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作文训练之写人篇
初中作文训练之写人篇
训练目的:
1、掌握写人记叙文基础知识。
2、能够通过各种表现方法,塑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命题:
1、我的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填上合适的人,也可以自拟题目。
(2)确立中心,中心要明确集中。
(3)字数不少于600字。
2、写一篇回忆某人的文章。
要求:(1)用倒叙来安排文章的记叙顺序。
(2)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1、这可以看成是半命题作文,也可以自己拟定题目,选材范围较广,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都是不错的命题材料。
题目中“我的”限定了要写的人物应该是自己熟悉的、跟自己关系应该是很密切的人,并且这个人给自己的感触很深,很有写的必要。因为是自己很了解的人,因而在材料的选取上更要注意取舍,可以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件事,再附以几个小片断,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丰满。如果要写的是几个人,如我的同学们、对人物的表现则要详略得当。
2、从题目要求看,要写的是对一个人往事的回忆。
已经步入青春的中学生,应该有许多人值得自己想念回忆的:小学的老师、同学、故
乡的爷爷奶奶,甚至是逝去的亲人朋友。值得回忆的人,往往会有许多事让我们铭记不忘,或许是曾经的欢乐,或许是难忘的伤痛„„提起笔来,会有许多人、许多事涌上心头,不知如何选材立意,此时我们要掌握以下原则:
①中考作文要求强调有真情实感,因而选材首先要把握的原则是:能打动自己。如果所选事例不能感动你,又怎会打动别人?
②题目明确要求使用倒叙法,也就是从现在写起,再追述过去。
③适当运用抒情、议论,将心中的怀念、敬意或伤感等情感充分抒发出来,使文章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第二篇:初中散文阅读训练之写人篇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训练之写人篇答案
(一)父亲的眼神
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3、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超的复杂心理。
(二)不落别处
1、买奖券(或:卖奖券;或:奖券)
2、以外表的丑陋、怪异反衬他内心的美丽、善良。
3、A处,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表现“我”的善良。
B处,写出“我”在默默享受着老人的友好情意,表达“我”对老人的尊重、理解。
3、(1)是老人度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2)暗示“我”的心中萌生了作一个好人的愿望。
4、不好,原题形象、深刻,暗示老人的善良、爱心已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拥有了做人的好品质。“卖奖券的老人”只是交待了老人的身份。
5、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回哦: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
(三)我们是一家人
1、(6分)(1)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弱等)(3分。如只答因天冷感冒而掉泪给1分)。(2)“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带来的快乐,“分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关心)带来的快乐或是与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3分。答出前一点1分,答出后一点2分)
2、(6分)(”母亲决定让女儿经受一次锻炼,在生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转意(3分。如只答因女儿有叛逆倾向给1分)。(2)既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又表现母亲善解人意或照顾女儿的自尊(3分。只答出前一点1分,答出后一点2分)。
3、(3分)细节一:“家人在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表明家人对我的关心。细节二:“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表明家人仍然在看着我,不放心我。细节三:“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子上放一副筷子”。“以往坐的”表明女儿在母亲心中的位置一直没变(3分。答出细节2 分,分析1分)。
4、(3分)通过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点明全文的主旨。(答出反复给1分,点明主旨给2分)
(四)父亲
1、(2 分)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 , 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回答扣住 “ 欲扬先抑”, 语意表达相近即可计分)
2、(4 分)第一次感动是 : 父亲不偏心 , 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坚持让“我”读书 ; 第二次感动是: 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语意相近, 扣住重点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6分)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 “ 劈手夺桃子 ”“ 瞪我一眼 ”“ 掏桃子 ”“ 蹭了蹭 ” 这些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或 : 这几句话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 ,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B.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 “ 我 ” 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C.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 表现出父亲为“ 我 ” 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 , 也显出父亲对 “ 我 ” 深深的爱。(任选两处分析 , 每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 1 分 , 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 , 可计 2 分 , 否则酌情扣分。)
