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

时间:2019-05-14 12: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篇: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一、同一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须和自身保持同一。同一律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在同一思维中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二、不矛盾律

不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同真,必有一假。两个判断互相矛盾,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判断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在对当关系中,同一素材的a 判断和o 判断是矛盾关系,a 判断和e 判断是反对关系。再如“此君是男性”和“此君是女性”这两个断定互相矛盾,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此君姓张”和“此君姓李”互相反对,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不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三、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也不能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同时都否定,要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可以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则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同时都否定则不违反排中律。

四、逻辑基本规律知识在mba 联考逻辑应试中的应用

例(1)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答案是b。乙和丁的口供相互矛盾,根据不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条件,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甲和丙说的是真话。由“丙作案”(甲说的真话)和“如果丙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丙说的真话)可推出“丁是主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因此,丁说的是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

例(2)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

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 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答案是:d。因为确定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来源:考试大-mba

第二篇: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十一章 逻辑基本规律

第四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正确的思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的。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一、什么是逻辑规律?

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必须遵守的最一般的准则。

二、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规律具有普遍性。是各种思维形式必须遵守的准则,人们在运用概念、命题进行推理和论证时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准则。规则具有特殊性,只适用于特殊的思维形式。如定义的规则只适用于定义,划分的规则只适用于划分。规则是由规律决定的

三、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列宁指出:“逻辑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任何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着。但是客观事物又不是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这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任何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叫做质的规律性。正是这种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某一类事物成为某事物,而区别于其它事物,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反映在人们思维中就表现为思维的确定性,即一个思想反映了什么就是反映了什么。逻辑的基本规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思维的确定性。

思维的确定性表现为概念,命题的自身同一,这就是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表现为命题的前后一贯,不自相矛盾,这就是矛盾律;思维的确定性表现为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之间作出明确的回答,排除中间的可能性,这就是排中律。因此,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说,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关于同一个思维对象(概念或命题),应保持确定和同一 公式:“A是A”

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表示,即:“A→A”

公式里的“A”表示任一概念或命题,A是A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命题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命题的内容都要保持确定和同一,是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绝不能时而是这个内容时而又是与此完全不同的内容。

例如

黑板上的白字都是用粉笔写的 黑板上没有白字

所以,黑板上的字都不是用白粉笔写的。

这里的“白字”在第一个命题中是指白色的字,在第二个命题中是指错别字。其内容完全不同,因此结论是荒谬的。

二、同一律的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 根据同一律的内容,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命题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1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

所谓概念必须同一,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的内容不变,原来在某种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就应该已知按照这个意义使用这一概念,绝不能随便变换某一概念的含义,也不能把不同的概念的加以混淆。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错误叫“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无意违反)

例如1 母女上街,乘上汽车,女儿问妈妈,这是谁的汽车,妈妈答:“公共汽车”女:“爷爷的汽车呀”妈又答:“不是,是公共汽车”女:“你公公不是我爷爷吗?” 例如2 小孩:“爸爸,我不会用格外造句” 爸爸:“你真蠢,这不好造,不要把字写到格外边” “偷换概念”:故意违反 例如 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例如 4 甲:“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东西,是不是这样!”

乙对答:“是这样。” 甲:“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的头上就没有角了” “没有失掉的东西“应括”原来具有现在没有失掉的东西。” 不能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命题必须同一 所谓命题必须同一,就是说在运用命题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时,人们所适用的命题,必须保持它自身的同一,不能用另外的命题代替它。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1)“转移论题”,也叫离题,跑题或走题。这是指无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议论离开了论题

例如:父亲外出,告诉孩子说,如果有人来问我,就说“外出未归,请进喝茶”。并把这两句话写在纸条上,放在孩子袖子里,说如果忘了就看看。第三天,这个孩子看没有人来问,就把纸条烧了。第四天,来人问:你爸爸呢?孩子看看袖口说“没了”。“什么时候没的?”“昨天已经烧了。” 这个小孩转移了论题。

(2)“偷换论题”,故意把议论的论题,改换为另外一个论题,是有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的一种诡辩方法。

例如:甲乙丙丁四代人,乙老批评儿子不争气,儿子说,你为什么老批评我,我的父亲比你父亲强,我的儿子比你儿子强。

第三节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思维对象不能作出相反的两个命题,不能自相矛盾,相反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公式:“A不是非A”如果用符号表示就是AΛA ~(AΛ~A)公式中的“A”表示一个概念或命题,“非A”表示对A的否定。“A不是非A”说的是A这个命题不是非A这个命题。A(肯定)和非A(否定)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能都是真的。

