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综合题
初一政治综合题
1、党和国家政府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对此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聊城市提出建设“平安校园”的口号和目标。
(1)聊城市为什么提出建设“平安校园”的口号和目标?
答:聊城市提出建设“平安校园”的口号和目标,是为了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权。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A、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B、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珍贵。(2)青少年为实现建设“平安校园”目标能做哪些努力? 答:青少年要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1)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发生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存的希望。(3)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2、小明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计划,有长远计划,如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有近期计划,如学习计划、体育锻炼计划、写作计划、生活计划„„小明严格执行这些计划,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结合初一上册知识,你认为做好哪些事情需要像小明一样有明确的目标或计划?为什么? 答:(1)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原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是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将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使我们的青春焕发光彩。
(2)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需要确立新的目标。原因: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3)走自强之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原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有了正确的目标,就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困难和挫折就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4)磨砺坚强的意志,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原因:人生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又意义。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著、执著于自己的目标,坚持数年、数十年甚至一辈子,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3、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要想战胜困难、挫折、失败,需要具备一些优秀品质。
通过对初一上册思想品德的学习,你认为要想战胜困难、挫折、失败,需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试加以说明。
答:(1)自信的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原因:自信的人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冷静、沉着地应对,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采取措施,努力扭转困难局面,从而转败为胜。(2)自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原因: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他也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3)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原因: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够在行动中自觉、果断、坚韧、自制,始终目标如一,不怕挫折,排除干扰,顽强奋斗,直至成功。
4、通过对初一上册思想品德的学习,书中有许多事业成功的人士你认为哪些优秀品质使他们走向成功?试加以说明。
答:(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勤奋努力,不断的充实发展自己,积极进取,一步步走向成功。
(2)成功需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挑战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当即回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3)勇于面对挫折的人能够成功。在挫折面前,挫而不折,勇敢的去战胜挫折。其结果是:在生活中将会不断的进取,在不断获得成功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4)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①坚强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
②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5、材料见课本98页开普勒和初三学生的例子。(1)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答:挫折是把双刃剑。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对于强者来说,挫折则能磨练意志,是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2)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果有什么不同?
①初三学生在挫折面前胆怯、懦弱,经不起考验,向挫折屈服。其结果只能是被挫折所压倒,在生活中将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失去奋斗的激情。
②开普勒在挫折面前,挫而不折,勇敢的去战胜挫折。其结果是:在生活中将会不断的进取,在不断获得成功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成就事业。
第二篇:综合题
专升本辅导练习题
审稿题:审读短文,改正错误,弥补缺漏。
(1)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习登记制。国家规定,设立出版单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办理一定的手续。设立出版单位的条件主要包括:有出版单位的名称和章程,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有确定的业务范围,有1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等等。设立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90日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出版许可证。以上手续齐备后,出版单位持出版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国家对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图书编校质量以差错率为依据,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二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合格。对图书正文质量的检查,若全书字数超过10万字,必须抽查不少于10万字,并且内容(或页码)应该连续;若全书字数不足10万字,必须抽查不少于5万字。对一年内造成两种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三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三年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审批制,对印刷复制单位和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登记制。为了加强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新闻出版总署于2004年颁布了修订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这个规章主要针对图书出版工作,与其他出版物的质量管理无关。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出版行政部门每年选取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进行质量抽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
