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前景分析
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前景分析
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彭大铭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高压直流供电相比UPS电源具有巨大的优势,但现阶段高压直流供电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解决了后端设备的高压供电标准化后,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将会大规模商用。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IP化,IT设备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作为其主要供电方式的UPS电源也在通信机房中大量应用。但UPS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输入电流谐波大等一系列缺点,大型UPS系统故障造成的通信阻断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以至于工信部在近年的[2009]315文中列出的3大电源技术故障中,“UPS开关转换失灵”就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此背景下,采用高压直流替代UPS供电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省市运营商已经在小规模商用试点,主流设备厂家已经在推出高压直流供电电源,通信标准化协会已经完成高压直流供电技术要求的起草工作,一个崭新的供电技术正在呼之欲出。
一、高压直流供电技术的优点
高压直流供电就是直流采用高压直流电源(区别于常用的-48V)直接对采用220V交流输入电源的设备供电,采用该技术后,电源系统将具有直流电源系统本身的天然优点:
1.技术方面
(1)可靠性大幅提升
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引入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UPS系统本身仅并联主机具有冗余备份,系统组件之间更多地是串联关系,其可用性是各部分组件可靠性的连乘结果,总体可靠性低于单个组件的可靠性。反观直流系统,系统的并联整流模块、蓄电池组均构成了冗余关系,不可靠性是各组件连乘结果,总体可靠性高于单个组件的可靠性。理论计算和运行实践都表明,直流系统的可靠性要远远高于UPS系统,一个例证就是大型直流系统瘫痪的事故基本没有。
(2)大大节约能耗
目前大量使用的UPS主机均为在线双变换型,在负载率大于50%时,其转换效率与开关电源相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为了保证UPS系统的可靠性,UPS主机均采用n+1(n=1、2、3)方式运行,加之受后端负载输入的谐波和波峰因数的影响,UPS主机并不能满足运行,通常UPS单机的设计最大稳定运行负载率仅为35~53%。而受后端设备虚提功耗和业务发展的影响,很多UPS系统通常在寿命中后期才能达到设计负载率,甚至根本不能达到设计负载率,UPS主机单机长期运行在很低的负载率,其转换效率通常为80%多,甚至更低。
对于直流电源系统而言,因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输出负载的大小,由监控模块、监控系统或现场值守人员灵活控制模块的开机运行数量,使整流器模块的负载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使系统的转换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输入参数大大改善
现场测试发现,目前常用的12脉冲在线双变换型UPS主机,加装11次滤波器后,其输入功率因数通常在0.8~0.9,最大仅为0.95,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通常在7.5%左右。
与此对应,由于PFC电路的应用,额定工况下,开关整流器模块的输入功率因数通常都在0.99以上,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通常在5%以下。
输入参数的改善的直接效果是,前端设备的容量可以大大降低,前端低压配电柜可以不再配置电抗器,从而也可以降低补偿电容的耐压要求。
(4)带载能力大大提高
UPS系统带载能力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负载的功率因数,以国内某大型UPS厂商的某型主机为例,在输出功率因数为0.5(容性)时,其最大允许负载率仅为50%;二是负载的电流峰值系数,通常UPS主机的设计波峰因数为3,如果负载的电流峰值系数大于3,则UPS主机将降容使用。
对于直流系统而言,不存在功率因数的问题;因其并联了内阻极低的大容量蓄电池组,加之整流器模块有大量的富余(充电和备用),其负载高电流峰值系数的负荷能力很强,不需专门考虑安全富余容量。
(5)割接改造更为方便
对于采用UPS供电的设备来说,除非其采用双电源(或四电源、六电源),或专门配置有STS设备,否则通常只能采用停电方式割接。对于重要系统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更为麻烦的是,一些没有厂家支撑的老型设备,很有可能在停机不能重启的现象。
直流电源只要做到输出电压和极性相同即可连接到一起,从而实现不停电割接,而这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2.建设投资
电源系统投资包括UPS电源(高压直流)、前端电源(市电、油机)、机房三个部分。以成都某运营商最近完工的一个机房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机房同层布置4套400KVA 1+1 UPS系统,采用高压直流供电,需5×4套50KW系统。
UPS电源(高压直流)部分:采用UPS方案每套系统的投资大约为250万元,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时5套直流系统投资越160万元。直流系统投资仅是UPS方案的2/3,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UPS柜,并且其仅与交流整流输入电缆,没有旁路回路电缆。
前端电源部分:粗略测算,采用高压直流方案,市电和油机供电系统约可减少20~25%。
机房:采用UPS方案和高压直流供电方案,所需占用的机房面积基本相同,但是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方案时,开关电源安装区域机房荷载要求大大低于UPS机房,粗略测算,机房土建成本约降低10%左右。
对以上投资加权后,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方案总投资降低约30%。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方案,不仅电源系统可分期建设,系统的电源模块也可根据需要分期建设,考虑投资折现率后,高压直流供电方案的投资节约率将更加明显。