4、(2 分)“那又怕什么 , 他是父亲。”(回答语意相近, 符合语境即可计分)
5、(4 分)此题是开放性题目 , 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 , 表达语言通畅即可计分。
(五)望柳庄
1、示例:将军带领大家种树; 将军带领大家葬树
2、将军希望种下的杨柳能够绿树成荫,更希望人们能在格尔木真正安家立业。
3、B
4、示例:(1)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柳树艰难而不屈的生长历程。一个“站”字让人仿佛着到了柳树挺立在戈壁滩上与风沙战斗的情形,而“迎”字又写出了柳树乐观坚定的信念。所以,“一个亭亭站立的硬汉子”的形象就呼之而出了。(2)这一句中的“不断腰”“不后退”等问语极富表现力,赋予了墓柳战士般的刚毅与坚强,生动地表现了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更珍情生命,更具有战斗的勇气与智慧。排比句既具体展现了死而复生的柳树与恶劣环境杭争并已深探扎根的胜利者的形象.又一气呵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极富感染力。
5、示例:通过文中四处对慕将军语言的描写和链接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面对恶劣的 生存条件将军无所畏惧,以他的坚毅顽强带领着战士们在格尔木安家立业;他率先 垂范,与筑路工人们同甘共苦,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乐观执著、无私奉献的崇高梢神。
(六)母亲教我客家谚语1、3分 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2、3分 示例: 对人宽容(2分):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 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1分)3、3分 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一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们的高尚品质。
4、4分 全文紧扣客家谚语来写 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5、3分 客家谚语略(1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七)坐在最后一排
1、(1)不矛盾,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如此重视,从感觉上说最漫长;从客观上看,几分钟自然最短暂(只答不矛盾无理由不得分)。(2分)
(2)紧张,担心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紧张;激动,因受到老师的关心而感激;惭愧,对以前的过错而惭愧;快乐,因在老师的关心帮助下进步而高兴(2分,1个词1分)。
2、A.运用排比,具体地写出老师经常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充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等。
B.反问,增强语气,即“我”没有资格向老师提要求,表达出“我”强烈的自责和后悔。(修辞和表达各1分)
3、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老师的关心、帮助、指导、鼓励等;二是“我”勤恳用功,努力而不断进步。后为开放题,宜从前一问的两个方面谈感受,最好结合实际谈:一个人的进步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更在于自身的努力。(每个答案要点为1分)
4、从内容说是由“我”坐在最后一排而进步,且有双关之意,从文章结构看,这个标题在文章中前后三次出现,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结构上起前后连接的作用。(每个题1分)
5、开放题,如原文“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等,能用具体语句描绘出“年轻漂亮”即可。(一个词1分)。
6、(1)我的激动和感受,记忆中其他事淡忘,而白老师的笑容关心铭记于心;白老师关爱鼓励着“我”继续进步等。(2分)
(2)开放题,可赞同也可反对。因从激励教育说这是可以的,从事实上说,文中“我”正是因这种激励才进步;从人文关怀说,这对学生不公平,且从心理上刺激了学生等(未说明理由不得分)。(2分)
(八)体贴的伤害
1、常陪陪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父母的深情至爱,当是天下儿女永恒的情怀。
2、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为下文写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节埋下伏笔,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⑴“步履蹒跚”表达了父亲遭到了儿子“体贴”地拒绝后深深的失望之情。
⑵“以秒计数”表达儿子急切盼望回到家给父亲送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儿子内心的痛苦、后悔理自责。
4、赎的罪是:自以为是的孝心与体贴永远的伤害了父亲。
赎罪的机会是:母亲还活着,常陪陪母亲,体贴孝顺母亲,弥补自己对父亲永远的伤害。
5、此时的感情:示例:谁言寸心,报得三春晖。
(九)爱处无声
