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

时间:2019-05-13 19:2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

第一篇:(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

简政放权下好改革“先手棋”——简政放权系列谈之一 【光明论坛】作者:罗容海

在5月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这样解释“大道至简”中的“简”字:“要‘居敬行简’,可解释为心里牵挂着百姓,做事有敬畏,但行为是‘简’的,不扰民、不烦民,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但同时又讲,不能‘居简行简’,可以解释说,如果心里没有百姓,已经很‘简’了,再去‘行简’,那就太‘简’、不负责任、没有法度了。”这样的阐释,让公众感受到了关于“简”的辩证法。

如果说本届政府执政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想的话,相信这条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带有鲜明时代风格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一定能占有重要的一席。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粗放高速发展,让各方都受益的“帕累托最优”已经到来,通过另辟疆域再开疆拓土,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不再可能。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就必须瞄准自身,在自身上下功夫,破立并举,先破而后立。作为政府,简政放权,就是在自身上下功夫的第一步。

通过简政放权,政府放弃自身的部分权力,集中精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提高市场的自由度、活跃度、繁荣度,这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愿景中实现政府和市场双赢的必由之路。在这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主动,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自我革命的勇气魄力,不能被时代“倒逼”着走,更不能中央推着也不动。唯有主动,才是“先手棋”的真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简政放权实质是政府的自身革命,自我削权限权就像割自己的肉,更为困难。”简政放权犹如“顶风逆水搏激流,不仅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当前的形势,已经不容许我们有任何的迟疑或犹豫。为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为了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持开门搞改革,坚持上下联动,坚持由人民群众和实践评判改革成效,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着力把简政放权加快向前推进。同时,要做好深化简政放权的统筹谋划,因地制宜,讲究策略和方法,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取得更大成效。

做好加减法谋求公平与效率——简政放权系列谈之二

民之所往,施政所向。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规范行政审批等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市场社会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创新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然而在有些地方,“公章”仍让老百姓跑断腿、磨破嘴,仍在干预经济、制约社会活力,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一些地方、部门继续在身份证明、资格认定等事项上设置重重关卡。

简政放权,顾名思义,首先是“简政”,尽量简化管理环节,节约行政管理成本;其次是“放权”,不该管的不管,把这部分权力交给市场、社会。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改革的关键点就是要切断政府直接干预企业微观事务这只“手”,做减法;社会改革的内在逻辑是政府服务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成员,改革的关键点就是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这只“手”,做加法。总之,“不能干了市场的活儿,弱化甚至失了政府的责”。为此,首先要摆正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善治政府应该是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要在审批中放权,在监管中到位,有效防止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真正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放权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政府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这比事前审批难度大得多。服务型政府建设,旨在真正改变政府在与市场、社会关系中的管不了、管不好、管不过来的不正常状况,建立服务型、创新型、公平高效的政府。

腐败往往是公权力运行的伴生物。因此,简政放权就是要“管住权力”。行政审批制度的实质是政府的管制,它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早期起到了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这项职能依然集中在政府手中会抑制市场活力,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导致政府强硬,市场弱小。行政审批制度不下放,很多东西有可能变成交易,腐败就会频发。公章、手续,都体现着权力,而行政审批的每一道关隘,都足以扼杀一个项目,甚至可能诱发一次腐败。简政放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毋庸置疑,难点在于切割掉的是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将使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决策、执行、监督这三种行政权力逐步分开,并相互制约,审批“寻租”的现象将得到遏制,腐败的温床将减少。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同时以完善的规则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和治理腐败。

行简政之道,就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只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才能切实做到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提升全社会的运转效率,更多惠及公众。

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简政放权系列谈之三

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这五个“再砍掉”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今年简政放权工作的部署安排,旨在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作为政府行政和财政资源的一种并购重组,其核心目的正在于此。真正有效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理顺市场规则,摆顺政府位置逻辑。同时同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权力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开搞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政府自我削权咬牙“卸胳膊”,勇下简政放权“先手棋”,一招招“减法”都是在给企业松绑减负,给创新创业清障搭台。解除原本就无须加之于身的束缚和捆绑,打破原本就不适应市场规则的门槛和关卡,权力“减法”让市场中的主体舒展筋骨、轻装前进、大展拳脚,让社会创新创业的内生活力竞相迸发和涌流,让更多民众收获新的改革红利和沉甸甸的获得感。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两年多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投资核准事项中央层面减少76%。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年报公示制等一批高“含金量”的新政策真正放权给企业和市场。有质量的“减法”不仅刺激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猛增,并且带动就业增长。今年一至四月份,新注册企业保持每天1万户,城镇新增就业445万人。自贸区“虹吸”效应、中关村创业潮涌等都一再印证,简政放权的力度有多大,职能转变的速度有多快,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就有多强。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但压力里面也蕴藏着活力。这个活力就是中国市场还是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关键在于创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赖于政府继续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坚决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同时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中央和各级政府要用放权让利的“减法”,去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展其能,使国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必然的选择。

