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附件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为了规范、指导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写,特制定本提纲。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本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情况(建筑、能耗情况等);已开展前期工作情况(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动态监测及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二、监测平台建设示范内容。包括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安装方案(能耗监测建筑对象范围、数量、分布情况、确定原则、安装设计施工方案、数据采集、传输技术方案等)、能耗数据监测中心建设方案(省本级数据中心、纳入监测城市数据中心及中转站建设方案)、监测平台运行管理方案、配套能力建设方案(组织模式、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等)。
三、监测平台建设资金预算。包括平台建设预算总额及分项预算;中央财政资金使用计划;地方配套资金安排计划等。
四、监测平台建设目标和实施计划。监测平台建设目标应符合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管理工作要求,为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运行管理以及能耗定额制度的建立提供支撑手段。实施计划包括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安装计划、省本级数据中心、纳入监测城市数据中心及中转站建设计划、配套能力建设计划等。
五、监测平台建设示范效益分析。包括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第二篇:高等学校节能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附件2:
高等学校节能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为规范、指导高等院校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写,特制定本提纲。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校基本信息。在校生、教职工数、学科设置、科研经费等。学校校区分布、占地面积、各类建筑面积、建筑年代、近期建设规划等。
二、学校能耗水耗概况。包括近三年电耗、水耗、燃气量(天然气或城市煤气)、燃油量、集中供冷供热量等分类能耗、中水雨水利用等。
三、已有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学校在节能节水、节约型校园建设、能耗统计审计公示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
四、实施方案。节约型校园建设总体目标,单位生均能耗水耗降低目标,能耗水耗监测平台、能源统计审计公示建筑栋数,能力建设、宣传教育等实施目标。节约型校园建设总体实施规划,能耗监测平台、统计审计公示等实施内容、技术路线、技术方案等。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国家补贴、地方财政、学校自筹等)、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管理措施等。包括组织机构、配套规章制度、技术支撑、宣传教育等。
五、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第三篇: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
附件5: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
前言
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和运行管理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技术方案评审、建设过程监管、项目验收、系统运行监管等部分。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联系人:杨柳忠 电话:010-58935970
本导则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
目录 总则.......................................................1 2 术语.......................................................1 3 基本规定...................................................2 4 技术方案评审...............................................3 5 建设过程监管...............................................4 6 项目验收...................................................4 7 系统运行监管...............................................6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验收、运行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1.2 适用范围
凡使用国家财政拨款建设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项目的建设、验收和运行的管理工作,都适用本规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城市除了遵守本管理规范和相关技术导则,还可以制定所辖区域的能耗监测系统管理规范和技术导则的实施细则。1.3 本规范编制依据
《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建设部、财政部:建科[2007]245号)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5号)1.4 与本规范相关的其他标准规范
本规范参照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以下技术导则:
《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楼宇计量装置技术导则》 《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数据中心建设技术导则》 术语
2.1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办公建筑,包括国家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的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是指除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之外的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2.2 能耗监测系统
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2.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采集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对本区域内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数据中心一般设在部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监测建筑较多的城市,除部级外的数据中心需要将各种分类汇总数据逐级上传到部级数据中心。2.4 数据中转站
为了减轻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负载,优化网络传输效率,设立数据中转站。数据中转站采集并缓存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全部转发给上一级数据中心。数据中转站不负责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也可不永久性存储数据。基本规定
3.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设、运营及管理。
3.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负责对全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以下简称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整体组织实施工作。3.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是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的领导下,负责该系统中央级平台建设、相关导则编制和日常管理工作。
