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构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
关于构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权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部门很多:食药监局、质检局,卫生局、工商局等。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能分散且上述机构在我市三区尚未健全,加之人员设备不齐,难以实施有效监管。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分属多个部门管辖,因部门管理体制不同,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降低行政效能。食安委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为政的一些问题,但在联合执法,职能衔接,信息互通等方面,实际效果还是有欠缺的。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过程长,更难以实施有效监管。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建议以下:
一、由政府牵头加强联合执法,成立联合执法队伍,使各部门形成合力,确保监管成效。
二、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提高执法履职能力,实施信息交流配套及责任追究制度。
三、整合各部门的检测内容和设备,发挥检测合作效能。
四、对人员集动大的单位,实行实名定点供应登记制度。
五、完善 “产、供、销、用”一条龙跟踪机制实现有效监管。
第二篇:关于构建我市“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构建我市
“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具体到武汉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实行大部门体制就是指把负有监管任务的政府部门的相同或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构建起“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一、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阜阳奶粉、苏丹红、孔雀石绿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也不断折射出监管体制不顺及监管力度不大、不全和不力等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件天大的事”。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多部门、分环节监管的模式,不利于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链实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监管。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食品安全监管多部门、分环节监管的现实,研究能全面、系统、科学地监管“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品生产、供应链的体制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体制保障。
(一)武汉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沿革
武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部门监管到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过程。尤其是近年来,为适应食品安全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打破了多年不变的格局,实现了新的突破:2005年7月,我市组建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大案要案查处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2005年9月,市政府专门发文成立了武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具体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市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业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市食安会作为市政府常设的议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监局;2005年11月,我市建立了包括市、区两级食品安全领导协调机构。但是,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与发达地区比较,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着明显的弱点,急需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全过程、全方位、高强度的监管体系。
(二)武汉市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实践和探索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 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努力探索和实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的规定,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经过职能调整,从武汉实际出发,明确了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等政府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实施依法监管的局面。
(二)当前食品监管体制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职能分工尚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界定仍不够清晰,职能重叠交叉与管理分散同时并存,各监管部门职责重叠、相互交叉,造成监管效率低下和监管成本高昂;多个部门共同监管同一环节,各自为政、重复监管,使被监管对象无所适从;监管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足,以至出现监管空缺。
2、综合体系尚未形成。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体上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状况,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往往带有临时性、突击性的特点,缺乏沟通和合力。同时,各部门监管执法时 依据的法律、具有的权限和掌握的手段各不相同,有时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情况,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不够优化、部门缺乏联动、信息难以共享、手段互不匹配。分布在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和商务等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人员由于力量分散,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强大的监管体系和网络。
3、信息平台尚未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由不同部门分散掌握,尚未实行共享和沟通,导致监管工作盲点的出现,影响了监管的整体效率。从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到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不到位是与信息不对称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部门难以掌握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信息,而不能及时行使监管职能;经营者不掌握政府部门的关于经营规则的信息,造成经营者实施违法行为。
4、检测资源尚未整合。目前武汉市的农业、质监、卫生、药品、商务等部门都拥有自成体系的,各自为政的食品药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常规检验检测力量的重复设臵,使有限资源分散化,一方面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无力及时进行技术升级,造成有些对技术装备依赖性高的检验无法开展,相关产品的管理放任自流。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反映出武汉市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缺乏整体观和协调性。在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面前,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其他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及特点
目前世界上各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国家层面上主要有3种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一是由处于同一权力水平上的多个部 门负责的多部门监管体制,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等;二是由一个部门为主,其它几个部门辅助的集中式监管体制,如加拿大、丹麦等;三是由一个部门进行综合协调的多个部门具体负责的综合性监管体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取多机构分段管理模式,多头管理、权责界面不明正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体制性因素。上海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省市之一,展开的食品卫生监管体制改革,就是试图走出这个体制性的困局,通过分阶段的改革,最终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形成“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使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趋于统一和高效。
