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如何改进监察机关监督的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如何改进监察机关监督的方式方法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俞允国
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按照这一要求,行政监察机关要更好地履行职责,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转变监督理念、监督机制和监督的方式方法,依据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实现廉洁、高效、务实的目标。
一、转变监督理念
建立严密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反腐倡廉工作实现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从事后惩处转向事前监督的根本保证。行政监察机关要实现有效监督,必须在监督理念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监督方式要转变。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要摆脱传统的监督模式和思维定式,放宽视野,敞开思路,置身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空间、更宽的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监督工作。一是监督的空间要拓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二是监督的范围要扩大。从工作圈内的重点监督。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三是监督形式要多样。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善意提醒、谈话试勉、黄牌警告、专项调查等形式转变,主动深入到“知情”人群中,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透视监督对象,使监督对象时刻处于有效监督的范围。
监督程序要改变。长期以来,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工作监督的重点主要是事后监督,出了问题才去纠正、去查处。这种事后监督,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监督。要实现监督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做到事前和事中监督,需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思想监督。坚持不懈地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活动等形式进行思想监督。二是严格财权、人权、物权监督。切实推进政务公开,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失控。三是强化组织监督。严格干部岗前考核程序,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加大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查处力度,遏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四是加强舆论监督。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把社会监督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监督渠道要延伸。进一步强化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相结合、制度监督与法规监督相结合、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审查监督相结合等措施,切实改变单纯以监察部门监督的做法,尤其要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和重要岗位人员调离审计办法,坚持定期审计、随机审计、项目审计和离任审计,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二、创新监督机制
由于机制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创新监察机制能够使监察机关的监督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有所作为和发挥更大作用。
深化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目前,在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条件下,行政监察机关实质上是受“三重领导”。首先,行政监察机关要对本级政府负责。当某些行政行为发生偏差时,监察机关可依职权予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必须在同级政府同意下才能进行。其次,行政监察机关要对同级党的纪委常委会负责。纪委成了监察机关的直接领导机关,重大问题由纪委常委集体讨论决定,弱化了行政监察职能。再次,行政监察机关还要对上级监察机关负责。监察机关在“三重领导”体制的制约下,不可避免地会制约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监察机关要实现有效监督,必须实现监督机制的创新。第一,要深化监察机关体制改革。使监察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反腐败先进惯例接轨。第二,要强化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反腐协调组的作用,整合力量,形成合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监督缺位或
监督主体之间职能交叉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使党内监督与专门机关的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紧密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的整体效果。
增强监督的针对性。重点围绕“三重一大”开展有效监督。尤其要加大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通过深入查找在资金监控和干部任用、国有资产运营、金融资本运作、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审批权运用上可能或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科学合理配置权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把监督工作重点放在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任用的监督上。规范事权,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建立起高效、规范的权力运作机制。
提升监督的权威性。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绩效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改变以往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只注重主要工作任务的考核,而忽视对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考核。特别要考核领导干部自身廉政建设情况和行为操守的严肃性、规范性,以及其任职单位或部门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对不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对本部门或单位因长期监督不力而出现严重问题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监察巡视制度。加强对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等情况进行监督,实现巡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二要建立健全情况汇报、联席会议、信息反馈等制度。坚持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或明察暗访等,确保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三要进一步规范廉政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切实发挥廉政档案在跟踪监督、廉政鉴定、综合分析的作用。四要严格实行监督责任追究制度。把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明确责任追究的主体、事项和程序,通过督促检查、廉政考核、受理举报等途径,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不遵守监督制度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三、改进监督手段
