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3:1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

第一篇: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

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盐业管理,保证盐的生产和运销的正常秩序,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盐的需要,根据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盐的生产、加工、使用和经营活动,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盐务管理局是负责全省盐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各市、地、州、县盐务管理局是本行政区域盐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四条全省各类用盐,在国家和省计划指导下,由省盐务管理局归口管理,统一分配调拨,并负责组织衔接和落实。

第五条盐的批发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其他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不得从事批发活动。各批发单位应按省盐务管理局的安排组织购货,并按经济区域进行批发。

第六条食盐的零售业务,在城镇及农、林、牧、渔场,由国营粮食企业、国营(集体)商业企业负责;在农村,由供销合作社、粮食所负责。各零售单位,必须把食盐列为必备商品,到指定批发单位进货,保持合理库存,保证市场供应。

个体工商户代销食盐,必须经县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签发《个体工商户代销食盐许可证》,到指定批发单位进货。

第七条开办以盐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必须经省盐务管理局同意后,再报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办或转产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供应原料。

各工业用盐企业,未经省盐务管理局批准,不得擅自购进原盐、加工盐、液体盐;不得将生产用盐和生产过程中收回的循环盐改变用途、转让和转手销售。

第八条碘缺乏病地区,必须供应加碘食用盐。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禁止在食用盐市场销售土盐、硝盐、亚硝酸盐和工业废渣、废液制盐以及不符合国家规定食用盐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盐和加工盐。

第十条食盐销售,必须实行定型、定量小包装。包装物由省盐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盐务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国家储备盐的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储备盐的动用,平时报轻工业部批准;战时由省政府批准并报送轻工业部备案。

第十二条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盐业行政执法机构并配备执法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盐政执法工作。

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四、五、六条规定,擅自购销各类用盐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予以制止,责令停止购销活动,没收其盐及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由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销售,没收其盐及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造成食物中毒,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对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按照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盐务稽查罚没款,应全部上缴同级财政。无偿没收的盐,由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定点供应的工业用盐管理,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盐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吉林省水库管理办法

吉林省水库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库管理,保障水库安全,发挥水库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库,是指由挡水、泄水、输水、发电建筑物,运行管理配套建筑物,水文测报和通信设施设备,以及库内岛屿、库区水体和设计洪水位以下土地等组成的工程体系。本省辖区内的大型、中型水库适用本办法。小

(一)型、小

(二)型水库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水库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建设管理

第四条 新建水库必须严格审批制度。

(一)新建大、中型水库须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

(二)新建小

(一)型水库须经报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新建小

(二)型水库须经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 新建水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通过招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接受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对质量不符合设计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必须返工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第六条 水库开工后水库主管部门应当组建水库管理单位或者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参与工程质量检查,蓄水验收和大坝竣工验收。

第七条 水库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水库管理单位,并由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第八条 水库需改建、扩建时,须报水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由小型水库扩建成中型水库、由中型水库扩建为大型水库须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九条 水库工程竣工后,水库主管部门必须申请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 水库工程建设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依法报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划定水库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第十一条 在申报水库新建、改建、扩建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同时,必须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核定水库公益性管理岗位和人员编制、管理人员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在工程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列入财政部门预算。

第三章 工程管理

第十二条 水库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

(一)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库,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并设立水库管理单位。

(二)集体、个人投资建设的水库,由投资者设立水库管理单位或者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水库有关管理制度;

(二)编制水库运行计划,落实水库管护责任制,确保水库安全正常运行;

(三)编制度汛方案,执行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抗洪命令,实行汛期全日制值班制度;

(四)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雨情、水情、工程安全状况;

(五)防治库区水土流失,做好景观建设和环境绿化工作;

(六)制止损坏水库工程设施和危及工程安全的行为。第十四条 水库管理单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

水管体制改革定性为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库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管理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其他水库的人员管理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由投资者或水库产权单位筹集。

第十五条 水库工程保护范围和管理范围:

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周围五百米至一千米、小型水库主体工程周围一百米至五百米,库区两侧至分水岭,上游至房屋退赔线为保护范围;水电站周边一百米至五百米为管理范围。

第十六条

水库工程应当按照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由水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依法确权发证,设立标志。