理顺政府职能激发大众创造力——简政放权系列谈之四

前不久,一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件搅动了舆论漩涡,一时间网络上晒出各类“奇葩证明”„„可以想象,每一次艰难审批的背后,必定有一场让人耗费精力的折腾,有几声关于简政放权的呼唤。

审批难,是一种看似勤政实则懒政的行政痼疾。看似勤政,是因为行政机关在审批之路中横插一道,多了一道工序,还打着“认真负责、消除隐患”的旗号;实则懒政,是因为一些部门只想着自己省事,把本该自己做的事情推给了办事群众。比如证明“你妈是你妈”,相关部门只要到户籍部门的信息库里敲几下键盘即可。这样的懒政惰政,拖长了审批流程,也硬生生地拽出了贪腐的空间。两年多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本届政府承诺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提前两年多完成,力道可谓很大。但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为社会托底的双手要支撑在恰当的位置。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幕正徐徐拉开,民间活力不仅要排除烦琐审批的滋扰,还需要政府恰到好处地激活。简政放权更像一次行政思维的升级换代,砍掉的是权力,揽下的是服务,是向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性转变。消除烦琐审批与现实需求之间的摩擦力,要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有些不必要的审批,政府要放;有些省不了的责任,方式要变。即使有的审批确实必要,那么相关部门也应主动一点,打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冗余的权力砍掉了,“最后一公里”打通了,但能不能再把服务跟上,把这一公里修建得平整、开阔坦荡;审批是没有了,但监管责任依然存在,事后监管更得查缺补漏。李克强总理日前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做好‘接、放、管’工作”,这为简政放权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壮士断腕还不行,还得长出扶持民间力量的双手。

第二篇:【评论】简政放权更要做好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评论】简政放权更要做好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李克强总理4日,在湖南株洲考察简政放权时说: “政府放了权不等于可以‘甩手’不管,还要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他强调,下阶段,政府要对“放权”的经验总结推广,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还要督查上述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善作善成、善始善终,这是推动改革的必备能力。李克强总理强调对简政放权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论述。提出正确处理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各级政府的执行意识。政放权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上。就需要各地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简政放权落实和积极配合做表率。

笔者认为,安监管理改革同样,下放审批事项,决不意味着政府对这些领域放任不管了。简政放权与加强安全监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体两翼,不能偏废。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以后,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监管运行活动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只有把该管的管住管好,使政府管理能够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实际,才能真正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各级安监干部尤须在安全监简政放权实践中不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要摆脱“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抓紧成为推动安全监管领域改革的“行家里手”。

推进安监体制简政放权已在运行之势。无论是提高安全生产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了根本遵循,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打足精神铆够劲儿,坚定不移稳妥推进,无论是协调推进,还是重点突破,如果能力上不去,就不可能把安监改革的战略向实践的纵深推进。着眼于当前的实际,各级安监系统的领导干部务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要敢于担当拿得出魄力善作善成,发挥好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善抓的能力、善于统筹的能力、善于突破的能力。

当下,千忙万忙,政府放了权甩手不管,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其工作走偏、效率低就是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政府放了权后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各级安监干部来说是一门功夫。安监审批事项虽然达不到千头万绪,但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只有将安监总局取消或下放19项安全生产行政审批,超过现有审批项目数的50%。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实行分类指导,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改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方式方法,使“四不两直”制度化、常态化。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区域性执法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层执法力量。这样才能落实李克强总理强调对简政放权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急切关注。

以最大的勇气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容不得还在那里观望等待;军令状已经下达,领导干部不能只挂帅不出征。面对具体改革措施,不允许当“磨盘”,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也不能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尽做虚功。不切实际,不做实功,不见实效,再科学的部署、再美好的蓝图也只会成空。惟有凭实立身、以实为尺,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方能积跬步致千里。(评论员崔伟)

第三篇:最新时政热点评论:简政放权,打造善治

汕头中公教育

最新时政热点评论:简政放权,打造善治

范正伟 周人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经济领域向市场、社会的放权,本质上是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回归

一项自我削权的改革,能成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其意义自是非比寻常。简政放权,正是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诠释着现代治理的基本逻辑,蕴含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明晰思路。

过去一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一张张稳中有进的答卷上,写满了简政放权的红利。“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动力从何而来?中央政府去年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416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事实证明,简政放权的力度有多大,职能转变的速度有多快,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就有多强。

在这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中,一个词日益为公众所熟知。“负面清单”,成为简政放权的一个醒目标志。这一行政审批的管理模式,不仅从根本上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更体现了政府的法治思维: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自由”;而对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这种对法治的尊崇与遵守,这种“宽待市场,约束权力”的理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总书记这一掷地有声的论断,不正说明,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承担着多重使命么?

