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法学3(5篇)

时间:2019-05-14 13:1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狱法学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狱法学3》。

第一篇:监狱法学3

《监狱法学》平时作业

(三)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2、根据监狱与社会的联系程度,可分为()与()。

3、监狱不仅是执行阶级意志的(),反映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实行阶级统治的(),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于()的需要。

4、所谓罪犯精神活动产品,是指受刑人在狱服刑期间()、()活动的物化形态或结果。

5、监狱法律关系是由监狱法确认和调整的监狱机关及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之间的()关系。

6、监狱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监狱法律关系的(),也就是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监狱法律关系的7、罪犯的特殊权利是指具有在监狱中()的罪犯这种特殊的身份依法享有的()。

8、道德意识包括对道德的()、()()和()等方面,是评价事物、调节行为的重要心理方面

9、监狱适应不良是指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未能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和维护与监狱环境的和谐关系的(二、选择题(20分,每个2分)

1、()的发生,是指在监狱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过程。

A监狱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 C监狱关系 D监狱

2、罪犯是指被生效刑事裁判()、在狱服刑的受刑人。

A定罪 B量刑 C定罪量刑 D服刑

3、()是指尊重和保护罪犯的人格尊严,是行刑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

A人格 B人格权 C财产权 D尊严权

4、()是指我国宪法和法律所明确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一项法律义务。

A公共财产不可侵犯 B公共财产 C祖国安全 D荣誉

5、()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A罪犯 B罪犯群体 C罪犯群落 D亚群体

6、罪犯非正式群体一般可以从其成因及存在形式划分为如下类型()。

A兴趣爱好型 B地区地狱型 C帮派型 D临时型

7、()是执行刑罚或者刑罚执行的简称。

A制刑 B量刑 C行刑 D刑罚

8、行刑权从属于(),是国家刑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A刑罚权 B量刑权 C行刑权 D制刑权

9、自由刑的执行,主体部分是()。

A监狱 B法院 C检察院 D罪犯

10、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A公民 B守法公民 C好人 D不再犯罪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改造对象

2、监狱法律关系的运行

3、行刑效果

4、监狱行刑运行机制

5、监外执行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减刑适用的对象

2、假释的适用条件

3、释放的程序有哪些?

4、罪犯教育管理制度有哪些?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内容

2、劳动改造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监狱法学练习题

监狱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监狱法律制度应当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转化为具体的()

A.物质成果B.精神成果C.劳动成果D.实践成果

2.为了实现改造罪犯的行刑任务,监狱人民警察负有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的()

A.职权义务B.法律责任C.行为表现D.光荣使命

3.中国监狱产生于()

A.周代B.夏代C.商代D.春秋时期

4.监狱行刑是保全社会、预防犯罪的()

A.法律措施B.政策原则C.有效途径D.法律责任

5.释前教育的时间是()

A.六个月开始进行B.三个月开始进行C.二个月开始进行D.一个月开始进行

6.狭义的监狱,专指统治阶级关押已决犯的场所,西方指17、18世纪以后执行自由刑的场所,又称为()

A.暴力机器B.专政工具C.既决监D.未决监

7、派出所将犯罪嫌疑人岳某、戚某、杨某三人刑事拘留,该行为()

A、只要是派出所所长审批的,就合法有效;

B、派出所无权决定是否可以对他们实施刑事拘留;

C、对他们刑事拘留应当由A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进行审批;

D、决定是否对他们刑事拘留的审批权只有A区公安分局负责人。

8、被扣押的铝合金窗10天后返还物主,物主将窗重新安装到墙上,()

A、此时发还被扣押的铝合金窗是违法的,应当将其保存到案件诉讼结束,才可发还;

B、将扣押的铝合金窗返还物主是造成预审阶段办案人员无法复核盗拆现场情况的直接原因;

C、对被盗拆铝合金窗进行拍照、录像,用其照片、录像代替实物,同样具有诉讼证据的效力;

D、物主将被盗拆铝合金窗重新安装到墙上,因而破坏了现场,直接造成案件证据不足,犯罪嫌疑人被释放。

9、公安分局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照相内容有()

A、对被盗拆铝合金楼周围环境和内部情况全面进行勘验;

B、制作现场勘察记录,包括现场笔录、现场照相、现场绘图;