1、经历了四个阶段。童年不懂父爱,反而将父亲视为需要保护的弱者;上中学(青春期)渴望得到如他人一样的父爱,却不能理解父亲无声的爱;工作后开始理解父亲的爱,并开始学着爱父亲;结婚时看到父亲寄来的DV,才真正理解了父亲虽无声却含蓄、深沉、真挚的爱。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① 表现了“我”因无法理解父亲的温情和深爱,而产生的不满和抱怨。
评分标准:答出“不理解父爱”得1分;答出“不满”或“抱怨”中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 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的含蓄、深沉、真挚和独特。评分标准:能答出“含蓄、深沉、真挚、独特”中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3、DV上的那么多琐碎的旧物和细节记录着“我”的成长过程,包含着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评分标准:答出“记录”“成长过程”得1分;答了“包含”父爱得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4、第一,便于作者抒发真实感情,表达深深的内疚和悔恨之意。第二,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5、这是成熟后的“我”的自我剖析,同时包含着深深的歉意和悔恨。虽然这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可也只有博大深沉的父爱才能包容我们的无知和幼稚;误解、刁难、对抗。父亲是一本大书,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父爱的无私和博大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回报。评分标准:能写出对父亲的正确理解,表达出感激和报答之意得3分;能写出对父爱的正确理解得2-1分;对父爱理解不正确,没有表达出感激和报答之意不得分。共3分。
第三篇:七年级作文训练之记事写人作文训练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记事写人作文训练
教学目的:
1.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根据自己说的去作文。
2.掌握基本的写人和记事方法。
3.在语言表达流利的情况下,要懂得如何着重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
教学过程
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分类及写法
I、以写人为主 II、以记事为主 III、以写景或状物为主(这节课我们以前两项为主)记叙文就要把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六大要素不一定都要死板地写出来,但是要把事情写清楚,把六大要素暗含在里面。写事也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写事。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人事相因,互为依托。选材要“小中见大”,生活中许多具体的小事常常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写作时,更要注意选取那些看来很小而能反映出深刻意义的事情来写。如:记一次辩论赛,记一次秋游等等。事情都很小,但是表现出同学们在活动中都很积极参加都很团结一致,意义就很大了。
3.如何写人
运用任务动作、外貌、语言及心理描写勾勒人物形象。
I动作描写用词要准确,把人物的所作所为写具体、写详细。
II在外貌描写时,不妨把人物的表情、神态也加以描写。
III语言描写不光是要记下人物说了什么话,也要写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还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征。
分析下面片段的动作、外貌、语言及心理描写并分别画出来。
老薛,我们的地理夫子,年过五旬,在教育战线奋战三十余年,可谓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人物概括介绍]
此夫子海拔不高,头顶原本葱葱茏茏的丛林,因岁月的侵蚀,水土严重流失,树木纷纷流离失所。同学们本欲称之为薛老,但又觉不妥,故将两字换位称之为老薛,以示亲热。[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结合所教学科来写,非常独到而有趣]
在众多老师中,我与老薛算是最具渊源。因为老薛曾在班中说,我是他教过的学生中唯一一个总体成绩优秀但地理什么都不会的学生,所以他对我印象深刻。而老薛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在全班那么多人面前,如此不给我面子的人。
所以我喜欢观察和分析老薛,并为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老薛是个极严肃、负责而又风趣慈祥的人。[心理描写及人物性格特点]
4.作文题目参考
可以写发生在学校的事也可以也家里发生的事。
I写学校发生的事的参考作文题目:
.《我们班的新鲜事》.《校园趣事》.《记一次大扫除劳动》.《交卷前后》.《一堂实验课》 II写家里发生的事的参考作文题目:
《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我跟妈妈学家务》.《爸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家的双休日》《我家的烦恼》
III写其他的一些你认识值得写的事。一件你觉得很高兴的事或者一件你觉得很难过的事。
5.要求学生口头作文
口述后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之后让学生作文。
6.批改学生的作文,并出示范文
对一只蜘蛛的怀念
很多人曾经用友过一些美好的东西,可是在拥有的时候他们往往并不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我也曾经拥有过一件美好的东西,它的外表并不漂亮:全身土灰色,六只细长额腿伸的老长,腹部圆鼓鼓的......或许谁也不会想到,我说的竟然是一只蜘蛛!
我和它并不是朝夕相对的朋友,也没养过它。我从遇到它、认识它到看着它慢慢死去,总共才十多分钟。每当想起它,我的心便隐隐作痛。也许谁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如此“多愁善感”,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罪孽:因为是我亲手杀死了它一位伟大额蜘蛛母亲!