第十七条 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应当积极做好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十八条 水库各种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害水库大坝安全活动:

(一)在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进行围垦、填库、炸鱼;

(二)在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石、采矿、打井、挖沙、取土、修坟、建永久性建筑物;

(三)在大坝上建筑、种植、铲草、放牧、从事集市贸易;

(四)倾倒垃圾、废渣、尾矿;

(五)在水库集雨区域内进行乱伐林木、陡坡开荒;

(六)向水库内或集雨区内引入未经批准并影响水库安全的外来生物;

(七)其他危害水库大坝安全的活动。第十九条 确需在水库保护范围内修建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工程及其设施的,应当符合防洪规划、大坝安全管理和水土保持管理的要求,并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经批准在库区兴建的基建项目,工程竣工后留下的取土场、开挖面和弃土废渣存放地,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规定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水库管理范围内依法取得的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和附属的测量、观测、动力、照明、交通、消防、房屋、专用通信网络及其他设施等,由水库管理单位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和侵占。

第二十一条 水库大坝坝顶不得兼做公路。确需兼做公路的,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满足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要求,并经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批准,申请大坝兼做公路的单位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加固措施,承担日常维护和费用。

第二十二条 擅自在已征用水库设计淹没线以下种植农作物,或者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对其造成淹没损失的,水库管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水库工程的养护维修必须坚持“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工程维修应在恢复和改善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十四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有关技术要求,对水库工程开展巡视检查、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监测、水文气象监测等工作,整编分析监测资料,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水库管理单位必须做好大坝及有关建筑物、机电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保持工程完整、设备完好,保证正常运行。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水库防洪保安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隶属关系,落实同级政府责任人、水库主管部门责任人和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制定追究责任制度,编写责任书,每年签订责任书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第二十七条 各水库主管单位应组织水库管理单位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定应对超标准洪水、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工程隐患、溃坝、水质污染等突发时间的对策和措施,储备抢险物资和设备,组建抢险队伍。

第二十八条 水库调度运用必须执行防汛指挥机构、水库主管部门批准的控制运用指标和调度运行计划。严禁水库管理单位随意改变水库控制运用指标。如确需进行调整应由水库主管部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分析论证,并报经上级水库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指标须经省水库主管部门批准,小

(一)型水库控制运用指标须经市(州)水库主管部门批准,小

(二)型水库控制运用指标须经县(市、区)水库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建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后五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运行中遭遇重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按规定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并将鉴定情况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实行分级负责制。

省级大坝主管部门负责登记所管辖的大型水库大坝,市(州)级大坝主管部门负责登记所管辖的中型水库大坝和直管水库大坝,县级大坝主管部门负责登记所管辖的小型水库大坝。新建水库竣工验收后,必须在6个月内进行注册登记。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库下游的行洪河道内设障阻水,缩小过水能力,不得在水库下游的行洪河道内垦植。水库 工程管理单位按批准的调度规程和防洪应急预案调度,造成行洪河道内的淹没损失,水库管理单位和水库主管部门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尚未达到防洪防震标准或有严重质量缺陷的病险水库,水库管理单位必须采取控制运用或者其他措施,保证水库安全。

对符合国家规定降等运行或报废条件的水库,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者应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老化失修的渠系建筑物,在险情解除之前,水库管理单位应设立警示标志。

第三十三条 水库管理单位对水库工程的安全监测、防洪调度、遥控遥测、通信等设施设备应当每年检修、校正、核定,制定安全维护计划,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水库水文资料和监测资料必须规范整编,分类建档,妥善保管。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三十四条 水库管理单位在确保工程完整安全,管好用好工程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开发本地水土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综合经营,增加水库管理单位收入。

第三十五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编制综合经营规划,报水库主管部门批准。综合经营规划必须包括环境保护的内容(大坝安全、水质安全、环境安全)。

第三十六条 综合经营项目必须执行环境综合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第三十七条 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可以根据水库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租赁等经营方式,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供水、发电、养殖、种植和水利旅游等相关产业

实行承包经营的,应当签订承包合同。合同应当注明经营的项目、期限,承包当事人的管理责任,并对工程安全、维护、养护、水量、水质、效益、综合经营、险情报告、奖惩办法等事项做出约 定。承包等合同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对涉及水库利益和职工权益的合同款项,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签订。