出版业的人力资源包括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人员。按承担工作任务的不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编辑人员、技术编辑人员、发行人员三类。一般来说,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并可以担任出版物的责任编辑。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副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或主编(副主编)职务的人员,除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出版专业高级职业资格。
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某出版社编辑室呈报的10个选题:
A.《科学发展观读本》
B.《青少年性知识必读》
C.《日本动画精选》
D.《相面测运技法大全》
E.《中国矿产分布地图》
F.《中共庐山会议纪实》
G.《炒股秘诀》
H.《中国新式导弹技术解析》
I.《邓小平传》
J.《赌博必赢66招》
问题一:上述选题中,哪些是不应出版的?哪些是须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哪些是
普通选题?请作选择回答,请把选题的字母代码填入答题卡的相应括号内。问题二:对于上述三类选题各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问题三:若该出版社未经备案就出版了须办理备案手续类选题的图书,出版行政部门可
予以哪些处罚?请作选择回答。
A.没收用于出版这些图书的资料和专用设备
B.给予出版社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C.罚款5万~10万元
D.责令停止出版、发行这些图书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申报备案手续
E.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经营书刊批发业务。某经理郑某通过浏览网络,发现某一美国作家关于提高青少年个人心理素质的新书《菩提树下》正在美国热销;经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在国内市场上这类图书尚属空白,而社会对此有很大的潜在需求。于是,郑某与在乙出版社担任策划编辑的林某商议:由郑某组织若干人创作一部同类主题的书稿,交乙出版社出版;乙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软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郑某;印刷装订事宜由郑某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郑某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乙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甲公司自行包销;乙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郑某支付给乙出版社出版资助费5万元。
林某将此情况向编辑室主任陈某作了汇报。陈某召集编辑室全体人员就此事进行讨论。会上出现了许多意见。
问题一:会上出现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书稿是由文化公司组织编写的,不能接受出版
B.书稿应该有独特的创新,而跟在外国人后面写作的主题相同的稿件,是没有独创性的,不宜接受出版
C.书稿的主题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并且估计此类图书的经济效益也不小,所以该选题可以考虑采纳,但书稿是否可以出版,应该经过三级审稿之后再决定
D.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可以考虑接受出版,但不能采用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
E.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就应该采纳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因为这样出版社不必承担任何费用,却至少有5万元的利润
F.出版社不能让郑某负责安排图书的印制,委托印制必须由出版社负责
G.如果郑某同意由出版社全面负责该书的编辑、印制和发行,并且给予出版资助,就可以考虑接受出版,同时可给甲文化公司较优惠的批发折扣
H.各种提供出版资助的行为,全都属于购买书号,出版社应该一概拒绝
I.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J.虽然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也不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问题二: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一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意见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计算题
张强创作了书稿《走进大自然》后,与甲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合同的约定中包括:张强把《走进大自然》的图书专有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甲出版社按照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向张强支付稿酬;基本稿酬的标准为50元/千字,印数稿酬的标准为1%,均按照国家版权局规定的方法计付;稿酬应在《走进大自然》一书出版后两个月内向张强支付。
合同签订后十天,张强按约向甲出版社交付了作品誊清稿,并随附一封信,说明图书上的作者姓名署笔名“楚天”。该书的责任编辑当即复信,除了确认稿件已经收到外,表示对其他问题“会认真考虑”。2001年12月5日,《走进大自然》一书出版,面封、扉页和版本记录中的作者姓名均为“张强”。该书一个页面排30行,每行排30字;正文部分共311面,其中的空白行共有120行;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3面。版权页标明的相关数据为:字数288千字,2001年12月第1版,2001年12月第1次印刷,印数3800册,定价25元。2002年3月15日,甲出版社向张强邮汇了稿酬12975.45元,并附言说明这是已经扣除个人所得税1636.55元的税后稿酬。
2002年4月,张强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第一,甲出版社没有按照作者的意愿为其在图书上署名,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第二,根据出版合同约定,甲出版社最晚应在2002年2月5日前支付稿酬,但甲出版社直到2002年3月15日才支付,构成违约。第三,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标准计算,基本稿酬应为14400元(即50元/千字×288千字),印数稿酬应为950元(即25元/册×1%×3800册),稿酬总额应为15350元;甲出版社汇寄的12975.45元加上代扣的个人所得税1636.55元,总共为14612元,少了738元。
甲出版社辩称:第一,张强要求在图书上署虚假的名字,意在欺骗读者,是不合法的,出版社不应支持,所以只能按法律规定署他的真实姓名。第二,国家规定支付图书稿酬的期限为图书出版后6个月,甲出版社向张强支付稿酬的时间并没有超过这个期限,所以并无过错。第三,张强认为稿酬总额应为15350元,是计算方法有误;出版社支付总数为14612元的稿酬,实际上已经多付了,但因这是出版社有关人员工作失误造成的,也就不要求张强返还了。
问题一:甲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张强的署名权?为什么?