记得那天,我正在阳台上给花浇水,突然发现一只蜘蛛落到了我以前装金鱼的小金鱼缸里,它挣扎着,我讨厌蜘蛛,便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支小木棍,把它按下了水,只见蜘蛛在水里划来划去……我见淹不死它,就到屋里拿了一瓶“敌克灵”,又用小木棍把它挑起来,对着它狠狠地喷了一下,于是蜘蛛便像一滴水珠垂直掉了下去,随即沉到了水底。它在金鱼缸底,一动不动,我静静的观察了一两分钟,便给它下达了“死亡的通知书”。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当我准备起身的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到他的脚动了两下,然后一股白色的液体
从它的腹部涌了出来,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最后在它的腹部下形成了一个乳白色的圆球,在圆球的中心,有一些亮晶晶的像玻璃一样的东西在蠕动。我知道,那是一群新的小生命!
此时,蜘蛛母亲才真正地完全死去了!在临死之前,它积聚了自己最后仅有的、也许只有几秒钟的生命力量,生下了它的孩子们。那时,蜘蛛母亲早已身中剧毒,可是它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因为它留下了自己的“种子”;或许它死的时候是欣慰的,因为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最终这些小生命还是没有幸免于难!
唯一的一只小蜘蛛晃晃悠悠的从那图白色的液体中爬了出来,冉冉上升直达水面。我我想我绝不杀死它!因为我被蜘蛛母亲的行为震撼了。此刻我想救救这个小家伙以将功赎罪。可是当我把它弄上来的时候它已经死了!
我真想将自己狠狠地揍上一顿。我的心很痛,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我竟然哭了,我要追悼那只美丽的、可爱的、伟大的蜘蛛母亲。我要用累心的忏悔向它赎罪,但愿它能宽恕我。
教学总结
通过对记事写人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善于记录下来。
第四篇:人教版作文训练之写人语文试卷范文
写人
阅读与习作训练一: 突出特点以事写人 名师导语
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情趣、爱好、思想品质,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你发现没有,如果你单纯的向别人介绍这个人长得什么样、他有什么特点,这种介绍是很苍白的,别人根本无法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你如果把人物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他的某一个特点,说不定这人物形象一下子便鲜活起来,甚至收到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通过记叙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是写人的基本方法。记叙的事例愈具体生动,就愈能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太多太多了,我们必须精心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来写。
什么叫“典型事例”呢?就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举一个顶三个的事例,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最能感染人的事例。指点迷津
以事写人的作文有几种基本的写法:
1.“一人一事一特点”,即集中写一个人经历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反映这个人的某种特点。要围绕人物特点详细记叙这件事。这是“写人”的记叙文中最基础的,同学们应努力掌握的基本功。
2.“一人多事一特点”,这样的文章,与好“多事”很重要,“多事”围绕“一特点”是关键,即文中记叙的几件事,必须共同反映这个人的某个特点。运用这一方法时,可以有侧重点的描写其中一两件事,不必平分秋色。
3.“一人多事多特点”,人是复杂的,同一个人很可能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如果我们想必较全面,或者是立体地写一个人,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要注意把握重点,不能每件事都平均使力气,要突出特点中的更重要的特点。轻松练笔
作文题目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你就是你,你有你的性格、特点。请你用“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向别人介绍独一无二的你。注意举例来写。
温馨提示
在写之前,要仔细想想,自己性格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给你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或使你吃了哪些苦头,别人是怎么看你的,先写别人眼中的你,再写自己眼中的我,用事实说话,而且这事一定要用说服力,可用“一人一事一特点”或“一人多事一特点”的写法。
阅读与习作训练二: 精雕细刻写好细节 名师导语
细节,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细小环节。有时,读一篇文章,你可能记不住那些曲折离奇的情节,却能记住一两处生动的细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奇妙作用。
写记实作文时,你可以从人物描写的细节学起,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感和真实感。指点迷津