任何工作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必要的实现手段。监察机关要实现有效的监督,就需要对监督的手段进行改进和加强。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主要是对权力行使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首先,要对权力运行程序作出刚性规范,保证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行使权力。其次,要对权力行使的结果要适时开展督察,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努力推进监督工作的观念和机制创新。注重靠民主优化监督、靠制度规范监督、靠责任强化监督,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构建强化监督的多重防线,形成立体化监督的态势,使监督工作更加有序、完善、有效。
严肃监督制度。在行使用人权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领导干部个人只能向组织上推荐干部,所推荐的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讨论任命;在行使财权方面,必须遵守财务制度,资金的调配使用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超过一定数额的要严格执行集体讨论或报有关部门审核的制度;在决策方面,要严格经过方案提出、方案论证、集体讨论、研究通过等程序,进行民主、科学决策。对执行制度情况要加强监督,经常检查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决策、用人及权力的行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坚持预防与惩治并重。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四、拓展监督领域
监督的领域过窄,可能弱化监督的效力。要充分发挥监督的有效作用,就要进一步拓宽其领域,实施广泛的监督。
开辟新的监督渠道。在信访举报方面,要严格规范受理和处理的程序和纪律,大力倡导实名举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积极推行网络举报。在参与调查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知情权。在组织活动方面,要在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等方面严格操作程序和纪律,如实行听证和质询、网上行风评议等制度,扩大参与监督的知情权。在媒体参与方面,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畅通群众参与热线,开辟更多的反腐败专题栏目。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为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提供舆论阵地。
扩大监督的范围。一要贴近权力运作程序,在推进政务监督方式上求突破。应当公开和必须公开的一定要彻底公开,公开的内容要全面具体、真实准确。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要公开,涉及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事要公开,办事和决策过程、机制也要公开。对涉及群众利益的行政管理措施和手段,要实行质询、听证和报告制度。二要贴近生活圈,推进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作用。以此来约束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行为。三要贴近疑点,推进信访监督。群众来信来访是当前群众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同时,信访干部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实际调查了解情况,注重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信访动态,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
五、采取有效监督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开展有效监督必须具备的条件,监察机关采取有效的监督方法,会提高监督的效率和质量。
积极推行电子监察。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把群众监督与现代网络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设立电子举报信箱,方便群众网上举报投诉或发表意见、建议。将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固化在各类行政监管网络系统中,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减少管理上的漏洞,使腐败分子在权力运行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不能为”。推行四项制度。一是推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并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推行警示提醒制度。针对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组织认为有必要告诫党员干部防范的问题,采取发提醒通知书、询问函或信访约谈、提醒谈话等方式,提醒告诫,事前防范,形成廉政预警机制。三是推行诫勉督导制度。针对党员干部在廉洁从政、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采取发督导通知书、监察建议书或诫勉谈话等方式,及时纠偏,督察引导,阻止错误行为发展蔓延,形成动态监督机制。四是推行责令纠错制度。针对党员干部已构成违纪,但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或免予处分行为,采取发纠错通知书、监察建议书或训诫谈话等方式,批评训示,强制纠错,来保护和挽救干部。
第二篇:改进方式方法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改进方式方法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随着监督法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强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人大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改进调研方式,夯实基础环节。一是要给予调查研究充分的时间保证。《监督法》第十条规定,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前,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调查研究。常委会的工作计划性强,特别是年初就有了监督工作计划。《监督法》中“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因而,专题调研也不必一定到“会前”才开展调研。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在年初通过监督计划后,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组成相关调研组,针对相关议题、细化目标、分阶段开展调研活动。