3.运维成本
运维成本主要包括电费成本和维修成本,由于转换效率的提高,高压直流供电将大大节约电费成本。在维修成本方面,高压直流供电采用的整流模块化结构,现场替换非常方便,模块除厂家外,一些通信支撑企业也可维修,维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市场决定。
二、高压直流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虽然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电源技术的大规模商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后端用电设备、技术标准、产业链保障等方面,只有这些方面同时具有可行性,高压直流供电技术才可能得以大规模应用。
1.高压直流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对高压直流供电的应用,总体情况是电信运营商非常热心,热切希望大规模高压直流供电,与电源系统厂商一起进行了大量了理论研究,国内业界已就包括高压直流供电电压、接地方式等关键问题达成了共识,高压直流供电已在部分本地网进行了试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目前为止,后端IT设备还没有针对高压直流供电的电源技术标准,也没有大型IT厂商宣布支持后端设备高压直流供电。
高压直流供电有多种电压可供选择,因为缺乏后端设备厂商的响应,国内高压直流供电的思路均是基于不对后端用电设备进行改造,供电电压的选择就必须保证在电源系统各种运行模式下,后端设备均可正常工作,目前国内业界对高压直流供电的标称电压已达成共识,即选用240V电压等级。
2.制约高压直流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
(1)后端设备的适应性
从目前运营商的试点情况来看,尽管采用单相UPS电源供电的后端设备绝大多数都支持高压直流供电,高压直流供电基本可保障后端设备的运行。但高压直流供电毕竟不是后端设备的电源标准,采用高压直流供电实质上是改变了设备电源的标称运行环境,因而对运营商而言存在较多的风险:
技术风险:使用UPS电源供电的后端设备种类繁多,从目前运营商的试点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设备不支持高压直流供电,对于具体的设备能否支持高压直流供电,能否在高压直流供电的额定输出电压、最低输出电压、最高输出电压下正常运行,只能针对具体设备进行电路分析和实际实验。对于在高压直流供电下能正常运行的后端设备,也需要用时间来检验其寿命是否会发生变化。
法律风险:改变设备的电源运行环境,实质上是改变了采购合同约定的运行条件,如后端设备发生故障,运营商将处于较为不利的法律地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同时,对于高压直流供电最大应用场合的IDC机房,运营商通常与客户签订有严格的SLA(服务等级协议),供电电源的改变也会将运营商推向不利的地位,一旦客户托管设备发生故障,尤其是涉及到对服务连续性极为敏感的金融、大型SP等客户时,双方可能陷入长时间的纠纷,或以运营商的让步而告终。从现网试点情况来看,运营商普遍的心态还是感觉“高压直流电源稳定可靠,不会出现问题”,还没有从法律层面认真思考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
(2)电源系统的定型与量产
高压直流供电还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仅有工信部近期拟推出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对高压直流供电技术进行引导。因缺乏技术标准和大规模商用实践的支撑,目前国内电源厂商的高压直流供电产品设备还没有定型,更谈不上量产,都是通过订单定制方式生产。定制生产带来的问题:
电源设备系统的不能做到标准化,设备和器件的互换性较差。
订单式生产,厂家不能根据市场预测预先生产设备,设备交货周期较长。 设备的价格不能有效降低。
(3)配套器件
高压直流供电涉及的元器件中,整流器模块所需的功率电子器件、电容、变压器等器件较为通用,供应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熔断器、断路器等配电保护元件就较为匮乏。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日常运行电压(浮充电压)即已达到270V,普通熔断器均为交流熔断器,已不能支持这一电压等级,只能选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但目前直流熔熔断器生产厂家很少,市面上也难以见到。
断路器的情况要好一些,普通热磁脱扣型塑壳断路器单极工作电压已可达250V,ABB、施耐德等大型厂商也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达220V的微型断路器,这两类断路器双极使用时工作电压均远远高于高压直流系统可能的最高电压(均充电压)288V,可为高压直流系统保护。但采用这两类断路器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技术问题:整定值易漂移;塑壳断路器安装尺寸较大;微型断路器易被碰刮误断、整定值通常不能调整、分断短路电流电流小。
商务问题:产量较小,价格较高,供货周期长。
(4)监控系统
如要大规模商用,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必须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开关电源系统的监控与-48V直流电源相同,没有任何困难,但配套电池组目前还没有厂家可以提供专用的240V电池组监控单元和配套的软件子系统。
3.高压直流技术应用的推进
制约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也许还有很多,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后端设备高压直流供电的标准化,鉴于后端设备,尤其是IT设备,绝大部分的应用还在于社会的其他行业,仅仅依靠通信行业的力量难以有效推动电源标准的改进的,应该积极推动全社会对高压直流供电的认知,进而产生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政府规章和技术标准,推动使用高压直流供电的IT设备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在后端设备具备高压直流供电的条件,并大规模商用后,电源系统的标准化将迎刃而解,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推动前端电源零部件及整机厂商全力进行研发和生产,现阶段前端电源系统存在的种种制约将不复存在。
三、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应用的影响