3.4 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自治区)本级能耗监测系统的立项申报、方案设计、建设组织、运行维护和数据上传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内各城市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各城市技术方案、系统建设、项目验收、运行核查等工作的监督管理。3.5 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能耗监测系统的立项申报、方案设计、建设组织、运行维护和数据上传工作。3.6 能耗监测系统的管理工作按进度划分为:
技术方案评审; 建设过程监管; 项目验收; 系统运行监管。技术方案评审
4.1 各级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系统建设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需经过评审。4.2 项目技术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述;(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3)需求分析;(4)总体建设方案;(5)本期项目设计方案;(6)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7)人员配置与培训;(8)项目实施进度;(9)初步设计概算。4.3 技术方案采用分级评审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方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省会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技术方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其他城市的技术方案由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4.4 技术方案中项目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导则的要求。4.5 技术方案评审采用专家评审方法。4.6 技术方案通过评审后方可以进行系统建设。建设过程监管
5.1 能耗监测系统的城市级主管部门应择优选择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现场服务单位和监测仪表安装施工单位。
5.2 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过程实行动态监管。城市级建设主管部门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能耗监测项目管理网络工作平台按季度上报建设进展情况。
5.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期发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情况通报。
5.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本辖区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情况通报。项目验收
6.1 验收阶段划分
能耗监测系统验收根据工程进度分为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能耗监测系统初步验收和能耗监测系统正式验收三部分。6.2 验收组织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部级能耗监测系统的验收组织单位,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省级能耗监测系统的验收组织单位,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市级能耗监测系统和监测楼宇的验收组织单位。6.3 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 6.3.1 验收条件
(1)完成楼宇分项计量装置安装;
(2)计量装置在真实条件下运行1周以上。对于有明显用能周期变化的计量装置,可独立验收;
(3)设计、施工资料齐全。6.3.2 验收机构
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进行。6.3.3 验收内容
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以《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楼宇计量装置技术导则》、《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相关技术要求为标准,着重验收计量装置安装的合理性、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楼宇能耗数据采集与分项计算的准确性。6.4 能耗监测系统初步验收 6.4.1 验收条件
(1)完成至少5个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
(2)完成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机房建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安装和软件部署;
(3)完成能耗监测系统软件的第三方检测;
(4)能够正常接收楼宇能耗计量装置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分项计算;(5)能够按时、按质向上一级数据中心上传数据;(6)设计、施工、检测资料齐全。6.4.2 验收机构 能耗监测系统初步验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集成单位、开发单位、监理单位联合进行。6.4.3 验收内容
能耗监测系统初步验收以能耗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导则要求为标准,着重验收数据中心(数据中转站)和系统软件在数据接收、转换、存储、上传、访问服务等方面的能力。6.5 能耗监测系统正式验收 6.5.1 验收条件
完成全部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 完成能耗监测系统初步验收
设计、施工、检测、初步验收等文档资料齐全 6.5.2 验收机构
能耗监测系统总验收采用专家评估(鉴定或评审)验收方式。6.5.3 验收内容
能耗监测系统总验收的目的在于检验系统总体目标是否完全达成,着重验收系统功能设置的正确性、完整性,能耗监测管理办法和保障措施,系统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系统运行监管
7.1 能耗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行过程动态监管。城市级运行主管部门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能耗监测项目管理网络工作平台按月上报系统运行动态信息。
7.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期发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耗监测系统运行动态信息通报。
7.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本辖区能耗监测系统运行动态信息通报。
第四篇:青海公建能耗监测平台汇报材料
青海省公建能耗监测平台汇报材料
前言
青海省共建能耗监测平台建于2012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入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藏医院、儿童医院、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5家单位95栋楼的能耗数据。主要监测能耗类型为水、电、暖,正在开发光伏光热能等新型能源。其中儿童医院已有太阳能能源。
一、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个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到总能耗的27%,以办公楼、商场、酒店、医院等为主的大型建筑的能耗大幅增长是建筑物能耗日益增高的主要原因,甚至造成部分城市供电严重紧缺,不得不采取各种限电手段来维持基本的城市用电。为了将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相关建筑物节能政策,促进建筑物合理用电、节约能源。国家“十二五”节能规划目标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为实现这一目标,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1号)、《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55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办发[2010]12号)《关于切实加强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科[2010]90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青海省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建设相关技术导则《建筑能源审计技术导则》、《数据采集技术导则》、《数据传输技术导则》、《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等文件精神,开展我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约束性指标,降低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而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意义
