法满足,正相反,欲望会因为得到小小的满足,而变得越来越膨胀,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时候,人们不断地追求某种还未得到的东西,把获得那种东西时短暂的满足感当做是一种幸福,而当这种满足感消失时,又转向于追求另一个目标。人们总是不能消除欲望,而太多的欲望堆积在一起,总会导致苦难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什么不适当降低一下欲望呢,把视线移向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适当的享受现实社会带给我们的种种东西,在匆忙的生活中,也稍微驻足,感受一下“活在当下”的快意,放开心胸,坦然地面对“当下”的心酸快乐,感受“当下”生活,踩在苦难的头顶,坦然面对遭受的苦难,把苦难也当做享受的一部分时,不也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吗?与其整天为了那未知的未来而忙碌,倒也不如挤出一点点时间来,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体会人生。苦难,让“活在当下”幸福与意义彰显出来。
人生是有苦难的,宗教的兴盛也离不开人生苦难。宗教的引导,让人们能够在残酷的现实中直面苦难,超越苦难,使在痛苦中挣扎的心灵不至于被苦难的洪流所湮没。它在对人的历练,以及对人灵魂的升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宗教的存在,在人的心灵燃起一丝希望,让苦难大众重拾获取幸福的决心和信念„„
第三篇:苦难成就人生作文650字
苦难成就人生作文650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苦难成就人生作文65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的背后是艰辛与困苦。但只有经历了坎坷,才能获得成功。所有,与其说是成功必将经历苦难,不如说是苦难成就了人生。
“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告诉任安的,同样也在告诉世人。《史记》终成“一家之言”,而司马迁的伟大成就背后藏满了艰辛,是什么让司马迁由一个普通史官成为一个伟大史学家呢?是命运?对李陵事件司马迁提出三点:一、李陵为国士。二、李陵杀敌英勇足以平定民心。三、李陵可能是假叛变。然而,这却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当即被判“诬上”之罪,他面前摆了三条路:第一条也是最能表现一个男人、一个士大夫、一个文化人气节、精神的宽广大路——等待受刑。第二条,拿五十万来买回自己的命,可是拿着朝廷中低收入的小史官司马迁又何来这么多钱?第三条,也是带有极大的耻辱性的,一条已经不算是路的独木桥——宫刑。而这时,《史记》刚开始写作不久,司马迁心里清楚地明白——“我不能死!”就这样他接受了宫刑。就算是胸怀大志,日后想起,他也只觉得:“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但这件事却为《史记》成为“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改变了他的生死观,成就了他的`人生。
《季布列传》中的季布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知道自己有才,不能白白浪费,所以就算沦落为别人做奴隶,也不做抱怨。司马迁对他的感受是再了解不过了。但如果他不经历耻辱,又何来如此深刻的认识?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单单是司马迁、季布。他们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苦难成就人生。面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也应该带着一颗纯洁的心,勇往直前!
第四篇:苦难与人生——读《童年》有感
苦难与人生
——读《童年》有感
人生自有悲与欢,人生自有离与合,人生自有甜与痛。而名著也是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只因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快乐。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我开始思索自己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小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在小说中出现的时候,适逢其父病逝,但他年仅五岁,还不懂事,不知道丧父的悲痛。聪明善良的外祖母把阿廖沙和她的母亲接到尼日尼城外的外祖父家中。但母亲很快也离开了。他的外祖父不大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在冷酷的生活中,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后来,阿廖沙开始正式上学,他的成绩十分优异,但是他念完三年级后,阿廖沙就永远的离开了学校,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于是这个不幸的孤儿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社会。
其实,阿廖沙就是作者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这令我深深体会到那时那个年代的人是多么可恶!
仔细想来,现在的我们多么幸福啊!有学可上,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有饭可食,每天回家有鱼肉零食等着品尝;有人宠爱,想要什么几乎就有什么。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人抱怨“学习好累啊”“饭菜真难吃”“天天啰里啰嗦”……而在阿廖沙生活的那个年代,或者更确切地说,在沙俄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里,贫苦人们根本没有一点儿家庭的温暖,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争吵打架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是啊,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与美好,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世事的无奈。对于苦难中的人来说,只要一天比一天好一点就很知足了,而对于没有经历苦难的人来说,他们也会慢慢走进苦难,然后再一天一天的好起来。
我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不懂饥饿贫寒为何物。遇到困难与挫折,心里只想着依赖父母,让父母为我遮风挡雨,却忘了自己也要学会成长。是《童年》这本书唤醒了我,教会了我,它让我知道要坚强勇敢的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要学会独立,自力更生。
第五篇: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辽阔苍穹中飞翔的雄鹰,必是经历了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一个不经历苦难的人就像一粒不经历风雨、干旱、烈日、虫灾的麦子,终将是干瘪、无价值的空壳。
苦难,能铸就辉煌的人生。司马迁是历大悲苦之人,但他并没有向苦难竖起降旌,因为他在历史长河中看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于是,他昂然向世人告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了生,苦难的生,在苦难中写下光耀千秋的《史记》。若非半世“肠一日而九回”的苦难,他又怎能为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建起了一座完美的丰碑?
苦难,能淬炼豁达的胸襟。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黄州、儋州、惠州四处漂泊。然而面对种种苦难,他却能以开朗阔达的胸襟,从容突围,笑看人生。翻开东坡年谱,他的一生几乎“在路上”,不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就是在“被起用”的“路上”。被贬谪,没见他愁肠百转;被提拔,也没见他意兴遄飞。真正是宠辱不惊如云卷云舒,得失不惶随花开花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是品他的茶,吟他的诗。试想,若非在苦难中淬炼出豁达的胸襟,他又怎能“回首向来萧瑟处”,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
苦难,能坚定追寻的脚步。清政府一觉“天朝上国”梦,让中国人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宰割下苦难地呻吟。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并没有在苦难中终老,他们纷纷踏上追寻救国真理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执著而无悔。终于,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天安门前缓缓升起,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若非在苦难中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又怎能有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见彩虹。生命只有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意志只有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没有苦难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苦难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苦难是一股生命的力量,它推动我们不断前进。哲人说,我们不仅要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苦难中微笑。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苦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