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创新管理
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创新管理(转
楼主:烟消云散3023 时间:2013-05-14
国务院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新一届政府成立一个多月内,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本次会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李克强在会上强调,“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李克强表示,这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在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最近出现的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李克强强调,当前,一定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领域上来。他说,“譬如说,食品安全,最近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这些事情虽然只是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但影响恶劣,危害很大,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
李克强说,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加强监管。他特别强调,要把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结合起来,打击犯罪分子,“最近已经出台了司法解释,有关部门要运用好司法解释,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要衔接好。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李克强表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保基本”上,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政府要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这次转变职能,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大量减少行政审批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现问题就必须叫停、处罚。”
李克强指出,必要的行政审批也必须规范,切实防止滋生腐败,做到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透明、制约有效、权责分明。
第二篇:核心是“转变职能” 要义在“简政放权”
核心是“转变职能” 要义在“简政放权”
2013-03-17 09:28:43 来源:经济日报
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亮相,一时万众瞩目。这次机构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国务院现有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进一步明确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改革思路,也充分展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智慧与决心。
政府组织架构是否精简、统一、高效,是机构改革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不仅决定着政府职能配置和行政效率,也影响着权力能否规范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宏观调控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组织结构框架,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在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要看到,我们在机构改革和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职能转变不到位,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又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再如,一些机构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人浮于事,相互掣肘,决策效率难以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说,他们审批一个项目,需要出147个文件,跑33个政府部门,盖205个公章。这虽然只是极端的个例,但也足以说明行政效率之低。对于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部门归并,其主旨在于通过减少部门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职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行政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深化。比较2008年的和此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可以愈加清晰地看出,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要义在“简政放权”。说到底,就是要向市场、社会放权,把应该交给市场、企业、中介机构的事情交出去,政府则集中精力抓大事。譬如经济调节,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譬如市场监管,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伤害群众利益;譬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努力建设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责任编辑:李贝]
第三篇: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模式
简政放权 创新管理模式
1.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这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服务方式。
材料二 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要拟定购买服务目录,严格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严禁转包行为,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管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如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
(2)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
2.材料一 2014年2月本届中央政府第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继续迈出坚实步伐。
材料二 国务院强调通过减少核准和行政审批事项,让政府腾出更多精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管好该管的事。要加快配套改革、法治和相关制度建设,在有序推进“放”的同时,“管”也要跟上,切实做到放、管结合。依法及时公开项目核准和行政审批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打破分割、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1)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为此最终必须要全面弱化行政审批等。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做到简政放权。
第四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意见
辽宁省发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意见”
今年年底前,在我省部分城市有消费投诉、对经济违法行为的举报、以及认为哪个行政机关的效率太差,均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到2015年3月,这项工作将在全省铺开。
同时,房产证、驾驶证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证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得到切实解决,进一步简化办证环节,压缩办理时间。
这是省政府网站昨日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意见》中提到的。
压缩时间办房证、驾证
《意见》指出,重点抓住企业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率先进行改革,强化事关民生、生态、安全等领域的监管。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按阶段制定审批规范,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切实解决房产证、驾驶证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证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简化办证环节,压缩办理时间,为群众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在清理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分别于2014年10月底前、2015年6月底前公布。
行政审批可代办、预约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作用,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个章”办结,推行“绿色通道”、“代办制”、“预约式服务”等方式,解决审批大厅“只受理,不办理”问题。
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将由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分别负责办理改为由工商部门统一受理、联动审批、核发一照。2014年12月底前试点地区“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启动实施,2015年3月底前在全省铺开。
网上审批 二维码查询
《意见》指出,加快建立省、市、县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探索推行网上审批二维码制度,实现网上受理,一码查询。公开本级政府各部门行政职权事项清单及变更信息,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依据、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材料目录以及办理情况等。将各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全部纳入省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审批过程全方位监察。