根据《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和运营商试点经验来看,高压直流系统是小电流系统,例如某运营商推荐每套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0KW,较之大型UPS系统每套系统数百KW的容量,高压直流系统显然属于小系统,其部署将更加灵活,供电体制既可集中供电,又可分散供电,但从节约资源和投资出发,还是宜采用分散供电,这就对传统机房电源、设备截然分开的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建机房时就需按照电源、设备混合布置的需要考虑机房的荷载、走线通道、制冷量等因素,在设备的监控和现场维护上也需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实行综合管理。高压直流供电技术节能、可靠,较之传统的UPS电源具有巨大的优点,在解决了后端设备的适应性后,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必将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第二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范文模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三维图形设计、游戏软件设计概论、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3D游戏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视觉传达、网络游戏、美术设计与创意、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特技制作与合成、非线性编辑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
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核心技术,培养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数字媒体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数字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 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现在这种人才很缺乏,并已经成为数字媒体行业人才被挖和人才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据预测,未来几年,上海数字媒体 人才缺口将达到8万人。[因此,数字媒体产业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数字媒体产业可以扩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面。
由于近几年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数量剧增,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现有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数量很有限,但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交叉 性和教育信息化及社会信息化迅速向纵深发展,可以开拓的人才就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数字媒体产业就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一个很好的开拓方向。数字媒体行业是以影视、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行业。[6] 虽然涉及的艺术方面的知识不少,但是艺术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一门边缘学科。当前很多高校该专业的培养 目标除了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之外,还为各类广告公司或影视电台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既有计算机知识、电子技术知识,也有影视、动画、图形图像、音 乐美术等方面的。可以说与数字媒体产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很吻合。技术与艺术并重,并且克服了目前内地人才资源的现状:懂艺术的不了解计算机技术,懂数字 技术的却往往缺乏艺术基础。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完全可以很方便地在数字媒体产业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数字媒体就业方向
毕业生从事的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影视、娱乐游戏、出版、图书、新闻等 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 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 维护工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数字媒体技术是培养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从专业特性看,本专业实力强的高校,也就是计算机及媒体方面都比较有实力的高校。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是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最早的高校,浙江大学是开设数字媒体技术最早的高校。一个偏艺术方向,一个偏技术方向,这两个是国内最好的。
PS:这个回帖挺靠谱的觉得这种东西是基本靠自己的,觉得数媒艺术和数媒技术很不一样,艺术的是基本不需要编程的,个人觉得技术很有发展,但是要求当然也很高,学好openGL 会很牛,虚拟现实,可视化...这些都很有前景,开发空间也大。还有听软件公司的人介绍,说AS3.0的发展很大,很值钱的,当然不是单纯的AS,还要有 数据库,windows编程等技术,这些都得靠自己学,想靠学校的那种小薄教材就学好,基本不大可能,要看国外的书,而且每科不止一本,掌握好一个方面的 就足矣受用终身了!当然最关键的就是练习,艺术和技术都是这样,不练不研究就都没有用~个人也是在摸索过程中,加油~~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信号处理、图像音视频算法编码、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等方面,和3D有关的也就虚拟现实技术了。开数字媒体技术的差不多的本科院校一般都有相应的研究生。比较好的院校一般就是那些较早开放相关专业的院校,比如浙大、江南大学、中国传媒之类的
第三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景分析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景分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现状 问题 措施
