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两步应用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第八课时: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例3,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四的第6~10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373562225335151412799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2)梨的筐数的3。43和苹果的筐数相等。4
(3)白羊只数的4等于黑羊的只数。5
4。5(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3.教师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 4
(2)梨的筐数是3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 4
4等于黑羊的只数。()? 5(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第一单元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二、新授。
1.出示例3。4,有40只黑羊。()? 5
5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63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指名读题,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5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
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2”,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
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
18元?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从已知条件或从问题分析,说出要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此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第一单元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5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6
5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6
1853 515(元)6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1”,就是求15的2”,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32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3
25 21510(元)3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525218 10(元)63 1 1
(4)检验,写答语。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5页下的“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后,进行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3.小结。
从上面的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今天学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1第一单元
解答这类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反思: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做单位“1”,先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2/3”,再把小华的钱数看做单位“1”,求出小新储蓄的钱。本题最大的难度是有两个单位“1”,要学生照准单位“1”,理解题意,才能做好这类应用题。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一步应用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574524246856
2.列式计算。
1(1)20的是多少? 5
3(2)6的是多少? 4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44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554,吃了多少千克? 5
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第一单元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
“1”,要求100的44,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554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5
2044(4)学生列式计算:100 =80 5(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完成第14页“做一做”第1题。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37出示例2:小林身高1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58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7”,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8
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5米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7,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8
第一单元
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义,用乘法计算。
(4)让学生列式计算。
1 737是多少,即求1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858
3777211 58555
1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31小强身高1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1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57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135米
?米(6)教师说明: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1是带分7
881数,把1化成假分数,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777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5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5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第一单元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练习四的第1~4题。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共三个小节。
1、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
2、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
3、倒数的认识包括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关键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2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四篇:两步分数乘法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分数乘法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制作沙包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3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复杂一些?为什么?
谈话: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这个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和“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这两句话的?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关系。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课件动态出示P13图示。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分析题意,解释算式。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方法一: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3/4=45(克)
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45×7/9=35(克)方法二:列综合算式:60×3/4×7/9=45×7/9=35(克)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60×3/4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7/9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作单位‘1’的?
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师:分数连乘除了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自学课本P13页,再比较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和刚才板演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14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
让学生读题后,可以适当启发:要求鸡的孵化期,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鸭的孵化期?(可以说明既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校对。校对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2、自主练习第2、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14页自主练习第4、5、6题
第五篇:《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习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共同画线段图、尝试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课件)
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铺垫。
1. 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3×2/9 7/15×3/14 25×3/5 2/9×3 5/12×6/7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4。
(2)梨的筐数的3/4和苹果的筐数相等(3)白羊只数的4/5等于黑羊的只数。(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4/5。
3.教师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3(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34(2)梨的筐数是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
44(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54(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有40只黑羊。()?
5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1)指名读题,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作为 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2/3”,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2/3”,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线段图(2)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说出,从已知条件或从问题分析,说出要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此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18×5/6=15(元)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③该怎样列综合算式,?16×5/6×2/3=10(元)(4)检验,写答语。答:小新储蓄了10元。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下的“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后,进行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3.小结。
从上面的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今天学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五的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你有那些体会? 解答这类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五的第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