200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同年11月,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调整我市食品安全有关监管部门职能的决定》,将原先由卫生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和消费环节(包括餐饮业、食堂等)以及保健食品(包括化妆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责,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卫生部门中涉及食品卫生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装备以及业务用房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行市、区县两级垂直管理。
在这样一个架构设计中,卫生部门不再承担包括发放《卫生许可证》、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职责。《食品卫生法》授予卫生部门的对食品流通、消费环节和保健食品生产环节的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活动的监管职责,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与此同时,改革方案还对相关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作了调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除保健食品(包括化妆品)以外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市农委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市工商局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企业营业执照的发放和无证经营活动的查处、取缔;其他相关部门职责不变。此外,改革方案还明确了体制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经费和人员调整等问题。
上海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经历了“先平移”、“再梳理”、“抓紧衔接”三个阶段。职能平移于2005年1月1日到位,移交职能于2005年4月1日基本完成。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上海市率先探索、务实奋进,构建了统一、高效的行政监管组织体系。完善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努力推进“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与之相配套地实行了“两级政府(市、区县)、三级管理(市、区县、乡镇或街道)、四级网络(市、区县、乡镇或街道、村委会或居委会)”的运作模式。
经过调整后,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综合监管的优势凸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流通、消费领域的食品安全具体监管职责,一是能够掌握大量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可以对食品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危害产生直观认识。行使综合监督权的机构职责更清晰、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显著。食品生产经营者也不用与众多的安全监管机构打交道,从而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
三、理想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 为了达到全面有效的管理,一个理想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应当汇集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的优势:
(一)具有一个权利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减少摩擦、减少利益冲突,提高监管效率;该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检测监测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确保资金、人力的充分利用,制订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保证食品充足供应的基础上,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二)为避免单一监管机构徇私舞弊,建立隶属于政府最高决策机构的独立监督机构,代表消费者利益,对食品生产者、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
事实上,对食品安全监管来说,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在考虑不同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时,关键要看这个模式是否有利于促进整个食品安全战略计划的实施,是否能够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全面维护公众信心,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改革的成本和风险。
四、关于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充实和调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统一领导 建议对现有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充实和调整,重新组建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主任、有关分管市长任副主任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实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领导。其理由是:首先,在现行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各政府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运作是平行的,分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食品药监等部门的市领导不同,加上食品安全本身的复杂性,副市长协调起来难度大、效率低,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其次,按照“食 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缺乏对食品安全整体性、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考虑,如国内尚未开展,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开展的对食品的安全评价等,都需要有这样一个机构来统筹。因此,建立具有更加权威性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我市食品安全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直接向市长负责,对食品安全监管更有利有效。
另外,食品安全作为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不是一项独立存在的任务,不但需要各部门长期共同努力、共同负责,而且还需要将其放在保障人类健康的整个大背景下全盘考虑,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因此,建议在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在合适的时机组建健康促进委员会,不但涵盖食品全程管理,而且综合卫生防疫、环保、水务、林业、铁道、交通、建设、教育、科技、信息产业、统计等等各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全程、全面、全效的综合性成体系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饮食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建议借鉴“上海模式”,按“大部制”原则改革 学习借鉴“上海模式”,通过分阶段的改革,最终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形成“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使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趋于统一和高效。
也可考虑按照十七大关于“大部制”的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现有“上海模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全部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家管理,相应 的法规、职能和人员编制均作相应调整。
二处 郑勇
第三篇: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完善
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完善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概况