C、发现痕迹物证,并进行提取和固定;

D、上述三项工作都属于必须完成的内容。

10、造成本案的处理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现场勘验不到位,该发现提取的痕迹没有发现提取与固定;

B、A与C所讲述的原因;

C、不注重刑事诉讼证据的规范化要求,导致所取的犯罪证据不具有诉讼证据效力;

D、犯罪分子的狡猾。

11.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

A.管理教育为主B.教育改造为主C.学习技艺为主D.劳动改造为主

12.监狱法调整的对象是监狱()

A.权利关系B.义务关系C.政策关系D.法律关系

13.我国监狱工作的现行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A.改造人是第一位的B.给予罪犯自新之路C.教育、感化、挽救D.以改造人为宗旨

14.罪犯改造综合治理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

A.重要条件B.工作基础C.切实保障D.有效途径

15.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是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

第 1 页

A.行政法律关系B.诉讼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D.刑事法律关系

16.对刑释出狱人的社会帮教的性质是()

A.正规教育B.辅助教育C.强制教育D.社区教育

17.监狱学是一门综合性的()

A.教育科学B.社会科学C.管理科学D.行为科学

18.中国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是哪年制定的()

A.1905年B.1908年C.1912年D.1902年

19.大、中队直接从事监管改造的警察应占本单位警察总数的()

A.50%以上B.60%以上C.40%以上D.70%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

1.把罪犯改造成为新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包括()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B.有正确的政策方针C.讲求科学的方法

D.较发达的生产力E.优越的国际环境

2.日本出狱人保护对象包括()

A.刑罚执行完毕者B.受缓刑之宣告者C.免除其刑之执行者

D.暂缓起诉者E.由妇女辅导院假退院者

3.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应及时处理的问题是()

A.学习B.劳动C.生活D.纪律E.安全

4.罪犯在新的社会存在条件下,在劳动实践教育、劳动观念的培养等综合作用下,得以(A.思想改造B.行为矫治C.恢复良知D.提高素质E.磨练意志

5.监狱行刑检察是国家权力机关赋予检察部门的神圣职责,检察人员本身必须

()

A.廉洁奉公B.精通业务C.讲求工作方法D.认真总结经验E.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6、派出所民警对保安员的询问除了应当询问上述内容外,还必须询问的内容有()

A、被盗拆铝合金窗的规格、品质、大小等情况;

B、被盗拆铝合金窗在现场分布情况,如4楼有多少个、5楼有多少个窗等;

C、楼下地面遗留有多少个窗架,是否有运输工具;

D、保安员进入大楼哪些地点,触摸了哪些物品,有没有留下一些自己的物品等。

7、本案讯问时,除讯问犯罪嫌疑人本人在整个犯罪过程实施哪些行为,还应讯问的内容有(A、有没有其他的犯罪同伙;

B、其他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C、“靓仔”是谁?“阿亮”是谁?是否是同一个人?

D、本案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到现场的?是否同时到达?

8、A公安分局技术人员到现场后勘查任务有()

A、对被盗拆铝合金窗大楼周围环境和内部情况全面进行勘验;

B、对被盗拆的窗户的楼层逐一进行全貌照相;

C、对所有被盗拆的铝合金窗进行照相;

D、对保安员进行照相

9.从行刑司法制度上看,监狱行刑权的行使是在哪些部门的配合、监督协作之下完成的()

A.人民法院B.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D.武装警察E.司法厅(局)

10.罪犯的权利和义务与一般公民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

A.权利义务的不完整性B.权利与义务特定性C.义务的绝对刑事强制性

D.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E.权利与义务的互补性

11.罪犯主观构成的基本类型包括()

A.罪犯总体的主观构成B.罪犯类群的主观构成C.罪犯个体的主观构成))

D.罪犯实体的主观构成E.罪犯整体的主观构成12.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促进监狱行刑()

A.法制化B.民主化C.规范化D.科学化E.现代化

13.监狱具有这样几个功能()

A.惩罚功能B.安抚功能C.抚慰功能D.矫正功能E.儆戒功能

14.监狱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按心理学与社会实践的领域来说主要包括

()

A.教育心理学B.医学心理学C.体育心理学D.文艺心理学E.司法心理学

15.未成年犯管教所按照办学的要求,教学设施应设立()