写好细节,首先要“细”,也就是精雕细刻,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人物在一举手、一投足、一微笑、一蹙额、一声叹息、一句独白或一段场景的渲染中性格突出,灵魂毕露。
写好细节,其次要做到“有的放矢”。一个精心设计、描绘的细节,往往能够准确而细腻地表现出生活的某些特质,揭示并深化主题思想;也往往能够烘托气氛,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除了细致地去写,有目的地去写之外,还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所谓“情节允许虚构,但细节必须真实”。轻松练笔
作文题目
以人的一个动作(如:回头、注视),或可以发出动作的人体器官(如:手、眼睛)为内容,把你最感动的一瞬间记录下来,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
如以《妈妈的眼睛》为题作文,可以写妈妈的眼睛是如何温柔地注视着你,也可以写妈妈的眼睛是如何严厉的盯着你,直到你面红耳赤,方才罢休。你还可以写妈妈伤心、无助、高兴等等方面的眼神。从多种角度去思考,从妈妈的眼睛里你一定能获得许多人生的感悟。
阅读与习作训练三: 先抑后扬虚实相间 名师导语
“实”与“虚”是相对而言的。从总的方面来看,具体的叙述,如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人物行为的叙述,可谓之“实”;通过描写所显示出来的意境或作者的感悟等则可谓之“虚”。
更具体的说,文中所抒写的真情实感可谓之“实”,而由真情实感所创设的某种意境、氛围、情绪、趣味则可谓之“虚”;表现手法中的具体描写,如肖像、动作、对话、心理等描写可谓之“实”,而文中的某种寓意、暗示、梦幻式的联想则谓之“虚”;语言表达中的实说实说,一听就明白的话可谓之“实”,而隐含在语言里的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则谓之“虚”。
写作时如果能够虚实相间,你笔下的人物形象会更加的鲜明,会获得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写法,就是虚实相间的具体体现。指点迷津
使用虚实相间的写法,首先要弄清楚你想通过这一篇文章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是歌颂、是赞美、是批评、是谴责。然后从反面入手,可先抑后扬也可先扬后抑。
另外,心中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如,《菊花枕头》表面上写菊花,实际上写母亲的爱。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适当之外,要巧妙地把隐在文中的暗线给挑出来,使文中的中心意思得到彰显。轻松练笔
作文题目
一个记忆深处的人
温馨提示
每个人都生活在故事中,都是有故事的人。故事里的人是鲜活的,在思想、有感情、有活动的,想想生活中什么人给你的印象最深。一想到他,眼前就像放电影一样,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都出现在你的眼前。
阅读与习作训练四: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名师导语
一说到人物描写,很多人会像背口诀似的数落着“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但是很少有要想到环境描写。其实,人总是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环境或令人感到喜悦、恬静,或令人感到悲怆、紧张。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情发生的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中,有许多可写可描摹的东西。我们写文章时如果能对环境作适当的描写,即使是三言两语,也许都会像神来之笔,为你平淡的叙述,增添不少波澜,更重要的是,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指点迷津
1.在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时,要注意它与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关系,不要为描写面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环境描写主要目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果,环境描写脱离了你要表现的人物,脱离了文章的中心,就毫无意义。
2.环境描写也要注意前后照应,似有似无的贯穿全文,这样你的文章就会像一个圆润光滑的球,情与境,人与事浑然一体,这可是写作的一种高境界。轻松练笔
作文题目
以《雨(雪、雾、风)中情》为题,写一篇情境作文。
温馨提示
写这样的作文是要有情有境,要把所写的人和事放到一定的情景之中,起笔就营造一种情境,并且将这种情与境贯穿于全文。做到景与事交融,可以一边叙事一边写景。写这样的作文首先要动感情,动真感情,所以选材很重要。要写就写埋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人和事。
第五篇:初中写人作文
写人的作文400字-拥抱母亲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这是周杰伦的歌。可是这次,却因为我的淘气又让她受伤了……
这是一个充满怪异的春节,蝉儿们似乎出来了,发出的鸣声变了,像是奸笑,一阵微风吹来,令人毛骨悚然。
噢,我几乎忘了,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有一丝邪念正漫上了我的脑中。天空依然晴朗,但它还不知道有一个小小的闹剧即将发生。
回到班级中,被同学愚弄了几回后,我找到了我的好友小瓜,我一步一步清晰地把我“惊天动地”的大阴谋讲给小瓜听,然后小瓜强笑说:“这,能行吗?”我考虑再三,答道:“应该OK吧!”