除了打造法治政府的目标,简政放权同样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刊发“精兵简政”社论指出,简政不是“简陋”,也不是粗枝大叶的“简略”,而是“建立正规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今天的简政放权,同样如此。简政放权,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以后,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体现的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要求: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当然,作为一项攻坚改革,作为一场自我革命,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简政放权不会毕其功于一役。九三学社中央一份提案指出,近年来,与行政审批相伴而生的中介评估,存在项目不断增设、费用日趋增加的态势,如施工图审图费就比5年前增长近4倍,这在另一个方向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一位省人大代表制作“行政审批长征图”,显示一个投资项目在当地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历经30多个环节、要盖上百个公章,最少需要272个审批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经济领域向市场、社会

汕头中公教育 的放权,本质上是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回归。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运行与政治文明的自我完善,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两只手命题”,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只手”的关系不断优化、作用更加明确。在未来改革征程上,让“看不见的手”更有效,让“看得见的手”更有为,我们必能更好地改善公共治理、打造现代政府,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现代中国。

第四篇:简政放权(范文)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 分钟。满分100 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资料

1.政府权力对经济的大规模介入,使得地方政府成为大规模投资主体,国有企业大步发展,这种以“政绩”而非“效率”为驱动的经济模式,导致了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发展粗放,大量产能过剩,高额而不透明的地方债,与土地财政相关的高房价等等。

2013 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曾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 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1/3 以上”。

据统计,一年来,国务院共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 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并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这些措施与营改增等减税、减费手段一起,被认为给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活力,减轻企业负担1500 多亿元,并使得“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而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 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

个党政机构整合为16 个大部门,广东顺德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使其成为我国党政机构最精简的县区之一。将工商、质监、安监、文化等8 个“大盖帽”的全部或部分职能整合成市场安全监管局,探索大执法模式。以猪肉的管理为例,从屠宰监管、配送、售卖、加工到上餐桌,都归口一个局管理,百姓维权方便了,企业少了重复检查,部门间少了推诿。

2010 年初,在部门整合的基础上,顺德再次率先拉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幕。改革主要涉及清理审批事项和实施审批事项标准化。2012 年2 月,顺德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取消,梳理出全国县级政府最完整的“权力清单”,自我“弃权”大幅度实质性压减审批服务事项363 项,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121 项,实现政府权力和职能的“瘦身”。

2012 年5 月1 日,顺德又在广东全省率先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放宽注册资本、经营场地等准入门槛。

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就包括,将企业投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 万元及以上的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项目,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 万元及以上项目,交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2013 年新修订出台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将仍需由政府核准,但可通过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等引导和调控的项目下放给地方,增强就近监管能力;对已下放核准权的项目,相应调整相关前置审批权限,以提高效率;明确职责分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和涉及综合平衡、重大布局的项目,行业管理部门核准需由中央层面管理的其他项目,做到权责一致。按上述原则,修订下放了分布式燃气发电等一批核准项目。

2.2013 年3 月,中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第一批)涵盖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务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技术服务事项、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和技术性服务等5 个方面52 大项共257 个小项。这个目录显示,一大批原来由政府机构负责的事项,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初审(评定)、社保经办服务、退休人员社区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融入服务、政府组织的社工人才的培养、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服务、科普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等等,均列入购买服务目录。

“早在两三年前,我们就首次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效果还不错。”东区办事处一位负责人对政府出台购买目录表示支持,“开展一项新工作就设立一个机构、增加一批工作人员是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结果只会导致政府服务机构和人员的不断膨胀。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单靠政府部门已经无法满足,必须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

“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将会给我们社会组织带来良好发展机遇,今后社会组织发展将有更大空间。”致力于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心苑社工中心副总干事关艳英高兴地说,“社会组织的春天已经来临了。”

其实,在购买服务目录未出台前,中山已有向社会购买服务尝试和成功先例,最为典型的是社工服务。2010 年,中山市首先在3 个镇区和2 个民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主要采取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目前,全市24 个镇区已全部设立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实现了社会工作镇区全覆盖。这些社工组织进入社区和福利机构等单位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反响良好,还大大增强了公民的责任意识。此外,从2011 年政府出台《中山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暂行办法》至今,已有交警支队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辅助项目、市环保局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等17 个项目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累计购物服务金额470 多万元。

对于政府花钱购买社会服务,关艳英等业界人士称“政府做法正确”: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好处很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府购买了我们的服务项目,为了所‘订购’的项目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我们可以很灵活地调度人、财、物,全力做好服务。”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顺德强化了基层治理和服务,如在党建方面建立并创新党代表工作室,全区247 个党代表工作室,建立起“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倾听民意制度,2013 年1~9 月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900 多条,办结率89%,群众满意度达96%,以作风转变切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大部门制机构整合后,管理职能的合并与转变本身就是长时间面临的挑战。比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合并后,从事科技、经贸的工作人员轮岗,互相熟悉业务,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较好的服务水平。

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常务副局长叶卉说道,工商、质监、安监、文化、卫生等8 个“大盖帽”整合成市场安全监管局,“对一个加油站的检查,要看工商的营业执照,要看安监的培训证,还要检查质监的油品质量,责任重大。”不同执法部门的法律程序、文书各不相同,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成为艰巨的任务;同时,执法权下放到镇街,也面临着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审批权和事权下放到镇街,是顺德这一轮改革的一大特点。这些改革对方便服务群众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镇街的事权增加,相应的财政支出也明显增加,传统的区镇(街)财税分配结构也面临着调整,为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肖滨认为,顺德的改革约束了政府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激发了基层活力。建议总结顺德综合性改革的探索经验,让这个“改革样本”在更大范围得以推广。