在基本结束了我国食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后,当前我们主要面临是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建国以来,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事件频频发生,事件数量和危害程度有日益上升的趋势。回顾近几年发生的影响极其恶劣的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四川彭州“毒泡菜”、广州的“毒酒”和河北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等事件都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二.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打乱了人们饮食生活的正常习惯和秩序,损害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身心健康,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大大挫伤人们的食品购买需求,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拉动内需;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将质量好但由于成本高而导致价格高的食品排除在了市场之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国产食品价格的回落,为国外廉价的食品进入我国市场间接上创造了条件,进而会影响农民收入和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抑制我国食品的出口提供了理由,影响我国的食品出口的国际形象。总之,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尽全力做好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1.监管主体
我国食品监督管理是多部门联合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环保局等。国务院2004年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出重要调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此外,市场食品监督管理监察信息将由质检、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4个部门联合发布。
2.监管法律
随着食品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食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长期的立法建设,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取得很大成绩。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大量技术标准法规为主体,以各省及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章为补充的食品质量法规体系。
3.监管制度
我国政府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相继组织实施了多项计划和措施,并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食品质量安全事先保证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一项有效的监督制度,它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审查,强制检验、食品安全、安全标志等内容,自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已分三批对数十种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为规范食品生产秩序,推动食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食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将系统风险评估制度法制化,更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和实施全面的和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这其中,技术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瓶颈,许多中小企业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技术和设备,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说,也是相当匮乏的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一个集中统一、协调有力的政府主管机构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长期由十多个部门分段管理,虽然现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科技部等部门仍然行使部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监管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建立一个权威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局可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增强责任意识,协调行动,避免多部门分散管理造成的工作漏洞和浪费资源,缺乏威信,相互争权,推诱的弊端。
在这样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构建上,我们可以借鉴浙江省的成功经验。2005年,浙江省在原有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22个部门组成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由负责此项工作的一个副省长主管,建立了一套省、市、乡的全省统一的食品监管体制。这一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了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为了一个常设机构。正是在这种统一的模式下,浙江省的食品安全监管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北京、上海等地区也建立了诸如浙江的模式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完善我们的全国体制,这条路子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行的通的,因为我们之前的许多地方上的做法和措施都很好的被国家所采用,从而成为贯穿中央到地方的标准模式或是做法。
那么,在国家层面上,这种机构应该怎么组建呢?本人的观点是应该效仿我国在工商、税务、海关、质监、交通、药监、司法、国土资源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实行的垂直领导方式。因为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人、财、物权都统一在了省里,政府垂直管理部门具有非行政区划性、垂直性、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垂直管理部门从政府序列中分离出来以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得到切实强化,行政执法工作减少和避免了诸多不利甚至是消极因素,如地方保护主义等,执法效率与质量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新的垂直管理模式不仅在统一行政执法、队伍控制及管理和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局应该直属于国务院的单独领导,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垂直领导,由其领导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管理局,统筹“人、财、物、事。”当然我们也需要在某些方面突破垂直领导方式,比如在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期间,就应该启动国家国家公共应急预案措施,由中央机关统一负责
(二)加快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的职能只有通过严格执法才能体现,才能更好地实现替代作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首先,加快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良性的法制管理环境。补充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实践又迫切需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风险评估
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危机处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其次,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的研究和交流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吸收和借鉴,使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监控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尽快和国际接轨。积极推动危险度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坚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传播信息并开展咨询服务。
再次,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参照有关的国际法律,依据国际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原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现阶段,我们的食品标准体系是很混论的,部门之间的认定标准不一样,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认定标准不一样,大方和地方之间的认定标准不一样。