统一投诉平台
《意见》指出,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向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工作进行评估。建立完善抽
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违法经营黑名单制度。
特别是,以“12345”市民热线为载体,整合优化各职能部门的投诉举报资源,逐步建设统一便民高效的消费投诉、经济违法行为举报和行政效能投诉平台,实现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
2014年12月底前试点地区投诉举报平台试运行,2015年3月底前在全省铺开。
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
《意见》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在人员、财务资产、职能、办公场所等方面真正脱钩。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政府脱钩、转制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的改革。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
第五篇:转变职能
转变职能,改革创新,实施财务管理科学化。将财务管理由“记账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第一,要制定目标,编制财务预算。确定信用社的目标利润,并寻求实现目标利润的最佳方案。第二、落实目标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对确定的财务目标,信用社各个部门都要围绕目标开展工作。财务管理要触及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第三、总结目标,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终了,对目标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评价和考核所属单位的绩效,奖优罚劣。以
推动信用社经营目标的实现。
总之,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勤俭办社,节约开支,提高收益,才能增强信用社的竞争实力。
农村信用社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特殊企业。是企业就要讲效益,面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状况和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是我们面对当前新形势共同商讨、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下就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最大经营效益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以人为本,向管理要效益
人的管理是首要问题。管好人,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好坏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是作为一个信用社必须要选好一个懂经营、会管理、作风正、事业心强的社主任;二是全员必须齐心协力。每一位员工必须要有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有“爱岗敬业、爱社如家、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敬业精神;要有创新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三是要树立发展的坚强信念。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管理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
二、倾斜农村,向 “三农”要效益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 的市场定位要牢固。农村、农业、农民是信用社吸收存款的最佳客体,也是发放贷款的最佳载体,离开了“三农”,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农”能为农村信用社拓宽广阔的效益空间,如果说信用社不专心把握农村市场,而到大城市同大银行、大机构去争夺大客户,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无异是“以卵击石”。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小”处做“大”文章。目前,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结构将大调整,这就给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效益提供巨大发挥空间和发展潜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依靠支农树形象,依靠支农谋发展,依靠支农求效益”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垄断农村市场,才能在经营获得最大效益。
三、降低成本,向存款要效益
不断扩大存款规模,增强经营实力,这是立社之本。但为适应经营效益的要求,在注意存款规模增长的同时,还要注重存款结构优化,多吸收低成本存款,降低付息率。
首先要注重“二抓”。即:抓巩固、抓发展。面对各家金融机构组织资金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要教育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创造性开展工作。在低成本资金组织上,要注重在抓巩固、抓发展上下功夫,巩固老客户,发展新
客户,不断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比如:农民养老金储蓄、农民住房储蓄等金融产品,在扩大低息存款来源的基础上,保持存款稳定性,这是信用社压缩财务成本、增加收益的前提。
其次要增强人均存款意识和成本意识,加强对存款任务目标的考核。一要和同区域金融单位比,看人均存款增长情况;二要对一线网点定目标、给压力。使全体员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走亲串友,广挖储源;三要把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分配收入挂钩,实行多劳多得,拉开收入差距,激发职工走出去,拉大户,有针对性开展公关,从而回笼部分资金,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地促进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
四、管好投放,向贷款要效益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贷款利息的收入。所以,管好用活信贷资金是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中最重要的一环。要依托地域经济优势,全方位融入市场竞争,抓住当地经济快步发展的有利时机,逐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投放量成倍增长。
首先要树立崭新的市场经济观念。信用社在现在制度框架内,要实现扭亏增盈,必须要到市场上去找出路,放下架子,转变作风,树立大农业贷款营销观念。从过去单一支持农业、种植业的“小农模式”中解脱出来,强化农村贷款营销,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放以小额农户为主导的大农业贷款,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影响大的大农业项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突破小规模,实现大投放,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其次要严把新增贷款投放关。必须努力做好信贷资金安全性与资金营销性的有机统一,规范贷款行为,认真做好贷款的“三查”,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来确定贷款的投向和投量。大力推行质、抵押贷款,用足、用好信贷资金,转移贷款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五、清非抓降,向不良资产要效益
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抓重点、扫盲点、攻难点等多方策略,进一步完善清收责任制和激励办法,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向存量资产要效益。一是实行任务清收。将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到户,进行量化考核,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奖罚兑现;二是依法清收上。对陈欠贷款中的“钉子户”、“赖债户”及在农民中影响坏的个别重点村、重点户,依法进行起诉,并协同法院进行现场办公,当场起诉,当场判决,当场执行,极大地震慑一些等待观望户和赖债户,推动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三是要采取盘活清收。对有资产或者能够提供有效担保的企业,可以采取重新办理抵押、担保手续的办法进行盘活清收,前提是贷款余额要逐年压缩;四是要实行奖励清收。对以货币形态收回的“双呆”贷款,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五是要实行输血清收。对生产正常、有还款意愿、复活有望的企业,经过充分调研后,可注入一定的流动资金,实行封闭管理,以增量盘活存量。
六、增收节支,向财务管理要效益
增收节支是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农村信用社在财务会计管理中要树立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增强核算观念,严禁铺张浪费,压缩无息资产,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一是实行全辖资金统一调度,采取了“以联社为中介,营业部为中心,财务计划集中管理,统一调剂,集约化经营”资金运策略,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二是强化对全辖现金供应,核定库存限额,储蓄所备用金和信用站业务周转金筹等非营运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三是建立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努力在节支上做文章。对大额费用、基建等开支大、容易发生问题和群众比较关心的项目,坚持集体决策,集中审批;采取对电话费实行核定额控制、运钞费实行指标管理等管理办法,压缩各项费用支出。四是合理有效运用资金。在依法合规经营、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资金有余可以购买国库券、金融债券,参与同业拆借、银行间货币市场融资方式有效运用资金,实现资产多元化。
七、拓宽渠道,向新业务要效益
信用社要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打破传统的单一贷款业务框框,积极拓展新业务,努力实现资产业务的多元化。因地制宜地开办新的金融业务种类,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实现多渠道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