3.“对环保部的未来走向,只能先观望一段时间。”一位地方环保局的官员说道。他甚至用“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来表达对环保部强势的期待。

尽管在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环保部成了国务院组成部门,可以参与国家的有关重大决策。但与国家发改委等大部门相比,有一个现实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环保部门仍旧是一个弱势部门。“我到环保部门快两年了,感觉到环保工作非常难干。”这位地方环保部门的官员说,一个原因是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交叉的职能太多,而且很多部门还是作为政府组成机构的强势部门,所以,环保局要与这些部门协调工作时,非常困难。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一般分散在发改委、环保、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多个部门,分管部门之间关系不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另外一个原因则让这位地方环保部门的官员感到“哑巴吃黄连”——目前环保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干的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

“在我们的职责中,没有这些事。”环保部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建污水处理厂,这根本不是环保部门职责范围的事,但目前环保部门不得不拿出很大的精力来做。再比如,淘汰落后的产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是发改委管的事,但这也同样牵扯了环保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

他告诉记者,眼下这种状况,工作协调起来,一是靠个人关系,二是靠减排责任状,用这个来促使其他政府部门来配合环保,“所以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一定要解决职能交叉的问题。”

据了解,即便是在环保部内部,职能交叉的问题也同样存在。比如环境监察局与污染控制司之间交叉的职能较多。一位地方环保局的领导称,这次环保部成立,并没有人们原先所想象的那种大环保的架构,比如将林业、水利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纳入环保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环保部门已有的职能加重、凸显出来,对完成环保工作才有保证。

4.2013 年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2013 年10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行了部署。

2013 年12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公司法中有关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2014 年2 月18 日,国务院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是本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核心。

2014 年3 月1 日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企业年报公示制等改革经验开始在全国推广。

改革前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对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以及缴足出资的期限等都有强制性规定,并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其中最低注册资本是许多创业者初入商海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人因为迈不过这道“门槛”而放弃创业之路。根据改革方案,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 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 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 万元的限制。此外,今后也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不再将公司实收资本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实行认缴制度以后,公司股东(发起人)可以对各自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记载于公司章程并上网公示。“实缴改认缴对于我们的好处是,资金运作更加灵活,更有效益。”

上海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表示,作为一家新建私募基金公司,如果按之前实缴制的话,首期就要缴纳2 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而实际上这笔钱可能有一段时间只能‘躺’在银行里闲置,回报率很低;实行认缴制后,这些钱就被‘放活’了,投资回报率至少可以提高20%。”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试行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国家工商总局外资局局长马夫说,此前在上海自贸区和广东的深圳、珠海等4 个城市的试行过程中,这些措施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鼓励创业,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我的了解,改革措施试行以来,广东四市的企业主体同比增加50%以上,而上海自贸区成立不到半年,新增登记数量可以用‘井喷’来形容。”截至2014 年2 月28 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6610 户,其中九成以上为内资企业。所有这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企业,都未出现注册资本虚高或虚低的现象。

5.企业住所,又称企业经营场所,是创业的又一道“门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一些小微企业就因为拿不出产权证,而长期无法取得经营主体资格。《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简化了相关手续,申请人只要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而经营场所条件具体放宽到多少,则交由各地方自行规定。

改革方案还明确提出,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条件,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则,自行或授权下级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据介绍,企业年报检查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从工商部门对企业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变为企业主动将年报向社会公示,其内容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由企业自己负责,工商部门进行抽查。这既是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微观干预的举措,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心,促进其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育,同时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制度,则是通过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失信行为和违法违规记录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单”,向社会公布,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和失信成本,使其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惩戒。同时,将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也改为报告制度,并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制度。此外,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并以此为支撑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这也将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便利。“年检到年报,一字之差,反映了市场主体从对政府负责到对社会负责的重要转变。”上海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说。现行检验验照制度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来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特别是一些连锁企业,有多少家门店年检时就要跑多少趟,全办下来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改为年报制后,企业负责人坐在办公室就能搞定了。

6.2011 年,张森所在的市政府筹资准备修段公路。其中,立项审批涉及土地、环保、水利等部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先到公路部门审查,再拿到发改部门审批。随后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也要先拿到公路部门审查,再拿到发改部门审批。在项目开工条件早已具备的情况下,各个审查审批都必须往省里跑,“一个审查占两月,总共不下十多个审查”,一轮程序走下来,两三年过去了。

“程序和审批时间都远远超过了实际施工时间。” 张森说,工可报告、设计报告发改部门和交通部门全部要审批,审批方式基本类似,有时还要重审。“重复劳动,单是审查专家费我们就吃不消。”张森建议,对于类似的事情,应该简化审批,减少重复审批。比如,为避免重复劳动,预可、工可文件能否只放到市发改委(投资计划部门)审批,所有设计文件只由市交通局(行业标准部门)审批。