摘 要: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是传统耕作制度的变革。在分析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必要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核心内容是对土壤尽量免耕或少耕,尽可能的降低耕作强度和次数,利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保护地表,采取配套的农艺栽培技术,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的能力。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它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抗旱节水,培肥地力、提高地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做简要分析。
一、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
据我省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最新统计显示:全省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的县(市、区)达102个,比往年增加了72个,各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也达到1100多个。保护性耕作机械发展到1600多台,比往年增长一陪多,其中小麦免耕播种机达到了1107台。我省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耕作面积呈几何递增趋势。
为加快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发展步伐,各级政策普遍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引进先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基础上,自行研制新机械、新技术,使机械性能更贴近本地区生产实际和农民要求,为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持。实施保护性耕作正在成为农民的自然选择,不少地区出现了争相购机用机的新局面。可见,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保护性耕作为一种新兴的耕作技术,还存在好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支持力度不够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这与传统机械耕作模式有很大区别,传统的耕作模式已经建立了许多年,农民早已适应了。一些农业部门的领导,还没有完全认识这种新生的耕作模式,政府缺乏宏观调控,工作重心没有放在这项工作上,支持力度不够,以致于一些示范推广基地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不能完全认识到保护耕作的意义,阻碍了它的推广。
2、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农民是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体,但是他们的主体地位还没有明确,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一些地方为完成任务,就项目抓项目,而忽略了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工作。一但项目结束,资金停止,实施面积就会缩减,生产模式又回到传统模式,无法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实施。
3、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目前农机经营投资的主体是农民,而农业机械投资大,利用时间短,资金回收期长,导致农民经营和投资农机时出现短期行为,大中型农机具不足影响了项目的更大发展。虽然政府对农机化的投入每年增加,但是资金又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开展保护性耕作。
4、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各地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已有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农业生产要求,需要找到适合本地区适用的技术模式和技术要点。
由于保护性耕作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人才基础比较薄弱,与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不项适应,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工作。另一方面,机具性能和制造质量不能很好的满足作业要求。列如,机具切草和抗堵塞性能差,播种后出苗不均匀,生产效率低及部分零部件易损坏等问题,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发展。
5、农机农艺不能紧密结合
山东省机械基础比较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以机械深耕深松的营造土壤水库的蓄水技术,化肥深施、秸秆还田等结合技术已基本上为农民所接受,并且早已在全省得到推广。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新技术,有可能与这些技术产生矛盾。例如,深松技术引起的地表不平,给免耕播种作业带来较多困难,需要表土作业,这势必会引起作业成本增加。农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机械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可能会有抵触。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改良耕作技术等其它技术不能有效的结合,阻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三、发展保护性耕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领导要充分重视新技术推进力度