第四篇:如何构建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食品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食品的繁荣带动了食品添加剂企业的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艺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名录统计,2005年在册的食品添加剂企业约1200多家,然而,食品添加剂在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食品形态外,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从食品添加剂审批、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加以论述,并就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在食品添加剂安全体系构建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加以阐述。
1.存在问题分析
1.1 许可审批阶段
我国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实行卫生许可,生产企业必须达到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并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方可生产经营。目前的现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审批把关不严,部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甚至存在未经审批无证生产现象。
1.2 生产流通阶段
原料索证程序没有落实,缺乏对购进原材料的检验能力,质量不能保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操作程序和卫生制度不健全;中小型企业厂房设施、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落后;产品出厂缺乏质量控制,检验能力落后;经营环节缺乏管理,现行标准存在问题;产品标签标注混乱,未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和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标注;标准缺失严重,2038种食品添加剂[1]只有200多种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企业标准大都没有经权威部门审定,造成标准缺项或标准值制定不合理。
1.3 使用阶段(食品企业消费阶段)
①食品添加剂使用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知识缺乏相关的卫生知识,购进未经卫生许可的不合格产品或非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②超标和超范围使用问题。主要是防腐剂、面粉处理剂、高倍甜味剂、复合食品添加剂和部分合成色素,这几类在使用中容易超标或超范围使用。造成超标超范围使用的原因,既有生产企业的问题,也有应用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不了解。认为加得越多效果越好,致使防腐剂使用超标。二是高倍甜味剂超标准超量使用主要还是低成本的利益所驱使。三是复合食品添加剂和部分合成色素主要是超范围使用问题,因为GB2760对每种食品食品添加剂都规定了特定的使用范围,由几种添加剂复配的复合添加剂的范围应该是每种添加剂使用范围的交集;而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限制较严,有些食品中不允许使用。
2.管理对策
2.1 发挥政府的作用
2.1.1 在许可阶段
①从源头抓起,严格准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严格的生产企业审批程序,卫生行政部门应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全面审查包括:原料购进、依据的标准、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产品检验、储藏运输、标签等。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又不能对产品进行检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不予许可,提高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工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对非法生产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②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目前我国2038种食品添加剂只有200多种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急需建立符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不断提高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暂时不具备制定国家标准的产品,应由技术权威部门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并在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2.1.2 在生产流通领域
监管是法律赋予政府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所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与权利,监管部门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把好食品安全这最后一道“卫士”关卡。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者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风险。政府依据制定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监督企业进行生产销售,并在必要时采取制裁措施。
2.1.3 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意识教育
针对不同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特点,对生产者如何安全生产、经营者如何安全销售和使用者如何安全使用施以不同的内容,把培训真正做到实处。
2.2 强调生产者的责任
2.2.1 树立企业是食品添加剂产品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明确食品安全首先是食品生产者、加工者的责任,应该保证在食品添加剂加工链各环节(原材料购进、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的食品安全。主要做法如下:①要建立企业诚信档案[2]。诚信档案是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诚信有关的各种诚信记录,我们认为应该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承诺书(可在申报卫生许可时签订),在诚信书中应保证生产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政府、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证做到诚信自律为本;保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保证生产安全卫生的产品。诚信档案还包括食品添加剂原料及产品自检报告;监督机构对产品的抽检报告;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反馈情况;各种媒体对企业及产品的报道。②落实原料索证制度,强制检验制度。对购进原材料的检验,从源头把住质量关;企业依法履行出厂检验义务,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③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操作程序和卫生管理制度。④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生产加工水平。⑤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标注产品标识。内容应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名称、主要原料或配方、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使用方法、卫生许可证号、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事项等,让使用者明明白白放心使用。我们还认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除标注可溯源的产品信息外还应标注监管者的信息,使监管者真正负起责任来,有利于消费者监督和信息反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2.2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标识与追溯制度所谓标识追溯制度指从生产源头开始,对加工、销售、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食品要加贴标签标识,标签标识要可以溯源[3]。鉴于食品添加剂具有特定的食品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的特殊性,产品不是被消费者直接食用,而是作为添加成分被添加到食品中去,有的还要作为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原料之一,被再次组合成新的食品添加剂,经过多次加工复配,最终用于食品中去,就这点而言,食品添加剂的标识信息的可溯源性尤为重要,它可以提供从原料的产地信息、到产品的加工信息、直到终端用户使用的各个环节的信息。