办一个厂房房产证,耗时4个多月,跑了10多个部门,盖了20多个公章,花了10多万元,却依然搞不定。东部地区一家企业陷入的“公章围城”,只怕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也没辙。看起来夸张,但这一问题却是创业者们普遍的烦恼,也是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必须闯过去的难关。

“盖公章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追逐”,一个网友的感慨,道出了盖章办事之难。商机不等人,急事更不等人。企业从竣工验收到拿到房产证,最长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这种“龟速办证”,只怕连黄花菜都凉了。为了尽快越过公章垒起的重重围城,企业往往各显神通,求爷爷告奶奶,前门不通走后门,找熟人通关节,不惜用金钱铺平办证之路。

7.2012 年年底,李女士想把此前在广州的户口,迁回家乡郑州。“马拉松”就此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她,按照河南的相关规定,要想把户口转回河南,得先把档案转过来。这需

要先取得河南省人才市场出具的存档凭证。拿到存档凭证,再凭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籍证明和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到郑州市公安机关开具准迁证。

2013 年1 月,李女士坐了20 多个小时火车来到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一名工作人员说,按广东规定,转档案必须先把户口转走。李女士说河南这边要求先转档案,才能转户口。“那边的要求跟我有什么关系。”工作人员不耐烦。李女士求了半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松口:“写个保证书,保证转完档案3 个月内把户口转走。”李女士写下保证书拿了档案。随后,李女士花5 天时间,在广州相关部门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回到郑州,河南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又称,光有档案还不行,还需要行政关系介绍信、工资介绍信、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表和工资变动(晋升)表。“为什么不早说?”李女士只能又给南方人才市场打电话。几个星期后,她收到对方寄来的各种资料。

将各种材料齐全后,李女士拿到了存档凭证。随后,她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和劳动合同、毕业证等材料一起交给河南人才市场。又等了近两个月,李女士拿到派出所开具的准迁证。2013 年6 月上旬,李女士再次回到广州。到南方人才市场,凭借准迁证拿了集体户口首页等材料,随后办理了迁移证,注销了在广州的户口。回到郑州,她将所有材料交给河南人才市场,被告知需等40 个工作日,才能领到郑州市户口。

2013 年8 月份,李女士的户口还没到手。为此,她已花费半年多时间,盖了约25 个公章。回顾这场“马拉松”,李女士认为有些奔波、空耗不必要。

李女士质疑,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全国联网?郑州一派出所民警对新京报记者介绍,个人一些轻微违法行为全国尚未实行联网,很多地方仍要求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但记者询问另一个派出所民警,则被告知不用开具该证明。

2013 年7 月10 日,安徽颍上县发生一起“国土局干部酒后意外身亡”事件。原因是国土局干部王某要求办事群众“请客求人”,酒宴过后“喝多了”的王某被遗忘在车内,高温中暑脱水死亡。而据请客人吴云介绍,为办理“卡住企业脖子”的土地证,他近几个月几乎天天去国土局“磕头求人”。国土局干部出事当天,吴云被迫请客。

据了解2010 年,红星镇政府以7 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吴云1 亩国有土地。吴云说,镇政府承诺帮办土地使用证,“但协议一签就变了,说你先把厂建起来,证以后再说。”

2012 年6 月,吴云工厂建成投产。吴云称,为了办证,今年以来他往县国土局少说也跑了一百趟。

但土地证一直没办下来。“要么说人不在、没得空,要么说缺手续、回去补。”吴云说,红星镇离县城35 公里,为了补手续他有时一天要往返两趟。

吴云说,7 月10 日,“上午我到国土局王股长办公室问土地证,这时候进来一个工作人员,说这么多人给你帮忙,你还不表示表示?”

“我心想悄悄走掉算了。”吴云回忆,约11 点他从国土局出来,路上接到王股长电话,让他到城北的竹荪鹅饭店“有点事”。“我去了一看,国土局其他几个人也在,明白是让我请客。”“吃完饭一算账980 元,我身上只有600 多元,饭店老板要求我把驾照押了。”

为办证一共请过多少次客?吴云苦称“不敢讲”。吴云的土地证到底能不能办?县国土局局长张敏称,那1 亩地是建设用地,但手续上“有点小麻烦”,目前正在办理。

“复杂审批事项,需要核实、调研、可行性论证,审批时间当然要长一点。有时牵一发动全身,还需要等待时机或条件成熟。但普通人办的不少事项,属于常规事项,甚至是‘例行公事’,没必要一拖再拖、让当事人一跑再跑。”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说。

8.在南昌市,一本《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审批时限,从原来的10 个工作日压缩到7 个工作日,之后更是改成即办即取,只要材料齐全,当天就可以发证。这是我省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缩影。

2013 年,江西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衔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93 项,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与备案项目61 项,取消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 项。

在各设区市、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纷纷晒出了去年简政放权的成绩单:南昌市启动了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26 项,削减率达36.7%,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

吉安市去年推进简政放权,精简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322 项,精简37.8%。鹰潭市成立市民服务中心,251 项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44 项,承接省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6 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86 项。