一个好的农机推广项目,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首先农机部门的领导应当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二是成立各地政府领导和农机等部门共同组成的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并组建农机部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课题实施小组。三是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领导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推广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形成比较健全的组织管理系统,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2、必须健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机制
一是各级农机部门作好宣传工作,让农民知道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且对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提高他们应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二是要结合保护性技术项目的实施,切实为农民传授经验技术,并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渡过技术难关。三是重视机手的培育工作。机手是机械技术的操作者,机手能否自主开展技术作业,直接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长效机制的建立。各级农机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机手的培训,让他们成为技术过硬的农机操作手。四是各项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惠农政策要长期执行,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
3、切实保障资金足额投入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中,各项农机综合技术的投入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因此,在加强技术投入的同时,要从多方面开辟筹资渠道。一是利用国家对项目的投资作导向,吸引农民自筹资金投入。二是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三通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让农民看到实效,鼓励村、组集体投资购机。
4、强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装备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模式的耕作要求,要在保证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和作业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到机械工作时操作简单,机械故障少,生产效率高,这就需要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高科技队伍,加快农机具研制和技术创新。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迅速把这些高效率、高质量的机械推广下去,运用于农业生产,充实保护性耕作机械队伍,完善农业机械装备。
5、必须坚持农机农艺的有效协作
农机技术是实现农艺技术的工具,只有农机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效益。因此,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中,要把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起来,用机械化手段完成农艺技术问题,并做到两者协调统一,从而使保护性耕作技术顺利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起始点。发展保护性耕作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机具结构调整与优化,一些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机具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第四篇:高压PT技术协议
《35KV开关柜技术协议书》简介开始:此内容文章属于《35KV开关柜技术协议书》栏目,以上内容为《35KV开关柜技术协议书2011-9-10 20:44:21》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目 录
1、总则
2、技术要求
3、质量
4、试验
5、高压开关柜监造
6、资料
7、供货范围
8、供货清单
1、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书仅限于……..热电厂的35KV高压开关柜的订货。1.2 本技术协议书引述的是最低限度低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
符合技术 协议书和
规定,也未最新工业标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使用的标准1.4本协议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力。
矛盾时,按较高标准。
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法律效1.5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后解决。
1.6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两份。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即生效。
2、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3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
》
GB11022《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4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 GB763《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5582《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V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3906《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2.2 环境条件 2.2.1 周围空气温度 极端最高温度:42.1℃ 极端最低温度:-23.0℃ 2.2.2 海拔2.2.3 环境小于1000M 湿度:64(年平均