第三十八条 水库管理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应当首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发电、养殖、交通、旅游等用水需要。

第三十九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水库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申报用水计划并订立供水与水费交纳合同,安装计量设施。水库管理单位制定供水分配方案,报水库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超计划用水或严重浪费水的,供水管理单位有权限量供应,加价收费;不按要求申报用水计划的,供水管理单位有权停止供水。

第四十条 水库向农业、工业、城镇生活供水和水电站利用水库蓄水发电的,用水户必须按规定向水管理单位缴纳水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减免和挪用。拖欠或拒不缴纳的,可按拖欠水费数额的3‰加收滞纳金,直至停止供水。

第四十一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定财务收支计划,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严格计量供水水量,严格核定灌溉面积,强化水费计收及管理。

第四十二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认真执行水库工程考核标准,加强水库管理,做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设施完善、庭院整洁、景观优美。

第六章 水质保护

第四十三条 在水库、渠道水域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水、油污和高效、高残留农药,洗涤污垢物体,浸泡植物等;

(二)施用对人体有害的鱼药;

(三)倾倒沙、石、土、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四)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放牧等)。

第四十四条 禁止向水库周边兴建水库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已建成投产的,应当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污。不能达标排污的,按国家法律、法令,限期搬迁。

第四十五条 禁止水库周边的楼堂馆所及旅游设施直接向水库排放污水、污物。确需向水库排放污水的,必须采取污水处理措施,经环保部门验收达到标准的方可排放。水库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环保部门定期检查,发现未达到排污标准的,限期采取处理措施。逾期拒不采取处理措施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用水库景观资源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的,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编制《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有城镇生活供水功能的水库,需划定生活饮用水保护区,设立标志,禁止从事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 利用水库进行水产养殖,科学实验的,必须事先经过水库管理单位同意,有偿使用。水产养殖、科学实验不得影响大坝安全和污染水体。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对水库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吉林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结算中心管理办法

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结算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省公司整体资金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根据《江苏省盐业集团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意见》和《资金集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加入省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以下简称结算中心)集中管理的省公司本部、苏盐连锁、井神股份公司、淮盐矿业公司、东泰公司、盐海化工公司(以下简称各成员单位)。

第三条 结算中心通过各成员单位在各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体系进行资金收付管理。

第二章 宗旨

第四条 结算中心宗旨:盘活存量闲置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发挥资金规模效益,为省公司提高竞争力提供支持。

第三章 职能

第五条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职能:

(一)负责省公司整体资金政策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与落实;

(二)负责管理省公司对外融资业务,指导、监督并参与各成员单位融资活动;

(三)负责管理省公司对外担保业务;

(四)负责对省公司食盐“五统一”结算与管理;

(五)对资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负责编制省公司资金预算,审核各单位收支预算,报经省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六)建立以各成员单位为基础的统一管理机制,实现省公司范围内资金的借贷等;

(七)提供领导决策所需要的资金信息;

(八)拟定存量资金的运作和调剂方案,经省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九)构建资金报告系统,监督各成员单位资金使用方向,实时提供资金流转信息,分析资金收支情况;

(十)负责与资金有关的其它职能。第六条 各成员单位资金管理职能:

(一)贯彻执行省公司资金政策及管理办法,并制定本单位的资金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

(二)负责编制本单位的、月度的资金收支预算;

(三)负责本单位的资金业务跟踪;

(四)负责本单位的资金运作;

(五)组织对本单位的资金业务培训;

(六)提供本单位领导决策需要的资金收支信息;

(七)对本单位的资金收支业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八)结算中心对各成员单位的资金业务实行纵向管理,各单位之间不得以任何形式私下相互拆借资金;

(九)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及清理,须在结算中心的指导下进行。

第四章 岗位设置及职责

第七条 岗位设置。结算中心设主管岗(结算中心主任)、主办岗(结算中心副主任)、核算岗、结算岗(出纳)等岗位。

第八条 岗位职责。

(一)主管岗

1.负责结算中心全面工作;

2.负责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

3.对职权范围资金日常业务事项进行审批或授权; 4.对结算中心及结算单位的账户进行管理;