阴沉的天空似乎也听见了我们的对话,聚集了许多黑色的“军火”来对付我们。
我和小瓜跑到了学校的小卖部。然后,我拨通了我家的电话,接着拿给小瓜听,小瓜先是来个先声夺人,阴阳怪气地说:“大婶,你先冷静下来,你的儿 子在我手上!”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你是不是要钱?多少?不要伤害我的儿子!”我捂着脸,笑得在地上打滚,小瓜突然暴跳如雷,说:“****(脏话)我不 是要钱!你明天等着收尸吧!”我边笑边说:“要那么夸张吗?”在玩玩乐乐中,我和小瓜怀着愉快的心情度过了整个下午。放学时,小瓜问我:“要不要来我家玩?这样更逼真!”我摇了摇头说:“明天就不是愚人节啦,我不想让父母担心。”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用耳朵贴在门上,若有若无地听到有人在哭泣。我赶快打开门,喊了句“妈,我回来了!”妈妈好像如梦初醒,回过头,看见我,马上冲过来抱着我。
妈妈擦干了眼泪,摸了摸我的脸,我的泪不禁留了出来,我用了的抱住妈妈,大声地喊了句“妈妈”。妈妈不停地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念着“没事就好……”。这一刻,我在妈妈的怀里,感到无比温暖。
事后,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妈妈,妈妈一把抓住了我,差点让我的屁股开了多灿烂的玫瑰花。不过我以后再也不会让妈妈伤心了!毕竟很疼!
写人的作文400字-爷爷的手
我爱我的爷爷,更爱我爷爷那双已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的手,从小到大,爷爷的手在不断变化,更加深了那一道道的深印。
在我小的时候,认为爷爷的手总是那么有力,也总是那么柔滑,在我做了好事时,也夜总会用手抚摸我的头,面带笑容,而我总是向泥鳅一样,从爷爷的 手中溜走。那时,我认为爷爷的手是无所不能的。因为爷爷那时总是能满足我的需要。那时我还很小,不懂事,总是要这要那;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时,便问爷爷要 钱,而爷爷则用那双力大无穷的手从口袋搜出五六毛钱给我;在我摔倒时,爷爷总能用一个手将我扶起;我便会一边哭一边躺在爷爷的怀里。
后来,我上了初中,就忽然感到自己变成了凡卡,见爷爷的机会就很少了,但每次见爷爷说时,爷爷都是和以前一样,用手摸我的头,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超超,头发长了,该理头了‟。无意间有发现爷爷的手皱老了许多,而那双在我印象中力大无穷,宽大圆实的手变得越来越模糊。
我愿意做爷爷手上那一颗指甲,永远拉着爷爷的手,拉住爷爷那双不断变化的手,永远。我无法改变,只能任由时间将我的记忆抹杀。我在不断变化,一切都在变化。爷爷的手上又添上了一道深印。
写人的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在大千世界里,他们视我为生命的全部;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我。而他们正是那天天可见的“平凡人”,可他们却又拥有那么神圣的名字——“父母”!
人们常说:“血浓于水。”是的,水是如此平凡,它们生命在有规律的无限循环中;而且呢,它是拥有灵魂之物。虽然如水一般在人的身体里时时循环,却连接着血脉相通的人。而我一直人那“人”代表着妈妈,却一直忽略了另一条“血脉”——爸爸。
每天早上,双手一次次熟练的绑着头发,却不曾忘记五年前,那双手是爸爸的。也许你不信,那双“笨”手会做这样“精细”的事。因为妈妈工作的关 系,早上是来不及帮我梳头的,而我那双小手却握不住头发。而这时,那粗手粗脚的爸爸却成了我的“救世主”。虽说是“心不灵,手不巧”吧,可成果还挺像那么 回事的。
一年.两年.三年……爸爸的手法变得熟练了,手也变巧了。爸爸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只用行动来说明,也因此,让我误会了他……在小时候,我总和爸 爸说:看看你,没有房,没有车,连店都还是租的!当时,爸爸是沉默的,现在我才知道,他当时一定很伤心,承受着生活压力,却还是被唯一的女儿说!
望着镜子里,曾被爸爸梳了四年的头发,我不禁哽咽了。面对那忽略的爱,我只能说:老爸,对不起。”
光无声,照亮了大地,爱无言,温暖了心田。
父爱,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