问题二:甲出版社在稿酬支付时间方面是否有过错?为什么?
问题三:张强计算稿酬的方法存在哪些失误?
问题四:甲出版社究竟应该支付给张强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以验证甲出
版社的说法是否属实。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张教授创作的《明史纲要》交由甲出版社于2001年10月出版,2002年9月他发现由李某著、乙出版社于2002年7月出版的《明史撷萃》一书中有2万多字的内容抄自其自己的著作,是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于是,张教授于2003年12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和乙出版社一起停止侵权,并封存销毁尚未售出的《明史撷萃》,同时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
李某认为,《明史纲要》是一部史料性小册子,许多史料都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创作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参考各种参考资料,因此《明史撷萃》使用《明史纲要》中的一些内容是属于对史料的合理使用,不存在剽窃的问题。再说,《明史撷萃》足有文字40万字左右。请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回答下列问题:
1.张教授的上述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
2.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说的“合理使用”?为什么?
3.张教授的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材料二:
2002年初,甲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总名称为《神话——人类卓越想象力的外化》的丛书,其中除了一部书是中国神话外,还有五部书是外国神话。经过与国外某出版公司洽商,甲出版社取得了包括《英雄必胜之路——希腊罗马神话选》在内的五部英文图书的中文简化字版翻译权和出版权,并在当地版权局办理了著作权贸易合同登记手续。
2002年3月,甲出版社与W签订了一份关于书稿翻译的合同。该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W联系译者将五部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甲出版社享有翻译作品的著作权;译者对翻译作品享有署名权,译者名单由W提供;W应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2002年4月,W与L签订了一份关于图书翻译的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W委托L将英文版图书《英雄必胜之路——希腊罗马神话选》翻译成中文;L享有署名权;若翻译稿件存在质量问题,L应积极配合修改;W以基本稿酬形式向L一次性支付报酬,稿酬标准为65元/千字。2002年10月,L将全部译稿交付W,W按协议书的约定向L支付了全部稿酬。W将译稿交到甲出版社后,该社编辑在审稿中提出了一些意见。为此,W将译稿退请L修改处理。L按照当初协议书中的约定,对译稿作了修改后再次交给W。
2003年初,W向甲出版社交付《英雄必胜之路——希腊罗马神话选》的译文修改稿时,提供了译者名单和授权书各一份。译者名单中所列出的该翻译作品译者为W。授权书为W出具,内容为:“丛书《神话——人类卓越想象力的外化》中《英雄必胜之路——希腊罗马神话选》一书的全体作者授权W全权代理全体作者跟甲出版社协商议定出版上述作品的全部有关事宜。”
不久,甲出版社出版了《英雄必胜之路——希腊罗马神话选》,该书封面标明“W译”。
2004年初,L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L认为:甲出版社与W未经L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自行处分了L的翻译作品,并且在书上没有标明译者是L;这是侵犯了L合法拥有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及署名权。
问:
1.涉案翻译作品的著作权是属于L,还是属于甲出版社?
2.甲出版社是否要为侵犯L的署名权承担责任?
3.L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是否受到了侵害?