这样不但能保证有充足的调研时间,还能从动态上了解“一府两院”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和社会的焦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使调研组在调研的时间和日程的安排上更加主动、更加灵活。二是要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除常用的实地调查、开会听汇报和意见建议、查阅文件和档案材料、实地察看、个别走访等方式方法之外,还应灵活采运用明查暗访、网络调查、比较调查、反复调查,随机抽样、数据分析等等,对调研对象进行广角度、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三是要有客观全面的眼光,尽量拓宽调查范围。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同时,也可采取本地调查与赴外地考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使调研者对本地的专项工作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合理的评价,在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更贴切的建议。
2.改进审议方式,抓好中心环节。一是要精选议题,保证审议时间。选择、确定和安排议题时要坚持少而精、重实效的原则,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确定审议重点,把社会焦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常委会首选议题。同时,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公开选题制度,使议题的确定过程成为汇民情、集民意、聚民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坚持会议时间服从审议质量,安排足够的时间。同时,尽可能根据会议议程的需要安排分组审议,使“听众”委员也能有发言的机会和充足的发言时间,充分表达意见。二是选好“炮筒子”。要根据审议议题的需要,指定若干名重点发言人,认真准备,重点发言。同时,精心策划,选择几个关键性或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询问,这样既能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相互启发思路,使审议发言更有深度和针对性。三是要做好业务知识准备。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对所审议议题的有关业务知识进行学习,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有所研究,使审议发言更深入透彻、更有可操作性。四是引入公众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机制。借鉴广东等地的做法,制定出《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作出具体规定。在举行常委会会议期间,根据会议的实际,设置若干个公民旁听席。通过引入新机制,提高常委会会议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审议效果,提高监督实效。
3.改进跟踪督办方式,抓好关键环节。一是抓时效。对办理机关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意见,督促按规定时限抓好落实,并定期向主任会议汇报督办进度。办理机关未在审议意见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毕且未书面说明原因的,由常委会办室发出督办通知书,责成办理机关说明情况,限期办理。二是抓重点。围绕审议意见中指出的重点问题和主要要求,对照办理情况报告,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特别是对重点意见和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项,要进行重点督办。必要时,主任会议可适时决定进行二次审议。三是抓落实。依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对办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已经办理完毕的,分析其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办理结果是否达到审议意见的要求;有条件办理而未认真办理的,发回重新办理;因条件不具备,短期内难以办理落实的,要求做好基础性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再办。同时,邀请新闻媒体深入对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题报道,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的监督。四是抓问责。对于办理机关未按要求认真办理审议意见的,应适时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确保审议意见落到实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跟踪督办制度。如实行对“一府两院”处理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等制度,推动实现人大常委会监督由重过程转向重结果、承办单位由重程序答复转向重问题处理的双重转变,从而提高监督实效。
第三篇: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航运海事抢抓机遇,做精做强的关键之年,结合工作实际,做好海事思想政治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新的形式,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而不能有任何消弱,必须进行创新而不可裹足不前。”“今天我们站在新历史上,推动海事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海事科学发展的实际,创造性的应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转型期海事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首先要强化大局意识,本世纪头十年,是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期。把各项工作放到“两个率先”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立足大局,为海事事业“两个率先”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在服务“两个率先”中把握定位。地方海事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捍卫着内河、库区水上交通安全,为内河及库区渡运船舶航行提供安全的通航条件,只要船工有难,我们要全力以赴;只要企业需要帮助,我们要保驾护航。树立“大局”意识,领导率先垂范是关键。每年汛期,为确保内河域采砂船只安全度汛,榆阳区地方海事处推行24小时值守制度,处领导每天轮流带班,遇到险情或重大事故,到场驻守,和职工们吃住在一起、共同进退。海事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捍卫着内河水上交通安全,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的通航条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运保障,只要船户有难,白天黑夜、风里水里,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只要企业需要帮助,夜以继日、忍饥挨饿,我们都要保驾护航;只要政府一声托付,想方设法、披荆斩棘,我们都要完成使命。这一切,没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是做不到的。处领导班子往返指挥,科学调处,直至事故圆满处臵。职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备受鼓舞,工作积极勤奋,全处上下形成了工作合力,加快实现海事事业“两个率先”目标。