湿度)2.2.4 污秽等级:II级 2.3 工程条件 2.3.1 系统概况 1 系统电压: 35KV 2 系统最高电压:40.5KV 3 系统额定频率:50Hz 2.3.2 安装地点:户内 2.4 高压开关柜技术参数
2.4.1 型号:GBC(S)双母线手车式高压开关柜 2.4.2 额定电压:35KV 2.4.3 最高工作电压:405KV 2.4.4 主母排额定电流:4000A 2.4.5 动稳定电流:80KA 2.5 真空断路器参数 2.5.1 型号:ZN72-40.5KV 2.5.2 额定电压:40KV 2.5.3 额定电流:1250A~2500A 2.5.4 额定开断电流:31.5KA 2.5.5 额定热稳定电流(4s,2.5.6 额定动稳定电流:80KA 2.5.7 操作机构:连体弹簧操作机构(电机电压DC220V)2.5.8 控制回路:DC220V分合闸1.57A 2.6 柜内互感器采用大连北方互感器厂产品。
2.7 过电压保护器采用合肥凯立TBP-B/F 35KV,安装在小车上,柜配带电显示。2.8 35KV PT柜上
配4套消谐装置,型号为MES98-Ⅱ。
部位带电母排
加装绝缘热缩套。
值):25KA 2.9 母联、分段及所有隔离开关下端口2.10 二次插头线管固定牢固,辅助开关6开6闭双层。
2.11 柜前后标牌编号用黑字。2.12 开关柜内电缆采用后面接线孔。
2.13 35KV隔离开关采用江苏仪征GN27-35Q/400(1250~2000)A。
2.14 35KV开关柜直流、交流小母线采用φ6铜棒连接,柜与柜之间留长方形孔洞穿小母线用。
2.15 开关柜两端头柜内配电源开关40A,PT柜二次回路配空气开关10A,见图。,电缆接线母排按需方要求去做,并钻好φ12接线
3、质量3.1
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规范生产,电气元件选用质量有的、正规的、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3.2 外壳色调,颜色见色标,喷塑工艺,面板涂漆平整,附着牢固。
3.3 柜体框架坚实牢固,平直度高;电焊无毛刺;密封性能好。3.4 所有柜均要具备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要求。
试验
4.1 高压开关柜应作型式试验,试验项目按验数据及报告单(并作凝露试验)。
标准规定,厂家
试
5、高压开关柜监造
5.1 在产品生产、装配、调试过程中需甲方派出驻厂或临时代表5.2 双方应支持,供方
尊重监造代表提同的意见。
监造工作。5.3 供方有义务向监造代表量跟踪卡记录。
生产中问题及试验数据,包括制造全过程的质5.4 监造工作按能源部“发电设备监造条件”精神5.5 质量。
(1)保修期限:质保期12个月,(2)保修
从整体调试验收合格之日算起。
质量问题,厂家售后服务人员应在24小:在质保期内,因设计、施工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3)超过保质期如修理费用。
(4)厂家来人协助安装并
现场设备调试工作。
质量问题,厂家仍按上述保修,只是甲方应支付的6、资料 6.1 建设应向制造厂
资料:
(1)全套电气原理图及电气元件参数。(2)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6.2 制造厂应向设计院(1)产品使用说明书;(2)开关柜接线图五套;(3)装箱单;(4)产品合格证;(5)备品清单;(6)出厂试验报告。
资料:
7、供货范围 7.1 高压开关柜本体。7.2 备品备件
分、合闸线圈-220V 各15只 隔离开关、门、电磁锁-220V 各15只 随机专用工具
专用弹簧机构储能手柄 10个
8、供货清单
35KV高压开关(成套柜包括主母线)
1、GBC(S)-35-64 22面(进出线)
2、GBC(S)-35-108 4面(PT柜)
3、GBC(S)-35-56 2面(母联)
4、GBC(S)-35-76(改)2面(分段开关)
5、GBC(S)-35-86(改)2面(隔离开关)共计:32面
需方:
代表:
供方:
第五篇:高压直流输配电技术
一、教学目的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依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以直流的形式实现电能的远距离传递的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电能生产系统中的运行特性、控制特性及其结构和元件等理论知识,为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联系工程实际,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讲课2学时)
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概况、基本组成及与交流输电相比
第二章 换流器理论及特性方程(讲课4学时)
换流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交-直流转换,并通过HVDC联络线来控制潮流,是直流输电系统中完成电能传递的关键设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换流器的阀特性以及实际换流电路的结构和运行情况,掌握换相、触发延迟角、换相角、熄弧角等基本概念,整流器和逆变器的工作方式。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2.1、阀特性(讲课1学时)
2.2、换流器电路分析(讲课1学时)
2.3、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讲课1学时)2.4、交流量和直流量之间的关系(讲课0.5学时)2.5、多桥换流器(讲课0.5学时)重点: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难点:多桥换流器的工作方式。
作业:什么是整流器和逆变器,其各自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第三章
谐波及其抑制(讲课4学时)
谐波及其抑制是高压直流输电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通过本篇学习,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谐波来源以及类型、谐波的影响和危害、滤波装置的特性和设计办法,重点掌握换流站交、直流侧的谐波类型以及抑制,了解交流绕组的术语,认识展开图,懂得三相绕组空间对称的道理,掌握相电势有效值公式,知道其中各物理谐波的基本方法。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3.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讲课1学时)3.2、谐波抑制装置的选择(讲课1学时)
3.3、交流滤波器的设计(讲课0.5学时)
3.4、直流侧滤波器设计(讲课1学时)
3.5、增加脉波数来抑制谐波的办法(讲课1学时)重点:抑制谐波的办法。难点:滤波器设计。
作业:什么是特征谐波?什么是非特征谐波?其抑制方式有哪些?