A.教学楼B.实验室C.活动场D.图书室E.语音室

16.监狱法定义明确了监狱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也揭示了监狱法的()

A.现象B.形式C.性质D.功能E.范畴

17.研究监狱法主要是研究监狱法的()

A.本质问题B.特征问题C.构成要素问题D.法律关系问题E.贯彻实施问题

18.西方封建制国家中,后期的监狱制度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

A.戒护制度B.劳作制度C.感化制度D.解除肉刑E.分遣制度

三、填空题

1.监狱法的颁行为创建现代化_______提供了法律保障。

2.监狱人民警察是一个独立的警种,是_______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3.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和一定的_______。

4.多数国家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段是_______。

5.监狱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中居于_______。

6.释前教育可以消除罪犯临释前不正常的_______。

7.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向可以理解为改造罪犯,造就人才,面向社会_______。

8.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从属于_______。

9.英国的约翰·霍华德有人称他为资产阶级近代监狱改良_______。

10.狱政管理是监狱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说是整个监狱运转中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监狱法学

2.法律效益

3.监狱行刑法律事实

4.给出路政策

5.行刑法律监督

五、判断题:

1、当赃物量多,体积大,现场照相可以拍照部分赃物作为代表说明涉案赃证的情况()

2、由于本案的赃物是铝合金窗,体积大、重量比较大,不便搬运,调取该物证时可以使用铝合金窗的照片、录像代替实物()

3、有保安员多人反映被盗的铝合金窗案发当天为66个,不必再带领本案犯罪嫌疑人到现场清点、复核被拆铝合金窗数额()

4、犯罪嫌疑人岳某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戚某作证证明戚某确实不知情()

5、该装修工地的保安员对岳某、戚某、杨某三人进行初步审讯是违反刑事诉讼规定的()

6、该装修工地的保安员清点被拆铝合金窗数目后再报案,保安员的行为不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六、简答题

1.简述监狱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2.我国监狱通过对罪犯实施惩罚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罪犯主观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4.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在组织和实施上的科学性是什么?

七、论述题

1.论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论述我国《监狱法》的立法意义。

监狱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 1.D2.B3.B4.A5.B6.C7、D8、C9、D10、B11.B

12.D13.D14.C15.D16.D17.B18.B19.B

二、多项1.ABC2.ABCDE3.ABCDE4.AB5.ABC6、ABCD7、ABCD8、ABC9.ABCD10.ABCD11.ABC12.AC13.ABDE

14.ABCDE15.ABCD16.CD17.ABCDE18.ABC

三、填空题

1.文明监狱2.武装性质3.生活条件4.18周岁以下5.主导地位

6.心理7.服务四化8.监狱改造工作9.之父10.中枢神经

四、名词解释

1.是指以监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是监狱学的分支学科,又是法学的组成部分。

2.是指在立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过程中产生的良性的综合效果。

3.是指由监狱行刑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4.是指对犯罪分子除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者外,都实行改造,给以他们重新做人、悔过自新的机会。

5.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监狱行刑活动和由此派生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狱的制度。

五、判断

1、X;

2、√;

3、X;

4、X;

5、√;

6、X;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监狱在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同国家的权力联系在一起,它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2)监狱的权利是一种职权,既不能转让,又不能放弃;(3)监狱行使权利要求义务人必须服从,不能违抗;(4)监狱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其义务。

2.(1)剥夺他们继续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条件;(2)使罪犯在惩罚中受到法制教育;(3)使罪犯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可耻和危害,认识到只有认罪服法,努力改造才有光明前途。

3.罪犯的主观构成是指导致罪犯实施犯罪,需要在监狱执行刑罚中进行改造和矫治的罪犯精神结构。罪犯的主观构成主要包括犯罪思想、不合理的心理结构两个要素。

4.(1)要以监内改造活动为主,其他社会力量的改造活动为辅。(2)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活动中要严格管理,严密防范措施。(3)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中,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4)及时总结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经验。

七、论述题

1.惩罚与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机统一于我国监狱工作整体之中。首先,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惩罚是改造的前提和保证,改造是对罪犯惩罚的目的;其次,惩罚与改造又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第三,正确处理惩罚与改造的辩证关系,必须惩罚与改造并举。