赣州市精简审批事项335 项,精简率达56%;行政审批项目办结期限平均在9 个工作日以内,缩短47%。广丰县精简行政审批项目55 项,精简率达15%,项目审批时间平均缩短30%。

从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到各设区市、县政府的工作报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今年工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负面清单”做出解释:政府公布统一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清单之外的事项,由社会主体自行决定。该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中就包括: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各职能部门重新梳理上报行政审批事项,列入政府目录清单管理,向社会公布,目录清单以外的一律取消审批;积极推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探索“资格资质脱政化”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赣州市提出,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工作,最大限度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县(市、区),并切实加强下放事项后续监管,推动政府职能向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南昌市提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三、作答要求

(一)简政放权成为当前政府转变职能的核心,结合“给定资料1~3”,归纳概括在履行简政放权中核心应理顺哪几个方面的关系。(20 分)

要求:归纳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 字。

(二)给定资料谈到 “盖公章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追逐”,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理解准确,分析有理有据。不超过450 字。

(三)假如你是某市工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在阅读了“给定资料4、5”后,为政府网站撰写一篇宣传资料,以期促进上海自贸区等试点地区改革经验的推广。(20 分)要求:分析全面、层次清晰、表述准确、无规范格式要求。不超过450 字。

(四)2014 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然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写一篇见解深刻的文章。(40 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语言生动; 2.卷面整洁,结构完整; 3.1000 字左右。_

第五篇:简政放权工作汇报

简政放权工作汇报

简政放权”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

吴俊

2014年03月13日14:32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简政放权”问题时,李克强指出:“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对“简政放权”,总理曾经多次谈及,“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削权是一

场自我革命,各级政府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系列的重要表态,不仅表明了我国对于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传达出一个信号,要通过“简政放权”,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简政放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从一系列数字成果中得以体现。去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oo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达到近十多年来最高,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企业松了绑、市场大激活,中国经济在全球下行的压力下,gdp等相关指标实现平稳增长,民本民生得到了根本改善,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了人民群众。

然而,革自己的命、刮自己的骨、断自己的利,何其之痛、何其之苦?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对中央的决定部署听

之任之,或不执行,或搞变通,把次要的权放出去,重要的权还留着,以至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依然存在,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毋庸置言。

“开门没有回头箭,对于简政放权要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总理的话掷地有声。如何推进、怎么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以无畏的勇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真正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加强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发挥监管职能,严厉查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等行为。另一方面,坚持放管结合,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为企业服好务,让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

行政审批瘦身 释放经济“创新红利”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重点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早在今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首次见面会时,就曾坦言,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此次,国务院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是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兑现这一承诺的首份答卷。

层层审批、挨家盖章,行政审批环节过多过滥,不仅导致行政办事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自由,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越多,自由裁量权越大,公权力寻租的空间也越大。

自2014年9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十年内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超过两千多项,其中包括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等。此次下放的71项审批项目,主要是与企业投资审批事项紧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旨在减少中央职能部门对地方及市场主体的直接微观干预。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首先有助于理清政府权责边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长期以来,政府的“手”伸得过长,一些该管的事情没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却管得过严。政府权责不清,导致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混乱。当前,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公共需求也不断扩大,政府若不能及时理清权责,把更多的职能转到做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公共服务及市场监督上,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还权给市场和社会,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去行使原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才能

逐步理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的权力和责任边界,消除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其次,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近年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是践行“能简则简、能放则放、能快则快、能优则优”行政理念的有力举措,也是逐步规范权力,让公权力回归公共服务的必经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民意,严格实施行政审批的公开制度。该不该审批,增加或者取消哪些审批项目,都要让公众评断。如果行政审批改革绕过民意关,停滞在公权力自说自话的状态,改革必然

陷入“扩张-取消-再扩张-再取消”的怪圈。让行政审批项目接受公众的检阅和监督,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才能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一项为民福祉的改革。

政府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该管的事情放权给市场和社会,让公权力回归公共服务,让服务型政府的阳光照进市场和民众,才能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要求。一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近400项,向着“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承诺坚实迈进。

简政放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情管好。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政府不

再管“管不了的事”和“不该管的事”。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根本上讲,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助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这是在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经验积累上,对国家发展路径做出的抉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转变了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涉及方方面面,最根本的是放权,也就是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放权,不会一步到位,更不是撒手不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与市场的自发调节。政府管理的改变,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也要保持一定的

节奏。当前的简政放权,正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做出的调整。放权不代表政府职责的减少,相反责任更加重大,重点更加明确。按照要求,“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这就要求政府应重点加强三方面的职能。

一是加强市场规则制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要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以及市场活动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及时纠偏,使市场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哪一个问题解决不好,解决不到位,都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全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政府责无旁贷。一

方面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行政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意味着市场的自由裁量权更大,政府的监管职责更重。职责的加重,体现在对市场的反应要更加灵敏,对市场行为的预判要更加准确,这对政府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效率的提高,体现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讲,简政放权是政府对自身的更高要求,也是从行动上支持全面深化改革。