5.主持制定财务结算中心的各项规章及管理制度。

(二)主办岗

1.负责结算中心资金预算的拟定、执行情况的考核、汇总、分析; 2.负责办理授权范围各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网络结算的各项手续,对超过事权的支付事项提交结算中心主任审批或授权;

3.审核相关业务凭证,并负责相关会计报表的编报工作; 4.负责查询、下载网上银行数据及网上银行资金的划拨工作; 5.审核各种资金支出单证和记账凭证;

6.负责内部各成员单位的系统内统一借款及还贷等; 7.拟定及不断完善各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8.根据需要完成向外融资;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核算岗

1.根据会计准则、集团公司会计核算政策等规定,负责编制并录入有关业务凭证,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2.根据电算化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有关凭证负责与各成员单位和银行对账,编制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协助主办进行资金预算的拟定、执行情况的考核、汇总和分析; 4.计算存款利息及资金占用费并编制有关凭证;

5.具体经办内部资金的调剂,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执行;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四)结算岗

1.办理结算中心现金收付业务,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对有关人员核签的收付凭证进行复核,办理款项收付;

2.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3.保管现金和有价证券; 4.保管有关印章;

5.承办结算中心日常各项事务性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五章 监督考核

第九条 省公司对资金集中管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部门职责、各岗位职责、资金管理、账户管理、资金收支预算管理等方面。

第十条 结算中心会同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对各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部门职责、各岗位职责、资金运作、账户管理、资金收支预算管理等方面。

第十一条 各成员单位应按规定编制、上报资金收支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并按批准的现金流量预算进行控制,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严禁资金体外循环。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结算中心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根据《江苏省盐业集团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意见》和《资金集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加入省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以下简称结算中心)集中管理的省公司本部、苏盐连锁、井神股份公司、淮盐矿业公司、东泰公司、盐海化工公司(以下简称各成员单位)。

第三条 结算中心负责对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使用进行管理监督。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银行账户为各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章 账户结构管理

第五章 结算中心在工商银行(或指定银行,下同)设立收入账户,用于归集各成员单位资金,各成员单位资金须在当地工商银行设置收入、支出(基本户、下同)两个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除专用账户、贷款账户外,原则上其他银行的账户予以注销(本办法印发之日起30日内完成),未经省公司同意擅自保留的,作违规处理。

收入账户用于各单位全部收入资金回笼和结算中心对各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支出账户用于结算中心对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拨付和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支出。各成员单位支出账户与收入账户应严格分清用途,不得混用。

第六条 各成员单位下列资金可自主选择银行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1.社会保障基金;2.住房基金;3.其他专用账户。

第七条 各成员单位可在提供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开立一个贷款专用账户。

第八条 各成员单位须将保留的银行账户情况和用途报结算中心备案(本办法印发之日起30日内完成)。

第三章 银行账户的管理

第九条 结算中心对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实行统一管理。二级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必须以书面文件形式报经结算中心批准后方可办理;三级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须经其主管二级单位批准并报结算中心备案后方可办理。

第十条 各成员单位原则上禁止在信用社、储蓄所、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结算中心指定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

第十一条 各成员单位应以本单位全名开立银行账户。禁止以个人、其他单位、内部机构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

第十二条 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日常管理由本单位负责,银行印章(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应分开保管,保管人因需要移交他人暂时代管的,应委托第三人保管,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第十三条 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因故被查封、冻结的,应于当天将详细情况书面报结算中心。

第十四条 结算中心对各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实行年检制度。每年末,各成员单位对所有在用的银行账户填写《银行账户年检申请表》,二级单位直接报结算中心,三级单位报主管二级单位审核。结算中心依据审核情况签发审查结论和处置决定。

第四章 账户存款余额管理

第十五条 结算中心根据批准的资金支出预算将资金拨入支出账户,该账户余额一般不应超过当月预算开支限额。

第十六条 单独开设还贷专用账户的,除银行事先约定外,原则上该账户的存款余额转入收入账户。单独开设税务专用账户的,除纳税前3个工作日外,纳税专用账户的存款余额不大于1000元。