第四章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和特性(讲课5学时)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高度可控的,采用各种控制方式,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和功率控制的最大灵活性,同时保证设备的安全。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控制的基本运行原理、实现以及它们在正常和异常的系统条件下的性能。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4.1、控制的基本原理(讲课1学时)4.2、控制系统的实现(讲课1学时)
4.3、换流器触发脉冲控制系统(讲课1学时)4.4、换流器的全数字式控制器(讲课1学时)4.5、阀的闭锁和旁路(讲课0.5学时)4.6、启动、停运和潮流的逆转(讲课0.5学时)重点:控制的基本原理。
难点:关于阀的闭锁和旁路,启动、停运和潮流的逆转实现。作业:(1)阐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
(2)如何实现直流系统的启动、停运和潮流的逆转?
第五章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和仿真(讲课9学时)
实际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往往和交流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系列电压不稳定性、暂态不稳定性、动态过电压等问题,为了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措施,建立准确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方程变得必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描述高压直流系统的各种模型、求解方法以及相关的仿真计算。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5.1、用于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研究的标准模型(讲课1学时)
5.2、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的顺序解法(讲课2学时)5.3、交、直流潮流的改进统一解法(讲课1学时)
5.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讲课1学时)5.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仿真(讲课2学时)5.6、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暂态仿真(讲课1学时)
5.7、稳定研究中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选择的一般原则(讲课1学时)重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仿真。难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仿真。作业:做一个简单的两机系统内嵌直流系统的暂态仿真,了解功率传输过程中交流侧和直流侧电压电流的变化。
第六章 提高交流系统性能的附加直流控制(讲课6学时)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基本的控制量式整流器控制的直流电流和逆变器的直流电压。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有关附加控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最近发展的高级控制技术等。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6.1、概述和定义(讲课2学时)
6.2、最优功率调节控制器的设计(讲课0.5学时)
6.3、提高交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附加控制(讲课0.5学时)6.4、阻尼交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讲课0.5学时)6.5、模糊逻辑控制和变结构控制(讲课0.5学时)6.6、自校正电流控制器的设计(讲课1学时)
6.7、直流换流器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讲课1学时)
重点:提高交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附加控制,直流换流器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难点:阻尼交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糊逻辑控制和变结构控制。作业:(1)提高交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附加控制有哪些?
(2)如何抑制交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第七章
交流和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讲课4学时)
交流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相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系统与所连直流系统容量的相对大小。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与弱交流系统连接的直流系统的有关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短路比、有效短路比、暂态电压稳定性以及强迫换相等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弱系统有关问题的方案,暂态交流电压的现象以及可能引起的系统问题,谐波的不稳定性机制以及缓解办法,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7.1、概述和定义(讲课0.5学时)
7.2、暂态交流电压稳定性(讲课0.5学时)7.3、动态过电压和控制设备(讲课0.5学时)
7.4、强迫换相和GTO电压源换流器(讲课0.5学时)7.5、谐波不稳定性及其缓解办法(讲课0.5学时)
7.6、弱背靠背直流联络线的稳定性和电压崩溃(讲课0.5学时)7.7、背靠背换流站的统一控制(讲课0.5学时)7.8、实际直流系统与弱交流系统连接的设计和性能特征(讲课0.5学时)重点:暂态交流电压稳定性。
难点:弱背靠背直流联络线的稳定性和电压崩溃,背靠背换流站的统一控制。作业:(1)什么是背靠背直流系统?