二、其次强化学习效果问题。当前学习中有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习与工作相脱离,学习与工作结合得不够好;二是学习与人的素质提高相脱离,学习与人的素质提高不成正比。学习毕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学习的效果问题。要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抓手,突出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树立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使学习成为组织和干部的发展需求和自觉行动,并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干部综合素质,努力培养
造就一支勤政、务实、高效的,具有履行岗位职责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复合型海事干部队伍。
3、强化创业意识问题。创业就其海事事业本身而言,它永远是一个过程,海事干部应该有事业心、政绩观,因为只有共同的事业才有海事的凝聚力。要用树立崇高的事业心来教育干部职工,并以此来凝聚人心。要在艰苦创业、艰苦奋斗、艰苦朴素上找到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我们执法的海事干部来说,更要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思想,带头过紧日子,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保持勤俭的本色
二、强化贴近意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实现途径,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对于我们海事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起“船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大力增强海事工作人员“以人为本”的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求真务实,改进作风,使“三个贴近”融入工作,蔚然成风。要开展好深入“贴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明确,要区别不同情况,抓住重点、做好工作。比如,今年我们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层次作出了新的尝试:首先,在全处推行“换位思考”,在每个海事执法者心中打上一个问号——假如我是船户,我想对海事说什么?其次,开展多次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根据不同对象提出的不同要求,引导职工们理顺与船民之间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此思想基础上,及时推出“十项便民”措施,这不仅是对船户的承诺,更是对海事人员思想上的一种提醒:有诺必践、使命必达!第三,是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年来,我处12395、110接处警中心日处理水上救助、救援、水上交通事故逾7例,在干线航道我处实现了半小时快速处臵的速度,无数次防范、化解,消除了危及航道安全、畅通的隐患,切实保护了船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步骤的施行,真正起到了释疑解惑、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教育引导作用,海事人员基本能摆正自己的位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出现了海事人员带法律法规下乡为船民宣传讲解、辅助执法人员奋不顾身跳水救人等感人情景。
三、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之源。面对水运市场、航道环境和管理对象的日益复杂化,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面对中心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日益艰巨,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工作水平,更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要把握政治思路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相融相长的趋势,确立政治思想工作虚事实做,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路;要把握当前的水上安全形势,发动群思群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海事事业的健康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解决新问题、拓展新思路。正是因为我们能及时转换旧观念、汲取新思路,实现了海事管理由事后补救型向事先预控型的转变,推行24小时巡航制度、完善水上抢险救助预警预案、提高海事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设立了苏西线、苏浏线、环城河等多个交通管制水域,使辖区通航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二是创新工作载体。一年来,我们围绕学习型单位建设、行政效能建设、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内容,创新一批新载体、新阵地,有力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如:设立处长联系信箱,广开言路、下情上达、强化监督;适应水上安全监管需要,调整所点分布,对增设、新建的所、点坚持“建一栋大楼,创一扇窗口”的口号,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实行正规化、军事化管理,使现场执法人员能从思想上高标准要求自己,从行动上严格约束自己。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从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入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根据不同对象,运用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监督引导等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说服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他能及时传达正确有效的思想发展动向、政治理论知识;而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触动,典型示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今年,我们在海事执法人员中大力宣传程国富同志一心为公、身先士卒的精神,在全体机驾人员中大力宣传费伟元同志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在辅助执法人员中大力宣传徐达义同志好学敬业、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发了全处空前的战斗力;同时,监督引导工作更不能放松,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保证,为此,我处做出了大胆创新,全力推行“勤绩百分制考核”办法,针对性开展各类督查工作,每月末根据出勤、完成任务、内部管理三个方面对各科室、所(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使职工们保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收到了很好成效。