2.(1)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刑事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与刑事犯罪做斗争的有效的法律工具。(2)为创立现代文明监狱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是实现依法治监的重要保障;(3)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体现了进步、文明、科学、系统的时代特征。

第三篇:监狱法学论文

完善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罪监狱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的预防

摘要在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重新犯罪的危害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的探索预防的手段,但目前的刑罚理论及监狱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大的误区,过分扩大劳动的作用,忽视教育改造及心理矫治。基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由于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大而成为我国犯罪预防的重点、难点,因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改造对策,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监狱改造的重要内容方面,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与劳动技能培训,使其出狱后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不失为一种预防重新犯罪、降低重新犯罪率的明智选择。关键词改造手段重新犯罪教育改造心理矫治技能培训

一、重新犯罪原因剖析

据司法部监狱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重新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情况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剖析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刑释人员无固定职业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是其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最迫切的就是尽快找到一份有较稳定收入的工作。然而,刑释人员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在就业市场处于严重弱势。罪犯回归社会,不仅仅是人由大墙内走到大墙外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没有固定工作造成刑释人员与社会的“经济隔离”。无所事事是犯罪的温床,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不能以正常的渠道获取,就可能转向非正常的方式来获得。可见.有效预防重新犯罪,首先必须解决 刑释人员的生计问题,使其不致于因为温饱问题而重新走向犯罪道路。

(二)重新犯罪的罪犯心理失衡

他们一般具有蔑视法律制度的心理、经济上的补亏心理、强烈的反社会心理和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多年的监狱生活与现实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部分刑释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时就深感“损失惨重”,要不惜一切代价“捞本”的思想十分强烈。他们对犯罪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第一次的失误不会变为第二次的现实,只要做得隐蔽就不会被发现,伺机疯狂作案,把不满、愤恨发泄于社会。罪犯改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犯罪率的高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率的关系

近现代刑罚观念由报应逐渐转向对犯罪人的矫正,注重对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使犯罪人能够顺利重返社会,不再踏上重新犯罪的道路。相应地,人们更加注重对矫正方法的的适用。一般认为,劳动改造、教育改造及狱政管理是我国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这无论是在实践部门还是在理论界都得到了认识。我国自建国初逐步形成了以劳动改造和教育改造为主的狱政方针。其中劳动改造一直处于改造中的“重头戏”。学者们也多从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生活劳动是“改造自新的唯一手段”——出发,承认劳动的改造性和教育性。“监狱强迫罪犯进行劳动,目的就是为了改造罪犯,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所以改造形式劳动改造不可缺少的特性。劳动能重塑罪犯的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法制观念,尊重他人权利;能使罪犯矫正恶习,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劳动改造确如上所述具有矫正的作用吗?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该如何解释从建国到现在居高不下的重新犯罪率?尤其是90 年代以来,我国的重新犯罪率不断升高,即使在未重新犯罪的罪犯中,他不再重新实施犯罪的理由,恐怕也不是被改造成新人,而是因为他还怕再到监狱中去接受“劳动惩罚”。正如有的罪犯说:“狱内的劳动改造经历,使以后再犯罪时产生犹豫,监狱里两件事最苦:一是没自由,二是劳动改造。”由此看来,劳动改造并未如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在起着改造犯罪人、预防重新犯罪的目的。

二、当前改造手段理论上及实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当下的刑罚理论与监狱管理实践中,劳动能改造人的思想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还根深蒂固,导致对罪犯偏重劳动改造,忽略教育改造,未能处理好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方面的关系。对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上说是谁也不否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那就是看不到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把它看作是点缀、摆设,甚至当成负担。长期以来,以“三课”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改造活动在经济效益、生产劳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大多变得徒有虚名,为了完成正常考核检查,教学内容重叠,鲜有新意。思想教育仅仅强调大课教育、次数,强调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实际质量的变化状况。文化教育形式主义突出,教育内容的多年一贯性和学制上的非连续性,致使想学的罪犯“吃不饱”,不想学的罪犯“吃不了”。技术教育弱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无助于罪犯刑释后立足社会,不能对罪犯的就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不能激发罪犯参加技术教育学习的热情。另外,罪犯教育改造考核和评价质量体系不完善、不合理。在我国监狱普遍推行的“双百分”考核中,教育改造仅占几分,明显失衡。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教育改造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更为严重的是搅乱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长期轻视教育改造的恶劣影响。