(2)如何实现实际直流系统与弱交流系统的连接?
第八章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和保护(讲课2学时)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换流器、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的交流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本章将对换流器异常运行、交流和直流系统故障的响应以及主要保护的配置分别予以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换流器异常运行的相关现象、交流和直流系统故障的响应以及主要的保护手段等内容,重点掌握换相失败的概念。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8.1、换流器的异常运行(讲课0.5学时)
8.2、交流和直流系统故障的响应(讲课0.5学时)8.3、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保护的配置(讲课1学时)重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保护的配置。
难点:换流器的异常运行,交流和直流系统故障的响应。作业:(1)换流器异如何实现常运行的表现有哪些?
(2)如何实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保护的配置? 第九章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讲课2学时)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充分开发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优点和技术优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基本控制特性和控制系统的组成。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9.1、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特性(讲课0.5学时)9.2、多端直流控制系统的组成(讲课0.5学时)
9.3、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功率分接逆变器(讲课1学时)重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特性。难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功率分接逆变器。
作业:请阐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控制特性。
第十章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讲课1学时)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结构比较新,分析起来相对复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分类、与交流系统的相互作用、恢复策略和稳定控制等。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10.1、概述(讲课0.5学时)
10.2、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同步和阻尼转矩控制(讲课0.5学时)
重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同步和阻尼转矩控制。难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同步和阻尼转矩控制。作业: 阐述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阻尼转矩控制特点。
第十一章
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方案(讲课1学时)
为了简化结构、节约投资、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减少换流站损耗、增加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一些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方案。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这些新方案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11.1、发电机-换流器的直接联接(讲课0.5学时)
11.2、无换流变压器的直流输电系统(11.2节和11.3节合并讲课0.5学时)
11.3、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并联线路投切
重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并联线路投切。难点:发电机-换流器的直接联接。
作业:如何实现发电机-换流器的直接联接?其技术特点有哪些?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PPT与板书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成绩评定:总分100分,平时20%,期末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李兴源 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浙江大学直流输电教研组 主编:直流输电,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年
(大纲撰写人:刘群英)(大纲审稿人:)
全日制研究生《高压直流及新型输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依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以直流的形式实现电能的远距离传递的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电能生产系统中的运行特性、控制特性及其结构和元件等理论知识,为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联系工程实际,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讲课2学时)
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概况、基本组成及与交流输电相比
第二章 换流器理论及特性方程(讲课4学时)
换流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交-直流转换,并通过HVDC联络线来控制潮流,是直流输电系统中完成电能传递的关键设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换流器的阀特性以及实际换流电路的结构和运行情况,掌握换相、触发延迟角、换相角、熄弧角等基本概念,整流器和逆变器的工作方式。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2.1、阀特性(讲课1学时)
2.2、换流器电路分析(讲课1学时)
2.3、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讲课1学时)2.4、交流量和直流量之间的关系(讲课0.5学时)2.5、多桥换流器(讲课0.5学时)重点:整流器和逆变器工作方式。难点:多桥换流器的工作方式。
作业:什么是整流器和逆变器,其各自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第三章
谐波及其抑制(讲课4学时)
谐波及其抑制是高压直流输电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通过本篇学习,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谐波来源以及类型、谐波的影响和危害、滤波装置的特性和设计办法,重点掌握换流站交、直流侧的谐波类型以及抑制,了解交流绕组的术语,认识展开图,懂得三相绕组空间对称的道理,掌握相电势有效值公式,知道其中各物理谐波的基本方法。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3.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讲课1学时)
课程编号:170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