第五章 责任和监督

第十七条 结算中心建立银行账户管理档案,统一管理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情况,并对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为本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分管责任人,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银行账户的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各成员单位须明确银行账户管理直接责任人,并依照本办法规定,正确办理账户开立、变更、撤销、年检手续,建立健全本单位账户管理档案。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作如下处理: 1.责令限期纠正错误; 2.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纪单位或个人按照绩效年薪考核办法规定的内容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3.如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结算中心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

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

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1月21日 来源: 吉林日

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参种植、加工、经营秩序,保障人参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参种植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参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参,是指五加科人参属中的人参和西洋参,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苗。

第三条 在本省从事人参种植、加工、经营、检验鉴定、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用于中药饮片和中西成药的人参及其产品,应当同时遵守药品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 人参可以用于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品、工艺品等产品的生产。

人参用于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品、工艺品等产品生产的,应当按照国家或者省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许可。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人参管理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

农业(特产、人参)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参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林业、食品药品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人参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制定全省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发展人参产业。

根据全省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人参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发展人参产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人参种植

第九条 实行人参标准化种植管理制度,规范人参种植行为,保障人参质量安全。

第十条 规划人参种植区域,划定长白、抚松、靖宇、临江、江源、安图、敦化、珲春、汪清、和龙、集安、通化、蛟河、桦甸、辉南等县(市、区)为人参主要种植区域。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全省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全省人参种植计划,并组织实施。人参种植计划涉及使用采伐迹地的,应当征求林业等相关部门意见。

第十二条 使用采伐迹地种植人参的,应当依照《森林法》的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对没有列入人参种植计划的用地申请,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

使用采伐迹地种植人参的,应当实行林参间作。

第十三条 种植人参应当遵守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有关部门要加紧研究制定大宗人参品种标准。鼓励和支持人参种植者按照GAP标准种植人参,并重点扶持种植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人参。

第十四条 人参种植者应当建立人参种植档案。

人参种植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植者姓名(名称)、住址等基本信息;

(二)种植地块位置、产地环境、土壤类型;

(三)使用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

(四)病、虫、鼠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五)种植日期和收获日期;

(六)销售去向。

禁止伪造人参种植档案。

人参种植档案,应当在人参收获后保留5年。

人参种植档案样式,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第十五条 禁止在种植人参过程中实施下列行为:

(一)使用国家和省禁用的农药、肥料等投入品;

(二)使用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灌溉用水;

(三)使用农药残留或者重金属超标的土壤和种苗;

(四)其他危害人参质量安全的种植行为。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在人参规划区域内,不破坏森林植被和利用非林地种植人参。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和人参主要种植区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人参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

第三章 人参加工

第十八条 人参加工是指收获后的人参经过物理或化学等工艺和方法,以商品生产为目的,制成人参产品的过程。

第十九条 以人参作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

品、工艺品等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或者省人参产品质量标准和人参食品、药品安全标准。

省人参产品质量标准和人参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分别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以人参作为原料加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品、工艺品等产品的,应当向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人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前款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条件、程序、期限做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一条 人参加工者应当制定人参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人参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

人参加工产品,应当有包装、标签和产品合格证。标签应当标注下列内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

(二)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三)产品标准代号;

(四)贮存条件;

(五)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六)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标准中规定必须注明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人参加工者应当建立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原料人参的来源、质量安全状况和生长年限;

(二)人参产品加工流程和生产数量;

(三)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以及其他生物或者化学材料的名称、来源和使用数量、方法、日期等;

(四)产品生产标准;

(五)加工和出厂日期、产品销售去向和数量。

禁止伪造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应当在产品销售后保留5年。

第二十三条 用于加工生晒参、大力参、保鲜参的人参,生长年限应当不低于4年;用于加工红参的人参,生长年限应当不低于5年,并建立红参年代身份证制度。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人参加工过程中实施下列行为:

(一)使用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人参做为原料;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加工手段加工人参;

(三)使用的制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其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仿冒合格产品的非法行为。

第四章 人参经营

第二十五条 人参经营者应当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人参经营活动。

农民在市场季节性销售人参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

第二十六条 人参及其产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并对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二十七条 进入市场的人参及其产品,应当经包装和标识后,方可销售。

第二十八条 建立人参及其产品销售的可追溯制度。人参及其产品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和销售台账,并向购买者出具销售凭证和信誉卡。