2.3 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发挥公共媒体和消费者的作用食品安全是涉及到全民健康生命安全的亲身利益的大事,没有广大消费者的知情和积极参与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要鼓励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类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把建立有效的信息作为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手段,通过网络、电视、公告等形式定期发布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监测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减少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教育食品生产企业这一食品添加剂的消费者,使其遵法守法,做到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不购买、不使用,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对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添加,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对最终产品的食用者也是食品不安全因素的直接受害者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他们的购买意愿信号的传递对生产者的安全食品供给形成内在的激励[4]。
参考文献
[1]陈瑶君。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1):93-95
[2]孙碧燕。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J]。档案时空,2005,12(1):26-27
[3]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畜产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J]。食品科学,2005,26(8):473
[4]何坪华,何新生,周德翼。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1):93-96 孟卫东、张博
第五篇:构建温州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关于构建温州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的建议
据温州市统计局对1800位城乡居民调查显示,随2014年温州“毒凤爪”“黑心油”“假牛肉”等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市民2015年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了51.5%,相比2014年大幅提高了24.2个百分点。2015年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已从2014年的医疗问题转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舌尖上的安全”成为2015年市民心中关心的头等大事。鉴此,2015年,温州市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各项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对照2015年10月正式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据《温州市统计局对1800位城乡居民调查报告》显示,滥用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过期食品和“黑作坊”“黑窝点”等使得市民对食品安全倍感担忧,而药品领域的“医药企业粗制滥造、虚假宣传”“政府部门监管不严”“医院和药店采购、销售药品把关不严”等也使得市民不能放心用药。不少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信息员在在日常监管和巡查的过程中,仅靠包装印刷的有效期、保质期、商标等标识和个人工作经验进行查证、询问、手摸、眼观等方式做出粗略判断,降低了食品检查的安全率。一些新
组建的检测检验机构仅能对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甲醛、吊白块等8个常规项目有检测能力,不能对流通环节的诸多食品种类如孔雀石绿、三聚氰胺、塑化剂等进行全覆盖检测。部分设有快速检测室的农贸市场,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和检测人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源头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当前,温州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由于农民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本地农产品生产记录、质量检测等证明也不完善,准出管理还没真正推广。同时,温州的食品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经营户索证索票不完善。
3、协作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监管过程中,各部门缺乏紧密协作联动。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鉴定工作协调难、法律认定适用难。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不够,主动揭发检举少,线索发现难,取证难,影响违法犯罪案件的挖掘和查处。
为此建议:
1、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应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加快理顺各方关系,完善议事规则,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特别要加强市场监管所、街道食安办及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街道食安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完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
机制,真正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
应努力推行食品生产经营岗前培训教育制度,把培训合格作为颁发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前置条件。应加强对经营户索证索票的全面管理,加快推进农产品“五有一追溯”(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并可以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的产地准出管理制度落实。
2、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应在从源头到餐桌的生产过程中,按照科学分析设定若干重要的临界标准点,对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处理。企业首先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自检,再申请获得有关认证。为鼓励企业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自检,应出台针对认证企业的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应增强食品行业从业者守法生产经营意识,鼓励社会公众共同抵制不安全食品,为打造安全的温州食品环境共同努力。
3、建立联动办案机制。
应保持高压态势,建立联动办案机制,推行内部、上下、横向联动。通过司法机关提前介入、联合办案等方式,有效加大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应让公众依法有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决策,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参与食品安全执法,积极行使食品安全诉讼和损害赔偿权。应围绕举报范围、举报机构设置、举报权利实现机制、举报制约机制、举报查处与反馈机制、举报保障机制,以及举报奖励机制等,制定食品安全的公众举报与奖励办法。应赋予消费者保护组织或其他公益组织提起公益性团体诉讼的权力。同时,应围绕食品安全新闻媒体监督环境营造、媒体记者食品安全监督素质培育、监督权力的法律保护、监督结果的披露,以及对被披露单位惩戒等问题,充分发挥媒体力量,构建食品安全的新闻媒体监督治理模式,建立社会共治激励机制,建立全民参与监督机制,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监督食品安全的工作格局。
4、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监管新办法。
应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等资源,与互联网携手打造“食品安全监管网”这一开放式系统平台。通过开发管控平台,实现食品安全智慧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单位在“食品安全监管网”这一开放式系统平台上,通过其“食品经营许可管理系统”、“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电子追溯系统”、“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系统”等子系统,设立食品安全信用与监控追溯平台,实现覆盖食品经营许可和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建立各行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施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全过程质量安全及相关信息顺向追踪和逆向回溯,真正做到“以互联网平台提升监管效能,以大数据驱动监管创新,以海量信息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在此平台的实施过程中,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通过电子“一卡通”和“外包装加贴二
维码”,以“数字化”方式,在产品包装袋上注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认证号码等,加工者则应标注加工批量等信息,农产品则要标注收获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名称、数量和日期,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储存运输过程等信息,促进追溯制度规范化、科学化,保证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