“AΛA”,说的是A和A不能同真,即如果A真,则A假,如果A真,A假。总之,“A真并且A也真”是不能成立的。在A和A之中必有一个是假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就是说象下面这样两组命题,每组中都必有一个是假的。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学英语的。矛盾关系 并非我班的所有同学都是学英语的。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学英语的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学英语的 反对关系

三、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

根据矛盾律的内容,矛盾律对人们的要求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具有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应该承认他们都是真的,二者必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1 阿凡提给别人写信时,有人偷看,阿凡提在信上写道:朋友啊,要说的话还很多,可是后边有个不知廉耻的家伙在偷看,因此我不能写了。那个人质问阿凡提,我什么时候偷看了,你为什么骂我。阿凡提说:“你没有看信,怎么知道我骂你”

例2 阿凡提的故事。毛拉告诉阿凡提,女人的话任何时候都听不得,阿说“这怎么办呢?今早我女人说要把两只肥羊送给你,现在不送了吧!”毛拉楞了半天说:“有时候可以听”。

在平时说话写文章时,稍不注意,也会出现逻辑矛盾,如: 1 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 2 作业做完了,还有一点 深夜,抬头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片,只有五楼上一个房间还亮着灯。

三、正确理解矛盾律

矛盾律的正确运用是有条件的,它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思维对象不能做出两个相反的命题。如果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反命题,并不构成逻辑矛盾,不能说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但是到了20世纪初,列宁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这两个论断都是真的,因为这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提出的。

对于同一对象从不同方面揭示它的不同性质,也不会出现逻辑矛盾。例如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也有两面性,他们既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这里所说的“既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是从不同方面来解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性质的。一方面,他们会吃人,所以说是真老虎,另一方面,从本质上看,他们必然要灭亡的,所以说又是纸老虎。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具有矛盾,没有矛盾便没有世界,这是客观事物的矛盾。矛盾律的要求是,不许在思维和表述中自相矛盾,它并不否认客观事物中存在的矛盾。

第四节 排 中 律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排除第三种可能。公式:“或者A或者非A”,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表示:A∨A,A∨~A 公式中的“A”和“非A”是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A或者非A”意思是A和非A这两个命题,必然有一个是真的。因此,这个公式也可读为,或者A真,或者是非A真,二者必居其一,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

例如:我班所有学生都是学英语的 二者必有一真

并非我班所有学生都是学英语的。

二、排中律的要求及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提出如下逻辑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不应该含糊其词,骑墙居中。违反这一逻辑要求,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对两个矛盾命题全都否定)。不置可否——对两个矛盾命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无可无不可,不明确表态。例如鲁迅的《立论》中,“我”和“老师”就分别放了这两种错误。首先,“我”提出:“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不遭打”,实际上就意味着“我不愿意不说谎”这样就陷入了“既不愿意谎人,也不愿意不谎人”的“模棱两可”的境地。

其次,文中的“老师”是对“我”提出的“我得怎么说呢?”这一问题时,采取了含糊其词,不置可否的做法。用“阿育!哈哈!hehe!he,hehehehe!”之类来搪塞。

三、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1 适用范围不同

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关系的命题和反对关系的命题。排中律适用矛盾关系的命题和下反对关系的命题。

例如:两人下棋,若甲说这盘棋我既赢了又输了,就违反了矛盾律,若甲说这盘棋我既没有赢也没有输,就没违反逻辑规律。要求不同。矛盾要求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肯定,二者必有一假。

矛盾律要求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肯定,二者必有一假。排中律要求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二者必有一真。如:蝙蝠拜寿 错误不同:

违反矛盾律的错误是“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排中律的错误是“模棱两可”的错误。作用不同:矛盾律是为了保证思维的首尾一贯性,在推理中可以由真推假。排中律是为了保证思维的明确性。在推理中可以由假推真。逻辑规律补充题 1 有一天,某市一家珠宝店被盗,盗窃走一块贵重钻石,经过三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赵钱孙李四人中的某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犯拘捕入狱。在审讯中,这四人的口供如下: 赵:不是我作案的。钱:李就是罪犯。

孙:钱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李:我不是罪犯。

现在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这案子里的罪犯是谁? 如果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请问:这个案子里的罪犯又是谁?【提示: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角度来分析】

第三篇: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

1案例分类

(一)现象分析类——宏观教育层面

现象分析类的易考知识点主要有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及名言警句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等。