进货和销售台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进货种类、品名、来源、数量、日期;

(二)质量安全状况;

(三)保管、存放的场所和状况;

(四)销售品名、日期、数量。

进货台账、销售凭证、信誉卡存根保留时间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九条 禁止经营和销售假冒、劣质人参。

下列人参为假冒人参:

(一)以非人参冒充人参;

(二)人参的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或者标识不符;

(三)拼接、粘接的人参;

(四)仿造的红参。

下列人参为劣质人参:

(一)产品质量低于国家和省质量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产品标注的质量标准的;

(三)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四)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或者使用其他制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相关技术规范的;

(五)受到污染或变质的。

第三十条 用于观赏、展出、宣传的人参工艺制品,不得作为食用人参出售,更不能冒充老山参出售。

第五章 检验鉴定

第三十一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省统一的人参及

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和鉴定制度。

第三十二条 人参种植者、加工者、经营者应当对其种植、加工、经营的人参及其产品质量负责。

从事人参种植、加工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人参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质量安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对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人参及其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监督抽查检验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安全检验机构进行。

被抽查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四条 经营者销售的人参及其产品,标注规格、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产品质量特性状况的,应当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

第三十五条 对野山参、移山参的品名或者规格、等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产品质量特性状况的检测鉴定,执行国家《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18765-2008)、《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22532-2008)标准。

第三十六条 人参及其产品的检验、鉴定实行检验、鉴定机构和检验、鉴定人负责制。

人参及其产品的检验、鉴定证明应当有质量检验、鉴定机构的公章及检验、鉴定人签名。

禁止出具虚假的检验、鉴定证明。

第三十七条 实施人参及其产品检验、鉴定的机构和鉴定人,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

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三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和人参发展规划区域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人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人参产业发展。

第三十九条 鼓励发展人参精深加工产业,对龙头企业在参地审批、资金、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人参行业协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其对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人参科研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和个人,研究、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鼓励研制优质种苗、用土、用肥、用药、用膜、非林地栽植和精深加工等新技术。

省人民政府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给予资金支持。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人参市场建设,搞好仓储、运输和信息管理等配套服务。

第四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扶持人参品牌建设,培育人参知名品牌,提高本省人参产业知名度和综合竞争能力。

第四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通过高品质定位、高质量生产、高标准管理和广泛宣传等

措施,培育“长白山人参”品牌。

鼓励和支持达到“长白山人参”品牌标准的人参种植者、加工者和经营者,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长白山人参”品牌。

第四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人参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宣传人参文化、科普知识和产业政策。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参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人参种植档案;

(二)伪造人参种植档案;

(三)未按照规定期限保留人参种植档案。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县级人参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以人参做为原料加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品、工艺品等产品的生产企业,未申请相关行政许可或未经审核批准进行人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由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

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一)人参加工者未建立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二)伪造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三)未按照规定期限保留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人参及其产品,未进行包装或标识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人参经营者未按规定建立进货和销售台账,或者未向购买者出具销售凭证和信誉卡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销售假冒、劣质人参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鉴定机构出具虚假检验、鉴定证明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不具备条件,擅自使用“长白山

人参”品牌的,依照商标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的野山参是指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人参。

本办法所称的移山参是指移栽在山林中具有部分野山参特征的人参。

本办法所称的红参是指以鲜人参为原料,经过刷洗、蒸制、干燥的人参产品。

本办法所称的生晒参是指以鲜人参为原料,经过刷洗后,晒干或烘干而成的人参产品。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下载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盐业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省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1-13 【生效日期】1992-0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 (1......

    吉林省小水电站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吉政发[1986]157号 【发布日期】1986-11-13 【生效日期】1987-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小......

    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已经1998年3月31日省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的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

    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专题

    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依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按照高起点......

    吉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吉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取水的申请、审批和监督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吉林省实施办法......

    吉林省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吉林省劳务派遣管理办法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11-22 生效日期: 2012-01-01发布部门: 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发布文号: 吉人社字[2011]98号 吉林省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吉林省印花税征收管理办法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吉林省印花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地税地字[1999]240号 1999-8-13 为了进一步加强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增加财政收入,现将《吉林省印花税......

    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及《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