四、强化能力意识,在超越自我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关键要提高海事执法人员、特别是海事干部自身的能力。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坚持把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臵,把能力作为衡量、检验海事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特制定了2004年政治、业务学习计划,以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学习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等政治学习活动12次;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内河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现场事故处理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知识培训,还请来检察院和水警支队的领导传授知识,并开展了二次别开生面的业务知识竞赛,极大地增强了海事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我认为要搞好“能力”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就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学习能力,海事执法人员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成为学习型人才的表率,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加强对本单位、本行业知识的普及学习,切实增强自身的学习力,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理解力和贯彻力;二是培养思考能力,要经常着眼分析形势、进行前瞻性思考,把握管理对象需求变化的 特点,思考应对的办法和措施;三是要增强调研能力,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多研究工作对象的变化,多研究船民需求的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增强组织能力,在工作和活动中,善于统筹兼顾,调动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善于沟通、加强协调,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总之,重视和发挥“四种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加强和改进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当继续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关注实践发展,深入进行思考,努力回答和解决好海事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重大课题。
第四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消防监督执法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为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处罚的执法行为。作为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关系到社会安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更加突出。尤其在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保障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多角度地进行审视。现在,我们全社会都在倡导和谐的理念,因此,消防部门的监督执法也不可能脱离这一“理念”而单独存在。尤其在修订后,在全社会化倡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之际,新《消防法》修订出台,消防监督执法面临着崭新的局面,消防执法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一方经济建设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消防部门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消防执法的权威。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民消防为人民”,一定要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
民所谋”,切实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在此,结合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一点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依法行政,完善消防监督执法程序。一是健全和完善消防监督执法程序。按照新《消防法》规定建立完善有关消防监督执法程序,本着便于操作的原则,将防火监督检查、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审核、工程竣工验收、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进行程序性规定,制作成册张贴上墙;发布在政府网、消防网等相关网站,便于群众及相关单位人员知情使用,让每一个环节都公开化和透明化。二是严格消防执法程序。在消防执法中,要不讲情面,一视同仁,一切按程序办事。做到: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依据新《消防法》、地方性法规、条例、制度,订立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于具体的负责人、承办人、审核人、审批人等的执法过错予以相应的过错责任追究,促进消防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性;建立法制信息反馈制度。在实施新《消防法》过程中,及时向有立法权的部门反馈消防执法工作中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三是加强监督执法力度。首先是严格办事程序。在内部制定并公开规范化的办事程序。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正确地下发有关法律文书,做到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其次要健全落实执法工作制度。理顺各级公安消
防机构之间的关系;完善执法工作制度,执照新《消防法》规定明确划分上下级公安消防机构的职责、权限,理顺内部分工,做好相互配合。要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的复查认定制度、火灾原因及火灾事故责任认定(鉴定)制度以及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其复审(复验)制度和备案制度等。
二、严格管理,切实履行职责。一是加大对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结合一线执法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新《消防法》相关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点面兼顾,突出重点,切忌形式化、教条化,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消防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相关部门应尽快对现行消防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修改,使消防监督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在新消防法实施前尽快调整,确保有法可依;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消防执法队伍。必须将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新型执法人才作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用新的标准检验和评判执法监督水平,用新的观念创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二要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以提高执法质量为核心,把与消防执法工作有关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规则等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作业,真正体现执法的公正与公平,建立统一、有力、高效的消防执法监督机制,将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纳入监督范围。三是要建立健全和切实落实监督制约机制。