三、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罪犯劳动作为一种被强制的行为,其是罪犯感受刑罚的要求,同时强制劳动也成为罪犯与刑罚之间的媒介,是罪犯借以感受刑罚的载体。这是现代社会罪犯劳动存在的原因与根据,是罪犯劳动根本价值理性所在。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罪犯劳动是一种惩罚。就劳动本身而言,它不能自动的起到净化犯罪人心灵的目的,犯罪人不会在劳动过程中突然地大彻大悟。或许经过劳动之后,有一部分人悔悟了,但这正如前所述,是因为他还怕再次受到这种处罚。当然,作为刑罚执行机构,在具有惩罚性的同时,现代监狱也还应该具有教育改造性。对于大多数罪犯(死刑犯和终身监禁犯除外)而言,监狱改造关注罪犯本身,是为了罪犯改恶从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素质提高,从而顺利地重返社会,重新适应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我们不能把劳动作为改造犯罪人的主要手段,更不能奢望能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劳动来达到降低重新犯罪率的目的。对未然之罪的预防(包括对潜在犯罪人的一半预防和对正在服刑罪犯重新实施犯罪的特殊预防)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那就是强制劳动与教育改造、心理矫治相结合,使罪犯在监狱中习得劳动技能、科技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为出狱后的自力更生奠定基础。尤其是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将是我们以后要关注的重点。

第一、监狱部门应当改变罪犯改造模式,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在观念上,以改造人为中心,以罪犯回归社会为目标,对所有罪犯都应该进行社会化改造,努力增强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就要求监狱部门必须改变以劳动改造为主的管理模式,增强教育改造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服刑人员进行以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罪犯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对罪犯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转变目前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存在“重关轻管、重管轻教”的观念。以现代的文明素质承担新时期的监狱行刑工作,通过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将科学文明的管理和教育落到实处。

第二、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把心理矫治作为罪犯改造的必要手段。

近些年,服刑人员在狱中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可以说,服刑人员在监所几近与世隔绝,他们远离亲友,与人缺乏交流。其内心是孤独的,悲观无助的,甚至是绝望的。很多服刑人员担心遭到亲人唾弃,对家庭、婚姻关系感到焦虑,或是即将出狱,对能否适应社会信心不足、忐忑不安⋯⋯服刑人员不可避免存在心理疾患,这种疾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梳理与矫治,极易发生自杀自残或伤害他人案件,抑或在获释后重新犯罪,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必须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把心理矫治作为罪犯改造的手段。扩大社会参与矫治力度,提高矫治的成效。刑罚社会化、矫正社区化等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为社会参与矫治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制度支撑。在此背景下,应当扩大社会参与罪犯矫治的范围与层面。尤其是扩大心理专家参与矫治工作,以提高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成效;加大开放式处遇力度,进一步完善罪犯准假探亲、特优会见等措施,尽可能让服刑人员与社会接触,减少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隔膜,帮助服刑人员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避免形成“监狱人”的人格,切实把罪犯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改造人、教育人、拯救人的目的。第三、劳动技能培训应当成为刑释人员安置的前置程序。

如果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出狱后就不难找到工作;否则,刑释后就无法找到谋生的饭碗,从而增加政府安置的难度和重新犯罪的几率,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政府应当重视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把服刑人员的技能培训纳入政府再就业工程,对服刑人员实行免费培训。结合社会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增强技能培训的实用性,使刑释人员在监所学到的技能能够得到的切实的应用。使他们出狱后,能 够自食其力,而不至于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或为生计而重新犯罪。

第四、完善立法,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进程。

《监狱法》第66条规定:“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 然而,《监狱法》已经实施十余年了,这些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要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快行刑法制建设和改革,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从立法的高度对综合治理有关的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使监狱工作社会化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2] 李均仁.转换观念,预防控制重新犯罪的上升趋势.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5)

[3] 张绍彦.中国监狱改革论略.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1]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中 国司法.2005(6).

[3]于浩,谭远宏.监狱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制与社会.2007(1).