第三篇:2015初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综合题)
2015初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综合题)
综合题(共40分)
3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分)(1)甲村所在地区地形为_________,A地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____。(2)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
米,实际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数字
式比例尺为___________。
(3)适合做攀岩运动的位置
。(标字母)(4)丙河的流向是______ _________。(4)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在______米。
(5)乙村要从线路①或②处修建引水渠,唯一合理的是线路。
32、读大洲大洋示意图,回答(1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 A.B.C.D.E.F.G.。
(2)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洋。(4)赤道穿过的大洲依次有
洲、洲、大洋洲和 洲。(5)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大洲
为 洲、洲。
33、读某地区各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4分)(1)D城有 雨,气温。
(2)若要去A城游览,需要带雨具,因为 A城有。
(3)其中有城市明天可以正常举行运动会,最有可能是 城。(填代号)
34、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1分)(1)从南、北半球看,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2)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
布在亚洲的 和、洲及北美洲 的沿海和平原地区。(3)俄罗斯北部人口,主要因、。(4)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答案每空1分,计7分。(1)盆地 山顶(2)1:500000(3)B 自东向西流
半球。(4)600-700(5)①
32、每空1分,计18分。
(1)欧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2)北冰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3)南极 北冰(4)非 亚 南美(5)亚 北美
33、每空1分,计4分。
(1)小 2-9oC(2)有中到大雨(3)F
34、每空1分,计11分。(1)北
(2)东部 南部 欧 东部(3)稀少 地处高纬 终年严寒(4)稀少 地处沙漠 气候干旱
这篇初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好消息:为了方便各地的初中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特地建立了QQ群117367168,欢迎广大学生尽快来加入哦!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成绩会有新的突破!!
初中学生寒假专栏提供各年级各科寒假作业、各年级各科寒假作业答案、寒假阅读计划、寒假学习计划、寒假实践活动安排,请大家点击查看。
第四篇:3综合题
专题1、2、3综合题
一、选择(每空一个选项)
1、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A、I2B、KIO3C、NaIOD、KIO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3、“铝热剂”能冶炼金属、焊接铁轨等,但没有“镁热剂”,其原因可能是……()
A、Mg与金属氧化物难以反应B、Mg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需温度太高
C、Mg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放热少D、Mg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过于剧烈
4、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苯(苯酚):加浓溴水、振荡、分液B、肥皂液(甘油):加热、蒸馏
C、KNO3(NaCl):配成热的饱和液、冷却结晶 D、福尔马林(甲酸):加纯碱溶液、分液
5、下列有关亚硝酸钠、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晶体外观相同B、两种晶体都有咸味
C、两种物质的水溶液都显中性D、两种化合物都属于盐类物质
6、亚硝酸钠有咸味、有毒,外观类类似于食盐,故应严防把它误当作食盐用。区别亚硝钠与食盐的简便方法是()
A、用甲基橙指示剂B、观察晶体的色态
C、测试溶液的PHD、品尝溶液的味道
7、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固定相为()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D、水
8、以下措施能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的是()
A、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B、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C、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D、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9、有人认为NO2可以认为混合酸酐。你认为下列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反应,能正确描述NO2是混合酸酐的是()① 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② 2 NO2+H2O== HNO3+HNO2; 3H NO2 == HNO3+2NO↑+H2O
③NO2+ NO+2NaOH == 2NaNO2+H2O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 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10H2O),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 过 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
11、如下各组物质:①碘+砂子;②NH4Cl+NaCl;③红磷+Fe2O3;④硫磺+CaCl2的混合物分离
方法和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是……()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12、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
----+(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择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
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13、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
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
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
析推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有()
A.Cu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D.过程中通入的SO2破坏了溶液的酸碱平衡,同时又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
二、填空
14、有人用氯化铁、硫酸铜混合溶液进行纸层析分离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所加展开剂量的主要成分是。
(2)点层析试样是本实验田的关键操作,进行这一操作时应注
意。
(3)层析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显色反应,若实验用氨水作为显色剂,写出
本实验中进行显色反应的操作方
法:。
(4)显色反应后,可观察到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要检验新鲜鸡血中含有铁元素,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取2mL新鲜鸡血,将其放入洁净的蒸发皿中,加入
3溶液,加热并不断搅拌。
②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粉末。
③取少量固体粉末,将其溶于稀硫酸中,加试剂A,观察现象,判断有无铁元素存在。
操作①的化学原理是。
请举三种可用作操作③中试剂A的试剂。
15、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____________
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
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16、在肉制品加工中,必须有严格控制护色剂——亚硝酸钠的用量,以确保使用安全。某一反应体系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六种物质:NaNO2、H2O、NO、I2、NaI、HI。已知该反应中,NaNO2 只发生了如下反应:NaNO2→N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若有0.25 mol 的氧化剂被还原,则被氧化的还原剂为mol。
(5)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亚硝酸钠中毒。下列关于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是还原剂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D、亚硝酸钠被氧化
17、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为证明和研究亚硝酸钠的性质,现有以下几种
试剂可供选择:①KMnO4溶液、② 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氢氧化钠溶液、⑤淀粉碘化钾溶液、⑥品红溶液。
(1)为证明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为证明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应选择的试剂是,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亚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溶液呈浅蓝色,这说明生成的新物质
是,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Ⅰ.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
该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程式为。
(2)装置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学生认为(2,改进该装
置的方法是。
Ⅱ.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试纸,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证明
乙酸为弱酸:。
19、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跟稀盐酸反应现象
非常明显,而跟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课本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
分析纯浓盐酸和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10×25 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1)为了探究“铝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差异原因”,你能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哪些假设(或
猜想)?