根据新消防法内容,及时调整内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工作责任履行机制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增强执法人员规范执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对外要从群众的可信度出发,面向社会各界,推行事后监督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全过程监督,提高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健全对权力的监督上下功夫,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将消防执法责任分划到岗位、人员,使消防执法权限确定化,责任明析化,程序公开化,文书规范化。在不断健全完善依法行政的有关制度上下功夫。制度建设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人人事事都在制度的规范之中,严格落实执法例会制度、集体议案制度、法律技术审核制度、两人以上执法制度、内部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及热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在落实“警务公开”上下功夫。在消防信息网,公开消防监督程序,行政许可范围,推行网上审批,公开投诉电话,聘请廉政监督员,自觉接受人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人民放心,为人民掌好消防监督执法权。
三、热情服务,强化职业素养。消防监督执法即要严格执法,更要热情服务,优质的服务不仅指提高服务质量,而且也指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便群众,倡导优质服务就是全面提高执法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要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建设的根本,是消防
监督执法人员队伍素质建设的核心。要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要紧密联系消防部门执法工作的实际,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同时,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起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其次要树立“服务型”执法的新理念。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在工作中,认真领会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的含义,不断深入存有火灾隐患单位,派专人帮助整改,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单位从业人员上门培训,指导操作。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积极出主意,想办法,达到人民满意。因此,加强服务意识,倡导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消防监督工作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唯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切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自身存在不足,及时纠正不足,强化弱项。以精湛的业务,高度的责任心,来实施消防执法工作,我们的执法水平与执法效率将必然走向越来越高、越来越强。
王银春
2011年4月17日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五台县消防大队大队长:王银春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七日
第五篇: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提高办案工作水平
改进办案方式方法 提高办案工作水平
严肃党的纪律、坚决查办违纪案件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党章》明确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五项经常性工作之一,是“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和复杂的案件,决定和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如何贯彻落实《党章》,认真履行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基本职责,不断创新办案工作思路,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提高办案工作水平,切实体现纪检监察工作的有为、有位、有威,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是纪检监察部门需长期探索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深入总结和认真分析查办案件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改进办案方式方法,促进查办案件工作水平提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一、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落实办案工作力度,提升查办案件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证。面对查处案件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提高查办案件水平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办案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没有同级党委的支持,纪委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各级纪委应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查办案件工作的情况,多请示、勤汇报;应紧紧围绕党、1 政府、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案件检查,认真查处大案要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注意主动将案件检查的形势、动态、工作计划和查处大案要案的情况以及办案的重点、难点和困难等向党委和政府汇报,以争取党委党和政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2.强化对办案工作领导指挥协调。纪检监察工作的重心工作要向查办案件工作倾斜。要让纪委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或部分精力放在抓案件查办工作上;实行重大案件领导包案制,保证案件顺利突破。要保证办案职能室人员配备,在查办大要案时,突破室与室的界限,统一调度办案力量。要加大对办案专用车、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照相及摄像等设备投入,改变办案人员交通、通讯工具落后,侦查能力弱,不能适应办案需要的实际,为查办案件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进一步细化、量化办案人员的“责、权、利”,严格落实案件主办人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有效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加大督查力度,及时督促各办案人员严格依照规定程序办案、依法行使职权,对滥用职权、不按程序办案的,按责任划分,逐级严肃追究。