[2] 董兴义,陈满庆.心理矫治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作用及其基本方略的深化改革[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 2002.[2] 陈寿刚, 国洪江.新形势下对罪犯加强严格管理与教育改造工作之我见[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 1999

[7] 祝国治,陈向阳.试论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规范发展(下)——构建罪犯劳动改造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司法, 2006,(03).

第四篇:监狱法学答案2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二)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是刑事执行法的主干部分,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是监狱人民警察依法对被监禁的罪犯进行管理权利。

3、()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4、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依其作用的积极与否,分为()和()。

5、罪犯的反社会性是指罪犯所具有的、规定其犯罪行为的实施并以犯罪行为来表征的,对()()和()抵制或对抗的内在人格品质或倾向。

6、行刑的目的是指()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是指对行刑机关通过行刑活动实施行刑目的的评价。

8、()是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保证刑罚执行机关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的()。

9、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服刑满()年以后,可以减刑。

10、假释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将其()地提前释放的制度。

11、又犯罪处理指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服刑期间在()犯罪的案件,依法减刑处理的()。

12、劳动改造是指监狱根据改造犯人的需要,依法组织犯人从事(),将其改造成为()的法律活动。

13、()是指帮助出狱人适应社会生活,预防再犯所进行的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监狱的特性有()。

A 惩罚性 B 社会性 C 人文性 D 阶级性

2、监狱法律关系的特点是()。

A 法定性 B 强制性 C 确定性 D 对应性

3、罪犯的犯罪意识是罪犯()的社会存在的反映。A 特别 B 独特 C 个性 D 个别

4、罪犯反社会性的形成及其极端的行为形态(),是其社会过程失败的表现和结果。A 犯罪 B 刑罚 C 过错 D 过失

5、从行刑这种刑事司法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它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A目的性 B 规范性 C明确性 D 强制性

6、刑罚权是由()构成的。

A 制刑权 B 求刑权 C 量刑权 D 行刑权

7、行刑权只有()才有权行使。

A 政府组织 B 国家 C 法院 D 公安局

8、行刑目的依据有()。

A 理论依据 B 法律依据 C 实践依据 D 司法依据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A 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审查机关 D 监督机关

10、()是指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罪犯收监予以执行的一项行刑活动。

A 管制 B 收监 C 监狱 D 拘留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监狱法律事实

2、罪犯类型

3、改造对象

4、罪犯

5、罪犯的群体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罪犯的特征

2、简述监狱法律事实的特征

3、简述监狱适应不良现象的特征

4、简述罪犯的义务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原则

2、分类制度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二)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法

2、监管罪犯权

3、罪犯群体

4、积极的习惯

消极的习惯

5、社会共同体

社会规范

价值标准

6、国家

7、行刑效果

8、收监

前提条件

9、二年

10、法定原因

附条件

11、监狱内

行刑制度

12、生产劳动

守法公民

13、出狱人的社会保护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ABCD

2ABCD

3B

4A

5ABD 6ABCD

7B

8ABC

9D

10A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监狱法律事实:监狱法律事实,是监狱法所规定的、能引起监狱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

2、罪犯类型:罪犯类型,是指基于一定目的,拧照一定的标准,对罪犯进行规划,分析而形成的若干群落。

3、改造对象:改造对象是指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而需要加以改变的成份。

4、罪犯:罪犯主要指被生效刑事裁判定罪量刑、在监狱中服刑的受刑人。具体说在我国是指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无期徒刑犯、有期徒刑犯。

5、罪犯的群体:罪犯群体,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在这一集合体中,罪犯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形成—定的地位和关系。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罪犯的特征

(1)罪犯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2)罪犯是被已经生效的刑事裁判判处自由刑或者以剥夺自由为实际执行内容的刑罚的承受者。

(3)罪犯是交付监狱执行刑罚的服刑人。

2、简述监狱法律事实的特征(1)监狱法律事实是由监狱法所规定的。

(2)监狱法律事实的作用是产生、变更和消灭监狱法律关系。

3、简述监狱适应不良现象的特征

(1)从认识方面来看,罪犯对监狱环境缺乏理智认识,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监狱环境,而是期待监狱环境按自己的愿望变化,因而屡遭挫折。

(2)从情绪方面来看,罪犯的情绪波动大,不断处于愤怒、抑郁、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状态之中。

(3)从人格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缺乏稳定的人格特征,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并且往往对挫折产生过度的反应。