能耗监测系统对于建筑节能工作的必要性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目标是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上降低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准确详实的能源数据作为能耗分析、统计、诊断的基础。建筑节能,一切以数据为基础,这不仅是发现问题的依据也是检验节能改造效果的标准。没有对实际用能数据真实全面的掌握,就无法科学有据地找到建筑节能的工作方向,进而开展“以用能数据为导向的建筑节能”。
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复杂,用能设备系统繁多。不同用能途径对应着不同用能系统,不同的用能系统又由不同的运行管理主体负责。如果仅针对一座建筑物的总能耗进行计量,就难以掌握建筑内各用能系统的实际用能状况,也就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具体的节能工作。只有根据用能系统的性质和所归属的管理运行方,对各用能子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行分项计量,才能了解各用能子系统的真实能耗状况。同时,为了观察各个设备子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某些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效率,每周甚至每天一个能耗数据,已经无法满足后期分析及诊断的要求。更大密度的数据采集势在必行。基于上述两点原因,人工抄表加手工记录等相对原始的数据采集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种多分项高密度数据采集的要求。此外,庞大的能耗数据还需要一系列的维护、储存和查阅工具来进行辅助管理。能对建筑内各用能子系统进行详细分项、分系统计量,并通过相应能耗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建筑能耗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并将成为衡量建筑用能是否合理的“尺子”,推动建筑节能的“工具”。
1.统计能耗数据
有效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可以给出我国建筑物所消耗终端能耗的具体数据,定量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具体状况(如发展的特点、不同功能建筑能耗的特点、不同地域建筑能耗、建筑内不同终端用能特点等),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国总的能耗数据统计渠道单一,目前的统计主要依靠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和某些行业的统计年报,这对于分散于各个部门的建筑能耗统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还未建成这一平台,直接后果是使建筑节能工作一直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误导工作方向和重点。尽快搭建我国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并使其有效运行,对于建筑节能来说是一项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动态、完整、准确地能耗统计,能更好地确定建筑节能的重点、发展变化的趋势,指导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为制定法律和行政管理制度,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此外,一定范围内建立适当形式的建筑能耗数据公开和公布制度,利用网络、媒体、形成刺激和舆论机制,用实际能耗数据来督促和教育建筑物的使用者,保持“随手关灯”、下半班时关灯、关电脑、关空调等“三关”的绿色节约型生活模式,促进公众对建筑节能事业的参与。
2.提高能源管理
没有数据就没有管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一个公平、定量衡量各建筑用能状况的“尺子”,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所管辖的建筑进行更准确更精细化的管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建筑节能运行指标体系(如国务院于2008年颁布的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条例),包括各类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分项定额指标和各级用能子系统的综合能效指标。
使用能耗监测平台对各指标进行集中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时刻观察其各项用能状况的变化,并不断与指标中规定的用能标准进行比对,杜绝各种由于管理运行的疏忽造成的用能增加,同时对各相同功能的建筑进行运行分项能耗的横向比较,奖优罚劣。并对实际的用能数据实施能耗定额管理,来不断督促物业管理人员优化运行管理方法,保证系统节能运行。从而使建筑节能行政管理工作从目前粗放的定性管理模式变为科学的定量化管理模式。
3.节能降耗
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了节能运行和节能管理,在不增加其他任何投资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运行能耗5%-10%。通过这一平台促成建筑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后还可以产生10%-20%的节能效果。
该平台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达到节能的目地:
找到管理漏洞或能耗漏洞:因物业使用者的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的缺失,其管理的建筑往往存在较大的能耗漏洞(如夜间空调箱风机长期不关,消防风机不正常开启等)通过观测相关用能系统的不同时段的动态指标可以找到相应的能耗漏洞。加强管理后立即获得节能收益;
优化系统运行策略:建筑物中的各用能子系统,特别是空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因其协调匹配(如冷机调节不当,冷冻站输配系统匹配不当、新风机系统调节不当、变风量箱调控不当等问题)不当而产生的用能浪费往往是物业管理人员不易发现,较难解决的。通过挖掘各用能子系统不同时间段的能效指标,暖通节能的专业人员可以较容易的发现运行策略不力的问题,长期不断地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运行调节建议,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地。
发现系统中某些重点用能设备的故障:大楼中的某些大型设备发生故障时(如冷冻机、新风机、水泵故障、或者阀门堵塞、传感器故障),可能并不是无法实现其功能,或者产生某些异常的噪音及异象,而仅仅是其使用能耗急剧增加、或者与其关联的某些设备的使用能耗急剧增加,物业人员例行地维护和巡检工作往往很难发现这些问题。通过在线能耗监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这些故障设备能耗的异变,进而发现其故障,进行检修,避免了因设备故障而造成能耗增加。
提升使用者的节能意识:美国智能电表概念的大热源于其近期得到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让每一个使用者实时地了解其能耗的使用情况,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节能意识,进而通过有效的行为节能的方式(如人走“三关”,夏季调高空调设定温度等等),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 找到最佳的改造方向:同样是节能改造,同样需要那么多钱,有些方向是事半功倍,有些方向反之。拥有建筑物长期的分项能耗数据,就能够非常容易的让业主找到最合理的改造方向,估算改造潜力、节能预期及回收年限,谨慎合理地使用每一笔投资。
4.评价效果
依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7号)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并定期发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同级统计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并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重点用能单位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办法的规定,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因为建筑节能的目标应该是实际建筑能源消耗数量的降低,因此就应该以实际的能源消耗数据作为向导,作为建筑节能工作唯一的评价标准和追求目标。