为使办案人员真正树立起案件质量意识,按照办案纪检干部所担负的不同职责,将办案质量责任明确到每个具体执法岗位,分解到各个办案环节和具有不同办案权限的纪检监察干部。在此基础上,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案件质量责任机制,从主管领导、调 2 查组组长到科室,普遍实行了办案质量“一把手”负责制,由此在整体机制上,把握好办案质量与办案数量、办案效率等之间的关系,并在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下,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执法办案人员、案件审理人员、领导审批三级责任制。
3.强化办案工作责任追究。地方各级纪委可以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实行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纪委实行这种监督,是履行它的职责,不能视为“无组织无纪律”。恰恰相反,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是失职。针对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占据上风,官官相护仍然猖獗的现状,导致存在立案难、取证难、定性难、处理更难的状况,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查案不积极、不主动、不支持,有案不查、办案不力、瞒案不报以及采取其他方式干扰办案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一经查实,坚决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改变收集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线索机制
案件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基础,只有有了确切的案件线索,才有可能进行查案工作。当前,群众的信访举报基本上仍是我们获取案件线索的唯一渠道,加上群众信访举报数量下降,举报线索本身质量不高,案源匮乏成了影响和制约查案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因此,能否及时掌握违纪违法案件的线索,有效扩大查案战 3 果,深入研究发案规律,不断积累办案经验,切实抓住其本质特征,是提高查办案件水平的重要基础。
1.拓宽案源,深入挖掘,主动出击寻找线索。针对违纪违法由直接转为间接,作案手段日趋诡秘,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群众信访举报总量减少、线索来源渠道不宽等问题,要在抓线索信息源上拓宽视野、主动出击。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党委、政府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工作;认真介入社会公用事业和企业体制改革;密切关注物资采购、工程发包、土地出让、企业转制等活动;注意了解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等有关情况。善于运用审计、纠风、效能监察、专项检查等手段,努力发现和扩大案源;建立和完善网络举报平台,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搜集研究,提炼信访举报线索;采取优先办理、限时回复、有功奖励等综合手段鼓励实名举报;加强与公安、司法、审计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沟通交流,做到信息互通、线索互递,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收集案件线索。
2.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努力查细办透案件。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团伙化等突出现象,往往能查处一案,牵出一“串”,捉住一个,堵住一窝,涉案人数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数十人。在查办案件过程中,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追根溯源,深入挖掘隐藏其后有审查价 4 值的违法违纪线索,扩大办案成果。坚持由点到面,促使案件纵深发展,从单一违纪问题挖出其多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坚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一般的违纪线索中挖出重大问题;坚持由此及彼,推动案件滚动发展,从单一违纪对象挖出窝案串案;坚持由小到大,抓住细微案件线索,从细小线索挖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同时要积极拓展发现案件线索的领域,加强信息的收集、检索、整理、研判和使用,改变办案人员受理线索的前瞻性不够,对信访信息反映不敏锐,在线索搜集上如同“管中窥豹”,处于被动受理局面的现状,注重开展案件实践和理论研讨活动,总结案件发生的规律和查办案件经验,分析问题,探索运用灵活的办案工作方法,深入挖掘隐藏案件线索的重要信访件,不断提高办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3.深入调研,探寻规律,变接线索为找线索。改变以往只在家里“坐堂”接访的做法,经常派出纪检干部深入到涉及民生热点的机关、学校、单位、部门,主动寻找线索,选派得力干部深入到基层了解民情,针对性地展开调查掌握线索,为查办大要案创造了条件。提高预测判断的能力,要勤于思考、深入研究、善于发现权力运行过程中易发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通过认真分析,科学判断,预测走势,超前研究对策,提出有效的防范办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预警评价机制;运用战略思维,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总结和 5 探索办案工作特点和规律,使办案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讲求办案策略技巧,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
办案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个案件,有的人查得好,有的人就查不开;同样一个对象,有的人攻得下来,有的人就攻不下来。因此,要做到初核一件,成功一件,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技巧是突破问题的关键。
1.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突破。要低调审慎地进行初查,尽可能选取隐秘的办案途径,力争在被调查人无所察觉的情况下固定可以直接构成处分的要害证据,以求尽快正式立案。要抓住重点,做好深入细致的外围调查,找到最佳突破口。要强化证据意识,丰富证实手段,以间接证据来获取直接证据,以直接证据来验证间接证据,从而揭露和突破案情。要注重运专心理学、博弈论和逻辑学,讲究办案技巧,以智取证,以谋突破,把握主动权,提高办案效率。
2.讲究办案谋略,抓住要害部位。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增加高科技含量,学习借鉴其他执法机关的办案经验,丰富和发展突破案件的方法和手段。尽管传统的办案方法也使我们成功突破了不少案件,但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办案实践的需要。要借鉴公安、检察等执法机关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办案装备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含量。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举报,建立内部网 6 络系统,最大限度地整合办案资源。要配齐必要的办案工具,健全先进的监控设施,及时把握被调查对象的动向,确保案件质量,加强安全防范。
3.加强组织协调,发挥整体合力。按照中央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组织协调”的职能具体到查办案件中,就是要求我们对牵涉面广、问题较为复杂的案件,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将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审计等执法机关的人力、信息、职能、手段等资源组织起来,选派得力纪检监察干部参加联合调查,发挥主导作用,掌握联合办案的主动权。