(4)从行为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的行为通常表现出冲动性、情境性和反常性的特点。(5)从人际关系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与其他罪犯和监狱人民警察的人际关系都比较紧张。

4、罪犯的义务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义务(2)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3)遵守监规纪律的义务

(4)接受改造和自我改造的义务(5)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

(6)接受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的义务(7)服从监管的义务(8)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9)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原则(1)因人施教原则(2)分类教育原则(3)以理服人原则

(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开些)

2、分类制度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分类制度是监管改造罪犯的有效方法。(2)分类制度是决定罪犯处遇的前提条件。(3)分类制度是狱内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开些)

第五篇:监狱法学答案4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四)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改造权,即监狱人民警察通过依法监管罪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

2.监狱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监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

3.法律行为分为()和()行为,合法行为是其()和()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4.(),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的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罪犯群体在构成上具有()和()。

6.行刑规范性,是指刑罚执行机关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

7.求刑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特别权力,即()代表国家行使的公诉权。

8.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9.(),是指所选择的行刑手段是能够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

10.强迫罪犯从事()是最基本的行刑手段,是中国自由刑行刑的()。

11、()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接收罪犯入监时,按规定检查其体格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的制度和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对罪犯非正常死亡的,()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监狱 D 行刑机关

2、国家法制是由()三项基本内容构成的。

A 立法 B 司法 C 执法 D 刑法

3、教育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的强制性 B 改造的目的性 C 明确的方向性 D 系统的影响性

4、罪犯的犯罪情况,即与其犯罪有关的如犯罪的()以及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等。

A 性质 B 情节 C 刑期 D 犯罪原因

5、对罪犯进行道德教育包括()。

A集体主义教育 B 文明礼貌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 人生观教育

6、识别功能是教育改造的一项()功能。

A基础性 B 基本 C 全面 D 启迪

7、劳动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性 B 改造性 C 惩罚性 D 制约性

8、武装警戒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了维护监狱的正常()而实施的警戒活动。

A 秩序 B 安全 C 管理 D 工作

9、罪犯的行为恶习不同于罪犯的()。

A 犯罪习癖 B 犯罪习惯 C习惯性违法行为 D 行为

10、改造罪犯权具体包括的权利有()。

A 教育改造权 B 劳动改造权 C 监管改造权 D 处罚罪犯权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行刑制度

2、监狱行刑运行机制

3、验证法律文书

4、监外执行

5、减刑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监狱行刑运行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2.减刑的适用对象

3.行刑的原则

4.假释符合的条件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内容

2.教育改造的形式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权利 2、终止 3、合法行为 违法 内容 形式 4、健康检查 制度 活动 5、非亲合性 复杂性 6、行刑目的 7、检察机关 8、守法公民 9、最佳的行刑手段 10、劳动改造

11、健康检查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含单选题和多选题)

1B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 7ABC 8AB 9AB 10AB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1、行刑制度是刑罚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已经生效刑事裁判所确定刑罚必须遵循的一定程序和办事规程。

2、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是指在刑罚实际执行过程中,行刑环境、行刑手段和行刑的主体与客体等刑罚执行诸要素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3、行刑的原则

(1)行刑的人道性原则(2)行刑教育化原则(3)行刑个别化原则(4)行刑社会化原则

4、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减刑是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项行刑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1、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有哪些特点?

(1)复杂性。

(2)动态性。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和结构。(3)系统性。

2、简述减刑适用的对象

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法第46条规定的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是我国减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3、行刑权的特定性有哪些?(1)是行刑权只能根据审判机关所作的有罪刑内容的判决或者裁定实施,没有判决或者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均不发生行刑问题;

(2)是行刑权只能由刑罚执行机关或者国家指定的专门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均不发生行使行刑权的问题。

(3)在刑罚权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制刑权是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的基础和前提,是最根本的权力。

4、简述假释的适用条件

(1)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2)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罪犯。

(3)假释只适用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1.试述教育改造的内容

(1)思想教育

A、法制教育

(A)要对罪犯进行法律意识的教育。

(B)进行法的基本知识教育

(C)进行现行主要法律的教育

(D)认罪服法教育

B、道德教育

(A)集体主义教育

(B)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教育

(C)人生观教育。

C、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

(A)形势教育

(B)政策教育

(C)前途教育。

(2)文化教育

A、扫盲教育

B、初级教育

C、初级中等教育

D、专业教育

(3)职业技术教育

A、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

(A)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B)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促使罪犯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C)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监狱生产的发展。