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不能简单地“加保温、换热泵、安装太阳能”,而是应该根据建筑能耗历史统计数据和现场必要的测试参数,发现高耗能环节,然后对节能指标从上至下进行层层分解测试或计算,直至找到节能诊断和改造的具体对象,明确问题症结所在,再实施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
在节能改造之后,需要通过能耗监测系统的长期监测节能指标的具体变化,对节能改造的成果给予合理评价。对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利于其合理评价每一笔节能补贴产生多少切实的节能效果,找到并推广先进恰当的建筑节能技术。对于节能监测公司而言,可以使之成为其与业主之间核定节能量的依据,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良性发展。
5.建立能耗审计机制
依据项目考察组对上海、浙江、山东三地已建成的能耗监测平台项目进行的实地考察、调研,可借鉴已成熟经验,建立省平台测评与第三方审核机制。
机制细则包括:
(一)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核对电、气、煤、油、市政热力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三)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五)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者部位,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六)审查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七)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能耗监测平台的软硬件工作系统设计
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硬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中心、数据中转站、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以及分布在各单位的互感器、智能水电暖表和数据采集仪器。
应用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应用服务软件、数据管理客户端及数据展示与分析软件,主要功能包括能耗监测、查询、分析、结算、公式、报警、控制等功能,并可以接入新能源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能耗同步传输,数据可稳定、精确传输。以省级为数据中心,各下属建筑现场设备中转站可缓存不少于30天的能耗数据。但为减轻省级中心负载,不设立市级中心(中转站)。
四、能耗监测平台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产业前景
节能产业发展至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就是对于节能量的统计无法定量。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合同能源管理无据可依、后期收费难的问题,也带来了各种节能技术无法评价,各种节能数据充斥报端的效果。
能耗监测平台带来了详实而全面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各种衍生产业的发展将更具有坚实的基础。从长远来看,更多更好的技术将被应用,而一些并不节能的技术将被淘汰,从而促进节能产业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能耗监测平台更注重基础数据的建设,这些数据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节能行业成为可能。从这些数据中,也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服务,促进节能监测向纵向发展。未来的能耗管理可能形成交互式的数据中心模式,把能耗管理从政府监管转向更广泛的民间使用,远程数据交换、远程诊断、远程能源托管等新的服务模式将不断涌现。
基于数据的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将成为节能行业的趋势,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软性产品出现,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将进入这一行业提供服务,而能耗监测平台将成为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收费基础。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省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在未来,将形成能耗监测、审计、测评新建建筑、改造已有建筑供能,四部一体的功能性平台,确保建筑节能的行之有效,实现控制具体标煤能耗的节能目标。
青海省公建能耗监测平台
2014年6月5日
第五篇: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修改)
****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一、项目基本情况
简要说明项目建设地点、可研报告确定的主要结论,项目批准的工程投资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简要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可研报告的结论)。
二、项目建设条件
详细描述项目建设地点的基本情况。即项目区供水、排水、供电、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具备情况。需要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要在建设内容中详细说明。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及任务
以审批的可研或初设为依据,制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用数据说明)。详细说明本工程建设范围和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工程数量与规模、建设标准以及供水、用电、供热、道路等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方案等。
(二)设计工程标准、设计参数
例如道路类设计,应说明路面宽度、路基厚度、垫层材料及厚度、路面处理情况等基本指标参数;管道类设计,应说明选用管材类型、管径、各类管材长度等实际建设内容;楼房类设计应说明房屋结构类型(框架或砖混)、楼房层数、主体装修标准等。
(三)技术设计
具体项目技术设计应按有关规范、规程来执行并达到施工图阶段。
四、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投标方案
(一)施工方法与要求
(二)施工进度计划
结合横道图或网络图的形式详细说明实施进度安排,包括项目前期工作时间,招投标时间,单项工程开完工时间,以及工程验收时间安排等。
(三)工程招投标方案
说明招标执行依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等情况,附建设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
(四)施工管理与竣工验收
五、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与建后管护措施
明确项目业主与建设期管理责任人。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加强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情况。简要说明管理机构设置,明确运行管护责任制,落实管护主体、产权归属等。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管护措施以及如何保证项目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六、工程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资金筹措
分别详细说明中央资金使用方向和自筹资金的落实情况。列表说明各分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说明中央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比例。
(三)工程概算
附工程量清单及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表(设备采购表)。
七、经济效益分析
引用可研报告该章节结论部分,简要说明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相关指标分析、对比值。
八、附件
(一)有关审批文件
包括项目可研、初设、资金下达计划、建设许可、环评、土地预审、资金承诺函等相关文件。
(二)有关图件(根据不同项目,选择提供下列附件)
1、项目平面布置图1/2000—1/50002、工程建筑物设计图
3、其他有关图
4、项目统计表
为使资金最大化的使用于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原则上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不需聘请资质部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