要加强组织协调,主动协调执法机关联合办案,形成查处案件的整体合力。要充分发挥公安、检察、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联合、交叉运用纪律、行政、司法以及审计、稽查等手段,从不同层面对涉案人员形成攻势,增强办案合力。在查办一些重要而复杂的案件中,对符合“两规”“两指”条件的重要涉案人员,明确由纪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审查;对不符合“两规”“两指”条件,但已有涉嫌违法犯罪事实的重要涉案人员,商请相关执法机关及时采取相应法律强制措施;对需要采取“两规”“两指”措施予以审查或已采取法律强制措施、而又不知去向的重要涉案人员,商请有关执法机关及时予以发现,并依法商请公安机关适时采取限制出境或边控手段,这一系列措施和原则才能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有序展开和顺利突破。
四、激发办案工作热情,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办案人员积极性高不高,精神状态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查办案件工作的成效。要在激励上多做文章,让尽可能多的纪检监察干部有动力、有压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干好,提高查办案件工作水平。
1.建立办案惩罚制度。每查办一个案件都视贡献大小对主案人、重大线索发现人、重要问题突破人分别加记业绩分并进行奖励,激发了执纪办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和推行以考核办案基础理论和办案业务能力、办案年限及绩效为主要内容的选拔晋升机制。对不愿办案、不会办案、办不好案的,可给予批评教育,严重的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且要逐步建立淘汰和退出机制,创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2.建立办案奖励制度。办案工作辛苦劳累,办案人员在工作中付出的心智和体能往往都是超负荷的,有时还会受到人身攻击甚至是生命安全的威胁。这几年中纪委查了不少大要案,但省级以下,尤其是市县一级纪检干部大部分人不愿干,不会干,不让干的问题相当突出,为此要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各纪委要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这种奖励既要有物质上的,也要有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这既是对办案有功人员的肯定,也是一种舆论导向。它会激励、引导广大办案人员认真做事,踏实工作。政治上要关心纪检干部,对表现突出的要提拔重用;要统一纪检干部 8 的津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千方百计提高纪检干部的福利待遇;要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3.建立办案考评制度。要按照有关制度把查办案件工作与评先奖优、干部任免和职级待遇结合起来,保护和培养办案机构、办案人员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执著的事业心。为保证办案任务的完成,设立查办案件专项奖,实行办案保证金制度,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重奖;对错案实行责任追究,增强办案人员责任心;把案件查办工作列入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年底没有完成案件查办任务的单位,系统内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五、促进依纪依法办案,建立和完善公开机制
把办案行为置于“阳光”之下,提高办案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办案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要将依纪依法办案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起来,力求将办案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相统一。
1.增强政策观念,统一规范量纪标准。在适当的时候,对影响面较大,群众较为关心且案件事实清楚,当事人对过错行为有深刻认识的案件,在协作办案中聘请一定数量的案件调查监督员,全程参与案件调查核实、处理工作,提高案件查办工作的透 9 明度。在政策的把握上,应力求做到两个统一,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案件检查的微观、局部效果和宏观、社会效果的统一。严格按党和国家的法规和程序办案法律、条规,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严肃纪律。坚决避免对所查办案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不能以领导意志代替量纪标准,必须严肃执纪,防止主观随意性。同时,制定和实施了执法过错追究制、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决定制等责任制度,从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内部执法办案的职责分工与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在建章立制上,有效把住了办案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2.增加办案透明度,加强对办案过程监督。完善案件网络审批系统。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秘密办案”、“办案神秘化”的思维定势,导致办案过程透明度不高,缺乏办案全过程监督机制,使现有的内外监督制度也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譬如,在内部办案监督方面,办案过程不公开、在办案过程中缺少预警机制,未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和自我纠错机制;在外部监督方面,也因为办案信息不畅通,社会各界知情渠道少,外部监督止于表面,无法具体到案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使检查权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执纪随意性问题也难以解决。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今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也应该按照案件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定制合适的办案流程,争取试行 10 办案网上流转,使整个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各个过程都按照网上预设的流程运转,这样即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又增加了案件办理的公开度、透明度。
3.完善公开审理制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在对部分行政案件进行公开审理时,由公开审案专家组,对该局介绍的审案情况进行质询和建议,有效保证了自由裁量权的正确使用,使行政和纪律处分决定合法、合理。先由案件主办人对调查取证、违法情节、违法行为的定性和处分依据作详细介绍,提出行政和纪律处分建议。然后,由案审委成员及专家成员进行质询并发表意见。最后,案审委在充分采纳专家成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作出了恰当的行政和纪律处分决定。对行政和纪律处分实行大家审、大家评、大家定,有效地杜绝了“暗箱操作”,摒弃了“衙门作风”,既提高了案件的审理效率,保证了案件审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又有效地维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和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的社会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