假设一:
假设二:
(2)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探究过程)
专题1、2、3综合题答案
1B2D3C4C5C6C7B8A9D10B11A12B13B
4(1)丙酮、6mol/LHCl
(2)斑点直径控制在0.3~0.5cm比较理想,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并在滤纸上点样,易于控
制斑点的直径大小,使试样比较集中
(3)用镊子取下滤纸条,放在盛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上方,由于浓氨水中可挥发出NH3,进行氨薰,使铁离子、铜离子跟NH3反应
(4)滤纸上分别出现红色、蓝色斑点,红色斑点出现在滤纸上方,蓝色斑点出现在滤纸
中间
Fe +3NH3·H2O ==Fe(OH)3↓+3NH4;
Cu2+ +4NH3·H2O ==Cu(NH3)42++4H2O
3++;
(5)血液中的铁元素以亚铁形式存在,加热条件下硝酸将亚铁盐氧化成铁盐;
可以选择KSCN、苯酚、亚铁氰化钾等作为检验铁离子的试剂
15、(1)BDE(2)过滤、蒸馏(3)2I-+MnO4-+4H+==Mn2++I2+2H2O
(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16、(1)亚硝酸钠(2)2HII
2(3)2NaNO2+4HI==2NaI+I2+2NO↑+2H2O(电子转移略)
(4)0.25(5)B17、(1)②⑤2 NaNO2+2KI+2H2SO4==Na2SO4+K2SO4+I2+2H2O+2NO
(2)①②2KMnO4+5 NaNO2+3 H2SO4==K2SO4+2MnSO4+5NaNO3+3H2O
(3)N2O3NaNO2+H2SO4==NaHSO4+HNO2,2HNO2==H2O+N2O3↑(蓝色)18 略
19、氯离子对铝与氢离子的反应有促进作用或硫酸根离子对铝与氢离子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在铝与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加快。或在铝与盐酸的反应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减慢(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
第五篇:2011生物综合题
4.分析下面资料回答问题:(6分)
资料一:2011年6月22日,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明确提出了各种防控措施,现列举部分如下:①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落实晨检制度。确诊病例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因甲型H1N1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③如果l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资料二:张华同学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怀疑患了甲型H1N1流感,但是经医院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
(1)甲型H1N1流感和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一列举的①②条措施,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明被同班同学传染了甲型H1N1流感,从传染病的环节来看,李明在患病前后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国家加紧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并分批对在校学生进行接种。接种后会刺激人体内的细胞,从而产生,从而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这种免疫属于类型。你认为H1N1甲型流感痊愈的患者还会再得此病吗?
3.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损失惨重。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下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填图中字母代号)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O型,医生应该给他输型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为了达到治疗效果,要定期服药,其主要原因是药物总会经消化道、和排出体外。
(5)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供给。
(6)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考虑,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