(二)问题沟通/解决类——微观教育教学层面

案例分析题型中,此层面的问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因为此类问题与教师的工作密不可分。内容涵盖了各方面的知识。

(三)组织管理类

包括开展家长会、组织活动、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层面

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解题思路

(一)现象分析类 【案例1】教育公平问题

2003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放《校园何来“红领、蓝领”?》的专题片: “流动人员的孩子在城市上学,是一个难题,缴纳一笔借读费自不待言。”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某中学,多交借读费的学生穿的是红校服,而按规定数额交借读费的学生穿蓝校服;交费多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所有教室有VCD、电视、新课桌;而其他借读生只能在校外买饭吃,在均为旧桌椅的教室上课…… 问题:运用教育原理,对这种现象加以评析。【思路点拨】

(1)是什么——材料反映的问题:教育不公平现象;

(2)为什么——原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从经济、政治、生产力等多方寻找;

(3)怎么做——提出对策:国家目前就此所作的努力以及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案例2】超前教育现象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也应该更轻松。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问题:你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这种“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如何? 【思路点拨】

(1)是什么——超前教育的性质及其利弊;(2)为什么——原因分析:超前教育的背景及原因;

(3)怎么做——超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引导家长根据孩子情况适可而止。

【案例3】名言警句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思路点拨】

(1)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存在的弊端;(2)为什么——原因分析:导致弊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3)怎么做——找出路:结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指出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从以上3个案例可以发现,现象分析类的答题思路非常清晰:是什么(找出问题或指出 问题的性质)——为什么(现象的原因分析)——怎么做(提出对策、寻找方向)。

(二)沟通/解决问题类

微观教育教学层面上的问题,其解题思路与宏观层面现象分析类如出一辙,仍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模式。所不同的是,在“是什么”环节中要表明态度(好/不好、对/不对、不完全对、值得肯定/不宜提倡、辨证看等等),在“为什么”环节要给出相关的理论依据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即为什么好/不好,符合/违背了什么理论/知识(或者正反面论述,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这样做会怎样)。下面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

【案例4】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思路点拨】

(1)是什么——表明态度: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2)为什么——理论依据: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尊重、理解;(3)怎么做——理论拓展,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

【案例5】教学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 【思路点拨】

(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有失妥当;(2)为什么——理论依据: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学民主思想;

(3)怎么做——提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寻找不愿听课的原因,因材施教。

【案例6】课程评价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思路点拨】

(1)是什么——特点分析: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体现了人性化和艺术性;(2)为什么——理论依据:评价内容综合化,起诊断、帮助发展的作用;(3)怎么做——理论拓展,总结适用的评价标准。

【案例7】德育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对学生常常”笨猪”、“死脑子”等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思路点拨】

(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王老师“言行不一”;(2)为什么——理论依据:言教与身教相辅相成;

(3)怎么做——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合理的方法:言行一致,多尊重、多关心,鼓励好的一面。

【案例8】 后进生转化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思路点拨】

(1)是什么——材料中王峰同学的特点:典型的后进生;

(2)为什么——教育后进生的理论依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自尊、好胜,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

(3)怎么做——根据理论分析,提出转化的途径和方法:发掘闪光点,创造有利条件,有耐心。

【案例9】气质与教育

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问题: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思路点拨】

(1)是什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气质判定:甲属于抑郁质,乙属于胆汁质;(2)为什么——摆出气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3)怎么做——根据气质类型给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案例10】教育法律法规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会加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问题: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思路点拨】

(1)是什么——表明态度:学校的做法不合法;(2)为什么——理论依据: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3)怎么做——提出合理的教育措施。

【案例11】心理健康教育类

张明是高二学生,近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因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从小父亲对他很严格,总拿他和邻居家小朋友比。学习一直很努力,但中考前因为肠炎住院,最后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父亲对他非常失望,经常唠叨这件事情。由于严重失眠,白天没精神,不想与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心里很矛盾,很苦恼。

问题:张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张明的情况应如何疏导?