聚焦“简政放权”之二:简政放权,两个轮子都到位才能走稳走远

今年,简政放权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并且,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简政放权已经由“瘦身”阶段进行到了“割肉”阶段。一般来说,行政审批先取消和下放的往往是比较容易消减的项目,越往后涉及的利益面越广、越深,“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要调整、协调部门之间的核心利益

关系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还会引起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仅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要有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策略。

聚焦“简政放权”之一:简政放权,释放红利激活经济关键一招

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体两翼,不能偏废。一方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因此,要在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加强和改进监管方式,创新公共服务内容和方式,推动政府依法履职。唯有如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能蹄疾步稳,推动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简政放权?一句话,为了更高效且更公平地配置资源,而这是由经济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经济学,简单说就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一门科学。从斯密的市场“看不见的手”到凯恩斯的政府

“看得见的手”,人类调节经济或者配置资源就有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手段。但也恰恰是可以有选择惹的祸,市场和政府往往容易掐架,而且往往是政府占上风。政府稍占上风也可能无大碍,但是政府一旦无节制地干预市场经济,陷入无穷无尽、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管理决策漩涡后,势必瞎指挥、乱操控、穷折腾,无疑会给经济生活的健康运行带来极大危害,甚至让整个国民经济“摊上大事”。中外历史上及现实中这方面的无数经验教训无不极其深刻惨痛地警示着这样一条真理:唯有简政并放权,才有生机与活力。

回顾这些年来的改革历程,围绕简政放权这个中心,取得的成就无比巨大也有目共睹,但是和人民的更高期待相比,和深化改革还有更大的潜力与余地待挖掘相比,和完全可以通过放权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来极大地减少权力寻租、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反腐甚至达到杜绝腐败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换

个角度看,差距就是潜力、机遇与希望,因此简政放权大有可为。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要自己革自己的命时困难无以复加。

因此,真要在简政放权上有实质性作为,就必须自顶层设计而为之,才会势如破竹、功到自然成。而我们现在常讲顶层设计,那么,到底什么是顶层设计呢?最简单地说,就是自上而下、高屋建瓴进行的富有源头性、全局性、治本性和前瞻性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

在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已先后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落在简政放权上,突出了新一届政府改革的魄力。这种魄力根植于对国情的清晰认识上,对人民和市场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简政放权,就是腾出手来抓大事。当前,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头等大事。但从温州金融改革、郭树清股市新政乃至当下的上海

自贸区改革来看,这是一场攻坚战。官员会本能地抵制放权,同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把“改革风险”作为挡箭牌。其实,李克强已经说的很到位:“不改革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要真正实现放权,政府就必须克服“怕乱”的心理误区。放权,不等于不监管,而是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督;不放权,只会积累更大的矛盾和风险。从上海自贸区令人失望的“负面清单1.0版”来看,政府依然存在放权的心理障碍。美国前总统里根有句名言:“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这句话很值得我们铭记。

作为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边界的中枢环节,是科学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工具,亦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路径。简政放权,不仅仅是管理权限的调整和划分,更是职能的转变、流程的优化、效能的提升。

把握住这一关节点,既有利于正确

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

功能优势,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可以通过下放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充实地方政府事权,有利于强化权责一致,提高审批效能,并通过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集中体现中央政府进行“职能加强”的重点;同时,审批项目往往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高发、频发领域,取消与下放行政审批权将有效减少审批领域腐败和寻租的机会与土壤。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政府必须下决心放手管那些不应该管或者管不好的事情、改善应当管又没有管或者没管好的情况,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简政放权,才有“各劝其业乐其事”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

姜锦铭

简政放权稳增长、简政放权推转型、简政放权促就业。不到一个月时间,国务院三提“简政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政府转变职能从“削自己的权”开始。

显然这并不容易。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条永恒的经验是,任何掌权者都倾向于滥用权力,他会一直如此行事,直到受到限制。”正因为不易,更显放权之必要,也显改革者的大勇大智。回望改革来时路,每往前跨一步无不伴随简政放权。

如果说当初的改革更多的是打开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心笼,那么今日改革就面临调整各方的利益,尤其是要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简政放权,触动的正是利益。要知道,在管制、审批、许可的背后,往往都有利益的影子。

诚如吴敬琏日前在其文集出版座谈会上所言,改革30多年来,一直不断地

出现新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在选择的关头做出正确选择,整个经济发展就会脱轨,所以现在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今日的抉择,就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

早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太史公就提倡“善者因之”,“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该放的权力放掉”,才能勃发生长,“不求而民出之”。而“该管的事务管好”必须上升到法治层面。

乱作为和不作为本是一体两面。近年来,食品、环境等领域事故频发很大程度是因为“该管的没管好”,诸如劣奶粉、假羊肉、毒生姜等等,民众承受底线屡屡被突破,消费信心无处安放。

说起来,在一些公权部门,尸位素餐者有之,寻租逐利者有之。这些人的存在,不仅不能服务发展,反而是制约发展的绊脚石,是诸多乱象的乱源之一。

简政放权,才有“各劝其业乐其

事”。对此,最高决策层既深刻洞察,更矢志行动。从两会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到今日“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央政府转变职能的决心坚定,打赢这场攻坚战是公众的殷盼,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