B、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A)工业技术教育

(B)农业技术教育

(C)综合性技术教育

2.简述教育改造的形式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2)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3)正规化教育与辅助性教育相结合(4)其他教育形式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五)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2.所谓罪犯精神活动产品,是指受刑人在狱服刑期间()、()活动的物

化形态或结果。

3.监狱烙印,是指()或()将监狱生涯内在化、积淀入自己的心理、精神、()乃至生理方面,而显现、暴露出来的较具稳定性的()标记或特征,是()的最具消极性的后果。

4.罪犯的特殊权利是指具有在监狱中()的罪犯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依法享有的()。

5.从严管理是对罪犯中的()、()、()以及其他主观恶性较深、有抗拒改造表现的罪犯所采用的严格管理方式。

6、分类管理既包括对()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在罪犯服刑过程中因改造表现的不同而发生的()以及()的变化。

7、()和()是监狱法赋予监内服刑罪犯的权利,也是我国行刑的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

8、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内容是指对出狱人重返社会后,重新适应()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是指受刑人经过一定时期的监狱生活而了解、习得和掌握的监狱生活习惯、知识、技能等。

A 监狱经验 B 监狱人格 C监狱烙印 D 监狱适应

2.监狱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A 刑罚 B 改造对象 C 监狱适应不良现象 D 物及行为

3.罪犯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促使旧有的交往关系分化瓦解。

A 服刑初期 B 严格的管理 C 入监教育 D 直接管理

4.劳动与教育是中国监狱行刑的()。

A 基本手段 B 行刑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行刑环境

5.收监是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保证刑罚执行机关能够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的()。

A 前提条件 B 执行手段 C 基本手段 D 重要条件

6、()的检查,是指监狱在接收罪犯入监时,对罪犯的人身及其所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行刑制度。

A 人身 B 物品 C健康 D搜身

7、申诉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的一项()。

A 基本权利 B法定权利 C意思表示 D刑罚

8、行刑的法律监督有利于国家法制建设的()。

A 齐全 B完备 C发展 D提高

9、坚持以理服人原则应做到()。

A立足讲理 B坚持以正面疏导为主 C坚持耐心说服 D以理服人

10、集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课堂教育 B作报告 C专门培训 D规劝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 假释 2.狱政管理

3.又犯罪处理

4.因人施教

5.分类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奖惩的考核内容

2.实行劳动改造的目标管理有哪些?

3.行刑法律监督的内容

4.罪犯在服刑期间的控告、检举包括哪几种情形?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分类制度的意义

2.论述减刑的程序

下载监狱法学3(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狱法学3(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狱法学》第四专题 监狱人民警察

    第二单元 第四专题 监狱人民警察 第一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1.人民警察 (1)人民警察的概念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 ),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 2.所谓罪犯精神活动......

    参观监狱

    人生短暂 很多人都说过,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要死很久。人生短暂,活着的意义是担负重任,承担责任,为社会和身边的人创造价值。 周末,行里带大家参观监狱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由于银......

    监狱起诉意见书

    监狱起诉意见书 ( )字第 号 罪犯______,男(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生,______族,原户籍所在地______,因____________罪经____________人民法院于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日......

    参观监狱

    参观***监狱有感 2011年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统一组织安排的“****组织参观监狱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在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我们走进监区参观了监狱的宿舍、食堂、劳......

    监狱文化

    (四)香港「更新事务」的服务 简单介绍一下香港「更新事务」的任务: 从1989 年,政府正式推行「更新事务」而主要执行的部门为「香港惩教署」。其主要的任务为: 1. 「协助社囚人......

    监狱,演讲稿

    篇一:演讲稿:平凡的监狱人民警察平凡的监狱人民警察 ——内蒙古萨拉齐监狱出监监区 2013年的冬天,我正式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走进萨拉齐监狱,开始了教育改造工作。 未从事监......

    监狱基础知识

    第四章监狱人民警察 第二节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和作用 一、 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 (一) 监狱警察的社会地位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通过的《人......