【思路点拨】

(1)是什么——根据症状进行评价诊断;

(2)为什么——找出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家庭、同辈群体、师生关系、社会环境、个人认知等方面(3)怎么做——分析对策,对症下药,个性化教育

(三)组织管理类

1、活动类答题思路(1)确定活动主题;

(2)活动准备(活动计划,人、财、物、地、时);

(3)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注意互动,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4)总结拓展(活动的评估和拓展)。

2、家长会答题思路

(1)开场语(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2)汇报近期基本情况:

a.学业方面(各科在全校的总体情况并分析);

b.班级管理、德育等方面。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积极性、班级氛围等)。

(3)与家长交流(家长自己的体会、建议,意见等);

(4)班主任总结(总结家长的建议、反思工作、以后的工作安排等)。

3、班级管理 【案例10】

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权力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思路点拨】

(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值得肯定,但班主任仍负主要责任;(2)为什么——结合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提出理论依据;(3)怎么做——理论拓展:如何培养班干部及其注意事项。

(四)教师层面

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思路点拨】

(1)是什么——这个现象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不能对学生平等相待;(2)为什么——理论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3)怎么做——教师对学生应是对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以上思路整理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除活动组织类之外,其它类型案例题的解题思路均可归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模式。因为案例本身就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事例,是一个“问题判断——原因/理论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

3答题技巧总结

总的来说,在解答案例分析题时,教育教学类问题应基本符合理论知识及新课改理念等;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等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解决问题要遵循民主、公平的原则,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后进生的转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宽容、有耐心并持之以恒;关系到教育法律、法规的问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教师职业发展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及素养等方面进行解答,做到热爱工作、关心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奉献精神等;对于教育体制、教育公平类问题观点不可过于偏激,而是要辩证看,从多方寻找原因。

第四篇:初三语文的解题思路分析

初三语文的解题思路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导入

鲁迅先生是1898年离开故乡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乡,目的是变卖老屋接母亲到北京。小说以“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1.教师提问: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0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2.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教师提问: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④教师提问: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棗“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人物的形象对照表。

闰土的形象:

②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 10 ③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杨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明确: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②教师提问: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布置作业

1.作“练习一”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2.作“练习二”

填写“人物变化表”尽量找出原句,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填表,才能细读作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10

3.作“练习三”

见“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导入

鲁迅先生是1898年离开故乡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乡,目的是变卖老屋接母亲到北京。小说以“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 10

1.教师提问: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2.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教师提问: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④教师提问: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棗“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人物的形象对照表。

闰土的形象:

②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 10 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③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杨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明确: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②教师提问: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布置作业

1.作“练习一”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2.作“练习二”

填写“人物变化表”尽量找出原句,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 10 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填表,才能细读作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3.作“练习三”

见“内容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解决疑难语句的理解问题,进一步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2.辨析段的类型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说的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还有一些语句需要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疑难语句的分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3.小说为什么要用许多篇幅写少年闰土的“许多新鲜事”?这和全文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了这位小英雄一言一行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这与后面写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第二,正因为“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许多希奇事,所以“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是建立在“我”对闰土无比敬佩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一旦消失,小英雄变为“木偶/ 10 人”时,“我”才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意识给旧中国劳动人民造成的心灵上的创伤,才深切地认识到我们之间隔着的厚障壁了。但是,也正因为这位小英雄的形象和他讲述的许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美丽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从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对未来的朦胧的希望。这两点正是全文内容的核心,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4.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5“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6.“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辨析段的类型

教师提问:作“练习五”,思考一下,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

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

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 10 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布置作业

1.作“练习六”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2.作“练习八”

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在所写的内容,采用的体裁,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的写作方法上都不同。

教案点评: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②小说是怎样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为什么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4.课时安排:两课时。

探究活动

你的故乡在哪里?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今天的故乡相比,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不妨深入下去,切身体会,采写你故乡的过来人,从一些人、事的细微变化中思考人生、社会,并形诸文字,写成短篇小/ 10 说。/ 10

第五篇:2018年考研政治之因果关系型题目解题思路分析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之因果关系型题目解题

思路分析

因果关系型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分析根本原因一般是政治现象从经济上找原因,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中找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3.要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这一步往往容易为考生所忽略。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1)答非所问者不选;(2)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3)因果颠倒者不选,即题干问的是原因,但备选项却答成结果。

名题举证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标准答案】C

【解题技巧】

首先,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这道题目中,题干为果,备选项应该是原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因。其次,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解答这类选择题,要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根据题干设置,我们能分析出此题考查的是客观原因。

根据我们刚刚分析的解题诀窍,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根据这种分析诀窍,很容易挑选出正确答案。劳动力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正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答案C就可以选出来了。

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价值

C.获取绝对价值

D.获取相对价值

【标准答案】B

【解题技巧】此题中,题干为果,备选项应该是原因,并且考的是非常常见的直接原因。

我们依旧运用有效的关键词绑定法,在题干中,关键词是“竞相”,我们通过这个关键词能得到改进技术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这样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本题四个选项中是资本家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的行为,只有

下载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逻辑学解题思路分析共享笔记之逻辑基本规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