“简政放权”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简政放权”问题时,李克强指出:“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对“简政放权”,总理曾经多次谈及,“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削权是一场自我革命,各级政府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系列的重要表态,不仅表明了我国对于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传达出一个信号,要通过“简政放权”,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

“简政放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从一系列数字成果中得以体现。去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oo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达到近十多年来最高,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企业松了绑、市场大激活,中国经济在全球下行的压力下,gdp等相关指标实现平稳增长,民本民生得到了根本改善,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了人民群众。

然而,革自己的命、刮自己的骨、断自己的利,何其之痛、何其之苦?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对中央的决定部署听之任之,或不执行,或搞变通,把次要的权放出去,重要的权还留着,以至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依然存在,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毋庸置言。“开门没有回头箭,对于简政放权要一抓

到底、一往无前”。总理的话掷地有声。如何推进、怎么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以无畏的勇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真正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加强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发挥监管职能,严厉查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等行为。另一方面,坚持放管结合,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为企业服好务,让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

原标题:听总理讲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

政府完善社保时不我待,但这样的完善只是起点,目的是为了激励国民努力奋斗;从同样的起点出发,需要更多的国人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努力奋斗,为自己的幸福和国家的强盛“万类霜天竞自由”。

根据人民网的调查,社会保障连续4年成为群众最关注的民生话题。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总理记者见面会在平稳、顺畅、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耐人寻味的是,社会保障再度成为整个问答的收官之作。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社保新政有哪些进展和打算时,这样强调:今年要着重继续做3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其中前两点明确的是政府的责任,最后一点则寄希望深化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各种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贫富分化、阶层固化逐步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和弱势人群的对立加剧,成为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一个关键原因是在gdp单一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各级政府主要投入集中

到发展板块,不仅导致社会矛盾集聚,还直接制约了内需的全面启动。

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中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住房投资热度空前的地区,背后一个重要诱因——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教育、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成为制约广大百姓花钱的主要因素,最终波及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的基础。比如中国因病致贫返贫的人口目前还有不少,而由于养老体系不完善以及双轨制等体制瓶颈,导致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两亿老人中相当一批面临养老的困顿。

尽管这些年中央财政向民生财政快速倾斜,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努力完善社保体系,但总体上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加上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政策执行不同步甚至不到位,与百姓内在需求仍有相当差距。

从这个意义上,进一步完善国家福利制度,尤其是提升整体覆盖面,适度提高社保水平,已成当务之急。

从整个收入分配格局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相当一批人群的生存要秉承效率优先的原则,收入水平根据自身贡献能力确定,政府不宜过度干预;但为了平抑社会贫富差距,政府要通过财税调节,进行二次分配,主要是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国家福利,凸显公平正义。

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欠账巨大,一些地区社保无法兜底。因此,如何进一步调整传统政绩观,完善相关的监管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安全网,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中消弭相关制度壁垒,都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严峻课题。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增长的任务很重,破解社保难题,决策层采取了科学务实的态度。

“保基本、兜底线”,一方面表明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保安全网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单靠政府的投入以快速提升全民社会福利水平,是不现实的。

总书记曾意味深长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这意味着,要想有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好的社会保障,除了强化政府的基本保障职责,尚需要更多的国人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努力奋斗,创造财富,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上升夯实基础。李克强总理关于社保工作的第三点要求“促公平”便成了重中之重。“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

李克强总理总结道: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

到社会的最底层——这成为他本次两会在正式场合说的最后一句话。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的进程,“简政放权、回归市场”构成了政府自我革命的主旋律——大力降低创业门槛,一年缩减416项审批权、今年再减200项,推动依法行政,倡导节俭之风,发动空前反腐风暴,完善法治,厘清政府、市场、社会边界,这些都在努力为国人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也在向世人宣布着“拼爹”时代必将随着改革的进程走向终结。

这昭示了一种符合当下中国实际的新公平正义观——政府完善社保时不我待,但这样的完善只是起点,目的是为了激励国民努力奋斗;从同样的起点出发,享受着同样的国民待遇,为自己的幸福和国家的强盛“万类霜天竞自由”。

~ 26 ~

下载(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论)简政放权系列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错案防范系列谈”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冤假错案? ——“错案防范系列谈”之一 《民主与法制》周刊 2013年第16期刘桂明 核心提示:尤其是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同志关于《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冤假......

    中学生学习方法系列谈

    中学生学习方法系列谈三种学习境界一、第一层为苦学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

    简政放权调研报告

    机关单位简政放权工作汇报精选三篇简政放权工作汇报(一)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政府建设,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优质......

    2019年简政放权工作总结

    2019年简政放权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以润物细无声的法治精神与制度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行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

    简政放权的必要性[定稿]

    简政放权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③有利于有......

    关注政府简政放权

    关注政府简政放权 【中央】 5月12日,国务院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15年要重点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

    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模式

    简政放权 创新管理模式 1.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

    “落实主体责任”系列谈

    “落实主体责任”系列谈之一 按:为进一步促进公司各级党政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公司信息门户及监察部网页上定期上载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典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